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對策優選九篇

時間:2023-12-21 11:29:23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對策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對策

第1篇

【關鍵詞】環境污染;存在問題;管理對策

現如今,隨著人類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給環境保護造成了不小的負荷,同時,環境保護的形式也越來越嚴峻,環境污染的處理類型主要包括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工程、廢水處理、滲濾液處理、垃圾處理廠四大類,此四大類需通過不同方式來處理處置。本文從專業技術方面著手,深入探究環境污染防治設施在實際運行中暴露的缺陷和要采取的監管對策

1.環境污染防治設施運行中暴露的問題

1.1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工程的問題

我國由于人口眾多、經濟社會的高速增長而帶來的固體廢棄物污染是值得關注的。我國每年所排放固體廢棄物的再生資源利用率明顯落后于世界發達國家;固體廢棄物自身本來產生量就大、堆積而成的數量相當驚人;這類污染物在處理處置方面均受到一定的限制,并未走向產業化和資源化的進程,從根源層面沒能有效地遏制廢棄物的肆意排放,尤其是在回收循環利用方面尚且有很長一段道路要走。

1.2廢水處理工程運行中的問題

隨著工農業生產的進步和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廢水排放量居高不下,在面對廢水污染嚴重的現實狀況時,在防治設施方面創新力度不夠大,最為典型的是在廢水處理模型、廢水處理過程中的控管設置、廢水在線處理的流程與監測設備和廢水處置后的凈化工藝等方面研究不多、專業領域內的技術較為遲滯,這往往使得廢水處理流于形式、“治標不治本”,沒有形成遏抑廢水排放的強勁合力。技術方面的不成熟、研發力度不大也是亟待解決的缺陷性問題。

1.3滲濾液處理中的問題

滲濾液是一種濃度高的有機廢水,而且其成分轉化速率相當快,用單一化的方式很難實現將垃圾滲濾液良好處置的效果,這也成為環境污染防治中的一大技術性難題。除此之外,滲濾液的回收利用技術不完備,尚且不能實現滲濾液的“零排放”,滲濾液在處置中需投入較大數量的開支,技術工藝不夠靈活和兼容。

滲濾液處理技術是發達國家普遍運用的一種環境污染防治手段,這個技術成果能促使蒸發尾氣消耗殆盡,也會合乎標準排放,然而卻要耗用大批量的燃料,需在實踐中不斷加以改進,以免在設備運行中造成對環境的破壞。

1.4垃圾處理廠運行中的問題

毋庸置疑,目前垃圾處置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焚燒、填埋和堆肥三種,然而,垃圾處理廠在實際運行中并未顧及到后期對環境帶來的損壞,填埋這種方法嚴重危害大氣環境和公眾身體健康,不過尚未被叫停;在用堆肥處置垃圾時,占據的土地比較多,設施也顯得老套一些。

2.環境污染防治設施的監督管理對策

2.1加強科技攻關,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改進固體廢棄物處置模式

針對固體廢棄物污染的防治在實際運行時遇到的技術性難題,我國需大膽嘗試和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做法,結合目前現狀,加大固體污染物的立法力度,改進落后的廢物處置模式,創新前沿的、利用再生能力強的、循環程度高的、對環境危害小的新工藝流程,推行綜合管理,以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加強監督管理的實效性和延續性;促使廢棄物變廢為寶,特別要加強分類回收利用,推進經濟方面的可行度。

2.2注重廢水處理技術的革新,摒除落后技術對設施運行的不利影響

我國的廢水處理絕不能停留于“初級階段”,而應在技術上大膽突破,才會有所建樹。有鑒于此,環境污染防治部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參與技術研發,制定并出臺新的廢水處理技術政策,對于一些廢水處理器械和設備必須定期改進工藝和操作規程。在處理生活廢水和工業廢水等方面,需研制地埋式生活廢水處置設施、壓濾機以及氣浮機,推動廢水集約化、循環化、有序化和綜合化應用,提高廢水回收和再利用的進程。

2.3創新滲濾液處理工藝以及技術手段

垃圾滲濾液往往水量變化較大,其處理方法必須實現同步改進,有采用生化方法去除COD,努力實現國家規定的排放規范指標;采用物化方法去除滲濾液的重金屬、COD,目前物化方法主要用于預處理或與其他方式結合運用;根據滲濾液成分繁雜的現狀看,可選用膜生物組合這樣一類處置方式,規避相應的處理缺陷。

2.4選取最經濟、對環境污染代價最小的垃圾處理工藝

針對現有的垃圾處置可選取最實用、最環保的策略,在垃圾處理過程中不斷注入技術力量,依托于創新驅動垃圾處理走向集約化和規范化軌道。在監管的同時遇有對環境嚴重損壞的環節,需立馬停止相應的項目。

3.總結

我們可以看到我國環境污染的防治處置工作需從根本著手,從各個方面統籌兼顧,加強技術革新,改革落后的、不適合于環保新趨勢的污染防治設備,重視在實踐中解決運行中的不足與缺點,將環境保護落到實處,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參考文獻】

[1]向盛斌.環境管制過程中的管制者與被管制者行為分析[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7(09).

[2]劉云興,王曉東,段穎.電子廢物對環境的污染及管理[J].北方環境,2012(04).

第2篇

(1.商丘市環境應急處置中心,河南 商丘 476000;2.商丘市環境監測站,河南 商丘 476000)

【摘 要】本文論述了室內環境污染的來源,污染的種類,以及室內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危害及防治。

關鍵詞 室內;環境污染;防治

作者簡介:王奮厚(1974.08—),男,河南商丘人,本科。

人的一生有70%~90%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室內環境對人體健康極其重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辦公樓、商務樓及居住的環境越來越追求高檔、豪華、舒適。因此,對室內環境的裝修、裝飾、全封閉大樓的建設、中央空調設施及空氣清新劑的使用,使得多種有害物質進入室內環境,導致室內環境污染加劇,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

1室內環境污染的分類

室內環境污染大致分為化學性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物污染三大類型。

2室內環境污染的來源

2.1室內化學性污染的來源

(1)建筑材料:如泥沙、水泥、磚等主要釋放有害物質-氨。在冬季施工中往往向混凝土中加入防凍劑,另外為提高混凝土凝固速度而使用高堿混凝土膨脹劑和早凝劑等,其中所含的氨類物質會隨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變化而還原成氨氣釋放出來,造成室內空氣中氨濃度超標。

(2)防水材料:在衛生間、廚房等需要做防水處理的地方,往往使用防水材料和膠粘劑等,而苯正是這些材料的主要原料。有報道稱在質量監督部門的一次市場抽查中發現某品牌的防水材料中苯含量超出國家標準32.5倍。

(3)裝修材料:目前市場上裝修板材主要使用膠合板、刨花板等人工合成的材料。這些板材在生產過程中要使用大量的甲醛。若板材的烘干工藝不到位,會有大量的甲醛殘留在其中,隨著使間的延長而逐漸向其所在的空間釋放。

(4)油漆材料:室內裝飾使用的油漆、涂料中含有大量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機揮發性溶劑。

(5)空氣清新凈化劑:人們喜愛使用空氣清新凈化劑來消除室內的異味。空氣清新劑的主要成分由醇類物質、香精及揮發性有機物質組成。這些商品在制造過程中伴隨著生成液氨,同時加入醚類等有機物。這些物質彌漫在空氣中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即使是一些號稱純天然成分的清新劑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上述問題。

(6)室內設施:辦公室用品如計算機、復印機、打印機等現代化的設備在使用中會形成臭氧等有害物質;室內家具可向空間釋放游離性的甲醛、苯類等物質。

(7)人的活動:人在室內抽煙時香煙燃燒后在空氣中形成以焦油和尼古丁為主的氣態及溶膠類物質。人在室內做飯使用煤、液化氣、煤氣、天然氣等燃料,這些燃料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CO、CO2、NOx、SO2、丙烯醛和未完全燃燒的烴類及顆粒物。

2.2室內放射性污染的來源

(1)裝飾用的地板磚、大理石等石材會釋放出氡,氡衰變釋放出α粒子對人體造成輻射污染。

(2)計算機顯示器、電視機在啟動時由于高壓產生電離輻射;室內的無繩電話、手機在使用時會產生電磁輻射

2.3室內生物污染的來源

(1)患有呼吸道疾病、傳染病的人和家養動物。

(2)一些花卉的真菌(包括真菌孢子)花粉。

(3)室內的地毯、布藝沙發、被褥等棉毛制品中孳生的塵螨。

(4)廚房用的餐具及衛生間潔具孳生的細菌和真菌等。

3室內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3.1室內化學性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室內化學性污染主要有:氨、苯類物質、甲醛、CO、CO2、NOx、SO2及其它揮發性有機物(VOSCS)。這些物質彌漫在室內空氣中或附著在可吸入性顆粒上直接腐蝕人體表面裸露器官(如眼睛、皮膚等)或通過呼吸系統進入人體內部對呼吸系統、血液系統、心臟、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等造成廣泛的損害。

人如在氨超標的環境中,會引起結膜水腫、角膜潰瘍、喉頭水腫、窒息、聲門變窄、肺水腫、胸悶、咳嗽等癥狀。人如在甲醛超標的環境中,人的視力、視網膜、呼吸道、咽喉、皮膚、神經等會受到嚴重損害。人如在苯類物質超標的環境中,人體的造血功能會受到抑制、白細胞、血小板會大量減少,甚至使正常細胞發生癌變。

