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30 15:10:56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影視制作的基礎知識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1.1項目信息的全面搜集
國際工程公司一般擁有較為廣泛的項目信息來源。包括業主公開招標信息,咨詢公司、中介等機構的宣傳,各重要紙質、電子媒體的傳播等。從事經營基礎工作的商務人員需要非常敏銳地獲知這些項目信息,歸納整理并初步辨別信息的真實度,并及時向上級匯報。
1.2明確重點發展地區、項目和業主,細分市場,了解所有有關背景資料
根據市場現狀,商務人員需要結合其公司的戰略發展和營銷方針,對項目信息進行科學的篩選,制訂針對不同性質不同地區的海外市場的計劃,充分了解背景資料,包括政治、經濟、歷史、語言、文化、行業發展狀況等,明確重點開拓和投標對象。這是與國內項目經營基礎工作區別最大所在,在整個經營工作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1.3與業主和其他中介公司的關系運營和維護
全面收集項目信息與業主及業主所在國的有關信息,培育信息來源和渠道,在日常的關系運營和維護中加深與業主之間的了解與情感交流。
1.4與本國政府機構相關部門的關系運營和維護
國際工程公司在海外市場的運作和競爭參與,需要取得政府的絕對支持,了解國家政策方向,借勢而為,趨利避害,為海外市場的擴張保駕護航。海外市場的競爭從某種意義上,也是國家與國家之間政治關系、經濟利益、文化習俗之間的競爭。
1.5投標工作
這是經營基礎工作的一大重點。及時、快速地組織人員完成商務組織、技術組織、采購組織、施工組織,分別完成:①招標文件、招標合同要求、風險、責任,結合本公司的各方面條件的分析;②業主需求的全部技術內容;③針對不同供貨商進行詢價比價工作,并制訂購貨計劃,考慮運輸方式和發生的相關費用;④了解當地施工條件,對施工工藝、技術、進度、材料和勞動力等各方面進行構思,確定質量監督原則并制訂施工計劃。⑤分析、計算投標的各項成本。上報高層后,由公司確定利潤及最終投標價格。同時,隨時做好與業主和招標機構各項問題確認等溝通協調工作。這也是前期經營基礎工作的綜合成果。
1.6為配合經營工作進行的日常管理工作
日常管理主要包括合同管理、翻譯、涉外商務管理等事務。這些工作繁雜,設定科學的模板是合格的經營人員的必備利器。
2經營基礎工作的知識管理
那么,我們通過對基礎知識的管理,在諸多相關關系和因果關系里找尋邏輯,發現方向,全面提升基礎工作的質量,抓住機會完成投標、談判工作,以實現最終合同簽訂,取得實質性成果。由此,我們將經營基礎工作知識作出以下初步分類:
(1)項目技術類知識。
作為國際工程公司,首先是依托專業領域的技術來滿足客戶需求,并通過不斷更新創新技術和開辟創新服務內容在相關行業內保持一定的競爭力,占據一定份額的市場。在不同行業,相近專業、不同的工藝流程都涉及對多種專業知識的綜合利用,國際上也有相對穩定的公認標準來衡量企業工藝、專利、設備的先進性,并確認企業在本行業領域所處的地位和影響。因此在與外界進行早期溝通時,公司相關展示件是極為重要的敲門磚,包括公司介紹、公司業績、技術特色、技術創新和發展等。以業績為例,經過知識管理的分類和解析,采用不同方式設計業績的展示模式逐漸成為極其重要又基本的工作之一。在分析業主、咨詢機構的需求之后,針對項目背景和特點,提交不同類型的業績,事半功倍。同行業宜根據自己行業特性和技術更替來進行整理分類,替代對任何業主任何國家任何條件下都只提供一份一模一樣的業績表的做法。以俄羅斯某燒結項目為例,該業主選用的燒結原料特征要求工藝流程利用小球燒結技術。在技術層面上進行溝通時,投標方通過策劃設計好的內容安排,調用投標公司知識庫中小球燒結的業績及原有業主產能產量相關數據,在帶領業主進行現場考察時,就此項相關內容與業主進行了充分的技術交流,將公司的業績重磅推出,在最短的時間里讓業主認識了解了他們關注的方面,迅速并突出重點的展示得到業主的肯定。國際工程公司的技術等全方位支撐是一項系統工程,應在專業信息平臺上實現共享與交流。
(2)商務管理類知識。
商務管理類知識是經營基礎工作中最基本的知識領域。包括戰略思想、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市場營銷、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項目管理、物流管理、風險管理、法律等。其中營銷思想無疑是經營工作的核心,項目融資也在當前形勢下,成為經營基礎工作中遇到的常見問題。越來越多的項目可能采取EPCF(總承包+融資)或者EP+F形式。某些融資可以充分利用屬于國家層面的政府專項貸款。這類融資項目合同一旦簽訂即可開展融資手續。融資取決于政府及國家銀行對于項目的審批,且有不同類型的組合,一旦外方政府完成項目審批流程,該項目即可通過相應審批流程完成融資手續。這類涵蓋政策和金融相交織的相關知識需要在項目經營進程中,隨其發展不斷挖掘、了解并確認、分析。
(3)人類學、心理學、社會學、語言學等知識的管理。
走向海外市場,是思維和行動橫向的擴展。而縱向路徑的思考,讓我們了解過去對現在的影響,并對現在和未來做出判斷。充分利用對特別的“人”的了解,來認識事件背后的意義,分析項目發展的趨勢,是經營基礎工作中的必修課。人類學、心理學、社會學對認識人的共性和個性的認識緊密相關。例如在俄羅斯的經營過程中,我們深感“老大哥”的心理優勢無處不在。最初我們懷著向其宣傳當代先進科技和工藝的心態前往,同時了解其真實的狀態和需求。經過對現場踏勘,看到樹立起來的“1937”“1967”等豐碑式的紀念標志,對其歷史沿革的查找和分析,以及與其專業技術人員的交流,我們設身處地感受到前蘇聯當年技術強國的氣勢和實力。換位思考后,調整心態,在技術文本內容上加強了工藝技術創新的介紹,就其現狀為業主綜合考慮了工藝的改進需求,并對解決設備使用問題做出了建議性意見。謙虛謹慎、與時俱進的中國風范,得到了業主的認可。在語言的功用上,絕不僅是簡單交流和信息獲取。語言使用的熟練程度決定我們對其國家文化的理解,以及專業的程度。提高專業術語表述能力,充分理解語言習慣代表的文化含義貫穿在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推進項目進程的過程中。
(4)項目組織運作類知識。
在經營基礎工作中,如物流、運輸包裝、交通咨詢、禮品服務、展位設計等,涉及相當專業的項目運作類管理知識。服務外包的情況日益增多,也是分工細化、運作專業化的體現。這些外包服務的組織、管理,對經營基礎工作的商務人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甄別和選擇外包服務,在合適的時候以合適的價格為經營主體工作提供優質的配套服務,并納入知識管理的信息平臺范疇,使資源利用最大化,是未來的趨勢。
3創建更好的知識管理環境
通過對國際工程項目經營基礎工作和涉及知識領域的了解,我們認識到,需要進一步發展知識管理體系的管理界面,培育知識管理的管理環境來促進經營工作。完整的知識管理體系的管理界面,應由戰略思想、組織管理、資源管理、文化管理、風險管理和評價管理等六個方面組成。如圖2所示,經營基礎工作知識管理與這六大管理的關系都是雙向影響的。其中,整個經營基礎工作內容的規劃、建設、維護無時不刻深受公司戰略思想和公司文化的指引,反之也為戰略規劃提出新的啟示和思路,給公司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公司組織結構和資源的配備給予知識管理官方或非官方的支持是巨大的,反過來,知識管理也對組織和資源結構不斷提出新的要求;知識管理要求歸納總結、分享再創造的同時也必須受到安全、成本等風險管理的制約,必然要求責任與自由并舉,并接受來自組織的評價和修正。同時,知識管理本身又對風險和評價管理提出了不同時代不同形勢下的挑戰與更新的要求。
4結語
關鍵詞 校園文化,組織認同,工作績效
分類號 G443
1.問題提出
