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舞臺藝術論文優選九篇

時間:2023-03-20 16:20:44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舞臺藝術論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舞臺藝術論文

第1篇

中國最早的音樂據說是產生在黃帝時期,當時的音樂的產生是來源于百姓在生活中對于內心的情感的抒發,有些也來源于百姓對山間野獸的鳴聲的模仿和借鑒。再后來,民間的百姓開始懂得制作樂器來發展音樂,使得音樂的演奏更加完美。在早期,先民們燒制陶制品來制作樂器,這是當時最早的樂器的產生。最早的音樂的產生和發展已經和舞蹈藝術緊密聯系在一起,音樂的創作也是結合舞蹈表演的特點而創作的。這些舞蹈、歌曲藝術的創作是為了在慶祝鬼神等節日的演唱上準備的。除此之外,中國古代的音樂的創作題材也是與當時的詩歌文化緊密相聯,其中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創作的《詩經》就是當時用來演唱的民間音樂,而百姓們往往根據這些創作的詩歌再結合自己的樂器進行演奏,發展到漢代和唐代、宋代和元代。

這個創作的傳統一直延續下去,元代的元雜劇也是將文人們創作的文學為題材用演唱方式演奏出來,成為百姓們茶余飯后娛樂的方式之一。當時由于專業的音樂團隊不受到社會主流的認可,他們的社會地位比較低,不像當時的文人、官員一樣能夠受到朝廷的重視,這大大影響到中國古代音樂的發展。根據相關文獻記載,中國古代的音樂舞曲漸漸成為統治階級進行統治的一項內容,在周朝時期,統治階級通過禮樂制度來對社會階級進行劃分,不同的社會階層所能夠享有的音樂種類是不一樣的,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維護周王朝的統治,除此之外,其實不同統治階級也有用音樂來對國家進行統治,例如,夏朝,他們常常通過音樂演唱來贊揚對社會國家有突出貢獻的群體,這樣就會在社會上形成一種社會氛圍,鼓勵社會群體關注國家的現狀,形成“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憂患意識。除此之外,在夏朝時期,音樂的作用除了能夠用來供統治階級娛樂之外,還有些是用來祭祀用的。例如在《詩經》里“,雅”主要是指用來宮廷娛樂用的音樂,而“頌”則是祭祀用的音樂。總的來說,中國古代音樂的發展與中國古代的文化息息相關。在元代,元雜劇逐漸發展,他代表了我國古代音樂發展的成熟,其演唱的方式和演唱的曲目內容也逐漸成熟。

在中國古代,舞臺藝術的形成和發展與古代音樂的形成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總的來說,舞臺藝術的形成是為了更好地表現中國古代的音樂而服務的,其中,元代的元雜劇是我國古代音樂和舞臺藝術結合的典型代表之一。舞臺藝術主要是指在舞臺上通過演員的角色分工和舞臺的各種環境布置來達到表現音樂或者是戲曲的效果。一個好的優秀的舞臺藝術不僅僅要有好的演繹劇本,更加需要一群優秀的演繹隊伍,在這群隊伍中,演員對于劇本的演繹對舞臺藝術產生重大的影響。演員的表演也不僅僅要看演員的演技是否高超,還要看演員的表演的能否帶觀眾進入到演繹的氛圍中,讓觀眾能夠深切地感受到當時的氛圍。還有劇本作為舞臺藝術形成的一部分,在劇本的選擇上要關注觀眾的實際需求。在燈光和舞臺設計上也要逐漸地成熟和發展。除了元代的元雜劇之外,中國的其他戲曲在表演上也采用了舞臺藝術的形式,將劇本的內容在舞臺上運用演員的表演的方式展現出來,而元雜劇是借鑒了其他戲曲的表現的形式將舞臺藝術展現得淋漓盡致的代表之一。

2.元雜劇的表演結合了中國音樂和舞臺藝術。

第2篇

領夾式無線話筒由拾音頭、腰包式發射機以及接收機但部分組成。一般拾音頭分為電容式以及動圈式兩種,其相較于普通有線話筒的拾音結構,體積更為精密小巧;發射機配套的拾音頭能夠決定無線話筒的擴聲音色問題。此外,發射機與接收機能夠對無線信號的發射和接收加以穩定完善,確保無線信號不間斷和不擾。

(一)電容式拾音頭

一般電容式拾音頭在拾音表現、拾音原理以及制造結構方面基本與常規有效電容話筒相同,相較于動圈式拾音頭而言,其高頻部分的表現、瞬時響應以及拾音靈敏度更優,并且體積更小。因此在舞臺表演中應用最為廣泛。

(二)動圈式拾音頭

目前動圈式拾音頭主要用于頭戴耳麥式拾音,其具有較強的抗環境噪聲能力,但是靈敏度較低。此外動圈式拾音頭受其制造結構的限制,高頻部分的表現以及瞬時響應不如電容式拾音頭,因此在高環境噪聲場合應用較為廣泛,如解說與通信等。一般綜藝演唱會的舞臺伴奏現場具有較大的監聽聲壓,因此動圈式拾音頭是最佳選擇。

二、領夾式無線話筒的選用

(一)領夾式無線話筒的選擇

為了選擇出適當的領夾式無線話筒的拾音頭,在開始演出的擴聲工作之前,要采用頻響測試的方法來對每一拾音頭的音色特點進行了解。一般在錄音棚使用SmaartLive以及TrueRTA等音頻測試軟件對粉紅噪聲進行播放,并利用測試話筒調平直其噪聲曲線;然后用無線話筒的音頭代替測試話筒,并在原插入測試話筒的插口插入無線話筒接收機的音頻輸出端。這樣能對拾音頭的頻譜特性進行直觀觀察,并對其銀色特點進行分析。此外,為了確保話筒接收機音頻輸出端的輸出相位的準確,也可以采用測試軟件進行檢測,如果音頻輸出相位與主要接收機的輸出相位相反,可以調換平衡輸出端接點位置,確保其輸出相位的一致性,從而有效保障演出擴聲的順利進行。在對無線話筒進行選擇時,必須要結合演員的實際狀況,以拾音頭固定位置及指向模式為依據,可選用超心形拾音頭,并將其固定設置在演員的頭部。一般如果演員臺詞較少,可以在其胸前佩戴心形拾音頭。如在話劇以及戲曲的演出中,演員經常會在胸前中央位置佩帶無線話筒的拾音頭。其主要原因就是演員在表演過程中,其頭部會擺動,因此對拾音頭進行全方位選用,在胸前中央佩帶拾音頭,能減少其頭部擺動時產生的聲音大小的差別。

(二)領夾式無線話筒的使用

第3篇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 藝術生態系統

檢 索:.cn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間[1]。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生態建構是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是單靠個體(傳承人)或單個團體(工作坊)傳承如此簡單,應放在整個地方的地理、空間、文化中思考。具有當地地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生態系統建構應是地緣下的人文活動與自然規律協作關系的建構。面對一個個子系統(如本土傳承人群體、政府管理系統、民間作坊、媒介管理、旅游市場和學校教育系統等)構成的藝術生態建構,應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的文化風貌與商業價值、文化價值相融合,進行深入思考與研究。

一、梁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特點

粱平縣位于重慶市東部,有“民間藝術之鄉”之稱,是全國最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縣。獨特的的自然環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以農業為主、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傳統民間藝術文化強縣。其主要特點如下:

(一)梁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眾多,主要以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為主,范圍包括傳統手工藝技術和傳統表演藝術。梁平縣現有梁山燈戲、梁平木版年畫、梁平竹簾、梁平抬兒調和梁平癩子鑼鼓5個項目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此外,又有雙桂堂、土法造紙技藝、藍印花布、梁平土陶、梁平竹雕、梁平儺戲、梁平獅舞、梁平孝歌和梁平禮讓草把龍等15個市級保護名錄,87個縣級保護名錄。