3.2室內放射性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室內放射性污染不同于化學性污染,它看不見、聞不到,因此對人體危害的隱蔽性較大。石材中的氡衰變過程中釋放的射線進入人體內,會破壞細胞的DNA。從而導致癌變。

電離、電磁輻射會嚴重影響人體的神經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

3.3室內生物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細菌、真菌、過濾性病毒、塵螨等可引起人體的過敏性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如霉菌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痛,嚴重的會引起哮喘、痢疾等;塵螨會引起過敏性皮炎、過敏性鼻炎、慢性蕁麻疹等;軍團菌的病死率高達15%~20%。

4室內環境污染的防治

4.1完善室內環境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規

國家相關部門應完善室內環境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規,加強立法,明確主管部門,建立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對現有的法規和標準如《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等要加大宣傳力度,切實提高人們對室內環境污染的重視。

4.2室內化學性污染的防治對策

從源頭抓起,要使用正規廠家生產的有質量安全標志及環境標志的建筑裝修材料和油漆涂料等。盡量使用綠色天然的原木木材代替膠合板、纖維板等合成板材,盡量使用水基漆代替油基漆,盡量使用木制和金屬制家具等。另外應配備空氣凈化設施和可靠的通風系統,以避免燃燒煙氣、吸煙煙氣長時間殘留在室內。

4.3室內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對策

購買裝飾用的地板磚、大理石等石材時,一定要看生產廠家的產品合格證及放射性檢驗合格證。入住后若身體感覺有不適反應,要盡快找權威檢測機構對室內進行放射性污染物檢測。若放射性物質超標要從室內搬離。

要適度使用手機,盡量避免頻繁開關電視,有條件要使用液晶顯示器等產品,以最大限度的減少電離輻射。

4.4室內生物污染的防治對策

要保持室內環境清潔,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及空氣清新干爽,廚房和衛生間要安裝排風扇,對空調系統的隔塵網、過濾網要定期清洗等。注意個人衛生,室內盡量不要養寵物,要定期噴灑“84消毒液”、過氧乙酸等進行消毒,有條件的要定期請衛生機構對室內環境進行生物檢測。

4.5一些補救措施

對于已經存在的室內環境污染,應迅速采取撤出、封閉或隔離等措施,防止散發的污染物繼續對人體健康進行損害。對于新的刨花板和硬木膠合板等散發大量甲醛、苯類物質等的木制品,可在其表面覆蓋吸收劑。另外在室內有選擇的養些綠色植物如蘆薈、吊蘭、等對降低室內環境中甲醛、苯的濃度有一定的效果。

參考文獻

第3篇

關鍵詞:室內污染;放射性污染;內輻射;裝修材料

Abstract: study of the pollution of house air and it’s actuality, source and hurt of humanbody, put in the scientific prevention and cure countermeasure. Make use of summarize a few the interfix authority information. Conclusion through administrative of measure in government, establishment and enforce upholster material’s standard; Improveing human protected environment of consciousness at house air, make use of upholster in reason, the house air were enhanced, let’s people come into being scientific the live habit.

Keywords: Indoor pollution, radioactive pollution, inside radicalization, fitment-material

中圖分類號:X8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購房、居室裝修已成為人們改善生活條件,提高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但人們在追求居室完美的同時,卻帶來了室內空氣污染,被稱為“高樓綜合征”、“裝飾裝修過敏癥”等室內裝修污染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最近國家室內環境監測中心對北京、南京等地30套居民新裝修房進行了監測,沒有一家能達到《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2002)的要求。國際衛生組織的調查結果顯示,當前人們所患疾病的68%都與室內空氣污染有關[1]。

室內空氣污染種類比較多而且比較復雜,同時有許多可以聯合作用形成更嚴重的二次污染對人體造成較大的危害,有許多室內空氣污染物質在人們生存的環境中引起普遍重視,如:甲醛,多環芳烴,噪聲等,但是人們對感官覺察不到的放射性物質不太重視。在我們的生活中放射性物質無處不在,人們每天大約有80%~90%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所呼吸的空氣主要來自室內,與室內污染物接觸的機會和時間均多于室外[2]。所以對室內空氣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具有較大的意義。

室內空氣放射性污染是指該地段和建筑材料所含放射性物質的放射性氣體---氡(Rn)超過了國家所規定的標準,并對人體產生了一定的危害作用。

室內空氣放射性污染現狀

1.1在國內放射性污染現狀

在我國首屆室內空氣質量與健康學術研討會上有關部門公布:目前發展中國家有近200萬例超額死亡可能室內空氣污染所致,全球約4%的疾病與室內環境相關。國內的監測數據也表明,近年來我國引起的超額死亡數可達11萬人,超額門診數22萬人次,超額急診數430萬人次。

有學者對北京及附近區若干職工宿舍樓內已裝修的普通居民進行調查,裝修僅為低檔水平,并選擇同樓內未裝修的居民作對照,樓內居民家家用燃料均為燃氣,調查對象成人占近90%,老少占10%右。調查發現居民的不良反應主要是異嗅、眼癢、眼干、嗓干、鼻涕多、打噴嚏、胸悶、惡心等以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為主的癥狀,這都是甲醛、放射性氡早期危害作用。調查中發現被查人群主要是用人造板家具、地板革、油漆涂料,大理石等使用含甲醛的粘合劑和放射形物質,這些家具和裝修材料都是室內甲醛和放射性氣體污染的主要來源[1]。

1.2國外的放射性污染現狀

據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衛生研究所(NIOSH)統計,美國室內從業人員出現SB

癥狀的比例已由1980年的2%上升到目前的35%~65%,顯示出室內環境污染帶來的巨大危害。日本濱國立大學環境科學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報告也顯示:竣工周后的房子,其室內污染程度比室外高出近40倍。即使在取換氣措施后其污染程度可相差近10倍。

2. 室內空氣放射性污染來源

室內空氣中的氡(Rn)及其子體有80%~90%來自地基土壤,氡氣是鈾、鐳、釷等放射性元素的衰變產物,是一種無色、無味、唯一的放射性氣體。氡主要來源于房基土壤、建筑材料、從戶外進入室內空氣、供水以及用于取暖和廚房設備的天然氣等,但建筑材料是室內氡(Rn)的最主要來源,其具體的如下[3]:

2.1建筑材料

用量最大的磚石、混凝土、泥土以及石材、地磚、陶瓷制品等材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放射性元素鐳,它可衰變出氡氣,并進入室內。

2.2房屋地基下的巖石和土壤

經檢測發現,靠近地表的土壤中氡的濃度比靠近大氣中氡(Rn)的濃度高出10倍以上。土壤中的裂隙及巖石中的斷裂構造可使房屋地基下的巖石和土壤中的氡(Rn)向室內擴散。

2.3從室外空氣中進入室內的氡(Rn)

在室外空氣中,氡被稀釋到很低的濃度,幾乎對人體不構成威脅,可一旦進入室內,在通風不良的情況下,就會大量積聚。

2.4供水、燃煤及天然氣等釋放的氡(Rn)

1.供水、燃煤及天然氣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鐳和氡。氡會隨著水、天然氣的使用進入室內,不過濃度很低。

2.氡氣是含在土壤和巖石中的鈾在衰變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無色無味具有放射性的惰性氣體。氡主要來源于建筑材料、地基土壤、巖石和地下深處。國際癌癥機構已確認氡及其子體對人體有致癌性。氡僅次于吸煙的第二個肺癌病因[4]。世界上大概有10%~25%的肺癌和白血病是由氡誘發的。由于無色無味,摸不著又看不到,因此它對室內環境的污染不易發覺。

3.氡(Rn)除存在于水泥、礦渣磚、裝飾石材及土壤中外,煤也是氡(Rn)的重要來源,我國是一個燃煤大國,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地區。煤中含有一定放射性元素鈾,個別產地的煤和一些地質層位中的煤放射性元素鈾含量很高,煤燃燒后的煤渣、飛灰相對煤而言體積減小了,但鈾被濃縮,其鈾含量大大提高了,這些煤渣與飛灰的堆放地也成了永久性的氡源。

3. 污染機理

氡(Rn)222是a輻射體,是一種無色無味放射性惰性氣體。由于Rn化學性質穩定,一般情況下很難與其他元素發生化學反應,在空氣中是以原子狀態存在,很少與空氣中微粒飄塵相結合。但可被活性炭,硅膠,聚乙烯等物質所吸收。 氡子體性質與母體Rn的理化特性全然不同,其子體是一種固體粒子有很強的附著力,能在其他物質表面形成放射性薄層,或與空氣中的微粒形成結合態,成為放射性氣溶膠。其衰變系主要有8個子代核素,其中4個子體的半衰期都比Rn的半衰期短,通常短壽命子體。另外4個子體的半衰期比Rn的長,稱長壽命子體[5]。在整個衰變過程中,既有α輻射,也有β和γ輻射,所以氡的衰變系列是α、β和混γ合輻射。

