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6 10:46:45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安全生產技術規程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可概括劃分為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兩大類,前者是各種安全管理制度、章程、規定的總稱,后者是各類安全操作規程、標準、規范的總稱。
1.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一個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可根據管理面向的對象不同來劃分,例如面向一般管理,應建立各種綜合安全管理制度;面向安全技術,應建立安全技術管理制度;面向職業危害,應建立職業衛生管理制度等。通常可把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劃分為以下四類:
(1)綜合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安全生產總則、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技術措施管理、安全教育、安全檢查、安全獎懲、“三同時”審批、安全檢修管理、事故隱患管理與監控、事故管理、安全用火管理、承包合同安全管理、安全值班等規章制度。
(2)安全技術管理制度
包括特種作業管理、危險作業審批、危險設備管理、危險場所管理、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管理、廠區交通運輸管理、防火制度以及各生產崗位、各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等。
(3)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包括職業衛生管理、有毒有害物質監測、職業病、職業中毒管理。
(4)其他有關管理制度
如女工保護制度、勞動保護用品、保健食品、員工身體檢查等。
例如,某化工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檢查制度、事故管理制度、“三同時”制度、安全作業證制度、安全技術措施管理制度、安全裝置管理制度、安全檢修制度、防火防爆制度、危險物品管理制度、防止急性中毒和搶救措施辦法、要害崗位安全管理制度、勞動防護用具(品)和保健發放管理制度、廠區交通管理制度、倉庫安全管理制度、建筑與安裝安全管理制度、科研與設計安全管理制度等。
2.安全操作規程
在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同時,生產經營單位還必須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生產技術規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規程:
(1)每種產品生產的工藝規程和安全技術規程;
(2)各生產崗位的安全操作法,包括開停車、出料、包裝、倒換、轉換、裝卸、運載以及緊急事故處理等操作的安全操作方法;
(3)生產設備、裝置的安全檢修規程;
關鍵詞:化工企業工藝;安全技術;管理
1化工企業工藝安全技術管理的任務和意義
化工企業工藝安全技術管理主要包括技術規程制定、規程執行情況檢查、生產技術改進、技術引進、技術組織措施和經驗總結完善等方面的內容。化工企業工藝技術安全管理根據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依據化工企業的實際和企業生產的特點,建立健全企業安全生產工藝技術的技術標準、規章制度,重點是管好生產工藝技術規程,從而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化工企業安全技術管理工作的任務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組織企業的技術工作,健全完善各項安全技術管理規定,維護好生產技術工作秩序,督促各部門嚴守規程進行生產,確保企業生產的安全正常進行;二是組織開展企業技術革新研究,推進技術創新進度,并負責新技術的推廣使用,保證盡快把科研成果應用到生產上去;三是發揮企業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立足企業現有物質技術條件,不斷總結經驗,通過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提高產品質量,發展新品種。因此,化工企業必須加強和完善安全技術管理,不斷進行技術改造,從而提高企業的經營績效。
2化工企業工藝安全技術管理方法
2.1工藝設備質量保證
工藝設備質量是安全生產的保證,而質量保證是提高工藝設備本質安全水平的有效手段和具體措施。開展工藝質量保證工作的主要目的和意義在于及時辨識、預測和消除工藝設備在設計、選型、制造過程中設備本身的缺陷,從設備源頭實現風險控制目的;同時優化組合管理資源,修復和彌補工藝設備前半段生命周期中存在的管理偏差和管理漏洞,消除因管理不善引發的設備缺陷以及隨之產生的風險,并持續改進,以確保工藝設備運行時保持良好狀態和高可靠度,提高設備后期管理的效率。
2.2工藝安全技術的收集與采集
企業應從信息收集內容和制度上為信息的完善提供保障,認真組織收集工藝設計信息、設備設計信息、工藝危害物料信息、安全信息、運行過程信息。
