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7 15:02:24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中醫基礎知識點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在醫學職業教育中,基礎課程是基石,對臨床類學科的學習至關重要。基礎課程主要包括“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理學”“病理學”“生物化學”“病原微生物及免疫學”等。其中“人體解剖學”是研究正常人體的形態結構、功能及其發生發育規律的科學[2]。“組織學與胚胎學”包括“組織學”與“胚胎學”兩門課程,其中組織學是研究機體微細結構及其功能關系的科學[3]。“生理學”是研究生物體及其各組成部分正常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4]。三者都屬于生物學的范疇,都是醫學基礎學科。“人體解剖學”與“組織學與胚胎學”分別針對人體的宏觀形態結構和微觀形態結構進行講解,“生理學”側重于功能活動和規律的講解。結構與功能是有機統一的,結構決定功能,功能影響結構。在講解結構的時候不能避免功能,在講解功能的時候要回顧結構。因此,這三門課程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交叉性知識,即某一知識點同時出現在其中兩門甚至兩門以上的課程中。目前在職業院校中,這三門課程的設置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形式:第一種是將人體解剖內容與組織胚胎內容合二為一,即“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同時教學人體宏觀結構和微觀結構,將生理內容單設為一門課程。第二種將人體解剖內容與生理內容融合成“解剖生理學”一門課程,同時教學結構和功能,將組織胚胎內容單設為“組織學與胚胎學”一門課程。第三種設三門課程,各自內容分開教學。這三種課程設置各有利弊。將相關性大的課程相融合,有利于學習的連續性,便于學生理解,也避免了交叉性知識點的出現。但由于知識內容的增加,若想在有限的教學周數內完成教學,只能增加課時,這樣增大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容易導致學生學習的疲勞感。而將課程分開,教學時間長,學生學習負擔較輕,但是不利于學習的連續性,容易出現學后忘前的情況,且會出現交叉性知識點。目前在醫學高等職業教育中,基礎課程的設置大多采取第三種課程設置方式。
2交叉知識點的影響
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理論學習時間較普通高等教育要短,但課程設置和學習內容量差距不大,因此理論教學時間顯得尤為珍貴。醫學基礎課程交界知識點需要在多門課程中講解,一定程度上浪費了有限的教學時間。比如骨骼肌這一交叉知識點,在“組織胚胎學”中需要講解骨骼肌纖維的一般結構和超微結構;在“生理學”中也要先講解骨骼肌細胞的微細結構,再講解骨骼肌的收縮機制。“組織胚胎學”設置在大學一年級第一學期,“生理學”設置在大學一年級第二學期,兩門學科間隔時間較長,在學習“生理學”時,學生幾乎忘記了骨骼肌細胞的微細結構這一交叉知識點,教師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重新講解,嚴重浪費了教學時間。
3交叉知識點的探討
針對交叉知識點的存在,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實際的教學情況來分析其更偏重于哪一門課程,實行一門課程詳講、一門課程略講,不僅能夠節約教學時間資源,更能保證教學的連續性,提高教學效率。本文以“人體解剖學”中的九大系統為基礎,對“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和“生理學”這三門課程的重要交叉知識點進行梳理總結,以供各位授課教師參考。
3.1運動系統
運動系統由骨、骨連結與骨骼肌三部分組成。其中骨骼肌在“人體解剖學”中主要是講解大體結構、位置、毗鄰關系的內容;在“組織胚胎學”中則是講解肌細胞的微觀結構;在“生理學”中主要是講解收縮機制及收縮形式。在這三門課程中,肌細胞的微觀結構在“組織胚胎學”和“生理學”中都有涉及,且都是需要著重講解的內容,其中肌原纖維與肌管系統的微觀形態結構決定骨骼肌收縮功能和收縮特點。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發現,雖然“組織胚胎學”對此交叉知識點作了重點講解,但在“生理學”課程中,學生的理解與記憶情況并不樂觀。因此,可以考慮將重點講解放在“生理學”課程中,先講微細結構后講收縮機制及形式,知識間的連續性更強,學生掌握得也更加牢固。
3.2消化系統
消化系統由消化管和消化腺構成。其中,消化腺中胃的外分泌腺所分泌的胃液及其消化功能是“組織胚胎學”和“生理學”的交叉知識點。“組織胚胎學”側重外分泌細胞的組織結構,“生理學”側重外分泌細胞的分泌機制。兩門課程都涉及了消化液的功能。授課教師可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對兩部分內容進行整合,形成“組織結構-生理功能-臨床意義”的系統性知識,這樣可節約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3.3呼吸系統
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肺泡是肺換氣的場所,肺泡表面張力是“組織胚胎學”和“生理學”的交叉知識點。“組織胚胎學”側重講解了Ⅱ型肺泡細胞的組織結構及其分泌的表面活性物質能夠降低肺泡表面張力,利于肺通氣;而在“生理學”中,肺通氣阻力是教學重點,其中肺泡表面張力產生的阻力是肺通氣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理學”先介紹了肺泡表面張力對肺通氣的負面影響,而后介紹了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拮抗表面張力的作用。表面張力產生的原理及對肺通氣的負面作用是理解的難點,需要一定的學時講解。故建議在“組織胚胎學”中略講此交叉知識,在“生理學”中著重講解。呼吸系統中的胸膜腔負壓內容在“組織胚胎學”與“生理學”中都有涉及。“人體解剖學”介紹了胸膜腔的組成及功能,“生理學”介紹了胸膜腔負壓的形成原理及功能。授課教師可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選擇整合此交叉知識或者一門課程略講、一門課程詳講。
3.4泌尿系統
泌尿系統由腎、輸尿管、膀胱和尿道構成。其中腎是產生尿液的器官,腎單位是腎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是尿液生成的部位。在“組織胚胎學”中,腎單位的結構為重點內容;而在“生理學”中,腎單位的功能為重點,對結構的講解較為簡單。但在“生理學”課程教學中,只是簡單地復習腎單位的結構對于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說是不夠的,教師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復習腎單位的結構,才能較順利地講解功能。因此,這一交叉知識點在兩門課程中都需要作詳細介紹。另外,球旁器的內容在“組織胚胎學”和“生理學”中都有介紹,但在“組織胚胎學”中介紹得更多一些,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門課程重點講解。
3.5脈管系統與血液