氡(Rn)可以在房基下的土壤和巖石的空隙中自由的運動,氡可以通過混凝土地板和墻壁上的裂縫,地溝等途徑進入室內,氡也可以從建筑材料中釋放出來,建筑材料如水泥,石材瀝青等本身含有微量放射性元素而源源不斷地釋放出氡氣。 氡氣是含在這些材料中的鈾在衰變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無色無味具有放射性的惰性氣體。這些氣體主要是通過擴散與對流的方式想空氣中遷移。在斷裂與構造發育區,即巖石,土壤中含量不高。由于氡有良好的運移通道,細小的氡流可以匯集,導致在這些地帶的土壤、對應的空氣及其建造在該地帶上的建筑物的室內空氣中的氡濃度偏高[6]。人們大部分時間是生活在室內,更應關注室內氡的危害。

4. 影響因素及濃度分布特征

氡(Rn)及子體在環境中的分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即與衰變量和析出率有關,也與氣象(溫度,濕度,氣壓,通風,大氣對流,逆溫),地形以及地理位置有關。通常,花崗巖分布區高于沉積巖覆蓋源,內陸地區高于沿海地區,山區高于平原,秋冬季節高于春夏季節。

5. 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在一般環境里,室內外空氣中也存在著氡(Rn)及其子體,對人體所產生的輻射劑量約占整個天然、輻射劑量的一半[6]。氡和子體總是相聯系而存在。有氡的地方必然有氡子體,其給機體造成的危害總是兩者相疊加,但是對機體的主要危害是氡子體而不是氡。氡被吸入人體,其中一部分衰變成附著在人體的呼吸器官內,另一部分則是通過呼吸器官又排到環境中。一旦離開高氡的環境,呼吸系統內氡濃度很快降低。而子體有較強的附著能力,進入機體后,很快沉積在呼吸系統表面,特別是短壽命高品質因子的α輻射體不僅把潛在能量完全轉移到器官表面,而且可形成很高的局部劑量當置。估計表明,在氡與子體達到平衡狀態時,給予機體的輻射劑量95%以上來自子體而對人體危害最大的,則是4種短壽命子體[7]。

6. 放射性氡對人體的危害

6.1 氡(Rn)對人體健康的體內輻射與體外輻射危害[5]

6.1. 1. 體內輻射

體內輻射主要來自于放射性在空氣中的衰變而形成的一種放射性物質氡及其子體。氡是自然界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氣體,氡在作用于人體的同時會很快衰變成人體能吸收的核素,進入人體的呼吸系統造成輻射損傷,誘發肺癌。

6.1.2. 體外輻射

體外輻射主要是指輻射體直接照射人體后產生一種生物效果,會對人體內的造血器官,神經系統,生殖系統,消化系統造成損傷。 特別對兒童,老人,孕婦健康的損害, 使身體免疫系統受到損害,并誘發類似白血病的慢性放射病。

6.2 氡(Rn)對人類的健康危害主要表現為確定性效應和隨機效應[5]。

6.2.1. 確定性效應

確定性效應表現為在高濃度氡的暴露下,機體出現血細胞的變化,氡與人體脂肪有很高的親和力,特別是氡與神經系統結合后,危害更大。如:氡氣會引發人胸悶惡心,頭昏目眩,并可能引起皮膚瘙癢等癥狀,都是與人體體內脂肪結合引起神經系統的異常表現結果。

6.2.2隨機效應

隨機效應主要表現為腫瘤的發生。室內氡的污染及危害建筑物中石材、地磚、瓷磚中放射性物質氡(Rn),是一種較嚴重的污染,氡是放射性元素鈾、釷等衰變鏈的一個產物,具有極強的遷移流動性,凡是有空氣的空間就有氡及其子體的存在,氡及其子體能附著于空氣中的氣溶膠粒上,懸浮于空氣中,當被吸入人體內時,一些氡的壽命短的固態子體即可沉淀在氣管壁或肺葉上,造成氡及其子體衰變時產生的粒子在人體內長期照射,使得身體受害組織或細胞發生電離化,引起細胞染色體的畸變,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已確認,氡是19種主要環境致癌物質之一,室內氡超標是引起肺癌、胃癌、白血病的元兇之一,尤其是對兒童和胎兒最敏感,美國環保局已將其列為最危險的致癌因之一[7]。我國在室內氡污染方面研究工作雖起步較晚,但從目前所獲得資料足以說明我國室內環境氡的污染也十分嚴重。影響室內氡濃度因素很多,但對某一特定區域來說,總有一種或幾種因素占主導地位,其中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是住宅基建設應盡量避開氡本底含量高的地區以及盡快制定建材行業標準。

氡氣污染在肺癌誘因中僅次于吸煙,排在第二位。醫學研究已經證實,氡氣還可能引起白血病,不孕不育,胎兒畸形,基因畸形遺傳等后果。據測算,如果生活在室內氡濃度為200Bq/m3 環境中,相當于每天吸煙15根。

但在肺癌方面,至今,對于居住區室內氡暴露與肺癌的關系仍處于爭論階段, 美國的Field 認為兩者之間具有關聯,而加拿大的 Duport堅持兩者之間無關聯的觀點。

7氡致肺癌的機理

氡致肺癌等疾病,主要是其子體在起作用。人類受電離輻射損傷致病,最早被記錄 的要算高氡及其子體照射下的礦工患肺癌。由于氡的半衰期較長(3.825d),且其在人體內停留的時間較短。經測試,在高氡場所工作時,經0.5h左右,人體吸入的氡與呼出的氡達到平衡,體內氡含量不在增加,且離開場所1h后,體內的氡濃度被排除90%。所以,在呼吸道內產生的氡劑量很小,危害相對也比較小些,而氡的子體則不然,氡多產生的2個218Po和214Po,呈固態吸附在空氣中的微粒上和煙霧中[4]。當人們吸入后,它會停留或貯存在肺的組織內,通過α衰變時形成內輻射損害肺管,而且很容易被鼻咽和氣管組織及肺部呼吸系統截留,并在局部區段積累,因其半衰期短(一般分秒量級)全部在原處衰變,是大支氣管上皮組織細胞的主要劑量源。當支氣管接受了大量的輻射后會受到損害,從而引發癌變的可能[11]。

8.防止污染對策

室內空氣污染近年來有明顯的上升趨勢,雖然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但如何從根本上控制或解決卻是相當困難的問題,現就如何控制室內空氣污染提出以下幾條措施:

1. 從源頭抓起

政府部門應采取行政手段,對不具備生產建筑裝飾材料的廠家應堅決取締,對具備生產建筑裝飾材料的廠家也應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加以監督、檢測,并定期公布檢測結果,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對經營劣質建筑裝飾材料的生產商、銷售商嚴厲查處,凈化建筑裝飾材料市場。

2. 加強管理

強制執行建筑裝飾材料的環保標準,選用合格的建筑裝飾材料,建立綠色環保產品準入制度,杜絕劣質建筑裝飾材料魚目混珠。

3. 加大宣傳力度

衛生、環保、技術監督、新聞等部門相互配合,充分利用電視、廣播、新聞等媒體進行宣傳,以公益廣告、卡通片、文藝宣傳等多種形式向廣大市民傳授防治知識;衛生部門應加大宣傳力度,在各小區設宣傳欄,不定期舉辦有關醫學知識講座,指導居民切實做到以下幾點:

(1)提高室內環境保護意識,養成科學的生活習慣,每天定時開窗通風換氣,保持有足夠的新風量。

(2)合理使用建筑裝飾材料,在施工時考慮室內空間的承載量及通風量,采用低污染的裝飾材料。

(3)選用環保涂料封閉地面、墻體的縫隙及墻面用環保涂料涂厚加以遮蔽,減少氡氣的放出;盡量減少使用石材、瓷磚等容易產生輻射的材料;所有建筑裝飾材料購置前應向商家索取相關檢測合格證明。

(4)剛裝修后的居室不宜立刻居住,應在開窗通風30天左右再投入使用[14]。

(5)在居住之前請權威部門對裝修后的居室進行室內空氣檢測,合格后方可居住。

(6)在家具的裝修中為防止氡氣從墻體漏出,應盡量使用防氡環保涂料涂抹墻體。涂料油漆應多做幾遍,涂抹要達一定的厚度。

(7)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嚴格執行國家現行規范《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01中的標準,才能建造綠色環保型的建筑物。

(8)慎重選擇綠色建筑裝飾材料,以低毒或無毒的綠色產品代替高毒物質,住宅地面裝飾使用較多的材料為地面磚、裝飾石材和木地板。地面磚無論是釉面磚或瓷質磚,本身都沒有污染,至于裝飾石材應首選用A類石材,我國產的大理石幾乎都符合這一標準,對一些花崗巖如杜鵑紅應避免使用。.

