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18:23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美術設計論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組織專業教師團隊進行市場調研,深入了解和掌握企業對人才培養的需求,根據調研反饋的信息和研究結果,確定專業的建設方向和人才培養目標和方向。在專業建設工作中,市場調研是專業建設的探路石,為后期的專業建設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1.通過市場調研,可以掌握勞動力市場需求程度、生源的有效供給情況以及開辦該專業所需的師資設備條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新開專業的盲目性。
2.通過市場調查,了解本校畢業學生就業情況,能知曉有關專業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及時弄清教學中存在問題,從而能為改進教學、調整專業奠定良好基礎。
二、根據調研結論,組建專家團隊科學制定教學計劃,構建課程體系
在充分調研論證基礎上制定專業教學計劃,專業教學計劃是為實現學校的培養目標而制定的,既要遵循教育發展的內在規律性,同時還要滿足企業市場需求以及學生特點,體現中職特性和培養目標要求,為使專業設置能有效對接社會與企業崗位,學??梢云刚埾嚓P企業的技術人員或高校的專業人士,組建專業建設專家指導委員會,建立校企合作的專業建設團隊,校企共同制定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大綱,定期開展市場調研和相關論證活動,對相應職業崗位進行廣泛調研和深入分析,掌握企業市場動態,動態調整和完善課程建設體系。
三、以行業標準為前提,開發和完善校本教材建設
目前許多中職學校都存在著專業教材體系混亂,教材內容比較自由寬泛,技能操作缺乏統一規范,執行行業標準不一致,跟不上企業發展的步伐等問題,為學校教學帶來了一定困難。組織專業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共同開發校本教材,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途徑。教材開發應根據企業需求確定教學內容,堅持行業標準和規范為前提,“以就業為導向”的原則,依據學?,F有的資源,開發適應崗位技能的專業校本教材,注重教材的整合、提煉,力爭使教材體系同時兼備理論性和實用性。
四、加大師資培訓力度,打造一流教學隊伍
1.師資隊伍是專業建設的保障,培養和打造師德高、業務精、能力強、技術硬的專業教師隊伍是學校發展提升的必備條件,學校鼓勵在職專業教師積極參加學歷提高進修和國內外各種形式的專業技能培訓學習。
2.在教學上要不斷的推行新手段新方法,加大多媒體教學力度,提升教師信息技術和多媒體的應用能力,進而促進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開發運用以及教學質量的提高。
3.安排專業教師參加不少于2個月的企業頂崗實踐,讓老師們不斷將企業的新知識、新工藝、新技能應用到教學當中,為培養適應社會的優秀人才做好鋪墊,保證技能教學的高質量運行,大力推動“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五、創新教學模式,開放教學課堂
探索和實踐“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企業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理論教學和項目課程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開放教學內容,轉變課堂教學模式,帶領學生到企業參觀訪問,了解企業文化、行業發展動態和最新技術,將教學由課堂走向課外,引領學生走進生活,走近企業,到大自然中去創作,到工作崗位中去體驗的同時提升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認識及感悟體驗,更好地熟悉崗位技能,提高專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培養,為今后進入企業用人單位零距離對接打下良好基礎。
六、深化校企合作、加強實訓基地建設,為專業建設奠定良好基礎
舞臺美術設計自身有著重要的作用,這一設計是聽視覺藝術以及造型藝術等綜合的藝術展現,能夠增強表現的感染力。從舞臺美術藝術的具體作用來看,主要體現在對表演氣氛的烘托以及情調的調和。在美術設計過程中,不僅要能夠將舞臺表演劇情當中的一些社會環境及物質等得到有效的突出,還要能夠在表演的過程中突出環境的氛圍,從而和觀眾能夠達成共鳴。不僅如此,舞臺美術設計對表演人物的塑造也有著重要的作用,這也是舞臺美術設計的一個重點,因為不管是什么樣的舞臺表演都要有人物的參與,那么對人物形象的樹立就是表演成敗的關鍵所在,而通過舞臺美術設計則能加強表演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他方面的形象化。此外,舞臺美術設計對劇情的進展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影響舞臺美術設計的重要因素及創新發展策略
1.影響舞臺美術設計的重要因素分析
