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城市水資源管理優選九篇

時間:2024-01-08 11:29:39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城市水資源管理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城市水資源管理

第1篇

關鍵詞: 水資源 可持續利用 對策

中圖分類號:TV213文獻標識碼: A

水資源既是一種特殊的、不可替換的資源,又是一種可重復利用的自然資源。水資源短缺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嚴重制約因素。本文從在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各個環節,始終貫徹對水資源的節約和保護意識,以完備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法制體系為保障,在政府、用水單位和公眾的共同參與下,通過法律、行政、經濟、技術和工程各種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實施嚴格的水資源管理,是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的關鍵的觀點。

一、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內涵

水資源可持續利用雖有各種不確定的解釋,但它的內涵至少應包括:一是適度開發,對資源的利用后不應破壞資源的固有價值,并且盡可能地回避開發措施對資源的不利影響;二是不妨礙后人的開發,為后來開發留下各種選擇的余地;三是不妨礙他區人類的開發利用及其水資源的共享利用;四是水的利用效率和投資效益是策略選擇中的主要準則;五是不能破壞因水而結成的地理系統。

1.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水情。水資源是中國在自然資源領域面臨的最大威脅。中國雖然從總體上水資源量有2.8 萬億立方米,但是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卻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僅是全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

2.從我國水資源分布上來看,時間、空間分布不均,南北分布不均,年內、年際分布不均,與耕地、經濟、人口等分布不匹配。

3.從我國水資源供給上來看, 我國668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供水不足,110個城市嚴重缺水。有些城市缺水現象嚴重。目前中國的用水供求缺口達320 億立方米,據預測到2030 年將激增至500 億立方米。

4.從我國水資源的影響程度上來看,許多地區已經出現了資源型的水資源供應緊張,不僅影響了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對生態系統和環境也造成強烈沖擊?,F在,上游和下游、地表水和地下水、農業用水和經濟用水、生態用水之間,水資源利用的矛盾越來越尖銳。要解決這些矛盾,就要通過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實施嚴格的水資源管理才能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二、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機理

1.水的循環規律是水資源得以循環利用的保證

水資源優越于大多數其他自然資源在于其通過太陽能的作用使陸地上的水源不斷得到更新和補充,從而使維持一切生命活動的新鮮水源不斷。但是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前進和人口的增長,人類對水資源開發利用和治理的廣度和深度越來越大,對水的需要不斷增加,而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可以得到更新和補充的新鮮水量卻有一定限度,因而在一些地區出現了水資源的供需失衡;有些地區因過度開發和污染破壞了當地水源,直接威脅人類安全生存的環境。因此人們要求保持水資源的持續利用并改善保持人類的生存環境,從而引申出水資源承載能力的概念,相對而言,各個地區均需擁有水資源承載能力所能維持的承載水量,該水量必須能在水環境條件下得以持續維持。

2.水量守恒原理是水資源得以持續利用的客觀現實

水量守恒原理就是指一定量的水在其循環運動過程中,可以變換形態和存在空間,但其數量不變。具體來說,在循環中能夠在一年或多年之間可以得到恢復的水量,該部分水量可以由人類控制、調解并能按照需要供應,并以它作為分析水的供需關系的依據。作為該部分水量應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可能按照社會的需要提供或可能提供的水量;二是該水量擁有可靠的來源,且該來源通過水循環不斷能得到更新和補充;三是該水量可由人工加以控制;四是該水量和水質能夠適應用水要求;五是該水量主要功能系供水,兼具生態功能。

三、實施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全民節水意識,轉變人們的用水觀念。節水是一項具有廣泛社會性的工作,涉及各行各業,千家萬戶,需要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

2.完善水資源管理體制。

強化城鄉水資源統一管理,對城鄉供水、水資源綜合利用、水環境治理和防洪排澇等實行統籌規劃、協調實施,促進水資源優化配置。建立水權清晰、分工明確、行為規范、運轉協調的水資源管理工作機制。嚴格實施水資源管理考核制度,對各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主要指標的落實情況進行考核。

3.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

確立用水效率控制紅線,堅決遏制用水浪費,把節水工作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全過程。嚴格限制水資源不足地區建設高耗水型工業項目。建設節水示范工程,普及農業高效節水技術。抓緊制定節水強制性標準。

4.建立用水總量控制制度。

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對取用水總量已達到或超過控制指標的地區,暫停審批建設項目新增取水;對取用水總量接近控制指標的地區,限制審批新增取水。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優化配置水資源。

5.充分利用價格的調節作用

充分發揮水價的調節作用,兼顧效率和公平,大力促進節約用水和產業結構調整。工業和服務業用水要逐步實行超額累進加價制度,拉開高耗水行業與其他行業的水價差價。穩步推行階梯式水價制度。

6.開展流域水資源優化配置研究

提出準確、真實、權威的水資源數量、質量、可利用量以及開發利用情況的評價成果,找準水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提出切實可行的保護措施,為政府行使水資源宏觀配置與管理職能提供決策和依據。

7.建設節水型社會

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為目標,以水資源管理為主要內容,在積極培育和強化公眾節水意識的基礎上,建設包括工業、農業、服務業和生活節水在內的節水型社會。

四、實現我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基本對策

(一)以市場為導向,推進水利產業化進程

1、要確立水利的基礎產業地位

水利產業,是指那些以從事水的生產與供應以及與之相配套的生產部門。這是一個圍繞水資源的生產、配置、管理以及消費服務的龐大產業門類,它有自己特定的資源、資產、管理機構、服務對象和產業政策。據專家分析,其產業地位和產業遠景并不亞于石油工業。

2、要制定合理的水價政策體系

長期以來,我國水價嚴重脫離價值軌道,這不僅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而且使水利資金捉襟見肘,大多數水利設施因經費短缺而帶病運行。為此,應根據不同的產業和用途,合理確定水價,建立用水和超額累進收費制度,逐步實行分質供水,優質優價,使水價體現國家水利產業政策并得到合理的成本補償,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水價機制。

(二)以提供水利用率為核心,促進節水科技進步

1、大力推廣農業節水新技術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灌面積居世界首位。全國年農業用水約4000億立方米,占全國水資源消耗總量的80%,但是,我國的農灌用水利用率只有25%~40%。因此,提高農灌用水利用率,便成為農業節水技術的關鍵之所在。

2、重視發展城市節水科技,注重開發高科技節水器具

(1)我國城市輸水管網技術落后,管道老化,每年管網流失的水量占自來水管網供水的20%以上。以家庭水龍頭為例,每年由于龍頭工藝落后,質量低劣而造成的滴漏浪費就達1億立方米,若采用磁水龍頭或感應水龍頭,則水龍頭的滴漏問題便可以得到有效的遏制。

(2)大力開發中水技術。所謂中水是指對1次用水經處理達到一定水質標準的再生水資源。我國中水資源豐富,使用前景十分廣闊。專家指出,將中水處理設施與在建生活小區、校區、飯店等統一規劃,建設規模適度的中水處理廠,將中水用于沖廁、洗車、綠化等,可節約城市用水總量的40%。

(3)構建污水資源化體系。我國城市污水排放量與污水資源化工作存在明顯反差,總體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不到40%,不及發達國家的一半。此外,還應積極推廣并鼓勵使用污水資源化高新技術,以盡快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結語 在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各個環節,始終貫徹對水資源的節約和保護意識,以完備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法制體系為保障,在政府、用水單位和公眾的共同參與下,通過法律、行政、經濟、技術和工程等措施,結合社會經濟結構的調整,實施嚴格的水資源管理,才能實現全社會用水在生產和消費上的高效合理,才能有效的支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參考文獻

第2篇

【關鍵詞】城市建設;水資源;管理

0.前言

目前的水資源感覺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但是按照現在的使用速度來看,主要使用的水資源還是淡水資源占絕對比重,但是陸地淡水量在全球水資源中僅僅是很少的量,這之中還要有一部分是給人們做日常生活所必須的資源。再生資源中水是屬于這類資源,它的再生是源自全球的水循環。

1.城市水資源利用情況

國內水資源是呈現南北分布不均的情況,以黃河為界,東南區域呈現多雨的情況,而相對西北來說就是普遍的干旱少雨,降水量的遞減趨勢是自東南到西南。國內資源和城市之間的分布是不均衡也不協調的,基于這種情況國內城市的水資源就會出現緊缺。城市的用水方向主要是工業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態用水,現在城市生活的質量在逐步的提高,緊跟著用水量也是急劇的增加,因為在城市中的公共設施和日常生活的用水量也是相應的增加,這就會使得政府加大對供水的投資,整體的城市用水就會呈現一個很大的數字增長。因為咸陽市屬于半干旱半濕潤性氣候環境,年平均的降雨量不足六百毫米,但是水分蒸發量實際能夠達到一千六百毫米。咸陽市城市的用水來源主要是地下水和地表水這兩大方面,地表水主要是指引石過渭的水量,但由于一些原因利用程度不高,相較于地表水的總供水量來說,咸陽市城市的地下水供水量就比較多,所以現在使用的開采設施和條件就比較全備,如今的地下水多用來作為市民飲用水和工業用水。