(9)購買建筑材料時按照環境輻射標準由環保監測部門進行檢驗,確保室內裝飾材料符合環境輻射安全要求,避免用花崗巖做室內建筑材料,建筑選址一般不要建在放射性水平高的區域,從源頭杜絕放射性積累。條件許可時,可定期使用空氣凈化器,負離子發生器降低室內氡濃度。

綜上所述,室內空氣污染防治的問題,已經越來越多地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為了切實有效地防治室內空氣污染,提高我國居民的室內空氣質量,保護人民的身體健康,衛生部有必要盡快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及衛生標準,加強對相關產品、材料及室內空氣質量的監督、監測,在進行我國室內空氣污染防治的工作方面,需要立法機構、政府機構、企業和居民幾個方面的配合與協同一致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劉君卓等.室內裝修與不良建筑物綜合癥[J] ,環境與健康,2000,1

2.崔九思.室內空氣污染監測方法[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2,1 (32)

3.宋廣生.室內環境污染防治指南[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3,10

4.仲民.對居室內氡危害的關注,環境科學,1998,10(6)

5.吳忠標、趙偉榮.《室內空氣污染及凈化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5年1月出版

第4篇

【關鍵詞】 放射源 事故分析 安全管理 防范對策

1 概述

放射源在我省的應用,始于二十世紀50年代,隨著核科學的快速發展,核技術應用研究不斷深化入以及社會經濟建設和發展的需要,近五十年來,特別是80年代以后,放射源在我省的農業、工業、科研、醫療等方面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目前全省在用放射源有1421個,閑置、退役的放射源有700多個(含已經收儲到廢物庫)。放射源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在促進了我省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由于種種原因也給環境安全和公眾健康帶來隱患。我省在放射源的使用過程中曾經發生過多起事故,雖然為一般事故,但對公眾健康和社會安定穩定仍造成一定影響。2000年以來,我省廈門、南平、龍巖、三明等地先后發生過近十起放射源失控、丟失或被盜事故。事故單位主要是放射源使用單位,有的是在用單位,有的是已關、停、并、轉的企業,也有科研部門。所發生的事故,既有在放射源使用過程中,也有在放射源儲存期間或在退役后。在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多數丟失或被盜放射源已經找到,但也有放射源丟失后,至今仍未找到,下落不明,給環境安全、公眾健康仍至社會穩定帶來隱患。

2 事故的主要原因

從我省發生的放射源事故看,主要存在著以下幾方面原因:

2.1 領導的安全意識淡薄

對放射源進行安全管理是生產、銷售、使用、儲存放射源的單位不可逃避的責任和義務,這些單位必須保證放射源安全管理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設施和設備以及完善的管理規章制度。從我省出現的幾次放射源被盜、丟失事故看,涉源單位領導安全意識淡薄,往往不重視放射源的安全性。注重經濟效益,只顧生產,忽視安全,對放射源的安全使用、安全管理不聞不問,沒有制定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有的雖制定了相關安全制度,但在具體落實時或沒有認真執行,或執行不到位,制度變成一種形式、一種擺設。由于有的領導缺乏對放射性知識的了解,對其危害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未能把放射源作為一種特殊的物質來管理,無檔案資料,無管理人員,無安全存放場所,無防范措施等, 放射源處于失控狀態,結果造成丟失、被盜的事故。

2.2 企業體制的轉變

我省從上個世紀50年代末,在醫療、科研方面就開始使用放射源,到80年代,在工業、農業、醫療、科研等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促進了我省社會經濟的發展。隨著改革的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有些企業體制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有的倒閉拍賣、有的關、停、并、轉,原來使用的放射源有的不再使用,出現閑置或退役放射源。在時間長、人員流動快的情況下,沒有及時交接或交接不清,在管理上造成空檔,出現放射源被遺忘、丟失、失蹤、失控或被盜事故。

2.3 監督管理不到位

放射性物質作為一種特殊物質,為了安全使用,防止污染,國家對生產、銷售、使用放射源的單位實施許可證和登記制度,但是,在實際管理中,有的用源單位不申報,沒有辦理許可證和登記手續。在監督管理上形成盲區,造成監督管理不能到位,處于失控狀態,從而造成放射源丟失、被盜事故的發生。

2.4 涉源單位管理不善

據對出現放射源事故分析表明,由于人為因素的責任事故占大部分,而管理不善是其中的主要原因。有的單位放射源管理無人負責,有的沒有建立檔案,有的賬物不符,有的在人員變動時沒有交接或交接不清,對放射源的情況說不清道不明;有的放射源隨設備轉賣、轉讓或報廢,去向不明;有的閑置、退役放射源沒有及時送省低放廢物庫集中儲存,而是隨意堆放或自行掩埋,安全措施不到位。

2.5源頭管理不嚴隨便購買

由于放射源管理上較重視使用過程的管理,而在源頭管理不到位,流通環節難于管理,放射源生產單位在利益驅動下,繞過專門的銷售公司,隨意出售放射源,使用單位只要有錢,就可以隨心所欲地隨便買到所需要的放射源,不管是否有許可證或具備安全使用條件。特別是核技術在各行各業得到廣泛應用,放射源經常不會以單個形式購買,而是混雜在整套儀器設備中,作為其中配件出售給使用單位。如果使用單位不重視,不主動申報登記和辦理許可證,監管部門就難于監管,管理上就會出現遺漏,無法到位。這些放射源長期游離于監管之外,安全難于保證,容易發生放射源失控、丟失或被盜事故。

3 放射源的安全管理對策

放射性污染無色、無味,人的感官難以覺察,即以物質形態又能量形式危害公眾健康和污染環境,而且環境一旦被污染難以治理和恢復。同時,它具有社會敏感性,公眾對放射性具有異常的恐懼感,一旦發生放射事故,極易引起社會不安,影響社會的安定和穩定,也可能在國際上造成影響。因此,加強放射源的安全管理,才能有效防止放射事故的發生。主要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3.1 嚴格貫徹執行相關制度

在放射源的安全管理上,必須 認真貫徹執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嚴格管理、安全第一”的方針。涉源單位必須自覺執行和落實核技術利用安全許可制度、放射源申報登記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三同時”制度、放射源安全儲存和處置制度、放射源安全保衛制度等。

3.2 建立安全責任追究制

放射源的安全管理關鍵在于涉源單位必須重視。涉源單位的法人代表是放射源安全使用和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負有全面的安全責任。涉源單位必須建立一套完善和切實可行的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在管理中應分工明確和責任到人,確保對放射源的安全管理。除此之外,涉源單位的法人代表還必須與監管部門簽訂安全責任,明確責任與義務,才能增強領導的安全意識,重視安全管理。

3.3 重視源頭管理

加強對放射源生產單位和進口單位的管理,在管理上從源頭開始,可以有效控制放射源的流向。生產單位和進口單位必須嚴格按規定的要求對每個放射源進行編碼,實現放射源身份管理。每個放射源都有一個編碼,而且這編碼應是唯一,不能重復,就像居民身份證一樣, “終生” 陪伴著放射源。生產單位出售放射源時,只能出售給有許可證的用戶,不能隨意出售,而且必須將銷售情況及時向監管部門報告,以便監管部門及時掌握放射源流向,實現放射源由末端管理向從源頭開始的全過程管理。

3.4 加強監管執法力度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頒布實施,為放射性的監督執法提供法律依據,各相關部門應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認真履行職責,加大監管執法力度,依法辦事,嚴格執法。同時,各監管部門應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放射源的安全管理工作。

3.5 依法全過程管理

防止放射源丟失、被盜事故的發生,應對放射源的安全實行全過程管理,包括生產、進口、銷售、使用、儲存、退役的各個環節。如用源單位購買時及時申報辦理安全許可證,使用過程中做好日常安全管理,暫存時做好場所的安全保衛工作,退役后及時送儲或由生產廠家回收。監管部門應對各個環節加強監督管理。忽視任何一個環節的安全管理,都可能造成放射源事故的發生。

3.6 提高監管能力

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以及核技術應用的更加普及,放射性日常監督管理的任務會進一步加重,因此,必須建立一支與之相適應的管理隊伍,同時由于放射源的使用廣泛分布于全省鄉鎮,點多面廣,應在加強現有省級管理機構的基礎上逐步向市、縣延伸,形成管理網絡,充分發揮各級環保部門的作用,才能將放射性監督管理真正落實到實處。除此之外,使用放射源的企事業單位也應有管理機構或管理人員,專門負責放射源安全的內部管理。為了保證管理工作能夠長期正常進行,必須有相應的經費保證。由于放射性的特殊性,監管就要求有相應的手段,因此,管理部門應配置必要的監測儀器,才能保證管理的科學性。如果沒有一支隊伍、基本經費和必要手段,就難于做好放射源的安全管理工作。

3.7 做好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

開展放射性污染防治宣傳教育,有利于增強公眾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意識,提高公眾對放射性污染的認知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避免不必要的恐慌,盡量減少由于防護不當等造成不應有的健康影響和財產損失,同時有利于公眾理解和支持核技術的開發利用。在宣傳教育中,應當注意方式方法,以免引起誤解,甚至引起不必要的恐懼。對放射源使用單位的相關人員也應進行必要的業務知識和法規標準的培訓,使他們能夠安全使用放射源,同時提高安全管理意識,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第5篇

福建省核電廠環境輻射防護辦法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核電廠環境輻射防護,預防和控制放射性污染和核事故危害,保障公眾健康及安全,促進核電事業健康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核電廠輻射環境監督管理、核事故應急(以下簡稱核應急)管理、規劃管控、公眾溝通與信息公開等環境輻射防護工作。

第三條 核電廠環境輻射防護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嚴格管理的原則。

第四條 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法對核電廠環境輻射防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省人民政府公安、交通、衛生、民政等有關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核電廠環境輻射防護監督管理和事故應急工作。

第五條 核電廠所在地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核電廠環境輻射防護納入本行政區域環境保護規劃,建立和完善核電廠環境輻射防護和核應急工作協調機制,提高輻射環境監管和核事故應對能力,保障公眾和環境安全。