對舞臺美術設計造成影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為主要的有文化差異造成的影響,以及經濟環境所造成的影響,還有美術設計者自身的理念對其造成的影響。從舞臺美術設計者的理念來看,是對舞臺美術設計產生影響最為主要的一個因素,因為設計理念的優劣直接對舞臺美術的設計效果有影響。設計者實施舞臺美術設計過程中要能夠對藝術表達的內容有一個全面的、理性的認識,將藝術當中所包含的精神及表達的主旨透徹領悟,在此基礎上再加入感性的認識從而創造出新的舞臺美術設計效果。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也會存在著諸多的差距,所以設計者的理念對設計效果產生的影響最為重要。另外就是經濟環境所產生的影響,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經濟的發展都會對舞臺的美術設計效果產生影響,在加入了新的元素之后就會具有時代的氣息,為舞臺藝術設計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而文化差異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由于對民俗民風的不同要求,所以在美術設計過程中要能考慮到文化因素的內容。
2.舞臺美術設計的創新發展策略探究
舞臺美術設計在現階段的發展過程中要能夠和時代的腳步相一致,要能不斷創新發展,這樣才能將舞臺美術藝術得以持續化。創新要多角度的進行,首先在美術設計的構思深度上進行積極的創新,創造舞臺劇情的角色外部形象以及情境是對舞臺氣氛進行渲染的重要途徑,但是從現在的舞臺劇來看已經和時展的實際需求不相適應。所以在新的發展背景下要能設計的構思在深度上進一步的加大,將自身的專業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向著深層次的創新邁進,如此才能有效地將舞臺美術設計最佳的呈現。新的發展時代涌現了諸多的先進科學技術,而舞臺美術的設計也要對這些技術進行有效利用,重要是將舞臺美術設計與之相結合,讓觀眾在欣賞舞臺藝術的表演過程中能夠從視覺上得到舞臺美術設計的震撼,這就需要高科技作為依托。通過電腦設計以及對燈光的多樣化加以控制,使得光的變化能夠呈現出多彩的效果。對科學技術的有效利用就是對舞臺表演效果最佳呈現的重要基礎,這也是推動舞臺美術設計發展的重要動力。當前的舞臺美術設計是科學技術的藝術再現以及升華,尤其是電腦的應用普及,使得舞臺的光源開始不斷的多樣化和更新,科技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將會成為舞臺演出的生命和靈魂。另外就是對舞臺美術設計過程中的服裝色彩以及燈光色彩的設計創新,舞臺表演中的服裝是表演人物的第二皮膚,所以要能對服裝的色彩設計充分重視,使服裝色彩能夠很好地烘托演出的氣氛以及表達時空和劇情,從而使藝術的形式美得以凸顯。對其進行創新設計時,要能結合劇情的發展,從而根據實際進行調整。而燈光色彩的創新則是和時代的展現進行設計,在現階段的科技發展下,燈光的效果呈現豐富化、多樣化,所以要將燈光色彩和舞臺表演的情境以及人物相結合,這樣能夠起到不一樣的藝術效果。此外,對舞臺美術的設計理念上的創新。事物的發展是從量變開始的,所以這也是質變的前提。對于舞臺美術的設計創新也是如此,要能夠從思想觀念上進行積極的轉變,將一些創新思維在實踐中進行應用,并能形成新的設計理念。舞臺美術設計創新的目的就是能夠對人們的精神需求得到滿足,所以在這一基礎上要能在設計的理念上和時代的發展相結合,在此過程中要能體現出民族傳統精神的文化內涵,結合欣賞者的接受能力進行設計,這些創新可能是不完整的或者是局部的創新,但是隨著不斷的發展進步將能夠達到從量到質的變化。對舞臺美術的設計創新也是推動舞臺表演藝術進步的一個重要途徑,故此要能得到全面的重視。
三、結語
(一)光色。
這一要素歸根到底是對色彩的運用,在設計上要突出主要光色,其他光色則作為輔助。光色在舞臺中最能體現表演者的情感和表演所傳達的內容的要素,從而能構建出和諧統一的畫面色彩,所以在渲染表演氣氛、烘托人物情感、體現劇情時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比如為了展示一支駱駝隊在太陽初升之時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上行走,以藍色為背景色,黃色為主體色彩,當駝隊由遠到近,燈光的色彩將由弱到強進行調整,給觀眾視覺上的沖擊,這也體現了色強的作用,此時整個舞臺的畫面是在藍藍的天空下,金光閃閃的沙漠,駝隊在悠然自在地前行,呈現出一幅美好的景象。
(二)光質。
光質表現在質上,主要分為硬光和軟光。硬光,就是能看清楚其照射方向的光,比如聚光燈和追光燈;反之軟光就是不能清楚辨別方向的光,比如散射燈。正是由于硬軟光的表現不同,所以給觀眾帶來的感受也是截然不同的。一般硬光給人富有陽剛之美的感覺,有強烈的鮮明感受;而軟光多半是柔和、淡雅的感覺。但以舞臺的不同設計為基礎,通過對不同光質的選擇也能使得舞臺的硬光效果是均勻和理想的,比如使用螺紋和平凹透鏡的聚光燈,加上柔光片,也能使硬光變得柔和。
(三)光影。
光影這一要素是直接通過光的手段給觀眾呈現可視形象的方式,也就是用光來成影,并將影投射到幕布上或是景片上,充分表現舞臺劇情的氛圍。比如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儀式上通過LED制造的光影效果和表演密切的結合,幻化出了各種圖案,給觀眾帶來一種進入夢幻般的視覺感受。
(四)光位。
光位即舞臺燈光照射的位置,它對舞臺上人物的情緒、體態或是景物的外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比如用光正面照射人物,那么人物給觀眾呈現的就是比較豐滿的形象;如果用側面的光照射人物,則給觀眾的感覺是比較消瘦的。這種光位的照射效果也適用于景物,但如果為了追求景物的立體感和質感,還需要結合光強這一要素,所以說在舞臺上對光位的應用,要結合其他燈光組成要素。