脈管系統中的交叉知識較多,包括心臟的傳導系統、血液循環、微循環、淋巴回流等內容。其中心臟傳導系統、微循環、淋巴回流在“人體解剖學”與“生理學”中都有涉及。血液循環是“人體解剖學”的重點內容,包括體循環和肺循環,此部分在“生理學”中沒有特別介紹,但是“生理學”對心臟、血管的生理功能的講解與血液循環的途徑密切聯系。只有掌握“人體解剖學”中的脈管系統的基礎知識,才能理解及掌握“生理學”中的脈管生理。因此,血液循環內容在“人體解剖學”中要重點講解。心臟傳導系統、微循環和淋巴回流可選擇在一門課程中著重講解。在“生理學”中,血液作為單獨一章節內容,對血液的理化性質、血漿、血細胞等內容作了介紹。其中,血細胞的內容在“組織胚胎學”的結締組織一章中有相應介紹,且內容相似。故此部分可以考慮側重在一門課程中講解,以節約教學資源。
3.6內分泌系統
內分泌系統的內容在“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和“生理學”中都有涉及。“人體解剖學”主要講解各內分泌腺的大體結構及功能;“組織胚胎學”主要講解各內分泌腺的組織結構及功能;“生理學”講解各內分泌腺體分泌激素的機制及激素的功能。三門課程都介紹了激素的功能及臨床意義,故此部分交叉知識點可選擇在一門課程中詳細講解。3.7神經系統神經系統的內容無論在哪一門醫學基礎課程中都是難點部分。神經元與神經纖維的內容在“組織胚胎學”和“生理學”中都有介紹,且有部分內容相似。脊髓的傳導功能、小腦的功能、大腦的皮質功能區和自主神經功能在“人體解剖學”和“生理學”中都有介紹,且內容也大體相似。對于以上交叉知識點,可選擇在一門課程中著重講解。
[關鍵詞]知識點 記憶技巧 規律記憶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5)260107
高中生物是一門“理中文”的學科,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多,且繁雜,這需要有良好的記憶技巧。在此,筆者介紹幾種常用的記憶技巧。
一、聯想記憶
利用事物間的聯系,通過聯想進行記憶。比如,《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中提到,摘除葡萄梗時,需要先清洗,再去梗,以防止微生物感染。這一知識點可以聯系生活中洗菜的方式。洗菜時也應當先洗,再擇菜,防止營養物質的流失。又如,在記憶糖被具有、保護的功能時,可聯系平時吃火鍋:很燙的食物進入有糖被的食道后,并未將食道燙傷,這可能就是食道表面糖被的保護作用。再如,記憶胡蘿卜素是橘黃色時,可聯系生活中的胡蘿卜是橘黃色來記憶。但這種方法需要注意選擇好聯想的中介,且有時并不完全準確,但可幫助學生記憶知識點。此外,這種方法還需要注意生活經驗的積累。
二、口訣記憶
把識記材料編成“順口溜”,通過口訣形式記憶。比如在《提取綠葉中的色素》實驗中,濾紙條上的顏色從上到下可記為:胡(胡蘿卜素)葉(葉黃素)a(葉綠素a)b(葉綠素b)。在記憶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時,可采用以下口訣:甲攜來一本亮色書。而微量元素的口訣可用:鐵很兇猛(錳),碰(硼)上了新(鋅)買的木(鉬)桶(銅)。
又如,有絲分裂各時期特征,可描述為:前期,仁膜消失現兩體;中期,形定數晰赤道齊;后期,點裂數加均兩極;末期:兩消兩現重開始。
三、規律記憶
通過總結規律進行記憶。例如在“必修一”中學到:凡是大分子物質水解為小分子物質,就肯定需要水,該過程釋放能量,是放能反應。釋放的能量到哪里去了?儲存在ATP中。故放能反應與ATP的合成相關。
以上方法主要應用于對零散知識的記憶。但在高中生物的學習中,還必須弄清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融會貫通,及時歸納總結,將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知識網絡,解題時才能游刃有余。
四、圖示記憶、列表記憶、概括記憶
圖示記憶,也就是通常所講的知識畫概念圖。通過繪制概念圖,了解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每學完一章后,將這部分的內容回顧一遍,系統地梳理出大致的內容和結構。比如在記憶蛋白質一節的內容時,可繪制以下概念圖幫助記憶。
列表記憶的方法是我們經常使用的,比如比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異同點。
概括記憶。對知識點及其內在聯系要學會概括。例如總結產生水的細胞器:核糖體、高爾基體、線粒體、葉綠體。再如概括僅含有C、H、O三種元素的化合物有糖類、脂肪、固醇。又如在課本“必修一”中首先學到構成細胞的元素,它們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故緊接著就學習元素構成的化合物,再由化合物構成細胞的基本結構,再到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以及細胞中的各種化合物。
五、通過實驗現象增強記憶
關鍵詞余水處理裝置電氣控制
中圖分類號:F40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經濟的發展及城市化的推進,在建筑施工及市政工程、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含有一定雜質的泥漿水,工程中將這些泥漿水稱作余水。
如將這些余水不經處理直接排放到江河中,或通過短時間簡單沉淀后再排放,往往會污染環境,導致水質惡化,直接影響魚類等水生動植物的生長,甚至導致其大量死亡,前些年曾發生有些施工單位往錢塘江等偷排工地泥漿余水事件,在社會上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往江湖中偷排余水除了經濟利益驅動外,另外一個原因是泥漿水現場處理困難,深沉時間長,成本高,效果差,有些工地為了趕工期,不惜鋌而走險,直接將不經任何處理的泥漿水排到江湖中。如何通過簡易的裝置,及時有效地將這些余水經過一定的凈化沉淀處理后再進行排放,一直是許多施工單位探求的課題,本文介紹一種適應施工現場使用的余水處理裝置及電氣控制系統。
一、裝置系統的基本要求
施工工地一般都在野外作業,其工作現場環境差,濕度大,設備安裝場地狹窄,因此,對余水處理裝置及電氣控制設備的防潮、安裝尺寸等有較高的要求,其工作可靠性尤為重要。
余水處理裝置要求其既能適應較惡劣的工作環境,又使系統構造簡單、安裝方便,工作可靠性好,操作簡便,功能強、互換性好,便于維護檢修、有更高的效率及更低的勞動強度,投資省,具有更高的性價比。
二、余水處理裝置系統的構成
本裝置是一個全自動、智能化、連續式一體化的溶液配制及投加裝置,主要由原水供水系統、原藥投加系統、藥液配置系統、藥液投加系統、電氣控制系統等構成,系統構成框圖如圖一。
圖一系統構成框圖
裝置框架為可分體拆卸式,在調換地方或遷移工地時,可方便分拆成三部分,便于裝卸和運輸,裝置具體由原水泵,加藥泵,攪拌機,計量泵,藥劑桶,藥液配置桶,藥液貯存桶,供電電源,控制箱及相應管路等組成。
系統配置圖如圖二。
圖二系統配置圖
三、裝置的電氣系統控制原理
由于施工現場一般都在野外作業,本裝置用電電源采用移動式自備小型柴油發電機組供電,電源為三相四線制,額定電壓380/220V,控制箱上設總開關及分路自動空氣開關,分別控制各設備運轉,在市電供電條件較好的地方,可直接用市電供電。
裝置主要設備由計量泵,原水泵,加藥泵,攪拌機,電磁閥等組成。
負荷計算書見下表一:
按需用系數法確定用電設備組計算負荷
Pis=Kx·∑Ps Iis=Pis/(1.732UeCOSΦ)
綜合設備用電配置狀況,取需用系數Kx=0.80,功率因數COSΦ=0.85
∑Ps=6.17KW,額定電壓 Ue=0.38KV
Pis=0.80×6.17=4.936KWIis=4.936/(1.732×0.38×0.85)=8.82A
用電設備有功計算負荷為4.936KW,計算電流為8.82A
為更好保證供電可靠性及滿足野外工程作業需要,本裝置選用無刷自勵恒壓移動式交流發電機組,額定功率6KW,能滿足設備用電需要,本裝置也可通過切換雙投刀開關,由市電供電線路供電。
設備開機后分別由原水泵將清水、由加藥泵將原藥加注到藥液配置桶,并由攪拌機通過一定時間拌機后打開電磁閥將配置好的藥劑存放在藥液貯存桶中,貯液桶中被稀釋的藥劑通過計量泵加到需要處理的余水中。