校園文化是學校在長期辦學活動中所形成的為全體師生所共同遵循的價值標準、基本信念、行為規范及其外在表征。它是以校園為空間,以教師、學生為參與主體,以校園精神理念、倫理關系和器物文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群體文化。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校園文化對于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校園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所發揮的作用已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關注和認同,越來越多的學校都在培養或樹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園文化,以其達到樹立良好形象,提高辦學質量的目的。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對學校辦學質量的高低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教師的工作績效往往成為評價學校總體辦學質量的隱性指標。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重點考察初中校園文化對教師工作績效的影響機制,以便深入了解校園文化對教師工作績效發揮作用的內部過程,從而為提升學校軟實力和教師人力資源管理提供理論基礎。
1.1校園文化
最早涉及校園文化論述的是美國學者沃勒(Waller),他從文化學角度對學校的文化進行了分析。后來,考勒曼和麥克頓等人采用了結構——功能主義的觀點,將學校視為一個社會體系,并從社會學角度分析這一體系的結構和功能(林佩穎,2006)。Kuh&Whitt(1988)指出,一個學校的文化傳達了一種“我們是誰”的認同感,以及我們標榜什么?展示了我們是怎樣行事的?指導著我們是怎樣理解事物的。Hoy&Kottkamp(1991)進一步指出,學校的文化是一個成員共同的取向系統(規范、核心價值觀和隱性假設),它維持了這個單位的整體性,并給它一個截然不同的身份。
在國內,不同研究者也從不同的角度對校園文化的概念做出了多種界定,這些觀點主要表現在:(1)校園文化只是針對學生開展的一種課外活動,比如興趣小組、第二課堂等文體娛樂活動(王福建,2007);(2)校園文化是一種氛圍,研究一個學校的文化就是探討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主要側重學校環境是怎樣影響學校成員的;(3)校園文化是社會大文化的一種亞文化形態,因此,與其他社會組織一樣,校園文化應該是學校這個組織中的每個成員所共同認可的校園價值觀及其在物質與行為上的具體化(孫志艷,2009)。
1.2校園文化與教師工作績效的預測
校園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普遍存在于學校成員生活的方方面面,國內外的學者對校園文化的相關研究做出了很大的成就,其相關的變量涉及學校效能、校長的領導方式、教師自我效能、學生的學習等方面。校園文化的研究一開始就和效能聯系到了一塊,而探討兩者之間關系的文章常常是一些實證性的研究。常見的學校效能指標就是學校的教育質量、學生的學業成績、學生升學率等。本研究選取教師的工作績效作為學校整體效能感的一個代表性變量來研究校園文化的影響效果。
根據認知資源有限理論,人的認知資源是有限的,在某一方面投入多就必然會減少在其他領域認知資源的投入。校園文化環境是教師從事教學和生活的背景,每個教師是都不可脫離校園文化環境而單獨存在,教師的思想和行為必然會受到校園文化環境的制約和影響。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中,人與人之間彼此互幫互助、團結友愛,這種和諧的同事關系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教師在人際方面的認知資源投入,從而可以將更多的認知資源投入到與工作有關的活動中去,有利于工作績效的提高。此外,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對于塑造教師積極的情緒狀態也具有重要作用,人與環境是一個交互作用的過程,舒適的環境必然使人產生愉悅的心情,而這種積極的情緒會遷移到工作中去,從而也會提高教師的工作績效。
1.3組織認同的中介作用
組織認同是指個體源于組織成員身份的一種自我構念,它是個體認知并內化組織價值觀的結果,也是個體在歸屬感、自豪感和忠誠度等方面流露出的情感歸依(魏鈞等,2007)。當人們對某種團體產生認同時,會產生去個人化,與團體有命運共同感等感受,且會有內團體偏私行為,具體表現為組織成員會有較多的合作行為、較多的組織公民行為以及較高的工作績效(O'Reilly&Chatman,1986)。
員工對組織的認同,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并可能發生相應的變化。近年來,一些學者們開始從文化的角度對組織認同進行研究,研究發現組織文化會影響個體對組織認同。校園文化作為組織文化的一種形式,同組織認同有著密切的聯系,一方面,組織文化為組織認同提供了核心內容,保證了組織認同的基本方向;另一方面,組織文化也只有通過成員的認同才能將抽象的、無形的文化轉化為具體的個人態度和行為,實現成員的組織認同也是確立組織文化的目的之一。在組織行為學領域,國外已有一些相關研究證實了組織文化和組織認同的相關關系,比如Schrodt(2002)研究發現,組織文化的不同維度與組織認同顯著相關;Hariis和Mossholder(1996)的研究發現,組織文化可以影響到組織的個體態度,如個體對組織的承諾、動機、士氣以及工作滿意度。國內學者董彥等(2008)研究也表明,在不同的組織文化背景下,員工對組織的認同度和忠誠度存在著差異。結合上述文獻分析,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假設1:校園文化對教師的組織認同、教師工作績效都有正向的影響作用。
假設2:教師組織認同在校園文化與教師工作績效之間起中介作用。
2.研究方法
2.1研究被試
采取方便取樣的原則,研究者分別向河南省9個城市的初中學校教師發放問卷600份,回收有效問卷414份,有效回收率為69%。其中男性教師占45.7%,女性教師占54.3%;教師教育程度方面,高中或中專以下占8.0%,大專占30.4%,本科占59.4%,碩士及以上占2.2%;教齡方面,1-5年的占35.3%,6-10年的占41.5%,11年以上的占23.2%;公立學校教師占63.8%,私立學校教師占36.2%;重點學校教師占17.9%,普通學校教師占82.1%。
2.2研究工具
2.2.1校園文化問卷
采用王俊有(2012)編制的初中校園文化問卷。通過文獻分析、個人/團體訪談、開放式問卷調查,獲得城市初中校園文化的內容條目。在對河南省9所城市15所初中進行調查的基礎上,通過探索性因素和驗證性因素分析,形成了城市初中校園文化問卷,包含五個維度20個項目,這五個維度分別為:人文關愛(5個題項)、環境烘托(4個題項)、規范有序(4個題項)、成就目標(4個題項)、創新活潑(3個題項)。五個因素共解釋總方差變異量的62.409%,該問卷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為0.908。
2.2.2教師組織認同問卷
采用李永鑫等(2007)所修訂的Mael&Ashforth研發的組織認同問卷,包含一個維度6個項目,其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5。
2.2.3工作績效問卷
采用Pazy(1988)使用過的自評問卷,包含4個項目。相關研究表明,該問卷是一個單維度結構,其內部一致性系數是0.863。