(五)光區。
光區體現的是一個區域,目的是為了讓舞臺畫面顯得更加有層次感和多變感,所以光區有不同的形狀和范圍,也有區域邊界的虛實之分。一般舞臺的光區被分為3種區域,一種是突顯表演者的區域,一種是顯示景物的區域,還有一種是投射到天幕上的區域。但上述分類也只是大致的分類,涉及到具體的舞臺燈光光區形式和變化則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設計,并運用單燈和多燈的組合,調節光源、鏡片或是擋光片等方式來獲得效果。
(六)光束。
光束主要是要達到視光柱的效果,比如舞臺上林間陽光滲透的光束,太陽升起時的光芒等都是光束營造的效果,將光束應用在歌舞表演中,會增強音樂感。但如果從美術設計角度出發,還要結合具體的燈具、幕布、光強、光色及舞臺表演的形象,這樣才能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感受。
(七)光的運動。
光的運動就是光在舞臺上的轉換和變動,為了配合不同舞臺劇情的不同要求,可能有的時候需要聚光燈,有的時候需要追光燈或是散射燈,從而使靜止的舞臺布景或是場景變得生動。
二、燈光舞臺美術設計的原則
首先是遵循強度或是亮度的原則,在舞臺上必須要有足夠的燈光,能讓觀眾看清楚舞臺,包括布景的顏色、景物和人物的外形,甚至是需要特別突顯的細節部分。其次是遵循分配原則,分配主要是不同燈光射向舞臺的方向分配,主燈和輔助燈與舞臺中主角、配角、景物的分配,以及亮度和色彩的分配。最后是遵循節奏原則,也就是指光的運動這一要素,保證所選燈具和舞臺的劇情發展相融合。
三、結語
創意思維作為一種指導意識,如果在美術設計教學活動中,能夠開展極具引導和啟發的教學活動,實施一系列行之有效、較為完善的教學活動,將對學生成長起到極大的作用。首先,在美術設計活動開展過程中,通過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夠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美術設計的知識和內容,所謂創意并不是憑空捏造,而是在豐富的理論知識基礎之上養成的,所以培養學生創意思維的過程,勢必也是學生打牢美術設計基礎理論和實踐技能的關鍵過程。其次,在美術設計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力,這一過程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智力等級,同時創意思維的訓練和培養,需要學生積極思考。因此,通過進行一系列有效的創意思維教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力以及表現能力。再者,隨著我國教學改革進程不斷推進,培養有創新意識和主動探索精神及具備社會實踐能力的綜合素質人才已經成為教學發展的目標和方向。相對與以往的傳統美術設計教學活動,注重學生創意思維培養的新設計教學活動完全改變了以往過分重視技能培訓,忽視思維訓練的不良局面。而該項舉措實質上是與現代化、科學化的教育方針政策,乃至現階段教學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可以說在美術設計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就是新教學改革的方向及要求。同時創意思維的訓練實質上也是心理素質提升的過程,思維能力作為重要的心理元素,可以有效穩固學生的心理素質。而學生創意思維水平的提升過程也是學生悟性提升的重要過程,可以說通過美術設計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夠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實現學生全面成長。最后,美術設計中的創意思維教學活動,并不是直接對素材進行直觀模仿,而是經過對大量基礎信息的收集和掌握,從而發現其中存在的規律和特點,從而將美術設計知識理論提升為相應的邏輯思維和能力。而通過創意思維教學活動有效開展,能夠切實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從而確保整個美術設計課程的教學質量,實現人才全面、完善培養。由此可見,創意思維教學活動是美術設計的關鍵和內核,作用不可替代。
二、美術設計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創意思維的方法分析
美術設計教學不僅要學習美術設計方面的理論知識,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美術設計理論思維能力、藝術設計創新創造能力。學生創意思維對美術設計創造的獨特地位及作用影響,決定了美術設計教學開展過程中,必須將學生創意思維培養當做重點和關鍵來培養。雖然學生學習都會有一定悟性和理解力,但學生的拔尖、提升必須依靠一系列美術設計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在美術設計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意思維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有:
(一)構建教師與學生雙向互動、溝通的思維培養方式