控制箱上配置電壓,電流等測量監控儀表,及過載、短路等保護裝置,由交流接觸器控制各電機,熱繼電器保護電機的過載,由小型斷路器進行短路保護,一次設備元器件均集中裝于控制箱中,便于操作及檢修,系統接地保護采用重復接地裝置,接地電阻符合規范要求。
電氣主接線圖如圖三所示。
圖三裝置電氣主接線圖
控制部分采用變頻器、PLC和繼電器聯合控制,更好地解決了以往控制系統存在的缺陷,可適應惡劣的工作環境,可靠性高,硬件系統采用模塊化結構,易于擴展,具有實時監控功能,控制功能可由軟件實現,程序編制容易、修改方便,提高了設備運行的可靠性,其控制線路簡明直觀,調試檢修方便,設備故障率低,使用及生產效率高。
開機后,若藥液配置桶液位低于下液位設定值時,下液位控制繼電器動作,原水泵啟動加水,加藥泵啟動加原藥,攪拌機開始攪拌,加藥泵按設定要求控制加藥量,當加藥量達到規定值時,時間繼電器動作,加藥泵先停止工作,原水泵繼續供水,當液位到達高位時,上液位繼電器動作,原水泵停止加水,攪拌機也相應停機,電磁閥打開,將配置好的藥液放到藥液貯存桶中,待藥液配置桶中藥液放空后,再自動進行下一次配置。
當需要人工控制配置量或時間時,可將相應控制開關打到手動位置,根據需要由手動控制相應開關分別控制加水量、原藥加注量、攪拌時間,藥劑配置量或配置時間,藥液配置桶中存放時間等。藥液配置系統電氣控制原理圖如圖四。
圖四藥液配置系統電氣控制原理圖
藥液投加控制系統主要由計量泵和變頻器等組成。藥液貯存桶中配置好的藥劑由計量泵送到需處理泥漿池中進行凈化沉淀,加藥量由安裝在泥漿池(塘)中的液位(濁度)傳感器將信號到變頻器,變頻器根據反饋信號調節計量泵轉速,從而自動調節加藥量,達到加藥量的最佳配置。
需要手動控制加藥量時,可通過調節手動增加、減少按鈕(或調節管道閥開度大小),按實際需要控制藥劑的投加量。藥液投加系統電氣控制原理圖如圖五。
圖五藥液投加系統電氣控制原理圖
四、系統的基本特點
余水處理過程中所用藥劑完全符合國家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標準,配制時首先按配比要求由預混器將各種藥劑進行預混,預混后物料進入配制槽(桶)配制,在整個配制過程中,可按預設濃度、配比量、水流量的變化自動調節,從而保證配制藥劑完全符合預設要求,配制過程全自動連續完成。
藥劑投加過程采用閉環控制,根據余水排放量及泥漿濃度反饋信號全自動控制藥劑的投加量,當需要手動控制時,可將控制開關打到手動位置,通過調節手動增加、減少按鈕(或調節管道閥開度大小),按實際需要控制藥劑的投加量。
處理后余水無毒、無害、無異味,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完全達到衛生環保等排放要求。
余水處理設備電氣控制系統具有操作簡單,結構合理,主要有以下特點:
自動化程度高。藥劑投加過程采用閉環控制,根據余水排放量及泥漿濃度反饋信號全自動控制藥劑的投加量。
具有環保、節能功效。系統采用高效節能電機及控制系統,具有效率高、能耗低,噪聲小,對周圍環境影響小,工作可靠,結構緊湊等特點。
工作可靠。控制系統采用集成化、模塊化結構設計,元件互換性好,功能強,易于擴展,使系統構造簡單,電氣元件、開關箱等選用標準化器件及數模化元件,設備體積小,安裝檢修方便。
技術上先進,系統布局合理,具有更高的性價比。控制系統操作簡單,采用可拆卸結構,方便運輸及安裝,可使設備整體外形尺寸減小,布局更加合理,電動機、電器件、變頻器等系統設備及配件均選用國產標準件,價格低廉,采購方便,安裝維修簡便,經濟上合理。
5、電氣控制系統采用優化設計。通過優化設計,不僅降低系統設備制造及安裝費用,其工作效率及可靠性有了更大提高。在盡可能提高作業自動化水平,簡化操作的同時,也充分考慮到系統所應具備的靈活性,以適應復雜多變的施工環境。
五、具體應用實例
實例一: 太湖竺山湖生態清淤工程,投加經稀釋的有機高分子絮凝劑,藥液濃度為0.6mg/L,采用本余水處理方法及系統,經江蘇省水環境監測中心監測,處理前余水懸浮物濃度(SS)為843.0mg/L,處理后余水懸浮物濃度(SS)為6.0mg/L,水質各項指標均符合有關國家規定,完全達到衛生環保等排放要求,被回排到太湖。
實例二: 江蘇天目湖飲用水源生態清淤工程,投加經稀釋的有機高分子絮凝劑,藥液濃度為0.6mg/L,采用本余水處理方法及系統,經有關部門監測,處理后余水水質外觀清澈透明,懸浮物濃度(SS)為2.0-4.0mg/L,各項指標均符合有關國家規定,完全達到衛生環保等排放要求,被排放到下游魚塘和河湖中,經多年檢測,未對下游河湖魚塘環境,水質造成影響,也不影響魚類等水生動植物的生長。
實例三: 寧波東錢湖底泥環保清淤工程,投加經稀釋的聚氯化鋁及聚氯化鋁鐵交替使用,藥液濃度為2.0mg/L,采用本余水處理方法及系統,經有關部門監測,處理后余水水質外觀清澈透明,懸浮物濃度(SS)為32.0-45.0mg/L,各項指標均符合有關國家規定,完全達到衛生環保等排放要求,被回排到湖中。
本余水處理方法及系統,與以往處理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簡單,效果好,成本省等特點,其主要指標見下表二:
懸浮物濃度(SS) 30.0-40.0mg/L 2.0-8.0mg/L
由上表比較可以看出,比較其他方法,本系統無論在設備結構、操作方法、控制過程、藥液投加量及處理效果上均有明顯優勢,投資省,效率高,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六、結束語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基本建設的需要,工程施工過程中余水產生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可持續發展戰略需要創造良好生態環境,任務緊迫,勢在必行,而城市生態環境脆弱,環境污染和水資源短缺日益成為一個阻礙城市化發展的社會、環境問題,水資源與水處理是關系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本余水處理設備因其構造簡單,投資省,效率高,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機械設計手冊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02
林建一:電工操作手冊經濟日報出版社2006.5
ED3000系列高性能通用變頻器使用說明書(V1.2版)
朱林根主編二十一世紀建筑電氣設計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03
【關鍵詞】觸摸控制;電容式;靈敏度;隔離保護介質
A method research and design of the capacitive touch control
TENG Li,PANG Xiao-dong
(The Fir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Beijing 102200)
Abstract:The paper describes a method research of the capacitive touch control,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capacitive touch sensing briefly and designs a touch button basing on the principle.In addition,the overall design of capacitive touch sensing is presented,the key technologies and design rules about the circuit and structure are described in detail.Experimental result shows that this design is feasible.The solution for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is also presented.
