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傳統的統計分析優選九篇

時間:2024-03-13 14:48:50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傳統的統計分析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第1篇

[摘要] 本文以中國金融服務業顧客的電子口碑傳播信息為例,比較了電子口碑與傳統人際傳播,以及積極的和負面的電子口碑之間在傳播范圍和影響力等方面作了比較。文章提出負面的電子口碑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顧客購后不滿意反應行為,應該引起企業管理者的高度重視。本文首次專門從顧客角度對在線負面口碑的性質和影響力作了定量研究,并提出了對企業管理者的啟示及未來研究方向。

[關鍵詞] 口碑傳播 電子口碑

“輕點鼠標賽過口耳相傳”,這句電子商務時代的新諺語,把口碑傳播在網絡世界的特點描述得淋漓盡致??诒畟鞑ィ搭櫩驮谫徺I和消費后對產品和服務的評價,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關系到企業的聲譽,更是潛在顧客購買的重要決策依據。本文試圖對目前中國金融服務消費者的電子口碑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力圖從口碑信息的發出者和接收者兩個角度,揭示電子口碑的性質和特點。這一研究將傳統的口碑研究擴展到在線領域,并澄清了將在線口碑、尤其是將在線負面口碑等同于傳統口碑的認識偏差,從而豐富學術界和企業界對口碑傳播的認識。文章最后還給出了對企業管理者的建議。

一、研究程序和方法

我們希望發現:

1.較之傳統口碑傳播,顧客更傾向于在線負面口碑而不是正面口碑;且對負面口碑的參與力度較傳統口碑更強;

2.較之傳統口碑傳播,在線口碑的傳播范圍更廣;

3.較之積極口碑傳播,負面口碑的傳播范圍更廣,影響力更強;

4.較之其他同類信息,負面口碑對接受者有更強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樣本來自知名中文門戶網站新浪網財經論壇的銀行和保險版塊。時間跨度為2007年11月至2007年8月。樣本簡況見下表。顧客參與口碑信息的行為和參與力度,用發表相關主帖的次數計量。在線口碑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用點擊數和回帖數計量。網友的點擊行為表示對主題的一般關注,代表著信息的送達;回貼行為則表示更為深入的關注,代表著信息的影響力度。本研究使用SPSS11對樣本數據進行假設檢驗。

表 研究樣本簡況

二、結果與討論

1.參與和參與強度――負面口碑vs.正面口碑

樣本中對金融服務商負面口碑的主帖有159條,而正面口碑只有6條,其中關于銀行服務的負面和正面口碑分別為115和5條,保險服務分別為44和1條。這表明在互聯網背景下,金融服務業的顧客相對于正面口碑更愿意負面口碑信息。

這一發現與傳統的人際交往背景下的研究結果有很大不同。以往的研究表明,口碑傳播行為是顧客對購后滿意/不滿意的一種反應;如果顧客感到滿意,會進行積極(正面)的口碑傳播,反之,則傳播負面口碑,這意味著顧客表達正面或負面口碑的可能性受購后滿意/不滿意評價的制約。有關研究發現,高達70%的顧客在被問到對所接受服務是否滿意時表達了完全滿意或非常滿意的評價,那么可以推斷,傳統的口碑溝通中,積極口碑較負面口碑更為多見。在互聯網背景下的不同發現,傳達出一個在線口碑在性質上迥異于傳統口碑的清晰信號。

傳統口碑研究還發現,顧客對負面和正面口碑事件的參與強度是不同的,那些經歷過差的服務的顧客大約會告訴11人,而那些有愉悅經歷的只會告訴6個人。我們可以近似地將其理解為顧客負面和正面口碑信息動機的強度對比為11/6。那么在線口碑的情形如何?對銀行、保險兩組樣本的分布形式進行非參數檢驗,卡方檢驗值為76.914,p值為0.000,拒絕負面與正面口碑參與強度為11/6的零假設。這表明金融服務業顧客在互聯網背景下,對負面口碑傳播的熱衷遠遠超過了現實世界中類似行為的熱情;參與負面口碑傳播的力度也大大超過了正面口碑。

2.傳播范圍――傳統負面口碑vs.在線負面口碑

樣本中159條負面口碑信息點擊數均值為914,中位數386,眾數286,最小值48,最大值10653。這些數據表明,在線負面口碑的傳播人數遠遠超過傳統口碑的11人。

傳統負面口碑傳播的范圍大小與顧客的主觀努力有關,并且受顧客社會結構(如家庭,社會群體等)、時間精力成本等條件制約。在線負面口碑傳播則不同,它借助互聯網這一特殊工具,能夠使負面口碑信息以更快、更低成本的傳播在更大范圍內制造輿論從而給企業造成影響,其實這也是絕大多數在線負面口碑傳播者的主觀意圖,也確實形成了如此的客觀后果(高點擊數)。因此,在線負面口碑行為較傳統口碑行為發生了質的變化,變成一種心懷不滿的顧客采取的具有相當破壞力的報復行為。