(二)多文化交融的地域文化特色。梁平地處重慶東部平行嶺谷區,在漫長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了巴文化、荊楚文化、中原文化為一體的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時,當地明清時期由著名高僧破山禪師創辦的雙桂堂被尊稱為“西南佛教禪宗祖庭”,在中國及東南亞佛教界具有重要地位,佛教禪宗文化的融入,也影響了當地的文化發展和藝術創作。

(三)顯農耕、神話色彩,祈求平安祥和的文化心理。古代巴文化以梁平為腹地,農業生產歷史源遠流長。 梁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表演藝術、禮儀節慶、民俗活動到傳統手工藝技能以及傳承下來的民間故事都以農耕文化為母體進行創造,充分反映著當地最樸實的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勞動熱情。農耕文化注重穩、平安,冒險刺激的因素很少,梁平木板年畫、銅梁龍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都蘊含著保平安、驅邪等內容,仍然表現出敬畏神天,以期神天護佑自己。

(四)傳統民間藝術具有群體性特征。梁平竹簾、梁平抬兒調、梁平獅舞等都以集體活動為主要創作形式。像梁平竹簾畫制品,從精心選材到成品包裝入庫,前后需經過八十余道工序,大致可分為竹絲制作、備絲、竹簾制作三個部分[2],每一道工藝不僅材料、工具十分考究。銅梁龍分扎骨、裱褙、彩繪、總裝四個大步驟,百余道工序。正是竹簾畫、銅梁龍這種工藝形態需要多名專業人士分工協調完成,只有依附于集體才得以傳承,由此呈現出群體性特征。

二、梁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生態現狀

(一)單個個體傳承現狀。按照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新的年齡分段,對第一批至第四批《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中78位梁平縣傳承人整理分析來來看(表1),其年齡階段多數處于40~74歲之間,而30~40歲僅5人,基本處于壯年、中老年群體。據田野調查訪問來看,梁平縣兒童基本是在學校略有接觸,18~30歲青年接觸較少,由此可見非物質為文化研究人員較為短缺,當地傳承保護意識較弱,群眾參與接觸較少,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藝術出現斷層局面。同時,梁平縣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廣泛地分散在民間,處于分散各自管理、自生自滅的狀態,一些民間藝術面臨后繼無人和失傳的局面。

(二)群體傳承現狀。就目前來看,梁平非物質文化遺產各門類之間缺乏聯系,相對分散,尤其是繪畫工藝類,即使呈現群體性特征,但工作坊之間、傳承人之間尚未形成自身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技藝、作品等方面的系統規范的整理和統一,基本處于相互學習模仿、各自鉆研繼承發展的狀態。以梁平木板年畫為例,現共四位傳承人:涂國發(已逝)擅長花紙版/門神版雕刻、徐家輝擅長年畫印制、全昌明擅長雕版工藝、劉勇擅長紙張/印刷工藝。在當下傳統梁平木板年畫生態環境、高標準技術工藝已經無法復原,僅僅依靠4人各自相互學習與模仿維系木板年畫系統的傳統與發展。

(三)政府對其保護現狀。梁平縣2008年成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每年由財政撥款300多萬元。梁平縣非物質文化保護中心主要堅持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開展全縣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并設有文化遺產陳列室、梁平木版年畫展演作坊、文物保管室,大致從梁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介紹及作品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環境再現、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產品開發三個方面進行展示。目前,以建立禮讓鎮、蟠龍鎮、聚奎鎮、蔭平鎮、梁山燈戲劇團等10個傳承基地,來寶小學、西苑小學、梁平職中等6個傳承實驗基地[3],但其藝術特色挖掘不夠,發展模式不突出,尚未形成成熟有序的傳承與保護發展機制。

(四)民間民俗工藝的保護開發現狀。據梁平縣負責人張和平介紹,在借助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的經濟發展已形成初步規模。到目前為止,梁平利用‘非遺’項目,已發展起文化企業379家,民間樂隊87家,文化產業的年產值達7億多元[3]。

三、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生態建構意見

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環境的改善迫在眉睫,如果任由零散發展,忽視其藝術生態的系統性,會導致遺產的傳統文化流失,對傳承保護與發展當地文化建設也存在一定影響。結合梁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特點和傳承現狀,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的保護和發展策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對于傳承人個人來講,固步自封是萬萬不可,不應守著自身傳承技藝,需要溝通與聯系,需要依靠集體力量,系統整合現有技藝資源,形成系統整套的傳承技藝,恢復傳統生態環境和高標準技術工藝,使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正確恢復和可持續發展。

(二)系統整合現有的非物質文化資源,借鑒其他地方民俗村或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建構模式,挖掘自身遺產特色,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發展模式,要既收集完善資料、檔案建設的初級靜態保護,又要高度重視其產生發展的內在外在環境的生態保護。例如四川省綿竹市在孝德鎮成立了占地面積4萬平方公里,以年畫商品生產、加工為基礎,并以特色農業為主的鄉村民間工藝文化旅游景區。該景區成為四川省高校調研基地,并在景區內已初步形成較有一定規模的年畫生產,景區內有專門民間藝術手工藝者對旅游者、愛好者進行年畫培訓指導,并成立基地對年畫進行大批量生產進行旅游商品銷售,已消費的形式帶動地方經濟。盡管帶有一定經濟成分,但這種活態保護未嘗不是繼承與發展的良好辦法,借助民俗村力量擴展了民眾藝術視野,提升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審美認知和傳承保護意識。

(三)對政府而言,加大對文化建設的重視和資金投入,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規范化管理,并盡可能的為民間藝人(尤其老藝人、即將瀕臨滅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經濟保障。同時加強傳承人之間聯系與學習,深入挖掘傳承人技藝、語言、文字和習俗,保護民間老藝人。借助媒體,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該地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還可通過系列活動展示,大力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通識教育,拉近與大眾距離,號召年輕人接觸、了解傳統遺產,為培養繼承人打下基礎。

(四)借助周圍高校及科研機構發展民間藝術精英教育,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并主動承擔起開發研究責任,使其傳承與保護發展更加科學化、學術化。

(五)在借助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的經濟發展中,要充分考慮在這種大規模旅游、文化活動中避免對遺產傳統的侵蝕,遺產主體在傳統與現代交織的社會中,既要保持原有傳統技藝又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些都是政府及開發部門需要面對考慮的。

小結

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生態環境,建立完善的藝術生態系統之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的作用毋庸置疑,要著重把握其整體性、活態性、生態性保護,深入挖掘、建構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生態體系,從而促進當地文化建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

注釋

[1]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國務院辦公廳〔2005〕18號.二五年三月二十六日

第4篇

關鍵詞:太極中國古典舞身韻肢體運動;

一、簡述太極與身韻

太極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國武術當中最有特點的武種之一,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而太極拳是太極文化發展之來,必先知太極之含意。太極是展到巔峰時期的產物“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謂太極,即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所謂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造化萬物。天地、日月、以及剛柔、動靜,莫不分陰陽,太極乘氣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這就是太極生陰陽之理。

“身韻”是中國古典舞“身法”與“韻律”的總稱,是舞者外部的技法范疇與表演的內涵的有機結合。中國古典舞在不斷的追求與發展過程中,越來越發現“身韻”成為體現中國古典舞精神和肢體所追尋的核心。