在本研究中,上述三個問卷,均采用Liken五點計分,由“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依次為“非常不符合”、“不符合”、“不太確定”、“符合”、“非常符合”。
2.2.4控制變量
為了使研究的結果更加準確,消除其他因素對結果變量造成的混淆,本研究選取性別、年齡、職稱、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和學校性質等人口學或組織學變量作為控制變量,進一步研究在控制這些因素后前因變量對結果變量的影響作用。
2.3統計方法
本研究中,采用的統計方法有描述統計、相關分析、驗證性因素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等,統計軟件為SPSS15.0和Lisre18.70。
3.結果與分析
3.1初中校園文化、組織認同、工作績效量表的區分度檢驗
采用驗證性因素分析的方法來檢驗本研究中用到的三個構念之間的區分效度,根據相關理論構建競爭模型,比較假設模型和競爭模型的擬合指數差異,從而判斷最佳的模型結構。考慮到研究使用的三個問卷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研究者首先構建了單因子模型。同時,初中校園文化和組織認同兩個構念同屬于態度層次的變量,因此研究者構建的二因子模型中將其合并為一個維度。三因子模型則為假設模型,即研究所用的三個構念之間存在明顯的區分度。對于校園文化量表,本研究采用吳艷,溫忠麟(2011)介紹的結構方程模型中的題目打包策略,將同屬于一個維度的所有題項計算均值作為校園文化問卷的一個題項結果如表1所示。三因子模型的各項擬合指標均達到驗證性因素分析中各個擬合指數的指標,且均優于單因子模型和二因子模型。因此,可以說明,假設的三因子模型與實際數據的吻合程度最好,城市初中校園文化、組織認同和工作績效是三個相對獨立的構念。
3.2共同方法偏差的檢驗
本研究中對共同方法偏差的檢驗采用周浩,龍立榮(2004)推薦的方法,結果如表2所示,三因子模型為假設模型,四因子模型為加入共同方法因子之后的模型。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加入共同方法因子后,X2=109.89,df=15,P
3.3初中校園文化、組織認同、工作績效的描述性統計及相關分析
由表3可以得到,校園文化與組織認同、工作績效均顯著相關。下面研究者將進一步考察組織認同在校園文化與工作績效之間的中介作用。
3.4組織認同在城市校園文化對工作績效影響中的中介作用
所謂中介變量就像一座橋梁,當一個變量不是直接影響另一個變量時,中間變量就起到了間接的銜接作用。根據溫忠麟等(2005)所提出的中介檢驗程序,研究者從下面幾步依次探討。
第一步,以校園文化為預測變量,工作績效為因變量,進行回歸統計分析,考察兩者之間的回歸系數c,若c系數顯著則進行下一步,若c系數不顯著則說明兩者之間相關不顯著,停止中介檢驗程序。如表中M3,校園文化對工作績效的回歸系數為0.342,在0.001水平上達到顯著。第二步,以校園文化為預測變量,組織認同為因變量,進行回歸統計分析,考察兩者之間的回歸系數a,若a系數顯著則進行第三步。如表中M1所示,自變量校園文化對中介變量組織認同的回歸系數為0.330,在0.001水平上達到顯著。結合第一步中校園文化對工作績效的顯著影響作用,假設1得到證實。第三步,以校園文化和組織認同作為預測變量,以工作績效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分別考察兩者的回歸系數b和c’,若b和c’系數都顯著,則說明組織認同起部分中介效應作用,若c’系數不顯著,則說明組織認同起完全中介效應作用。如表4所示,控制組織認同后,校園文化的直接效應為0.249,組織認同對工作績效的回歸系數為0.281,均達到顯著性水平。因此,假設2得到了數據的支持。
因此,結論如下,校園文化對教師的工作績效有顯著的預測作用,這種預測作用部分是通過教師的組織認同而實現的,教師的組織認同感在校園文化對教師工作績效的影響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應占校園文化對工作績效總效應的百分比為ab/c,即等于27.12%。
4.討論
4.1校園文化對教師工作績效、組織認同的正向影響
采用多元層次回歸分析技術對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在排除中介變量的影響后,校園文化對教師工作績效的標準化回歸系數為B=0.342,p
校園文化對教師組織認同的層次回歸分析表明:排除控制變量對組織認同的影響,校園文化對教師組織認同的標準化回歸系數為B=0.330,p
4.2組織認同在校園文化對工作績效影響中的中介作用
根據相關理論以及校園文化對教師工作績效和組織認同的顯著影響,本研究進一步檢驗了組織認同的中介作用。根據溫忠麟(2005)提出的中介效應檢驗程序,研究者采用層次回歸分析方法,依次檢驗了校園文化對工作績效的直接作用,校園文化對組織認同的預測作用以及組織認同作為中介變量在校園文化與教師工作績效間的間接作用。結果表明:在控制中介變量組織認同的影響后,校園文化對工作績效的預測作用明顯降低(B=0.249,p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 多媒體 網絡 應用 分析
0 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視頻處理技術、硬盤存儲陣列等新技術在廣播電視系統的很多環節的應用,將電視制作帶進了一個全新的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的新高度。從計算機非線編輯到硬盤播出系統,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徹底改變了電視制作方式,令電視技術進入嶄新的時代。
1 非線性編輯系統(Non-linear Editing System,簡稱NLE)
傳統的電視節目信息存儲在錄像帶上,存儲結構是線性的。在電視節目的后期制作過程中,存在信號質量下降、工作效率低、特技功能匱乏等缺陷。計算機非線性編輯系統把電視節目信息以數字文件的形式,存儲在計算機磁盤上,然后將采集的素材文件,通過編輯特技軟件的控制,實現音頻和視頻的剪接、疊加、聲音合成、疊加字幕和各種特技等的編輯制作過程。非線性編輯系統的組成。非線性編輯系統以多媒體素材存儲單元為核心,不僅能夠編輯視頻和音頻信號,還可以支持多種圖形、動畫等軟件,處理文字、圖形、圖像、動畫等多種形式的素材;而且能夠實現傳統編輯設備的所有功能,具體地說,一個非線性編輯系統由硬件(包括計算機、硬盤、非線編板卡以及設備)和軟件(非線性編輯系統軟件、二維動畫軟件、三維動畫軟件、視音頻處理軟件)兩大部分組成。
①非線性編輯系統有著簡單、集中可靠的硬件設備,把字幕機、特技機、編輯機、簡單的調音臺等多種功能集于一身。而傳統的編輯系統多采用型號各不相同的設備相互聯接,這樣的系統可靠性差,而且編輯方式比較呆板,一般幾分鐘的節目,有時要在幾十分鐘的素材節目中反復搜索、比較、篩選、組合,確定所需素材內容。而非線性編輯系統可大大改變此種局面,操作簡單靈活,節省人力、物力。②非線性編輯系統具有很強的直觀性,使用十分方便。素材不一定按節目的順序組接,錄入時沒有時序性,只要全部輸入到系統中即可。由于電視信號是記錄在硬盤上的數字信號,具有隨機可取的特性,節目或素材搜尋可以瞬間完成,無需按順序的方式進行編輯,可先編后面再編前面。③非線性編輯的素材是以數字信號的形式存入到計算機硬盤中的,采集的時候,一般用分量采入,或用SDI采入,信號基本上沒有衰減。非線性編輯的素材采集采用的是數字壓縮技術,采用不同的壓縮比,可以得到相應不同質量的圖像信號。④一套非線性編輯的功能往往集錄制、字幕、動畫等多種功能于一身,而且可以不按照時間順序編輯,它可以非常方便地對素材進行各種處理,同時具有豐富的特技功能。并且任何一臺計算機中多種格式的文件,都可以在非線性編輯系統中調出使用。⑤可靠性高、拓展方便,由于非線性編輯集多種功能于一身,使工作可靠性大大提高了。并且非線性編輯系統的應用,對于擴展網上的應用來說,前景廣闊!