3.傳播范圍和影響力――在線正面口碑vs.在線負面口碑

對樣本進行兩獨立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由于p值為0.045和0.017,均小于0.05,故拒絕檢驗零假設,即結論為在線負面WOM與正面WOM的點擊數和回帖數不同。由于編秩次采用由小到大,因此平均秩次大的其實際水平高,平均水平小的其實際水平低。負面口碑的點擊數平均秩和為84.72,大于正面口碑的37.42,表明負面口碑較正面口碑獲得了更多點擊。同理,負面口碑也較正面口碑獲得了更多的回帖(84.44>44.92)。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線負面口碑較正面口碑更加受到關注,其傳播范圍和影響力更大。

4.傳播范圍和影響力――在線負面vs.其他相關信息

對樣本進行兩獨立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由于p值均為0.000,小于0.05,因此拒絕零假設,即結論為在線負面口碑主帖與其它同版塊主帖的點擊數和回帖數不同。而且,負面口碑主帖較其它主帖獲得了更多點擊(3146>2106)和回帖(2778>2121)。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對于互聯網論壇的瀏覽者(口碑信息的受者)來說,在開放性的論壇提供的多種信息選擇中,人們更傾向于關注負面購后評價,從而使其影響力度較其他同類信息更大。

上述研究揭示了在線口碑行為的一個重要性質,即口碑信息的接收者開始由被動變主動,其主動獲取的行為使得在線口碑的影響力大增。而且,相對于其它信息和正面口碑信息,接受者有主動獲取負面口碑信息的傾向。這在金融服務業中表現得十分明顯,可能與消費者竭力規避風險、追求財產安全的動機有關。消費者的這一行為更增加了在線負面口碑的破壞力,這對管理者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

三、結論和啟示

在此,我們將在線口碑與傳統口碑的性質比較總結如下:

1.傳統口碑傳播是由傳者主動,受者被動接收;而在線口碑傳播則是傳者主動與受者主動獲?。c擊行為)以及雙方互動(回帖行為)的雙向交流過程。

2.傳統口碑信息具有易逝性,信息隨傳隨消,除非啟動另一個傳播過程;而在線口碑信息則可以隨時隨地獲取。

3.傳統口碑屬私人信息,而在線口碑則具開放性,其顯性化特征增強了顧客獲取信息的便利,也使管理者和營銷學者對其進行研究并進一步利用變成可能。

4.傳統口碑的基本型態為一對一傳播,而在線口碑傳播的初始型態即為一對多;如果有轉帖或轉載行為(轉帖是網上論壇的普遍行為,指主帖被其他網友在其它論壇或版塊;轉載指被傳統媒體轉載或追蹤報道),則進入多對多傳播過程。

綜上,傳統口碑與電子口碑傳播的效率、范圍和影響力都不可同日而語,不能簡單地認為在線口碑是傳統口碑在互聯網上的簡單復制和再現。尤其是負面在線口碑遠遠超過傳統口碑的傳播范圍和影響,更應該引起企業管理者的高度重視。本文對此提出的建議如下:

第一,加強對顧客電子口碑現象的研究和控制。這要求企業認真研究顧客對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不滿所在,顧客怎樣表達他們的不滿以及后續行為,以利于服務質量的改進,提高顧客滿意度,最終達到維系顧客忠誠和提高經營績效的目標。

第二,與時俱進,掌握與消費者新的溝通方式。企業管理者對口碑在顧客購買決策中的重要性已達成共識,但傳統口碑的私人隱秘性質使得營銷者幾乎無法直接控制這一因素。使用在線收集的方法,將會大大增強企業獲取信息并參與溝通的可能性。目前已有企業有意識地與顧客在線直接溝通,對服務失敗的及時補救和實現顧客二次滿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Reichheld & Schefter. E-Loyalty: Your Secret Weapon on the Web 2000.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0,78(4):105-113

[2]Stauss, B. Global Word of Mouth. Service Bashing on the Internet is a Thorny Issue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7,6(3):28-30

[3](加)杰姆?G?巴諾斯著劉祥亞等譯:客戶關系管理成功奧秘――感知客戶.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12:109

[4]徐嵐:消費者口碑交流事件的分類研究.經濟管理?新管理,2005年第10期,45-52

第2篇

關鍵詞:光纖;通信技術;光纖傳輸系統;結構

中圖分類號:TN929.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14-0000-01

Analysis of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Optical Fiber Transmission System

Wang Kang

(Shanghai Communication Section of Shanghai Railway Bureau,Shanghai Communications Workshop,Suzhou Transmission Room,Wuxi214046,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for people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level requirements.F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to accelerate the use of fiber-optic speed of its development.This classification of the fiber structure and a detailed description,according to its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study the composition of a fiber optical principles.Finally,the structure of the optical fib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the features are in-depth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Keywords:Optical fiber;Communication technology;Optical fiber transmission system;Structure

光纖通信的載體是光波,并且以光纖作為其傳輸的介質。原來的通信水平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有線通信已經從原來的明線發展成現在的電纜,無線通信早已使用微波或者毫米波來取代原來的短波。因為光波有著比微波大好幾倍的帶寬的優點,所以其市場的利用前景比較好。