要想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力,讓學生在美術設計上有所創造,有一定創新,就必須構造輕松和諧、積極平等、高效引導的課堂環境和氛圍。通過教師引導式教學、啟發式教學,積極鼓勵教師和學生互動教學重點、教學問題、思路看法,通過教師與學生良好和諧的關系建立,最終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學生學習興趣的極大提升,從而最終有效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性意識。比如美術設計中最重要的三個元素就是對點與線和面的處理方法,所以在開展美術設計課堂的創意思維訓練初期,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與點有關的事物。而點作為美術設計的基礎,從實質上看,都不一樣,這一點完全可大可小,而點只是構成整體內容的最基本形態,點的形狀也是不一樣的,如果從理論角度講和分析,那么學生不僅對點的作用、地位及特點認識不清楚,同時也會越學越糊涂,很容易陷入誤區,所以,可以積極鼓勵學生發揮聯想能力和發散思維,思索生活中存在的“點”,于是學生的思維空間很快就被打開,學生也在積極想象與點相關的事物與內容,通過對學生的回答、發言進行互評和點評,學生的成就感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其創新意識和思維也得到了明顯提升,學生的靈感得到明顯激發。而在教學的同時,積極鼓勵學生將“點”、“線條”、“平面”的思考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不僅加深了學生的認識,同時又要求學生結合最簡單、最基礎的內容做一美術設計創意思維作業,就以“點”、“線條”、“平面”為切入點,讓學生進行美術創作。而且整個美術設計不限制寫實與抽象,完全靠學生的靈感來設計,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激發和啟迪。事實上,基礎最簡單,也是最難,只有對基礎理論知識把握到位,整個學習活動才可能落到實處和具體。而引導學生想象、發問、答疑、加工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創意升華發展的過程。通過教學引導,實現學生理解過程“質”的飛躍。
(二)結合教學要求,制定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計劃
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尤其是美術設計教學活動中,要想有效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就必須把控好整個教學過程,不僅要做好教學計劃、教學方案,同時這一教學安排必須結合教學的基本要求和學生的成長實際來開展,不能盲目增加內容,也不能照抄照搬,一成不變,毫無創新。因此,培養學生創意思維的美術設計教學,必須高度重視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提升教學課堂的靈活性,給學生更多課堂的主動性和選擇機會。同時要積極鼓勵學生主動發問,而教師要堅持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教學總結與教學反思,尋找個人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學生成長根本出發,確保學生學到知識,提升能力,開闊視野,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主動性。比如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時,堅決不能給學生講解脫離學生理解范圍的內容,同時要注重教學進度的把控,要注重班內學生的層次性與差異化。積極鼓勵學生質疑課堂內容,讓學生從多種思路理解、認識美術設計活動。通過推動全體學生的探討思考,最終幫助學生加深印象,提升理解水平和理解能力。同時,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和疑惑,要及時解答,正確引導并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創造,堅決不偏聽偏信。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問題思索水平、材料匯總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處理水平。而當學生一旦掌握情況較差時,必須及時開導,保障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美術設計。
(三)深化培養學生的創意和思維,全面提升學生基本素養
教學反饋靠的就是學生的作業,具體到美術設計課程來說,實質上就是學生的作品,而針對學生作品的評定,應該保持較為寬松的姿態。不僅要積極鼓勵學生大膽創造,同時要鼓舞學生充分結合個人興趣進行作品創作。要讓學生學會創新、聯想和探索。在對學生態度上要和藹,但是有一定必須嚴格,就是要求學生積極觀察生活,讓學生將美術設計的新理念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基本素養。而這一過程,不僅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更體會和把握到創新意識的精髓和核心就是創意,可以說一旦學生具備了創意思維,不僅能夠推動美術設計教學水平提升,還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更大進步。而這也是培養全面完善學生的基本要求,學生通過一定的美術設計作品,直接了當的將個人思維展現出來,幫助實現學生的進步與成長。
