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企業經濟糾紛案件優選九篇

時間:2023-07-13 16:36:00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企業經濟糾紛案件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第1篇

一、風險的來源

建筑工程合同風險屬于建筑工程風險,建筑工程周期較長,所涉及的風險因素多,風險較大。雖然參與工程的各方均有風險,但承擔風險的大小卻有所不同。具體來講,在一個工程中,在建設工程決策階段,業主承擔主要風險,投資決策失誤意味著整個項目的失敗。在工程建造過程中,建筑企業承擔的風險遠大于業主。正是這個原因,建筑行業中增大了建筑企業的索賠權限。建筑工程合同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投資風險;二是非建筑企業原因造成的社會風險和客觀風險,如地震等自然災害,這種風險一般難于預料和防范;三是主觀類風險,這里特指不講誠信的欺詐類風險。

二、風險的識別

應該看到,任何建筑企業在承攬工程時不可能不承擔風險,但如何承擔風險,承擔多大風險,以及如何化解風險是一個建筑企業不得不關注的問題。化解風險之前必須對其進行識別,風險管理實際上就是一個識別、確定風險和化解風險的過程。

建筑工程風險識別有以下特點:第一,個別性。由于建筑工程的地點不同,投資方不同,地區間自然環境、政治經濟環境的差異,工程的風險有很大的差異。反映在合同風險中,建筑企業應對投資方擬建工程的意圖和投資方誠信度作出專門考察,認真研究其項目風險的個別性。第二,風險的識別是由人來完成的,無論是專家團還是領導層都面臨本身專業知識和社會實踐經驗不足的問題。因此,在風險識別時,要收集一切有用的信息。第三,鑒于建筑工程所涉及的風險因素較多,要盡量對風險評級,作定性和定量分析,建立初始風險清單。第四,對風險結果的不確定性要作出適當的預測,且不要過于樂觀,因為它是隨時間和事態的發展而變化的。

總之,只有在充分認識擬建項目風險的特點后才能正確評價風險的大小和危害程度。在風險識別過程中要通過多種方法進行判斷。風險評價尤為重要,在準備合同文件和談判之前,風險評價是必須的,其結果將會直接影響風險對策。在建筑工程合同風險管理上,風險評價要充分考慮企業自身的經濟目的,要對不誠信類風險高度重視和充分評價,因為許多投資方誘使建筑企業墊資承攬工程項目,待工程竣工后,這類投資方或長期拖欠工程款或將工程出賣轉讓抵押等,并不打算給付工程款。這類事件在國內發生不少,給建筑企業造成很大的損失。

三、對策與防范措施

盡管施工企業面臨的經濟糾紛原因很復雜,企業發生經濟糾紛有其必然性。但通過對施工企業經濟糾紛的調查分析,我們認為,施工企業只要提高自身法制觀念和聘請法律顧問,由此達到減少施工企業經濟糾紛發生的機率,從根本上預防企業陷入不必要的經濟糾紛,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做得到的。當前急需解決的有以下幾個問題:

(一)加強施工企業法制教育與培訓

在建立規范有秩序的現代企業制度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是加大對施工企業經營者(包括項目經理)的法制教育,提高施工企業的法律素質。有的施工企業經濟糾紛不斷、屢屢敗訴,企業資產嚴重流失,從反面告訴我們,提高企業經營者法律素質是減少不必要的經濟糾紛發生的關鍵,也是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內涵擴展的重要內容。若不提高經營者的法律素質,施工企業陷入重大經濟危機的重大案件仍會發生。因此,要把企業經營者是否具備必要的法律知識和依法管理的能力作為考核、相關的規范市場經濟的法律知識,作為繼續教育和選拔經營的必要條件之一,針對施工企業經營者的現狀,把與企業經營活動密切強化教育的重點,使施工企業有較強的法律意識、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識、具備依法管理的能力。

(二)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合同管理制度

1、合同問題

通過大量事實證明施工企業經濟糾紛頻頻敗訴往往是合同本身或履行過程中存在重大問題。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1)合同沒有歸口管理,企業內部沒有專門合同管理機構;(2)忽視對對方作資信調查,沒有對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進行審查;(3)合同條款不完備,在簽訂重大合同時缺乏法律論證;(4)對合同專用章、空白介紹信缺乏管理。

2、完善企業內部法律管理制度

這正是由于施工企業缺乏內部法律管理機制造成的。無數事實表明,內部法律管理松懈,漏洞百出的企業,就好像一個沒有籬笆圍墻的果園,隨時都會發生果子被人偷摘禍害。由于市場經濟的復雜性,以上幾個問題往往涉及到合同雙方之間的關系,以及企業內部經營部門法律意識和合同管理水平。當前,建立企業內部法律管理制度要做到以下五點:

(1)加強企業重大決策的法律論證制度,達到減少企業決策失誤的目的。企業聘請法律顧問直接參加企業有關生產經營的決策會議,對重大經營決策或重大項目,再聘請法律事務部門的人參加;(2)加強合同管理制度,以提高企業簽訂合同有效性和合同的履行率。制定“公司經理和三總師合同會簽負責制”、“重大合同履行報告制”、“企業對外擔保管理和對內承包辦法”、“企業對外經濟合同管理辦法”等制度;(3)加強企業財務結算的管理制度,堵塞資金管理方面的漏洞;(4)加強企業內子公司、分公司注冊登記和項目經理信譽等級管理制度,提高企業內部管理的統一性和有效性;(5)加強糾紛管理制度,依法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企業應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經濟、民事經濟糾紛管理辦法》、《企業對外爭議和經濟糾紛管理辦法》等制度,并根據發展需要,及時制訂或修改相關規定。將企業管理納入法制軌道。 建筑施工企業法律顧問是現代企業制度法人治理管理層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施工企業在相對合理和小風險的前提下進行施工生產的保障系統。其作用不僅僅是處理糾紛,更多的是著眼于事前防止經濟糾紛的發生。

(四)合約前的評審和簽約后的評審

第2篇

(一)理論上存在的缺陷1.沒有形成系統的知理論體系和知識結構。近年來,國內外發表的法務會計相關論文總數不多,質量較高更少,相關的著作則更是少之又少。2.有深度的觀點不多。先階段,多數觀點都是來自西方國家,有些文獻甚至只是翻譯整理后的結果。3.理論與實際沒有結合起來。目前研究主要側重于理論研究,與實際脫軌。以完整的案例作為載體,進行深入剖析的文獻幾乎沒有。4.相關研究的深度不夠,很多學者僅僅是寫一兩篇文章之后就戛然而止了,沒有進行深入的剖析,也沒有進行深入系統的歸納和總結。