3 硬盤播出系統
硬盤播出系統就是把視頻和音頻等媒體信息都以文件的形式儲存在硬盤中,然后轉變成相應的信號,整理輸出到發射機或者播出線的計算機系統。
3.1 硬盤播出系統的優勢。與傳統的播出系統相比,硬盤播出有著無法比擬的優勢:①硬盤播出系統只要保證計算機系統不出現問題,播出過程就不會有問題。②硬盤播出實現了播出節目各頻道之間的共享,一個節目同時在不同頻道播出,不再需復制磁帶。保證了播出節目的高質量。③解決了目前錄像機多格式的問題。磁帶的多樣化給播出帶來了不便,為了減少播出機房的機型,傳統的解決方法是將播出帶統一成一種或兩種格式。硬盤播出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極大地擴展了節目素材的來源。④硬盤播出引入了非線性的概念。使新聞滾動播出長電視片中插入一個小短片,或者進行節目修改變得很容易。
3.2 硬盤播出系統的維護。硬盤播出系統有諸多的優點,但是要讓其按要求完成播出任務,系統的維護就顯得非常重要。①基礎維護。首先,堅持日常巡檢,每天定時對各種服務器和相關設備進行有序巡視和檢查。其次,常規維護不可少,常規維護包括定期進行設備的除塵。②視頻服務器的維護。由于視頻服務器的磁盤很容易出現異常情況,并且如果兩塊硬盤都出現問題整個陣列的數據都會丟失,因此必須時刻關注硬盤陣列的每一塊硬盤的狀態。③數據庫服務器的維護。數據庫服務器是硬盤播出系統中數據管理和存儲中樞,對其進行科學的管理和維護是整個硬盤系統正常運行的必要保障。④網絡維護。網絡測試主要通過各種手段,檢測網絡連接是否通暢。
4 結束語
總之,非線性編輯系統和硬盤播出系統都是基于計算機基礎之上的電視節目制作和播出設備,它的發展趨勢和計算機的發展有著直接的關系。計算機技術在電視制作中的應用,將改變整個電視節目的面貌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龔智,余成波,金純.數字電視多媒體消息業務系統的編址尋址方案設計[J].重慶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12).
[2]張利,張雅.數字化廣播總控系統實施研究[J].中國傳媒科技,2012(04).
[3]范亞昕,劉云.數字電視中的條件尋址[J].中國有線電視,2009(02).
初中生英語教學合作探究式學習方法在初中生的英語的教學中,教師極其關注的教學方式就是合作探究式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在師生當中反響極大,博得廣大英語教育工作者的喜歡,因為這種學習方法既可以提高初中生學習英語的興致,還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質量,提高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一、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是英語合作探究式學習的首要之選、重中之重
在英語合作探究式教學中,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是英語合作探究式學習的主要的環節,是學生學習方式的展現過程。只有抓好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才有可能去抓好學生的英語合作探究式學習,所以,主要途徑便是抓好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
抓好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第一個方向就是對初中生進行合理有效的分組,這是做好英語合作探究式學習的重要一環。如何對初中生進行合理有效的分組呢?作為英語教師要從初中生的長遠發展著想,師生進行平等地商榷,共同研究可行的方式方法,全面考慮到每個初中生的英語學習效果,他們的性格特性,男女之間的差別,學生間相互交往能力的高低不同等等都應作為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分組的考慮條件。英語教師就應該去倡導每一位學生都能以百分百的積極性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在參與的過程中,要保持參與的持久性。
二、抓好小組合作探究活動是英語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的關鍵所在,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在英語的教學中,英語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主要途徑,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活動應該有效地開展起來,我們英語教師可以依據英語的教學安排及英語的教學內容的區別,分別安排在英語課首、課內及課末展開。
1.課首的英語小組學習活動大致有以下幾種方式:
(1)英語的預習環節。在英語小組學習活動環節中,預習是關鍵的一環。預習所要做的準備就是查找相關資料,翻閱相關詞典,確定學習的重點及難點,找出存在的疑問等等,為下一步的英語合作學習奠基。比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Vocabulary這部分內容時,我為學生安排課首學習要求:①How much do you know store language? ②Can you tell me what you know the shop name? ③Your home buyers use appliances where to buy? ④Give me some examples.⑤找尋相關的the names of the shops的學習資料。
(2)英語課首的表演環節。課首表演環節就是我們英語教師在每節英語課開始之前的幾分鐘的時間內,要求我們的學生針對學生學習的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思維,展現學生表演方式,創造一個優異的英語學習情境,讓學生快速、愉悅地進入到學習中來。課首表演方式一般有情境模仿、講笑話、情景劇表演、小游戲活動等等。英語教師可以把課首表演的任務安排給其中一個小組,在一個學期里,要讓每個小組都有表演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會得到有效的鍛煉。
(3)英語課首活動還可以針對學校當天的大事情、學生的出勤狀況、班級中的好人好事、晚間電視新聞、當地的天氣狀況等等安排學生進行課首的報告活動展現。
2.課內的英語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活動應該和諧自然地加入到英語的課堂教學設計之中去。作為英語教師都知道,我們手中的英語課本題材多種多樣,課本所選取的內容來源于學生的生活實際,是學生進行英語合作學習的第一手學習材料。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師者應該有目的、有計劃地圍繞英語教學內容,為學生創造英語小組合作交流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自主地、創造性地開展英語語言交流活動。在學生的小組活動里,我們師者應該關注每個學習小組的學習活動狀態,走進小組中,親身啟發及誘導學生進行交流與互動,為學生的英語合作學習提供有效的指導與幫助。
3.課末應該注重小組合作探究活動的開展。例如,教師可以布置班級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英語單詞的相互聽寫,英語文章的閱讀及背誦,英語作業的相互檢測、英語會話練習、英語課后訓練等等。英語教師既要鼓勵學生自己獨立完成作業,又要了解小組合作學習對每個學生的實際幫助,并且關注班級各組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及存在的缺點,進行及時的表揚、激勵、指導與建議。
三、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是英語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取得成效的有利保障
在英語合作探究式教學中,引導學生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至關重要,它關系到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與效果,影響到學生將來的發展。把學生英語學習過程的評價與學生英語學習結果的評價有機結合起來,將學生的成長記錄收集起來,對學生的合作學習的參與度、積極性及成長性做出恰當的評價,使學生能夠在他們的小組之內樹立榜樣,激勵學生小組之內的競爭,達到調動班級每個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去除個別學生的依賴思想。
對于學生小組學習過程的評價要關注小組成員間的相互合作成效,學生間的合作態度,以及學生之間的合作方式、技能等等。
貧困大學生作為高校大學生的一個特殊群體,其經濟貧困問題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然而,人們卻會忽視貧困大學生出現的心理貧困,即由于經濟貧困的壓力所導致的一系列個性人格或者心理健康上的不良變化,這種危害性直接影響到高校的穩定和貧困大學生的成才。大學生朋輩心理咨詢干預作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在貧困生心理危機解決的過程中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曾琳.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1.