三、結語
從當前國內動畫來看多數動畫都受到了傳統文化、民族精神的影響,同時也受到了外來文化的影響,在這些影響元素的綜合作用下使得國內動畫設計風格呈現了多元化特征。相對于日美動畫而言顯然國內的動畫產業鏈依然處于發展狀態,并且日美動畫確實存在著很多地方值得中國動畫借鑒,但是過分借鑒就產生了嚴重的模仿現象,這就使得本土動畫缺失了原有的中國元素導致整個動畫看上去更像是日美動漫,但從動畫劇情以及其他方面來看,其制作精良度又不如日美動漫,最終這些動畫還是湮沒在日美動畫當中。基于以上所述也可以看出中國動畫美術設計在世界動畫的充斥下失去了自己的方向。事實上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元素在動畫美術設計當中都可以充分利用,以水墨元素來說,將水墨元素與動畫結合起來而生成的水墨風格無疑是最為典型的中風格代表之一[3]。水墨風格相對于傳統動畫風格而言少了一分形,多了一分意,營造了一種瀟灑、自由、隨行的意境,其中又折線現了中國傳統美學思想。水墨風格動畫美術設計的創新同時也是文化精髓的傳承。作為一個文化大國,國內動畫發展有著得天獨厚的我文化底蘊,若要促進我國動畫美術設計水平的提升,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國風”動畫美術設計風格就需要將上述元素充分利用。為了讓動畫設計風格更為飽滿首先就需要將傳統元素與現代元素充分結合起來,僅僅是單方面的發展顯然是不可行的。在實際動畫設計中為了突出個性化風格就需要汲取傳統文化精髓,并做到“揚長避短”,同時將現代元素充斥其中,這樣不僅僅達到了傳承民族文化的目的,也迎合了現代人的審美觀,在現代元素與傳統元素碰撞融合的過程中對動畫創作、動畫美術設計也注入了新的活力,讓其發展到新的高度。
二、動畫設計當中流行元素的重要作用
流行元素作為潮流前線代表將時代的特征反應的淋漓盡致,將這些元素融入到動畫美術設計當中將能夠讓動畫更加貼合時代背景,與現實生活關聯起來。當然流行元素的使用需要依托與人文精神才能彰顯其獨特的一面,在優秀的動畫美術作品當中摻入這種元素會讓受眾的審美觀得到更新,甚至對潮流的發展方向產生引導作用,其影響力是不不言而喻的。在多媒體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下為動畫美術設計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平臺基礎,正是由于在這些技術的作用下使得動畫美術設計突破了傳統創作模式的束縛,并產生了新型的創作風格,為動畫美術設計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結語
女主角高衛紅,有著清秀的面容和倔強的個性。梳著兩條小辮,穿著白襯衫,藍色的裙子。她孤獨,渴望自由,拒絕單調乏味的管束,有自己的天真的愛情幻想。發生在她身上的一切,都是在那個時代中最無奈的情感宣泄。性格內向,工作不得意,夢想破滅,低沉的家庭氣氛,讓一個女孩子無法正常的傾訴青春所帶來的種種苦悶。就像孔雀在求戀的季節,沒看到雄孔雀開屏,無法平靜的釋放激情所帶來的尷尬。她孤獨袒露個性,不停的幻想,然后破滅,在想象中以各種方式逃避現狀。片段一:姐姐待業在家。梳著兩條小辮,穿淺藍色短袖長裙編織卷簾。畫面帶有青春淡淡的孤傲,很年輕,卻又不再屬于校園,姐姐待業在家。撞到門上,撩起卷簾,暗示了后面的波折。片段二:姐姐在幼兒園工作。梳著兩條小辮,穿白色的帽子和短袖襯衣,黑色的粗布褲子,白色襪子,帶扣布鞋,坐在小木凳上擺弄玩具琴。畫面中衣著簡單明了,符合了當時的社會現狀,人人都穿著相似的款式,相似的顏色,淹沒了個性。姐姐既生活在當下,卻又時時顯現出對這種統一的反抗。片段三:姐姐追逐理想。梳著兩條小辮,穿著白色襯衣,藏藍色長裙,白色襪子和布鞋,把紅番茄裝到玻璃瓶子里,騎自行車到處晃。七八十年代的社會現狀,穿裙子是一種時髦和個性,姐姐的衣著反映她身上的一些叛逆和愿意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堅決付出的個性,執拗且強硬。自行車的應用,體現了當時的物質狀況。片段四:姐姐在工廠刷瓶子。仍舊是梳著兩條小辮,但有些松散,穿著藍色粗布外套,醬藍色圍裙,奶黃色手套,手拿玻璃瓶。頭發散亂證明這份工作的辛苦,姐姐對這份工作的不喜歡和敷衍,有一些沒有耐心,散漫的心情。衣著讓我們直觀的感受到姐姐與這里的不協調,顯得蒼老,更顯現出姐姐對這份工作的不適應。片段五:姐姐與干爹。兩條小辮,穿著深藍色長袖外套,藍色圍巾,深灰色的粗布褲子,黑色鞋子,手提網兜蔬菜。姐姐漫無目的行走在街上,被悠揚的樂器聲音吸引。寬大外套遮蔽住了姐姐瘦弱的身體,卻遮不住姐姐游離的心。暗示了她與干爹之間似有似無的情感,其實是兩顆尋求交流與慰藉的心。片段六:姐姐的戀愛與婚姻。燙過的短發,穿著草綠色長袖,藏藍色長褲;粉色紗巾、手表是他們的愛情信物。由小辮到短發的轉變,是那個時代的潮流,也是姐姐從青春步入婚姻的轉折。衣著沒有特別大的變化,但道具卻至關重要。粉色紗巾是姐姐的婚姻,像夢一樣輕薄,與服飾搭配起來顯得突兀,不自然。暗示了婚姻的不幸。姐姐送出的手表是對青春的終結,是對從前的訣別。片段七:姐姐偶遇初戀情人。挽起的發髻,穿著藍色粗布外褂,手提菜籃子買西紅柿。挽起的發髻顯示出姐姐的年齡和經歷。外褂的衣著讓人感覺蒼老。提著籃子是要去買菜,說明她現在的身份和圍繞的事情。姐姐偶遇初戀情人在菜攤邊痛苦,漲的通紅的面孔與菜攤上的新鮮番茄又是那樣的相似,可惜,她已經不新鮮,不是十年前的那個女孩……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這是所有人的宿命。