二、太極對中國古典舞身韻在“形”方面上的借鑒與影響

古典舞身韻雖然有緊有慢且有動靜緩急之分,但無論是緊慢或動靜緩急,在通過中國古典舞身韻表現出來時,則緊慢分明,動靜有別,在套以舞段和音樂之中,總會略顯直白,稍顯僵硬,而太極的動如“行云流水,連綿不斷”的這個特點剛好可以彌補這個不足,在經過提煉加工和吸收了太極的這個特點后,可以使得身韻的表現當中揉以動靜相宜、緩急相貫、收放自如且行云流水。舞蹈《扇舞丹青》就非常貼切的表現了以上所述的幾點。它的一大特點是重其韻律,不張揚,不浮躁,通過舞者身體的快慢相宜、剛柔相濟、抑揚頓挫、錯落有致的運動,在著名的古琴曲《高山流水》的配合下,將太極與古典舞身韻的動靜、緩急、張弛和收放相結合,動作與古曲雖都連綿不斷行云流水,但動靜分明且錯落有致,做到了太極與古典舞身韻之美的比肩。

三、太極對中國古典舞身韻在“勁”方面上的借鑒與影響

中國古典舞身韻對于“勁”雖然講究大開大合,并且講究“寸勁”的亮相,但是并不著重注意對于之前的過程與亮相之間的對比與落差,而在吸收了太極“剛柔相濟”的這個特點后既講究了合則為柔,開則為剛(即蓄則為柔,發則為剛)在運勁過程中表現為柔,在運動到落點時表現為剛,從而加強了中國古典舞身韻的表現力,因有柔的鋪墊才能使剛顯得更為剛猛,也因有剛的剛猛才能使柔現代更為柔順,便可以使得中國古典舞身韻更加加深對于“勁”的運用。還是拿舞蹈《扇舞丹青》來舉例,它便是因為融入了“勁”這一元素而變得于以往打得其他作品大有區別,與以往女子古典舞相區別的是,它的語言打破了陰柔為主的風格,增加了剛性質感的表現。作品所營造出強弱、剛柔、力度、飄逸、靈動、穩重和突變等不同的效應,時而高山墜石、千里陣云、忽而春蠶吐絲、綿里藏針的舞蹈形象、形式之美,令人如夢如幻、如癡如醉。這種典型中國式的身體運動與太極的“剛柔相濟”不期而遇。而舞者那剛與弱、收與放、張與弛、急與緩、強與弱等動勢更加展示了中國古典舞身韻與太極相融合的典范。

四、太極對中國古典舞身韻在“神”“氣”方面上的借鑒與影響

第5篇

太赫茲波所處的“承前啟后”的獨特頻段使其具有很多獨特的性質,包括高透性、低能性、指紋譜性以及相干性。高透性是指太赫茲對許多介電材料和非極性物質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可對不透明物體進行透視成像,是X射線成像和超聲波成像技術的有效互補;低能性,顧名思義是指太赫茲光子能量很低,只有4.1meV(毫電子伏特),對人體級生物體十分安全;指紋譜性則是源于不同的分子對太赫茲的吸收及色散特性不同,形成特有的“指紋譜”,每一種物體都有其獨特的區別于其他物體的“指紋譜”;太赫茲是由相干電流驅動的偶極子振蕩或由相干的激光脈沖通過非線性光學差頻效應產生的,因此具有相干性,用于太赫茲成像技術,可獲得更高的空間分辨率及更深的景深等,目前太赫茲顯微成像的分辨率已達到幾十微米。

2太赫茲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應用

太赫茲的上述特性使其在生物醫學工程的各個方面有著誘人的應用前景。其應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太赫茲生化檢測、太赫茲醫學成像診斷、太赫茲組織檢測、太赫茲治療以及太赫茲醫學通信。

2.1太赫茲生化檢測

利用太赫茲波對生物分子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將太赫茲技術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的結構和功能信息,可在分子層面上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理論依據。太赫茲生化檢測主要是對化學及生物大分子的檢測,太赫茲波能夠用來研究如范德華力或者分子間氫鍵作用力等生物分子間相鄰分子的弱作用力。太赫茲波對脫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DNA)構形和構象的變化非常敏感,也可以通過太赫茲光譜進行基因分析或無標記探測。許多學者都開展了這方面的研究。Grant等于1978年研究了太赫茲與氨基酸溶液的相互作用,通過分析證實了這種作用是介于分子振動和轉動模式之間的一種作用。Kutteruf等用太赫茲光譜技術對固態短鏈肽序列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1~15THz光譜范圍內包含了體系的很多光譜和結構信息,如分子固相結構和與序列相關的分子信息等。Arora等采用太赫茲時域光譜技術,在水相中對通過聚合酶鏈式反應得到的DNA樣品進行了無標記定量檢測。Brucherseifer等通過時間分辨太赫茲技術證明了復數折射率取決于DNA的結合狀態。太赫茲生化檢測方面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還有待加強,尤其是對不同生物大分子的太赫茲光譜特性建立相應的特征譜庫是一項龐大而艱辛的工作,需要生化領域的學者加強相關的研究工作。

2.2太赫茲醫學成像診斷

太赫茲成像技術是太赫茲科學與技術中最具發展前景的方向之一。太赫茲成像作為一種新穎的成像方式在醫學上的應用近年來備受青睞。太赫茲波在醫學研究中具有獨特的優越性:對細胞間質水有很高的敏感性;對人體無害;空間分辨率高,可達幾十微米,能夠很清晰的看到一些病變組織的病灶,結合一些微結構器件可以得到高品質的圖像。太赫茲成像的原理是將太赫茲波透過成像樣本后,其包含了樣品的復介電常數的空間分布信息強度和相位信息,將這些信息保存下來并進行分析處理就可以得到樣品的圖像。從1995年Hu和Nuss首次提出逐點掃描式太赫茲時域光譜成像技術以來,一系列新的太赫茲成像技術相繼被提出,如太赫茲實時成像、太赫茲層析成像和太赫茲分子成像等。2002年Woodward等首先使用了太赫茲脈沖成像技術對基底細胞癌開展了體內與體外的研究,利用不同組織對太赫茲波的吸收特性不同來區分健康組織和癌變組織。2007年Enatsu等利用THz-TDS系統對石蠟封裝的肝癌樣品開展了研究,在1.5THz頻率處選擇折射率和吸收系數進行成像,得出癌變組織的密度小于健康組織,對太赫茲的折射率和吸收系數較小的結論。2008年Taylor等在直接檢測的基礎上使用反射脈沖太赫茲波成像系統對豬皮膚燒傷樣本成像,得到了高分辨率的圖像。2011年MiuraY等利用透射式成像技術,證明了在3.6THz頻率處對肝癌組織成像對比度較為顯著。目前太赫茲射線圖像分析的關鍵在于提高分析速度,提高太赫茲射線系統的性能(如低成本和便攜性),加強相關圖像及信號處理技術如小波變換技術的研究。此外,隨著THz3-D(三維)立體成像技術的發展,在不久的將來在醫療中利用TCT(THz層析成像)替代現在的XCT(X射線層析成像)將成為可能。

2.3太赫茲組織檢測

太赫茲波的光子能量較低,是X射線光子能量的1%,此能量值低于各種化學鍵的鍵能。在太赫茲輻射下,被檢物質不會因電離而破壞,因此非常適用于針對人體或其他生物樣品的活體檢查。另外,水對太赫茲輻射有極強的吸收,所以該輻射不會穿透人體的皮膚,對人體是非常安全的。Bennett等將反射式太赫茲成像和光譜技術應用到眼科研究中,研究發現太赫茲反射率與角膜含水量近似成正比,反射率隨頻率的增大而單調遞減。Png等使用太赫茲光譜鑒別正常和患病的腦組織樣本。Sim等采用太赫茲時域光譜技術對人牙齒的琺瑯質和牙本質的特性進行了研究,發現濕潤樣本對太赫茲的吸收率高于干燥樣本,研究為硬組織臨床應用提供了重要信息。Wallace等對基底細胞癌18例體外樣本和5例活體樣本進行了太赫茲脈沖成像,研究表明,癌變組織與正常組織的太赫茲譜圖性質間存在差異。對于太赫茲組織檢測,首先要加強對于病理組織和正常生理組織的太赫茲光譜和太赫茲圖像的特征識別的研究;其次要深入研究不同組織不同水分含量對太赫茲波的吸收作用;此外,還要探索太赫茲活體組織檢測技術。