摘 要 為了加深對非線性編輯技術的了解,本文就針對非線性編輯的功能及其在影視節目制作中的應用價值等問題進行了簡要的分析。文章首先簡要闡述了非線性編輯的六個主要功能,然后又在此基礎之上,從非線性編輯的應用有助于提高影視節目制作的效率、有助于提高影視節目制作的質量、有助于降低影視節目制作的成本等三個方面入手系統分析了非線性編輯在影視節目制作中的應用價值,希望能夠為影視節目制作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 非線性編輯 影視節目制作 主要功能 應用價值
編輯是影視節目制作的核心環節,也是影響影視節目制作質量的關鍵環節。近些年,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的進步,我國影視業也逐漸走上了數字化發展的進程,而隨著影視業的數字化發展影視節目制作對編輯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非線性編輯作為一種新的、高效的編輯技術開始在影視制作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對影視節目制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鑒于此,為了加深對非線性編輯技術的了解,本文就針對非線性編輯的功能及其在影視節目制作中的應用價值等問題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一、影視節目制作中非線性編輯的功能
非線性編輯,簡單來說,實際上指的就是在現代計算機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出現的一種新的影視節目編輯技術,是將各種模擬量素材進行模/數轉換之后,存儲于硬盤之中,再通過After Effects和Premiere等軟件來完成后期的視頻編輯、音頻編輯、特技和聲像合成等工作,并將最終的制作成果輸出到記錄設備上的一系列完整的工藝過程。非線性編輯吸取了現代計算機技術與數字化管理的優點,主要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功能:
一是,強大的畫面編輯功能。利用非線性編輯中的畫面編輯功能能夠對各種影視畫面素材進行靈活的調整和生動化的處理,而且操作非常簡便,可以明顯提高影視節目的視覺效果。
二是,可以調整素材的長度。非線性編輯具有調整素材長度的功能。在利用非線性編輯技術進行素材長度的調整時,能夠通過非線性編輯系統中的時碼編輯將編輯的精度精確到幀。另外,上述的編輯過程不但操作非常簡便,而且還支持根據編輯點前后的畫面直接進行手工剪輯。
三是,可以添加音樂和音效。在采用非線性編輯技術進行影視節目制作時,在非線性編輯設備中設有一個模擬的調音臺,通過這一模擬的調音臺,能夠簡單快捷的對影視節目的音效進行調控,例如:多軌聲音的有效合成等等,從而實現添加音樂和音效的功能,確保聲音后期編輯工作的高質量完成。
四是,可以進行素材的復制和重復使用。在利用非線性編輯技術進行影視節目的制作時,由于非線性編輯系統中使用的素材都是以數字格式來進行存儲的,所以,在進行素材的復制時,不會因為復制而引起畫面質量的下降,并且同一段素材還可以在節目中進行重復使用,從而為節目制作提供了可循環利用的資源。
五是,可以進行素材瀏覽。在利用非線性編輯技術進行影視節目的制作時,非線性編輯系統的運用為素材的瀏覽提供了更加靈活的方式。例如:在進行素材瀏覽時,不但可以采用正常的速度進行播放,還可以采用快速重放、慢放、反向播放以及單幀播放和播放速度無級調節等多種方式來查看所存儲的素材。
六是,可以進行動畫的制作與合成。在采用非線性編輯技術進行影視節目的制作時,非線性編輯系統不但能夠支持動畫的實時錄制,而且還可以采用摳像的方法來進行動畫與實拍畫面的合成,從而極大的豐富了影視節目制作的手段。
二、影視節目制作中非線性編輯的應用價值
非線性編輯在影視節目制作中的應用價值,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非線性編輯在影視節目制作中的應用,有助于影視編輯工作效率的提升。在采用非線性編輯技術開展影視節目制作工作時,由于編輯工作是通過計算機軟件來完成的,不但素材素材搜索和處理的準確性更高,速度也更快,從而大大提高了編輯工作的效率,縮短了影視節目制作的時間。
其次,非線性編輯在影視節目制作中的應用,有助于影視編輯工作質量的提升。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非線性編輯在影視節目制作中的應用能夠使節目制作的圖像效果更有保證。在對影視節目進行制作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對視頻材料進行多次使用和修改,此時如果采用傳統的線性編輯技術,往往會使素材的信息信號收到不可避免、不可逆轉的影響,并使得最終的圖像效果大大降低。但是,如果采用的是非線性編輯技術,由于在非線性編輯系統中素材都是數字格式存儲的,所以,不管重復使用和修改多少次,都不會對素材的信號造成影響,從而有效的保證了圖像的呈現效果,提升了影視編輯工作的質量;二是,非線性編輯在影視節目制作中的應用能夠進一步提升音畫同步的效果。由于非線性編輯技術采用了音效控制器的平衡音效導入技術來進行聲音文件的處理,所以相較于傳統的線性編輯技術而言,能夠更好的保證聲音和畫面的及時結合,有效的提高了音效與視頻的同步效果,使得編輯工作質量更上一個臺階。
最后,非線性編輯在影視節目制作中的應用,有助于制作成本的降低。由于在采用非線性編輯技術進行影視節目制作工作時,不需要其它額外的外部設備,只需要利用計算機和相關的軟件就能夠順利完成整個的編輯流程,因此,相較于傳統的線性編輯技術而言,大大降低了影視節目制作的成本。
三、結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非線性編輯技術具有諸多的先進功能,且在影視節目制作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但是,與此同時也要注意,肯定非線性編輯在影視節目制作中的功能與價值,并不代表著對線性編輯技術的全盤否定,實際上,非線性編輯與線性編輯兩者是各有千秋的,在影視節目制作的過程中缺一不可,要確保影視節目制作工作的高質量、高效率開展,應根據實際工作的需要結合兩種編輯技術的特點合理的選擇最佳的編輯方式。
參考文獻:
一、微課的含義及特點
微課指教師在課堂內或課堂外就教材中的重難點、疑點或某一技能等教學內容進行教學的方式,其特點是時間短、目的性強、針對性強、靈活方便、教學內容容量小、教學情景化強、主題突出、反饋快。
微課既與單一資源型的傳統課堂教學不同,但又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繼承與發展。如果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正確科學地應用微課進行教學,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培養他們探索歷史的興趣和能力,更能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微課的制作
1.制作的前期準備。
制作的前期準備主要包括三個環節:確定主題、方案設計、收集素材。在錄制微課的前期準備工作中要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的重難點、疑點,先確定好錄制的主題,在確定主題的時候,要注意一節微課只能涉及一個知識點,教學內容要少而精,而不是面面俱到。選定好了主題,就要根據主題的內容設計方案,方案的設計要考慮到微課的特點、教材和知識點的具體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等。最后一步就是收集與主題和方案有關的素材,包括與教材或知識點相關的背景資料和歷史史料。
2.微課的視頻錄制。
根據授課的類型微課可以分為以下幾類:講解課、討論課、練習課、復習課等幾種。根據具體的微課類型可應用相異的方法進行教學,錄制一節微課原則上應用一種教學方法,但是對特殊和個別微課,可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無論是一種教學方法還是多種教學方法并用,其目的都是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微課的內容。在高中歷史的微課視頻錄制過程中,隨著高中歷史教師對微課錄制的熟練掌握,微課內容的授課方法有了很大的創新,越來越適應學生的需求。這就要求歷史教師要能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高和完善微課的錄制水平,以促進高中歷史教學水平的提高。
3.授課后的總結與反思。
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在學生觀看微課后,要針對學生的學習和使用情況進行詢問,了解他們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于了解到的情況要及時地進行總結和反思,解決當中存在的問題,并寫成報告,以在以后的微課制作時進行參考,便于以后錄制微課時提高微課的效果和質量。
三、高中歷史教學中微課的應用探索
1.與課堂教學相結合。
高中歷史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微課的時候,要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從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出發,并結合每節課的教學任務和目標進行授課,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概念、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解題能力。微課的應用要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使用目標,而不是為了課堂熱鬧和僅僅為了使用而使用。教師在錄制微課時,首先應掌握錄制的主題與課程的整體框架。
2.注重知識細化的講解。
在利用微課進行高中歷史教學時,要能夠引導學生對教材中的問題進行學習和掌握。進行微課設計時,歷史教師應從整體和宏觀出發,把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細化,并將相關的內容錄制成系列微課專題,這些專題可以以時間、事件、人物等進行細分和歸類,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掌握微課的內容。
3.關注微課的互動與交流。
一、前置性作業的基本操作
首先是課前查找資料和預習。查找資料和預習是一種準備型的作業形式,用于學習新知識前的鋪墊。為學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識而布置的一種作業形式,起到了銜接作用,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主動探索精神和整理歸納知識的能力。如在教學9年級Unit4的Reading內容前,我設計了這樣的前置作業:1.自行查閱我們生活中所遭遇到的accidents and prolems.2出現了這樣的事情應該怎么辦?3.為什么可以這么處理?