第六條 核電廠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核安全法律法規標準,采取安全與防護措施,預防發生可能導致放射性污染的各類事故,避免放射性污染危害。

第七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核電廠輻射環境狀況信息的權利。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對可能造成核電廠放射性污染的行為提出檢舉和控告。

第八條 核電廠建設、發展規劃應當與當地環境保護規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相適應。

核電廠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支持核電廠依法經營,共同維護核電安全;核電廠應當支持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

第二章 輻射環境監督管理

第九條 核電廠選址、建造、運行和退役的各個階段,建設單位應當依法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并按照國家規定程序報有關部門審核和批準。

核電廠建設項目的規模、位置等發生變化時,應當依法重新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并報經批準。

新建、改建、擴建的核電廠及其相關存在放射性物質排放的項目,在選址、設計審查、竣工驗收中,應當執行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制度,其污染防治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第十條 核電廠在首次裝料前,營運單位應當組織有資質單位,完成環境本底輻射水平的調查,至少應當獲得最近兩年的調查數據,在同一廠址后續建造的機組裝料前,應當至少獲得最近一年的環境現狀輻射水平調查數據。

核電廠的環境本底和現狀輻射水平調查數據應當在相應機組裝料前報送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一條 核電廠在首次裝料后,營運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要求進行輻射環境監測,定期將監測結果報送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

第十二條 核電廠排放的放射性氣載、液態流出物應當符合國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標準的要求,嚴禁超標排放。

第十三條 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根據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委托定期對核電廠輻射環境監測和放射性流出物排放情況進行檢查。核電廠營運單位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所需資料并配合相關檢查活動。

檢查人員不得泄露核電廠的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

第十四條 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根據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委托對核電廠環境輻射水平和放射性流出物實行監督性監測,定期將監測數據與核電廠的輻射環境監測數據進行比對和分析,并將監測結果報省人民政府,通報核電廠所在地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并向社會公開。

核電廠輻射環境現場監督性監測系統由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核電廠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建設,系統運行、維護費用納入省級財政預算管理。

第十五條 禁止實施盜竊、損毀核電廠輻射環境現場監督性監測系統設備等危害系統安全運行的行為。

第十六條 核電廠放射性廢物的處理、貯存、處置和運輸應當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

第三章 核應急管理

第十七條 省人民政府設立省核電廠核事故應急委員會(以下簡稱省核應急委),負責領導、組織、協調核應急管理工作,日常工作由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承擔。

省核應急委成立專家咨詢組、聯絡員組和應急專業組,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應的核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

第十八條 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制定省核應急預案,報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和省人民政府審查批準后,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省核應急委成員單位應當根據省核應急預案,制定核應急實施程序,并確保各實施程序相互銜接、協調一致。

核電廠所在地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根據省核應急預案,組織制定本級核應急預案。

第十九條 核電廠所在地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設立核應急組織,建立相應的核應急管理機制,并按照核應急預案的要求,組織本轄區內的核應急有關工作。

第二十條 核電廠場內核應急預案由核電廠營運單位制定,報國家有關部門審查批準后,報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一條 按照國家和省核應急預案有關規定,在核電廠周圍設立應急計劃區。

應急計劃區內的基層組織、企事業單位,應當配合核應急組織做好應急準備工作。

第二十二條 省核應急委成員單位應當按照各自職責規劃建設必要的核應急指揮設施、通信保障系統、輻射環境監測系統、海洋環境監測系統、氣象監測系統、地震監測系統和去污洗消場等基礎設施,并保證處于良好和隨時可用狀態。

核電廠所在地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建設的核應急指揮中心、核應急前沿指揮所應當與省核應急指揮中心實現指揮通信聯通。

第二十三條 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組織建立核應急專用物資儲備保障制度,制定核應急專用物資儲備目錄,編制儲備保障計劃。省核應急委有關成員單位根據職責分工,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和資源,做好核應急專用物資儲備。

核應急通用物資儲備納入全省應急物資儲備體系。

第二十四條 核電廠在首次裝料前以及同一核電廠廠址內不同堆型機組首次裝料前,省核應急委應當組織核應急實戰演習,核電廠應當參加。

核電廠在首次裝料后,設區的市核應急組織應當針對本行政區域內每個核電廠址,每5年至少組織一次核應急實戰演習或者桌面演習。

省核應急委成員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期組織和開展和參加核應急培訓和演習。

第二十五條 核電廠進入核應急狀態時,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按照應急預案規定采取有效措施,并向國家核應急管理主管部門、國家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以及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告。

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及時向省人民政府報告,并通報省核應急委成員單位。省核應急委成員單位接到通報后,應當立即根據核應急預案啟動應急響應。

第二十六條 在核應急狀態時,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政府組織實施的隱蔽、撤離等公眾防護措施。

第二十七條 場外核應急準備資金由核電廠和核電廠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共同承擔。其中核電廠承擔的部分,由核電廠按照規定的比例以財政專項收入的形式上繳財政,并納入財政預算內管理。

場外核應急準備資金用于開展各項場外核應急準備工作,實行專款專用。

第四章 規劃管控

第二十八條 核電廠所在地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對核電廠外圍區域實施規劃管控,報省人民政府批準。規劃管控范圍以反應堆為中心,半徑不得小于5千米。

第二十九條 核電廠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在規劃管控范圍批復后制訂規劃管控范圍內的人口、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與相關城鄉規劃相銜接,在征求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同意后,依法報核電廠所在地縣級人大常委會批準后施行。

規劃管控范圍跨縣級行政區域的,分別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制訂其人口、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征求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同意后,依法報所在地縣級人大常委會批準后施行。

第三十條 核電廠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核應急工作需要,對進入規劃管控范圍內旅游景點的游客數量進行控制。

第三十一條 規劃管控范圍內禁止建設煉油廠、化工廠、油庫、使用爆破方法作業的采石場、易燃易爆品倉庫、輸油(氣)管道等項目。

規劃管控范圍內嚴格控制人口機械增長,禁止新建、擴建大的企業事業單位、人員密集場所和生活居住區、大的醫院或者療養院、旅游景點,以及飛機場和監獄等項目。

規劃管控范圍內已建有前二款規定的禁止建設項目的,因保障核電廠安全確需征收的,依法予以補償。

第三十二條 以核電廠反應堆為中心,半徑5千米毗鄰海域內,不得新建、擴建危險化學品碼頭和錨地,不得新設置船舶的防臺避風錨地。

第五章 公眾溝通與信息公開

第三十三條 核電廠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環境保護、衛生、教育、廣播電視、科協等部門和核電廠應當組織開展核安全與核應急科普宣傳,提高公眾對核安全和核應急的認知水平。

第三十四條 建設單位應當在申請建設核電廠前向擬建廠址所在地公眾公布建造意向,說明所建核電廠的性質和可能對所在地的環境影響及其防治措施,并接受公眾的咨詢。

第三十五條 核電廠應當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核與輻射信息公開的要求,將核設施建設、運行有關信息通過網絡、報刊等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及時向社會公開。

第三十六條 核事故信息由省核應急委按照國家規定統一。信息內容包括:核事故及處置基本情況,空氣、食品和飲用水等受污染情況,對公眾健康及環境安全已經或者可能造成的影響,公眾需要采取的防護措施建議,以及公眾關注的其他事項。

核應急響應啟動后,省核應急委應當根據需要及時組織、持續滾動相關信息。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散布核事故信息謠言,擾亂社會秩序。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一)實施盜竊、損毀核電廠輻射環境現場監督性監測系統設備等危害系統安全運行行為的;

(二)散布核事故信息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

第三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在規劃管控范圍內擅自建設禁止項目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相關主管部門依法予以處罰。

第三十九條 核電廠在運行過程中對周圍公眾和環境造成污染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四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未依照本辦法規定履行職責,有下列行為之一,影響核應急救援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照規定制定核應急預案和實施程序的;

(二)拒不承擔核應急準備義務的;

(三)拒不執行核應急預案,違抗命令,不服從指揮的;

(四)其他危害核應急工作的行為。

第七章 附則

第四十一條 本辦法中下列用語含義:

(一)輻射環境,是指核電廠管理區域外的放射性水平。

(二)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類活動造成物料、人體、場所、環境介質表面或者內部出現超過國家標準的放射性物質或者射線。

(三)應急計劃區,是指在核電廠周圍建立的,制定有核應急預案、并預計采取核應急對策和應急防護措施的區域。

第6篇

關鍵詞:人類 環境 污染 防治

1.來自建筑裝修的污染與危害

1.1追根溯源,都是甲醛惹的禍

甲醛是一重無色易溶的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甲醛在室溫條件下極易揮發,構成對呼吸系統的刺激作用,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可以致癌與致畸形有毒物質。經過裝修,特別是經過復雜裝修裝飾的環境空氣中的甲醛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1.主要來自于劣質板材。2.貼墻布、貼墻紙、化纖地毯、涂料等材料亦是室內空氣中的甲醛來源之一。

甲醛污染的減弱和消除措施:

1.完善法規和監管體系,規范建材市場,嚴把建材質量關。

2.樹立自我保護意識,科學實施裝修與購買家具。

3.加強室內空氣凈化。4.加強通風與綠化。

1.2人們身邊的“惡魔”――苯及同系物

對于室內環境,包括辦公場所與居室等處,苯及其同系物主要來自于熔解型涂料中。防治措施:1.家裝設計要科學化。2.施工工藝要符合室內環境質量要求。3.裝修材料要選用低毒、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的材料。4.加強通風換氣。5.慎重選購家具。