一、光纖的分類

光纖以不同的方式可以被劃分成多種類別。光纖最基本的分類方式有三種,即光纖的原材料、光纖橫截面上折射率分布情況以及光纖中的傳輸模式數量。下面就按照光纖橫截面上折射率分布情況作為標準來分類,按照這種方式可以將光纖分成兩類,即階躍型光纖和漸變型光纖。階躍型光纖又叫突變型光纖(如圖一(a)所示),它的主要特點是包層和纖芯的折射率的分布是均勻的,呈階躍形。漸變型光纖,這種光纖的纖芯折射率從內到外的變化不是隨變的,而是按照某種規律逐漸變化的,總體的變化趨勢呈現拋物線形狀。在最里面,纖芯的折射率和纖芯的半徑是呈負相關的,即隨著纖芯半徑的減小而增大。當半徑到達包層的位置時,折射率就參照包層的折射率。漸變型光纖如圖一(b)所示。

圖一:光纖橫截面上折射率分布情況的兩種光纖

按照光纖傳輸模式數量的方式可以將光纖分成兩類,即多模光纖和單模光纖。多模光纖就是在一次傳輸過程中有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光波模式。這種光纖要是再按照光纖的截面折射率的分布情況還有兩種不同的分類,即階漸變性多模光纖和躍型多模光纖。階躍型多模光纖的特點是傳輸量小,傳輸帶寬比較窄以及傳輸的性能也不是很好。這種光纖的纖芯直徑和包層直徑約為50毫米到75毫米之間和100毫米到200毫米之間。根據纖芯和包層直徑的大小可以推測其傳輸模式較多,光射線軌跡如圖二(a)所示。漸變型多模光纖和階躍型多模光纖比較,最大的優點是容量大、頻帶寬。所以它是比較常用的一種光纖形式,光射線軌跡如圖二(b)所示。單模光纖就是指在傳輸光纖的過程中只能傳輸這種截止波長最長的光波模式,并且這種模式叫基模。由于這種光纖的纖芯直徑較小只有4毫米到10毫米之間,所以它的傳輸帶寬要比漸變型多模光纖多好多倍。這種光纖的最佳使用范圍是長距離、大容量的通信方式。圖二(c)所示就是單模光纖的光射線軌跡。

圖二:不同類型光纖的光射線軌跡

不同材料構成的光纖其類別當然是不一樣的。例如:石英系光纖和全塑光纖等。石英玻璃光纖是指以二氧化硅為主要材料,二氧化硅中還有少量的氧化鍺,氧化磷等物質。由于這種光纖的最大特點就是損耗較低,還有中等程度色散,所以它的使用是比較廣泛的。多組分玻璃纖維也是一種石英系光纖,它的主要材料是鈉玻璃,其優點是損耗低,可是其缺點是可靠性低,這種纖維一般不常用。塑料包光纖是由石英和硅樹脂構成。全塑光纖中的纖芯和包層的制作材料都是塑料。全塑光纖比較適合短距離的通信,這是因為它傳輸帶寬較小,以及制造成本較低等原因。石英光纖較為常用。

二、光纖傳輸系統

因為通信傳輸都是通信二者雙向的一個傳輸方式,所以光纖傳輸系統的構成也是雙向的。所謂的光端機就是通信兩端的發射機和接收機聯合做成機器就。連接發射機和接受機的中繼器也需要有兩個相反的方向,如圖三所示。

如圖三中(a)所示的光發射器,它的作用是將電端機發射過來的電信號,以光信號的形式送進光纖中來進行發射傳輸。光接收機的作用就是光纖傳輸過來的光信號轉化成電信號,然后再將電信號進一步的調整后生成與發送端一樣的電信號,最后再將這個電信號送到電接收機里面進行檢驗等操作。中繼器的作用是,在傳輸過程中有些光信號會發生衰減、畸變等情況影響正常的傳輸,這時中繼器就會將這些有問題的光信號進行修復,修復好之后在送回光纖中使其繼續被傳輸到接收端。

圖三:光纖傳輸系統的總體結構

三、光纖傳輸系統的優點

現在作為通信系統中最為常用的一種系統:光纖傳輸系統,它有以下六種優勢。一、它的頻帶寬較大,可以傳輸的容量就很大,最大容量有25000MHz。二、它在傳輸過程中的損耗是非常低的,傳輸過程中沒有中繼,并且支持較長距離的傳輸。三、其抗電磁干擾能力較其它系統是最好的。四、傳輸過程中保密性較高,不會出現串話的現象,使用起來非常安全。五、光纖物理性質較有優勢,利用其較小體積和重量比較容易安裝及敷設。六、組成光纖的材料:二氧化硅,其資源在地球上是最豐富,可以大量使用。

四、結語

光纖的使用加快了通信技術的發展速度。因為光波較微波有較高的傳輸頻率,所以光纖是比較理想的一種通信傳輸介質。光纖通信技術是通信技術中最佳的一種技術,好好發掘其優點,它將促進通信技術有進一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胡慶.光纖通信系統與網絡[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第3篇