2.4太赫茲治療

太赫茲雖然光子能量很低,但作為一種電磁輻射,仍具有輻射效應,可以為疾病治療提供理論依據。2002年Hadjiloucas等研究了酵母細胞在太赫茲輻射下的生長率問題,輻射參數為0.2~0.35THz和5.8mW/cm2,輻射時間30~150min不等,實驗表明太赫茲輻射能夠促進細胞生長,并且呈現出了一定的統計規律。2005年,Ostrovskiy等預測太赫茲輻射可能會加快燒傷修復,為證實假設,他們分別對表面燒傷和深度燒傷的病人進行太赫茲輻射,輻射參數為0.15THz和0.03mW/cm2,每天進行7~10次治療,每次15min,結果表明太赫茲輻射能夠加速外皮形成,縮短了皮膚的修復時間。2008年Kirichuck等首次對活體大鼠展開太赫茲生物效應的研究,他們認為太赫茲輻射能夠引起血小板的功能活動,并且與性別有關。Androvov和Kirichuk等采集了健康人和患有心絞痛的病人的全血,一組進行太赫茲輻射,另一組作為參照組,輻射參數為0.24THz和1mW/cm2,輻射持續時間為15min,實驗結果為太赫茲輻射組血黏度下降,紅細胞變形能力增加。2010年,Gerald等對人類皮膚的成纖維細胞展開了研究,他們將樣品置于溫度可控的箱體中,用2.52THz的氣體激光器進行時間不等的照射,并用傳統的MTT法檢測照射后細胞活性,研究表明2.52THz的輻射對哺乳動物的細胞熱效應顯著,因此可以用太赫茲熱效應預測傳統的熱損傷模型。目前,用于涉及太赫茲治療的研究實驗多為動物實驗,相關的臨床試驗還很有限,距離現實可用的臨床治療設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5太赫茲醫學通信

隨著醫院信息系統的不斷完善,醫學診斷數據的豐富,病歷信息數據庫的不斷增大,醫生在診斷病人病情的時候不但要根據現有的檢測診斷數據,還要參考病人的以往病歷,而現有的信息交互方式已經逐漸無法滿足這龐大的醫學信息數據的傳輸。太赫茲技術的出現,恰好可以解決這方面的困境。太赫茲通訊技術與微波通信相比太赫茲通訊的優勢在于具有傳輸的容量大,頻段比微波通信高出l至4個數量級,可提供高達10GB/s的無線傳輸速率;波束更窄,方向性更好;具有更好的保密性及抗干擾能力;由于太赫茲波波長相對更短,在完成同樣功能的情況下,天線的尺寸可以做得更小,其他的系統結構也可以做得更加簡單、經濟。太赫茲通訊技術與光通信相比其優勢在于光子能量低,大概是光子能量的1/40,能量效率更高;具有很好的穿透沙塵、煙霧的能力,可以在更加惡略的環境下保證通信的可靠性。這對于極端環境下的醫療通信如戰地醫院、邊遠山區醫療救助等條件下的通信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發展太赫茲通訊技術對于醫院信息化建設乃至遠程醫療的發展都將是一個極大的助力。目前,太赫茲通信在醫學中的應用尚無相關報道,主要是因為太赫茲通信技術本身尚處于初級階段,但是相關的試驗系統已經有所發展。2004年,KleineOT等首次采用室溫半導體太赫茲調制器通過太赫茲通信信道發送聲音信號,用經改進的常規太赫茲時域光譜裝置,在75MHz寬帶的太赫茲脈沖序列上傳送25kHz的信號。同年,LiuTA等利用光導開關,實現了模擬音頻信號通信實驗。2004年,日本NTT公司的T.Nagatsuma等搭建了120GHz的亞太赫茲無線通信系統,實現了10Gb/s的數據率。2005年,Mueller等描述了采用太赫茲波源和Schottky肖特基二極管調制器和探測器的寬帶寬通信數據鏈路。2008年,Braun-schweig太赫茲通信實驗室在0.3THz頻率上成功實現6MHz帶寬模擬彩基帶信號的傳輸,實驗距離超過22m。太赫茲通信技術發展的研究趨勢在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繼續研究高功率的太赫茲源;二是加強太赫茲波傳輸性能的研究;三是要研究合適太赫茲信道傳輸的調制技術和調制器件;最后還要進一步優化高靈敏的太赫茲探測技術。此外,還要開展太赫茲通信技術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的前瞻性研究,為將來能夠成熟應用打下基礎。

3總結

第6篇

關鍵詞:大數據 交易平臺 數據資源 數據分析服務 融合

1.引言

目前發展大數據產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大數據的價值也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眾多研究[1-5]表明,大數據不僅為政府治理開辟了新思路,還是企業創新的重要源泉和高校科研的重要支撐。大數據交易平臺是整個大數據產業的基礎與核心,它使得數據資源可以在不同組織之間流動,從而讓單個組織能夠獲得更多、更全面的數據。這樣不僅提高了數據資源的利用效率,更重要的是,當一個組織擁有的數據資源不斷豐富和立體化,有助于其通過數據分析發現更多的潛在規律,從而對內提高自身的效率,對外促進整個社會的不斷進步。

在現有的大數據交易平臺上,數據供應方和需求方各自供需信息,交易雙方瀏覽這些信息,如果發現合適的交易對象,則進行大數據資源的買賣,交易平臺只作為信息中介存在。這類大數據交易的本質,其實是單獨的大數據資源交易,現有平臺可以統稱為第一代大數據交易平臺。第一代大數據交易平臺在供需平衡、數據定價和時效性三個方面都存在較大的不足。本文針對這些不足進行改進,設計了一種全新的第二代大數據交易平臺,命名為:融合數據分析服務的大數據交易平臺,該平臺將數據資源交易與數據分析服務進行深度融合,實現了數據與服務的一體化交易。本研究不僅為當下正在建設的各類大數據交易平臺提供有益的借鑒,也豐富了大數據交易的基礎理論體系。

2.相關研究

目前大數據交易的相關研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

(1)大數據的財產屬性和所有權。王玉林等[6]對大數據的財產屬性展開研究,認為大數據的法律屬性會直接影響大數據產業的發展,而大數據交易實踐本身就反映出大數據具有財產屬性。但大數據與傳統的財產權客體存在較大不同,它符合信息財產的特征,是信息財產權的客體,應受到相關法律的保護。齊愛民等[7]從宏觀的角度分析了國家對于其主權范圍內數據的所有權,剖析了個人擁有的數據權以及數據的財產權。

(2)大數據的定價問題。劉朝陽[8]對大數據的定價問題展開研究,首先分析了大數據的基本特征、價值特征等定價基礎。接著討論了效用價格論、成本價格論等定價模式。最后分析了大數據的定價策略,并對大數據定價的雙向不確定問題進行了詳細論述。劉洪玉等[9]認為在大數據交易過程中,由于缺乏足夠的歷史參考,其數據資源的交易價格很難確定,因此提出一種基于競標機制的魯賓斯坦模型,用于大數據交易雙方進行討價還價,以求達成一個交易的均衡價格。翟麗麗等[10]從資產的期權價值角度來評估大數據資源的價值,并指出數據在不斷變化和更新,加上數據的非獨占性等情況的出現,數據資產的價值可能會下降,最后綜合這些因素構建了一個評估模型來計算數據資產的價值。