2.3工藝安全技術的分析與應用
在工藝安全技術收集完善之后,對收集的內容進行篩選、分析與評價。生產中,各專業部門指定專人核查相應的信息是否及時溝通,保證工藝安全技術信息更新為最新,提醒現場人員使用最新的工藝安全技術。相關的安全信息充分應用于制度標準、操作規程、應急預案、檢修方案的制定以及工藝安全分析、變更管理、員工培訓的實施等;按照物料安全技術說明書要求儲存、使用、處理各類危險物料,員工了解與其崗位相關的危害物料的危害和防護要求,操作過程中正確使用防護設施,危險化學品應在現場張貼明顯的安全標簽;設備的運行、維修、檢測等信息得到有效應用,能為設備管理提供明確的標準。
2.4藝安全技術數據的動態維護與管理
對于企業的工藝安全技術數據信息,應明確專人負責信息管理、維護和更新,對變更后相應的工藝安全技術(連帶變更)應及時進行更新。工藝安全技術信息,如PID圖、工藝裝置內介質的技術參數必須與實際操作及生產現場保持一致,以便在工藝安全技術參數發生偏離時給員工以正確的指導,避免危害的產生。對變更項目的工藝安全技術及時進行更新,包括存放在不同地點且可能使用的同一類信息,這樣才能避免過時工藝安全技術的誤用。
2.5加大安全生產管理投入
安全生產管理涉及到企業的方方面面,要把安全生產貫徹到位,全面實現安全生產,必須保證充足的資源投入。一是要做好技術革新,根據企業具體生產要求,及時更新生產設備,加設必要的安全措施。二是要保證人員的教育培訓投入,定期組織管理人員、生產人員、技術人員進行安全生產培訓。三是做好設備維護、保養工作,發現故障及時修復,保證設備狀況正常穩定。
2.6建立與安全生產相結合的績效考核體系
企業要將安全生產作為日常績效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根據工作職責和內容,明確企業每一個崗位的安全生產工作要求,將每一個員工安全生產情況納入績效考核范圍之內,與個人經濟收入相掛鉤。同時加大考核力度,全面檢查職工在日常工作中安全生產制度執行情況,及時糾正、規范員工行為。
3化工工藝安全管理發展展望
化工工藝安全管理的發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可謂是任重而道遠。但是在未來的發展中,只要我們把握好原則,按照具體的制定好的方法措施來執行,把各個方案都執行到位,加強管理監察的力度,那么化工工藝安全管理的發展還是可以期待的。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隨著新科技的不斷發展,許多化工工藝也必將進人一個高速更新的節奏,因此我們的相關安全管理設施和具體措施也并非能夠保持一層不變而永葆工藝安全的,而是需要根據化工工藝在發展中出現的新態勢和新情況,對安全管理的具體措施和方案進行相應的調整,只有做到與時俱進,那么化工工藝安全管理才能夠有發展的未來。
總之,化工工藝流程中的安全對于產品的產出、企業的效益和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化工工藝生產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每一個化工企業或者單位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也是需要我們時刻關注、不斷革新的一大模塊,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其的研究。
作者:王寶利
參考文獻:
[1]龍才.化工企業風險監控與安全管理預警技術分析[J].石化技術,2015,12:254-255.
論文摘要:介紹徽州區推進蔬菜產業發展的措施,即:加強組織領導,促進無公害蔬菜標準化基地發展;強化科技興菜,提高蔬菜無害化生產水平:建立技術標準,嚴格蔬菜生產技術規程;加強檢驗檢測,全面提高無公害蔬菜品質;推進產業化經營,培育蔬g-c-業合作組織;建立服務體系.確保穩定健康發展。
i加強組織領導,促進無公害蔬菜標準化基地發展
首先成立了標準化生產組織。區里成立了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全區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的日常組織實施和業務指導、監督工作。其次建立區、鎮、村三級服務 網絡 ,宣傳、組織、發動無公害蔬菜生產,開展生產技術培訓,提高廣大菜農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意識與技能,營造無公害蔬菜生產、流通和消費的社會環境。三是與村里就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和生產管理簽訂協議書,全程監控整個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過程,保證蔬菜的安全生產,推動了基層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管理工作。
2強化科技興菜,提高蔬菜無害化生產水平