【關鍵詞】光通信傳輸網絡 OTN開放式通信網絡 技術

隨著現如今社會不斷發展以及技術不斷的進步,通信技術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為現如今交流及溝通的主要手段。同時,不得不承認的是,雖然我國的手機通信覆蓋面已經做到了全民通話,但還是有一部分地區手機通信沒有真正實現。我國通信行業當前的目標就是讓信號覆蓋全國化,滿足各行各業的人在生活及工作上的需求。為此我們需要更穩定的基礎來完善傳輸網絡的接入技術。

一、光通信技術的簡介

光通信傳輸技術是2000年以來高速發展的一種信號傳輸技術,在網絡高速發展的今天,光通信已在全球范圍內被廣泛應用來進行數據交換。所謂的光通信,就是以光波為中間的媒介的一種傳輸信息的通信方式。無線電波和光波都屬于電磁波。但無線電波的頻率卻低于光波的頻率很多。故而,相對比較之下光波在抗電磁干擾能力、傳輸帶寬方面有很大的優勢。根據波長的長短,光波可分成紅外光、紫外光、可見光。其中讓人眼可見的叫可見光,其他的波長是人看不見的。但這些光波可用來傳輸數據的,按嚴格的光傳輸媒介來劃分,可將光分為有線和無線兩種光通信。我們常見光通信傳輸,一般有:紅外線通信和光纖通信。

二、光通信四種不同技術的比較分析

通信傳輸網絡有 SDH、DWDM、MSTP、OTN、ASON、PTN等,各種技術都有自己的優勢及劣勢,針對環網保護能力以及快帶利用率成熟度以及發展前景研究其不同的特點,簡單列舉其中幾項技術來詳細說明。

(一)OTN技術。OTN是以波分復用技術為基礎在光層組織網絡的傳送網,是下一代的骨干傳送網。OTN既吸收了SDH的優點,用ODU顆粒封裝業務,可以交叉調度,也吸收了WDM的優點,可以長距離傳送,采用合波-放大-分波的方式。

相關傳輸設備不再需要借助接入設備提供工業標準的通信協議接口。各類通信業務應用可以直接接入到OTN。OTN支持語音、圖像信號多點廣播,采用了圖像矩陣交換技術和數字圖像壓縮技術。

OTN組網靈活、設備簡單、集中維護方便,在國內通信工程中目前正在廣泛應用,但不足之處就是設備是獨家生產,非通用設備設備,售后的服務對原設備廠商依賴很大,而且其兼容性差,與非OTN網絡連接能力較弱。

(二)MSTP技術

MSTP(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基于SDH 的多業務傳送平臺)是指基于SDH 平臺同時實現TDM、ATM、以太網等業務的接入、處理和傳送,提供統一網管的多業務節點。該技術是一種光纖傳輸體制,以同步傳送模塊為基本。目前MSTP廣泛應用于移動通信網絡的傳送網接入層、匯聚層。MSTP中的特點:MSTP有端口組和VLAN兩種工作方式,端口組方式主要運用于點對點業務,VLAN則有接入模式和干線模式。

(三)ASON技術

ASON是在傳輸中融合了交換技術的新型傳輸網絡。具體實現是在原傳送網絡的傳送平面和管理平面之外,引入控制平面,形成傳送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相互間的交互。

ASON具備兩大主要特點:一是由用戶實現連接的建立、修改和刪除;二是完善的網絡生存技術。光網絡的控制平面的關鍵技術GMPLS(通用多協議標簽交換)是由MPLS擴展而來。GMPLS除了支持具有分組交換能力的接口,還支持具有時分、空分以及波長交換能力的接口。

三、光通信傳輸技術寬帶利用率和發展前景以及可靠性

(一)發展前景

OTN:在國內行內領域已得到了很多的運用,技術比較成熟的,發展速度較快。

MSTP:解決了傳統SDH技術難以有效處理數據傳送的要求,但其內核仍然是電路交換,面對著電信業務ALL IP化趨勢,因前期網絡部署等原因還有很長的生存空間但最終會逐步被PTN所取代。

ASON: ASON利用單一的控制平面,可以實現跨廠商、跨運營商管理域OTN/SDH傳送平面的統一控制,完成端到端的電路建立、保護和恢復,解決了端到端配置、保護和恢復、電路SLA等問題,其技術先進,發展的前景很好。

(二)寬帶利用率

OTN:開銷

RPR:開銷占3.7%,同時采用空間復用技術,使寬帶利用率大大提高。

SDH:開銷占3.7%,其需要預留保護寬帶,寬帶利用率比較低。

(三)環網保護能力、可靠性

OTN:采用雙環網絡,具有自愈保護功能,并保證倒換時間小于50ms。

RPR:具有倒換保護能力,并保護倒換時間小于50ms。

SDH:組環具有自愈保護能力,并保護倒換時間小于50ms。

四、結語

光傳輸網絡是一個較復雜的網絡系統。光通信的不同技術都有著各自的優劣勢,應該進行正確的了解和認識,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傳輸技術,從而應用到實際中,能很好的節約成本和提高有效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高雪松,全俊聰.光通信技術與業務的發展方向[J]. 信息網絡. 2005(09)

[2]胡昊,王紅星,徐建武,孫曉明,劉敏.無線光通信中一種迭代解調的比特交織乘積編碼脈沖位置調制[J].光學學報. 2011(08).