2.城市水資源可持續問題

城市發展到一個階段之后就會出現水資源缺失的一系列問題。在20實際七八十年代開始國內的城市就開始出現了水資源缺失的現象這些年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化步伐進程的變快,造成了愈來愈嚴重的水資源缺失的情況。面對城市水資源的缺失,于此同時出現的還有工業用水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浪費嚴重現象,對水資源的使用效率很低。對于浪費的城市生活用水,主要是生活的滲漏狀況很常見。很多的城市供水線路和用水裝置出現滲漏,這些浪費的水資源甚至可以達到總用水量的五分之一?,F在的大部分城市不具備污水處理設備,大型的城市在對污水處理這方面通常是采用直接排污的方式,對我國的城市水環境質量的保護和維護設立了巨大的難題。循環的環境污染對水資源的缺失形勢無疑是雪上加霜,迫使一些原本水資源充沛的城市也要面臨水資源污染的問題。一直到九十世紀,城市的水循環主要三大問題就是水資源缺失、洪澇災害和水體污染,這些問題現在已經聚集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目光,希望可以找到非傳統水資源雨水資源。但是在經濟效益方面來講雨水的利用系統并不占據優勢,有很長的投資回收期,在近期就看見它的經濟效益是不可能的,造成用戶對使用這種系統的積極性不是很高。而且現在對雨水使用的設備開發技術并不完備,沒用完善的系統性,在法律和法規上更是沒有明確的保證體系,雖然在很多一線城市的建筑物都有雨水收集系統,但對于收集來的雨水并沒有配套的處理回收體系。

3.咸陽市城市水資源管理的對策

針對城市建設節水型社會,就要重視使用有限的水資源來激發出最大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還要建立一個良好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建立節水型社會就要倡導節約用水,將治理污染作為根本工作,提升污水處理利用率,達到清潔生產的標準。重點措施是建立總量控制和定量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系,組成政府控制、市場調控和大眾參與的節水使用體系,在完善節水管理法規,大力推廣水價水費的編改,創建社會化節水服務系統,強化大眾節水思想和覺悟性,以便加強節水管理工作和認知能力。

工業用水是咸陽市城市用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節水的重點是用循環使用的方式,進而將工業用水的重復率提高?,F在工業在持續的發展,但是工業節水的要點會是將來產業中最新生產設備的更換,對水循環過程進行改建,降低工業用水的定額。

將節水裝置安裝到咸陽市城市生活用水中,增強節水管理,幫助節水裝置在城市生活中大力發展,尤其是在公共市政用水和市民生活用水等地區要著重的宣傳節水措施,使用節水器具,要對技術的改進加快進程,把城市供水的跑冒滴漏消耗降低,進而提高咸陽市城市供水節水的成效。

把污水的處理和污水的回收利用相結合,依據這個原理可以加速污水資源利用的發展,這是防止水資源量持續下降的方法之一,也是對用水供應遞增的一種途徑。有相關的統計表明,咸陽市城市的供水總量有八成都回到了城市污水管道內,如果對這一污水做再利用處理之后,能回收一半以上的用水,這就是變相的為咸陽市城市用水提供了一半的量。用污水處理之后的水資源可以用來作為咸陽市城市的綠化和灌溉使用,在工業上可以做冷卻水和非飲用水使用,處理之后的廢水可以當作為城市景觀用水的補給,這樣做是比較高效的提升了水資源的回收利用。

我國對雨水利用的技術和設備都比其他的發達國家起步晚,就要逐步的增強政策的宣傳和相關知識的普及,進一步轉化管理人員、建筑單位和個人的思想。對雨水利用專項規劃進行編制,行業主要的管理人員要對其做籌劃,進而分別根據規劃和有關技術規范調配單位和個人,展開雨水使用工程的組建,全面的加快城市雨水使用工作。對政府投資途徑要成立穩健的規范措施,確保雨水使用工程的資金所需。

相關的水資源法規政策要建立并且對其完善,要使水資源一體化管理制度得到強化,這是在水資源能可持續使用的情況下保證經濟能持續的發展。可做到建立城市水資源管理體系來確保城市供水的良好和穩健;可對城市水資源市場的管理加以強化,這樣可以充分的提升水資源的使用率。

4結語

從上文中總結,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可持續發展的實力就需要強有力的建設節約型社會,還要嚴格監管水資源保護和管理工作,這些工作也是對民生的發展和人民使用水資源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更是對社會將來的發展做好基礎。咸陽市城市管理者一定要站在大局和戰略的角度,充分的了解到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迫切意義,對責任意識要始終提高,緊抓機會進行改革,使用有用的方案來把握好節水型社會的組建,全面加快經濟社會協調的可持續建設。

【參考文獻】

[1]王德清淺析城市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問題及對策[J]中國西部科技[J].2012(14).:13-52

[2]馬平生,完顏華,楊先味.關于我國城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戰略的討論[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2(04):39-41

第3篇

關鍵詞:水資源;水環境;管理

中圖分類號:TV21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城市水資源的系統特征

城市是一個以人類生活和生產為中心, 由居民和城市環境組成的自然、社會、經濟復合生態系統。水資源是城市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其本身也是一個復雜的大系統。首先, 城市的大氣降水、地面水、地下水、污水構成了一個復雜的水循環系統, 其間存在量與質的交換; 其次, 城市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是一個由取水、供水、用水、排水、污水處理回用等環節組成的系統; 而城市水資源系統本身又是更大的流域系統的一個子系統。水資源作為人類生存與社會發展的支撐因子, 其使用狀態以及水資源系統結構與功能的完善又與社會、經濟系統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沙掷m發展模式強調系統組成結構的合理和系統運轉的平衡穩定、持續有序。只有確保在城市這一復合系統中, 水資源系統結構穩定、功能完善, 水資源量足質優, 時空分布合理, 社會、經濟和環境系統相互協調, 才能實現整體功能最優和系統持久發展。

二、當前城市水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水資源短缺

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為2250m3/人·年, 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地區分布很不均勻, 北方地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250m3/人·年~480m3/人·年, 低于全國人均水平的1/5。在我國600多個城市中, 有近400個城市缺水, 其中缺水嚴重的城市達130多個; 全國城市每年缺水60億m3, 每年因缺水造成經濟損失約2000億元。由于缺水, 我國城鎮現代化建設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受到了限制。

2.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衡

降水山區多、平原少, 雨量大致由東南向西北遞減。東南沿海正常年份降雨量大于1 200mm, 西北廣大地區小于250mm。降水季節分配不均, 冬春少雨, 夏秋多雨。地下水的分布也極不平衡, 北方17省市區每年僅有3000億m3 , 南方則有5000億m3。目前, 華北人均水資源僅300多m3 , 比極度缺水的以色列還要少。由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等組成的西南諸河流域, 土地面積占全國的10%, 人口和耕地分別只占全國的1.5%和1.7%, 水資源卻占全國的21%, 人均水資源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4倍, 高于世界人均水量的3倍左右。

3.水資源污染嚴重

水利部門對全國約700條大中河流近10萬km 河長檢測的結果表明: 我國現有河流近1/2的河段受到污染, 1/10的河長污染嚴重, 水已失去使用價值。目前我國因污染而不能飲用的地表水占全部監測水體的40%, 流經城市的河段中78%不適合作飲用水源, 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 64%的人正在使用不合格的水源, 對居民生活用水和當地經濟發展帶來嚴重影響。

4.水資源長期供需矛盾突出

據水利專家預測, 我國的缺水高峰將在2010年~ 2020年出現; 樂觀地估計2020年將缺水300多億m3 左右; 若不超采地下水, 不引用未處理的污水灌溉, 缺水總量可達500億m3。屆時我國可能出現全局性的大面積水荒, 淮、遼、海河在枯水期將更加黑臭, 長江和珠江污染河段將超過一半, 太湖等湖泊營養化可能形成不可逆轉的局面。

5.水資源管理缺乏系統性

我國城市水資源管理體制不順, 管理權限分散, 地表水、地下水、供水、排水和污水處理及回用在絕大多數城市中均屬于多機構管理, 城市之間的水資源劃地為界, 分屬不同部門管理, 因而缺乏系統規劃、系統優化和系統決策, 難以提高城市水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和整體效益。