(3)大數據交易的安全與隱私保護。史宇航[11]認為非法的數據交易會對個人數據等高價值信息的安全造成影響,對非法數據交易的購買方和協助方都應進行處罰。提出應先明確數據的法律屬性,再以數據交易所為平臺進行交易,并對數據交易所的法律地位進行了分析。殷建立等[12]為應對大數據時代數據采集、交易等過程中的安全問題,綜合考慮技術、政策和管理平臺等方面的因素,構建了一種個人數據溯源管理體系,該體系可在數據應用時實現個人數據的追蹤溯源,從而保護其個人隱私。王忠[13]認為大數據環境下強大的數據需求會導致個人數據的非法交易,為應對這種情況,應該建立個人數據交易許可機制,通過發放交易許可證、拍賣授予等措施實現隱私保護。

(4)大數據交易的發展現狀與問題。楊琪等[14]認為我國的大數據交易還處于行業發展的早期,大量數據源未被激活,原因是大數據產業價值鏈的各個專業環節發展滯后,并且對數據交易中的安全問題和隱私泄露等有較大的擔憂。應該對數據產品進行改造,使其更商品化,并且通過政府開放公共數據等措施逐漸消除數據流通中的安全顧慮。唐斯斯等[15]首先分析了我國大數據交易的發展特點、交易類型等現狀,接著指出目前大數據交易存在法律法規相對滯后、行業標準不完善、交易平臺定位不明確、數據質量不高等問題,最后提出應加快相關法律和標準建設,并推動數據開放,加強交易方式的創新。

除了上述四個主要研究方向以外,李國杰等[16]從理論的角度分析了大數據研究在行業應用和科學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這從客觀上反映了大數據流通的必要性。涂永前等[17]認為大數據時代企業管理和運用數據資源的相關成本會成為企業的主要交易成本,這會改變企業的組織結構,并導致企業邊界的變化,企業會進行多方向的擴張,這為促進大數據產業發展的相關法律的制定提供了理論支持。總的來看,由于大數據交易本身屬于較新的領域,因此相關研究總體上較少,已有研究也大多集中在上述幾個研究方向上。實際上,大數據交易平臺是實現大數據交易的重要載體,是大數據資源流通轉換的主要節點,交易平臺本身需要隨著整個大數據產業的發展,不斷的改進和升級,而現有研究中恰恰缺少對大數據交易平臺本身進行創新的研究。由此,本文針對現有大數據交易平臺的不足,結合實際設計了一種全新的融合數據分析服務的大數據交易平臺,為實踐和科研提供借鑒和參考。

3.現有大數據交易平臺的不足

大數據本身作為一種新興事物,當把它作為一種商品進行交易時,其交易平臺的設計很自然會參照傳統的商品交易模式,即:交易雙方先供求信息,再經過討價還價,達到一個均衡的價格則成交,賣方將大數據資源經過脫敏處理后,交付給買方。目前無論是政府主導的大數據交易所,還是企業或者高校創建的大數據交易平臺,都是采用類似的交易模式,這也是第一代大數據交易平臺的突出特點。實際上大數據與傳統商品有很大的區別,照搬傳統商品的交易模式會出現很多問題。本文將從供需平衡、數據定價和時效性三個方面分析現有大數據交易平臺的不足。

3.1 數據供需的錯配

現有大數據交易平臺的第一點不足就是數據供需的錯配,即:供應方提供的數據資源往往不是需求方所需要的,而需求方需要的數據在交易平臺上找不到,即使有相近的數據資源,也存在很大的數據缺失或冗余,買回去也無法使用。對數據供應方來說,由于無法準確預知數據買方多樣性的需求,它只能從自身角度出發,將可以公開的、并且自認為有價值的數據資源放到平臺上待售。對需求各異的買方來說,供應方提供的標準數據很難與自己的應用方向精準匹配,這也是目前大數據交易還不夠活躍的原因。當然,當供需雙方建立初步聯系以后,供應方甚至可以為需求方個性化定制大數據資源,但即使這樣,供需錯配的問題仍然無法解決,原因就在于單個的數據供應方無法提供多維的數據資源,只有多維的數據資源才具有較高的分析價值。

3.2 大數據資源定價困難

大數據資源定價困難是現有大數據交易平臺的第二點不足。大數據資源和普通商品不同,普通商品可以直接消費或者作為再加工的原材料,其價值都可以通過最終的消費品價格得到體現。而大數據本身的價值無法直接衡量,需求方購買它的目的是作為數據分析的信息源,但是否能發現潛在的規律還未可知。因此無法在購買前,準確判斷出待售數據資源的價值大小。此外,需求方在不確定某大數據資源是否能真正能給組織帶來收益情況下,很難給出一個較高的價格,這在客觀上會影響數據供應方的交易積極性,加大了供需雙方達成交易的難度。

3.3 數據的時效性不強

現有大數據交易平臺的第三點不足,就是數據資源的時效性不強。目前很多大數據交易平臺上待售的數據資源都以歷史數據為主,這是因為數據資源在交易前需要經歷脫敏處理,將涉及政府信息安全、企業商業機密和個人隱私等敏感信息進行變換和替代。此外,供應方還需要對原始數據進行初步的清洗,整理成一定的數據格式集中存貯和交付,方便需求方進行數據分析。由于一般的數據供應方并不具備對大數據進行實時脫敏和清洗的能力,只能將采集到的數據資源,經過一段時間的離線處理后,再放到交易平臺上,所以只能供應歷史數據。隨著社會節奏的不斷加快,歷史數據很可能并不能反映當下的真實情況,越來越多的數據分析都需要用到實時數據作為信息源,這是未來大數據交易必須克服的一個短板。

4.融合數據分析服務的大數據交易平臺設計

本文提出將數據分析服務融合到目前的大數據交易中,以此來克服現有交易平臺的不足,本節將首先對數據分析服務進行概念界定,再依次介紹平臺設計的總體思路和核心模塊的設計,具體如下。

4.1 數據分析服務的概念界定

數據分析是指運用各類數據處理模型和信息技術手段,對數據資源進行深度的挖掘,從而發現其中蘊含的規律,作為管理決策的依據。數據分析本身是一種能力,如果一個組織將其數據分析能力提供給其他組織或個人,并收取一定的費用,這就是數據分析服務。在大數據環境下,數據資源不僅體量巨大而且種類多,對數據分析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少數組織具備獨立處理大數據的能力,其他的組織比如大量的中小企業,都需要從組織外部尋求專業的數據分析服務,來滿足自身的需要。因此,數據分析服務和大數據資源一樣存在巨大的市場需求。

4.2 平臺設計的總體思路

本文將提出的融合數據分析服務的大數據交易平臺,定位為第二代大數據交易平臺,它將大數據資源交易與數據分析服務兩者進行深度融合,在交易平臺上實現數據與服務的一體化交易。大數據交易平臺的角色也從原來的數據資源買賣的信息中介,轉變為大數據綜合服務商。在融合后的大數據交易平臺上,數據需求方不再提交數據資源的需求信息,而是直接提出自己的應用方向和想要得到的結果,交易平臺再根據需求方的應用方向,反向匹配數據資源和數據分析服務。這個匹配的過程不是單一的數據集或服務的查找,而是對全平臺的數據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形成高價值的多維數據,再結合復合型的數據分析技術,得到最終的分析結果,最后將分析結果與基礎數據一同交付給需求方。交付基礎數據的目的,一是方便需求方進行分析結果的對照,為決策提供更精準的參考。二是需求方可以根據基礎數據進行衍生挖掘,進一步提高數據的利用效率。平臺設計的總體思路繪制成圖1。