1.3氨污染

氨是一種無色而具有強烈刺激性惡臭氣味氣體。由于氨的溶解度高,所以常被吸附在皮膚與眼結膜等處,對皮膚、眼結膜會產生刺激和腐蝕作用,發生炎癥。吸入氨氣后,可麻痹呼吸系統的纖毛與損害黏膜上皮組織,有助于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減弱人體抗疾病能力。當氨氣經呼吸道進入肺部后,則通過肺進入血液,與血紅蛋白結合,從而破壞運氧能力。

室內氨氣的來源:室內空氣中的氨氣主要來源于混凝土防凍劑;亦有少量來自于家具或者其他裝修材料。

防治氨污染的措施:1.合理選用混凝土防凍劑。2.加強對建筑設計人員、施工人員、管理人員的環保培訓。3.加強室內通風換氣。

1.4室內的“魔鬼”――氡

氡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常溫下氡及其子體在空氣中能夠形成放射性氣溶膠,稱為氡射氣而污染空氣,氡氣很容易被呼吸系統截留,并在局部范圍內不斷積累,引發肺癌及其他病變。

室內氡的來源:1.房基下的巖石和土壤中的物質2.建筑材料與裝飾材料。3.從戶外空氣中進入室內的氡。4.從供水及用于取暖和廚房設備的天然氣中釋放出的氡。

室內防治氡污染的措施:1.正確認識放射性與放射性污染。2.制定標準、法規,嚴防建材的放射性污染。3.加強宣傳,強化自我保護意識。

1.5VOC的污染的危害

VOCS是指空氣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常溫下可以氣體的形式存在于空氣中。VOC的主要成分有:烴類、鹵代烴、氧烴和氮烴。

當室內中的VOC超過一定濃度時,在短時間內人們會感到頭痛、惡心、嘔吐、四肢乏力;嚴重時會抽搐、昏迷、記憶力減退。VOC傷害人的肝臟、腎臟、大腦和神經系統。

室內VOC的主要來源:有機溶劑、建筑材料、室內裝飾材料、纖維材料、家具、家用電器、清潔劑、來自室外的工業廢氣、汽車尾氣、光化學煙霧。

預防VOC危害的對策:1.提高認識,加強自我保護。2.謹慎選擇家裝材料。3.加強通風換氣,提高健康環境意識。4.及時對室內空氣質量進行檢查。

2.室內環境中的物理性污染

2.1“綠色之光”引發靜電危害

在很多情況下,都可以產生靜電。一般來說,固體面與固體面、固體面與液體面間的接觸和撞擊,或者固體的斷裂、液體的飛濺都可能產生靜電。

靜電的危害:1.靜電可產生火災。在石油、化工等工業以及通常有可燃性氣體、蒸汽和粉塵等生成的地點易產生火災。2.靜電可造成電擊。3.靜電可引發多種粉塵、可燃性氣體等爆炸。4.靜電可造成產品質量下降,元器件擊穿事故。

防止靜電的有效措施:1.接地。2.防止人體靜電荷的積累。3.使大氣電離。4.增濕。5.非金屬材料的防靜電。

2.2現代城市已成為一個噪聲的世界

噪聲源:1.交通運輸噪聲。2.工業企業噪聲。3.建筑施工與裝修噪聲。4.商業活動、公共場所與社會生活噪聲。5.家電產品工作噪聲。

噪聲的危害:噪聲對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噪聲可以使人耳聾,還可能引起高血壓、心臟病、神經官能癥等疾病。噪聲會污染環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特別強烈的噪聲還能損壞建筑物與影響儀器設備等的正常運行。

噪聲控制:1.采用吸聲材料消除或減弱噪聲。2.隔聲 隔聲是指在噪聲傳播途徑中設置一定的隔聲材料或結構,以減少聲能量的傳遞。經常采用的隔聲形式有隔聲罩、隔聲屏、隔聲室、隔聲窗、隔聲門等。4.迅速建立必要的規章制度,防止人為性噪聲污染。

2.3電磁輻射――近代的“隱形殺手”

電磁輻射的危害:1.電磁輻射威脅著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當射頻電磁場的強度超過一定限度時,將使人體體溫或局部組織溫度急劇升高,破壞熱平衡而有害于人體健康。2.手機的輻射危害1>手機輻射對信號干擾的危險性,如干擾飛機導航系統 2>手機輻射危害人體健康 打電話時間太長可能出現頭痛、耳部發熱等癥狀。3.電腦的輻射危害 4.微波爐的輻射危險

電磁輻射污染的控制技術與防護措施 1.環境工程防護 包括屏蔽、射頻接地、吸收防護、加強城市規劃與管理 2.個體防護 對于工作人員或高場強環境中的居民,可以實施個體防護。個體防護包括屏蔽防護服、防護帽子、防護背心、防護馬甲,均有很好的保護效果。

3.現代生活用品的潛在危險

3.1白色污染逼近生活

白色污染的危害:1.白色污染造成環境惡化。2.白色污染危害健康 人們如果長期食用再生塑料袋包裝食品,尤其是屬實等于慢性自殺。

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1.禁用塑料袋 2.制定限制法律,減少使用量。3.實行分類回收與再利用。

3.2身邊的汞污染危害

人們經常用溫度計測體溫,用血壓計測量血壓,使用程度很頻繁。如果不小心打碎,此時就產生了汞污染。汞為銀白色的液態金屬,有急性劇毒,可引起人的頭痛、頭暈、乏力、失眠、發熱等癥狀。此外對生物的危害也非常嚴重。一個體溫計的汞足以使20英畝大的池塘中的魚死亡。

防治汞污染的措施:1.提高意識,謹慎使用 2.選用無汞體溫計與血壓計 3.生產企業對產品實行明示制度。 4.實行限制與禁汞措施。

第7篇

關鍵詞:釩資源;釩礦開采;環境保護

0.前言

釩是一種重要的合金元素,它以釩鐵、釩化合物和金屬釩的形式被廣泛用于冶金、宇航、化工等工業部門。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高科技技術的廣泛應用,釩資源的市場需求量日益增大,煉釩企業不斷興起。為促進地方經濟健康發展,確保當地環境質量,本文旨在通過工藝技術比選,找出適合我煉釩工藝和污染防治對策措施。

1.煉釩工藝簡介

煉釩工藝是我國六十年代初期開發的一項新技術,大致可分為三種:堿法、酸法及氯化焙燒法。近年來受釩礦市場的影響,我省不斷開展了釩礦資源的開采和釩資源的提煉研究,目前涉及到的煉釩工藝主要有鈉鹽焙燒法、鈣鹽焙燒法、壓力提釩法、新型復合添加劑提釩法、無鹽焙燒提釩法及強酸浸出提釩等六種生產工藝,主要工藝流程見表1。

表1貴州省主要提釩工藝流程表

(1)鈉鹽焙燒法鈉鹽焙燒法為石煤提釩的傳統工藝。通過焙燒石煤,使其中的低價釩V(Ⅲ)和V(Ⅳ)轉化為高價釩V(V),高價釩再與鈉鹽結合生成水溶性的偏釩酸鹽。將焙燒后的礦料先經水浸或酸浸,再經凈化、沉釩、熱分解等工序得到精釩。該工藝流程簡單,生產條件要求低,成本低,適合個體私營和小企業經營。其缺點之一是所排出的大量富含HC1、Cl等腐蝕性氣體將嚴重污染周邊環境;其二是焙燒轉化率低,導致最終釩資源回收率達不到國家;進入規定限值60%以上。高鈉焙燒法已被國家明令禁止。現貴州石煤提釩主要采用低鈉(工業鹽添加量一般小于3%)焙燒法。

(2)無鹽焙燒、鈣鹽焙燒和新型復合添加劑法針對HCI、CL2等腐蝕性廢氣污染問題,又出現了無鹽焙燒、鈣鹽焙燒和新型復合添加劑法提釩工藝。這三種工藝與鈉鹽焙燒法生產工藝基本相同,其差異只是在成球、焙燒過中是否加入添加劑和所選擇添加的添加劑種類、比例有所不同而已。這幾種工藝在焙燒過程中不產生HCL、CL2等有害氣體,可消除鈉鹽焙燒工藝排放含氯廢氣的污染問題。但是該工藝對釩礦石的選擇性強,貴州石煤礦基本上不能滿足其物理、化學性能要求,且生產成本偏高,不適于大批量生產。

(3)強酸浸出法此工藝對焙燒后的含釩石煤,用硫酸(大于15%)進行萃取。該工藝在焙燒過程中雖不產生HCL、C1等有害氣體,但是對硫酸的消耗量較大(30噸硫酸/噸產品),同時生產過程中水環境風險較大,經濟性更差,很難在貴州推廣應用。

(4)壓力提釩法該工藝2007年已被列入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資源與環境領域資助項目。采用壓力場氧化酸浸石煤提釩,廢氣中沒有傳統提釩工藝中HC1、C1等有害氣體的產生,可以大大降低提釩工藝中對大氣環境的污染,五氧化二釩的總回收率可以達到80%以上,但是該工藝用水量和廢水產生量較其他工藝大,水環境風險最大,不適合位于水環境敏感區的工廠應用。