一是廣泛宣傳,加強培訓,提高菜籃子生產者整體素質。在全區范圍內通過培訓班、現場會、廣播電視、宣傳手冊、黑板報、上九廟會、科技三下鄉等多形式、多層次、多內容的開展無公害蔬菜生產標準、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的科技培訓和宣傳推廣活動,全區10萬人口中,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的知曉率近80%以上,基地農戶培訓及宣傳手冊到戶率達90%以上,戶均有1人能熟練掌握無公害蔬菜生產標準化生產技術。二是加強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的引進與示范推廣。結合本區實際,選用高抗、多抗、適宜、適銷蔬菜新優品種(品種主要為茄果類、瓜類、豆類、水生菜類等)進行示范推廣,全區共引進各類新優蔬菜品種40余個。如:2007年我區從湖北武漢引進了優質蓮藕武漢高產63新品種,該品種蓮藕投人產出比1:10,產量可達45t/hm2之多(藕種4 500kg/hmz),比當地蓮藕產量增加22.5t/hm,以上。在技術上加大保護地生產推廣技術,合理進行大棚輪間套作,充分發揮各類設施優勢,大力推廣應用“三避”實用技術和誘蟲板、頻振式殺蟲燈等先進防蟲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生態蔬菜栽培管理技術,全面提升我區蔬菜科技生產管理水平,推進蔬菜產業的持續發展。
3建立技術標準,嚴格蔬菜生產技術規程
為完善無公害蔬菜生產標準體系,做到“有標貫標、無標制標”,在遵循國家農業部行業標準及省級地方標準的基礎上,對尚未出臺標準的一些蔬菜品種,結合我區蔬菜生產實際編寫制定了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及產品標準,其中((無公害菜豆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和((無公害菜豆產品標準》已報質監局審定批準,并作為我區的地方標準實施,從而使我區無公害蔬菜生產的技術體系趨于完善。
4加強檢驗檢測,全面提高無公害蔬菜品質
徽州區蔬菜副食品產銷辦公室自2000年起,就組織開展了蔬菜農殘抽檢工作,先后采用速測卡、速測錄、速測儀等重點對蔬菜主產區和批發市場進行了取樣檢測。從2004年建立了無公害蔬菜農殘檢測室,配備了一套定性檢測儀器和相關設備,全面開展對蔬菜農藥殘留的檢驗檢測工作,受到當地政府與廣大菜農的高度關注。生產基地蔬菜凡是經檢測合格的,允許上市銷售,經檢測農藥殘留超標的,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發出禁止采收通知單或延期采收通知單,由村委會通知菜農延遲采收,責令生產限期整改,禁止進人市場,對亂用禁用農藥者嚴厲處罰。
5推進產業化經營,培育蔬菜專業合作組織
一是培植一批龍頭 企業 。近年來,我區著力培植了一批從事蔬菜加工的龍頭企業(黃山豐樂食品有限公司、黃山五岳食品有限公司、黃山綠生食品有限公司、黃山華翠食品有限公司),通過訂單農業形式, 發展 生產,以單定產,2006年加工年產值達2 220萬元,出口創匯達巧萬美元。二是培育了專業合作 經濟 組織。截至目前,全區共培育與扶持了7個蔬菜產銷合作組織,分別是:徽州安凱農副產品產銷協會、凱華綠色蔬菜協會、徽州放心菜協會、徽州維佳食品有限公司、西溪南鎮蔬菜協會、西溪南東紅村商品菜協會、巖寺早蓮藕營銷協會;且對它們實行規范化管理,切實轉變服務方式,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充分發揮其在蔬菜產業中上接市場、下連農戶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為菜農做好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工作,有效促進蔬菜產業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畜產品;安全生產;現狀;發展策略
1麥積區畜產品安全生產現狀
截止2016年底,麥積區畜禽飼養總量達到283.19萬頭(只),其中:生豬存欄18.8萬頭(其中能繁母豬1.03萬頭),出欄22.8萬頭;牛存欄6.68萬頭(其中奶牛0.22萬頭),出欄2.5萬頭;家禽存欄122.5萬只,出欄100.5萬只;羊存欄5.2萬只,出欄2.75萬只。肉、蛋、奶、魚產量分別達到2.1萬t、0.71萬t、0.59萬t、0.235萬t,畜牧業產值達到7.24億元。畜牧業已成為全區農村經濟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但是,高度集約化引起的環境污染、疫病傳播、濫用抗生素和違禁藥品以及飼料衛生指標超標、畜產品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等因素造成畜產品有毒有害物質的超量殘留,畜產品質量不斷下降。動物性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消費者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如何轉變養殖觀念,調整養殖結構,建立更為安全、健康、高效的養殖模式是現代集約化養殖研究者和生產者面臨的新課題。為了實施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切實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健全監督檢查體系,完善制度建設,2016年麥積區集中力量開展動物產品為主的食品安全專項整頓活動。全區養殖企業積極轉型,從主要追求數量增長為主的傳統養殖業的基礎上實現數量、質量和生態效益并重發展的現代養殖業。
2麥積區畜產品安全生產發展策略
