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氣象科技論文優選九篇

時間:2023-04-13 17:27:57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氣象科技論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氣象科技論文

第1篇

氣象檔案內容主要包括氣象探測資料、預報服務資料、氣象災害防御資料、氣候資源利用、氣象科學技術研究等,具有科技含量高、專業性強、利用率高等特點。做好氣象科技檔案管理應做到以下幾點:①加強科技檔案管理意識是做好科技檔案管理工作的關鍵,可通過組織全局專、兼職檔案管理人員學習檔案知識,宣傳《檔案法》,增強氣象人員的檔案管理意識,提高各科室的歸檔意識,營造認真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的濃厚氛圍,形成全員重視、齊抓共管的良好管理局面。②建立健全收集、整理、存檔、保密、借閱利用、銷毀等氣象科技檔案管理規章制度和檔案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要求檔案管理人員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使檔案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③不斷完善氣象科技檔案管理設施建設,加大檔案安全管理設備資金投入,建立現代化檔案管理設施,做好檔案管理基礎保障工作。定期檢修檔案,更新設備,保證檔案資料的安全。④不斷開發應用現代化檔案管理軟件系統,加強氣象檔案的信息化管理,并及時更新軟件系統,完成氣象科技檔案的紙質、電子化全面管理,實現氣象科技檔案的網絡查詢和海量存儲,提高檔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2氣象科技檔案的有效利用

2.1在氣象服務方面的應用

氣象部門工作者只有充分了解并掌握本地天氣氣候特點和天氣氣候變化規律,加強對各種氣象資料的綜合分析研究,才能提供專業氣象服務產品,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而氣象科技檔案是氣象部門開展服務工作的基礎,可直接為廣大用戶提供氣象科技信息咨詢和服務,開展氣候分析等服務內容和產品,拓寬服務領域,還可利用氣象檔案數據資源建立氣象科普基地,通過對外開放參觀與宣傳等,提高社會公眾對氣象知識的認識和了解,促進氣象為民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

2.2在工業方面的利用

工廠廠址的建設、布局和工農業生產等均要受到氣溫、濕度、風速風向、大氣混濁度等氣候因素的影響,其中,有的廠址選取和建設布局要考慮風向、風速、混濁指數等多種因素;紡織、造紙等工業則需要考慮溫度、濕度等方面的因素;工業用煙囪、水塔、鐵塔等高層建筑需考慮風壓、雪壓等因素,而且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氣、廢水等對區域內太陽輻射狀況、熱量平衡和水資源環境等都可能造成影響,致使局部氣候變化。

2.3在農牧業方面的利用農牧業是鄂爾多斯的基礎產業,發展現代農牧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氣象條件是農牧業生產的重要影響因

素。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鄂爾多斯氣候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氣象災害頻發,導致農牧業經濟波動較大,正是因為掌握了當地氣候特點和災害發生規律,才能趨利避害,對農業產業結構作出合理調整,提高農業的防災減災能力。2011年,鄂爾多斯市出現了近10年罕見的春夏連旱,鄂爾多斯氣象局根據多年干旱氣候特點,利用各旗區生態與氣象監測站數據,結合區域自動站資料對該市的旱情進行了監測分析,充分利用衛星遙感等先進設備遙感監測植被生長狀況,定期、適時地為農牧業局種植業科、畜牧科、現代農牧業科、草原監理所提供《生態與農牧業氣象監測信息》《雨情公報》等,及時報送《重要氣象信息》等決策服務材料和手機短信,為全市農牧業生產和防災減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服務保障。

2.4在建筑業方面的利用

建筑物為室外作業,建筑物規劃設計、施工建設等都會受到氣溫、降水、風向風速、太陽輻射等的直接影響,而且建筑物選址、地基構建和用料選擇等也必須依據當地的氣象條件進行選擇,施工階段還要注意低溫、高溫、雨雪冰凍、降水、大風天氣對施工進程和工程質量的影響,例如強風損壞建筑施工設施、威脅施工安全等。對此,政府部門應用當地氣象科技檔案就工程建設制定了不同氣候條件下的專業設計標準和施工標準,在安全施工、保證建筑質量方面彰顯出重要作用。

2.5在交通、旅游行業的利用

交通安全和旅游業市場的繁盛均與氣象條件有直接和間接的關系,強降水、降雪、大霧以及衍生的洪澇、冰凍等氣象條件可直接影響交通運輸,連陰雨、高溫等天氣也是影響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交通運輸是一個城市經濟生產和生活的命脈,旅游業則大大推動了城市經濟的發展,因此,深入研究氣象與交通、旅游等行業的關系,通過認真分析研究氣象科技檔案資料,適時開展交通、旅游業氣象預報服務,為城市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保駕護航。

3結束語

第2篇

關鍵詞:氣象科技 關聯理論 最佳關聯 語境效果

一、引言

近年來,氣候災害事件的頻繁發生,需要世界各國及時了解和共享最新的氣象信息,攜手應對氣象災害。然而在科技翻譯研究中,國內外學者多從功能理論、目的論等角度展開研究,很少運用關聯理論探討氣象科技論文翻譯。趙彥春曾指出:“關聯理論不是翻譯理論,但可以有效地解釋翻譯活動,指導翻譯活動,奠定翻譯本體論和方法論的基礎”(趙彥春,1999:276)。

二、讓中國氣象科技“走出去”

在引進西方先進的氣象科技時,我們也要讓中國的氣象科技“走出去”。氣象科技論文作為學術研究與信息傳播的載體,在科技合作交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對氣象論文英譯的需求日益突出。

氣象科技論文是科技文獻的一種,用以“陳述地球大氣圈、氣象科技領域所發生或出現的事情,描述其特點、規律、過程等,能有效記錄大氣科學和氣象科技界的動態”(壽邵文,姚永紅,2008:178),具有專業性、客觀性、科學性和準確性等特點。本文的研究案例――《邊界層參數化方案對邊界層熱力和動力結構特征影響的比較》是典型的氣象科技論文,具有代表性。

在漢語中,由動詞構成的動核結構是句子在語義平面上的結構。一個動核結構體現著一個事件或一個命題。因為氣象科技漢語描述的主體是從事研究、分析和觀測的研究者或設備,而客體往往是客觀的事物、自然現象、觀測的過程或實驗結果,所以在客觀描述氣象研究內容時,氣象科技漢語注重功能和意義,多用主動句,大量使用含動核結構的簡單句或分句描述邏輯事理。

三、關聯理論與翻譯

在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1986/1995)中,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提出了有關交際與認知的關聯理論,在中西認知語用學領域都產生了較大影響。他們認為,“交際是一個涉及信息意圖和交際意圖的明示――推理過程”(Sperber and Wilson,2001:50)。1999年,Ernst-August Gutt率先將關聯理論運用于翻譯研究中。Gutt在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提出,“翻譯是一種言語交際行為,是與大腦機制密切聯系的推理過程”(Gutt,2004:107)。為了實現原語作者與譯語讀者之間的最佳交際,譯者在處理作者要傳遞的信息意圖時,要作出最佳語境假設,以尋求信息的關聯,然后再根據關聯度進行推理,取得最大語境效果,使作者的信息意圖與讀者的心理期待達到最佳關聯。氣象科技論文屬于信息文本,以傳播氣象科技信息為主。本質上講,氣象科技翻譯可視為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交際活動,譯者不僅要將原語作者的信息意圖推理出來,還要將此信息意圖展現給譯語讀者。

四、關聯理論指導下的氣象英譯

氣象科技論文英譯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而準確地傳達原文中所包含的信息。在關聯理論指導下,為了滿足讀者的心理期待,譯者要準確分析原語邏輯關系,合理調整語序和劃分意群,靈活采用順譯法、倒譯法、合譯法及轉譯法等翻譯策略。下面從關聯理論角度,列舉幾個典型案例來研究氣象科技論文中句子的英譯。

(一)順譯法

氣象科技漢語中的句子較為簡單,句子間邏輯關系比較獨立。作者與讀者的認知語境雖有差別,但也存在共性。依據關聯理論,為了再現原語語境,可以采用順譯法,即按照漢語原句的語序進行翻譯。句與句之間的簡單對應必然不會對讀者的推理過程產生阻礙。但有一點不同,為了準確描述客觀規律,英語句子偏長,結構復雜,常常采用各種從句。