6.水價背離價值規律

長期以來, 水作為一種福利商品向社會供應。供水投資主要來自政府, 制定水價只考慮經營成本, 既不考慮投資成本回收, 又不考慮水源保護和水污染治理的費用。過低的水價不僅使供水企業失去擴大再生產的能力, 制約了城市供水設施的建設, 還使社會公眾的節水意識淡漠,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水的浪費。這不僅浪費了有限的水資源, 加大了供水設施建設的需求, 而且伴隨過量用水產生的過量排污又導致了水污染的加劇, 進而加大了排水設施建設的需求。

三、城市水環境的主體行為調整

1.政府行為

政府行為體現為政府制定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和規章制度;制定有關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制定環境保護規劃和計劃等。 另一方面,政府介入環境資源產權的界定,培育環境市場和環境投融資市場等。

2.制定水環境目標

城市水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和全面實行節約用水,以緩解城市缺水危機,保障社會經濟發展和居民用水要求;保護有限的水資源,維護城市水環境質量,達到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改善同步發展;保障水資源的可持續合理利用和優化配置,水環境質量達到公眾滿意的水平。改善城市水環境的根本目的在于調節和合理利用水環境的承載力,協調水環境的社會、自然兩種循環,使城市環境系統處于最優狀態,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城市政府應按著水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為達到水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目的,研究制定改善城市水環境的政策目標。

3.實行水資源統一管理

政府以水資源優化配置為目標,加強城市水資源統一管理,大力推進城市水務體制改革,注意強化地表水與地下水統一管理、供水與需水統一管理、水量與水質統一管理,將供水、管理、節水、排水、污水處理及回用、地下水回灌等涉水事務統一管理。搞好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保護,努力提高水資源的科學有效利用和保護水平,使有限的水資源發揮最大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

4.強化水環境法律的有效性

依法治水是改善城市水環境的關鍵所在,各級水利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取水許可審批管理的力度,強化取水許可的管理,嚴格控制取水量,限制耗水量大、污染嚴重的企業用水,還要對退水水質進行嚴格管理。對新申請取水許可證的單位,嚴格按照取水許可水質管理規定,必須提交取水和退水對環境影響的分析報告,方可辦理取水許可申請審批手續。 對逾期仍超標排污的單位和企業,要堅決依法吊銷其取水許可證。理順流域水資源保護機構的內外關系,制定與完善流域及區域各種配套法規,使其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使水資源保護工作法制化、制度化。

5.推廣清潔生產制度

政府根據城市經濟總體發展狀況,通過產業政策,逐步淘汰落后技術、工藝和設備。從源頭抓水環境保護,推廣使用清潔生產技術,減少廢水的排放,通過各種措施使工業排放的廢水達到一定的標準后再排入公共水體。清潔生產的工藝相比于污染治理意義更為重要! 環境污染危害一旦形成,控制和根治比較困難,而清潔生產就是力圖在造成污染的原因上去尋找清除污染的對策。企業是實現清潔生產主要力量,依據“增效、降耗、節能、減污”的清潔生產目標,企業實施清潔生產要與強化企業管理、技術改造、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相結合,把清潔生產作為實現污染物達標排放、完成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目標的重要手段,生產技術、工藝和設備是實現清潔生產的重要方面,但如果僅僅依靠市場機制的力量,推動落后企業的生產技術、工藝的提高和設備的更新,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政府制定相應的政策與制度,將會使步伐大大加快。

6.重視污水處理與回用

政府必須建立健全相應的法規制度,鼓勵、約束企業使用回用水。我國用水浪費嚴重,全國農業灌溉用水利用系數大多只有0.4,而很多國家已達到0.7-0.8;我國工業萬元產值用水量為103m3,是發達國家的10-20倍;水的重復利用率我國為40%左右,而發達國家為75%-85%。面對我國自然資源的匱乏,水重復利用率低,加強對污水的處理與利用,是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 經凈化處理后的城市污水是城市的再生水資源,數量非常巨大,被稱為城市的第二水源,可作為作物的灌溉用水、工業冷卻水、城市綠化用水、環境用水和地面沖洗水等。

四、結束語

加強對水資源狀態的保護和開發利用的科學管理是一項政策性和科學性很強的綜合工作, 涉及部門多, 涉及專業面非常廣泛。因此, 需要各級政府高度重視,財政物價水務建設環保等各部門一起行動, 密切配合, 才能最終實現城市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泉.淺析城市水資源管理及利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04, 14(6)

第4篇

關鍵詞:城市水資源;水資源利用;城市用水;定額管理;水資源保護

中圖分類號:TV213.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3年3月26日

現在,全世界在水資源管理方面面臨的最大問題和挑戰就是缺水、環境退化和經濟發展,水資源管理要處理的問題是完成在需求管理基礎上的綜合管理。

我國是一個嚴重干旱缺水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占全球總量的6%,人均占有量為世界人均的1/4,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而可利用的水資源量更低,剔除難以被我們利用的洪水和分散在偏遠地區的地下水,人均占有量僅900立方米,有資料顯示,到2030年我國人口將達到16億,屆時我們的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將會更少,水危機已經威脅到我們的生存與發展。

濮陽市位于河南省的東北部,黃河下游北岸,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東北部與山東省聊城市毗鄰,東、南部與山東省濟寧、菏澤隔河相望,西南部與新鄉市相倚,西部與安陽市接壤,北部與河北省邯鄲市相連。東西長125千米,南北寬100千米,全市國土面積4,188平方千米,總人口387萬人。濮陽是我國北方嚴重缺水的地區之一,全市水資源總量僅為5.72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資源量僅148立方米,相當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的1/15、1/3(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為2,200立方米,河南省人均水資源量為420立方米),屬國際上公認的水資源貧乏地區(按照聯合國制定的標準,人均低于500立方米,為極度缺水)。2012年面臨供水困難的局面只能新建濮陽新區水庫。

目前,濮陽市已經拉響了水資源短缺的警鐘,面對水資源污染加大、污水增量逐年遞增的情況,雖然是污水處理廠二期、老城污水處理廠、開發區污水處理廠、清豐縣污水處理廠等多個污水處理廠在建,但是是否能夠跟得上污水量的激增這一現實我們仍然難以確定。雖然情況嚴峻至此,但人們的思想觀念仍無大的轉變,城市用水浪費現象仍然嚴重,取水大戶用水量居高不下,建設工地用水普遍存在著跑冒滴漏現象,居民節水意識差,重復用水量極少,這些在生產管理和生活中的浪費現象,無疑加重了水資源負擔。

下面結合濮陽市實際情況就如何加強城市用水管理和水資源保護談一下我的看法。

一、如何加強城市用水管理

加強城市用水管理的關鍵是節約,節約用水并不是單純地主張少用水,更不是主張為了少用水而減慢發展速度,甚至是不發展。節約用水是指提高水的綜合利用水平與效率,利用科學的方法減少水的浪費,用較少的水資源支持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節約水資源不僅是有關部門的責任,而且是全社會的義務。應采取一切措施,在全市形成濃厚的節水意識,形成廣泛的共識,共同管理和使用好有限的水資源,為全市經濟發展服務。

(一)加強節約用水宣傳,轉變用水觀念。提倡節約用水、促進節水型社會的快速形成,涉及到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行業,要動員各方面力量做好宣傳工作,廣泛宣傳水資源緊缺的嚴峻形勢,敦促社會每一名成員改變過去舊的用水觀念。一是要通過宣傳改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觀念,增強群眾對水的憂患意識,做到節約用水;二是要通過宣傳改變“天下水天下人取之”的觀點,增強群眾用水的法制意識,堅持依法用水,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嚴酷的現實迫切需要全社會切實轉變觀念,改變水是商品的傳統思想,把水資源提高到關系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資源的高度來管理,充分利用政策和輿論導向,推廣節約用水的觀念。

(二)采取定額管理,促進用水節約。城區用水主要有兩大塊:一是工業用水;二是居民生活用水,管好這兩部分用水應該有切實可行的措施,政府應協調有關部門通過科學的調查和研究,結合國家頒布的有關標準,制定居民生活及各行業生產經營的用水定額,對工業企業及居民生活用水實行定額管理,用水量在定額范圍之內的采取平價供水,超出定額部分加收一定數額的超采費,采用議價供水,有效的價格體系應當可以有效地保護水資源,使公眾對節約有限的水資源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另外也可以利用經濟杠桿,提高思想意識促進人們自覺節約用水。

(三)制定規章制度,推廣計量設施和節水器具的普及。政府應該制定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規范節水計量器具的普及工作。比如,對新建住宅及辦公場所應明文規定一律采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節水器具;對老舊住宅及辦公場所,要逐步更新換代節水器具,針對工業企業用水,一律采用高精度的節水計量設施,防止用水過程中的跑、冒、偷、漏現象,通過這些措施,可以有效解決水資源的浪費問題。