其次是自我展示和評價。
學生在查找資料和預習之后,可以在學習小組內進行交流,以便在課堂上進行個人展示或小組展示。老師在學生展示完畢時要尊重學生的勞動,不要吝嗇表揚。“well done”、“very good”、“excellent”、“wonderul”等要經常使用,積極的評價讓學生更有成就感,更加樂學。表演和自我展示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讓學生利用課堂內所學的知識要點和自我的知識基礎去主動的構造新知識,運用新知識,從而讓他們認識到知識是服務于實踐的、是服務于生活的。要相信學生的能力,敢于放手。我班的學生在展示生活中所遭遇到的accidents and prolems的時候,就讓我非常驚訝:他們所找的例子既貼近生活,又與閱讀內容不同。不僅有解決之道,還能說出道理。當遇到其他小組質疑時,更能引經據典、聯系現實進行充分論證,真是既學到了生活常識,又普及了科學知識,更顯示了前置性作業的低入和高效。
二、前置性作業的積極影響
(一)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良好預習習慣的養成
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每個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它是學生積極學習的核心,是外語學習的重要武器。英語教學中的前置性作業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個很好的途徑。它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精神,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學生認真完成前置性作業后,課堂上才能充分展示交流,才能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并展開探討。并促使學生課前動腦思考和動手查閱資料搜集信息的學習能力。它可以使每位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要求,了解學生的個別差異,便于因材施教。
(二) 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激發和自信心的樹立
教師設計的前置性作業簡單、低入,形式多樣,既有口頭的又有筆頭的作業,保證每個人都能發現一點,體味發現的快樂。同時,在展示作業成果和參與課堂問題的討論中,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了自信心,又因為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和同學們的鼓勵,在其心靈上產生了極大的愉悅,對課前預習更有興趣,因而形成了學習上的良性循環。
(三)有利于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目標的完成
前置性作業讓每個學生有準備的進入課堂,課堂上思維更活躍了,動腦思考和積極搶答也更加踴躍;有了提前思考和準備,可以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課外的充分研究可以讓課內的學習更深入,課內的交流更寬泛。學生能學到更多的課外知識,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擴展學生的學科視野。同時還可以大大節省課堂上討論的時間,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四)有利于團隊合作精神和道德情感的培養
除了個人作業外,也有小組合作完成的前置性作業,小組成員之間互相配合,取長補短,搜集資料,資源共享,這有利于培養他們與他人合作學習的團隊精神和互幫互助的良好情感。
三、前置性作業嘗試后的思考
關鍵詞:趣味性;電子制作;嵌入式
中圖分類號:TN0-4;G712
何謂嵌入式,簡單來說就是軟件加值硬件。在各種教科書和百科中有很多關于嵌入式的具體定義,但最終的落腳點都是軟硬件的關系。因為嵌入式的這種特殊特性,所以嵌入式專業的人才培養中,關于學生硬件知識具體來說就是關于電路的識別、分析、設計能力的培養變得尤為重要。現在嵌入式專業開設高校的多層次,研究生的專業或方向中能看到它的名字,科研型本科或應用型本科能看到它的身影,高職院校也有很多開設了嵌入式專業。作為高職院校嵌入式系統工程專業的一名近年來都戰斗在嵌入式硬件基礎教學以現在教師,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學生的反饋在本文中主要討論趣味性電子制作實踐項目或案例在嵌入式電路基礎課程中的應用。
1 一場面試引發的思考
嵌入式專業是一門新型學科,各高校開設這個專業的時間都在五年左右,一些名校開設這個專業或方向的時間可能會更久一點。筆者所在的是高等職業院校,嵌入式專業在今年迎來第二屆畢業生。作為專業教師在不久前陪同學生一起參加了一次集體面試,這次面試也是我寫這篇文章想和同行們一起分享心得,討論基礎課程教學方法的原因。參加面試的學生是專業課老師根據近兩年來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以及專業課成績精心挑選的優質學生,面試的主考官也在面試當天營造了輕松的面試氛圍。面試主考官和參與面試的工作人員主要傾向于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性格和與專業相關的基礎知識的考察。引發思考的正式基礎知識考察這一關。因為是集體面試所以當時包括我在內的幾名專業課老師在一邊旁聽,當面試人員問道我們認為成績不錯的某些同學一些類似于二級管導通原理,三極管放大條件等非常基礎的問題時學生竟然憋紅了臉沒有答上來,這讓我這個主要講授電路基礎課程的老師陷入反思。去除電路基礎課程開始在大一下學期,同學們面試時會很緊張這些因素,這么基礎的問題學生答不上來還是說明在基礎課程教授時我沒有做到這些應該牢牢掌握的基礎知識學生沒有做到真正掌握,只是應付了考試,而所有教育學家和同行們都證明,要讓一個人牢牢掌握住某些東西或在某學科、專業的學習過程中做到不用督促不斷學習,唯一方法就是興趣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枯燥的公式和定理自然無益于興趣的培養。
2 高職院校嵌入式專業學生應該掌握哪些電路知識
嵌入式系統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是培養具備嵌入式系統的開發與設計能力、嵌入式系統測試與維護能力的嵌入式系統開發、產品測試、技術支持等方面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對于高職類院校的嵌入式專業學生就行應該掌握哪些電路知識和技能每個學校的要求不盡相同,根據近幾年教學經驗和用人單位對于本專業學生的要求筆者認為高職嵌入式學生應該掌握的技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掌握基本的電路分析方法;掌握模擬電子常用元件的特性、參數識別、使用環境和經典電路;掌握常用芯片的型號、功能、引腳排列方式、應用場合、經典電路以及生產廠家;能夠組裝數模混合電路;能夠對電路進行簡單的故障排查;了解綜合布線的規則和注意事項;熟練應用焊接技術;掌握一種電路原理圖和PCB圖繪制工具軟件。以上所列出的這些沒有涉及到一般電子專業中都會有的單片機課程,只是純粹的電路基礎知識,沒有編程知識,所涉及的電路也不能編程控制。
3 如何將知識點穿插到趣味電子制作項目或案例中
根據技能要求確定教學要點是很多高校都在使用的教學內容設計方法。但教學內容的確立除了參照行業和企業所需技能外還應當充分了解學生。高職的學生在高考升入大學的時候一般數學和物理的成績都不好,理科基礎相對比較薄弱,所以大多數人對純理科理論課和授課過程中的定理計算、公式推導有些畏難和抵觸心理。學生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上課集中注意力保持清醒的時間短,大概在15-20分鐘之間,過了這段時間就有很多同學不和老師保持同步。雖然同學們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但大多數人渴望能在課程中學到實用的,對他們有幫助的知識。當完成老師給布置的任務時喜悅和成就感溢于言表。針對于以上的分析,高職嵌入式電路基礎課程在確定教學內容的時候一定秉承增加課程實用性與趣味性的原則,爭取做到每節理論內容的知識點都能穿插到電子制作案例和項目中。下面列出在電路基礎課程中重要的知識點穿插到了哪些案例中,理論中的一些定理是如何在實踐中的到驗證的。
對于模擬電路中一些基本元器件的認識和使用可以通過小案例完成。如二極管和三極管以及電容電阻等可以根據各元件特性搭建基本放大電路;搭建基于振蕩電路的變調電子門鈴;搭建光控LED燈電路;搭建基于多級放大電路的觸摸延時LED燈電路;搭建基于多級放大電路的3只LED循環燈電路;搭建和焊接聲控LED閃爍燈電路等。對于數字電路中一些常用芯片的掌握可以通過搭建基于非門的LED閃爍電路;搭建基于非門的邏輯狀態檢測電路;搭建基于非門的交替閃爍信號燈電路;搭建數碼管顯示電路;搭建基于D觸發器的模擬按鈕自鎖開關電路;搭建基于計數器的三閃信號燈電路等去學習和聯系。除了這些小的案例外還在課程后期開展一些綜合類的項目如制作呼吸燈,制作光控燈,制作趣味搖搖棒等。