2釩礦開采及冶煉產生的主要環境問題

目前所現涉及到的提釩工藝共有六種,但是由于受地理條件和礦石物理、化學性質的制約,目前處于正常生產的主要為低鈉焙燒法。其對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礦山開采過程中引起的植被、生態破壞、粉塵及其所含放射性廢氣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釩礦冶煉中廢水、廢氣、廢渣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1)對水環境的影響礦山開采采礦廢石、臺煉廢渣的堆存可能引起水土流失,含有有毒、有害元素的酸性礦井水進入自然水體會對地表水質產生影響;提釩廢水中SO2-4、Cl―、Na+、NH―等離子及一定濃度的高價釩會對地表水質產生影響:與釩礦伴生的鉻、砷、鎘等有害元素也會隨廢水事故排放或滲漏進入受納水體,造成地表水、地下水水體污染。水環境的污染防治措施最關鍵的是科學、經濟、合理地處理、循環利用排放量大、污染風險最大的離子交換尾水和渣場滲濾液,確保全廠生產廢水全部循環利用不外排。

(2)對大氣環境的影響大氣污染物主要為焙燒窯排放的廢氣。焙燒窯為自然通風的工業窯爐,排放的廢氣中主要污染物為HCL、煙塵、Cl―、SO2-4和放射性物質(氡及其子體),同時排出的還有大量的粉塵,長期吸入含釩塵埃可導致肺癌。

(3)固體廢物目前貴州釩礦山開采中采剝比一般為1:2~1:4,最高可達到1:8。1噸礦石將產出0.2~0.3噸廢礦石、98噸左右的冶煉廢渣。廢石堆場、冶煉廢渣會產生大量含有鎘、砷、釩、鉻等有毒有害物質的生產廢水,若滲入地下水,將對地下水造成污染;釩礦開采使深藏于地下含有核輻射的元素暴露于地表,造成放射性污染。

3污染防治對策研究

(1)水污染防治對策從源頭入手,改進生產工藝,將有毒有害物質消化在生產過程中,實施清潔生產。從目前貴州的生產企業看,全廠生產廢水可以做到全部循環使用不外排。其關鍵是企業須強化社會責任,確保環保投資力度,加強環保設施運行管理,杜絕事故排放。對于開采過程產生的礦井水,可采取統一引流,綜合處置。

(2)大氣污染防治對策釩礦提釩過程中會產生不同的氣體污染物。針對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SO2、HCL、CL―、NH+等氣體分別選擇不同的吸收劑,采取噴淋、冷凝等措施予以處理;加強礦山、廠區通風,確保所排廢氣及放射性物質達標排放。

(3)固體廢物防治對策根據浸出毒性實驗判別,目前我省境內提釩廢渣均為第Ⅱ類一般工業固廢,鑒于與釩礦伴生的多為鉬、鎳等有價金屬,除經焙燒、浸出少量流失外,大部分仍保留于提釩廢渣內,同時廢渣內含有鈾、汞、銀、鉻、鈦、砷、磷等多種金屬和非金屬。為避免資源浪費和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提釩廢渣暫不宜作建材、鋪路等綜合利用,應對其實施合理的保護性堆存。待開發利用條件成熟時,再對其進行開發利用。為此,應按第Ⅱ類一般工業固廢貯存控制規范選擇并建設渣場,渣場建設尚須考慮足夠的過水涵洞、截水溝的設置及必不可少的滲濾液收集處置設施,堆渣達到設計高度時應及時覆土,以防止放射性污染。

4結語

釩礦的開發和利用為現代工業發展提供了可靠保障,在目前的污染防治技術下,釩礦開采及臺煉過程中產生的環境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其關鍵是廠家必須提高環境保護意識,確保環保資金的投入力度,強化環保設施的日常運行管理,杜絕事故排放。對政府監管部門而言,則要做到合理布局,強化監督管理,堅持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強環境保護,實現經濟與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智,陳遠,余曉清. 貴州省釩礦開采及冶煉污染防治對策研究[J]. 價值工程,2010,20:132-133.

[2]尹一男. 鉛冶煉污染防治技術評價指標研究[D].中南大學,2012.

[3]李淑艷. 撫順市礦山環境地質災害形成機制與防治對策研究[D].煤炭科學研究總院,2013.

[4]劉燕東. 自治區“一江四河”流域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對策研究[D].四川大學,2010.

第8篇

關鍵詞:室內裝飾;環境污染;技術要點;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 TU23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

近年來,經由媒體及相關部門的宣傳,裝修引起的室內環境污染問題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社會各界也逐步意識到了環保裝修的本質性和重要性,從而越來越重視住宅和辦公場所的室內環保問題。

一、室內裝飾環境污染的來源

影響室內環境污染的來源最主要的還是屬化學環境污染。化學污染物的種類很多,最常見的是氣態有機物甲醛、苯類芳香烴;還有一種重要的化學污染是放射性污染。它們大多數是由于人們購買了不合格建筑材料,裝飾裝修品和家具所致。

1、氣態有機物污染

氣態有機化合物主要是甲醛以及苯類芳香烴,與室內其他有機污染物相比,它們對人們健康影響最為突出。它們具有較強的揮發性,這些有害物質在室內釋放造成室內空氣污染,室內人群過多暴露于這類污染空氣中,人們身體健康就會受到損害,尤其對孕婦和兒童危害更大。室內氣態有機化合物主要來源于: 膠粘劑,如酚醛樹脂、聚乙烯醇縮甲醛、脲醛樹脂; 隔熱保溫材料,如脲醛泡沫隔熱材料; 人造木質板材,如纖維板、膠合板、刨花板、細木工板、木絲板; 涂料,主要是含醛類消毒防腐劑的水溶性涂料。

2、放射性污染源

室內裝修產生的放射性主要來自地殼中的Ra (鐳)、Th(釷)、K(鉀)。Ra 在衰變中釋放Rn(氡)及其離子,對人體造成危害,Rn是室內放射性污染的主因。專家研究表明,氡是除吸煙以外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世界衛生組織把它列為19 種主要的環境致癌物質之一。天然石材、水泥、磚、砂石、石灰等都含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元素,不少品種的花崗巖嚴重超標。

二、室內裝飾環境污染的控制要點

1、施工前控制

施工前組織相關人員對設計圖紙進行認真閱讀和審查,指出不利于減少室內環境污染的設計方案,并向設計單位及建設單位提出修正和完善意見或建議,以便選用更合理的設計方案。

2、施工單位控制

對施工單位的資質及施工作業管理人員資格進行審核,盡可能用資質等級高、經過ISO14001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有相關施工業績和經驗、專業化水平較高的裝飾施工隊伍,避免使用資質等級低、技術水平差、環境意識淡薄、專業化能力低、沒有相關業績和經驗的施工隊伍,以免造成返修加重對室內環境的污染。

3、施工方案控制

對施工單位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進行審查,重點對影響環境質量的材料、成品、環保控制方案和相關技術措施進行校核,并對校核結果進行評審。評審合格方能組織施工。以此避免因各種環境因素影響而最終給室內環境帶來的污染。

4、施工材料控制

核驗進場裝修材料的檢測報告,檢測報告應為有資質的檢測機構出具的同批材料的檢測報告,并在裝修材料使用前,將樣品封樣后送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檢驗,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工程使用人造板或飾面人造板時,必須在使用前提交游離甲醛含量或游離甲醛釋放量檢測報告,并檢查其檢測數據是否符合規范要求;使用水性涂料、水性膠粘劑和水性處理劑時,必須在使用前提交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游離甲醛含量檢測報告,并檢查其是否符合國家相關規范及標準要求;工程使用溶劑型涂料時,必須在使用前提交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苯、游離甲苯二異氰酸酯含量檢測報告,并核查其中數據是否符合規范要求;工程使用無機非金屬材料時,必須要求提交放射性指標檢測報告,并核查其中數據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三、室內裝飾環境污染的解決對策

1、加強裝飾裝修材料產品質量標準的細化工作

提高產品技術指標,嚴格行業準入制度。國家應該加強對室內裝飾裝修材料的相關產品質量標準的細化工作,提高防止產生污染的裝修材料的產品技術指標.實行生產裝飾裝修材料的行業準入制度。為扼制室內裝修“隱形殺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國家環保總局、衛生部制定的《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以下簡稱標準), 已于2003年3月1日開始實施。標準引入了室內空氣質量概念, 明確提出“室內空氣應無毒、無害、無異常臭味”的要求。但標準的一些化學指標依然偏低,可能產生的化學性污染物質有一些還未提及。專家建議,政府主管部門應該細化、強化標準,同時強化行業準入機制,整頓市場秩序。

2、完善裝修設計

在室內裝修設計上,如果能合理地突出采光,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利。另外,如果能合理布局室內結構、利于流通空氣,也能有效降低室內污染。雖然在裝修過程中極大限度地使用了綠色、無害、環保的材料,但是也難以保證裝修后一定沒有污染。因此經過裝修的居室,需要通風至少半個月后才能人住,且人住后也要經常開窗換空氣,保證室內的新鮮空氣。經過大量的實驗證明.居室內每換一次空氣 就能除去空氣中的有毒氣體。若條件允許,還可使用室內空氣凈化器,經常對室內的空氣進行消毒并凈化,而在流感的高發時期,還可使用熏醋的方式來凈化空氣,以保證人們居住安全。