(四)加強執法監督,做到依法管水。我們在加強依法管水同時,應結合現有情況,制定城區供水長遠規劃,在城區公共供水可以達到的地區,不再發展自備水源,逐步關閉自備井,堅決制止無償、無序開采地下水現象,依法管理水資源的開發和使用。

二、采取措施加強水資源保護

加強水資源保護,首先要減少水資源的污染。目前,濮陽市工業廢水、城市污水和無組織排放的污染源問題比較嚴重,不僅危害人體健康,而且加劇水資源短缺,必須認真加以對待,這就要求我們共同努力,齊心協力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加強水環境管理,依法嚴格控制污水排放,減少污染源。

(一)要從排放廢水的工業企業入手,采取有力措施,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加快工業污染防治。如,通過強制企業革新生產設備和流程,使主要污染物排放達到排放標準,不允許將工業企業治理污染的責任和成本轉嫁給社會;二是要采取綜合對策,加強對生活污水的防治,保護好生活用水的水源地。通過提高群眾的環境意識,減少污染排放,提高飲用水質量。

(二)加強水資源保護。還要通過取水許可審批規范水資源有計劃地開采使用。

(三)搞好水資源的保護和管理。一是要嚴格取水許可審批和水資源論證工作。取水許可制度是行政計劃管理水資源的主要手段,是水資源管理的重要基礎工作,切實抓好取水許可制度是做好水資源管理工作的關鍵;項目建設的水資源論證是保證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開發的重要環節。在加強取水許可審批和論證工作的同時,要加強取水許可執法檢查,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對無證取水,違章取水,超計劃取水等各類違法行為堅決依法查處,保證水資源管理秩序,使水資源得到有計劃地開發和利用。二是在城區內封閉自備水源。對不具備擁有自備水源條件的單位和個人,不允許使用自備水源;已擁有審批手續的單位和個人不得以原有審批手續新建、改建、擴建自備水源。三是應控制城區洗浴及洗車等高耗水行業的數量,同時加強節水器具的普及,必要時可由政府有關部門會同工商部門對用水器具市場進行規范,罰沒超過國家標準的不節水器具。四是加大對城區用水的宏觀調控。通過地下水動態觀測反映的情況,對下一年用水進行宏觀調控,以數據為依據,制定用水計劃,對超出計劃的用水單位和個人加倍收取水資源費并按時間限量供應,以此促使企業改進設備和工藝,提高用水效率。五是對企業用水的審批要有一個硬性指標,即:水的重復利用率必須達到國家標準,企業在生產之前,必須有完善的水循環利用系統;否則,主管部門不予審批取水許可。

通過上述幾項措施,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可以有效解決城區水資源的浪費,防止出現地下水超采和其他環境問題,逐步實現地下水資源的合理開發、高效利用和有效保護。

加強城區用水管理和水資源保護,已經成為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搞好這項工作,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我們要堅定信心,下大決心,采取切實有效的保護措施,合理開發和利用水資源,確保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全市各項經濟的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提供有力的基礎保障。

主要參考文獻:

[1]李翠梅,王建華,王浩等.城市水資源可持續發展公眾化評價研究[J].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2011.4.

第5篇

關鍵詞:城市;水資源;利用;污染;工業

中圖分類號:P641.8文獻標識碼:A

一、水資源在城市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水對于城市來說是最根本的,與城市環境的其他方面的自然條件相比,水的利用與處理及其天然作用會影響到更多的人,并引起更多的城市環境問題。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水。水是人類一切經濟活動的命脈,是城市生活和建設中重要的物質基礎,并且是其他物質所不能替代的。城市生活和建設每時每刻都要用水,水和油一樣是工業的血液,在工業生產中是用作傳遞熱量的介質或工藝過程中的溶

劑、洗滌劑、吸收劑、萃取劑,也是直接作為生產原料或反應物質的反應介質,幾乎每一個工業生產部門都離不開水。

水是凈化城市環境的源泉,一定面積的水體能夠影響小氣候,如濕潤空氣、調節氣溫,而貫穿城區的河道又是一條天然的通風走廊,能促進空氣流通、擴散城市熱能、粉塵。水能給人以歡樂,人們渴望親近水,營造水環境景觀,恢復優美的河湖生態環境,蓄上清水,形成新水面,將水體污染治理同沿岸景觀設計結合起來,將水體周邊環境改造成可供市民休閑的場所,這些都是廣大市民回歸自然,親和自然的共同心聲。

二、當前我國城市水資源利用與管理的現狀

我國人均淡水資源占有量約為28000 億m3,占全球水資源的 6%,位居全球第四。但我國人均占有的淡水資源量只有2304 m3,不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一)用水需求越來越大,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1 世紀,我國經濟處于高速增長期,不僅工業用水增長幅度大,而且城市地區也成為我國新增用水量的主要集中地區。隨著我國人口的增長,人們對水的需求已經超過水資源所能負荷的程度,也是對可持續發展最大的挑戰。

“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仍處于戰略機遇期,未來我們保持經濟持續較快增長,工業用水大幅度增長,水資源需求將在較長一段時期內持續增長,水資源供需矛盾將更加尖銳。從世界各國城市化的演進過程來看,城市化的發展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在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不僅對水的需求急劇增長,而且廢水的排放量年年急劇增長,據報道大約會以年增24億m3的速度蔓延。廢水排放量的增加,勢必加劇水環境的惡化。

(二)我國水資源短缺與用水嚴重浪費現象并存

城市水資源短缺問題也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已經成為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據統計,截止2010年,在全國70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問題,其中缺水比較嚴重的城市有 120 個,全國城市缺水年總量達60億m3。

在城市水資源短缺的同時,工業和城市生活用水普遍存在著經營管理粗放,用水效率低下,浪費嚴重的問題。西方國家不但經濟發展水平和生活條件都遠遠

高于我國,而且其水資源條件也比我國北方地區優越,但家庭用水量并沒有明顯高于我國城市。城市生活用水同樣存在浪費,城市生活用水跑冒滴漏現象十分普遍。多數城市供水管網、用水器具陳舊落后,跑冒滴漏現象嚴重,損失率占供水量的20%。

(三)我國水環境綜合管理的法律體系尚未建立

我國目前水資源管理實行的分散式的管理體制,水資源、水污染等管理分屬不同部門,水環境管理責權交叉多,難以統一規劃和協調,因而人為地增加了市政管理的難度。無法實現科學的水資源網絡聯合調度,沒有人對水供需平衡負總責,缺少統籌安排,難以真正節水,城市供水、節水、排水、污水處理回用等環節存在相互脫節,難以形成統一的水務市場,無法有效地控制污染,沒有建立統一的管理法規,必然不能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難以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齊發展。

三、我國城市水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管理的對策

(一)進行節水革命,建立節水型城市迫在眉睫

大力推行節水措施,發展節水工業和服務業,建立節水型社會,工業節約用水要以技術進步型節水和結構調整型節水并重,堅持開源節流并重、節約為主的方針,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為核心。工業用水是城市用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城市用水中,工業用水所占比重較大,而且增長速度快,用水集中,通過高科技改造、通過循環回用、重復利用,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歷來就是工業節水的重點。

城市生活用水要大力普及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應堅持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城市供水管網技術改造,降低輸配水管網漏損率,全面推行節水型用水器具,發展“節水型住宅”,提高節水效率;建議城市水價每年進行不斷調整,采用按水量累進計價。

(二)回收可處理利用的工業廢水

經過常規處理后的工業污水應用“連續微濾技術”進行進一步處理,使其達到工業循環水的補充水水質要求;并能繼續經反滲透膜深度處理,使回用水達到除鹽水的水質指標,從而實現污水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1、蒸汽回收技術

該技術以閉路循環回收方式,將用汽設備所排放出來的廢蒸汽及高溫凝結水,改變原來傳統回收方式。去掉疏水閥,直接將乏汽、乏水,通過蒸汽回收壓縮機加壓,再以高溫凝結汽水混合物直接壓入鍋筒內,形成產汽―用汽―回收―再產汽的閉路循環系統,從而加快了設備的熱循環,有效提高用汽設備的熱交換率,降低鍋爐煤耗和燃燒負荷,90%的廢蒸汽潛熱全部回收。節能率達到25%~95%,比間接回收熱率更高。該技術適用于化工、建材、棉紡、印染、制藥、制革、煙草、石化、油田等企業。