Key words:touch control;capacitive;sensitivity;isolation protective mediums
觸摸控制作為高端的電子控制方式,已在許多領域得到了應用,如觸摸顯示屏、觸摸路燈開關、儀器儀表控制面板等。對使用者來說,觸摸控制器具有美觀、操作方便、易清潔的優點,又因為采用非接觸式按鍵技術,理論上使用壽命可以無限長,不像普通按鍵只有幾十萬次的機械壽命,并且可靠性不會隨時間增加而降低[1]。根據不同的工作原理,觸摸控制可分成以下幾類:電波式(如表面聲波)、電阻式、光學式(如紅外線)、電容式、電感式、電磁式等。每一類都有其各自的優缺點和適用場合[2]。其中,電容式觸摸按鍵技術已經成為觸摸感應技術的主流,適用范圍更為廣泛。電容式觸控感應技術以其無機械損耗、壽命長、靈敏度高、節省空間和觸摸動作豐富等優點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與此同時,半導體廠商也不斷地推出相應技術的IC以簡化硬件設計人員的開發。本文所設計的觸摸按鍵就是基于Atmel QTouch技術實現的。
1.電容式觸摸感應原理
電容式觸摸是利用人體的電流感應進行工作的。它將人作為假想的接地物(零電勢體),感應電極與地構成一個感應電容,在周圍環境不變的情況下電容值固定為微小值Cp,具有固定的充放電時間;當觸摸隔離保護介質(面板)時,由于人體電場,人的手指(隔著隔離保護介質)和感應電極形成一個耦合電容Cf,這樣就會改變固有的充放電時間。通過測量充放電時間的改變即可檢測是否有按鍵被按下[3]。根據電容定義:
(1)
式中ε0為真空介電常數,εr為隔離保護介質的介電常數,A為按鍵區域面積,一般為直徑小于10mm的圓形,T為隔離保護介質的厚度,通常為幾個mm,由公式(1)可以計算得到pF級的Cf值。
世界知名電子元器件供應商推出了眾多的專業芯片,在本設計中選用Atmel公司基于QTouch技術的控制芯片。Atmel QTouch的電容感應工作是基于電荷-傳輸(charge-transfer)原理,它通過開關電容的方式來判斷在觸摸過程中感應電極的電容變化,可以實現一個能夠測量電容量毫皮法級(千分之一pF)變化的高分辨率的測量系統[4],因此Atmel QTouch控制器完全能夠精確測量pF級的耦合電容Cf。QTouch IC和簡單按鍵電極之間單連接來檢測觸摸,器件對未知電容的感測電極充電到已知電位。電極通常是印刷電路板上的一塊銅區域。在1個或多個電荷-傳輸周期后測量電荷,就可以確定感測板的電容[5]。
2.設計方案及關鍵技術
2.1 總體設計
觸摸按鍵由感測部分(PCB板)、隔離保護介質(絕緣層)和光線擴散介質組成,如圖1所示。
圖1 觸摸按鍵結構示意圖
感測部分的核心是ATMEL的QProx QT113A控制器。ATMEL QTouch控制器允許自耦電容型和互耦電容型兩類感應器,本方案采用自耦電容型感應器。感應器從感應方向分類又可以分為3種:無方向感應器、單方向感應器和雙方向感應器。本文設計的開關按鍵只感應一個點的動作,屬于無方向類型。當討論一個感應器設計的時候,用戶需要在感應類型和方向分類所構成的6種可能中進行合理組合[4]。本觸摸控制根據上述確定的感應器類型故選用QProx QT113A芯片作為控制器。
隔離保護介質即面板,通常選用玻璃、有機玻璃(PMMA)、聚丙烯樹脂等。由公式(1)可以明確得到,更薄的隔離保護介質和高介電常數的介質可以提高電容及響應的充電電荷保有量,從而帶來更高的增益和更好的信噪比。設計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及外觀要求選擇介質。本方案選用4mm厚的有機玻璃,將有機玻璃背面鏤空噴漆,形成功能圖標,圖標均有背景燈光透過,這樣可使功能按鍵更顯著。
隔離保護介質與電路板之間采用ABS板作為光線擴散介質,實現對圖標的背景燈光擴散。如果將隔離保護介質與電路板直接裝配,則背景燈光不能完全覆蓋整個圖標,從外觀上看是一個光斑,這是因為點光源所發出光線沒有轉變成面光源。故采用在隔離保護介質與電路板間加ABS板,來達到將點光源轉變為面光源的目的,去除光斑,使得外觀更加美化,同時還能降低光源亮度,減少刺眼程度。
2.2 關鍵技術
觸摸式按鍵設計在電路板上元器件位置、布線,以及結構、選材等方面都十分考究,在任一方面設計的偏差都會影響其靈敏度,以下對設計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項原則進行詳細論述。
2.2.1 PCB設計與布局
觸摸控制IC元器件布局和走線設計十分關鍵。所有無源元件在物理空間條件允許的條件下應盡可能靠近控制芯片。如果觸摸控制IC及其它無源器件置于頂層,則在底層設計感應電極,并應盡可能多的將傳感信號線布置到頂層,底層可用來布設普通信號線。由圖2可以看到本方案電路板布有感應電極的一側沒有其他元器件。需要特別注意,應該保證控制IC對應的底層沒有布設任何感應電極,同樣,一個通道的信號線對應的底層也不能布設其他傳感通道的感應電極 [6]。圖3是電路板頂層設計,圓形虛線代表感應電極在底層的位置,矩形實線代表控制IC在頂層的位置,按照上述原則控制芯片與電極不同層且位置錯開。此外,自耦類型的感應器到控制器的連線在不影響RC時間常數的前提下應該越細越好,該連線應小于150mm,連線也是對觸摸敏感的,它就是感應器的一部分,更長的連線會引入噪聲并降低感應靈敏度[4]。電容式觸摸IC電路的設計還要求電子元器件與芯片間的走線遠離電源和地線,以及鋪銅部分,如電極。
圖2 感應電極設計
感應電極的設計是決定觸摸控制靈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電極的形狀和大小應緊密配合被感應物體的大小。按照電極最外邊緣應大出觸摸邊緣2-3mm的設計原則,以手指觸碰為例,建議設計電極大小為8到10mm的方塊或圓片。增大感應電極建議不要超過15×15mm2,因為過大的電極不但會降低靈敏度,而且會增加對噪聲的易感性[6]。電極形狀可設計成各種幾何形狀,例如方形、圓形、三角形,以便具有不同功能和應用。本觸摸按鍵感應電極設計如圖2所示。
圖3 控制芯片與感應電極位置設計
2.2.2 結構設計
觸摸按鍵的面板必須選用絕緣材料,如上述所列,按鍵正上方1mm以內不能有金屬,50mm以內的金屬必須接地,否則會影響到靈敏度。在生產過程中,要保持面板的材質和厚度不變,面板的表面噴涂必須使用絕緣的涂料[7]。
當采用如本設計一樣將三種(FR4板、ABS板和有機玻璃板)甚至更多種材質疊放在一起時,要確保相鄰兩層之間無縫隙,否則將容易導致內部空間的濕度變化或空氣介質發生變化,造成漂移,進而影響按鍵的靈敏度和可靠性。如果所應用的環境惡劣建議使用透明膠將各層壓緊。此外,各個結構件間良好的結合也是保證靈敏度的重要因素。如果觸摸時,電極、ABS板、有機玻璃板間有相對滑動,即使是100微米很小的移動,也會帶來靈敏度不穩定。發生位移后需要再次上電進行校準。可通過超聲波焊接、粘合劑、螺絲釘緊固等方法將其固定。
觸摸式按鍵背光照明設計,通常在按鍵的中間挖空,使PCB上的LED能照射到面板上鏤空的圖標或字符。圖2電極設計中可以看到中央位置處的LED。注意小孔要盡量小,孔越大損失的敏感度就越多。最大孔徑可依據按鍵直徑來設計,如表1所列。
表1 照明LED安裝孔徑尺寸
面板的外觀設計需要注意的是,進行噴涂修飾時,要事先了解這種裝飾原料的導電性能,否則即便是外觀設計也會對按鍵性能產生影響。作者選擇了兩種物質做了實驗對比。一種是采用在有機玻璃材料背面進行絲網印刷,介質是油墨,雖然遮光效果佳,但靈敏度急劇下降,甚至為零,這與油墨中含有金屬離子,從而具有金屬屬性有關,所以油墨會嚴重影響觸摸按鍵的靈敏度,對于本設計不宜采用。另一種選用噴黑漆作為底色,不僅遮光效果好,靈敏度也比較理想。實驗結果表明,采用不同噴涂材料對靈敏度影響極大,原因是不合理的介質會導致電場傳導的連續性被破壞。本設計中承載感應電極的基材電路板FR4,其介電常數為4.2,作為隔離保護介質的有機玻璃其介電常數為4,油漆的介電常數為3.5,ABS板的介電常數為3.04,因此電場就具有較好的連續性。
3.測試實驗
在設計之初由于缺乏對介質導電性能的了解,使用了油墨對外觀進行噴涂裝飾,破壞了組成觸摸按鍵結構的各個部件間電場的連續性,導致無輸出,經過調整所選材料,使用黑漆噴涂,測試輸出正常。對于靈敏度的調節一方面可以從控制芯片的GAIN引腳的輸入電平調整,若靈敏度過高可從高電平轉為低電平,這種調整可以明顯改變靈敏度;另外一方面可以從調節收集電容Cs和Cx的值來微調靈敏度,Cs值越大Cx值越小則靈敏度越高,但注意Cs在10nF~500nF,Cx在0~100pF[8],若超出這個范圍則無輸出。對觸摸按鍵單板測試無誤后,放于某儀器設備上用于控制照明開關,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有時會出現上電瞬間燈閃一下的現象,捕捉到的圖形如圖4,觸摸按鍵受到干擾時間約為200ms。在應用環境中干擾無處不在,有來自儀器內部的也有環境中存在的,對于已經設計完成的觸摸式按鍵電路板,可以通過磁環有效地屏蔽一部分干擾。本應用選用TDK的ZCAT 2132-1130磁環固定在數據線纜上問題得到解決。
圖4 觸摸控制受干擾波形圖
4.結論
基于Atmel QTouch技術設計的一種觸摸開關控制方案,電路與結構上依據設計過程中的原則和規范,經過實驗證明可以有效地實現開關控制,能夠在一定范圍內調節靈敏度以適應不同應用的需求。觸摸式控制設計重點在于電路元器件、走線和電極的布局,以及結構件的選材,要了解每個部件的電性能,只有做好每個細節,組裝后的觸摸按鍵才能在靈敏度和抗干擾上得到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韓俊,戎蒙恬.低成本電容式觸摸控制設計[J].信息技術2006,8:42-45.