4 第二課堂應如何開展,怎樣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
無論教師怎樣高效的利用時刻時間,課堂時間和課時數畢竟是有限的。這樣有限的學時想讓學生很好的掌握必須技能有困難,所以在我所在的專業大力推行了第二課堂。第二課堂推行的范圍并不是全體學生,而是班級里學習主動性和接受能力在前30%的學生,這些學生在學校提供的開放實驗室里學習與實驗。第二課堂的主要內容包括對于課堂上所講知識的擴展和提升,也包括帶領學生參假的各種比賽的比賽項目。第二課堂比正常課上時間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作用是布置盡可能細致的任務和指導答疑。目前本專業學生在第二課堂中完成的電子制作有:水箱水位自動控制器、感應式電子迎賓器、手機萬能充電器、光控自動節能LED燈、紅外線感應開關等。學生第二課堂之外就是課余時間,這些時間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就是讓同學們參與大學生介入計劃和考取專業相關認證,截至目前來看引導效果對于有主動學習欲望的同學來說較好。
5 如何將成果市場化以增加學生的動力
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課上和第二課堂中的作品轉化為產品也是不錯的方法。在上一屆畢業生中有一組同學實現了自己購買原器件自己焊接簡易移動電源,雖然只是在寢室樓內部進行銷售,但這給同學們帶來的動力確實不同凡響的,也為其他同學帶去了靈感。現在第二課堂中學生們正在制作七彩光控小夜燈,希望能夠在電路完成后批量生產。雖然只是簡單的電路,市面上也可能有類似的產品存在,但我們都不能否定,趣味性帶給教學的諸多影響,我們也一直致力于枯燥課程趣味性的開發。
參考文獻:
[1]劉祖明.50個趣味電子小制作[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
[2]王曉鵬.面包板電子制作[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
【關鍵詞】 止血
Hemostatic effects of zeolite in lethal vascular injury in swines and histological observation of thermal injury
【Abstract】 AIM: To evaluate hemostatic effects and thermal injury of zeolite applied in a lethal vascular injury in swine models. METHODS: A complex groin injury including complete pision of the femoral artery and vein and semitransection of quadriceps femoris was induced in 12 healthy swines [(12.89±1.16) kg] which were randomly devided into experi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n=6 per group). Zeolite hemostatic agent and standard dressing compression were applicated in the 2 groups respectively 20 s after injury. 250 mL balanced salt solution with sodium lactate started to be infused 15 min after injury.Mean artery pressure, blood loss, death time, mortality rate were recorded within 120 min. Segments of femoral artery, vein, and piece of quadriceps muscle were obtained from the vessel pision site for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RESULTS: Hemostasis were achieved 2 min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zeolite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mortality rate 0%); standard dressing failed to stop hemorrhage in the control group (mortality rate 100%). Disruption of the artery wall, variable degree of vein wall necrosis and vacuolated skeletal muscle fibers were found within the tissue 0.5 cm to the vascular departure verge. No significant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seen 0.5 cm beyond the vascular departure verge.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zeolite can successfully control hemorrhage, reduce blood loss and mortality rate in this animal model with lethal vascular injury. Confined thermal injury occured, but it would not disturb vascular anastomosis.
【Keywords】 zeolite; hemostasis; first aid; dressing; thermal injury
【摘要】 目的:研究沸石對豬大血管損傷出血的止血作用及其對局部組織的影響. 方法:健康家豬12只(12.89±1.16 kg)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6只,利刀橫斷股動脈、靜脈和部分股四頭肌. 致傷后20 s實驗組應用沸石粉止血,對照組采用紗布加壓止血. 15 min開始輸入乳酸鈉平衡鹽溶液共250 mL. 觀察120 min內平均動脈壓、出血量、死亡率、死亡時間. 切取血管斷緣兩側組織,進行HE染色,觀察組織的病理改變. 結果:實驗組動物應用沸石后2 min止血成功,動物死亡率0%;對照組止血失敗,動物死亡率100%. 實驗組血管斷緣0.5 cm內部分組織變性壞死,斷緣0.5 cm以遠組織未見明顯病理改變. 結論:沸石能有效控制本模型中動、靜脈的致命出血,顯著降低死亡率;沸石放熱導致局部組織熱損傷,但不影響清創血管吻合.
【關鍵詞】 沸石;止血;急救;敷料;熱損傷
0引言
大血管出血是戰爭時期與和平時期傷員死亡的重要原因. 當代外科技術的發展進步,使血管損傷的手術治療方法不斷完善,因此,加強出血傷員的自救互救,控制后送前出血,就顯得尤為重要. 美國研究人員偶然發現工程材料沸石具有止血作用,目前沸石已作為戰傷止血劑裝備美軍[1]. 本研究以豬的血管損傷出血模型研究國產沸石的止血作用,為進一步深入研究其止血機理并降低副作用打下基礎.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沸石粉(ZSM5 大連理工大學),HDD1型呼吸機(3529廠,中國),GY6328三十二道生理參數分析記錄儀(華南醫電公司,中國),游標卡尺(北京量具刃具廠,中國),運動秒表(卡西歐,日本),掃描顯微鏡(奧林巴斯,日本).
1.2出血動物模型和實驗分組健康家豬12只,由第四軍醫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雌雄不限,體質量(12.89±1.16) kg,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6只. 在實驗前1 d禁食,不禁水. 動物以0.3%戊巴比妥鈉肌肉注射麻醉(30 mg/kg),仰臥固定在實驗臺上. 作甲狀軟骨至胸骨切跡縱切口,顯露氣管和右側頸動脈. 氣管切開插管接呼吸機. 頸動脈插管套管連接于GY6328三十二道生理參數分析記錄儀,監測動脈血壓. 同時作耳緣靜脈穿刺,建立靜脈輸液通道.
在右側股前上部作10 cm縱行切口,顯露股動脈和股靜脈,以10 mL 10 g/L利多卡因作血管旁肌肉組織浸潤麻醉,防止血管痙攣. 水銀溫度計經切口旁皮下隧道平行放置在擬作血管切斷處,用于記錄局部溫度. 當動脈血壓平穩持續約5 min時,用手術刀切斷股動脈、股靜脈和約2 cm厚度的股四頭肌. 施行止血措施15 min后開始輸液抗休克,250 mL乳酸鈉平衡鹽溶液在0.5 h內輸完. 以血壓為零,心跳呼吸停止判定為死亡,記錄120 min觀察期內動物死亡率和死亡時間分布(動物生存率).