3、堅決取締沒有資質的閑散裝修隊

地方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該堅決查處沒有裝修裝飾資質的閑散裝修人員,維護裝修市場的正常運轉,杜絕裝潢市場的不良現象的發生,從而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對于閑散裝修人員與建材市場銷售人惡意串通的,應給予嚴厲處罰。

4、選擇優質的裝修材料

在室內裝修過程中,應慎重選擇裝修材料,尤其要到正規的大型建材商場購買。并在購買前了解產品的質量檢驗合格報告,經過確定合格產品后,才能購買使用。如在購買地板磚、石板材之類材料時,應向商家索要放射性檢測報告,并注重地板磚的分類,只有A類地板磚才能用于室內裝修:家具則盡量選用藤制品或實木家具等純天然家具,而少買人造板材及有強烈刺激氣味的家具:在購買涂料及油漆時應查看產品包裝上的“中國環境標志”證書或國家、省環保產品的認可證書等,并注重其標志的可靠性,是否與產品相符合。

5、合理選用植物降低污染

通過植物來吸收室內裝修帶來的有毒氣體,是一種成本低廉、效果顯著的降低污染方案。如龜背竹、一葉蘭等都能消除空氣中的有毒氣體,吊蘭能吸收室內超過80%的甲醇等有害氣體;蘆薈也能吸收甲醛,而米蘭、臘梅等則可吸收空氣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蘭花、臘梅及桂花等植物的纖毛能夠截留并吸收空氣中的漂浮微粒與煙塵等。紫羅蘭、桂花、玫瑰、石竹以及茉莉等花卉不僅能帶來居室內的芳香,讓人的精神愉快、放松情緒,這些植物氣味中存有的揮發性油類物質還能起到殺菌的作用。另外,各種各樣的仙人掌都能吸收居室中的二氧化碳.并釋放氧氣,但是植物對空氣污染的處理能力較弱。整體處理的時間較長。對付嚴重的環境污染不適用。因此應與其他多重方案綜合使用,達到最佳效果。

結束語

總之,針對室內裝修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解決的關鍵和最根本的就在于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和生活方式。只有改變現有的、世俗的審美判斷標準,按綠色建材的概念去裝修室內,提倡不搞過度裝飾,這樣才可以保證室內環境,也為國家環境提供了保障。

參考文獻:

[1]李桂娥.議室內裝修污染的原因及解決對策[J].科技致富向導,2012(01)

[2]熊星星.淺談室內裝飾的環境污染及其防治[J].有色冶金設計與研究,2010(06)

第9篇

毒地之上,何物不毒?整個大地,浸在重金屬、化肥農藥、化工廢料之中,土地污染嚴重至極,消費大眾只好被練成百毒神君,百毒入侵,死而后已!盡管社會輿論反復要求、代表委員多次呼吁,然而,至今我國在土壤污染的防治方面仍未有專門立法。土地污染防治,是關乎政治、經濟、民生的大事,而監管的空白,到底動了誰的健康?

誰為民眾健康買單

土壤是構成生態系統的基本環境要素,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然而我們面臨的現實卻是:在種子變得越來越優良的同時,全球的土壤卻越變越糟,如果不根本改良土壤,整個世界都將深陷糧食危機。不僅如此,近年來在土地污染尤其是重金屬污染集中多發地區,居民的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脅,病死率上升,在全國多個地區出現“癌癥村”。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該報記者在湖南、遼寧、內蒙古等省區調研時了解到,我國環境污染污染正由大氣、水體向土壤污染轉移,土壤污染已進入一個“集中多發期”,對居民身體健康和農產品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內蒙古的河套地區因土地污染地下水質量較差,造成砷中毒、氟中毒等地方病較為嚴重的情況。遼寧省錦州葫蘆島一帶,土地主要受鋅廠污染影響,污染元素以鎘、鉛、鋅為主。此類元素攻擊人的腎器官和骨骼,造成骨質疏松。在日本,這叫“骨痛病”,屬比較常見的職業病。

統計顯示,2008年以來,全國已發生百余起重大污染事故,包括砷、鎘、鉛等重金屬污染事故達30多起。其中瀏陽鎘污染事件不僅污染了廠區周邊的農田和林地,還造成2人死亡,500余人鎘超標。

隨著核技術在工農業、醫療、地質、科研等各領域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放射性污染物也開始進入到土壤中,這些放射性污染物除可直接危害人體外,還可以通過生物鏈和食物鏈進入人體。據媒體報道,近年來,血鉛超標、尿鎘超標等時有報道,重金屬污染出現了工業向農業轉移、城區向農村轉移、地表向地下轉移、上游向下游轉移,從水土污染到食品鏈轉移,由逐步積累的污染正在進入突發性、連鎖性、區域性的爆發階段。

頻繁爆發的污染事故損失慘重,不僅增加了環境保護治理成本,也使社會穩定成本大增,而土壤污染修復所需的費用更是天價。常州農藥廠土壤修復需2億元,無錫胡埭電鍍廠重金屬鉻污染修復費用890萬元,蘇州化工廠需數億至數10億元。

不可盲目追求GDP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國家經濟發展有很多規劃,各種改革措施十分強勁,因而帶動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但對由此引發的環境污染問題,卻缺乏明確的規劃和相應的措施。

當前我國正處于產業帶向中西部轉移的階段,一些中西部省份正在快速崛起,但由于當地環境容量和環保規劃的空缺,一些村鎮正在無選擇地承接東部轉移的產業,一些高污染產業正在由東部向西部轉移。專家表示,中西部地區土壤質量差,環境容量其實比大部分東部地區低很多,這樣沒有計劃性的轉移,對于土壤保護而言,無疑是十分危險的舉動。因此,如果只強調發展,不考慮環境的風險,是對資源和環境的掠奪。科學發展,應先有規劃,后有發展。不能盲目追求GDP。

據調查顯示,造成生態和環境破壞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污染源頭是企業。數據表明,我國工業企業污染約占總污染的70%,其中工業企業污染中的50%是因企業管理不善造成的。有關企業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忽視了對周圍環境和群眾健康的保護,暴露出企業環境意識薄弱和地方政府責任缺失。從中石油松花江污染,到云南曲靖鉻渣污染,再到紫金礦業汀江污染,都反映出自律不足、監管乏力、管理缺失的問題。

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當人們呼吸的空氣、引用的水源、食用的糧食、蔬菜和肉類都遭到嚴重污染時,這種發展就背離了初衷,是不可持續的。因此,需反思產業發展模式,真正落實轉變發展方式的戰略,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是否有法可依?

維持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必須把預防作為中長期目標。隨著我國被污染的土地日益增多,治理費用高昂,如果所有被污染的土地都做修復,成本太高,無法接受。與此相比,采用法律手段加強對土地污染的防治具有獨特的優越性。盡管如此,但目前我國并沒有關于土地污染的專項立法,關于土地污染防治的一些規定,大多散落在各個部門法中。

在我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從不同側面、不同途徑、不同種類對土地污染的防治問題作了一些規定,對防治土地污染確實起到了一定的積極效果。但是相關法律條款都是原則性、概括性規定,并未形成系統的、可操作性的具體法律制度,加上其在執法上缺乏必要的力度,使土地污染的防治和治理工作更是難以執行。而這些部門法主要側重于單一類型破壞行為的規范與治理,對慢性、隱性的土地污染規制不夠明確,對土地生態破壞的預防性措施規定不夠具體,而對于已經被破壞的土地生態環境并無有效的治理與監督機制,缺乏整體性與綜合性法律保護對策。

如在《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規范中只能找到單一類型的規制,對由于大氣、水、固體廢物在許可范圍內的排放所可能導致的土地污染沒有明確規定,不利于從“源頭”上遏制土地污染。同時,適用于大氣與水污染的“超標罰款”“排污收費”等法律制度在土地保護中很難有效實施,因為土地污染的潛伏期相對較長,滯后性特別明顯,從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對土地污染的有效預防治理。

我國《環境保護法》第二十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業環境的保護,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鹽漬化、貧瘠化、沼澤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種源滅絕以及其他生態失調現象的發生和發展,推廣植物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農藥及植物生長激素。”其中提出了土地環境保護的要求,但是對于如何保護、未予保護的后果如何、如何防止破壞性后果的發生等都沒有做出明確規定,而在其他相關的法律規范中也沒有具體落實防治污染的預警機制。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aⅴ在线观看 | 99精品福利| 狠狠综合久久久综合 | 免费大学生国产在线观看p 免费成人小视频 | 黄色视屏在线播放 | 97高清国语在线看免费观看 | 国产在线视频在线 |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 色老久久精品偷偷鲁一区 | 国产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网站男女 | 日韩午夜在线观看 | 黄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9久久久免费精品免费 | 免费毛片视频 | 香蕉欧美 | 毛片完整版 | 五月婷婷亚洲 | 久久久婷婷 |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 | 日韩美女一区 | 国产一区欧美 | 日韩不卡视频在线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播 |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 亚洲永久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 免费观看 | 久99热 | 成人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免费福利永久 | 国产 日韩 欧美 在线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播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一级毛片视频在线! | 久久免费99精品久久久久久 | 久久这里都是精品 | a毛片在线看片免费 | 污视频网站在线 | 国产乱视频 | 国产一级免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