二、影片中場景的美術設計
(一)走廊
影片中一家人坐在走廊矮矮的桌凳上吃飯,姐姐在走廊上切西紅柿裝瓶,姐弟兩跪在走廊上受罰,姐姐離婚在走廊上抱著行李穿過……筒子樓見證了人們成長的歲月,那個時代里特殊的建筑,長長的走廊似乎看不到盡頭,人們在走廊里聊天、吃飯、洗衣、玩耍,奏響生活交響曲。以簡潔而有表現力的日常場景表現人物內心和時代氛圍。
(二)街道
姐姐在大街上展示自制的降落傘,弟弟奔跑在街道上叫爸爸去救哥哥,姐姐在街道上遇到初戀情人。街道的建筑和行人具有非常強烈的時代感,提醒觀眾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的生活狀態,更多的是一種冷漠和寂寥,摻雜著淡淡的懷念與愁緒。畫面注重色彩和鏡頭的運動,例如姐姐帶著降落傘的出現,讓原本平靜一層不變的街道突然明亮起來。
(三)客廳
影片中客廳作為主場景之一,也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傍晚一家五口在客廳里各自忙碌,媽媽的錢掉了詢問每個人,媽媽給落選的姐姐打鎮定針,姐姐告訴父母她要結婚了,父親發現了弟弟畫的女人。家本是一個溫馨的港灣,在影片中,客廳作為家的核心部分,沒有家庭成員的溝通,更多的是相互的冷漠、猜疑、強迫和不滿。導演注重畫面構圖和色彩的把控,把人物分隔在各自的區域,昏暗的燈光,陳舊的家具,壓抑填滿了整個畫面。
三、影片中故事情節的美術設計
對姐姐這個人有著特別的情愫,似乎是在看一部電影,又似乎是看到真實的自己。片頭有一段描寫姐姐低頭擺弄風琴,非常漂亮的畫面。一邊輕輕搖擺著身體,一邊輕輕的彈奏著。她彈得不好,也不是那么熱愛音樂,但是她高興,她享受此刻的年輕,生命仿佛音符一樣緩緩流淌。身旁是一鍋沸騰的水,呼呼沸騰好一會,她雖然看見了,卻并沒有理會。導演用一個非常緩慢的鏡頭來表達這一刻,讓觀眾隱約感到不安,而這片刻的停留也正是注定了故事里理想與現實的碰撞開始。姐姐制作了一個巨大的降落傘,騎著單車在街上盡情的展示,藍藍的降落傘在鏡頭畫面里,從一個點,逐漸放大,逐漸布滿,心里滿滿的都是對理想的追求不顧一切的感動。只是可惜的是,母親緊張的阻止了這一次短暫的追逐。姐姐的性格決定了色彩和畫面的設計,讓理想和感動充斥了觀眾的視覺和心理。影片在表現原本很殘酷的情景時,選擇了一種平淡的敘述。姐姐和弟弟年少,嫉妒父母更多疼愛的哥哥,他們買來藥老鼠的藥水想毒死哥哥。母親當著全家人的面將毒鼠藥放到水杯中,然后把哥哥養的鵝抓來試驗,那只中毒的鵝劇烈的抽搐著,伴隨著母親同樣因痛苦而痛哭和抽搐臉,還有全家人的驚怖眼神,畫面沒有對白,甚至沒有花俏的鏡頭變化,以近乎凝滯的慢速度,伴隨著哀惋傷感的音樂,深刻且清晰的展現了人物的性格及命運。
四、結語
設計等多種因素的綜合概念,是雜技及其他演出藝術中除表演以外的各種造型因素的統稱。舞臺設計由布景、燈光、化妝、音樂、服裝、道具等成分及其由空間、形狀、質感、活動、光色等因素所構成的空間與時間的綜合體。舞美設計是為雜技演員表演和劇本服務的,一個好的雜技舞美設計家的設計理念是:布景——雜技演員——觀眾——劇本是一個整體。其任務是根據劇本的內容和演出要求,在導演統一的藝術構思中運用多種造型藝術手段,設計和創造出雜技表演中背景環境和角色的外部形象,用以渲染舞臺氣氛,塑造雜技人物形象,揭示雜技主題(如下圖表)。如果說雜技表演是一朵鮮花,那么舞美設計無疑就是鮮花上的綠葉,它們相互交融、相互依托,并形成以多部門所組成的龐大的藝術綜合體??梢娢杳涝O計在雜技創作表演中獨特的重要性。俗話說舞臺美術為“眼睛的音樂”,帶有濃重的感彩。它并非獨立的“畫”,而是作為雜技綜合藝術中的有機組成部分而存在;它必須有利于揭示雜技的主題、為在舞臺上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這個總目標服務。
二、現代舞美設計與傳統舞美設計的運用比對
1.在每場雜技的開演之時,映入觀眾眼簾的首先就是雜技演出的布景,它如同人的外形和面孔一樣,會給觀眾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它通過線條、色彩、明暗、透視等形象造型手段,為雜技演員的舞臺創作提供逼似生活的表演空間。它對于刻畫雜技人物、烘托雜技主題都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2.傳統雜技舞美設計在設計服裝、妝容造型、道具的選取制作時注重的是突顯民族風格和角色塑造。如雜技《古彩戲法》《中華魂》《頂碗》的服裝顯出是質樸、濃郁的民族象征特色;當然在現代雜技舞美設計里,也應遵循承接基本的雜技舞美制作規律,但是,現代雜技舞美設計立足于基本的舞美美學要求之上,更多地是突出其藝術性,大膽創新,為雜技作品的編排插上想象的翅膀,幫助演員們進行雜技造型和雜技動作的延伸。雜技道具的制作也是雜技舞美的重要部分,例如我主演的《高車踢碗》節目,當把一個個不銹鋼的碗踢進頭頂的底碗中,因為碗與碗都是鋼制的,非常容易進去后還會彈出來,造成演出的失誤,所以必須在道具上做些設計,在碗的內部添加薄海綿以起到緩沖的作用,然后再墊上防滑的膠布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失誤。而服裝是雜技表演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雜技物質載體的延展?,F代雜技舞美設計在對服裝進行設計時,還能花些小心思,使服裝具備多樣性和多變性,使雜技作品的獨特性更具表現力。
維吾爾族民間雜技作品《達瓦孜》堪稱中國一絕,導演運用了大量的維族雜技中極具代表性的旋轉技巧,作為該雜技的主要動態語匯來表現。在服裝設計的考慮上對尺度進行大膽改進,制作了360度的大裙擺,遠遠超出傳統的維族服裝的幅度。這是順應了雜技舞美設計表演效果的處理,表達了表演者心中濃郁而強烈的情感,凸顯了“旋轉”的象征意義。現代雜技的合理運用能深化舞蹈舞美設計主題的內在意蘊,擴展了傳統雜技的表現能力,融合了音樂、舞蹈和舞美的綜合表現因素,為現代雜技作品在創編、設計、表演、審美和評價等方面營造了更為廣闊的空間與容量。