1.3止血試驗股血管切斷后第20 s,實驗組血管出血創面即刻撒布沸石粉25 g,不予加壓,如有滲血再加撒5 g. 對照組創面用紗布及預制石膏模具(重250 g)壓迫止血. 將5塊無菌紗布作為一個單位,置于保鮮袋中稱重,室驗中用紗布吸收創面出血,完全浸透后立即將紗布放回原保鮮袋內,同時更換下一組紗布,以紗布血跡不再擴大為準視為出血停止. 通過應用前后紗布重量之差計算出血量,每只動物的出血量除以體質量作為統計指標,對應用止血措施前后出血量/體重分別進行比較.
實驗完畢切取距股血管斷緣兩側組織,福爾馬林固定48 h,石蠟包埋,HE染色鏡檢.
統計學處理: 平均動脈壓、出血量和局部溫度等數據用x±s表示,采用SPSS 11.0軟件進行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動物死亡率用百分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規定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大體觀察血管切斷前,股動、靜脈直徑分別為(3.18±0.26) mm和(3.13±0.23) mm,血管切斷后出血呈噴射狀. 沸石撒布在創面后,出血部位緩慢隆起,沸石顆粒向周圍流動,很快凝結成褐色的厚痂,其頂端為切斷血管的位置,質地干燥堅硬,與創面附著牢固. 對照組創面持續出血,紗布表層出現血凝塊,質地柔軟(圖1).
A: 切斷血管后噴射狀出血; B: 應用沸石止血后2 min; C: 對照組敷料加壓止血,加壓模具質量250 g,醫用敷料10塊.
圖1實驗組與對照組止血效果大體觀察(略)
2.2動脈血壓變化血管切斷前,實驗組與對照組動物動脈血壓分別為(111.60±9.91) mmHg (14.84±1.32 kPa)和(109.81±12.30) mmHg (14.60±1.64 kPa),兩組間無統計學差異(P>0.05). 血管切斷后兩組動物血壓均立刻陡降到52.03 mmHg(6.92 kPa),幅度一致. 在切斷血管后第20 s鐘開始止血治療后,實驗組動物血壓即刻持續緩慢上升,于第120 min達到正常水平.而對照組動物在用紗布止血后30min內血壓維持在48.00 mmHg(6.38 kPa)上下,之后便較迅速下降,于第120 min實驗結束時下降到0 mmHg(0 kPa)(圖2).
2.3出血量分析切斷血管后20 s實驗組單位體質量出血量為(7.44±1.67) g/kg,對照組為(7.51±0.62) g/kg,兩組間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給予止血措施到實驗結束(或動物出血停止),實驗組和對照組出血量/體質量值分別為(0.37±0.16) g/kg和(39.58±4.20) g/kg,應用沸石止血后實驗組動物出血量明顯少于敷料加壓止血的對照組(P
圖2實驗組和對照組動物平均動脈壓變化(略)
2.4動物死亡率120 min觀察期內實驗組動物全部存活,死亡率為0;對照組動物在實驗時間內全部死亡,死亡率100%(P=0.00108),死亡時間分別在股血管切斷后33,56,62,78,91和102 min.
2.5局部溫度實驗組止血部位溫度為(42.4±2.08)℃,對照組為(35.6±0.55)℃,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6組織學觀察實驗組動物距切緣0.5 cm以內病理改變:動脈血管內皮脫落,管壁出現局部壞死;靜脈內混合血栓形成,部分出現管壁全層壞死,淋巴細胞及紅細胞漏出管壁;肌纖維變性,局部出現片狀壞死,壞死肌肉內出血伴炎細胞浸潤. 距切緣0.5 cm以遠組織:肌肉組織內有少量炎細胞浸潤,動、靜脈內膜完整,靜脈壁塌陷. 對照組:肌肉組織可見局部炎性改變,動、靜脈未見異常病理改變. 切緣、切緣0.5 cm以遠及對照組部分組織切片見圖3.A,D,G: 實驗組距切緣0.5 cm以內組織; B,E,H: 實驗組距切緣0.5 cm以遠組織; C,F,I: 對照組組織. A,B,C: 動脈病理改變; D,E,F: 靜動脈病理改變; G,H,I: 肌肉組織病理改變.
圖3出血部位組織學觀察HE ×10(略)
3討論
出血是戰爭時期與和平時期創傷傷員死亡的重要原因[2-3]. 及時有效的急救止血,能夠為傷員后送爭取時間,挽救生命. 傳統的止血方法如加壓、敷料填塞和止血帶等,都是通過壓力止血,止血帶止血還會造成遠端組織缺血和代謝異常導致嚴重的并發癥[4]. 國外曾報道多種止血劑,用于控制大血管出血的主要有纖維蛋白封閉劑(FD敷料)、多聚N乙酰葡萄糖胺敷料(RDH)等[5],但多由于價格昂貴或性質不穩定,影響了應用前景[6-7].
本實驗通過豬股血管出血模型研究沸石的止血作用,采取切斷股動脈、靜脈和部分股四頭肌制造出血模型,對照組動物在敷料加壓止血下很快出現休克并死亡,說明動物模型出血具有致命性,能夠用于模擬大血管創傷出血. 與敷料加壓止血比較,沸石止血迅速,在實驗時間內保持了穩定的止血作用. 同時,沸石應用操作便捷,適合用于創傷急救. 由于原料來源廣,價格低廉,耐儲存等特點,沸石有潛力成為新一代高性能止血材料.
沸石是由硅氧四面體和硅鋁四面體構成的微孔結構礦物質,具有離子交換、吸附、表面催化等功能 [8]. 一般認為沸石是通過吸收血液中水分,提高凝血底物的濃度、加快凝血反應來止血. 本實驗中我們觀察到沸石能增加血凝塊的強度和抗張力,含有沸石顆粒的血凝塊干燥、強度大,與組織粘附牢固,能耐受出血部位血液較大的壓力,其中具體機理有待深入研究.
沸石與血液接觸存在放熱反應,有關放熱反應溫度和熱損傷程度各家報道不一[1,9]. 本實驗中觀察到所見的組織熱損傷相對局限,與實驗動物重量相對較小有一定關系,有必要對沸石在不同條件下與組織接觸后的放熱反應情況進行深入研究,揭示沸石放熱內在規律,并探索降低副作用的措施.
【參考文獻】
[1] Alam HB, Chen Zheng, Amin J, et al. Application of a zeolite hmostatic agent achieves 100% survival in a lethal model of complex groininjury in swine[J]. J Trauma, 2004, 56: 974-983.
[2] Bellamy RF. The causes of deasth in conventonal land warfare: implications for combat casualty care research[J]. Mili Med,1984, 149:55-62.
[3] Sauaia A, Moore FA, Moore EE, et al. Epidemiology of trauma deaths: A reassessment[J]. J Trauma, 1995, 38: 185-193.
[4] 吳之理. 抗美援朝戰爭衛生工作總結[M].人民軍醫出版社,1987: 46-60.
[5] Sondeen JL, Pusateri AE, Coppes VG, et al. Comparison of 10 different hemostatic dressings in an aortic injury[J]. J Trauma. 2003, 54: 280-285.
[6] Harris RA,MacPhee MJ,Holcomb JB,et al. Effect of fibrin bandage fibrinogen concentration on blood loss after grade Ⅴ liver injury in swine[J]. Mili Med, 2001, 166:217-222.
[7] Fischer TH,Connolly R, Thatte HS,et al. Comparison of structural and hemostatic properties of the polyNacetyl glucosamine Syvek Patch with products containing chitosan[J]. Microsc Res Tech,2004, 63: 168-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