圖1 平臺設計的總體思路

4.3 核心模塊的設計

融合數據分析服務的大數據交易平臺共劃分為四大模塊,具體如圖2所示。

圖2 融合數據分析服務的大數據交易平臺的主要模塊

系統管理模塊具體又分為用戶管理、系統維護和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系統管理模塊的重點,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功能:第一,負責整個交易平臺的系統安全,通過對交易平臺進行實時監控,阻止外部的非法入侵行為,保障平臺的正常運行。第二,對數據供應方提交的數據資源進行審核,如果發現是非法數據,則阻止其交易,并及時將有關情況反饋給相關的政府監管部門,由它們進行調查處理。第三,檢查所有數據是否經過脫敏處理。如果發現部分數據存在未脫敏或者脫敏不合格的情況,交易平臺將負責對該數據資源進行脫敏處理,從而保護數據中的隱私不被泄露。

大數據資源池模塊、數據分析服務模塊和協同模塊是交易平臺的三大核心模塊,是數據與服務兩者融合并實現一體化交易的關鍵,本文接下來將對這三個核心模塊的功能進行詳細設計。

4.3.1 大數據資源池模塊

大數據資源池模塊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功能:數據資源格式的整理、數據的多維度整合、大數據資源的云存貯。具體如下。

(1)數據資源格式的整理。由于大數據交易平臺上的數據資源來自不同的數據供應方,因此其數據資源的格式會有較大的差異。如果不經過格式整理就直接進行數據分析,很可能會因部分數據無法準確讀取,而影響數據處理的效率,嚴重者還會導致數據分析中斷。數據資源格式整理的主要任務是將同一類型數據的格式進行統一,對部分缺失的數據屬性進行補充,對錯誤的數據格式進行修正。

(2)數據的多維度整合。在上文3.1中提到供需錯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單個數據供應方無法提供高價值的多維數據。所謂多維數據是包含用戶或者行業多個背景和情境的大數據資源,這些多維數據使用戶或行業多個側面的信息產生了關聯,有利于發現深層次的潛在規律。融合數據分析服務的大數據交易平臺應該作為數據整合的主體,將單個數據供應方提供的零散的數據資源,進行多維度的整合,當缺少某一個維度的數據時,再向相應的數據供應方進行定向的采集,最后得到相對完整的多維數據,具有很高的分析價值。

(3)大數據資源的云存貯。大數據資源經過格式整理和多維度整合以后,已經可以作為數據分析服務的信息源。下一步就是將這些數據資源進行統一的云存貯,以便數據分析服務調用。以往部分大數據資源由于體量巨大或實時更新的需要,無法上傳到交易平臺上,或者只提供部分調用接口。融合數據分析服務的大數據交易平臺通過建立云存貯中心,將整合后的多維數據進行統一存放和調用,有助于提高數據資源的存取效率。

4.3.2 數據分析服務模塊

數據分析服務模塊首先根據數據需求方的應用方向,匹配出合適的多維數據資源,再選擇相應的數據分析模型分配所需的計算能力,最后將得到的分析結果反饋給需求方。本文將數據分析服務劃分為三個大類:基礎性分析服務、高級分析服務、深度定制的分析服務。具體如下。

(1)基礎性分析服務。基礎性分析服務是指那些常規的數據統計,比如:總體中不同對象的占比分析,基于不同屬性的關聯分析或相關性分析等。這些分析服務耗時較短,分析技術較為簡單,只要數據資源本身完備,就可以迅速得到結果。基礎性分析服務由大數據交易平臺本身來提供,可以面對不同的需求方,實現快速交付。

(2)高級分析服務。高級分析服務是指那些較為復雜的數據分析服務,比如:精準的趨勢預測、全面的用戶興趣畫像、非結構化的信息挖掘等。這些分析服務需要大量專業的數據處理技術,比如:興趣建模、視頻分析,音頻分析、深度語義分析等,必須由大數據交易平臺對接第三方的數據分析服務商,由它們來提供高級分析服務。大數據交易平臺在同一數據分析領域,應引入多家數據分析服務商,通過動態的競爭,來保證服務的質量。

(3)深度定制的分析服務。大數據分析目前還處在快速發展階段,很多前瞻性的技術還在試驗當中,應該說數據分析技術的發展相對于旺盛的現實需求來說是滯后的。當需要用的某一數據分析技術,在目前的市場上還找不到現成的提供方時,就需要大數據交易平臺為其進行深度的定制,交易平臺通過多方位的研發能力評估,尋找合適的技術主體來進行專門的技術攻關。

4.3.3 協同模塊

協同模塊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功能:數據分析服務之間的技術協同、交易各方的管理協同。具體如下。

(1)數據分析服務之間的技術協同。在面臨較為復雜的數據分析任務時,可能需要用到多個領域的數據分析技術,這時單個的數據分析服務商可能無法獨立完成。因為不同的行業領域,都有其行業技術的獨特性,需要長時間的專業積累。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多個數據分析服務商相互合作才能完成。數據分析服務之間的技術協同,就是通過一定的技術標準和操作規范,讓多個數據分析技術提供方,能夠在完成同一任務時,在技術上不沖突,能夠相互并行的完成對數據資源的處理,按時按質的交付最終的分析結果。

(2)交易各方的管理協同。在融合數據分析服務的大數據交易平臺上,交易的參與者一共有四類,分別是數據資源的供應方、數據分析服務商、需求方和交易平臺自身。數據需求方在提交自己的應用方向和預期結果的同時,提交自己的交易預算。交易平臺根據需求方提交的應用方向和預期結果,對數據資源和數據分析服務進行反向的選擇。如果數據分析任務中只用到了基礎性分析服務,則整個交易為平臺方、需求方、數據資源供應方的三方交易。如果某數據分析任務,平臺自身無法完成,需要用到第三方的數據分析服務商,則整個交易包含了全部四類參與者,是一個四方交易。交易的基本原則是實現參與各方的利益共享。交易各方的具體利益分配如圖3所示。

圖3 交易各方的利益分配

需求方希望在獲得預期結果的同時,其支付的成本在可接受的范圍內。交易平臺在對數據和服務進行反向匹配后,會出現兩種不同的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在原交易預算下,可以達到需求方預期的結果,則可成交。第二種情況是,原交易預算較低,在該預算下無法達到需求方要求的結果,這時交易平臺會和需求方溝通,提出新的報價,需求方經過考慮后,與平臺進行討價還價,它們在價格上達成一致時才能完成交易。由于交易數據是整合后的多維數據,因此原始數據資源供應方的收益,由平臺從總交易價中支付,具體的支付方式可分為平臺一次性買斷或按次數支付。同一數據資源對于不同的需求者來說,其價值是不一樣的,融合數據分析服務的大數據交易平臺根據最終的一體化交易成交價,反向對數據資源進行定價,相對于現有的大數據交易平臺來說,是一種進步。交易平臺的深度參與,會使數據交易的頻率加快,原始數據資源供應方會獲得更多的收益。數據分析服務商根據具體的數據分析任務,直接參與由平臺發起的競價,達成交易后由平臺支付。交易平臺本身的收益則是需求方支付額減去其他各方收益的差價。

5.融合數據分析服務的大數據交易平臺的優勢

本文3.1到3.3中指出現有大數據交易平臺存在數據供需錯配、大數據資源定價困難、數據的時效性不強三大不足。融合數據分析服務的大數據交易平臺作為改進后的第二代大數據交易平臺,可以很好地克服上述三點不足。除了這三個方面的優勢以外,由于融合后可實現數據與服務的一體化交易,這將擴大交易對象的覆蓋范圍,提升交易的活力,具體如下。

5.1 直接面向應用,從根本上避免了數據供需的錯配

在融合數據分析服務的大數據交易平臺上,需求方對交易平臺直接提出應用方向和預期結果。交易平臺對全平臺的數據進行多維度整合,如果缺失某個維度的數據,可以進行定向的采集和補充,最后形成高價值的多維數據。這些多維數據才是真正具有分析價值的數據資源,這是單個數據供應方無法提供的。在得到多維數據后,結合平臺自身和第三方數據服務商的分析能力,得到最終的分析結果。交易平臺最后交付給需求方的是數據分析結果和基礎數據,這種直接面向最終應用的大數據交易方式,從根本上避免了數據供需的錯配。