案例1:原文:YSU邊界層參數化方案是MRF方案的改進版本,次網格尺度擾動通量(w′c′)與平均量(C:u,v,θ,q)的關系為

(二)倒譯法

關聯理論認為,翻譯不能單純地根據字面意思進行翻譯,而是要準確推測原文的深層次語義,把握原文所要傳遞的信息意圖及最佳關聯。在描述一些氣象定義或實驗過程時,氣象科技漢語通常先敘述方法后呈現結果,而英語則先結果后方法。所以,為了準確傳遞作者的信息意圖,給讀者提供最大的語境效果,常采用倒譯法,根據譯文讀者的語境表達習慣,將內容忠實、規范地表達出來。

案例2:原文:本文采用①高分辨率中尺度WRF模式,通過改變邊界層參數化方案進行多組試驗②,評估③該模式對美國北部森林地區邊界層結構的模擬能力,同時比較④五種不同邊界層參數化方案模擬得出的邊界層熱力和動力結構。

譯文:To assess③ the performance of simulating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boundary layers at the forest areas in the northern Unites States and compare④ the thermal and dynamic structures of boundary layers simulated by the five different boundary layer parameterizations, a high resolution mesoscale WRF model was employed① in this paper to carry out② multiple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boundary layer parameterization configurations.

分析:原文描述的是一個氣象實驗過程,采用動核結構,分句較多,如果順著翻譯,譯文將生硬難懂。根據關聯理論,可以采用倒譯法。將“結果”譯成“目的”并置前,將中文動核結構譯成非謂語動詞結構,即“to assess...and compare”、“to carry out”,把主動漢語分句整合為含有一個主謂結構的被動英語長句,描述“方法”。這樣句子結構嚴謹,符合英語表達習慣,實現了原文與譯文的最佳關聯,準確清晰地將作者的信息意圖傳遞給讀者。

(三)合譯法及轉譯法

在關聯理論框架下,翻譯不僅要把握原語語義,還要考慮譯入語的邏輯表達習慣,實現話語語境的最佳關聯。比如,氣象科技文獻在解釋研究原理時,往往采用表示邏輯連詞“因為……所以”、“于是”等。但英語中,有些動詞(如cause)或動詞短語(如result in,lead to)本身已含因果關系。此外,漢語習慣采用不同詞語(多為形容詞)表達同一個意思,若逐一翻譯,則顯得重復嗦。在描述氣象現象時,論文大量使用動核結構,含有多個主謂結構,這跟英語的形合句型完全相反。這時,為了更清晰地表達原文邏輯,實現更大的交際效果,通常采用合譯法和轉移法,將重復的表達簡單化,并靈活轉換詞性,多使用名詞化結構。

案例3:原文:這主要是因為③太陽輻射不斷增強①,地表熱量也不斷增加②,于是③由浮力產生的湍流動能不斷增加④,邊界層內強的湍流混合能發展到更高的高度⑤。

譯文:This is mainly because the increased solar① radiation and surface heat flux result in② the continual increase③ of the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generated by buoyancy and strong turbulent mixing energy in the boundary layer.

分析:原文中①、②、③、④和⑤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依據關聯理論,采用合譯法和轉譯法,將①”和②合并“the increased”,動詞轉換為形容詞,使信息明確。③中的連詞翻譯為動詞詞組“result in”,準確地體現了邏輯關系。同時④和⑤合譯為“the continual increase of”的名詞結構。這兩種譯法的巧妙結合實現了最佳關聯,為讀者提供了最大語境效果。

四、結語

和傳統的翻譯理論相比,關聯理論框架下的翻譯觀突破語義層面,更側重翻譯活動的認知與交際屬性,將作者的信息意圖與讀者的心理期待聯系起來,以實現最佳關聯為目的。這對以傳遞信息為目的的氣象科技論文翻譯具有較強的解釋力。依據關聯理論,為了準確傳遞氣象科技論文的信息意圖,譯者應以最佳關聯原則為翻譯準則,使譯語讀者在推理過程中付出最小的信息處理努力,實現理想的交際效果。

參考文獻

[1] 黃文妍,范新勇,等人.邊界層參數化方案對邊界層熱力和動力結構特征影響的比較[J].北京:地球物理學報,2014(5):1400-1414.

[2] Gutt,E.A.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107-199.

[3] Sperber,D.&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Second Ed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50.

第3篇

關鍵詞:現代科技革命企業管理人才素質現代管理技術

一、前言

現代科技革命的內涵及時間上如何劃分等,至今尚有不同說法。美國阿爾溫·托夫勒在其《第三次浪潮》一書中認為,人類歷史上經歷了兩次文明浪潮:農業社會和工業文明時代。美國預測學家奈斯比特在其《大趨勢》一書中,將工業社會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即紡織機械化和煤炭煉鐵、蒸汽機和煉鋼技術、電動機和內燃機、電子技術階段。除此之外,還有二次產業革命論、三次產業革命論、四次產業革命論等提法。以美國科學家科塔萊克為代表的四次產業革命論,認為前兩次產業革命與三次產業革命論基本一致,將20世紀40年代開始的核技術、計算機、半導體等一系列新技術的廣泛應用視為第三次產業革命,把新出現的科技與產業發展視為第四次產業革命。本人基本贊成科塔萊克的觀點,只是第四次產業革命應該是當今的光電子、激光、千億次大型計算機、新能源新材料、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盡管各種說法不盡相同,但是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科學技術革命對世界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這次革命稱之為現代科技革命。

二、現代科技革命的特點

1.科學革命與技術革命緊密結合

科學革命側重于自然科學理論的突破性進展,技術革命則是強調改造客觀世界的手段的改進和更新。歷史上的科學革命和技術革命往往是是相互分離的。比如蒸汽機技術的發展大大早于蒸汽機理論即卡諾循環理論和熱力學第二定律。當今是科學與技術高度滲透的年代,例如沒有先進的技術手段如計算機,就無法從事科學理論研究。再如生物工程不僅是一個技術方面的重大課題,也是一個科學理論研究的重大課題。

2.科學與生產一體化

在人類社會的早期沒有單獨的科學活動,一些簡單樸素的科學知識直接來自于生產活動,隨著生產活動的專業化和分工的出現,科學活動從生產活動中分離出來,二者距離越來越大,到20世紀中期,科學出現工業化、群體化的趨勢,對生產的依賴日益增強,一方面,科學成果的獲得往往取決于能否生產出先進的科學儀器和實驗設備,另一方面,科學成果能夠很快轉化為生產力,出現了科學與生產新的一體化。

3.影響深遠的信息革命

現代科技革命是一場影響深遠的信息革命,這是區別于以往任何一場科技革命的標志。現代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信息革命,或者說是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術的革命,這場革命的實質不是減輕人的體力負擔,而是人腦的延伸,人工智能的發展是現代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成就之一,知識經濟、信息時代、地球村、信息高速公路等新名詞的出現無不說明這場革命是對社會各方面產生巨大影響的信息革命。

三、企業管理中的科技革命

第4篇

[關鍵詞]現代科技革命企業管理人才素質現代管理技術

一、前言

現代科技革命的內涵及時間上如何劃分等,至今尚有不同說法。美國阿爾溫·托夫勒在其《第三次浪潮》一書中認為,人類歷史上經歷了兩次文明浪潮:農業社會和工業文明時代。美國預測學家奈斯比特在其《大趨勢》一書中,將工業社會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即紡織機械化和煤炭煉鐵、蒸汽機和煉鋼技術、電動機和內燃機、電子技術階段。除此之外,還有二次產業革命論、三次產業革命論、四次產業革命論等提法。以美國科學家科塔萊克為代表的四次產業革命論,認為前兩次產業革命與三次產業革命論基本一致,將20世紀40年代開始的核技術、計算機、半導體等一系列新技術的廣泛應用視為第三次產業革命,把新出現的科技與產業發展視為第四次產業革命。本人基本贊成科塔萊克的觀點,只是第四次產業革命應該是當今的光電子、激光、千億次大型計算機、新能源新材料、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盡管各種說法不盡相同,但是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科學技術革命對世界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這次革命稱之為現代科技革命。