2、冷凝水及閃蒸汽回收利用技術

蒸汽在用汽設備中釋放潛熱后,還原成同溫度下的飽和水,即冷凝水。冷凝水具備可觀的熱能利用價值,是品質較好的蒸餾水,最適合重新作為鍋爐給水。冷凝水是高溫飽和水,用普通離心泵輸送時,由于水泵發生汽蝕,導致水泵效率下降,嚴重時產生斷流。采用以噴射增壓原理可解決離心泵在輸送高溫飽和水時的汽蝕問題,直接將冷凝水站高于120℃的冷凝水送入鍋爐除氧器,省去了軟化水噴淋降溫。讓高低壓用汽設備的冷凝水分別進入高壓閃蒸罐和常壓罐,再通過射流器將高壓閃蒸罐內的閃蒸汽提升后供給低壓用汽設備。這樣,既解決了閃蒸汽的回收問題,又解決了低壓用汽設備因背壓過高造成的疏水困難問題。

(三)完善水資源市場機制,對水資源實行經濟補償與限量使用

目前,我國城市水資源價格太低,難以達到調節作用。據推算,我國水費僅占工業產品成本的 0.1%~0.3%,占消費支出的 0.23%,遠遠低于國外的同類水平。水資源的過度低價難以有效地約束用水單位和個人,造成水資源浪費驚人。

建議通過建立取水許可證制度,限制城市的取水總量低于全市的總有效徑流;對污染水質的行為實行以污染損害費用為標準的收費,刺激排污控制。建立水資源市場機制對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將是非常有益的。

(四)加強針對水資源利用的立法工作

法制措施是管理城市所有涉水事務的一種強制性措施。城市水管理一方面要靠立法,把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保護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另一方面還要靠嚴格執法。到目前為止,我國在水管理的立法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但現行法律法規的系統性、科學性和合理性還有待于執法實踐的檢驗和進一步的修改、充實和完善。

(五)加強宣傳教育

宣傳教育是城市水管理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通過報刊、廣播、電視、展覽、專題講座、文藝演出等形式,廣泛宣傳教育,強化公眾的資源、環境和生態意識;培養專門的城市水管理人才,對現有管理人員進行現代城市水管理理論、技術的培訓;轉變傳統觀念,提高公眾對諸如再生水利用、水價改革等的心理承受能力,以有利于各項水管理法規、政策、措施的貫徹執行。在城市水管理中,上述各種管理措施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構成處理城市涉水事務的整體性、綜合性措施。

參考文獻

[1]陳志艷.論城市水資源的高效利用[J].現代商貿工業,2008.8.

第6篇

關鍵詞:城市水資源實時調度管理

中圖分類號:TV211.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1世紀時代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發展,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重要的主題之一。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各種資源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其中水資源的重要性越來越顯得突出。因此,緩解水資源浪費,保障城市水資源的正常供應,彰顯水資源優勢。因此,研究城市水資源調度與管理是一個迫在眉睫的任務。

一、流域水資源實時調度的研究現狀

國外對城市水資源調度與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最初主要側重于城市供排水的管理研究。我國水資源調配研究從20世紀80年代末,以供水水庫或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聯合調度為重點,并在國家“七五”攻關中加以應用和提高。隨后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等在國家“八五”攻關中提出了基于宏觀經濟的水資源優化配置理論;同時,黃河水利委員會進行了“黃河流域水資源合理分配及優化調度研究”,該研究是我國第一次進行全流域水資源合理配置研究,取得了較為成功的經驗。

二、城市流域水資源實時調度存在的問題

我國流域水資源實時調度研究與實踐處于剛剛起步階段,以往的工作主要集中于部分河系、區域或部分工程,對水資源系統某一單項問題進行研究,主要研究對象是地表水資源,決策目標相對單一,時空尺度相對較小,流域尺度水資源實時調度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相對較少。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一)水資源實時調度研究目標單一

水資源實時調度主要集中于流域水資源系統的某一方面,綜合考慮的是全流域社會經濟發展用水和生態環境需水,統一調度地表水、地下水和降水資源,而進行全流域水資源實時調度仍沒用應用于實踐。

(二)流域水資源實時調度與流域水資源合理配置和水循環過程缺乏有機聯系

現狀基于專家經驗的流域水資源實時調度沒有與流域水資源合理配置和流域水循環過程有機聯系起來,僅僅追求短時間的調度可行性,難以保證長期配置的合理性。

(三)缺乏后效性評價

由于現有的監測體系很不完善,難以滿足流域水資源實時調度的需求,容易造成調度的盲目性;同時,流域水資源調度缺乏系統的評估體系,容易造成不合理調度效應的階段積累,甚至伴有不可恢復的后果。

(四)流域水資源調度的管理手段落后

現狀流域水資源實時調度仍處于依靠經驗和簡化計算階段,與計算機、遙測遙感、GIS、實時通信等現代新技術的結合遠遠不夠,需要開發流域水資源實時調度系統,為科學決策提供支持,改進流域水資源管理水平。

三、城市水資源實時調度與管理理論框架的建立

(一)城市水資源實時調度與管理理論的原則

建議整體項目按照“先進性與實用性相統一、改進完善與新建擴建相統一、兼容性與擴展性相統一和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進行。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優化配置涉及到社會、經濟和環境等方面,水資源優化配置的內涵將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進一步得以發展,水資源優化配置的范圍將進一步擴大。因此,水資源實時監控系統不但應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而且還應具有擴展性及兼容性以及適應發展的需要和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在建設中應打破部門分割和地區界限,從整體利益和長遠戰略目標出發,統籌規劃,引導整體系統的建設方向;充分考慮現有基礎,防止重復建設,避免浪費;根據實際需要及可能,分期實施,急用先建,逐步推進。近期應以水資源優化配置為重點,不斷擴大建設內容,逐步形成完整的水資源監控與調度系統。

(二)城市水資源實時調度與管理理論框架的建立

1.實時調度與管理內涵。

城市水資源實時調度與管理是指根據實時監測的水量、水質、供用水等信息,通過所建立的水資源系統模擬模型進行實時評價與預報,并根據實時評價和預報的結果,按照事先制定的調度規則對城市水資源的供、用、耗、排等過程進行科學調配,以確定未來時段城市水資源的管理運行策略。該系統主要通過現代化的計算機技術、“3S”技術、水情自動監測與傳輸技術、系統工程和數值計算等高科技手段,利用實時的動態的配水計劃真正指導城市用水,達到“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以及“科學調度與統一管理”的目的。它應包括實時監控、數據存儲及分析、水資源系統模擬、實時評價、實時預報、實時調度與管理、實時預警以及實時控制等功能模塊。城市水資源實時調度與管理系統的主要目的是為實現城市水資源的“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管理理念服務的,也為城市取水許可管理、供水管理、水資源費管理、節水管理、排水管理和供水安全的實時預警等提供決策依據。

2.實時調度與管理框架

根據城市水資源實時調度與管理的內涵以及水資源信息的獲取、存儲、分析、決策以及實施的過程,將城市水資源實時調度與管理框架分為數據獲取、數據管理、評價、預報、管理、調度及實施與控制7個層次,以及實時評價、實時預報、實時管理和實時調度4個主要決策部分,各個部分的主要內容、相互關系以及整體框架見圖1。

四、實例分析

以江蘇省江水北調工程為例進行簡單分析。

江蘇省江水北調工程以京杭大運河為主要輸水干線,串聯洪澤湖、駱馬湖、微山湖,共有九級抽水泵站,形成了江水、淮水、泅水互濟互調的水資源系統。該工程運行40年來,在防洪、除澇、灌溉、工業及城市供水、航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盡管江水北調工程建設已具相當規模并漸趨完善,但是運行管理水平仍比較低,如:調度所需信息提供不及時、不全面;缺乏方便、快捷、實用的決策支持手段;尚未建立防洪調度與興利調度之間相互協調的供水調度模型。調度方案的定性分析較多,定量指標較少,科學性還不夠;缺乏統一規劃和設計,使已建成的應用系統彼此獨立,難以實現綜合利用,影響了整體效益的發揮。為較大幅度地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保護的水平,江蘇省決定建設蘇北地區水資源配置監控調度系統工程。

根據我國城市水資源量化管理和科學管理的需要,城市水資源實時調度要解決江水北調供水系統復雜的調度運行問題,必須建立一個能適應各種復雜條件和滿足實時調度要求的模型系統。開發的系統組成包括來水預報、需水預測、實時調配模型、在線水流水質仿真等模型。

調度運行系統模擬過程為:

(1)了解掌握與供水調度有關的各種信息,包括天氣趨勢、水雨情、工情、需水情況等。

(2)根據掌握的信息對下一時段系統的來水和需水進行預報和預測。

(3)擬定系統水量調配的可行方案集。

(4)通過模擬分析工具對可行方案集的各種方案進行模擬計算,模擬出各種方案的實施后果。

(5)將模擬計算結果提交給在線水流仿真模型進行水流過程的仿真預測。通過上述過程所得到的綜合分析結果,包括水量分配和水流過程的仿真將提交給決策支持系統供決策者進行會商分析和評價。通過分析評價,進行必要的方案調整和補充,最后選出滿意的方案付諸實施。在方案實施的過程中,還將根據具體實施效果以及天氣形勢、水雨情、工情、需水清況等的發展變化,及時反饋給調度決策者,以便及時進行方案調整。

五、結語

與管理理論技術體系相比較,建立的城市水資源實時調度與管理模型框架,給出了城市水資源的“評價―預報―管理―調度―預警”的滾動決策過程。城市水資源系統是一個復雜系統,理論成果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不斷完善,有待進一步研究,這也是他們今后城市水資源調度管理的研究重點。

參考文獻:

[1]王士武,等.水資源系統實時調度[J].黑龍江水專學院,1997,12(3):45-47.