首先成立了標準化生產組織。區里成立了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全區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的日常組織實施和業務指導、監督工作。其次建立區、鎮、村三級服務網絡,宣傳、組織、發動無公害蔬菜生產,開展生產技術培訓,提高廣大菜農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意識與技能,營造無公害蔬菜生產、流通和消費的社會環境。三是與村里就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和生產管理簽訂協議書,全程監控整個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過程,保證蔬菜的安全生產,推動了基層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管理工作。
2強化科技興菜,提高蔬菜無害化生產水平
一是廣泛宣傳,加強培訓,提高菜籃子生產者整體素質。在全區范圍內通過培訓班、現場會、廣播電視、宣傳手冊、黑板報、上九廟會、科技三下鄉等多形式、多層次、多內容的開展無公害蔬菜生產標準、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的科技培訓和宣傳推廣活動,全區10萬人口中,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的知曉率近80%以上,基地農戶培訓及宣傳手冊到戶率達90%以上,戶均有1人能熟練掌握無公害蔬菜生產標準化生產技術。二是加強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的引進與示范推廣。結合本區實際,選用高抗、多抗、適宜、適銷蔬菜新優品種(品種主要為茄果類、瓜類、豆類、水生菜類等)進行示范推廣,全區共引進各類新優蔬菜品種40余個。如:2007年我區從湖北武漢引進了優質蓮藕武漢高產63新品種,該品種蓮藕投人產出比1:10,產量可達45t/hm2之多(藕種4500kg/hmz),比當地蓮藕產量增加22.5t/hm,以上。在技術上加大保護地生產推廣技術,合理進行大棚輪間套作,充分發揮各類設施優勢,大力推廣應用“三避”實用技術和誘蟲板、頻振式殺蟲燈等先進防蟲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生態蔬菜栽培管理技術,全面提升我區蔬菜科技生產管理水平,推進蔬菜產業的持續發展。
3建立技術標準,嚴格蔬菜生產技術規程
為完善無公害蔬菜生產標準體系,做到“有標貫標、無標制標”,在遵循國家農業部行業標準及省級地方標準的基礎上,對尚未出臺標準的一些蔬菜品種,結合我區蔬菜生產實際編寫制定了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及產品標準,其中((無公害菜豆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和((無公害菜豆產品標準》已報質監局審定批準,并作為我區的地方標準實施,從而使我區無公害蔬菜生產的技術體系趨于完善。
4加強檢驗檢測,全面提高無公害蔬菜品質
徽州區蔬菜副食品產銷辦公室自2000年起,就組織開展了蔬菜農殘抽檢工作,先后采用速測卡、速測錄、速測儀等重點對蔬菜主產區和批發市場進行了取樣檢測。從2004年建立了無公害蔬菜農殘檢測室,配備了一套定性檢測儀器和相關設備,全面開展對蔬菜農藥殘留的檢驗檢測工作,受到當地政府與廣大菜農的高度關注。生產基地蔬菜凡是經檢測合格的,允許上市銷售,經檢測農藥殘留超標的,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發出禁止采收通知單或延期采收通知單,由村委會通知菜農延遲采收,責令生產限期整改,禁止進人市場,對亂用禁用農藥者嚴厲處罰。
5推進產業化經營,培育蔬菜專業合作組織
一是培植一批龍頭企業。近年來,我區著力培植了一批從事蔬菜加工的龍頭企業(黃山豐樂食品有限公司、黃山五岳食品有限公司、黃山綠生食品有限公司、黃山華翠食品有限公司),通過訂單農業形式,發展生產,以單定產,2006年加工年產值達2220萬元,出口創匯達巧萬美元。二是培育了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截至目前,全區共培育與扶持了7個蔬菜產銷合作組織,分別是:徽州安凱農副產品產銷協會、凱華綠色蔬菜協會、徽州放心菜協會、徽州維佳食品有限公司、西溪南鎮蔬菜協會、西溪南東紅村商品菜協會、巖寺早蓮藕營銷協會;且對它們實行規范化管理,切實轉變服務方式,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充分發揮其在蔬菜產業中上接市場、下連農戶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為菜農做好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工作,有效促進蔬菜產業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規程;責任制;質量認證;監督制度
中圖分類號: F316.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3)-18-70-1
1 技術規程及其種類
1.1 技術規程的概念
林業生產往往要經過多道工序,由眾多工人共同完成,各道工序和每個工人的工作都要貫徹執行技術標準。技術規程則是為貫徹執行技術標準,保證生產有秩序進行,對林產品生產、工程項目施工、設備使用維修及保障生產安全等所作的技術規定。技術標準是對各項生產技術提出的總要求;而技術規程則規范各項技術規定,使其按照技術標準的要求去實施。因此,技術規程是實現技術標準的重要手段,是指導產品加工和工人操作的準則,是安排計劃、調度、檢驗、組織和供應工作的技術依據。它對實現設計要求、保證產品和作業質量,促進生產和節約具有重要意義。