5.2 融合后定價更有根據

在現有的大數據平臺上,數據需求方是將數據資源買回去以后自己分析,而在購買數據資源之前,不能預知數據分析效果的好壞,因此無法進行有效的價值判斷,這是定價困難的關鍵點。在融合數據分析服務的大數據交易平臺上,需求方不再直接對數據資源付費,而是對最終的數據分析結果付費,并且數據分析結果是根據需求方的要求反向定制的,是符合需求方利益的。需求方可以通過評估預期結果對自身的重要性或收益的改進程度,給出適當的交易預算。交易平臺以該預算為參照,對數據和服務進行選擇,若出現原預算約束下無法實現預期結果的情況,交易平臺再與需求方進行溝通,雙方討價還價后達成交易。這樣相對于現有的大數據交易平臺來說,融合后定價更有依據。

5.3 融合后可提供實時數據

在融合數據分析服務的大數據交易平臺上,數據資源采用云存貯的模式,由平臺進行統一管理,這提高了數據資源的安全性。在數據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由交易平臺出面和數據資源供應方進行實時數據的對接,將實時數據納入大數據資源池中。對于單個的數據資源供應方來說,實時的數據脫敏難度太大。但大數據交易平臺不一樣,它可以利用規模優勢,組建強大的計算能力,對大數據資源進行實時的脫敏和清洗,極大地提高了數據資源的時效性。

5.4 融合后將擴大交易對象的覆蓋范圍,提升交易的活力

融合后可實現數據和服務的一體化交易,讓很多自身不具備數據分析能力的組織和個人,也能方便地利用大數據,特別是大量的中小企業,這將大大增加交易對象的覆蓋范圍。

交易對象的增多會促進交易頻率的增長,從而為數據資源供應方帶來更多的收益,這樣會提升它們參與交易的積極性,鼓勵它們供應更多的數據資源,從而提升交易的活力,整個大數據交易行業就形成了正向循環的良好發展態勢。

6結語

本文對大數據交易平臺本身進行了改進與創新,設計了一種全新的第二代大數據交易平臺,即:融合數據分析服務的大數據交易平臺。該交易平臺可以直接面向需求方的應用方向,實現數據和服務的一體化交易,不僅從根本上避免了數據供需的錯配,還使大數據交易的定價更有依據,平臺的深度參也讓提供實時數據成為可能,這些將從整體上提升大數據交易的效率。融合后數據和服務的一體化交易降低了大數據應用的技術門檻,鼓勵更多組織和個人參與,增加了交易活力。未來筆者將繼續關注大數據交易平臺的創新研究,為實際應用和學術科研提供更多有益的參考。

參考文獻

[1]趙強,單煒.大數據政府創新:基于數據流的公共價值創造[J].中國科技論壇,2014(12):23-27.

[2]徐繼華,馮啟娜,陳貞汝.智慧政府:大數據治國時代的來臨[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3]李文蓮,夏健明.基于“大數據”的商業模式創新[J].中國工業經濟,2013(5):83-95.

[4]侯錫林,李天柱,馬佳,等.大數據環境下企業創新機會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31(24):82-86.

[5]張峰,張迪.論大數據時代科研方法新特征及其影響[J].科學學研究,2016,34(2):166-170,202.

[6]王玉林,高富平.大數據的財產屬性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6(1):29-35,43.

[7]齊愛民,盤佳.數據權、數據主權的確立與大數據保護的基本原則[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64-70.

[8]劉朝陽.大數據定價問題分析[J].圖書情報知識,2016(1):57-64.

[9]劉洪玉,張曉玉,侯錫林.基于討價還價博弈模型的大數據交易價格研究[J].中國冶金教育,2015(6):86-91.

[10]翟麗麗,王佳妮,何曉燕.移動云計算聯盟企業數據資產評估方法研究[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6(2):153-156.

[11]史宇航.個人數據交易的法律規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6,39(5):34-39.

[12]殷建立,王忠.大數據環境下個人數據溯源管理體系研究[J].情報科學,2016,34(2):139-143.

[13]王忠.大數據時代個人數據交易許可機制研究[J].理論月刊,2015(6):131-135.

[14]楊琪,龔南寧 .我國大數據交易的主要問題及建議[J].大數據,2015(2):38-48.

第7篇

關鍵詞:舞臺實踐;羌族民歌;多聲部

中圖分類號:J6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115(2013)09-81-2

羌族,是我國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早在三千年前就有羌族人的活動。羌族現有31.65萬余人,聚居在岷江上游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以茂縣羌族自治縣為中心的汶川、理縣、松潘、黑水等縣和綿陽市的北川羌族自治縣。而羌族多聲部民歌流傳于四川阿壩州松潘縣、茂縣等部分羌族聚居地以及四川綿陽的北川等地。它源遠流長歌種與曲目豐富風格古樸,保存了較多的傳統風貌,具有獨特的研究價值和審美價值。曾多次被當地藝人搬上舞臺,但是隨著傳統藝人逐漸逝去,很多的作品開始失傳,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展這門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尤其是在學校中通過舞臺實踐,把更多的羌族多聲部民歌以及改編的羌族多聲部合唱展示出來讓更多的學生了解熟悉并且喜歡羌族多聲部民歌、羌族多聲部合唱就有著更為現實的實際意義。

一、羌族多聲部民歌的音樂特征

羌族雖然沒有文字,但無論是在生產勞動,節日聚會,還是婚喪喜慶時,羌民都要唱歌跳舞,而羌族多聲部音樂也會同樣被用來表達他們內心的哀怨、喜悅、希望和祝愿之情。在這其中就可以體現出羌族多聲部民歌的音樂特征來。羌族多聲部民歌在羌族民歌里面主要是以二聲部的結構形態出現。這種二聲部民歌的結構,是由先唱者的聲部和后唱者的聲部結合而構成的。二聲部樂曲的音程主要以純音程(純一,純四,純五,純八)和大二度構成。其中大二度音程固定不變的出現在每一個段落第二部分的末尾音上,暗示著第三部分同度音程平行進行的開始。二聲部樂曲的節奏,為四分音符作為單位拍,主要是一對一的形式結構。二聲部樂曲的速度,由每一段第一部分的慢,第二部分的快及第三部分的慢所構成。這種二聲部樂曲,反應了生活的高海拔山區的羌族人民豪放激情的習俗特征。(引自金藝風、汪代明、沈惹小貞、崔善子著《中國羌族二聲部民歌研究》第7頁和第25、26頁部分觀點)。在演唱形式上,大多是以合唱或重唱為主,也有男、女群體的合唱式對唱,幾乎很少采用混聲的組合形式。從演唱方法來說,男聲一般用顫音或高亢的假聲,而女聲多用平聲高腔,但在最高音區有時也伴隨著假聲或顫音唱法。(引自樊祖蔭著《中國多聲部民歌概論》中第253頁第二段的部分觀點。)

二、舞臺藝術實踐對羌族多聲部民歌傳承與保護的意義

羌族多聲部民歌是羌族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幾千年來羌族人民集體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雖然羌族沒有文字,但它的多聲部民歌在羌族文化的傳承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羌族民歌和羌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生活的直接表現,包含了羌族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這樣優秀的藝術文化,不應該隨著歷史的變遷而消失,人們應該去發現、發展、延續它們。這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是我們不能淹沒的歷史的長河。所以利用我們的力量,讓它得以傳承下去,這是我們世世代代的財富。我們之所以探究這個項目就是想通過學生的藝術實踐活動把羌族多聲部的合唱音樂搬上舞臺,使得更多的人能夠知曉羌族多聲部的音樂,從而達到保護、傳承和發展這一音樂的作用和意義;從中探尋更多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有效方式;并且在師范院校開展這項活動,有助于向中小學進行輻射,使傳承具有可行性和延續性。