[2]邵東國.多目標水資源系統自優化模擬實時調度模型研究[J].系統工程,1998,16(5):19-24.

第7篇

中圖分類號:TB495 文獻標識碼:A

【正文】:近些年,水資源的污染、短缺,使得人們越發重視生活用水、供水乃至施工過程中的節水問題。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給水管道的暢通,減少管道漏耗,是我們供水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在很多城市的有關部門只要發現有管道漏水現象發生,總是將問題原因歸結于管線的老化,其實,出現這些情況的原因不僅是管線的老化,諸如在施工過程中不規范的施工也會造成此類現象的發生,本文就給水管網的管理措施進行論述,以便在以后能夠解決管道在沒有老化之前就出現漏水或者爆管等問題。

一產生漏水的原因

1、管材質量不達標:鑄鐵管在裝卸過程中產生的裂縫、砂眼、防腐層不完整;鍍鋅管鋅的管壁厚度太??;塑料管管壁薄厚不均,抗老化性能差;卷板鋼管偷工減料,部分管段采用較薄鋼板制作,鋼管未按焊接規定要求焊接,出現焊縫有氣孔、砂眼。

2、接口不規范:在接口施工中,油麻填塞得不均勻,石棉水泥口敲打不密實,因此在天氣溫差大的時候,接口來回脹縮,形成了接口滲漏現象。剛性接口漏水率較高,由于接口的剛性太強,當管底土層出現不均勻沉降時,使管道產生縱向斷裂或承口處斷裂。

3、閥門檢修不當:閥門銹蝕、磨損、污物嵌住無法關緊,這都是長期不維修,管理不當引起漏水。閥門井沉降壓壞管道,由于施工人員不按規范施工閥門井,使井壁直接壓在管道上,井壁下沉壓壞管道。

4、施工不當:與其他管道交叉,凈距太近,沉降時容易損壞給水管道;在大管徑的彎頭、三通等處,推力較大,若支墩后背土質松動,可使彎頭或三通處的接口拉開,引起漏水;管道防腐措施不當,特別是鍍鋅管,主要原因是埋地鍍鋅管內壁沒做防腐,管外壁防腐層太薄或者根本沒做防腐,造成管道內外腐蝕;特別是需回填造的道路,因回填土密實度達不到設計要求,使得水管發生下沉和側向位移。

5、設計的原因:由于設計的原因,導致管道發生位移而爆裂。這種位移包括不均勻沉陷的影響,或者受到各類市政建設施工時的影響,有些建筑工程施工時由于基槽開挖較深,離給水管道較近,使管身兩側受土的壓力不均,造成給水管道損壞。

二針對以上原因我們應采取的措施

1、給水管道施工時,應推廣球墨鑄鐵管。因該管在強度及變形性能上好于鑄鐵管和塑料管材。球墨鑄鐵管是橡膠圈柔性接口,有接口處回彈量,可避免不均勻沉降及微小變形時損壞管道,會大大減少接口處的漏水。球墨鑄鐵管道內壁使用水泥沙漿襯里,且外壁采取防腐措施,提高了抗腐蝕能力。

2、提高給水管道的施工質量:管材在運輸及堆放時注意不要損壞承插口,鋪管前要嚴格檢查管材外觀質量。管材在施工前應嚴格檢查內外防腐是否合格,不合格者不予以施工。嚴格按照施工圖紙及設計規模施工,不可隨意變更設計。管道基礎底部一定要平整,不得凹凸不平、含有石塊等物,管身及承口都要切實著地;砌筑閥門井時,在管頂部要留有一定的空隙,以免井壁沉降時壓壞管道;支墩的設置支墩的后背內須緊靠原狀土,若有空隙要用相同材料填實,以免產生位移;建筑工程基礎槽開挖時,應確?;圻吰戮嘟o水管道的規定距離,且派專人到施工現場監督。管道兩側要同時回填, 兩側高差不得大于20cm,回填土必須夯實,回填時土中不得含有磚石、瓦塊、淤泥等雜物;管道底部的三角部位, 用木錘等特別工具填細土搗實; 管頂以上30cm以內,要使用木夯夯實; 回填土每層虛鋪厚度, 對于普通壓實工具每層不超過15cm;在管道安裝后,或采取在管頂30CM 以上至溝槽底采用細沙回填, 并用灑水的方法進行密實;管道安裝后必須進行試壓,對鋪設的管線進行分段水壓力實驗;試壓管段長度一般不要超過1000米;試壓管段不得采用閘閥做堵板,不得與消火栓、水泵接合器等附件相連,各類閥門在試壓過程中不得關閉,且壓力表應要嚴格校正,直到達到合格為止;除上訴工作外,工程竣工前,一定整理好管網竣工質料,因為竣工資料是日常管網維護的基礎資料,必須存放在檔案室,以備日后查閱。

三、科學管理給水管網:在給水網正常運行過程中,要有專人巡線檢查,并采用儀器加強探漏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從而減少管網漏水量。閥門井應定期清理、啟閉和維護。給水管網的管理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研究和探討管網漏水的原因和措施可避免水資源的大量浪費和能源的浪費,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定期對各個水廠及有代表性的測壓點進行監測,使給水管網運行的工作壓力穩定在一定的范圍內,從而避免因管網壓力不穩,產生爆管造成暗漏;長流水現象,對減少管道的漏耗起到積極作用。

第8篇

>> 聚焦“關中-天水經濟區” 關中-天水經濟區 產業定位城市圖景 關中―天水經濟區 西部經濟新引擎 建設關中―天水經濟區的金融支持 各界再論關中-天水經濟區 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 《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解讀 “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邁入實質階段 “關中――天水經濟區”旅游資源的整合及對策建議 關中―天水經濟區統籌科技資源改革模式選擇 關中―天水經濟區資源優勢互補的對策及建議 成渝經濟區、關中―天水經濟區制造業比較研究 “關中—天水經濟區”視域下陜西關中農業產業鏈的構建研究 關中―天水經濟區水資源危機的總體判斷與管理體制創新 “關中—天水經濟區開發”背景下的寶雞特大城市建設問題 依托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 促進甘谷經濟發展 關中天水經濟區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及途徑選擇 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低碳經濟的企業對策探析 基于因子分析與DEA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縣域投資環境評價 關中-天水經濟區宗教文化產業發展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參考文獻:

[1]梅多斯,著.增長的極限[M].于樹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2]Slesser M. Enhancement of carrying capacityoptions EC-CO. The Resource Use Institut,1990.

[3]毛漢英,余丹林.區域承載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討[J].地球科學進展,2001,16(4):549-555.

[4]畢明.京津冀城市群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11.

[5]張燕,徐建華,曾剛等.中國區域發展潛力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的空間關系分析[J].資源科學,2009,31(8):1328-1334.

[6]李志勇.城市環境承載力研究[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1(16):32-33.

[7]方曉輝,李曉敏,朱國軍.平頂山市新城區資源環境承載力分析與評價[J].河南科學,2012,30(4):499-502.

[8]王學軍.地理環境人口承載潛力及其區際差異[J].地理科學,1992,12(4):322-328.

[9]毛漢英,于丹林.區域承載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討[J].地球科學進展,2001,16(4):549-555.

[10]秦進.城市群資源環境承載力與經濟增長質量的協同分析[J].金融經濟(理論版),2014(15):103-105.

[11]劉曉麗,方創琳.城市群資源環境承載力研究進展及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08,27(5):35-42.

[12]班茂盛,方創琳.長三角都市帶人口容量與資源環境支撐能力建設[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8,17(4):501-505.

[13]宋強,張磊,陳曉.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城市生態環境承載力研究[J].生態科學,1996,25(2):104-106.

[14]蔣曉輝,等.陜西關中地區水環境承載力研究[J].環境科學學報,2001,21(3):312-317.