1.2 技術規程的種類
技術規程的種類很多,有的是根據產品標準分解出來規范某工序、某零部件加工的工藝規程;有的是規范某類工程設計與施工的專業技術規程,如造林調查規劃設計規程、造林技術規程、育苗技術規程等;有的是規范工人作業技術的操作規程或崗位守則等;有的是為了保障工人安全生產的安全技術規程等。各種技術規程一經制定就應認真貫徹執行,要通過加強技術規程教育,搞好技術培訓,要建立健全技術責任制,嚴格技術紀律;要為執行技術規程提供必要的物質保證,從而發揮規程的作用。
2 技術責任制
現代國有林場的生產不僅要有技術規程規范其生產活動,還必須有嚴格的技術責任制保證生產活動按規程的要求運行。
建立技術責任制,還必須建立車間(分場)、工段(作業組)各級的技術責任制。車間、工段的技術工作,由車間主任、工段長負責。對于同生產崗位有關的技術標準、技術規程和其他技術規定,應列入工人的崗位責任制中,建立工人的技術責任制。
建立技術責任制的實質就是要建立全廠集中統一的技術指導,建立各級技術領導的責任制和工人的技術責任制,把技術標準、技術規程等貫徹落實到崗位并明確其職責。建立各級技術責任制,必須正確劃分各級技術管理的權限。確定各級技術管理權限要從林場的實際出發,有利生產,便于管理,正確處理全局與局部、遠期與近期、后方與前方的關系。
3 技術監督與質量認證制度
3.1 技術監督
技術監督主要是為了保證產品和作業質量,監督技術標準和技術規程的貫徹執行而建立的技術檢查工作體系。這種監督檢查是按預定的質量標準、生產條件、工藝過程和檢驗要求,使用一定的工具、量具、儀器,對從原材料進廠到產品出廠全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每一道工序所進行的檢驗。
通過監督檢查,保證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入生產、不合格的零配件不用于裝配、不合格的產品不出廠。監督檢查要充分發動群眾,建立生產工人自檢、班組內互檢和專職人員檢查監督相結合的“三檢”制度。
3.2 質量認證制度
3.2.1 質量認證制度 質量認證制度是國家技術監督部門為加強對產品質量實施監督的一項重要制度。世界上實行質量認證最早的國家是英國,1903年英國工程標準委員會首創世界第一個用于標準的標志,即“BS”標志或稱“風箏標志”。
我國的產品質量認證工作起步較晚,經歷了逐步認識和發展過程。1988年12月29日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以來,產品質量認證工作開始納入法制的軌道。1993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進一步明確要在全國逐步推行林場質量體系和產品質量認證制度。該法第十四條規定:“國家根據國際通用的質量管理標準,推行林場質量體系認證制度。國家參照國際先進的產品標準和技術要求,推行產品質量認證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質量法》所說的質量認證制度,又稱合格認證制度。1986年國際標準化組織將質量認證制度定義為“有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證實某一經鑒定的產品或服務符合特定標準或其他技術規范的活動”。上述關于質量認證和合格認證的定義包含有以下幾項基本內容:認證的對象是產品或服務;特定的標準和技術規范是認證的基礎;證明認證批準的方式是合格證書或合格標志;質量認證時第三方從事的活動。森林認證制度是林業生產領域代表性的認證制度。
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商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為了銷售其商品,總是通過各種形式宣傳其質量優越可靠,以贏得顧客的信任和歡迎;而消費者總希望買到稱心如意的商品。賣方為了證實其商品質量優越可靠,買方為了避免上當受騙,都希望有一個第三方來公正地證明商品的質量。質量認證就是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出現的,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
圍繞全區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按照“屬地管理”原則,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為重點,開展全面、深入、細致的安全生產大檢查。通過檢查,進一步落實企業主體、部門監管、屬地管理“三個責任”,進一步健全落實以責任制為核心的安全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技術規程和標準,徹底排查治理事故隱患,認真解決安全管理上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的發生。
二、領導機構
為切實落實廣電系統開展安全大檢查工作的安排部署,加強對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的領導,確保安全檢查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成立市廣播電影電視局區分局安全大檢查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排查范圍及重點