二、現代科技革命的特點

1.科學革命與技術革命緊密結合

科學革命側重于自然科學理論的突破性進展,技術革命則是強調改造客觀世界的手段的改進和更新。歷史上的科學革命和技術革命往往是是相互分離的。比如蒸汽機技術的發展大大早于蒸汽機理論即卡諾循環理論和熱力學第二定律。當今是科學與技術高度滲透的年代,例如沒有先進的技術手段如計算機,就無法從事科學理論研究。再如生物工程不僅是一個技術方面的重大課題,也是一個科學理論研究的重大課題。

2.科學與生產一體化

在人類社會的早期沒有單獨的科學活動,一些簡單樸素的科學知識直接來自于生產活動,隨著生產活動的專業化和分工的出現,科學活動從生產活動中分離出來,二者距離越來越大,到20世紀中期,科學出現工業化、群體化的趨勢,對生產的依賴日益增強,一方面,科學成果的獲得往往取決于能否生產出先進的科學儀器和實驗設備,另一方面,科學成果能夠很快轉化為生產力,出現了科學與生產新的一體化。

3.影響深遠的信息革命

現代科技革命是一場影響深遠的信息革命,這是區別于以往任何一場科技革命的標志。現代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信息革命,或者說是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術的革命,這場革命的實質不是減輕人的體力負擔,而是人腦的延伸,人工智能的發展是現代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成就之一,知識經濟、信息時代、地球村、信息高速公路等新名詞的出現無不說明這場革命是對社會各方面產生巨大影響的信息革命。

三、企業管理中的科技革命

1.管理理論的產生與發展

管理是協作勞動生產的。馬克思說:“一切規模較大的直接社會勞動或共同勞動,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揮,以協調個人的活動,并執行生產總體的運動”。這里的指揮就是管理。從樸素的管理思想到現代的管理方法,管理理論的發展與科學技術革命一樣經歷了傳統管理、科學管理、現代管理和信息管理四個階段。傳統管理階段是從18世紀80年代開始到19世紀末,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就是企業資本所有者,一切憑經驗辦事,沒有統一的管理辦法;科學管理階段是從20世紀初至40年代,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管理工作日益復雜,出現了單獨的管理者階層,對過去積累的管理經驗系統化、科學化、理論化;二戰后,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企業管理進入了現代管理階段,這一階段的代表人物及學說有馬斯洛的“需要學說”、赫茨伯格的“雙因素學說”、麥格雷戈的“X學說”,還有后來的Z理論和權變理論;第四次科技革命即信息革命使企業管理進入了最新階段——信息管理階段。光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等飛速發展,帶來了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的巨大變化,企業生產經營過程是信息加工傳遞的過程,所有管理活動都是基于信息的管理。GarterGroup咨詢公司總結了MRP(制造資源計劃),提出了ERP即企業資源計劃,ERP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思想。近年來,諸如客戶關系管理(CRM)、業務流程再造(BPR)、物流與供應鏈管理(SCM)、知識管理、虛擬企業、戰略聯盟等管理理論已應用于管理實踐。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已被多數企業重視并付諸實施,信息化的實質就是以信息技術等手段支持的企業管理革命。

一些企業在長期的經營管理實踐中,也總結出了大量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杰克·韋爾奇,1981年接任通用電氣公司第八任總裁,在20年的通用領導生涯中,韋爾奇提出了無邊界行為等200多個管理名詞概念,推動通用公司各類主要指標達到兩位數增長,連續四年被《財富》評為“全美最受推崇的公司”,連續四年被《金融時報》評為“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1979年,在一次管理會議上摩托羅拉執行總裁ArtSundry拍案而起:“摩托羅拉真正的問題是我們的產品質量低劣!”Sundry提出了6σ質量管理法,當絕大部分美國公司還在認為質量會浪費美元的時候,摩托羅拉率先認識到提高產量、提供最佳產品實質上會降低成本,隨著流程質量的優化,質量管理投入轉化為每年最低限度8億到9億美元的巨大回報。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大膽創新,打破舊的業務流程模式,進行海爾業務流程再造,此舉加速了海爾國際化進程,在十幾年的市場競爭中,海爾立于不敗之地,歸因于先進的適合企業發展的管理方法,人們稱海爾的各種管理方法為“海爾模式”。

2.現代科技革命對企業管理的影響

現代科技革命的特點之一就是與生產形成一體化,新的理論不斷應用于生產活動,企業管理對企業生產活動起到監控、協調和指揮作用。歷次科技革命使企業規模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再走向集團化、國際化,企業結構向扁平化方向發展,導致企業管理不斷隨之相適應,管理手段、管理工具的更新是管理者從現場退至后方,從局部管理到全局管理,從手工管理到辦公自動化。新一輪企業技術創新浪潮推動了企業管理向職業化、知識化、數字化方向發展。其原因在于:現代科技革命使得產業結構從勞動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轉化,促進了生產的社會化和專業化,導致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技術創新勢在必行,技術創新必將推進管理創新。

現代科技革命縮短了科學與技術的時滯,加速了企業生產與科學一體化的進程,即使是高度抽象的科學理論,只要它正確地概括了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通過某些中間環節或中介,很快就能運用于生產實踐,創造出更大的價值。科學與技術的短時滯要求管理思想的解放與創新,一些舊的管理模式、經驗阻礙了生產,就必須吸收和借鑒新的管理思想,避免管理者之間的管理思想“代溝”。

現代科技革命使企業的資源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信息和知識逐步取代了原材料和廉價勞動力而日益成為企業生存的重要資源,加速了企業管理由原來對物的管理轉向對人的管理,人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具有學習能力的人才能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這正是學習型組織理論的基本觀點。企業資源結構的變化要求不斷進行管理創新,加強人力資源的管理。

現代科技革命改變了企業的生產方式。生產過程趨于復雜化、自動化、連續化,過去關于生產管理的方法已不適應現代企業的生產方式要求。計算機控制的生產過程使得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特點日益明顯,柔性制造、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支持協同工作等生產方式使得制造和管理貫穿在一起,大量尖端技術的運用加速了企業管理自動化的進程。

四、結束語

第5篇

關鍵詞:科技文化;生態文明;生態科技文化

中圖分類號:G122;D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54X(2013)10-0126-04

文化與文明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兩種社會現象,文明是文化中積極的、優秀的成果,因而也是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作為兩種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社會現象,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是辯證統一的,兩者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共同推動著人類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科技文化是生態文明的基礎,生態文明導引科技文化的發展方向,科技文化發展必須以生態文明為依歸,生態文明建設必須以科技文化的廣泛弘揚為首務。

一、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一個不容回避的時代課題

黨的十報告明確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生態文明的崛起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世界性革命,中國作為一個敢于承擔國際責任的大國,帶著改革開放的成果和自信,高舉生態文明建設的旗幟,非常明確地將建設生態文明規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目標。這是對當代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的積極回應,是對我國社會發展道路的規范,也是對科學發展觀的一次提升,表明我國對社會主義文明和人類文明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眾所周知,在人類文明的歷史演進中,文化與文明的關系實質上是一種創造與被創造的關系,文明是文化創造的結果,沒有先進的文化就創造不出高級的文明。顯而易見,生態文明的崛起是建立在深刻的文化反思基礎之上的,生態文明階段必然要求有與之相應的文化形態。從科學技術與文化形態的關系來看,人類的文化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即神話的信仰階段、哲學反思的形而上學階段和經驗科學的實證階段。在第一階段,以神學為主,哲學屬于神學,文化表現為一種神話形式;在第二階段,以哲學為主,科學屬于哲學。文化以一種哲學形式出現;在第三階段,以科學技術為主,科學技術成為文化的主導形式,其他文化都以科學技術為范型。科技文化是人類文化的一種高級形式,也是當代社會文化的主導形式。科技文化作為一種在科學技術實踐活動中積淀而成的獨具特色的文化形態,是生態文明的必然選擇,也是生態文明崛起的前提條件。