第4篇

關鍵詞:軌道交通;通信傳輸系統;傳輸系統;技術應用

1 引言

軌道交通通信傳輸系統是在光纖寬帶基礎上進行的數字傳輸網絡,它不僅可以對通信系統下子系統實行自動監控,還可以對自動銷售檢票情況、乘客信息及列車安全等一系列綜合信息進行自動儲存,并以語音、數據及圖像的形式傳送到相關管理端口使工作人員可掌握實時情況,以此來保證軌道交通的正常運行及人員的安全。

2 軌道交通通信傳輸系統組網現狀

1965年,國內第一個軌道交通項目建成,時至今日,北京、大連、廣州、上海等城市的軌道交通線路也早已建成通車。但是,這些軌道交通當中所采用的通信傳輸系統是不一樣的。

若使用的是OTN傳輸制式,那么自愈環通常只有一個,若使用的是SDH傳輸制式、ATM傳輸制式、MSTP傳輸制式,那么自愈環會是多個或者是單個。通常情況下,組網采用的是MSTP或者是SDH制式。自愈環保護方式是國內交通傳輸網的常用保護方式。[1]

3 傳輸系統需求分析

3.1 基本性能需求

城市的軌道交通情況是變化的,所以通信系統必須具備很好的可維護性,能夠防止一般的環境或者是人為損害,具備良好的可擴展性,以實現在節點增加時,盡量對軟件設置不做任何更改。

3.2 功能需求

3.2.1 多業務接口

國內現有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和其他系統的接口通常有以下幾種:音頻接口、E1中繼接口、視頻接口、RS422、以太接口( GE、FE) 等等。雖然在不久的將來以太網接口會成為大眾化趨勢,但是目前這一時期還沒有完全到來,所以,保留多種接口也是有必要的。

3.2.2 系統保護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中的通信系統應當具備自保功能,主要是兩個方面的保護,核心板卡冗余保護以及線路保護。線路保護是指要有兩個光纖線路互為備用,當某個設備發生問題時,可以使用備用設備保持線路的暢通,切換時間還應該盡量短,不能超過五十毫秒。

4 通信傳輸系統技術

4.1 基于SDH的多業務傳輸平臺MSTP

MSTP技術是從SDH發展起來的,現已涵蓋了以太網、RPR、PDH、ATM、SHDSL、DDN等諸多技術為一身。MSTP技術采用的是VC虛級聯技術、LACS、成幀過程協議等技術來確保網絡傳輸的速度。該項技術在國內的應用還是很廣泛的,例如廣州地鐵的五號線。

4.2 OTN系統

OTN是一種光纖傳輸技術,是德國西門子研發的。該項技術的自愈性非常好,能夠在整個網絡的任意地點接入主機進行網絡管理,帶寬分配也可以實現計算機智能化,還可以根據信道對視頻傳輸數據進行切換。但是OTN也存在一些缺點:這是西門子公司的專利產品,后續服務有限。該項技術在國內的很多城市軌道設計和建設中都得到了應用,例如天津輕軌、廣州地鐵、深圳地鐵、上海地鐵等等。

4.3 RPR技術

所謂的RPR技術,主要是為了重新利用空間,能夠使得數據流在目標節點以及源節點之間進行傳輸。目標節點從環中分離出來之后就不再占用原有環的帶寬了,這些釋放出來的帶寬就可以分配給其他的分組。廣州地鐵公安通信傳輸系統使用的是就是這種技術,而且運行情況良好。RPR技術尤其適合視頻數據傳輸,所以在網絡運營領域的使用也是很多的。[2]

5 PTN 在城市軌道交通的應用分析

5.1 PTN 技術特點

PTN是一種傳送平臺,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傳送并進行分組。IP是PTN的核心,以太網是它的業務層。該項技術的特點主要是:1)對于出現的故障可以迅速定位,還可以進行故障管理,OAM能力很強大。[3]2)可擴展性能很好。3)網絡系統不僅可以對業務進行配置,還可以較為方便的提供多種業務。4)網絡安全性比較可靠,保護性能良好。

網絡節點接口即為NNI,而設備接口是UNI。數據平臺的功能是對業務進行保護、交換、轉發等等,還可以傳送同步信息。端與端之間的連接可以通過控制平臺來實現。

5.2 PTN 作為城市軌道交通傳輸系統的符合性

對于PTN技術而言,其業務模式有三種:第一,PWE3 隧道協議,這是一種點對點的協議,并保留了ATM、TDM接口;第二,EVC協議,該協議可以滿足點對點以及點對多點的傳輸需求,并可以接入以太網;第三,可以與IP網絡進行互聯,并支持局域網接入,還可以開展語言業務。不難看出,對于地鐵傳輸系統涉及到的諸多業務種類,PTN都可以很好的支持。對于城市軌道交通傳輸系統而言,PTN的OAM能力、可擴展性能、生存性技術都是可以滿足設計和使用需要的。