1、市摩爾電影城,市區大世界電影城
積極協調、配合公安、電力、食藥監等部門對電影城消防、用電、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檢查。重點檢查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落實情況;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情況;技術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作業規程建立執行情況;現場安全監督檢查情況;安全管理措施到位情況等。(牽頭負責人:需要區公安、消防、食藥監局等單位配合)
2、市飛高電影院線公司
全面協調飛高電影院線公司,加強對放映設備器材的維護管理,杜絕在放映過程中因設備器材短路而導致火災等安全事故的發生。
與各鎮(街)密切配合,檢查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場地是否符合安全觀影要求,觀影人員入場、疏散的管理辦法,電源接入、布置的安全措施、現場秩序維護辦法。整改完善安全放映觀影管理制度,應急處置措施辦法,消除和杜絕安全隱患。(牽頭負責人:需要鄉鎮政府、轄區派出所配合)
3、區廣播電視網絡
積極協調省網絡公司農網部,加強溝通,全面排查有線、無線電視安裝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隱患,有效避免高壓電線與廣電光纖、電纜線的交叉接觸,防止觸電事故發生;要全面排查桿線的牢固狀況,對桿線進行必要的加固,防止桿線倒塌傷人;制定完善高空作業安全技術規程,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杜絕高空作業安全事故的發生。(牽頭負責人:需要市網絡公司配合)
4、辦公區域
檢查自身的安全生產情況,重點檢查安全播出應急預案是否完善、廣播影視設備設施是否做到安全管理,人員外出工作是否做到安全監管,各部門辦公設備、用電是否安全規范等。(牽頭負責人:)
四、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迅速行動
要把此次安全大檢查作為加強行業管理,有效防范和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的具體措施,各部門從即日起迅速行動,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明確目標,精心組織,嚴格排查,把各項任務落實到人、到位。主要領導親自部署,分管領導具體抓,緊密結合工作實際,緊盯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重點環節,加強指導、狠抓落實。要制定有針對性的檢查工作計劃,組織開展對本行業領域重點企業和重要環節的督促檢查,認真查找影響安全生產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
2、突出重點,強化督導
要突出重點行業和領域生產經營單位的自查自改,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增強事故防范能力,要積極配合各相關職能部門組織檢查組深入基層和生產一線檢查安全生產各項措施落實情況,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和漏洞,要及時督促相關企業、人員抓緊整改落實,并制定完善應急預案和防范措施,增強安全意識和事故防范能力,全面打牢安全生產基礎。
3、認真檢查,做好記錄
各檢查組牽頭負責人要做好檢查時間、地點、聯系人、內容、整改措施等完備的檢查記錄,并注意完善相關檢查手續,做好資料收集保存以備查閱。
關鍵詞 韭菜;夏秋季;高產;安全;生產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33.3.0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3-0098-02
韭菜是人們常年食用的主要蔬菜品種之一,周年生產供應市場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根據市場調查,一是菜農重視反季節保護地生產,反季節保護地栽培面積較大,市場供應比較充足;二是夏秋季高溫期韭菜生產容易發生病蟲為害和干尖黃葉現象,使生產上使用藥物多,投工多,投資大,影響菜農夏秋季生產的積極性,導致市場供應不足;三是夏秋季韭菜生產易發生病蟲危害,無公害安全生產才能維護消費者切身利益。因此,夏秋季韭菜高產優質安全生產技術研究與利用顯得尤其重要。
1 選擇莖葉耐熱性強品種
選擇冬季根莖抗寒性強、夏秋莖葉耐熱性強、葉色深綠、株型較直立、商品性狀好的品種,這種類型品種夏秋高溫期耐熱性強,生長快,抗干尖黃葉特性優勢明顯,夏秋生產高產、優質潛力突出。
2 地塊選擇
育苗田與夏秋生產田選擇地面平坦、便于澆灌和雨后排水地塊、地力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前2~3年未種植過蔥、韭、蒜的菜田,以免蔥、韭、蒜這類菜田再連續生產時微量元素不足,病蟲危害重,干尖黃葉多,造成苗床生長期長,鮮韭產量低,品質差,投工多,投資大,效益不高。
3 培育壯苗