生態文明作為人類文明的一種形態,它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以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為著眼點。生態文明的發展客觀上要求科學技術的發展必須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相適應,呼喚科技文化在全社會的廣泛弘揚。當今世界,面對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和不斷加劇的生態危機,國內外都有“科學技術原罪論”的思潮。將當代生態環境的破壞歸因于科學技術的應用。這當然是一種不全面的見解。因為,生態危機實際上是一種文化的危機,是不合理的文化觀念指導下的惡果。誠然,科技文化是隨著近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盡管科學技術的巨大作用日益彰顯,但不斷增長的科技力量所擔負的巨大責任也越來越突出。有學者指出:“科技的發展已經使風險成為內在于現代科技中的構成要素。科學并不能因此而成為意識形態和一切價值的標準。科學并不能獨自完成真理,科技文化也不具有無限的‘合理性’。”因此,從生態文明的視角研究科技文化,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解決科技文化適應生態文明要求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那么。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兩者之間能否協調發展、如何協調發展?這無疑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亟待回答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從理論上厘清這個問題,在實踐中解決這個問題,對于當代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和諧社會構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都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可能性、實質及運行原則

(一)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可能性

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之所以可能,首先是因為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具有共同的本質規定。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都是人類對自身探索自然、進行社會實踐和社會創造的意識和行為的歸納和描述。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相互聯系、彼此制約,共同統一在人類的實踐活動中,并推動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和進步。

作為一種比工業文明更先進、更高級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的生成和發展依賴于科學技術的進步,依賴于科技文化的廣泛弘揚。眾所周知,科學技術既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源泉,也是保護生態環境、走出生態危機的重要手段。正如有學者所說:“在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兩者之間面臨一種兩難境地,而走出這種兩難境地的途徑,科技進步或許是最富有希望帶來根本性轉機的一條道路。”因此,為了避免科學技術在工業文明中產生的種種問題,消除科學技術發展和應用的負效應,人類必須按照生態文明的要求發展科學技術,按照生態學原理的要求進行科學技術的研究、管理和應用。

在生態文明建設這個系統工程中,科技文化的力量全面滲透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環節。支撐著生態文明的生成和發展。可以這樣說,沒有較高水平的科技文化的支撐,生態文明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為此,我們必須認真反思科學技術發展的歷史,切實解決科學技術的價值定位問題,正確規定科學技術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實,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交往實踐日趨復雜,也使得科學技術活動后果的影響愈益深遠。這種情況迫使人們不得不放棄盲目的科學技術樂觀主義,深刻反思傳統的科學技術文化觀念,勇敢地擔當起作為科學技術活動主體的歷史責任,切實加強科學技術的人文關懷。

就其本質而言。科技文化實際上反映了人類對科學技術本身的認識、運用及其在這一過程中創造的物質的、精神的、行為的以及社會的文明生活。作為科學技術之精神本性的理論表現或理論形態,科技文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最主要的標志之一。筆者曾經撰文認為:“無論西方的文藝復興運動或資產階級啟蒙運動中興起的科學理性和科學思想,還是后來發生的三次大的科學技術革命浪潮。科學理性和科學技術都成為近代西方社會發展的重要的文化上的根源。它使近代以來的人類社會歷史發生了亙古未有的變化。”今天,科技文化不僅自身在蓬勃發展,而且正日益廣泛地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而廣泛地影響和改變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下,要建設生態文明。沒有科技文化的發展和廣泛弘揚是不可想象的。

(二)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實質

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是辯證統一的,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實質上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科技文化是生態文明的基礎,滲透于生態文明的各個環節,支撐著生態文明的發展;生態文明規范和制衡科學技術的應用,導引著科技文化的發展方向,促使科技文化更好地為生態文明建設服務。這種辯證統一正是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基本前提。

首先,生態文明建設以科技文化為支撐。生態文明的提出旨在破解人類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即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以實現經濟、社會和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而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科技文化發展的中軸,科技文化始終是人類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工具,科技文化的使命就是要達成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和協調發展。因此,在全社會廣泛弘揚科技文化就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任務。

其次,科技文化發展以生態文明為依歸。生態文明作為一種建立在科學發展觀基礎上的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客觀上要求科技文化發展以生態文明為依歸,把實現生態文明的目標作為自己最基本的價值追求,著力于合理化的制度設計與安排,努力建構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科技文化,以促進人類文明的持續發展。只有在這個前提下,科技文化的發展和弘揚才能具有明確的方向,因而才能充分彰顯其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

最后,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有著一個共同的主題——可持續發展。科技文化建設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建設也要堅持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既是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的共同主題,也是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共同的價值追求。從這個意義上說,把可持續發展理念引入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機制中,對于促進科技文化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僅具有理論意義,更具有實踐價值。

(三)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運行原則

第一,堅持以人為本。人類生活的世界是由自然、社會和人三個部分構成的,堅持以人為本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尋求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總體性和諧發展。這正是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共同的價值取向。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尊重人類整體利益,將科技文化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成果惠及全體人民,著力于提升全人類的科技文化素質,建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彰顯中國特色。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的協調發展,必須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彰顯科技文化的本土化特色和生態文明的社會主義性質,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在當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進行的,彰顯生態文明的社會主義性質至少體現在兩個維度上:一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成果必須由全體人民共享:二是生態文明建設不允許在地區之間、城鄉之間轉嫁環境污染和生態災難。

第三,促進雙向互動。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都是人類實踐活動的成果,又共同擔負著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使命,因而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的協調發展必然體現為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必須以促進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的雙向互動來推動其協調發展。一方面,生態文明建設要以弘揚科技文化為首要任務,以科技文化的發展支撐生態文明建設。另一方面,科技文化發展要以生態文明目標的實現為價值追求,以建設生態文明引領科技文化的發展。

需要指出的是,適應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科技文化必須與時俱進。今天,伴隨著科學技術成為一種社會活動,科學技術的威力日益強大,科學技術發展所帶來的物質成果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科技文化也無可置疑地占據了社會文化中的強勢地位,成為現代文明的基本要素和社會文化的主導形式。但是,作為現代文化和文明基礎的科技文化是否天然合理,即科技文化的“合理性”問題逐漸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需要我們去研究和思考。于是,建構科技文化自身的“合理性”,實現科技文化的生態化轉向,也就成為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必然走向。

三、生態科技文化: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必然走向

所謂生態科技文化,一般有兩種理解。即生態科技的文化和生態的科技文化。本文所理解的生態科技文化,是指基于生態科學技術發展,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生態文明為依歸的科技文化。

所謂生態科學技術,或生態科技,“是相對傳統科技而言的,它是一種建立在現代生物學基礎上的,關注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以及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共處,代表了一種全新的科學技術以及全新的科技思維方式和發展方式”。自從人類走進文明時代以來,科學技術就逐漸進入了飛速發展時期。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既為人類帶來了巨大福祉,也造成了嚴重的生態危機。為了人類自身的發展,為了人類文明的持續進步,人們開始進行反思,于是關注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科技應運而生。如今,生態科技成為科學技術發展的主流,這種變化首先基于人類思想觀念上的重大變化。有學者分析說:“對于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人們曾經錯誤地把它當成了一座能夠為人類服務的、取之不盡的天然寶庫,人類利用先進的高新技術不斷加大對大自然的索取,隨著家園不斷地被自己破壞,人類已經感到生存危機的徹骨之痛后,人們逐漸認識到:當人類砍倒天然林中第一棵大樹的時候,文明就宣告開始了;當人類砍倒最后一棵大樹的時候,文明便宣告結束了。”這種認識上、思想觀念上的變化,體現的正是科技文化的變化——從傳統科技文化走向生態科技文化。