(二)實踐操作上存在的缺陷雖然近年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案件數量上升,但是法務會計目前幾乎僅限于在經濟犯罪領域發揮作用。盡管一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開展了零星的法務會計業務,但是服務內容仍然比較單一。目前的“法務會計熱”也只是僅限于會計學術界,還沒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論體系,無法在實踐中指導具體工作。1.法務會計領域人才缺乏目前,我國高校關于法務會計的專業設置、師資力量以及上課教材都相對短缺。律師不懂財務會計知識,而注冊會計師又缺少法律知識。限于法務會計理論知識的缺乏,導致高校沒有辦法設置合適的課程安排來培養專業的法務會計人才。所以,在全國范圍內也沒有可以借鑒和推廣的培養案例。2.大眾對于法務會計的認識不清晰就現階段而言,法務會計的被認知程度較低,甚至還有一些會計或者法律從業人員沒有聽說過。我國多數企業也可能還沒有認識到法務會計能在調查舞弊以及解決企業經濟糾紛領域發揮的作用,也沒有意識到法務會計這門學科在調查舞弊和解決經濟糾紛案件時的突出優勢。3.業務相對單一我國的法務會計的業務還處于比較單一的階段,主要集中在保險賠償、海損事故理算這些比較典型的業務上。4.大多數會計師實務所都未開展法務會計業務我國的絕大多數會計師事務所都未開展法務會計業務,主要是還是從事審計、驗資等傳統業務領域,哪些少數得到授權并開展了法務會計業務的事務所也因公信力不夠,不受到客戶的認可,并且這些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普遍缺乏法律方面的知識和經驗,影響了取證的準確性和權威性。國內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雖然個人的執業能力水平較高,但是都普遍嚴重缺乏專業的法律知識,而且在調查技術上也比較落后。同時,多數注會并沒有法務會計的從業資格,很多是主業做審計和驗資,兼職做法務會計。由此可見,在國內這種狀態的法務會計,可想而知,不可能得到長足的進步,也不可能在短期內提高社會認可度和社會公信力。5.制度建設比較落后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出臺合理的制度去引導學科,學科才能有更長遠和合理的發展。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法務會計當然也不另外。傳統的會計制度和準測還未能覆蓋到法務會計,導致法務會計學科的發展沒有清晰的規劃,這是限制其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二、如何完善我國法務會計現存的不足

(一)人才培養國內法務會計人員極度匱乏,當務之急是需要國內高校借鑒國外高校關于法務會計的課程設置,提出合理的培養計劃,明確培養目標,法務會計是一種復合型專業,必須兼顧法學和會計學兩門學科的學習與培養。

(二)加強宣傳和教育普及在國內,社會公眾對于法務會計的認知度普遍不高,應該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上進行一定程度的宣傳。并在國內各大高校進行宣講,首先讓在校大學生能夠清楚的認知法務會計這門學科,能夠意識到這門學科的發展前景,以及在實踐操作中的突出優勢。

(三)強調會計師事務所的主體地位國內絕大多數會計師事務所都沒有涉及法務會計業務,有資格進行這項業務的事務所也只是將其作為副業,零星的做點業務,沒有形成一定規模。相關部門應該出臺政策,明確會計師事務所的主體地位進行法務會計業務的發展。以龐大數量的會計師事務所作為載體,在遵守行為規范的前提下,大力開展法務會計業務。

第3篇

關鍵詞:企業經濟法培訓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以及企業間競爭的日益加劇,法律糾紛案件也隨之增多,企業權益保護變得越來越重要。企業權益的保護,必然涉及其經濟效益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很多企業都選擇了用經濟法律培訓來增強員工的經濟法律意識,提高企業職工尤其是經營管理人員的經濟法律素質,用法律手段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企業法律培訓的內容主要是經濟法。筆者曾對管理干部進行過經濟法培訓,也做過青工培訓班的法律基礎培訓等工作,現根據自己對企業培訓的經驗及相關理論研究,對企業法律培訓工作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措施與對策。

1 企業經濟法培訓概述

企業經濟法培訓是指企業或針對企業開展的一種提高人員經濟法素質、能力和對組織的貢獻,而實施的有計劃、有系統的一種法律培養和訓練活動。其目標是提高員工的法律知識和法律素養,使員工在工作時能夠依法辦事,避免糾紛的出現,以法律途徑來保護員工和企業的權益。法律培訓實質上是一種系統的法律智力投資。企業通過投入人力和物力對員工進行經濟法律的培訓,其本質是為了提高員工的經濟法律素質,促進企業人力資本的升值和公司業績的提升,最終獲得投資收益的一種企業投資行為。

經濟法律培訓對企業的經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有助于企業管理人員和員工獲取法律專業知識和法律實踐經驗,以采取必要措施防范法律風險的發生。另一方面,管理和法律具有密切的關系,培訓師接觸的是各行各業的企業,在培訓中可以將其它企業管理的先進經驗和理念進行傳授,使企業能夠了解到更多最新的法律資訊,開拓企業管理的思路,進而提升企業管理的水平。

2 國內企業經濟法存在的風險研究現狀

多年來企業經濟法存在的風險一直是企業多種經營風險當中最容易被忽視的風險之一,因此也成了企業經營活動中最重要的風險問題。其高發案率,低執行率,以及高敗訴率,或者打贏一場即使贏卻拿不到錢的官司的無奈與尷尬局面困擾著企業,因一筆官司或一筆欠款葬送整個企業的案例絕非危言聳聽。

呂景勝等人就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國內221家中小企業進行了相關調查,這些企業中有198家在最近3年內發生過經濟法律糾紛事件,達到有效問卷的89%。其中又有174家企業發生了債務的拖欠,占整個問卷中的79%。而與此相對比的得到足額賠償的企業卻還不足33家,得到一半賠償的企業也僅有56家。而在我國將近4000萬家企業中,90%以上的是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相較大型企業而言,法律風險問題更多、更普遍,管理措施更落后,法律風險隱患更大。基于此,企業內部開展經濟法的相關培訓已勢在必行。

3 如何做好企業經濟法培訓

筆者是高職院校教師,同時也是企業培訓師,曾經做過管理干部培訓班經濟法培訓,也做過工培訓班的法律基礎培訓等,結合這么多年的工作經驗,筆者以為要想做好企業經濟法培訓,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3.1 企業經濟法培訓的課程目標設定原則

培訓課程目標是構建課程體系的前提和基礎,必須遵循以下原則:①突出培訓課程的法律定向,培養企業員工掌握基本的法律課程內容基礎,使學員最大程度地將理論基礎和實際崗位工作相結合。②法律課程培養目標與專業目標培養要相互結合,或者說所設課程的目標必須滿足并適應企業經營生產發展的目標。例如,一些國際商務型企業,企業的員工應具備從事國內、國際、交易等綜合能力素養,在此基礎上,對此類企業員工經濟法的培訓目標應圍繞“綜合能力”的提升來進行設置和確定,不然經濟法律課程培訓目標的確定也就失去了意義和方向。③培訓課程還必須結合培訓對象的接受程度及特點進行設置,做到“因人施教”。④所設課程的培養目標不僅要具備針對性,而且同時還必須具有適應性,以滿足崗位對知識和能力的雙重需要。⑤培訓方式必須嚴謹、優化。對于在崗員工的培訓,必須結合以下特點:其一,作為成年人,有一定的經驗和知識,他們能進行批判性的反思,是自主的學習者。因此,對于中小企業的經濟法培訓,應采用個案、現實問題等進行分析和討論的方法來縮小與先前知識結構的距離,通過案例分析等活動,來有效促進對已有實踐和知識進行反思。其二,經濟法律培訓還必須內容嚴謹、語言規范,邏輯性強,使學員深刻感受法律的魅力。