有很多的設備制造商都推出了很多PTN類型的產品,例如比較有名的華為、阿爾卡特、烽火公司等等,這些產品的交換容量一般都超過了10GB,可以很好的達到日常地鐵傳輸系統運行的要求。

5.3 PTN 作為城市軌道交通傳輸系統的優勢

相信在未來的城市交通傳輸系統中,PTN將會得到廣泛的應用,總體而言,PTN的技術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1)PTN具備的優勢:對于業務的適用范圍廣泛,可以滿足各種類型的業務需要,組網能力強大,對于IP等業務,其傳輸通道的優勢則更加明顯。[4]2)QOS 機制十分完備:對于COS 差異服務、QOS差異服務,PTN采用分級技術都可以很好的滿足需要,能夠以最大的效率利用有限的網絡帶寬。3)OAM功能強大:傳統系統的傳輸習慣被PTN很好的繼承了下來,維護性能良好。能夠對MPLS進行支持,還可以進行 SDH維護,OAM機制較為完備,能夠對出現的設備或者是網絡故障進行及時的反饋并進行修復。4)同步時鐘:對于SDH的時鐘傳輸性能,PTN也進行了繼承,可以同步頻率,在協議滿足既定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同步時鐘,這使得設備之間的連接可以得到實現。

6 結束語

軌道交通通信傳輸系統的特點很明顯,其支持和提供的業務越來越趨于數字化,和網絡之間的聯系也是越來越密切,PTN技術保護倒換能力以及OAM機制都是十分完備的,可以極為便利的處理IP業務?;谑袌龅男枰?,國內外很多的設備研發和制造商都推出了很多的PTN設備,這些設備可以很好的滿足不同層次的市場需要。國內的很多電信運營商都已經開始使用PTN設備。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的PTN技術也將不斷的完善和成熟,PTN技術將會在以后的軌道交通通信傳輸系統中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蔣肖鋒.鐵路通信技術在客運專線的應用[D].杭州:浙江工業大學,2012.

[2]章達.楊勇.地鐵通信傳輸系統方案研究[J].科技傳播,2011.

第5篇

本文以《大眾醫學》手機版客戶端應用(App)的運營為例,分析手機閱讀資訊類App的傳播規律?!洞蟊娽t學》手機版是一款免費的、每天更新的App,適配安卓操作系統和蘋果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于2011年11月上線,截至2012年10月,運營近1年,各應用商店下載總數近十萬。

App功能和外觀設計

在《大眾醫學》手機版進行功能和外觀界面開發前,經過反復調研,我們決定做一個免費的、在線閱讀軟件,包含圖文閱讀、音頻視頻收聽收看,健康應用推薦、搜索功能等。這一定位對手機上網速度和手機性能都有很高的要求。

不過,我們的前瞻性構想在今天得到了統計學證據的證實,按照目前的通訊行業的發展,手機的聯網速度和手機性能都會滿足《大眾醫學》手機版運營的需要。比如,2012年第一季度的調查結果顯示:安卓操作系統(Android)、蘋果操作系統(iOS)用戶更傾向于使用高速網絡接入,2012年第一季度來自3G和WIFI的接入量為67.8%,其中3G為36.8%,WiFi為31%。通過3G和WiFi聯網的用戶比重增加,利于開發者加強用戶體驗設計。

對于App外觀,我們有這樣的體會:手機屏幕小,應用的UI(界面)設計的優點可能不是太明顯,但缺點會被放得很大。因此,在內容不是太豐富的情況下,建議只使用一級欄目設置,如果欄目數量較多,可首先采用平行滑動的欄目顯示方式,減少需要多次點擊才能到達目標板塊的設計。

文章列表頁、正文的字體大小、標題字色、行高、段落間距都充分考慮手機屏幕相對較小的特點,應簡潔、雅致。若只有一幅圖片,建議放在第一屏,起調節閱讀感受、增加對內容理解的作用,且以橫構圖為主。

由于安卓操作系統手機品牌過多,型號各異,在分辨率、屏幕尺寸方面千差萬別,版本適配是個大問題。為保持大多數用戶最佳的閱讀體驗,定期改版是必要的。

內容運營,基于受眾行為的內容定位

《大眾醫學》手機版是一個融合性閱讀類應用,以《大眾醫學》內容為基礎,吸收正版授權醫學健康類圖書內容,以及音像作品,并將與健康類報紙和雜志媒體開展新聞轉載合作。今后內容將呈現權威、實用、及時、互動等特性。

目前,智能手機用戶呈現以下特征:“2011-2012年,通過移動應用商店下載應用的男性多于女性;用戶年齡整體年輕化,主要分布在18-34歲,普及到各個人群當中?!?/p>