生態科技文化立足于系統整體觀的科技文化思想、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科技思維方式、主張保護自然和環境的科技價值觀念、踐行可持續發展的科技成果評價標準,代表了未來科技文化發展的方向。生態文明社會的實現,要求人們用生態價值觀來評價科學技術的發明、創造和應用。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推進,從科學技術可以改變一切的傳統科技文化轉向主張利用科學技術保護自然、保護環境的生態科技文化,將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首先,生態科技文化是當代中國科技文化成長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邏輯展開。認識和把握生態科技文化,必須把生態文明與科技文化結合起來思考,加強從生態文明的視角研究科技文化和從科技文化的視角研究生態文明的理論自覺。這是因為,生態問題本質上是文化問題,生態危機實際上是文化危機。今天,面對工業文明對科學技術的濫用及其所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人們必須擯棄傳統的文化觀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科技文化建設,引領科學技術朝著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向發展。建設生態科技文化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戰略目標的統領下是辯證統一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只有把發展綠色科學技術、建設生態科技文化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才能贏得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動權,才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目標。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生態科技文化是當代中國科技文化成長的明智選擇,也是當代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歷史必然。

其次,生態文明社會的實現離不開生態科技文化。文明是文化的核心和精髓,生態文明一定是建立在生態科技文化基礎之上的文明形態。科學技術在不斷演化,生成于科學技術活動的科技文化也在不斷演化。從一定意義上說,生態科技文化的興起和發展,源于現代化進程中生態危機的加劇和科學技術的生態化轉向。按照生態文明的要求,科學技術必須生態化。而科學技術生態化必將催生科技文化的生態化,生態文明社會的實現必然離不開生態科技文化。生態科技文化作為人與自然關系的一種新的文化價值取向,必將有力促進人們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化轉向,推動人類文明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過渡,從而實現人類文明的持續發展。

最后,建設生態科技文化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在對自然規律的認識、了解和適應上,科學發展觀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這與生態科技文化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科學發展觀既是衡量科學技術發展合理性的重要尺度,也為我們在新時代認識和發展科學技術提供了新的視角。因而為科技文化的生態化轉向指明了方向。實現科學技術生態化,建立綠色科學技術體系,改造并發展傳統產業,走出一條用生態科技產業發展經濟之路,是生態科技文化的價值蘊涵,更是科學發展觀的要義所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就要了解各種生態系統在自然界的分布及其發生發展的規律,研究生態系統對人類干預所能承載的閾值,因而就要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和科技文化的支撐作用。這種對落實科學發展觀起支撐作用的科學技術,一定是立足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科學技術;這種對落實科學發展觀起支撐作用的科技文化,也一定是立足于生態科學技術發展的生態科技文化。

注釋:

①[德]卡西爾:《符號·神話·文化》,李小兵譯,東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70頁。

②蔣學杰、劉輝:《科技文化的“合理性”及其界限——兼論科學創新中的計劃主義》,《黑龍江史志》2009年第22期。

③張坤民:《可持續發展論》,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31頁。

④呂乃基等:《科技文化與中國現代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頁。

⑤楊懷中:《科學文化的歷史地位及當代價值》,《自然辯證法研究》2007年第2期。

第6篇

關鍵詞 思想政治理論課 教學 心理問題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實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生命線,而教學效果主要體現在學生的學習效果上。調查發現,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認可度普遍不高,學習效果不盡人意。造成這種狀況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學生的心理因素影響最大,尤其是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直接影響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

1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學生心理問題與分析

1.1 厭學心理

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失去興趣,不愿意接受教學的一種心理狀態。主要表現為學生對課程教學感到厭煩,總想逃避,即使人在課堂也無心聽老師的講解,或是在課堂上做其他事情。如問題調查中,有65.1%的學生認為“學習這些課程常常提不起精神”,60.4%的學生“覺得枯燥”,32.8%的學生“不知道老師在講什么”,50.1%的同學“課后學習的時間很少”。

造成大學生厭學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急功近利思想。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和激烈的競爭現實,使90后的大學生養成了急于求成和獨立自我的個性,更關注個人經濟和名譽績效,在意的是專業技能的提高和自我需要的滿足,對思想境界、精神食糧、崇高理想的追求往往放在其次。(2)教學改革不得力。雖然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一直在進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改革的進程較慢,力度還很不夠,如仍存在內容陳舊過于理論化,方法呆板過于形式化,途徑狹窄過于保守化,傳統的教育觀念、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仍處于主導地位,對不了學生的口味,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力,更難以受到學生的愛戴。

1.2 逆反心理

這是學生不接受教師的觀點和意見,漠視或是公然反對教師的言論和行為的心理表現。主要反映在學生對教學中正確的思想觀點及教師所肯定贊美的事物,不僅不能理智冷靜地去分析和接受,反而非常固執地加以否定和抵制。調查發現,有65.1%的學生不贊同“大學開設這些課程很有必要”,61.3%的學生不覺得“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感到受益匪淺”,48.2%的學生不認為“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相聯很有用處”,66.2%的學生承認“我不逃課、曠課但不一定在聽課”。

造成大學生逆反心理的因素主要有:(1)教學內容與方式的固化。因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對現實社會問題的解讀不夠,又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少,缺乏有效的心理體驗。(2)學生主體地位重視不夠。由于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有些教師沒有把握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個性特點,仍然一廂情愿地堅持灌輸,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致、表達觀點的欲望很難得到滿足,從而滋生對課程教學和教師的對立情緒。(3)社會消極因素的感染。市場經濟改革所引起的負面效應,深刻地影響大學生的思維和行為,特別是社會中少數群體的個別現象,極易使大學生產生錯誤的認知和偏激的思想,以致對所學的理論產生質疑,對教師學科化教學產生逆反。

1.3 輕視心理

這是學生認為課程學習不重要或自以為能夠把握而不認真對待的一種心理。往往表現為不重視的應付狀況,如敷衍老師布置的作業、應付考試等。在調查中,有70.3%的學生認為課程學習不太重要,不會認真去學;52.8%的學生堅持課程學習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74.6%的學生只關注課程考試的內容。

大學生輕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原因有兩點值得關注:(1)實用主義思想。就業制度的改革與就業市場的競爭,使部分學生陷入了讀書就是為了就業的誤區,用人單位重視什么就準備什么,放松了作為人才最本質的東西——德性的培養,所以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沒用的課程或沒必要開設的課程。(2)學科認識上的誤區。時至今日,仍有不少大學生否認思想政治理論學科的獨立性和重要性,習慣性地把思想政治理論課當成是專業課以外的可有可無的說教,認為可以從生活中得以學習和鍛煉,沒必要作為課程設置,甚至有的學生把人生指導課看作是對他們的不信任和對其能力的否定。

1.4 依賴心理

主要是指有的大學生甘愿把自己置身于從屬地位,聽從或指望著教師安排的一種心理狀態。表現為沒有主動鉆研和創造的精神,缺乏積極思考問題的習慣,總是期望老師分門別類地講述,有時連總結和問題的答案也希望老師表達出來。調查中,有81.2%的學生認為思政課的學習就是認真聽老師講解;75.0%的學生覺得老師課講得好思政課的學習就有意義。

產生大學生依賴心理的因素主要有:(1)應試教育的后遺癥。以升學為目的的應試教育觀念在一部分教師和學生中依然存在,教師以教材內容為主,學生以教師講解為主,評價學生以考試成績為主,以致一些大學生養成了“你講我聽,你說我做,你安排我服從”的學習方式。(2)傳統教育理念的固著。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通常認為教育就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主要以教師的教為主,學生應聽從于教師的教導,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這種教育理念在當前的一些教師和大學生的潛意識里仍然存在,以至于教學中教師經常將學生置于從屬地位,一些大學生也習慣被安排和被支配。

2 學生心理問題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影響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在教學中存在的心理問題會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發揮產生極大的影響。

2.1 影響學生對課程教學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如果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有興趣,就會產生較高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效果就會顯現。但因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中存在厭學等心理,注意力沒用在教學上,對老師講授的原理、觀點產生不了感悟,學習成了一種形式,只是為了應付教師、應對考試。如果學生對課程教學不感興趣,再豐富的教學內容、再新穎的教學方法也難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2.2 影響學生對課程價值的認同

盡管國家十分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各高校也確保了課程體系的實施,但仍有不少大學生不能充分認識到課程學習的意義,把課程學習當作是外在的政治任務,不能將其與個人的成長成才聯系起來,以致對課程的學習存在著逆反、輕視等心理問題,根本聽不進去老師苦口婆心的教導,也難以從學習中體會到課程的價值和益處,更不用說提升其素養,教學的實效性自然難以實現。

2.3 影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接受

由于學科的特殊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的接受不僅僅是一個知識的掌握問題,關鍵是要產生思想上的熏陶和影響,除了教師的教學方法、手段、能力和人格魅力等因素的影響外,學生的學習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厭學、輕視、逆反的心理,所以對教學內容缺乏專注力,或是一知半解,或不能融會貫通,沒有在思想和情感上引起共鳴、產生感悟,也是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4 影響學生對課程學習的投入

“態度決定一切”,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態度是教學實效性發揮的前提。然而,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上存在的心理問題,使其不能深刻認識到課程學習的意義,學習只是為了完成任務,對知識的掌握也是為了考試,不能從內心深處接受和重視課程的學習,更沒能在行為上投入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提升自己的思想和品德。沒有了學生主動學習、刻苦鉆研和努力創新的精神,即使國家發再多的文件、學校再開設多的課堂、教師再怎么努力,教學效果也是不會提高的。

基金項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師生心理問題研究[2012Z026],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思想政治教育專項

參考文獻

[1] 石云霞.“兩課”教學法研究[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4:157.