3.2 培訓實踐

筆者結合培訓實踐經驗,總結出四種基本途徑來對企業的中高層、基層等各層次員工進行有效的經濟法律培訓。

3.2.1 中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

對于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內容選取特別重要,其重點應放在講解公司合同、經營、國際金融貿易、勞動法律制度、擔保法律制度等相關的經濟法律與風險防范知識上,此類培訓所涉及的人員為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要求培訓組織和教師具有較高的經濟法律知識水平,能真正做到為中高層管理人員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決策,發展戰略規劃,以及企業各重大事項進行把關等。例如,講公司法時結合“國美事件”,分析探討控股股東的誠信、董事及高層管理人員的誠信問題,可使公司高管有效地防范“道德風險”。再如,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案例,一些掌握公司核心秘密的員工集體跳槽,給公司帶來極大的損失,來分析企業怎樣防范泄密風險。

3.2.2 普通崗位員工經濟法律培訓

企業在各項崗位知識培訓過程中,必須留出時間讓普通崗位員工進行經濟法律知識學習,以提高企業員工的整體法律意識。

3.2.3 公司經濟法律風險防范培訓

企業與自然人一樣,同樣需要“日常保健,定期體檢”,在“穩健生存和發展”的意義上,其必要性、重要性與自然人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此類培訓,即“日常保健”,可每年舉行1-2次。它涉及的范圍及內容均較廣泛,給經營管理人員及普通員工以有效的經濟法律培訓。

3.2.4 新法的宣傳培訓活動

一些事關公司財產與權利的新法,必須進行宣傳培訓,因為知識較為新穎,員工們的學習積極性也很高。

除此之外,企業經濟法因涉及合同擔保制度、合同證據問題,關乎到企業的發展和生存,因此企業領導除了做好基礎的培訓外,還必須加強企業合同的管理,重視合同的審查工作。企業合同作為關乎企業產品營銷宣傳、產品經濟利益的獲得,因此必須加強企業員工對合同的訂立到履行這一動態過程的管理,這一過程大致分為談判、簽約、擔保、審批、履行、結算,而其前提就是具備經濟法律知識,隨時掌握合同的問題,并及時上報。合同訂立前應審查其合法、合理性等情況,以便及早發現問題,及早解決問題,以防出現“秋后算賬”的情況,甚至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企業及個人的法律素質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長期持之以恒的進行堅持,讓企業每個人從思想觀念上意識到,只有確保經濟活動的合法性,才是企業得以長久生存的前提基礎。每次培訓后,還應積極和學員進行溝通,收集他們有效的反饋信息,并統計這些有效數據,總結經驗,以備提升下次培訓效果。

參考文獻:

[1]項之能,李恒根.企業合同管理涉及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的思考[J].天然氣工業,2008,28(6):102-104.

[2]吳洪玉.運用法律規范經營是減少經濟糾紛之關鍵[J].河北法學, 2000(4):46-47.

[3]劉銀來.SYB創業培訓中法律知識教學方法及有效運用探究[J].企業導報,2011(14):58-60.

[4]戴孝悌,陳紅英.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外包項目案例分析[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9(11):112-115.

[5]呂景勝.我國中小企業法律風險實證研究[J].中國軟科學, 2007(5):59.

[6]趙忠江,印明鶴.論企業社會責任整體社會規范性本質[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2(3):68-71.

第4篇

Lamming 在《超越伙伴關系:革新的戰略和精細供應》一書中,將企業關系的發展分為:傳統關系、自由競爭、合伙關系、伙伴關系、戰略聯盟關系五個階段。美國里海大學首先提出動態聯盟概念,從此動態聯盟作為當今最好的合作模式之一,逐漸被各行各業所采用。鐵路房地產合作開發就是指鐵路企業利用自有土地資源為合作條件,與路外企業共同進行商業或住宅房地產項目開發,雙方按約定分配收益的一種經濟聯合行為。

一、鐵路房地產合作開發的特點

1.組織的松散性。鐵路單位與路外企業保持著各自的獨立性和平等的法人資格,彼此獨立,沒有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通過合作開發協議及項目公司股權等方式建立合作關系。合作方有可能隨著各種情勢的變化而發生退出、變更。

2.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合作使鐵路企業的土資資源與路外企業的資金、人才、經驗、社會資源有機地整合在一起,產生協同效益,對鐵路企業來說能解決資金問題,加快項目推進,降低投資風險,彌補資質不足。

3.合作形式具有多樣性。雖然鐵路方的合作基本前提為土地,但合作方除了提供資金外,還可在市場、技術、資金、人才、信息、市場營銷、資金運作等等許多方面提供支持。合作模式既可采用合伙聯建模式,也可采用項目公司制。項目收益分配形式也有多種。

4.對立與合作并存。鐵路企業與路外合作企業通過合作彼此取長補短,提高市場防御能力與競爭力,但基于企業的自利動機,在一定范圍內雙方也在盡可能地將風險轉移,爭取利益最大化,培養增強自身實力以獲得更多話語權與決策權。

5.法律關系復雜。一是合作關系的法律性質,存在合伙性質與土地使用權轉讓性質兩個不同歸屬。國務院《劃撥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辦法》第四十條規定:以劃撥土地使用權作為條件,與他人進行聯建房屋、舉辦聯營企業的,視為土地使用權轉讓行為。《廣東省城鎮房地產轉讓條例》規定,“一方提供土地使用權,另一方提供資金合作開發房地產,并以產權分成的情況視同房地產轉讓”。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24條規定: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約定提供土地使用權的當事人不承擔經營風險,只收取固定利益的,應當認定為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由此可見,是合伙還是土地轉讓取決于合同的約定是否體現風險共擔的精神,相關手續的完備及相關行政許可批文是否列明鐵路方是開發主體。二是鐵路方的法律地位,存在土地購買者與土地拆遷補償人的重疊,合作開發用的土地經過公開招拍掛程序,鐵路企業競買成功后作為購買土地單位及原用地單位就有了土地使用權人及折遷人的雙重身份。三是鐵路方的權利性質,既享有債權也享有物權。債權是基于鐵路方與合作方簽訂的合作開發協議,約定了相應的權利義務及利益分配,此種權利既是債權。同時,經過劃撥用地轉變為商業用地的招拍掛程序,鐵路方作為土地使用權人及拆遷人享有基于土地的物權。