當韭菜種子10月上旬收獲脫粒后在黃淮地區即可播種育苗。育苗前施腐熟細碎有機肥(雞、豬肥等)60~90 t/hm2、硫酸鉀復合肥600~750 kg/hm2、尿素225~300 kg/hm2,深耕細耙后做畦,畦面寬1.5 m左右,畦長10~15 m。播種時澆足出苗水,當種子催芽露白40%~50%即可播種,播干種子60~75 kg/hm2,播種后蓋1 cm左右的細土,再用33%除草通乳油800~1 000倍液均勻噴霧畦面,可防止滋生雜草50~60 d,然后加蓋地膜,可增溫保濕早出苗,當出苗70%~80%時揭膜。
秋末冬初韭菜育苗連續陰雨天時,幼苗易發生猝倒病,在發病初期用80%疫霜靈可濕性粉劑或72.2%霜霉威水劑500~600倍液噴霧,間隔5~7 d噴1次,連續防治2~3次。
黃淮地區11月中下旬氣溫降至0~2 ℃時苗床搭建小拱棚夜間加蓋草苫,扣小弓棚前5~7 d澆1次越冬水,扣棚后注意觀察灰霉病的發生,在發病初期可用45%百菌清煙劑3 750 g/hm2,或10%速克靈煙劑4 500~5 250 g/hm2,在傍晚前點燃煙熏,間隔8~10 d防治1次。翌年2月中下旬氣溫漸高時注意通風煉苗、拆棚。
4 合理密植
韭菜生產田在定植前施足底肥,深耕細耙整平后做畦。夏秋季雨水較多,為便于雨后田間泥濘時韭菜收割(設計畦面不宜過寬,考慮木板竹板等物結合方便收割為宜),畦面寬一般以1.8~2.0 m為宜,畦長可靈活掌握,但注意排灌方便,畦埂寬40~50 cm,畦埂高15~20 cm。韭菜定植后一般生產2~3年為好,由于韭菜分蘗力強和易跳根,因此定植需適宜的密度和深度,避免密度過大或過小,深度過深和過淺影響產量和商品性,定植行距28~30 cm,定植深度8~10 cm,定植密度525萬株/hm2左右。
5 肥水管理
韭菜3月上中旬定植后及時澆1次返苗水,天氣干旱時,間隔8~10 d澆1次小水。4月下旬追施硫酸鉀復合肥450~600 kg/hm2、尿素300~375 kg/hm2,以滿足韭菜營養生長的需求,追施肥施后及時澆水。韭菜每次收割后,結合中耕除草追肥1次,追施優質腐熟細碎有機肥(雞豬糞等)22.5~30.0 t/hm2,硫酸鉀復合肥450~600 kg/hm2、尿素300~375 kg/hm2,施后澆水1次,夏秋季田間容易干旱和雨后積水,干旱時5~7 d澆1次水,雨后及時排出田間積水,每收割一刀后,結合澆水沖施1次沼液水15.0~22.5 t/hm2。做好田間肥水科學管理,能使韭菜優質高產,又能防止因肥水管理不當誘發的黃葉干尖現象發生。
6 病蟲草害防治
韭菜夏秋季主要病蟲害是疫病、韭蛆與斑潛蠅。做好病蟲害控制與無公害防治,不僅控制了因病蟲為害誘發的黃葉干尖,減少用工和投資,而且也保證了韭菜高產優質安全生產。4―5月天氣連續陰雨,氣溫低時易發生灰霉病,在發病初期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噴霧防治,間隔5~7 d防治1次。
利用栽培技術控制疫病發生:一是雨后及時排水;二是澆水均勻一致不澆大水,不積水;三是田間濕度大、光照強、氣溫高利用遮陽網適時遮光;四是韭菜生長高度30 cm左右及時收割;五是合理施肥,每次追施有機肥和氮磷鉀協調,不偏施氮肥,培養壯株壯根。利用栽培技術一般不用農藥即可控制疫病的發生與危害。
韭蛆與斑潛蠅防治:一是利用黃板和糖酒醋液誘殺韭蛆成蟲和斑潛蠅成蟲,懸掛黃板375~450塊/hm2,懸掛離地面高35~40 cm;用糖酒醋液(糖、酒、醋、水、90%敵百蟲晶體按3.0∶3.0∶1.0∶10.0∶0.5的比例制作溶液)105~150盆/hm2。二是設置防蟲網防止外部韭蛆成蟲和斑潛蠅成蟲入侵,選用設置40目的防蟲網,防蟲網和遮陽網骨架可共用。三是利用植物源和微生物源藥物防治,用1.1%苦參堿粉劑400~5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3 000~3 500倍液,噴霧防治斑潛蠅和韭蛆成蟲,灌根防治韭菜蛆[1-2]。四是化學防治。斑潛蠅是韭菜地上部的主要害蟲,用50%滅蠅胺可濕性粉劑1 500~1 8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3 000~3 500倍液,加80%敵敵畏乳油1 000倍液噴霧防治,間隔10~12 d噴1次[3-4]。夏秋季溫度高雨水多,田間容易滋生雜草,及時除去田間雜草以免影響韭菜生產的產量和商品性。
7 利用遮陽網輔助生產
夏秋季強光高溫期韭菜生產容易出現干尖黃葉現象,不僅是投工投資增加,影響了韭菜的產量和品質,利用遮陽網輔助栽培,可有利于韭菜營養生長,控制黃葉干尖效果顯著,使韭菜葉片嫩綠、品質好,產量高。根據試驗,當韭菜生長25~30 d時,遮光處理比無遮光對照株高2.8~5.2 cm,黃葉數少52.4%~68.7%,干尖數少61.5%~75.4%,增產4.4%~7.2%。當韭菜收割后8~12 d,生長2~3片葉,高度10~15 cm時,在光照充足、溫度達28 ℃以上時,可在10:00―16:00利用遮陽網遮光。特別是連續幾天陰雨后突然天晴,出現氣溫高、光照強,韭菜葉片容易失水萎蔫產生黃葉干尖,要適當提前和延長遮光時間2~3 h;遮陽網采用涼亭式或拱棚式覆蓋遮光,設置棚架要便于遮光操作和田間管理,選擇黑色60%~70%透光率為宜。
8 及時采薹與收割
7―9月是韭菜抽薹開花期,當韭菜長出韭薹時及時摘掉,由于韭菜的花薹生長會大量消耗養分,降低產量和商品性。及時摘薹控制生殖生長,有利于韭菜營養生長。當韭菜生長25~30 d、葉片數4~5片、株高30 cm左右時,即可收割,以免生長時間長,出現黃葉干尖。在降雨后田間泥濕,不能直接踩田收割時,可用木板、竹板等橫放在2個畦埂上,以便輔助收割,收割刀口與以地面平為宜。收割時應避開當天的高溫和強光時段,以免韭菜失水影響商品性[5]。
9 參考文獻
[1] 張僑,修文彥.綠色食品韭菜生產要求與關鍵技術[J].中國蔬菜,2015(9):94-96.
[2] 王娟,陳立新,林寶祥,等.無公害韭菜生產技術[J].北方園藝,2014(5):201-202.