[2]周志永,胡建人.低成本電容式觸摸按鍵設計[J].機電工程2011,28(3):365-368.
[3]MARIN R E,SIMONSON R K.Capacitive keyswitch sensor and method,US,3931610[P].1976.
[4]Touch Sensors Design Guide.Atmel Corporation 2009.
[5]魯冰.電容式觸摸屏系統解決方案[J].電子產品世界2008,15(12).
[6]黃梓佑,崔景誠等.S-Touch電容式觸摸控制器PCB布局指南[J].電子產品世界,2009,16(8):12-16.
[7]陳斌.電容式觸摸按鍵設計與專用芯片應用[J].電子世界,2014(16).
[8]Datasheet-QPro QT113/113A CHARGE-TRANSFER TOUCH 2001.
作者簡介:
關鍵詞:初中政治 提高實效 成功做法
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其教學思想、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也相應同步進行改革。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出一些成功的教改思路,認為要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教改優化。
一、優化教師形象,提高教書育人的可信性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視教師的表率作用。孔子是最早提出"以身作則"教育原則的人,認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五十年代曾提出"身教最為貴,知行不可分。"所以,一個政治教師如果自己沒有堅定的政治信仰,沒有高度的工作責任心,沒有嫉惡如仇的正義感,沒有嚴格的紀律性,沒有廣博的知識和扎實的專業基礎,沒有嚴謹的治學態度,便向學生灌輸思想政治的有關理論常識,想叫學生誠學之、篤信之、躬行之,恐怕是異想天開。
二、優化教學模式,體現教法的新穎性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可見,哪怕是最先進的教學模式,不看實際一律套用,搞一貫制也會僵化。所以,我們應盡可能地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課型,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以新穎的最合適的教法,來求得學生最佳的學習狀態、濃厚的學習興趣,取得最好的教學實效。
三、優化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創設賞心悅目、引人入勝的教學環境、氛圍,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效率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作為一名授課教師應注意在教學中創設輕松愉快的情感氛圍,創設新穎的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自覺思考的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探求的能力。
四、優化"講"的方法,提高講課的藝術性
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最基本手段是"講授",但怎樣講卻大有學問。同樣的內容,不同的人不同的講法,效果會大相徑庭。曾把"語言無味,像個癟三"列為黨八股的一大罪狀,但時至今日,這種"癟三"還不少。
諸如照本宣科,羅羅嗦嗦、平鋪直敘、有氣無力等,還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我們的一些課堂中。所以,優化"講"的方法十分必要。
優化問題情境,激活學生思維。現代學習方式特別強調問題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性,因此優化問題情境、激活學生思維也就顯得十分重要。優化問題情境首先要為學生創設敢想敢問的環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求異。它可以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求知欲,擴展學生思路。例如在講到"法律的特征"時,問:案說明了什么?課堂里頓時活躍起來。有的同學說,說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有的同學說,忘記了黨的宗旨;有的同學說忘記了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等。當然也有一些過激的言論,如我國存在嚴重的腐敗現象等。對于這些不同的想法,教師都要積極鼓勵、及時引導、熱情支持,使學生思想得到升華。而對一些過激的言論,教師一方面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要實事求是地幫助學生加以分析。通過求異,開拓了學生的思路,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了培育。
鼓勵質疑。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教學活動中應努力創設活躍、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特別愛護和尊重學生的個性,鼓勵他們大膽發言、積極思維。引發師生之間的爭鳴,培養學生的求索精神。例如在"公民依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教學中,有個學生閱讀到"縣級及其以下人民代表實行直接選舉"這一內容時,聯系到本地正選舉人大代表的實際情況,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既然是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實行直接選舉,為什么選民只能對限定的幾個侯選人投票選舉呢?假如該侯選人不是人們了解的、信得過的代表,也只得投票嗎?這能說是公平選舉嗎?等等。要激勵學生敢想敢說,敢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雖說所提問題顯得有些幼稚和欠思考,但這足以說明學生在閱讀教材時是用心地思考了,這本身便是一種成績,是"學思結合"的體現。這樣的閱讀質疑,不僅極大地調動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還明辨是非,培養了能力,提高了政治素養。這就告訴我們,對所授的課題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問題,激發學生認識結構上的矛盾,能使整個課堂充滿積極思維的氣氛,從而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創新熱情。
五、優化考試方法,提高學生迎考的主動性
【關鍵詞】中藥處方處方 統計治病特點
通過對醫院中成、草藥處方的臨床應用統計分析,可以對中藥材生產、計劃、采購、供應以及中藥資源的合理應用提供參考數據,同時對一個地區的常見病、多發病有參考價值。
1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于湖北省中山醫院2005~2007年間全部中成、草藥處方,由我院微機信息中心導出,并參考了3年來的手工
統計報表。處方總金額為1782萬元,總處方張數為272436張。
2結果
3討論與分析
筆者對每病種類處方中中藥性能、功效、用途進行了分析及綜合審定:
3.1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處方:此類處方60372張,占22.16%,是運用中醫藥治療各類疾病的首位。這類病人年齡基本在40歲以上,老年人、高血壓患者居多。而中醫中藥是預防、治療此類疾病的重要途徑。中醫中藥通過活血化瘀、通經活絡、平肝潛陽、熄風止痙等治療方法,使高血壓、冠心病、腦中風患者獲得滿意的效果。如“麝香保心丸”中,麝香有擴張血管、強心的功效;人參皂甙有抗氧化正性肌力、降低血脂的作用,所以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效果良好[1]。血脂康主要成分為天然紅曲,含有大量的他汀類物質,能改善CHF患者心臟功能,在CHF中有著重要的治療作用[2]。由于療效好,無毒副作用,心腦血管患者基本上能夠在醫生的指導下,常年堅持服藥,用中藥控制自己疾病的發展。多見的中藥處方還有復方丹參片/丹參滴丸/珍菊降壓片/心可舒片/血塞通片/通心絡膠囊/腦心通膠囊/血栓心脈寧等。
3.2治療胃腸消化系統疾病處方:此類處方41747張,占15.32%,列為第二位。病人年齡層次由原來中老年人居多轉變為青年人逐年增加,甚至發展到少年兒童。工作學習壓力大、生活沒規律、上網、減肥、暴飲暴食等,都會引起消化系統疾病。外感六、內傷七情也能使腸胃功能紊亂。中醫藥依據不同癥候辨證施治,采取健脾燥濕、寬中和胃、理氣止痛、潤腸通便等施治手段驅除病邪,恢復脾胃功能,扶助正氣,提高免疫及抗病能力。常見的中藥處方有午時茶/溫胃舒膠囊/養胃舒膠囊/三九胃泰膠囊/延參健胃膠囊/保和丸/霍香正氣丸/固本益腸丸和中草藥配方。
3.3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處方:此類處方37567張,占13.79%,列為第三位。病人年齡從6個月的孩子到80多歲的老人。由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發燒、咽痛、咳嗽、氣喘等癥狀,通過辨證,采用辛溫解表散寒、發汗、祛風,來疏散風熱,通竅透疹。常藥到病除,療效顯著。近幾年來通過大量實驗證明,很多清熱解毒藥,如:板藍根/大青葉/連翹/金銀花/黃芩/射干等,不但有抑菌作用,而且還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因此治療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顯示出獨到之處。我院研制中西藥合制的“抗感冒顆粒”,用解熱鎮痛的西藥迅速解除感冒癥狀,用清熱解毒的中藥抑菌抗毒,達到了中西藥優勢互補、提高療效的結果,深受患者歡迎。常見的中藥處方還有強力感冒片/強力枇杷露/急支糖漿/金水寶膠囊/川貝止咳片/蜜煉川貝枇杷膏/銀黃含化片/抗病毒口服液以及大量的中草藥配方。
3.4治療癲癇、腫瘤、結石、肝病、腎病、不育、糖尿病、神經衰弱等處方:此類處方35072張,占12.87%,列為第四位,病人年齡層次為老、中、青。治療這些疑難雜癥,是中醫藥的強項。中醫根據“整體觀念”、“辨證施治”的理論,對癥下藥給病人進行治療,使患者疾病得到了痊愈或好轉。新研究發現:銀杏葉除活血化瘀、祛風通絡外,還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可以抑制主動脈內皮細胞及腎組織中NF-kB的活化而控制過強的炎癥反應,對糖尿病、腎病有積極的防治作用[3]。我院3年銀杏葉片(膠囊)處方8160張,病人回頭率高。又如百花蛇色草,它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通過不同的配制后,可治療慢性胃炎[4]、膽囊炎[5]及惡性腫瘤[6],經臨床驗證療效好。腫瘤病人手術放化療后,身體虛弱,扶正固本、補虛強體尤為重要,中草藥的配制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常見的中藥處方還有強肝膠囊/五脂膠囊/排石顆粒/膽石利通片/百令膠囊/貞芪扶正膠囊/糖脈康膠囊/棗仁安神膠囊等。