“蘋果操作系統移動終端用戶地理分布的第一、第二集團差距在縮小;Android設備已無明顯的第一、第二集團之分?!边@表明,地域經濟發達程度與智能手機使用率之間已無特別的關聯性,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在全國范圍內迅速普及。

App的內容主要為年輕受眾服務,還要重視受眾的全國性及全球性來源,內容話題要廣,作者來源應盡量豐富,當然,每天更新才能吸引用戶。

“移動互聯網用戶上網集中在兩個時段,早上7點至10點、晚上9點至12點,晚高峰期出現在晚上10點。”這些使用行為表明,智能手機用戶碎片化閱讀的行為比PC機用戶要更明顯。因此,大眾醫學App以碎片化內容為主,而不是原樣照搬《大眾醫學》雜志或圖書的內容,多數純醫療性內容每篇為400-800字。運營過程中,我們意識到,不能過于碎片化,也要兼顧讀者這么多年在紙媒培養的閱讀習慣,能減少碎片化的地方就不碎片化,比如情感分析、完整的治療思路,就不碎片化。

交互方式對內容傳播的影響

“在新傳播時代,受眾對信息的分割式消費已經向集合式消費模式轉變,他們會同時扮演著觀眾、聽眾、讀者、參與者、用戶等多重角色,與媒介形成高頻率的接觸,而受眾對各種媒介的接觸是相互交叉、互為補充的?!贝蟊娽t學手機版已知受眾消費模式的改變,通過超鏈接、收藏、分享功能與受眾互動,實現閱讀延展、在線調查、收藏精彩文章、分享感興趣內容的互動性閱讀效果。受眾在使用你的應用的同時也傳播了你的應用,比如把感興趣的內容分享到他們的新浪微博等社交媒體上去,調動了周邊人際對應用的關注度,超越了單純的口頭口碑傳播。

《大眾醫學》手機版在20多個渠道中上傳了自己的軟件供用戶下載,多數應用商店都有這個功能――“喜歡這個應用的人還喜歡這些應用”,對應用在相同興趣的人際傳播有價值。這些新媒體呈現的傳播規律值得深入研究,適應它、利用它、超越它。

傳播價值分析

傳統媒體想了解自身內容是否被受眾喜歡,廣告傳播效果如何,通常需要通過專業調查公司來獲得可信的第三方資料,而且獲得調查結果的時間比較長,更無法獲得實時的調查結果。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可通過免費的第三方統計平臺對用戶使用行為及廣告傳播效果進行實時評估。比如,在應用里嵌入友盟統計SDK代碼,就可了解自身App的一些基本數據,比如當日新增用戶、活躍用戶數、地域分布、閱讀時長、留存率、全體應用的數據對比、同性質應用的基礎信息對比分析、同規模應用基礎信息對比分析等基本信息,不僅了解當日,過去的每一天都被記錄,便于回溯分析。對廣告信息的的統計也是如此。

除了直觀的數據,我們可以從商業價值和傳播價值兩個維度、九項指標來衡量新媒體的商業傳播價值。從商業價值角度來看,通過公信力(權重10%)、接受程度(權重15%)、傳播與投放投入回報率(權重15%)、用戶質量(權重10%)四個指標,可以對新媒體的商業價值、所體現的經濟收益進行全面的評估。從傳播價值角度來看,通過傳播與投放形式(權重10%)、社會認知(權重10%)、用戶數量(權重10%)、用戶使用黏性(權重10%)、傳播與投放效果(權重10%)的可衡量性五個指標,可以較好地衡量新媒體的傳播價值和為社會帶來的效益。

第6篇

關鍵詞:關鍵詞:分布式控制系統了;單片機;PC 機;串口通訊

中圖分類號:TP30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前言

    分布式控制系統(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在日常的運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多項任務需要一起執行的狀況,因而在現代工業中多機分布式的系統模式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該系統模式多由MCS- 51 單片機和個人計算機構成。單片機具有體積小、功能強、應用開發方便、價格低廉等優點,同時還具備全雙工的串行通訊特點,在智能儀器儀表、工業控制、數據采集、家用電器等方面廣泛被采用。

4.3 Timer 控件控制

    選擇Timer控件對通訊中的有關發送命令及接收數據的過程進行控制,通常情況下需要在通訊程序中分別進行兩個Timer控件的設置,實現對單片機發送命令及單片機接收數據的控制。

4.4 監視總線狀態、自動接收及對通訊錯誤進行處理

   對總線狀態進行監視,完成自動接收,對通訊錯誤及時的進行處理,可以運用OnComm事件加以實現。VB程序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將MSComm1.Rthreshold設置為等于1,當接收事件出現時該程序會自動的對MSCom m 1.OnCom m()進行訪問。

5.單片機串行通信的設計

    在對單片機的串行通信程序進行設計時,必須使單片機的實際效率得到有效的發揮。單片機通常在實時性比較強的具體控制場合加以運用,在設計時還必須將響應時間加以考慮,盡量控制和減少在輔操作時對CPU時間進行過多的占用。因此,可以將通信程序劃分為以下三個部分,即發送中斷處理、接收中斷處理、通信處理,并將其進 行有機的結合,進而構成單片機的整個科學通信程序。