二、鐵路房地產合作開發風險的特點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 F.H. Knight 就曾提出,風險是不愿發生的可預測不確定性的客觀實體。房地產合作開發項目的風險是指在合作開發房地產項目過程中基于外部環境、合作方能力或不誠信行為而產生的可能給鐵路方帶來重大損失的不確定因素。風險的特點有:

1.風險具有博弈性。博弈在合作雙方之間,一方的風險承擔得少,就味著另一方風險承擔得大,因此合作協議從談判到簽訂,就是合作雙方之間利益、風險再分配的過程。合作方往往是大型房地產投資商,在資金實力、社會能力等方面占有較強的優勢,鐵路企業往往處于信息不對稱的環境下。

2.風險具有隱弊性。房地產開發項目周期長,項目的缺陷在實施比較順利的時候風險容易被掩蓋,而且宏觀經濟環境、政策以及合作方企業自身的情況變化,問題隨時有可能發生,而且具有較高的隱蔽性。

3.風險具有高代價性。風險一旦發生,不僅項目的預期利益無法實現,還會導致項目停工,已施工的部分爛尾,更嚴重的還使鐵路土地及項目被強制拍賣,損失可能是成千萬或上億元的。因此避免鐵路企業經濟損失,實施利益最大化,是風險控制的重要目標。

三、鐵路房地作開發的主要風險

1.未將鐵路方列名的風險。是指在報建手續中,合作方利用自身信息優勢,借申辦行政許可證的機會,將合作項目的批文或證照辦至其單獨名下,這給未列名的鐵路方帶來巨大風險損失

2.土地有瑕疵的風險。根據國土資源部第11 號令第四條規定“商業、旅游、娛樂和商品住宅等各類經營性用地,必須以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出讓。”國有劃撥土地不能直接用于合作開發房地產商業項目,否則項目將存在違法。

3.資金短缺的風險。房地產開發投資需要的資金量較大,且周期長、隨時可能出現資金短缺,從而導致項目無法繼續。

4.合作方違約行為風險,合作方沒有誠實信用地履行合同,包括:未及時按合同約定確保資金供應,或未經鐵路方同意擅自處理項目及土地資產,都會給鐵路企業造成重大損失。

5.不良融資風險。如果合作方將鐵路的土地及項目利益做抵押來進行融資,到期不能還貸就會導致土地及項目被強制拍賣。或者合作方挪用貸款資金、逃避債務,就會使鐵路企業做為合作一方對外承擔法律連帶償債責任

6.項目公司風險。在鐵路方以土地入股的項目公司合作模式中,如果合作方操縱項目公司,就會使鐵路方的股東意志與權利無法在公司中體現,項目公司的資金使用及運營情況脫離了鐵路方的監督控制。

7.雙方利益分配糾紛風險。合作雙方在簽訂合作開發協議時,房屋的設計圖紙尚未確定,雙方在合同中只能約定分配房屋的比例。而等到建設工程設計圖審定之后,雙方可能會對各自分配的建筑面積、樓層位置、地下停車場以及按比例承擔公共分攤面積等具體分配方案發生分歧,如果建設過程發生設計、規劃等調整而導致建筑面積增減,如果雙方又沒有事先約定就更加容易產生糾紛。

8.工程延期或質量風險。是指項目設計失誤、預算超支、工期延誤以及質量不達標、驗收不合格等因素帶來的風險。

四、鐵路房地產合作開發項目的風險控制

1.做好資信調查慎選合作對象。要確認合作方的房地產開發資質。并對合作對象進行資信調查,包括:擬合作公司的資金狀況、借貸融資及對外擔保情況,未決訴訟或仲裁案件,稅務糾紛,工程質量保證及承諾事項等。

2.完善各項許可登記確保共同列名。要對立項、規劃選址意見書、新的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及其它有關項目開發的所有批件、證照進行嚴格把關,確保文件、證照及備注欄中都注明鐵路方為項目開發主體之一。

3.完善土地招、拍、掛流程。鐵路土地進行房地產開發必須走招拍掛流程,掛牌交易前鐵路方還應作為原用地單位提出足夠保障鐵路利益的用地補償條件,同時鐵路方以自身名義參與競拍,回購土地。而且由于回購時部分遷補償費用可不必實際支付,所以成本較其他競爭對手低,中標把握比較大。同時,鐵路方應以自身名義辦理新的《國有土地使用證》。

4.嚴格資金管理。合作協議簽訂時要將提供資金的主要義務分配給合作方,對合作方提供的資金要設立專用賬戶,確保資金全部用于項目的實施。同時建立財務預警系統,及時動態地監測項目資金周轉狀況。

5.規范合同管理、分階段簽約。合同文本按鐵路合同管理辦法逐級審批后方可簽訂。整個項目可分為若干階段,合作方履行完上一階段的合同義務,實現了合同目的后方能簽訂下一階段的合作合同。

6.嚴格融資管理,要從融資時間、抵押范圍、監管、額度、程序等五個方面進行嚴格控制。項目土地出讓金不得融資。在融資抵押范圍上,應只能用合作方對該項目的可分得利益設立抵押,禁止用項目土地及鐵路方可分得利益進行抵押。且貸款資金須注入專用帳戶專款專用,雙方共同監管貸款的使用。

7.加強項目公司管理。鐵路方應在項目公司運作上起主導作用,鐵路方應委派相應的人員去管理公司及資金、財務。項目資金、融資貸款、商品房預集款應歸集到項目公司專用帳戶實行專款專用。在合作中應事先明確項目公司發生法律、行政、經濟糾紛與責任時雙方的責任分攤。

8.加強項目施工管理。要嚴格按房地產開發流程、建設施工管理條例以及鐵路企業施工安全方面的規章制度加強對項目的管理。

第5篇

(河南省內黃縣人民檢察院,河南 內黃 456300)

摘 要:司法會計與審計是一對容易混淆的概念,只有理解了二者的區別和聯系我們才能夠正確的運用,確保訴訟證據的質量。本文從司法會計和審計的概念入手,多面剖析二者的區別和聯系,力圖還原二者本來面貌,以便于準確的理解和使用這兩個工具。

關鍵詞 :司法會計;審計;區別與聯系

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0-8772(2014)25-0161-02

一、司法會計與審計的聯系

(一)活動對象的載體都是會計資料

其中司法會計的材料具有以下特點:關聯性,書面形式,復式記載,結構或者內容重復。但是離開了這樣的會計材料,司法會計就會變為偵查或者另類的司法鑒定,從而也就喪失了司法鑒定的價值。審計通常也是對單位的會計資料做審核,二者在這一方面具有相似之處。

(二)二者采用相同的處理方法

司法會計和審計都需要運用會計和審計的理論和方法。這是由于倆者的研究對象都是會計資料,因此不可避免的要運用會計和審計的理論進行分析,這些技巧和方法如同一把鑰匙一樣聯系著二者。二者在處理操作過程都應該遵守各自的職業道德,通過自己的調查做出公平公正的判決。