3.5調理處方:此類處方29922張,占10.98%,列為第五位,病人年齡層次為中老年人。中醫中藥在治療疾病的同時調理臟腑功能,補充氣血營養物質,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補益性的中藥分補氣、養血、滋陰、壯陽四類。隨著人們生活提高與健康意識的增強,大家自覺地服用補益藥物來保健預防,增強抗病能力,延緩衰老,提高生活質量。六味地黃丸(膠囊)不僅具有降低血糖、血脂、抗氧化、抗動脈硬化功能,還能抑制醛糖還原酶活性,減少山梨醇在細胞的蓄積,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有較好的治療[7]。它既是治療藥品,也是保健藥品,3年用了10403瓶,40歲以上的人都喜歡服用六味地黃丸,作為調理身體的基本用藥。常見的處方還有黃芪精/補中益氣丸/復方阿膠漿/靈芝片/逍遙丸等。常見的飲片單方有西洋參/黃芪/阿膠/桂圓/大棗/枸杞等。
3.6治療跌打損傷、風濕骨痛、骨質增生疾病處方:此類處方29654張,占10.88%,列為第六位,病人以老年人為主。中醫骨傷科又稱正骨科,是早已被人們熟悉并接受的具有中醫藥特色的重要專科。它在治療跌打損傷、風濕骨痛疾病中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通過推拿、按摩、針灸等傳統的治療方法,再配以活血化瘀、理氣止痛、舒筋活絡、續筋接骨的藥物內服、外敷、熏洗,均能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常見的中藥處方有骨愈寧膠囊/獨一味膠囊/仙靈骨葆膠囊/復方夏天無片/風濕液/狗皮膏/關節止痛膏/抗骨質增生膠囊等。
3.7其它處方:此類處方38102張,占13.99%。這類病人處方的藥物單一,不能明顯看出所要治療的疾病,或為西藥治療的輔助用藥。單味藥與外洗、外用藥較多。
4結論
博大精深的中醫中藥,被譽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它“依靠經典經驗而傳承、每逢重大需求而跨越”[8],為醫療事業的發展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有很多西藥沒有辦法解決的疾病,中醫中藥能有收效,在緩解病情、改善癥狀、減少西藥毒副作用方面發揮著積極重要的作用。從處方統計中看,2004年~2006年,我院中醫中藥呈穩定趨勢向前發展,在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及疑難雜癥中療效顯著,得到了越來越多患者的認可。中藥來源于自然,純屬綠色,毒副作用小,且價格便宜,能有效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我們要充分認識到中醫藥的治病特點與優勢,不斷的繼承與創新,更好的為病人服務。
參考文獻
1葉瑞印,羅彤,張宇等,麝香保心丸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療效[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27(1):79
2劉尊齊,崔連群,王勇等,血脂康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清C-反應蛋白和血脂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27(3):220-222
3荊小莉,王東平等,銀杏葉提取物對糖尿病腎病的防治作用與機制的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12(5):282-286
4張建明,百花蛇色草治療慢性胃炎[J].中醫雜志,2007;48(3)248
5王昶之,百花蛇色草治療膽囊炎[J].中醫雜志,2007;48(3)249
6羅忻,百花蛇色草治療惡性腫瘤[J].中醫雜志,2007;48(3)249
7宋曉燕,陳薔,齊曉燕,六味地黃丸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紅細胞醛糖還原酶活性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4;24(12):1087-1090
關鍵詞: 中職電類專業 電工基礎 一體化教學 學習評價
電工基礎是中職電類專業的核心專業基礎課程之一,在中職積極推行一體化教學的今天,電工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與要求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建立電壓、電流等電學基本概念,掌握電學基本測量儀器儀表萬用表、示波器等的使用方法,學會一般性電路的搭建、測試與排故的基本方法,為學生深入學習后續專業課程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學習效果對學生學習后續專業課程的興趣與熱情有重大影響。
在一體化教學模式下,如果仍按以前以理論試卷考核為主評價學生學習效果就十分不科學,達不到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效果,甚至嚴重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那么,如何科學合理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呢?筆者認為在評價中只有突出對學習過程的考核,把握住以專業素養與能力水平是否提高為核心的原則才能較為科學、準確,即學習評價應關注一體化“教、學、做”全過程,弱化期末考試,突出階段性考核,以電工基礎課程模塊、任務或項目為考核載體,以學生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樣為評價依據,對學生實時學習狀況進行評價考核。在評價考核中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方法能力、遷移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同時可與企業共同制定課程評價標準,將考核評價與職業資格、企業崗位能力要求相結合,強調多層面、多角度、多方式和多層標準,學習質量評價以能力水平為主要指標,重視專業素養與專業技能的考核。
一、評價考核基本原則
1.專業素養與專業能力考核并重。
以企業需求和規范為引導,在操作技能考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安全意識、責任意識、成本意識、質量意識和操作規范等方面的考核,突出專業素養,為學校和企業“零接軌”奠定基礎。
2.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
為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加強教學過程中的考核,以課程模塊、任務或項目等為單元,以過程自評、互評、抽查考核為主要形式,改變原來以終結性考核為主的方式。
3.筆試、操作考核相結合。
改革原來只進行筆試考核的方法,實現筆試、操作考核相結合,不僅考核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情況,而且考查實踐動手能力,操作考核時,根據操作項目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其中筆試、操作考試各占一定比例。
二、電工基礎課程評價考核模塊劃分
評價考核模塊的劃分以學生認知規律和一體化課程教學的開展循序漸進逐步深入,可以打破傳統教材按章節形成的知識體系結構,以基本概念、基本元器件、簡單電路(認識、搭建、測試、排故)、復雜電路(認識、測試、排故)為主線,結合企業崗位要求,穿插安全用電規范、儀器儀表使用等知識和技能。舉例如下:
模塊一 電路的基本概念
(1)能說出電路的基本組成、各部分作用;
(2)會判斷電路各工作狀態并敘述其特點;
(3)會畫常用電氣元件符號;
(4)會使用電壓、電流、萬用表測量電路中電壓、電流、電位等基本物理量;
(5)了解電阻、電容、電感等基本元件的概念、作用;
(6)會識別常用各類電阻、電容、電感并識讀其參數;
(7)能準確識讀電度表,會正確計算電能、電費;
……
模塊二 電路的基本定律
(1)能敘述歐姆定律并運用其進行電路簡單計算;
(2)會判斷支路、節點、回路、網孔;
(3)會測量電壓、電流并運用歐姆定律、基爾霍夫定律對測量數據進行分析判斷;
(4)會測量線性二端網絡等效參數并畫出等效后電路;
……
模塊三 簡單直流電路
(1)能正確連接串并聯電路和2個網孔雙電源電路;
(2)能準確使用電壓表、電流表、萬用表等測量電路中的電壓、電流、阻值;
(3)能根據電路測量數據分析電路性能,排除簡單故障;
(4)能對簡單電路實際電壓源、電流源進行等效變換;
(5)會判斷電路是否阻抗匹配,知道阻抗匹配的應用;
……
模塊四 簡單交流電路
……
三、學習效果評價考核構成
課程學習評價考核構成主要包含學習態度(如出勤、作業、紀律性、團隊合作意識等)、操作規范、模塊考核、基礎理論、綜合考核等幾部分,每一部分均占一定權重,最后形成該課程的綜合成績。
四、評價模式改革的效果
通過一體化教學和學習評價模式的改革,教師的教學觀、學生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知識、技能為本位的教學觀轉變為能力為本位的教學觀。教師明白了教學中不僅要傳授知識和技能,而且要把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放在首位。學生們對于實用技術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在解決學習任務過程中表現出勇于探索精神,思維敏捷,思路開闊。過程性評價能夠讓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從而實現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評價方式,同時,還能發現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特長,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要。
五、結語
通過評價模式的改革,可以綜合測量和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過程和學習成就,從而為學生學習決策提供信息和依據,改善學習行為,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為教師教學設計和教學資源建設決策提供信息和依據。
參考文獻:
[1]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5.