三、舞臺雜技表演美術設計的特性
1.舞臺設計起源于古希臘喜劇演出中的中色布景,現已形成平面畫景、裝飾性布景到演員動作有機結合的立體裝置布景,再到在舞臺上體現了時間的因素,它成為了一個運動著的時間、空間與意義的綜合體。舞臺美術設計特有的形象語言能很好地表達劇作的內涵,屬于雜技表演外的二度創作藝術。舞臺美術創作源于生活,但又須以劇中人物、事件和規定情景為依據,并須與總導演的創作意圖相協調。
2.舞臺藝術應從屬于雜技表演藝術。舞臺藝術的中心是表演藝術,景物不能脫離表演自我炫耀,而現代舞臺美術則融入和加強了演員的表演,從而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3.舞臺美術設計.既是空間藝術又是時間藝術。在人物與景物造型方面無不具有空間特性。首先人物造型是依附于三維的演員身上,而景物造型則為演員表演提供必要的空間環境,景片平臺、道具等皆需占有空間。在演出的全過程中,時間在不斷流動變換,人物造型也隨角色行動而變化。人物景物皆隨著劇情發展而顯示出時間的推移。
4.舞臺美術設計具有綜合性,本身是有布景、燈光、音樂、化妝、服裝等諸多造型因素的綜合體,它們之間既有分工,又相互關聯,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藝術整體。
5.舞臺美術設計技術性較強,舞臺形象要依靠多種先進的技術手段才能體現出來,因此他的發展歷來與多元化高科技技術緊密相關。
設計增加石楣桿這些中土漢文化元素,從而展現是客家人在沿襲從文、尚武中原文化的傳統。又如山歌劇《桃花雨》運用調度、布景、燈光、音樂體現主題性,女主角桃子在糾結“炸樓重現桃溪古韻”時,舞臺前部的光度降弱下來,但月洞門的紗幕后面卻增強了光度,從那演區的舞臺頂部傾瀉下一束銀白色的光暈、透過打著摺的紗幕看,那光暈好像是桃子身上籠罩上了一重晶瑩的輕紗,那光暈還輕微閃爍著……瞬間,音樂開始轉向明快,桃子走出回廊,桃樹出現在眼前,她撫摸著那桃樹,樹干是堅硬的,那怒放的桃花,有幾個花瓣從樹枝上落下來,落在桃子身上,桃子捏著幾朵花瓣,此時,她的心緒已經堅定。這就是舞美“用物質在寫意”在表現主題性。
2采用三維特效技術,創新背景與舞臺表演交相輝映烘
托主題表現力如《超級校園》劇目,主要講述了在超級校園和“三次元空間”內,主角“兔小小”和同學們與魔王“賴皮熊”斗智斗勇、拯救校園的系列故事。劇本故事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且貼近生活,能給觀眾以強大的正能量和共鳴?!冻壭@》舞美設計通過“奇幻世界、教室、校園場景一、神奇深林、校園場景二、三次元空間、校園場景三”七大部分,展示超級校園里的奇幻與炫麗。舞美影像采用三維特效技術,三維背景與舞臺表演交相輝映,配合燈光互動烘托舞臺氣氛,展現了《超級校園》新穎炫彩、引人入勝的舞美效果。來到奇幻世界中。只見舞美影像動畫中星星點點,黝黑奇詭,隨著劇中人偶穿著瑩亮的服裝出現,給人以玄幻奇異的效果。超級校園的教室不同尋常,可愛的蘑菇桌凳、透明的背景窗戶、通過窗戶可以看見浩瀚的宇宙,非常的超前,具有想象力。靈光一現,來到了校園場景一,奇特的植物散發金光,浩瀚的背景依舊星光點點,舞美中燈光明麗,襯托出校園里的主人公們靈氣綻放。另類深林里藤纏樹繞,遠處縱深是大瀑布,幽深清麗,在這神奇的大森林里,將會發生什么事,是觀眾的期待。區別于校園場景一,這個校園更加的動漫和可愛,各種各樣飄動的浮球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玩具,似乎可以將那些浮球進行玩耍,很有童真。這是正邪兩方決斗的“三次元空間”,賴皮熊企圖在這個空間里將同學們控制,這個場景圖案的設置體現了邪惡,但也通過燈光的明暗顯示正義力量在抗爭。團結、友愛、勇敢的力量戰勝了邪惡,校園又恢復了往日的安寧、快樂,在最后的校園場景里,主要體現了雨過天晴、正能量凸顯的效果。另外,建立三維的空間觀念,還要有四維空間觀念。空間結構是可變的,它們或者是活動的,或者可以分解和重新組合的,一般要考慮三至五個變化;另一個因素是光,在舞臺的平面上的頂部、背部、兩側借助自然光和燈光就創造色彩和光影效果,都是為了主題內涵的顯示。
3分析人物行動的環境,追求細節體現主題內涵
拼貼式的美術設計在實質上受到了后現代主義文學思潮的影響,這種美術設計可以包含通俗與時尚、反諷與戲謔、趣味與激情等于一體,在對歷史的模仿與調侃中獲得一種新的審美形態。首先,對歷史的模仿與調侃。這種美術設計其實就是借鑒歷史或原有電影中出現過的場景,并對這些場景進行模仿,但是這種模仿不僅僅是單純的借鑒,而是在模仿中增加了調侃性與戲謔性,通過這樣的美術設計使得影片具有一種內在幽默感和荒誕式的游戲感,但影片本身卻不是粗糙低下的,而是在一種厚重感中體現出了反莊重、反嚴肅的一種審美精神。如周星馳的影片《功夫》,這部影片堅持了周星馳一貫的夸張、無厘頭、好笑的風格,在幽默戲謔中表現了對中國武文化的敬仰之情。這部影片中的許多美術設計就是拼貼式的,從這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美術模仿了好萊塢經典電影、香港漫畫以及日本漫畫。影片的故事背景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的上海,但是電影中的場景設計卻努力營造出20世紀70年代的情懷,這種場景設計明顯模仿了電影《馬永貞》,而且影片中的多處空間設計造型都充滿了日本游戲和漫畫的味道,阿星打劫啞女的造型則模仿了電影《亂世佳人》的海報等。這種美式設計形態不是抄襲,而是在顛覆傳統經典的同時表達出一種深刻的主題寓意。