(三)二者都是被動式的活動

二者都是一項被動式活動。他們都不具有開展活動的決定權。與此不同的是,司法會計的鑒定事務取決于鑒定活動的決定權歸屬問題。目前我國還叫傾向于“國家權力說”。在民事訴訟法,刑訴法和行訴法在72條119條和35條中司法鑒定定權交給了司法機關。因此只有經過立案,有司法機關指派才能執行司法會計鑒定,這與審計有著本質區別。

(四)都具有相應的責任風險

司法會計和審計作為第三方進行他們的工作,他們的工作具備操作目標和操作過程的獨立性。雖然他們都是客觀的主觀評價和考量的事情,但是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用認為主觀經驗去判斷的風險。并且他們所有的工作完成之后要提交簽署個人名稱的報告工作,以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司法會計與審計的區別

(一)基本概念不同

司法會計和審計,在理論上畢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兩者之間也有著本質的區別。司法會計,僅僅意味著“訴訟證據會計”,毫不夸張地說,它的活動往往伴隨著相關訴訟證據。因此在實際中它可以描述為:在訴訟過程的情況下,司法機關命令或雇傭人,使用會計、審計、和法律理論和運用方法、根據法律法規,查找固定的案件相關的會計信息,做出獨立,公開,客觀,公證明確判斷的結論,通過這種手段來證明會計事實的訴訟活動。然而與此不同的是,審計在某種意義上是一項綜合性,并且帶有監督性質的經濟活動,通常由國家審計署審計機構或企業自身內部審計部門,以及受到委托的社會審計機構,這些單位依法對被審計單位財務、會計和其他信息進行相關審核,最終出具相關文檔來反映信貸、財務收支及其相關活動是真實的,正確的,公平有效的。其中包括審計、評估其經濟責任,并向有關單位提交審計報告維護經濟活動的法律、法規,也幫助改善企業管理,促進相關單位的宏觀調控,最終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加社會效益。

(二)活動目的和性質不同

司法會計總體上看依然是一種訴訟活動,但審計重點是經濟監督和評估活動指定或委托司法機關司法會計由此產生的一種訴訟。但是從案件類型的情況分析來看,司法會計接受此案必須為訴訟案件,這一點與審計有很大不同。雖然沒有進入訴訟案件的情況下,司法機關是無權介入,并且非司法機關也無權任命會計師或審計師做出司法會計鑒定報告。對于經濟糾紛案件的民事案件,由人民檢察院機關立案調查和其他貪污和挪用公款犯罪,司法會計可以接受其任命或指派,最終會對處理案件中的會計事實依法做出司法會計的鑒定并給予結論,其提交的報告將成為法院的公正判決的依據。而對于審計,一般由紀檢監察部門立案調查的違法但是并未構成范圍活動的案件,這些案件中的會計事實則可以由審計機構做出審計鑒定結論

(三)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不同

在司法會計過程中,我們必須據實查證,遵守客觀事實;然后在審計過程中面對大量的數據,審計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可以采取抽樣的方法。操作中手段的不同意味著兩種不同的目標。司法會計的目的是收集相關能證明案件事實的情況下,與案件資金有關的會計證據,所以從技術水平上看,必須遵循的原則:排他性原則。最忌諱的是估計和猜測。在操作時,必須采用科學方法的實現。但對于審計來說,你可以用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原理,從總體選擇的一定的樣本數量,然后再審計,在這種審計的基礎上推測,以此評估整體被審計單位,因此允許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一些的抽樣誤差,這也是在所難免的。與之對應的是為了案件偵破,司法會計在操作中可以使用一些檢測方法。然而,審計將不會使用的具有偵查性質的方法。這是中國特色司法會計公平性在我們國家的體現,這也是由我國特殊的國情決定的。作為一種活動,司法會計在實際操作中可以具有調查和審計階段,但每個司法會計人員只能參與司法會計活動的階段之一,因為整個司法活動要以整個訴訟活動的中心,因此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一些調查方法。但審計是非訴訟的經濟監督活動,因此具有偵查性質的手段和方法是不能用于審計調查的過程中的。這是而二者的很大區別。

(四)執行主體的權威性和獨立性不同

司法會計是由司法機關主持的一項訴訟活動,而且司法會計是一項專業性和技術性都很強的司法鑒定。因此那些可以作為訴訟證據的是必要通過相應的辦案人員審查通過的才有效(民訴法第63條,刑訴法第42條,行訴法第31條),因此其他不管是受指派還是聘用的,不管是司法機關外還是內部都不具備完全的權威性。相對而言,審計是審計組織的經濟組織活動。通常看來審計師的審計意見作為評價經濟活動的證據,不需要評論他人的認可和容許。操作實踐,通常是以下兩個方面,首先:由審計組織司法會計鑒定之前由司法機關內部審查;其次,特別是司法機關在訴訟活動之前已經完成審計報告之前需要檢查這個報告。因此所提交審計報告可以轉化為司法會計鑒定結論的報告。司法會計和審計的獨立性體現在行政主體上。司法會計鑒定是由司法機關或者司法機關主辦的組織訴訟活動,也是相關訴訟的交互,因此我國防法律,刑訴法和行訴法對執行主體的獨立性也做了排斥性的規定,明示性和放寬性規定。一切活動都要在司法機關的同意后以司法機關的名義進行,會計鑒定人僅僅是起到技術指導和技術協助作用。審計則是以審計單位的名義從事相關經濟訴訟活動并在審計發現問題具有自行解決和處理的權利。因此,在某種程度上相對于司法會計,其獨立性是明顯高于前者的。

(五)法律責任不同

司法會計和審計需要承擔完全不同的法律責任,對于司法會計鑒定是指司法會計鑒定實現者職業不當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后果,但對審計責任顯然是不同的,由于不同的法律責任,分為以下幾個,第一:國家審計,相關法律法規審計人員承擔個人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和審計機構國家賠償;第二:對于內部審計,法律主要是明確責任部門,而它們一般不是獨立的承擔法律責任主體。

司法鑒定的刑事責任:如果鑒定人故意弄虛作假,并且構成犯罪的,要按照法律法規追究其刑事責任。按照刑法規定,鑒定人對案件重要關系情節,故意弄虛作假,意圖陷害他人的行為構成偽證罪。審計的刑事責任要分為獨立審計和國家審計。獨立審計:在注冊會計師中明確規定,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注冊會計師和其所在的會計事務所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并且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以此對不法分子加以懲戒。國家審計刑事責任:在審計法中明確規定,審計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在刑法中明確規定,國家審計相關人員作為國家機關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財產受損的行為,依法將構成濫用職權罪或者玩忽職守罪。