[2]董奇.有效的學生評價[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
關鍵詞:建筑電氣;安裝工程;防治措施
引言
電能是現代社會應用較為廣泛的能源形式。電力設施、設備遍及人類活動的各個角落。工程建設作為人類生產、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都要進行配套電氣工程建設。電氣工程施工情況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工程整體的施工質量和投入使用后的服務水平和運行安全,進而對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產生重大影響。電氣工程作為一項技術含量較高,涵蓋內容豐富的工程建設,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不同階段往往會遇到不同的技術問題,深入分析這些問題的形成原因和運作機理,并據此制定出針對性的防范措施,是電氣工程施工企業技術人員的重要任務,對于高質量的完成電氣工程,保證項目經濟效益和運營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1 電線管路表敷設階段存在的技術問題及防治措施
1.1 管線敷設環節的問題分析及防治措施
該階段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在將管線引入管線盒時,沒有進行必要的固定處理,沒有設置護口。二是在進行混凝土中管線暗配施工時,拆除模具后管線外漏。三是在連接JDG管線時,沒有施用專用工具,忽視導電膏的使用,管線切斷作業后,斷面存在毛刺。四是連接導線的錫焊作業沒有做好,焊點不飽滿,存在虛焊、夾渣等現象。
針對上述存在問題,可采取以下措施予以防范:一是將管線引入管線盒時,如果使用螺紋連接方式則需要用鎖緊螺母和護圈帽進行固定,確保連接牢固,如果使用焊接連接方式,則應使用塑料材質的護口對電纜絕緣層進行保護,避免損傷。二是進行混凝土中暗配管線施工時,導管應設置與底筋上方,管線與混凝土表面間的距離控制在15毫米以上。三是要使用專用的緊定扳手進行JDG導管連接作業,操作時用力要均勻,防止用力不均導致緊定螺釘鍛煉,同時要在接口位置涂抹好到電話。進行管線切斷作業時,要嚴格控制斷面方向,確保斷面與管線中軸線垂直,斷面要進行打磨處理,保證斷面平整、光滑無毛刺。四是要控制好錫焊溫度,焊錫均勻,操作后及時擦去多余焊劑,保持接頭部分清潔。
1.2 橋架、線槽安裝環節的問題分析及防治措施
該階段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金屬橋架及支架接地處理沒做好,二是未對橋架、線槽內敷設的電線電纜進行明確標識,三是對于穿過建筑物變形縫的橋架、線槽沒有進行相應技術處置。
針對上述存在問題,可采取以下措施予以防范:一是要做好金屬橋架、線槽的接地處理,不能把金屬橋架、線槽等同于設備接地,如果設計沒有接地處理進行明確,則應保持2處以上與接地或接零干線連接。非鍍鋅橋架的跨接地線要采用截面積4平方毫米以上的銅芯導線,二是嚴格按照回路對橋架、線槽內的電線電纜進行編號,在導線首尾和彎折處別上標志牌以作明確區分。三是對于穿過建筑物變形縫的橋架、線槽進行切斷處理,固定好斷口,內部電線電纜要留有補償余量。
2 配電箱安裝階段存在的技術問題及防治措施
該階段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箱體固定好后四周往往存在較大空隙,箱內未做清理,存在較多雜物。二是當前普遍使用電焊、氣焊進行箱體開長孔作業,導致箱內壁焊點較多,容易引發箱體銹蝕,三是存在一個接線端子同時與多條導線連接現象,零線和接地線未做區分,四是沒有對箱內元件進行標識,由于很難確定其具體用途所以實際工作中容易發生混用。
針對上述存在問題,可采取以下措施予以防范:一是要將土建工程和箱體安裝作業有機結合到一起,對于箱體周邊縫隙,采用水泥砂漿灌注的方法進行充填,及時將箱內雜物清除干凈,確保箱體內外干凈整潔。二是為了減少箱體開孔帶來的銹蝕問題,在購置箱體時,就要與生產廠家進行充分溝通,要求其嚴格按照圖紙要求進行加工生產,確保箱體的“敲落孔”要與進線管相匹配。如果因施工需要必須要進行開孔時,應返廠處理或者使用機械的方式進行開孔,對于箱體內存在的焊點銹蝕,應盡早涂刷防銹漆避免銹蝕擴大。三是要嚴格控制同一接線端子上的接線數量,一般控制在2根以內,對于確實需要多跟導線連接在一個端子上的情況,應使用接線鼻子進行壓接處理。嚴禁導線混用、亂用,利用絕緣層顏色對不同功能的導線進行區分,其中,零線為淡藍色,接地線為黃、綠相間雙色。四是箱體和箱內元件安裝完畢后,要準確標示箱內開關、儀表燈元器件的用途和回路。
3 燈具安裝階段存在的技術問題及防治措施
該階段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燈具實際安裝位置與設計圖紙差異過大,成排照明燈具水平度、垂直度偏差較大;二是沒能正確選擇吊鏈日光燈所用吊鏈,鏈條不平行現象嚴重;三是燈具安裝高度與接地保護要求不相符。
針對上述存在問題,可采取以下措施予以防范:一是嚴格依照設計圖紙開展燈線盒定位作業,確保預埋位置準確,實際位置與設計位置偏差控制在允許范圍之內,采用彈線法對成排照明燈具進行統一定位,然后進行再進行開孔作業,確保成排燈具陣列整齊;二是對于鏈長超過1米的帶罩或雙管日光燈及單管無罩日光燈,要使用鐵質吊鏈。吊鏈應相互平行,燈線不應受拉力,且宜與吊鏈編叉在一起;三是對于安全要求較高的區域,燈具安裝高度不能超過2.4米,電源電壓高于36V的金屬燈具外殼,必須使用燈具專用的接地螺栓做好接地、接零保護,并加墊圈和彈簧墊圈壓緊。
4 開關、插座及面板安裝階段存在的技術問題及防治措施
該階段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插座的中性線與保護線發生反接,開關中拱頭接線,導致串接現象出現;二是暗裝開關或插座標高不符,致使面板與墻面間有縫隙存在;三是一個房間內多種類型插座共存時未做標識,容易發生混淆。
針對上述存在問題,可采取以下措施予以防范:一是加強施工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提高其對技術規范的熟悉程度,能夠嚴格依照接線技術標準進行接線作業。加強施工作業監管,對于發現的誤操作及時給予糾正;二是在進行接線盒預埋作業時,要加強與土木工程的配合,確保接線盒位置準確。面板應緊貼墻面,四周無縫隙,安裝牢固,表面光滑整潔,無碎裂、劃傷,裝飾帽齊全;三是一所房間內同時存在交流、直流或不同電壓等級插座時,要做好標識,為最大限度防止混用,應在插座結構、規格等方面予以區分,不能使用可以互換的插座。