[3] 姚淑娟,郭會星,高忠巖,等.設施韭菜安全生產關鍵技術集成[J].中國蔬菜,2014(3):74-75.
一、檢查概況
通過全面、深入的檢查,進一步落實了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各相關科、室、部門的安全監管職責,嚴厲打擊了非法違法建設行為,健全并落實了安全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建筑安全生產技術規程和標準,徹底排查治理事故隱患,認真解決安全管理上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做好防汛防雷等安全生產工作,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了事故的發生。
二、檢查范圍
此次安全生產大檢查的范圍是全市所有建筑施工工地、保障性住房、公園游樂設施、供水、排水、燃氣、市政公共設施的安全生產情況。
三、檢查內容
(一)建筑施工企業方面
在全面檢查的基礎上,重點檢查了建筑施工企業項目工程設計是否符合安全規范、安全規程,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安全要求、崗位責任是否落實到位等情況,突出檢查工藝系統、基礎設施、技術裝備、施工環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隱患。具體包括:
1、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建筑施工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制及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各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及落實情況。
2、建筑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程執行情況。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配備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情況;技術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作業規程建立、執行情況;企業的安全生產建章立制情況;施工現場安全監督檢查情況;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工程設計中的安全專篇制訂執行情況,以及依法履行安全設施“三同時”制度情況;外來施工隊伍(承包商)安全監管情況等。
3、隱患排查整改和重大危險源監控情況。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重要設施、裝備的完好狀況及日常管理維護、保養情況;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和危險物品的存儲容器,運輸工具的完好狀況及檢測檢驗情況;對施工現場及其重點環節和部位重大危險源普查建檔、風險辨識、監控預警制度的建設及措施落實情況。
4、應急管理情況。建立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或與相關應急救援隊伍簽訂協議情況;配備應急救援物資、制訂應急救援預案和應急演練情況;對企業周邊或施工過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的危險點排查、防范和治理情況等。
5、安全基礎工作及教育培訓情況。企業安全生產檔案建立情況;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的持證上崗情況;施工現場職工(包括農民工)的教育培訓情況;勞動組織、用工等情況。
(二)保障性住房
對全市保障性住房工程質量安全情況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檢查。
(1)對保障性住房工程質量監管情況,開展質量監管情況,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情況等。
(2)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及圖紙審查、檢測機構和注冊執業人員質量行為情況。
(3)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和裝飾裝修等工程施工質量。
(三)燃氣安全生產檢查工作。以《城市燃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為依據,認真開展了對燃氣企業的安全監督檢查工作。著重檢查我市液化氣企業的儲存、充裝、運輸、銷售等環節,以及天然氣輸送管道、閥門老化和泵房情況,詳細檢查各企業的應急預案和崗位責任制度、日常維護記錄、企業安全責任制的落實情況。要求各企業要嚴格執行安全技術規程,加強防雷電設施的檢查,在雷雨天氣情況下,燃氣儲罐要停止裝卸,并要維護好生產區的排水系統和其它安全設施。要加強高溫天氣下生產儲運設施溫度、壓力的監控,嚴格禁止超溫作業,及時做好降溫工作,堅決防止泄露、燃燒、爆炸等事故的發生。
(三)城市供水、排水安全檢查工作。檢查了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制落實和上墻情況。并對三星堆水廠及水源保護地進行檢查,對水廠安全重點部位進行安全監督,增加對水質監測的次數,在保證供水的基礎上杜絕由于飲用水而發生的疾病和中毒事故。在城市供水方面,檢查供水管網被騎壓情況、市政消防栓維護以及自來水管網爆漏搶險預案的準備情況。采取了有效措施確保城市排水和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安全運行,并針對可能因斷電造成的影響,制定了應對方案。
(四)公園組織對游船、觀光車等游客運載工具及帶有危險性的旅游項目、大型游藝機等安全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督促各經營單位加強設備維護和管理,對達不到安全要求的已一律停止運營。加強了對廣場、公園等人員密集場所等的安全檢查和整治,確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和消防設備設施齊全完好。
(五)市政公共設施安全管理工作。積極組織對全市市政公共設施的安全生產大檢查。通過對道路、路燈、下水道等設施及金雁廣場、中心綠地、火車站廣場進行安全檢查,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已及時 通知相關責任部門進行整改,落實整改責任。
(六)相關科、室、部門方面
1、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落實《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一崗雙責”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的通知》(川府發【20__】40號)工作情況。
2、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部署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重點工作情況。
3、加大監管力度,建立和完善聯合執法機制,嚴厲打擊非法違法建設行為和查處事故瞞報、謊報行為情況。
4、落實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責任,組織企業開展自查自改情況;全面掌握重大事故隱患和重大危險源,落實整改和監控措施情況;加強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建設情況。
5、建筑施工專項整治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