其次,超現實主義隨意拼貼。電影美術設計具有開放性,美術設計者可以充分發揮選擇性,不斷進行不同常態的隨意拼接。如賈樟柯的影片《三峽好人》,主要講述了煤礦工人韓三明和護士沈紅從山西來到重慶奉節,分別尋找自己的妻子與丈夫。這部影片雖然是一部劇情片,但是賈樟柯卻運用了許多超現實主義元素,讓這種超現實主義鏡頭承載現實生活中的沉重與無奈。影片中出現了三峽樹型紀念塔尾樓的飛走和天空中出現神秘飛行物的場面,這兩個超現實主義場景的穿插充分體現了賈樟柯本人的意愿和表現方式的隨意性,并且影片出現了大量地戲謔手法,這些戲謔手法大量的穿插在寫實的敘事空間中,寫實與隨意戲謔沒有統一的使用規則,完全是賈樟柯自己的直覺進行處理,他在戲謔中將苦難現實性與荒誕不稽超現實主義相結合。這種美術設計審美形態沒有什么創作規則,卻可以在出其不意中對傳統的美術設計進行革新,在變化游戲戲謔味中創造出一種新的審美形態。
二、混雜式的審美形態
電影美術設計本身包含著許多審美元素,這些元素既可以包括東方的元素,也可以是西方元素;既可以是時尚的元素,也可以是復古的元素;既可以是古典元素,也可以是現代元素,這些元素都可以在美術設計中相互融合,共同表現電影的整體風格。首先,雙重譯碼。雙重譯碼的美術設計實質上體現了矛盾的二元論,也就是美術設計中的元素看上去是相互矛盾不可調和的,但是從深層次上講,兩者又是可以調和兼容的,就像矛盾本身一樣,既相互斗爭,又相互轉換包容。這種美術設計就好像古典文化與現代形式的結合,商業模式與精英文化的結合,但是通過美術設計的剪切、混合、抽象等手段就可以相互貫通,進而相互融合,在矛盾性、復雜性中找到統一性與和諧性。如張藝謀的電影《英雄》,這部電影本身就是商業氣息與古典文化的相互結合,并且在色彩的運用上也體現出了這種雙重譯碼的審美形態,色彩運用上既包括了西方心理學意義上色彩,也包括了中國古代“五行”色彩的內涵意義,這種雙重理論上的色彩在相互矛盾中又相互結合,這樣就可以在視覺上給我們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并且可以讓我們對東西方文化底蘊進行深入的思考。影片《綠茶》中的美術設計也充滿了現代意識,將人物與字體進行結合,也充分地顯示出了雙重譯碼的審美形態。其次,中西結合。眾所周知,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就決定了東西方的電影在美術設計上也同樣存在著巨大的差別,但是這種差別并不能限制電影美術設計,這種差異反而為美術設計者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和創作平臺,中西結合的美術設計更能體現出豐富的美學思想。電影《夜宴》就是這方面的典型,這部電影的美術設計師葉錦添就把影片的風格打造成了東西結合的美術設計形態,影片中兼顧東西文化,將古典與前衛結合,為此葉錦添打造了許多宏大的場景,大大豐富了國產電影的視覺效果。影片中最讓筆者過目不忘的就是宮殿場景,影片中的宮殿都是非常華麗恢弘的,與西方戲劇中的宮殿比較類似,特別是莎士比亞戲劇中的宮殿場景,但宮殿總體造型上的風格卻是中國式的,影片中有東方式的園林和舞臺。在葉錦添的設計中,這些宮殿雖然宏偉華麗,但是總體上的色調是陰暗的,體現出了劇中人物悲劇的命運,進而烘托出影片整體上的悲涼哀傷氣氛。在東西結合的美術設計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東方的意境美,也可以感受到西方的現代表現手法,除了這部電影,《無間道》《雙雄》《新警察故事》的美術設計都是這種中西合璧式。
三、虛擬式的審美形態
隨著電影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影的美術設計與科技之間的結合也越來越密切,電影中的美術設計將數字技術美學與傳統美術設計相結合,隨著CG技術的廣泛使用,真實存在的布景被綠幕所取代,因而設計師更可以天馬行空、無所顧忌地進行美術設計。首先,數字特效的應用。這種特效在美術中的應用源于電影二維影像的基本特征,電影向我們展示了生活中的各種場景和各種人物關系,這些都必須通過視覺畫面向我們呈現出來,但是這些其中有的是真的,有些則是假的,這種視覺上的假象性是數字技術產生的前提。隨著數字技術在電影中的應用,電影美術設計的方法越來越多樣化,通過模型以及電腦的合成等手段大大改變了美術設計傳統單一的表現手法,同時數字技術的介入也使得美術設計超越了傳統的物質空間,即以表現傳統物質空間的美術審美形態得到超越,數字技術更多的是再現物質世界的客觀真實,表現豐富真實的主觀世界,這種美術審美形態是傳統的美術設計無法企及的。這種數字技術在魔幻商業片的運用較為廣泛,它補充、拓展了傳統美術設計的表現方面和藝術功能。美國的好萊塢一直是電影技術發展的前沿,數字技術首先在好萊塢的電影中得到運用,如《霍比特人》《侏羅紀世界》等。其次,國產的許多電影中也運用了數字技術,這大大拓展了國產影片的視覺表現力,同時也改變了我國傳統電影的制作觀念和美術設計思維,進而使得國產影片的藝術表現力和美學表現得到強化?!段饔斡浿篝[天宮》是一部真人版魔幻動作IMAX-3D電影,這部影片就運用了數字技術,通過數字特效營造出了宏達壯闊的打斗場面和無與倫比的天上仙境,將奇幻冒險故事與波瀾壯闊的場景呈現到了我們面前。電影中有許多虛擬的空間場景,這些都是通過數字特效完成的,進而使得整部影片的美術設計增加了虛擬的力度,虛擬的視覺畫面取代了實體的場景造型,在這種虛擬的畫面場景中,觀眾得到了視覺上的感官體驗以及精神享受,這些體現在傳統的美術設計中是無法體驗到的。3D技術還將傳統的平面空間變為立體空間,使影片獲得了新的審美空間維度性。所以影片的視覺效果得到影片制作者和觀眾的重視。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