5 結束語
建筑電氣工程施工涉及范圍廣,影響因素多,要保證施工質量,必須全面貫徹施工質量安全責任制,層層分解任務指標,依照各個崗位工作職責,將指標細化分解落實到每個人身上,實施績效考核,將個人收入與工作完成情況相掛鉤,加強監督管理,全面貫徹質量管理體系相關要求,把好每一個細節,只有這樣,工程質量才能有所保障。
參考文獻
關鍵詞:建筑電氣;安裝工程;防治措施
建筑電氣施工是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利用當前的建筑學原理和美學基礎進行施工和改造的方式,以人們對建筑美觀和舒適要求為基礎的施工模式。施工人員能否按設計圖紙、規范施工,關系到整個工程能否高質量、高效率展開,也直接影響到用戶的使用安全。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對各種生活設備要求日益的提高,在信息技術與現代建筑相互融合和綜合發展的趨勢下,使我國建筑智能化技術迅速普及,被應用在各個施工領域和施工階段,各種智能建筑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為建筑工程電氣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開辟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建筑工程電氣安裝是結合當前各個技術領域為綜合發展體系,更是信息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發展的結晶。
1、防雷接地
1.1防雷接地系統
問題:接地體采用搭接焊時,焊接長度不足;接地干線與接地網連接數目少;利用混凝土柱內鋼筋做引下線時,主筋數量不足;女兒墻上避雷帶支
持卡子固定不牢。
防治措施:(1)搭接焊時,鍍鋅扁鋼不小于其寬度的兩倍,三面施焊。鍍鋅圓鋼焊接長度為其直徑的六倍,雙面施焊(當直徑不同時,搭接長度以直徑大的為準);(2)接地干線至少應在不同的兩點與接地網連接;(3)根據主筋的規格確定用做引下線鋼筋的數量,引下線之間應用圓鋼彎成u形進行焊接;(4)女兒墻上設支持卡子應預留洞,埋設支持卡子用混凝土筑牢,不能將圓鋼用錘子打入。
1.2建筑物等電位聯結
問題:(1)浴室(衛生間)局部等電位聯結線使用扁鋼敷設;(2)低壓配電系統接地形式為TN-C—S時,沒有在電源總進線處做重復接地;防治措施:(1)LEB線應采用不小于4mm2銅導線在地面或墻內穿絕緣導管暗敷設;(2)電源總進線處做重復接地,并與防雷接地共用接地裝置,且接地電阻應達到設計要求。
2、電線管路敷設
2.1管線敷設
(1)導線敷設方式、部位代號。SC-穿焊接鋼管敷設、CT-橋架敷設、FC-地板內暗敷、CC-頂板內暗敷、WC-墻內敷設、ACC-吊頂內敷設、SR-鋼線槽敷設、CE-頂板面敷設,嚴格按設計和規范下料配管,專業監理工程師嚴格把關,管材不符合要求不準施工。(2)配管加工時要掌握。明配管只有一個90°彎時,彎曲半徑≥管外徑的4倍;2個或3個90°彎時,彎曲半徑≥管外徑的6倍;暗配管的彎曲半徑≥管外徑的6倍;埋入地下和混凝土內管子彎曲半徑≥管外徑的10倍。(3)鍍鋅管和薄壁鋼管內徑小于等于25mm的可選用不同規格的手動彎管器;內徑≥32mm的鋼管用液壓彎管器;PVC管子根據內徑選用不同規格的彈簧彎管,內徑≥32mm的管子煨彎,如大量加工時,可用專制彎管的烘箱加熱,做到管子彎曲后,管皮不皺、不裂、不變質。PVC對接時,建議采用整料套管對接法,并粘接牢固。(4)鍍鋅管和薄壁鋼管禁止用割管器切割鋼管,用鋼鋸鋸口要平(不斜),管口用圓銼把毛刺處理干凈。直徑≥40mm的厚壁管對接時采用焊接方式,不允許管口直接對焊,直徑小于等于32mm管子應套絲連接,或用套管緊定螺釘連接,不應熔焊連接,連接處和中間放接線盒采用專用接地卡跨接。
2.2橋架,線槽安裝
問題:(1)金屬橋架及支架未可靠接地;(2)橋架、線槽內敷設的電線電纜沒有設標志牌;(3)橋架、線槽穿過建筑物變形縫時未做處理。
防治措施:(1)金屬橋架、線槽不能做設備的接地導體,設計無要求時,全長不少于2處與接地或接零干線連接。非鍍鋅橋架的跨接地線最小截面積應是不小于4ram2的銅芯導線;(2)橋架、線槽內的電線電纜應按回路編號,分段綁扎,在首末端和拐彎處設標志牌;(3)橋架、線槽穿過變形縫處應斷開,兩端固定,內部電線電纜留有補償余量。
3、配電箱安裝
問題:(1)箱體穩注后周邊縫隙過大,箱內雜物多;(2)箱體用電、氣焊開長孔,箱內壁焊點銹蝕;(3)多根導線疊加壓接在同一個接線端子上,零線和接地線混用;(4)箱內元件標注不明,無法知其用途和功能。
防治措施:(1)箱體安裝時應同土建密切配合,出現縫隙后,用水泥砂漿將箱、管注實,并及時清理箱內外雜物、砂漿,保持箱內外干凈整潔;(2)箱體訂貨時,向配電箱廠家提出要求,嚴格按設計圖紙生產,箱體的“敲落孔”要與進線管相匹配。施工中如有變化,應用機械開孔或送回廠家處理。箱內銹蝕部分及時補刷防銹漆;(3)同一接線端子上導線連接不多于2根,如確需多根導線同時壓在一個端子上,應使用接線鼻子壓接。零線為淡藍色,接地線為黃、綠相間雙色,嚴禁混用或作為其它導線使用;(4)配電箱安裝完畢后應標注好開關、儀表等元件用途,各回路編號齊全。
4、燈具安裝
問題:(1)燈具安裝位置與設計不符,成排照明燈具水平度、垂直度偏差較大;(2)吊鏈目光燈的吊鏈選用不當,鏈條不平行;(3)燈具安裝高度不滿足接地或接零保護要求。防治措施:(1)按照設計要求準確定位燈線盒的預埋位置,及時糾正偏差。成排照明燈具應統一彈線定位、開孔,確保橫平豎直;(2)帶罩或雙管日光燈及單管無罩目光燈,鏈長大于1m時應選用鐵吊鏈。吊鏈應相互平行,燈線不應受拉力,且宜與吊鏈編又在一起;(3)在危險性較大的場所,燈具安裝高度低于2.4m,電源電壓高于36V的金屬燈具外殼,必須使用燈具專用的接地螺栓做好接地、接零保護,并加墊圈和彈簧墊圈壓緊。
5、開關、插座及面板安裝
插座、燈具開關、吊扇鉤盒預埋時,應符合相關安裝圖紙要求,在施工定位時,應該嚴格的施工基本要求:左右、前后盒位允許偏差≤50mm,同一室內的成排布置的燈具和吊扇中心允許偏差≤5mm,開關盒距門框一般為150-200mm。在預埋
安裝施工過程中,需要根據現澆板的厚度要求,設置吊扇鉤用l0圓鋼先彎一個內徑35-40mm的圓圈形式,把圓圈與鋼筋緩緩地折成90°角,插入接線盒底的中間位置,然后再根據板厚把剩余鋼筋頭折成90°角,合理的搭在板筋上焊牢即可。模板拆除施工結束后,需要嚴格把把吊環折下,圓鋼必須進行調垂直處理,位置需要在盒的中心,吊鉤與金屬盒清理干凈,需要進行刷防銹漆防腐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