[15]周純,舒廷飛,吳仁海.珠江三角洲地區土地資源承載力研究[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03(6):16-19.

[16]陳紅,回燕斌.遼中南城市群水資源承載力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17(10):158-160.

[17]談家青,孫希華,李玉江.山東半島城市群相對資源承載力與競爭力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7,23(3):196-198,206.

[18]劉登偉.京津冀都市(規劃)圈水資源供需分析及其承載力研究[D].北京: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07.

[19]中國城市承載力及其危機管理研究課題組.中國城市承載力及其危機管理研究綜合報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20]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EB/OL].http:///0/1/6/17/786/68552.htm/2009-06-10.

[21]杜忠潮,黃波,陳佳麗.關中―天水經濟區城市群人口經濟與資源環境發展耦合協調性分析[J].干旱區地理,2015,38(1):135-147.

第9篇

關鍵詞: 城市化; 水資源利用;洞庭湖區

Abstract: Water resources exist obvious constraints to the city change process, and constraint intensity in Southern Dongting Lake region were the most obvious. Therefore, establishment of intensive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system,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 of city urbanization constraints, it will become the Dongting Lake area of Hunan province and facing the common task.

Key words: city;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Dongting Lake area

中圖分類號: TV211.1 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

城市化的發展與水資源的利用有著密切的關系。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社會經濟活動的加強,城市用水總量、城市用水結構以及城市用水效率都將發生相應的變化。這種變化會影響城市化進程,進而影響城市周邊的生態環境,生態環境的變化又會反過來影響城市化[1]。因此水資源利用變化對城市化水平有著深遠的影響。

目前,國內外學者對城市化發展與水資源的關系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化對水環境及水資源利用的影響、水資源對城市化發展的制約作用等方面[4-6]。但對二者相互關系的量化研究較少,僅有方創琳、鮑超、高桂芝等分析了水資源變化與城市化過程的交互耦合效應,建立了二者之間的數學模型 [7-10]。并且,對于兩者之間的量化關系研究,研究區域僅限于特殊的干旱地區,對于豐水地區的實例研究相對缺乏。鑒于此,本文運用統計分析軟件SPSS17.0構建洞庭湖區城市化水平與經濟水平、用水總量、用水效益之間的回歸模型,分析其間的定量關系。以期為實現城市化與水資源、水環境的協調發展、促進洞庭湖區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研究區概況及分析方法

1.1研究區概況

洞庭湖區位于長江中游荊江南岸,跨湘、鄂兩省,包括荊江河段以南的以洞庭湖為中心的廣大河湖沖積-淤積平原和環湖崗丘區。本文所討論的洞庭湖區在行政區劃上包括岳陽、常德、益陽三個地級市所轄的全部縣域,土地面積4.54萬平方米,占湖南省土地面積的21.44%。2010年末,全區人口總數達1549.86萬人,占湖南省常住人口的23.59%,實現GDP總量3743.21億元,占湖南省GDP總量的23.34%,作為長株潭城市經濟中心的經濟腹地,對長株潭經濟圈的發展乃至湖南省的經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洞庭湖水資源豐富,洞庭湖多年平均入湖徑流總量為2979億立方米,主要來自湘、資、沅、澧四水(簡稱“四水” )和長江荊江三口(松滋、太平、藕池口,簡稱“三口” ),以及環湖區間汨羅江、新墻河、溈水等河流,在城陵磯注入長江[6]。隨著長株潭經濟圈的發展和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實施,洞庭湖地區的城市化進程必然加快,快速城市化過程中,水資源的約束作用必將加大。因此分析城市化水平和水資源之間的關系,對于加快洞庭湖區的城市化水平以及拉動湖南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2研究方法

基于數據的可得性,本文選取分別位于東洞庭湖區、西洞庭湖區、南洞庭湖區的岳陽、常德、益陽三個地級市作為研究區域,以此來反映洞庭湖區的整體情況。其中,岳陽市位于東洞庭湖區,是環洞庭湖經濟圈最發達的城市,綜合經濟實力穩居湖南省第二,2010年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3.4:55.8:30.8,以工業和第三產業為主,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常德市位于西洞庭湖區,是湖南第三大經濟市,三次產業結構為18.8:45.9:35.3,已形成以輕工業為主導,輕重工業均衡發展的格局。益陽市位于南洞庭湖區,自古是江南富饒的“魚米之鄉”,作為區域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生態休閑旅游基地,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結構2010年為22.8:40.5:36.7,第二產業比重大幅增長。

本文的數據主要來源于2000-2010年湖南省水資源公報以及洞庭湖區三市統計年鑒和水利年報。選取能夠反映城市化水平的非農業人口比重、三次產業比重,能反映水資源利用狀況的用水總量和用水效益等指標,比較分析城市化進程和用水變化過程,運用統計分析軟件SPSS17.0構建它們之間的回歸模型,以此反映水資源對城市化進程的約束程度。

洞庭湖區城市化進程與經濟發展之間的比較分析

2.1 城市化水平和經濟發展的變化過程

2010年,洞庭湖區的總人口1549.86萬人,其中,岳陽市547.61萬人,常德市571.46萬人,益陽市430.79萬人。洞庭湖區經濟發展迅速,GDP總量呈逐年大幅遞增的趨勢(表1),由2000年的905.95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3743.21億元,是2000年的4.13倍。其中,岳陽市2010年GDP總量為1539.36億元,是2000年的4.23倍;常德市2010年GDP總量為1491.57億元,是2000年的4.28倍;益陽市2010年GDP總量為712.28億元,是2000年的3.68倍。

表1洞庭湖區各市GDP總量

2010年洞庭湖區的城市化水平(以非農業人口計)為41.67%,較2000年增長了12.5個百分點,年均增長1.25個百分點,其中以2004-2009年上升速度最快(圖1)。2010年岳陽市城市化水平為46.01%,年均增長1.44個百分點,達到較高水平;常德市城市化水平為38.87%,年均增長1.08個百分點,上升速度最慢;益陽市城市化水平為39.86%,年均增長1.20個百分點,2004-2009年出現大幅增長。

圖1洞庭湖區各市2000-2010年城市化水平變化

Fig.1 Changes of urbanization level in Dongting lake area from 2000 to 2010

2.2 城市化水平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模型

周一星教授通過對1977年世界157個國家和地區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后發現,城市化水平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既不符合線性相關,也不符合雙曲線模型,而是對數曲線關系[11]。為進一步說明經濟發展和城市化水平之間的定量關系,運用統計分析軟件SPSS17.0建立兩者之間的回歸模型,

即Y=a+blnX;

式中,Y為城市化水平(%),X為GDP總量(億元)。

表2洞庭湖區各市城市化水平(Y)與經濟發展(X)的關系模型

結果顯示(表2):①相關系數R都在0.9以上,說明洞庭湖區各市城市化水平與經濟發展之間呈顯著正相關。②相關系數R的大?。撼5率校?.0974)>洞庭湖區(0.957)>益陽市(0.93)>岳陽市(0.921),說明隨著經濟的發展,常德市城市化水平按照對數曲線模型增長的特征最為明顯,其他市次之。③利用所建立的回歸模型進行預測可知,若GDP總量增加一倍,城市化水平上升的大小排序為:益陽市>岳陽市>洞庭湖區>常德市,即說明經濟發展對城市化的拉動作用益陽市最強,常德市最弱。

3.洞庭湖區各市城市化水平與用水總量的關系分析

3.1 城市化水平與用水總量的變化過程

洞庭湖區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自2000年的29.17%上升到2010年的41.67%。用水總量卻呈波動變化,2001-2004年呈上升狀態,2006年以后用水總量逐年小幅下降(圖2)。不是由于對水資源的需求變化造成的,而是由于洞庭湖區特殊的用水環境不得不減少用水量的結果。城市化進程快慢主要取決于城市化驅動力和制動力的大小,資源開發和交通是城市興起的首要驅動力,產業集聚力弱和水資源短缺是城市發展緩慢的重要制動因素[10]。洞庭湖區交通便利,經濟和城市化發展水平較快,因此,水資源將成為制約城市化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

圖2 洞庭湖區各市2000-2010年用水情況及城市化水平變化

Fig.2 Changes of water utilization situation and urbanization level from 2000 to 2010 in the Dongting lake area

其中,洞庭湖區農業用水不斷減少,由2000年68.20億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52.18億立方米,平均每年以2.35%的速度下降;工業用水平均每年以6.21%的速度上升,生活用水和其他用水基本保持不變。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洞庭湖區三次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由2000年的27.5:37.8:34.7調整為2010年的17.6:48.3:34.1,第一產業比重不斷下降,第二產業增長較快,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經濟規律證明,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水資源的作用強度會逐漸減弱。因此,洞庭湖區域需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從而緩解水資源對產業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約束作用。