第7篇

【論文關鍵詞】本科護生,男性;離職意愿;影響因素;工作滿意度

Miller將離職意愿(turnoverintention)定義為:離開目前工作與找尋其他工作機會傾向的總體表現或態度。多數研究者認為離職的最佳預測因素是離職意愿。護士離職率高是普遍存在的問題,男護士更甚。影響護士離職意愿的因素較多,這些因素可以歸結為護士個人因素、工作環境及外界因素3大類,但是哪些因素對護士離職具有顯著負向影響,尚無定論。本科護生是我國今后護理隊伍的重要力量,而男護士也正在成為這支隊伍中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其離職意愿將直接影響我國護理隊伍的穩定。目前,對本科男護生離職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少見。筆者調查本科護生的離職意愿現狀,并探討其可能的影響因素,為臨床實習和教學提供科學理論依據。

1對象

在我國的東部、中部和西部(即2004年衛生部將我國衛生職業人群劃分的3個地域),每個地域隨機抽取3個設有護理本科院系的醫學院校,包括海南醫學院、廣東藥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南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咸寧醫學院、湖北中醫學院、甘肅中醫學院、新疆醫科大學。以上院校符合納入標準的男護生共120人,自愿參加調查105人,收回有效問卷96份,有效回收率91.4%。為了進一步研究男女差異,抽取對應學校女實習護生共100人。納入標準:愿意參加并完成測試;年齡大于l6歲;身體狀況能夠配合完成問卷;意識清楚,無精神性疾病;參加實習至少8個月。

2方法

2.1調查工具

2.1.1一般資料問卷:包括人口學資料和3個條目,測評工作滿意度、對未來工作信心和有否缺勤及頻率。對護理工作的總體滿意程度評價,從“很不滿意”到“很滿意”(1~5分),是否有成為一個好的護理工作者的信心,從“非常沒有信心”到“很有信心”(1—5分),實習期間是否有缺勤(1為否,2為是)。

2.1.2離職意愿量表(TurnoverIntentionScale,TIS):共6個條目,為l~5分計分法,如第1題:您是否考慮要辭去目前的工作?選項為:從不、甚少、偶爾、經常、總是,相應賦值1~5分。總分1~2分(含2分)為離職意愿輕度,2~3分(含3分)為中度,3~5分為離職意愿嚴重,即分數越高,離職意愿越強。在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0系數為0.723。

2.1.3護士工作應激源量表:由61個條目6個分量表組成,包括與護理工作性質有關的應激源、與工作負荷有關的應激源、與護士期望有關的應激源、與接觸瀕死患者有關的應激源、與工作一家庭矛盾有關及與護理工作中人際關系有關的應激源,有很好的信效度,分數越高,所面對的工作應激強度越高。為了適用于護生群體,本研究修改了其中的2個條目(將第52題“護理工作的負面感受影響家庭氣氛”改成“影響寢室氣氛”;第59題“因家務瑣事消耗精力而影響工作”改成“因找工作、考研等消耗精力而影響工作”)。在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系數為0.852。

2.1,4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ocialSuppo~Rating Scale,SSRS):為肖水源編制,包括10個條目3個維度,客觀支持、主觀支持、社會支持利用度,具有較好的重測信度。

2.1.5簡易應對方式問卷(SimplifiedCopingStylesQuestionnaire,SCSQ):共20個條目,分為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2個維度。采用0~3級評分I。

2.1.6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Self-eficacyScale,GSES):共10個條目,采用1-4級評分。分數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強。

2.1.7艾森克人格問卷簡版(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分為4個量表,內外向、神經質、精神質、掩飾性。在本問卷中除精神質的信度在0.51~0.60,其余量表的信度均大于0.70。

2.1.8護士工作倦怠量表:采用李小妹改編的中文版工作倦怠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工作倦怠是指個體長期處于工作壓力狀態下所出現的一種負性的、個體化的認知與情感反應,包括情感耗竭、非人性化和工作無成就。情感耗竭和非人性化得分越高、工作成就感得分越低,表示護士的工作倦怠越嚴重。

2.1.9總體健康問卷(GenerM HealthQuestionnaireGHQ):GHQ一28中文版由香港中文大學Chan教授于1985年編制,具有理想的信效度…。共28個條目4個維度,軀體癥狀、焦慮/失眠、社交障礙、嚴重抑郁。分數越高,健康問題越嚴重。

2.2調查方法

征得被調查學院、醫院護理領導的同意后,將所有問卷及調查方法有關說明用快遞寄去,由對方派人組織,在實習末期進行集中調查當場發卷并收回問卷,然后再回寄給研究者。

2.3統計學分析

采用EpiData軟件進行數據錄入,SPSS13.0進行統計學分析。統計方法包括統計描述、單因素方差分析、相關分析、多元回歸分析路徑分析等。a=0.05,P值均為雙側概率。

3結果

3.1一般情況和各調查量表得分情況

調查男護生共96人,年齡20-26(22.7+0.9)歲,在三級甲等及以上的醫院實習者占95%,滿意度較好者29%,有缺勤情況者47%,對成為合格護理工作者沒有信心者46%,要讀研者48%,獨生子女28%,經濟自評較好者9%,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下者41%。與女護生相比,滿意度、缺勤情況、工作信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本科男護生的離職意愿得分為(3.30±0.89)分,高于女護生(P

3.2離職意愿與各變量的相關分析

相關分析結果表明,離職意愿與應激源(r=0.25)、總體健康(r=0.35工作倦怠(r=0.29)呈正相關(P

3.3本科護生離職意愿影響因素的回歸分析

多元線性回歸結果顯示,進入回歸方程的是總體健康、工作倦怠、工作信心和工作滿意度,父母受教育程度、讀研和工作應激源被剔出方程,方程的決定系數為32.9%,見表2。

3.4各變量關系的路徑分析采用路徑分析研究

各個變量的因果關系,發現工作應激源通過其他變量影響離職意愿,工作滿意度是重要而核心的中介因素。經多次多元線性分析回歸,進入路徑圖的變量及路徑系數(P

4討論

4.1實習期間本科男護生的離職意愿及面對的應激

本研究本科實習男護生離職意愿得分(3.30±0.89)分,與女護生的得分相比,離職意愿更強,這說明男護生的專業思想與女護生相比更不穩定,離職情緒更濃,這與許多研究的結果類似。這可能與多方面因素有關。首先家人、患者及部分醫務人員認為護士本應由女性承擔,對男性做護士不理解,影響其對自身職業的認可,一些患者甚至拒絕男護生為其服務。其次,據統計,大多數男護生報讀護理專業是無奈的選擇,并不是報讀的理想專業,導致其職業心態不穩定。所以,在實際工作中,首先要穩定其專業思想,讓其充分了解其在護理崗位上的優勢及已經取得成績的范例,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前途和未來,并清楚地看到在護理崗位中男護士所展現的決策果斷、影響力強、精力充沛等優勢,在教學中增設一些針對男生的專業課程、邀請在臨床工作中取得卓越成就的男護士來校講學。其次,認真為男護生培養和挑選帶教老師,避免傳遞負面思想,針對男護生在臨床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和男護生的心理特點,制訂適宜男護生特點的臨床帶教計劃。