(六)工作流程不同

審計程序一般分為兩種方式:復合性測試程序,實質性測試程序。審計開始時,注冊會計師會按照事前制定的計劃,對將要信賴的內部控制度進行復合性測試,這個階段完成之后,會計報表項目還會被進行實質性測試,詳細的審計一般只在必要時才進行。然后對于司法會計來說,由于要保持其公正性,司法會計雖然關注內部控制度,但不進入測試程序,確定目標之后,直接進入詳細審查程序。不過目前由于沒有統一的司法會計技術標準,許多司法會計的問題處理因地而異,導致其處理結果并不一致,造成現實事件中很多混亂現象。

參考文獻:

第6篇

法定代表人:方潤安,董事長。

委托人:王建輝,廣東省汕頭市銀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郭經緯(KOK CHENG WAI),男,1954年5月1日出生,新加坡籍,高級工程師,住新加坡大牌79克羅赫斯通道。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梁愛珍(ELENA LEONG OI CHUN),女,1955年5月16目出生,新加坡籍,品質協調員,住新加坡大牌79克羅赫斯通道。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韓祥豐(HAN SIANG FONG),男,1945年3月29日出生,新加坡籍,保險人,住新加坡大牌329實龍崗3道門牌08-364.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思亮(CHONG SER LEONG),男,1955年8月24日出生,新加坡籍,工程師,住新加坡大牌132芽籠東1道門牌02一239.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周美姬(CHOW MAY KEE),女,1958年12月25日出生,新加坡籍,自雇人員,住新加坡大牌132芽籠東1道門牌02一239.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郭金龍(ANDY QUEK KIMLENG),男,1964年3月31日出生,新加坡籍,教師,住新加坡大牌127芽籠東1道門牌03-99.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鄭賽娥(TAY SAI NGOH),女,1942年11月18目出生,新加坡籍,家庭主婦,住新加坡大牌127芽籠東1道門牌03-99.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蘇秀華(SOH SIEW HUA),女,1951年5月8日出生,新加坡籍,圖書管理員,住新加坡大牌7馬林風景路門牌07-15.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蔡清偉(CHUA CHENG WEE),男,1948年11月27日出生,新加坡籍,公司經理,住新加坡大牌7馬林風景路門牌07-15.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蔡秋河(CHUA CHIEW HOE),男,1957年6月21日出生,新加坡籍,公司董事長,住新加坡大牌526后港6道門牌05-153.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李必光(LEE AH KONG),男,1919年4月20日出生,新加坡籍,公司董事長,位新加坡大牌25明地迷亞路門牌05-555.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李俊龍(LEE CHIN LEONG),男,1947年7月5日出生,新加坡籍,自雇人員,住新加坡大牌101武吉寶美路門牌09-02.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陳秀妹(TAN SIEW MUI),女,1956年4月13日出生,新加坡籍,家庭主婦,住新加坡大牌101武吉寶美路門牌09-02.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李高強(LEE KAU KIANG),男,1959年10月7日出生,新加坡籍,船務營業經理,住新加坡大牌46明地迷亞路門牌03-66.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李高超(LEE KAU CHAU),男,1962年12月7日出生,新加坡籍,住新加坡大牌46明地迷亞路門牌03-66.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松喜(LEE WENG CHUA),男,1959年2月17日出生,新加坡籍,點心廠經理,住新加坡大牌106阿裕尼灣門牌07-203.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蘇燕君(SOH YAN KOON),女,1966年12月19日出生,新加坡籍,家庭主婦,住新加坡大牌106阿裕尼灣門牌07-203.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永良(LEE WENG LEONG),男,1956年2月9日出生,新加坡籍,股票經紀人,住新加坡大牌252碧山22街門牌11-416.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開春(CHONG HAI CHOON),男,1956年5月20日出生,新加坡籍,財政管理總監,住新加坡大牌252碧山22街門牌11-416.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林寶玉(LIM POH GEOK),女,1935年3月5日出生,新加坡籍,零售助理,住新加坡大牌166史德林路門牌02-1233.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鄭麗玲(TAY LAY LING SYLVIA),女,1971年6月26日出生,新加坡籍,教師,住新加坡大牌1656史德林路門牌02-1233.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盧耒發(LOH LYE HUAT),男,1961年8月28日出生,新加坡籍,技師,住新加坡大牌960后港9道門牌09-564.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黃玉鶴(NG GEOK HO),女,1928年12月29日出生,新加坡籍,退休,住新加坡大牌1謙道門牌06-08.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黃書村(NG SOO CHUAN),男,1930年7月27日出生,新加坡籍,退休,住新加坡121達曼百馬達。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蓮玉(ONG LIAN GEOK),女,1956年5月14日出生,新加坡籍,家庭主婦,住新加坡大牌97凱秀路門牌06-08.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潘合耀(PHUA HAK YAU),男,1952年7月29日出生,新加坡籍,技師,住新加坡大牌721勿洛水池路門牌14-4683.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蔡翠娥(CHUA CHUI NGOH),女,1952年10月27日出生,新加坡籍,家庭主婦,住新加坡大牌721勿洛水池路門牌14-4683.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沈妙嫦(SIM MIAW CHAN),女,1937年10月26日出生,新加坡籍,教師,住新加坡36尼藍灣。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林貴庠(LIM KUI HSIANG)男,1973年4月30日出生,新加坡籍,網際網絡制作人,住新加坡36尼藍灣。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陳維深(TAN JUI CHIN),男,1955年7月23日出生,新加坡籍,工程師,住新加坡大牌48A多實路門牌13-123.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鄭秀蘭(TAY SIEW LANG),女,1955年2月20日出生,新加坡籍,助理工程師,住新加坡大牌48A多實路門牌13-123.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黃良天(WAN LIANG TIN),男,1936年11月6日出生,新加坡籍,公務員,住新加坡27惹蘭因丹。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袁美玉(BIN MUI JOKE)女,1940年7月4日出生,新加坡籍,家庭主婦,住新加坡27惹蘭因丹。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葉建德(YIP KIAN TECK),男,1935年7月21目出生,新加坡籍,退休,住新加坡大牌837后港中路門牌12-525.?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國祥(ONG KOK EONG HENRY),男,1954年10月6日出生,新加坡籍,高級技術主管,住新加坡大牌254武吉巴督東4道門牌08-364.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朱進來(CHOO CHIN LYE),男,1944年5月17日出生,新加坡籍,工程師,住新加坡23華瑪通道。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慶宗(LEE KENG CHONG),男,1938年1月26日出生,新加坡籍,退休,住新加坡大牌3立達道門牌04-18.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林作佳(LIM CHAK KIA),男,1949年4月23日出生,新加坡籍,經商,住新加坡大牌286武吉巴督東3道門牌15-415.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惜鳳(TEO SIOK HONG),女,1952年7月3日出生,新加坡籍,家庭主婦,住新加坡大牌286武吉巴督東3道門牌15-415.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林樹雄(LIM SEE YONG),男,1937年1月7日出生,新加坡籍,教師,住新加坡99凱秀路門牌15-01凱秀嶺。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符玉梅(FOO JEE BUEY),女,1935年8月4日出生,新加坡籍,家庭主婦,住新加坡99凱秀路門牌15-01凱秀嶺。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吳順吉(GOH SOON KIAT),男,1946年8月16日出生,新加坡籍,公司董事長,住新加坡大牌177大巴窯中路門牌04-136.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顏金豐(GAN KIM HONG),男,1954年2月3日出生,馬來西亞籍,部門經理,住新加坡大牌366武吉巴督31街門牌04-267.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陳亞順(TAN AH SOON PE-TER),男,1955年1月11日出生,新加坡籍,顧問,住新加坡83博明通道。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陳萍珠(TAN PENG CHOO),女,1950年10月15日出生,新加坡籍,家庭主婦,住新加坡454實乞納路門牌01-03.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黃亞安(OOI AH AUNRAY-MOND),男,1945年5月28日出生,新加坡籍,經理,住新加坡454實乞納路門牌01-03.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龍昌明(LIANG CHONG BENG),男,1926年9月7日出生,新加坡籍,退休,住新加坡大牌18馬林臺門牌02-104.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陳信隆(TIEN SIM LENG),男,1956年5月20日出生,新加坡籍,醫生,住新加坡17-B禾山通道。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曾燕芳(CHAN EE WANG YVONNE),女,1958年11月3日出生,新加坡籍,會計師,住新加坡17-B禾山通道。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陳利穎(TAN LAY ING),女,1949年2月4日出生,新加坡籍,保險助理經理,住新加坡大牌128碧山12街門牌11-235.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陳愛朱(TIN AI CHOO),女,1951年5月13日出生,新加坡籍,電腦部門經理,住新加坡大牌128碧山12街門牌11一235.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黃奕鵬(NG YIK PENG),男,1960年8月6日出生,新加坡籍,電腦工程師,住新加坡大牌460宏茂橋10道門牌03-1576.訴訟代表人:郭經緯、韓祥豐、張思亮,代表上列52位被上訴人。