3.2城市化水平與用水總量的關系分析

為分析城市化水平與用水總量的關系,利用統計分析軟件SPSS17.0建立它們之間的回歸模型。根據周一星教授的研究,城市化水平與經濟增長呈對數曲線關系;根據宋建軍等的研究,用水總量與經濟發展表現為冪函數關系[13]。將上述關系一般化,并將經濟變量消元,可得出城市化水平與用水總量之間的對數曲線模型,

即:Y=a+blnX;

式中,Y為城市化水平(%),X為用水總量(萬m3)。

此模型在西北干旱區河西走廊用水基本自由增長、水資源約束強度小的條件下得以驗證。結果顯示(表3):洞庭湖區各市的擬合方程均未通過95%的顯著性檢驗,說明,二者之間不表現為對數增長關系。洞庭湖區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但是用水總量自2005年開始是下降的,使得二者之間也不再是對數增長關系,而是表現為水資源對城市化進程的強力約束作用。

表3洞庭湖區各市城市化水平(Y)與用水總量(X)的關系模型

這是由于洞庭湖區相對短缺的水資源利用狀況造成的。首先,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凸顯。洞庭湖區雖然河湖眾多,過境水資源較為豐富,但由于河湖淤積、水流不暢,加上三峽工程的運行,枯水期由長江入洞庭湖的水量明顯減少。根據1960年至2010年50年資料統計,長江三口分流量呈遞減趨勢,分流量衰減幅度達56.6%,分流比衰減幅度達51%,導致三口注入洞庭湖河道斷流時間不斷增加,調蓄水量十分有限,內湖面積也大大減少。其次,水污染形勢日趨嚴峻。不僅包括工業污染、生活污染、南洞庭湖區的養殖污染還有自然災害的污染。自建國以來,先后有20次發生過潰災,有連續遭受1996、1998、1999,2002年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的襲擊。頻繁的旱澇災害使河流中的水都是各種的污染雜質,無法利用[14]。

4.洞庭湖區城市化水平與用水效益之間的關系分析

4.1 城市化水平與用水效益的變化過程

用水效益可以用單位用水的產值或單位產值的用水來反映。本文采用單方水GDP來分析,單位用水的產值越高,用水效益就越高。

圖3洞庭湖區各市2000-2010年單方水GDP變化

Fig.3 Changes of per stere water GDP in the Dongting lake area

由圖3可以看出,洞庭湖區各市的用水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從2000年到2010年,洞庭湖區的單方水GDP增加到原來的4.44倍。其中,岳陽市增加到原來的4.30 倍,常德市增加到原來的4.61倍,益陽市增加到原來的4.24倍。由此表明兩點,一是各城市的用水效益不同,岳陽市>洞庭湖區>常德市>益陽市,基本上是城市化水平越高,用水效益越高??梢姡鞘谢脚c用水效益呈正相關關系;二是與全國平均用水效益79.53元/m3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需繼續提高。

4.2 城市化水平與用水效益的關系模型

為了揭示城市化水平與用水效益相關關系的程度,采用洞庭湖區各市2000-2010年城市化水平及用水效益指標,做出二者耦合關系變化的折線散點圖(圖4)。從圖中可以看出:① 城市化水平隨用水效益呈線性增長關系;②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排序為:岳陽>洞庭湖>益陽>常德,用水效益的高低排序為:岳陽>洞庭湖>常德>益陽。基本上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地方,用水效益越高。③對于城市化水平,上升速度最快的城市為岳陽市,其次為益陽市,最慢的是常德市。而,用水效益,上升速度最快的是岳陽市,其次為常德市,最慢的是益陽市。說明益陽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在較低用水效益下進行的,其城市化水平的的較快增長必然會引起用水總量的增長。長此以往,水資源對城市化的約束作用將會增大。

圖4洞庭湖區各市歷年城市化水平與用水效益的關系

Fig.4 Correla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level and water utilization benefits in the Dongting lake area

同時,為了進一步說明,用水效益隨城市化水平的增長情況,采用歷年城市化水平與用水效益指標,運用統計分析軟件SPSS17.0對其進行回歸分析,得出二者之間的關系模型(表4)。

表4洞庭湖區各市城市化水平(Y)與用水效益(X)的關系模型

結果顯示:①相關系數R都在0.7以上,表明洞庭湖區各市城市化水平與用水效益呈線性增長關系。而且這種關系放在更大尺度的洞庭湖區上,表現的更加明顯(相關系數達0.921)。②利用所建立的回歸模型進行預測可知,城市化水平每上升一個百分點,用水效益增加的情況為:岳陽市>常德市>洞庭湖區>益陽市。益陽市用水效益增加的最慢,由于水資源約束力的存在,城市要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必須提高用水效益,減少城市化進程中水資源的消耗。

5. 結論與討論

(1)洞庭湖區城市化水平與用水總量的關系較為復雜。由于受地理環境、特殊的河湖環境等多種復雜因素影響,用水總量與城市化水平之間的變化規律并不明顯。城市化水平不斷大幅推進,用水總量卻在減少,水資源將成為城市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的制約因素。因此,調整用水結構和產業結構,防治水污染,加強節水型科技的使用和推廣,不斷優化經濟增長方式,是洞庭湖區城市化進一步推進的首要任務。

(2)洞庭湖區城市化水平與用水效益呈線性增長關系。城市化水平越高,用水效益也就越高。因此,加快加快推進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是提高用水效益,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必要途徑。

(3)洞庭湖區相對短缺的水資源對城市化進程將產生明顯的約束作用,而且約束強度在經濟發展有較大增長空間,用水效益增長最慢的的益陽市所代表的南洞庭湖區表現最為明顯,城市化的較快發展以水資源的巨大消耗為代價;東洞庭湖區由于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較高,帶動用水效益也已達到較高水平;西洞庭湖區的城市化水平和用水效益也都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因此,建立集約的水資源利用體系,不斷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緩解水資源對城市化進程的約束作用,將成為洞庭湖區乃至湖南省所面臨的共同任務。

參考文獻:

[1] Daily G C S,AlexanderPR,Ehrlich P R,et al.Ecosystem services:Benefits suppliedto human societies by naturaleco-systems [J]. Issues in Ecology, 1999(3):1-6.

[2] Shadananan K Nair.An Assessment of the Water Resources intheCatchments of Kerala, India [J]. Physical Research Ab-stracts, 2001, 3:23.

[3] Meinzen-Dick R,Appasamy P P.Urbanization and Intersec-toral Competition for Water [J]. Urbanization and Water,2001:27-51

[4] 丁文峰,張平倉,陳杰,等.城市化過程中的水環境問題研究綜述[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6,23(2):21-49.

[5] 曹,張淑娜.天津城市化的發展趨向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2,15(3):24-26.

[6] 黨國鋒,魚騰飛.蘭州城市化水平與城市居民用水關系研究[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7,21(12):42-46.

[7] 鮑超,方創琳.西北干旱區水資源約束城市化進程的定量辨識―以甘肅省武威、張掖市為例[J].中國沙漠,2007,27(4):704-710.

[8] 鮑超,方創琳.河西走廊城市化與水資源利用關系的量化研究[J].自然資源學報,2006,21(2):301-310.

[9] 朱翔,張雷.城市化與水資源相互關系研究述評[J].城市科學,2008(11):26-31.

[10] 方創琳,孫心亮.河西走廊水資源變化與城市化過程的耦合效應分析[J].資源科學,2005,27(2):2-9.

[11] 周一星.城市地理學[M].上海:商務印書館,1995.

[12] 董曉婭,董明輝.環洞庭湖區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優化調控研究[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11(06)4-7.

[13] 宋建軍,張慶杰,劉穎秋.2020年我國水資源保障程度分析及對策建議[J].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 成人自拍网站 | 六月丁香婷婷激情 | 国产精品一区久久 | 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 99ri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欧美视频高清va在线观看 |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 | 91色国产 | 看视频免费| 免费视频一级片 | 日韩欧美色综合 | 91视频最新地址 | 黄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免费69成人精品视频 | 美女视频网站免费观看 | 免费观看高清视频ww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 |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不卡 | 婷婷激情五月 |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 | 免费一级夫妻a | 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 h在线视频免费观看完整版 h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网站 | 五月花性网 | 国产第一亚洲 | 国产乱在线观看视频 | 欧美日日夜夜 | 欧美日视频| 99精品久久久久久 | 2022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 日韩午夜免费 | www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色在线免费视频 | 日韩一级视频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青青日本 | 五月激情五月婷婷 | 婷婷开心激情 | 91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 丁香综合网 | www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