有研究表明,離職意愿與工作應激兩者呈現正相關。本研究也發現,離職意愿與應激源的相關系數達到了O.25,但是在回歸分析中,這一因素沒有進入回歸方程,路徑分析發現工作應激源通過中介因素影響離職意愿。這和以往研究中兩者有直接關系的結果不同,分析有以下原因:大部分研究以在職護士為研究對象,但是在本研究中的對象為本科實習護生,研究對象不同所致;很多研究只是做相關分析,并沒有把很多因素納入進來,如本研究也發現兩因素相關,但是工作應激源不是離職意愿的預測因素;在諸多中介因素如工作倦怠、身心健康的影響下,該應激源對離職意愿的直接影響減小。

4.2中介因素對離職意愿的作用

過往研究已經證明工作倦怠是影響組織成員離職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發現,工作倦怠顯著影響離職意愿,倦怠水平越高,離職意愿越強(r=O.29)。可以想象,當男護生的情感資源過度消耗,疲憊不堪,精力喪失,對實習持冷淡、負性的態度,實習而沒有成績,感受不到成就時,個體的實習積極性就不會高,實習成績也不會好,離職的意愿自然也就會產生。

本研究表明身心健康越差,離職意愿越強。在心理上,男護生常在工作及交往過程中顯得不自在,從而導致人際關系緊張、焦慮、抑郁。當其承擔以前全由女護士操作的工作時,內心會不由自主產生一種自卑感及抵觸、抑郁情緒等。其次,護理工作還要求有很好的身體素質,如果身體狀況不好,就不能勝任護理工作的倒班勤、工作負荷大的特點,工作無法勝任,離職的想法就自然而然的產生。同時,路徑分析顯示,工作應激和工作倦怠感越強,個體的總體健康水平越差,離職意愿也越強。

受社會傳統觀念對男護士的偏見及其他負面因素的影響,致使男護生在臨床實習中思想波動大,表現出對護理專業沒有信心。本研究結果也表明,離職意愿與工作信心呈負相關(r=-0.21),即工作信心越強,離職意愿越弱。提示在以后的實習教學中,我們應改革當前的教育、管理體制,制訂出一套針對男生特點的教學模式和理念,從各方面加強護生對未來工作的信心,減輕對未來的迷茫和恐懼,加強交流,定期召開座談會,教育他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對他們多加鼓勵等。在實際操作中,可以讓其進行一些簡單的操作或男性特殊的操作,使患者不提出異議甚至得到患者好評,以增加其自信心。

有研究表明,離職意向是離職的最佳預測因子,而工作滿意感是離職的預兆。對工作不滿意、工作態度消極的護士可直接影響其對患者提供的護理質量,導致護士不服從醫院管理、病事假增多、曠工增多,甚至最后離開護理工作崗位。本研究也證實滿意度低的男護生更容易產生離職意愿。工作滿意度對離職意愿有著直接的作用(路徑系數=--0.43),其他變量都會部分通過工作滿意度起作用,這說明與其他因素相比,工作滿意度起著更為重要和直接的中介作用。

第8篇

關鍵詞:農家樂;問題;可持續;對策

中圖分類號:F2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117(2012)02-0225-01

“農家樂”最早源于歐美發達國家的鄉村游。我國真正意義的鄉村旅游始于20世紀80年代,是在特殊的旅游扶貧政策指導下應運而生的產物,當前仍處于初期階段。以至于至今學術界對其定義未達成一致。筆者認為,農家樂是指以“農家庭院”為基本接待單位,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風土民俗和生產條件及自家庭院及周邊自然景觀,吸引城市游客,開展觀光、休閑、娛樂、餐飲、購物為一體的旅游觀光經營活動。

一、基礎分析

為了系統分析三圣花鄉農家樂,根據張根年的旅游空間相互作用模型和該區的實際狀況,將從旅游目的地斷面(供給分析)、旅游通道(區位分析)和客源地斷面(需求分析)三方面作如下分析。

(一) 供給分析 。三圣花鄉的旅游資源得天獨厚,風光秀麗,農家風情濃郁,如今三圣花鄉已經打造成了包括“花鄉農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東籬菊園”、“荷塘月色”的“五朵金花”景區。

(二) 區位分析。三圣花鄉距主要客源市場成都市中心約7公里,依托成都市,具有良好的基礎設施,交通、通訊通達,市民出游交通非常便捷。

(三) 市場需求分析。1、經濟因素 三圣花鄉最大的客源市場――成都,是我國中西部特大的中心城市。據顯示,在2009年,剛經歷過“5.12地震”的成都市人均GDP竟高達35215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59元,城鎮居民具有較高的消費能力,即使是中低收入階層,也有余錢用于旅游消費。此外,成都的私家車數量一直高居全國前三并仍飛速增漲,這為城市近郊游提供了穩定的客源市場。2、社會因素 首先,隨著成都及周邊縣市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發展的負面影響不斷加劇。市民生活的高競爭、高節奏、高污染狀態,促使他們迫切期望擺脫這種“現代文明病”,尋求清新舒適的休閑旅游空間。 其次,我國豐富的法定帶薪假期保障了人們的休閑時間。3、文化因素 成都因其休閑的地域文化,歷來被譽為“休閑之都――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僅在2009年,成都就先后被評為“中國自駕車旅游品牌十大目的地”、“中國十佳會議旅游目的地”、“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多項榮譽稱號。4、政治因素 多年來,成都市各級政府都非常重視三圣花鄉的旅游發展,在其政策支持、資金保障、人員培訓和經營管理等方面都給與積極的指導和監管作用。

二、存在的問題

本文通過運用旅游空間相互作用模型發現,當前三圣花鄉農家樂仍存在以下問題:(一)規劃布局不合理。 目前的三圣花鄉區內,雖然農家樂的數量眾多,但規劃大都缺乏科學的論證,不但造成了組織線路的難度較大、資源的共生性差,經營者單兵作戰,各自為陣,資源與整體環境不相協調等現象,而且給景區整體的經營管理帶來了諸多難題。(二)基礎設施不健全。三圣花鄉在環境整治和安全保障方面的工作還不夠完善。如,景區內沒有統一的垃圾處理設施,造成環境污染;一些地段滅火設備、消防水源和消防車道等設施缺乏。 (三)管理體系不健全。當前,在衛生、安保、消防、價格和服務等方面都存在諸多問題。如一些娛樂場所、餐廳等未經過公安消防機構審核批準擅自營業。(四)營銷體系不健全。理念方面,經營者對農家樂今后的發展方向不明確,缺乏對旅游市場預測的意識。面對“旺季過旺,淡季過淡” 的季節性現象時,不但不能有效應對,反而出現互相壓價的不正當競爭現象;產品定位方面,當前還停留在純粹的觀光游上,對本土文化的挖掘還較粗淺,不能較好的反映農家樂的獨特賣點;實際營銷方面 ,各農家樂沒有統一營銷的品牌意識,造成了部分客源市場流失、景區秩序混亂的現象。(五)從業人員素質低。如今景區內,從業人員大都是 “自學”從業,邊干邊學,教育水平普遍偏低,這從根本上制約了三圣花鄉農家樂的可持續發展。