委托人:高燧濤,廈門英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人:王桂英,廈門英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第三人:香港太平洋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香港特別行政區灣仔港灣道18號中環廣場59層。

法定代表人方潤安,董事長。

上訴人福建東山太平洋房地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山太平洋公司)為與被上訴人郭經緯等52人、原審第三人香港太平洋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太平洋公司)預售商品房合同糾紛一案,不服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1999)閩民初字第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東山太平洋公司的委托人王建輝,郭經緯等52人的委托人王桂英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1992年,香港太平洋公司有償取得福建省東山縣金鑾灣911.388畝土地使用權后,設立了東山太平洋公司并由東山太平洋公司經合法審批在該塊土地上開發建設金鑾灣廣場房屋。1993年3月3日,東山縣房產管理處批準東山太平洋公司在境外銷售其開發建設的房屋。

1993年6月,郭經緯等52人與香港太平洋公司在新加坡簽訂了43份《商品房購銷合同》,約定:郭經緯等52人(乙方)向東山太平洋公司(甲方)購買位于福建省東山縣金鑾灣百億新城內金鑾灣廣場房屋43單位,總價款新加坡幣2243461.71元,乙方在合同簽訂時付總樓價的10%,簽訂后30日內付總樓價的20%,其余樓價款于甲方發出入伙通知書后10日內付清;甲方須于1994年3月31日將物業交付乙方使用。如甲方未能按上述日期交付,須按上述日期起第六十天后按以乙方已付樓款之萬分之四向乙方支付利息;本合同書的訂立、變更、解除、終止,均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及有關規定。合同簽訂后,郭經緯等52人按43份合同分別支付了定金、第一期、第二期購房款,共計新加坡幣673016.81元,其中:郭經緯、梁愛珍支付26908.5元,韓祥豐支付16048元,張思亮、周美姬支付26908元,郭金龍、鄭賽娥支付16677元,蘇秀華、蔡清偉支付32022元,蔡秋河支付11115元,李必光支付22509元,李俊龍、陳秀妹支付51000元,李高強、李高超支付16677元,李松喜、蘇燕君支付65512元,李永良、張開春支付16677元,林寶玉、鄭麗玲支付16677元,盧耒發支付12276元,黃玉鶴支付12951元,黃書村支付13975元,王蓮玉支付16677.9元,潘合耀、蔡翠娥支付12276元,沈妙嫦、林貴庠支付11100元,陳維深、鄭秀蘭支付30016元,黃良天、袁美玉支付16677.9元,葉建德支付16677元,王國祥支付10103.71元,朱進來支付16677元,李慶宗支付11115元,林作佳、張惜鳳支付13828元,林樹雄、符玉梅支付23492元,吳順吉支付21921元,顏金豐支付13563元,陳亞順支付22509元,陳萍珠、黃亞安支付22509元,龍昌明支付8611元,陳信隆、曾燕芬支付16677元,陳利穎、陳愛朱支付16677元,黃奕鵬支付13975.9元。東山太平洋公司分別于1993年7月2日、29日向付款人出具收據、香港太平洋公司在收據上簽章。1994年年底,金鑾灣廣場工程停工,至今尚未恢復建設。期間,郭經緯等52人多次催促東山太平洋公司及香港太平洋公司按合同交付房屋并按合同約定賠償利息損失,東山太平洋公司曾于1995年8月23日函復購買東山縣金鑾灣廣場之新加坡買方,稱:將房屋交付使用日期延至1996年6月30日,如再不能如期交付,1996年6月30日以后之過期賠償,將按買家已付款項的日息萬分之八計算賠償,另1995年年底前之賠償按原合同規定按日息萬分之四計算。雙方在《商品房購銷合同》的第16條中約定:甲方同意該物業入伙起五年后的一年內以本合同所訂樓價之兩倍價格向乙方回購該物業,屆時乙方對該物業之出讓與否有自由選擇權。但合同簽訂后,雙方對該項約定如何實際履行未再作約定。

1999年2月,郭經緯等52人以東山太平洋公司未能在1994年3月31日交付房屋,已構成嚴重違約,請求解除合同,判令東山太平洋公司及香港太平洋公司返還郭經緯等52人購房款新加坡幣673016.81元、律師見證費新加坡幣126121元,并按東山太平洋公司1995年8月23日的書面承諾賠償利息損失,及其他損失新加坡幣48萬元。