三、舞臺藝術實踐的內容

(一)原始的民歌演唱。

這個是多聲部民歌的基礎。舞臺藝術實踐首先應該讓更多的人先學會這樣的原始性民歌。我們選擇通過采風等方式采集到一些簡單又容易演唱的歌譜,經過整理后在中小學進行教唱,并加以簡單動作后將其搬上舞臺進行舞臺實踐;

(二)原生態的羌族多聲部民歌的傳唱。

這是舞臺實踐的內容之一。如《酒歌?唱不起了》這是一首羌族二聲部民歌,“酒歌”可謂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它屬于羌族民歌類型中儀式歌的范疇,羌民通過“酒歌”來表現他們接待賓客的景象,這首歌主要是講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越來越唱不起了。這首歌采用了男聲重唱的形式,兩人互相配合,雖然歌詞簡單,但運用了顫音等方法展現出了羌族“酒歌”的特點。

(三)編曲的羌族民歌合唱。

根據羌族的民歌素材,在旋律不做修改的情況下,只加以簡單的和聲配置和肢體的豐富,具有原汁原味的羌族民歌合唱作品《羌族民歌五首》,其中包括《那吉那那》、《咂酒歌》、《頂根兒》、《打麥歌》、《三龍酒歌》,它們都是以無伴奏的演唱方式呈現給觀眾的。這些歌曲就是選取了羌民在艱苦勞作,耕地、除草等景象;羌民用自己的方式熱情地接客敬咂酒、和賓客一起一邊喝酒一邊唱酒歌的熱鬧景象;羌民豐收的景象;也表達了羌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無伴奏的演唱方式更能體現出羌族人民的熱情召喚,表達出他們的那份虔誠。

(四)加工創作的羌族民歌合唱。

根據羌族民歌素材進行加工創作,結合現代和聲和曲式結構等作曲技法創作而成的合唱音畫《云上羌聲》。這首歌曲是由四首歌曲所組成的一部聲樂組曲,其中有一個音樂主題始終貫穿全曲,分別表現的是羌族人民迎客、酒歌、情歌、婚禮的場面。這首《云上羌聲》是更進一步的創作和改變,和《羌族民歌五首》相比,它更具有現代氣息更具有舞臺性,更適合在舞臺上表演。而《羌族民歌五首》更具有原聲性,生活氣息更濃,更適合在民間和社區中傳唱,這兩個作品的功效是不一樣的。

四、舞臺藝術實踐的形式

因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羌族多聲部音樂可貴,所以需要更多的人去保護它、傳承它,可能我們做的很微不足道,但是我們還是希望可以通過我們自己的方式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它。在我們看來、通過舞臺實踐來展現羌族多聲部音樂是比較直觀的,而目前我們有的知識較多的理論研究,也收集了一些樂譜但是卻沒有變成舞臺表演以供大家傳唱,更多地停留在研究本身而沒有更好的傳承方式。除了在一些比賽中能夠看到羌族多聲部音樂的演唱,其余就幾乎沒有這方面的嘗試,能夠演唱的民間老藝人也越來越少,長此以往羌族多聲部音樂的演唱就有可能會失傳,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就得不到保護和傳承。所以我們認為將這些收集到的資料以舞臺實踐的方式直觀地展現給觀眾是可行的。

(一)在小學音樂舞臺實踐進行的原聲性羌族民歌的傳唱。

我們選擇在綿陽南山小學教唱《撕玉米歌》并編排簡單的舞蹈動作。因為這首歌也可以用羌語演唱,所以先教他們讀中文和羌語,使他們會唱漢語也會唱羌語,基本了解這個作品的大致意思后教唱旋律。由于這首歌是描寫羌民在地里撕玉米的熱鬧景象,所以不僅讓學生通過歌聲來表達,還加入簡單的舞蹈動作進行編排,更能表現這一熱鬧景象,同時也讓孩子們深切感受那種熱鬧景象。最后搬上舞臺;

(二)在中學音樂舞臺實踐中進行簡單的多聲部羌族民歌的傳唱。

在北川中學支教過程中在合唱課堂上進行二聲部訓練。讓他們了解了羌族二聲部作品的結構,音樂特點、聲部間的關系,最后在訓練過程中和聲準確、二聲部效果比較明顯,這樣就達到了我們的目的。在這些訓練后選一些當地的羌族二聲部民歌進行練習并編排。

(三)在大學音樂舞臺實踐中的傳唱。

我們在自己所在的綿陽師范學院“夢之聲”合唱團中進行傳承。除了要會唱一些之前所收集到的合唱歌曲之外,還要加入適當的表演,演唱根據改編創作的多聲部羌族合唱作品,如《云上羌聲》等等。在此基礎上還演唱一些新創作的具有羌族音樂風格特征的音樂作品,如《爾瑪人的歌》、《云朵上的羌寨》、《羌家姑娘》、《羌家姑娘繡彩繡》、《羌笛》等。當然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不僅將這些作品搬上舞臺,還將部分作品進行改編后通過獨唱、重唱、齊唱、合唱、表演唱等多種形式呈現給觀眾。在“為了孩子,為了夢想”音樂教育改革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北川論壇成果展演中,“夢之聲”合唱團演唱了由老師改編的具有原汁原味的羌族民歌合唱作品《羌族民歌五首》。通過演出,觀眾比較直觀地了解到羌民艱苦勞作,耕地、除草等的景象,也表達了羌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在很多舞臺實踐中達到了不錯的效果。

五、結語

羌族多聲部民歌入選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重要傳統音樂,是羌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對羌族多聲部民歌以及改編創作的羌族多聲部合唱的研究、排練、演出與舞臺實踐,傳唱以及形成影像資料等,以便能夠更有效地保護和傳承羌族多聲部音樂。同時也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繼承和發揚我國的民族民間音樂文化,并傳向下一代,從而探尋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方式,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羌族多聲部音樂具有更好的研究價值和應用價值。通過實踐,我們認為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羌族多聲部音樂以舞臺實踐的形式直觀地呈獻給觀眾是可行的。當然也發現一些問題,如中小學生對民族音樂不感興趣,大學生還不明白學習這些古老音樂的意義在哪。這都需要我們進行更加廣泛的宣傳和實踐,我們保護和傳承民族音樂的路還很長。

參考文獻 :

[1]金藝風、汪代明、沈惹小貞、崔善子.中國羌族二聲部民歌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2]樊祖萌.中國多聲部民歌概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4.

[3]金藝風、汪代明、沈惹小貞、崔善子.中國羌族民歌研究樂譜資料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4]蕭常緯、周世斌.羌寨無處不飛歌―茂縣羌族民歌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5]樊祖盟.中國少數民族多聲部民歌教程[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

[6]樊祖盟.中國民間多聲部音樂論稿[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7]周世斌.羌族音樂文化[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 日韩成人综合网 |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 | 精品美女在线 |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放视频 |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 | 国产在线视频第一页 |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视频 | av成人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言 | 嫩草影院黄| 亚洲色图综合网 | 99精品欧美 | 亚洲综合天堂 | 久久精品视频3 | 奇米第四色首页 |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久久新视频 |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人成小说 | 欧美香蕉视频 | 高清一级毛片 | 我色综合 | 五月月色开心婷婷久久合 | 欧美视频a | 91亚洲自偷手机在线观看 | 99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 免费高清a级毛片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版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 久久综合成人网 | 免费黄色在线视频观看 | a级免费| 国产一区精品 | 国产视频福利一区 | 草操影院| 久久精品视频大全 | 国产精品视频国产永久视频 | 国产在线永久视频 | 欧美一区二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