三、可持續發展建議

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做出努力:(一)統一規劃,科學布局 。要將三圣花鄉農家樂做成“大旅游”,則必須有“大旅游”的發展觀和戰略觀,因此,政府和有關規劃部門應對農家樂的發張做好長遠戰略規劃,統一規劃,科學布局,將三圣花鄉農家樂的旅游資源進行最優配置,逐步推進,全面科學發展。(二)堅持科學發展的政策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建立科學合理的開發管理制度,統一規范管理,政府給與必要的資金扶持和政策鼓勵。同時,積極創辦農家樂行業協會,進行相關研究、監管和交流。從而通過政府和民間協會,齊抓共管,為農家樂的長遠發展創造條件。(三)重視文化和差異化。首先,三圣花鄉農家樂的開發與發展,應以農家文化為核心,將“花”文化、農耕民俗文化、地域風情等眾多細文化做活做深,打造別具一格的鄉村農家樂。其次,基于當前競爭激烈的旅游市場,應保持本色,突出特色,走一條“特色化、品質化、情感化”的旅游發展道路,給游客處處出新、時時愉悅的享受。(四)塑造品質,深化營銷。深挖文化同時,注重項目打造、產品創新、服務、環境和危機管理等各環節的品質塑造,建立完善的旅游管理體系。同時,深化品牌營銷,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和榮譽,樹立品牌形象,擴大客源市場,展示獨特的農家風情。(五)加強人力資源管理。一要加強對農家樂旅游從業人員專業知識、相關法規和職業技能的培訓、強化服務規范,提高服務品質;二要加強從業人員對本土特色的培訓,使從業人員各個風采斐然。(六)發展綠色產業,打造循環經濟。通過發展旅游業,帶動本地的農業、手工業、文化、自然等各產業發展,走一條產業聯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的道路。如走綠色蔬果種植路線等。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旅游學院

作者簡介:徐金梅,女,四川大學旅游學院,旅游管理碩士,研究方向:旅游規劃與資源開發。

參考文獻:

[1]沈惠惠,陳瑛.“農家樂”旅游的現狀與發展分析―以杭州梅家塢農家樂為例[J]. 江西農業學報,2010,22(3): 177-178.

第9篇

一、語文數學相同的學科特點

(一)綜合性、橫向性

語文數學在人類學科之林中是兩門特殊的學科:語文數學都不是一門具體的學科,而是具有綜合性、橫斷性的學科。

事實上,語文是包括了語言學、文學乃至文化的人文社會科學的綜合性學科,以及各門學科都需要語言文字及其表述,所以語文也有橫斷性[1]。數學區別于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數學不是一門自然科學,因為數學是研究客觀世界和邏輯可能的數量關系和結構關系的科學[2]。

(二)文化性、全息性

再從語文數學學科內涵屬性上看,語文數學不僅具有知識屬性、科學屬性,更具有文化屬性,即語文數學都是一種文化,并且語文代表著人文文化,數學代表著科學文化,以及這種代表具有相當的全息性[3]。

由于語文是對語言學、文學乃至文化等眾多人文學科的綜合,因而可以說語文代表著人文文化。

正如著名數學史家M.克萊因所說:數學一直是形成現代文化的主要力量,同時又是這種文化極其重要的因素[4]。數學文化代表科學文化。主要因為,首先,數學精神代表著科學精神,數學是一門特殊的科學,它的內容特點及其發展特點充分顯示出了求實(邏輯性、理性)、求異、求新(懷疑、找問題、而不斷創新發展)的科學精神;其次,數學思維代表著科學思維,這就是程序化、邏輯性、嚴密性、創造性;再次,數學思想豐富發展著科學思想,甚至會引領科學思想革命[5]。

(三)科學性、藝術性

從語文數學的學科科內容特質上看,語文數學都既是科學又是藝術,是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綜合。

不用贅言,語文的顯著特點是具有藝術性、是美,但語文也有科學性,也必須是真。因為文學、藝術等其創作、創造及其結果必須符合生活邏輯(生活實際)和科學邏輯(邏輯性)。所以說,文學創作、藝術創作要求作家必須要有生活和合基本邏輯。

同樣,數學的顯著特點是具有科學性、是真,但數學也有藝術性,也是美。因為數學研究區別于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其從現實可能到邏輯可能,邏輯可能就是無邊無際,即數學是思維的自由創造。用著名數學家康托的話說是數學的本質在于思考的充分自由[6],這種思維的自由創造就帶來可塑性和個體風格。具體到數學家的思維過程是包括直觀直覺、想象靈感和數學美的感受,其研究結果也有廣泛存在的數學美。

二、語文數學相同的教育特點及其價值

(一)語文數學課程的共同教育特點

語文和數學的文化性、素質性具有共同教育特點。語文數學是兩門特殊的學科,也是兩門特殊的課程:語文數學不僅是知識性、工具性課程,而且主要是素質教育課程。

語文數學課程都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工具性教育,如應用文寫作、數學應用等,但語文數學教育的價值更在于對人的素質培養教育。正如著名數學家李大潛所說:數學教育的本質是素質教育[7]。這里有一個重要的理念是:語文數學的素質教育不僅是語文學科、數學學科的素質教育,更是人的全面素質的教育。因為由前述語文數學的文化(甚至是大文化)特點,決定了語文數學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性質和作用特點:即由語文的人文文化屬性主要培養人的人文素質,由數學的科學文化屬性主要培養人的科學素質,以及由語文的科學性也能培養人的科學素質,數學中的文化性,數學也能培養人的人文素質,因而語文數學都能培養人的全面素質。

(二)語文數學課程素質教育的特殊價值

語文數學課程能有效地培養人的包括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的全面素質,因而也說明了為什么我們每個人所受的教育中,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都有語文、數學兩門課程。具體來看,小學階段,語文數學教育還有對人腦的開發培養作用。科學揭示人腦左右半腦有不同的功能,左半球長于分析性和邏輯性,右半球長于綜合性和直觀性。它們正好對應數學語文的學科特性,即數學教育中的數學符號、分析性、邏輯性等教育對應激發、培養人的左腦;語文早期教育中的語言藝術、綜合性、形象性等教育對應激發、培養人的右腦。

數學語文對人腦早期的激發培養,有類似于計算機安裝軟件被稱為頭腦編程[8],這也說明早期教育重要性的原因。

在初中、高中階段的語文數學教育(素質教育)有一個共同的使命(價值):培養人的智慧。其中數學教育側重培養人的智,包括邏輯思維、抽象思維等思維能力,語文教育側重培養人的慧,這就是人的非智力因素。筆者認為慧豐心很多很多的心愛心、雄心、信心、誠心、孝心、耐心、細心。這里有一個重要理念是,知識就是力量,但現代社會智慧比知識更有力量[9]。

在大學階段的語文數學教育,其素質教育就應上升到重點是培養人的人文文化和科學文化的文化素質、全面素質。如前述大學語文應該(和可以)提升人的人文素質文化、大學數學應該(和可以)提升人的科學素質。由此也回答了,為什么現代大學教育無論什么專業,都要開設微積分等大學數學,如大學文科各專業為什么也要學習微積分?其重要的作用就是培養他們的科學素質乃至人的全面素質。

三、語文數學素質教育的理念與模式

語文數學如何進行素質教育呢?素質教育包括理念、模式和案例開發:

1.理念:語文數學課程的素質教育不僅是語文數學的學科素質,更是包括人文素質、科學素質的全面素質。例如,著眼于素質教育對于人的發展,那么學習微積分的思想和微積分的文化比學習微積分的知識和方法更重要;解數學題和語文題的一般意義:解題就是解決問題,解法就是做事情、做工作的做法。

語文數學課程的素質教育要從潛在到顯化、被動到主動、學科到全面、低效到高效,使教書育人、素質教育進大綱、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心中。

值得注意的是,語文數學教學不等于就是素質教育,甚至可能只是知識教育、工具性教育,而語文數學的素質教育要有案例、有教材、有計劃等。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澳门永久8848在线影院 | 草逼综合| 国产夫妻精品 |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www | 欧美一级性生活视频 |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 男女一进一出免费视频 | 手机在线观看视频你懂的 | 99亚洲精品视频 |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在线视频网址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 欧美亚洲精品在线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网站 | 男女精品视频 | 国产一区国产二区国产三区 | 国产在线观看自拍 | 99这里精品 | 欧美在线看欧美高清视频免费 | 日本无卡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yy4080午夜理论一级毛片 | 欧美乱妇欲仙欲死视频免费 | 欧美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激情丁香六月 |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五月天丁香婷婷深爱综合 | 国产麻豆久久 | 彬彬来了免费观看完整版 | 伊人亚洲综合青草青草久热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久久久青青久久国产精品 | 日韩男女视频 |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 | 国产美女白嫩嫩在线观看 | 久久99免费视频 |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99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五月天丁香六月欧美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