一審法院認為,東山太平洋公司經政府職能部門批準,在境外銷售其開發建設的東山金鑾灣廣場房屋,香港太平洋公司東山太平洋公司在新加坡與郭經緯等52人簽訂的43份《商品房購銷合同》,雙方意思表示真實、內容合法,應為有效合同,雙方均應按合同約定履行。東山太平洋公司未能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向郭經緯等52人履行交房義務,構成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鑒于金鑾灣廣場工程已于1994年年底停建,經郭經緯等52人向東山太平洋公司催告,東山太平洋公司至今仍不能交付合同約定的房屋,郭經緯等52人購買房屋所預期的經濟利益不能實現,故郭經緯等52人請求解除雙方所簽訂的43份《商品房購銷合同》,應予支持。東山太平洋公司辯稱郭經緯等52人逾期支付購房款,雙方均違約,合同不應解除的理由不能成立。合同解除,東山太平洋公司應當返還其已收取郭經緯等52人的購房款新加坡幣673016.81元,并按合同及其于1995年8月23日給買方的書面答復,支付賠償金。東山太平洋公司關于按合同及1995年8月23日書面答復,其承諾按日萬分之八支付利息是以合同繼續履行為條件的辯稱,因與雙方的約定不符,不予采納。郭經緯等52人主張東山太平洋公司應支付其合同見證費,因未能提交符合法定形式要件的證明依據,該項費用不予確認。雙方所簽合同的第16條約定的內容,只是表明雙方的意向,因此郭經緯等52人主張的預期利潤沒有確定性,郭經緯等52人關于東山太平洋公司應賠償其取得該房屋后可實現的、東山太平洋公司回購房屋后的預期利潤新加坡幣48萬元的主張不予支持。東山太平洋公司辯稱,郭經緯等52人提出的見證費及預期利潤48萬元不應保護的理由成立。香港太平洋公司系東山太平洋公司的投資人,其未完全履行投資義務,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第十六條、第二十九條第一款第(一)、(二)項、第十八條、第三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法復(1994)4號《關于企業開辦的其他企業被撤銷或者歇業后民事責任承擔問題的批復》第一條第(2)項之規定,判決:一、解除郭經緯等52人與東山太平洋公司簽訂的43份《商品房購銷合同》;二、東山太平洋公司應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郭經緯等52人購房款新加坡幣673016.81元并賠償利息損失,其中:1994年5月31日起至1996年6月30日止按日萬分之四計算利息,1996年7月1日起至判決確定的還款之日止按目萬分之八計算利息;三、如東山太平洋公司以其自有資產不足以承擔上述還款義務時,香港太平洋公司應在其出資不足的范圍內,對東山太平洋公司履行上述還款義務承擔償付責任四、駁回郭經緯等52人的其他訴訟請求。

東山太平洋公司不服一審判決,向我院上訴稱:1、本案涉及的43份《商品房購銷合同》,購房者應為53人,即1993年6月3目簽署的SA023《商品房購銷合同》的購房人為LEE AH KONG(李必光)及SOO SIEW ENG(蘇秀英),蘇秀英死亡后,應追加蘇秀英的合法繼承人參加訴訟,一審對此沒有調查,認定“郭經緯等52人分別按43份合同支付了定金”與事實不符,定金及購房款新加坡幣6730I6.81元,不包括蘇秀英的付款份額。2、東山太平洋公司雖承諾逾期交房,從1996年6月30目起按日萬分之八計息賠償,但是,該承諾的條件是在雙方履約交房的前提下對逾期交房的違約行為的損失賠償,不是解除合同的賠償。一審判決按日萬分之四及萬分之八賠償郭經緯等利息損失顯失公平,請求改判。郭經緯等52人答辯:SA023《商品房購銷合同》的共有人之一蘇秀英死亡后,其財產權益應由其夫李必光及兩個兒子繼承,現其兩個兒子均表示放棄繼承(二審期間提交了放棄繼承的公證認證證明),一審期間,李必光參與訴訟,東山太平洋公司對此未提出異議,故一審認定事實無誤,請求維持原判。香港太平洋公司未與應訴。

本院認為,郭經緯等52人與香港太平洋公司在新加坡簽訂的43份《商品房購銷合同》,已經福建省東山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批準,且合同的內容不違反法律,一審判決認定合同有效正確。根據查明的事實,SA023合同的購房人李必光、蘇秀英(夫妻)已按合同約定支付了購房款,在郭經緯等52人起訴東山太平洋公司與香港太平洋公司違約時,蘇秀英因死亡未參加訴訟,但李必光參加了訴訟,對此東山太平洋公司與香港太平洋公司均未提出異議,且不因此損害東山太平洋公司與香港太平洋公司利益,東山太平洋公司上訴提出一審判決遺漏當事人、認定事實有誤沒有依據。二審期間,李必光及其兩個兒子提交了“繼承聲明書”,蘇秀英在SA023合同中的權利義務已由李必光繼承,其二子放棄繼承,因而已不存在當事人主體資格的問題。本案所涉及的43份《商品房購銷合同》雖由香港太平洋公司與郭經緯等52人簽訂,但從合同內容看,甲方(賣方)為東山太平洋公司與香港太平洋公司,付款收據由東山太平洋公司出具,香港太平洋公司收款并在收據上蓋章,由此可以認定,向境外銷售房屋的行為是由東山太平洋公司與香港太平洋公司共同實施的,兩公司之間沒有委托合同,一審判決認定東山太平洋公司與香港太平洋公司系關系不妥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郭經緯等52人已按約定支付了購房款,但東山太平洋公司與香港太平洋公司沒有按約定交房,且從1994年底工程停工至今五年之久,屬嚴重違約行為,郭經緯等52人為維護自身利益提出解除合同,并請求賠償經濟損失,于法有據。一審判決依據東山太平洋公司1995年8月23日的書面承諾賠償郭經緯等損失并無不當。由于東山太平洋公司未被撤銷或歇業,一審判決適用最高人民法院(1994)法復4號《關于企業開辦的其他企業被撤銷或歇業后民事責任承擔問題的批復》第一條第(2)項之規定有誤。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第十六條、第十八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九條第一款第(一)、(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二)、(三)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變更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1999)閩民初字第3號民事判決第一項為:解除郭經緯等52人與東山太平洋公司、香港太平洋公司簽訂的43份《商品房購銷合同》;

二、變更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1999)閩民初字第3號民事判決第二項為:東山太平洋公司與香港太平洋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郭經緯等52人購房款新加坡幣673016.81元并賠償利息損失,其中:1994年5月31日起至1996年6月30日止按日萬分之四計算利息,1996年7月1日起至本判決確定的還款之日按日萬分之八計算利息;

三、撤銷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1999)閩民初字第3號民事判決第三項;

四、維持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1999)閩民初字第3號民事判決第四項。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青青爽极品在线视频 | 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 成人自拍视频网站 | 欧美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99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一区美女 | 99精品免费视频 | 久久成人免费网站 | 99久在线精品99re6视频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2 | 久久精品影院永久网址 |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 色婷婷六月桃花综合影院 | 欧美日韩性视频 | 九七伦理97伦理 | 精品伊人 | 久久亚洲视频 |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福利网站 | 奇米第四色在线视频 | 婷婷精品 | 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中文 | 日韩精品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激情婷婷网 | www.99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 | 欧美操日韩 | 成人小视频免费 | 久久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 | 九九九热在线精品免费全部 | 亲爱的妈妈3高清hd 亲爱的妈妈3 |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 5月丁香婷婷 | 久草国产精品 | 久久免费视频6 |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 | 国产高清视频免费 | 色婷婷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