5.1發送中斷處理程序

第7篇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傳感器技術;分析研究

中圖分類號:TH-39;TP21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3) 16-0000-01

一、前言

傳感器技術很好理解,指的是用容易測量的電信號來替代能被測的非電量。國家相關的委員會對傳感器做了一個明確的定義,它作為一種前置部件存在于測量系統中,用可供測量的信號替代原來的輸入能量。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傳感器在信息采集系統中的作用越來越大。

二、傳感器技術在機電一體化系統中的應用

機械加工過程的傳感檢測技術:眾所周知,在機械加工過程中,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檢測。在機械加工之前,需要自動檢查件和所用的加工設備,只有這樣,才能夠正常的開始加工過程,比如對坯件的夾持方位自動判斷和調整,對夾緊力的大小進行確定等等。完成了加工之后,需要測量工件,保證產品質量符合相關的要求,比如測量工件的尺寸、粗糙度、形狀等等。對于其他的工件,比如齒輪、螺紋等,需要對它的齒距、螺距等進行檢測。最好可以自動開始這些檢測,并且在下道工序自動輸入這些檢測結果。在加工過程中,對于加工條件也有著嚴格的要求,這樣才能夠提高精密產品的合格率,因此,就需要自動檢測和自動調整加工過程中的諸多參數,比如切削力、切削扭矩、進給速度等等。再如切削過程中的傳感檢測技術,它的目的在于對切削過程中的生產率、制造成本等。在對機床加工的動態穩定性與加工精度等問題進行研究時,需要相關的儀器對刀架、床身等振動參數進行測量,對機床的動態特性進行檢驗,將哪些不利于精度提高的薄弱環節給找出來。通過測量切削力,對金屬的切削原理進行研究,將這些必要的切削力數據提供給機床和夾具的設計和制定者,可以有效的提高產品的合格率。

傳感器技術在汽車行業的應用:近些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汽車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并且逐步向電子化和小型化的方向邁進。在汽車行業中,對于傳感器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可以這樣說,只要是采用電力控制系統的現代汽車,傳感器技術都十分的重要,比如汽車制動防抱死系統、驅動防滑系統等等。尤其近些年來,車用電子裝置越來越普遍,比如娛樂裝置、通信裝置等等,還有那些輔助駕駛裝置,用來減輕駕駛人員的疲勞。在汽車的機電一體化方面,純機械式控制部件逐漸被自動控制系統所取代,在汽車的全身,都已經覆蓋了先進的檢測和控制技術。汽車傳感器有一些不同的特點,一是較強的適應性,在惡劣的環境中也可以發揮作用。因為汽車有時需要在極度惡劣的條件下工作,不管是大風大雨還是塵土飛揚,這樣就對傳感器的密封性、耐潮濕等提出了要求。二是有著較強的抗干擾能力,因為在汽車發動機艙中安裝傳感器,發動機發動時會有高溫和高壓,并且震動特別強,此外,發動機在工作的過程中,還會有電磁波產生,那么就要求傳感器有較強的抗感染能力。三是有著較高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對于汽車各種部件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傳感器也不例外。四是價格較低,可以大批量生產,這就需要傳感器具有較好的一致性,不需要做出復雜的調整。

傳感器在數控機床上的應用:數控機床指的是采用了數控技術的機床,機床的運動過程和加工過程都是由數字信號來控制的。具體來講,指的是在程序介質上利用數字化的代碼記錄將刀具移動軌跡等加工信息記錄上去,然后在數控系統中輸入這些信息,經過運算過程,將指令發出去,對機床上刀具和工件之間的相對運動進行自動控制,從而保證加工出來的零件在形狀、尺寸、精度等方面符合相關的要求。這種機床就被人稱之為數控機床。主要有光電編碼器、接近開關、溫度傳感器以及電流傳感器、電壓傳感器等傳感器技術應用于數控機床上,這些設備來對位置、直線位移、角位移、速度、壓力等進行檢測。在數控機床的具體操作中,我們會發現傳動軸傳動過位的情況經常發生,如果不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這些問題,就會有故障存在于機床當中,對于正常的工作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就需要實時檢測數控機床的軸動過位情況,保證故障可以被及時的發現和消除掉,正常的生產。再如,在數控機床中,可以利用壓力傳感器來檢測工件夾緊力,如果夾緊力比設定值要小,那么工件就會出現松動的情況,系統在發出報警信息的同時,走刀立即停止。另外,車刀切削力的變化可以利用壓力傳感器來測定。再者,在系統、液壓系統以及氣壓系統中應用壓力傳感器,可以對油路或者氣路中的壓力進行檢測,如果設定值大于油路或氣路中的壓力,觸點就會發生動作,數控系統及時接收故障信號。總之,在數控機床中應用傳感器,可以將故障及時的發現,并且采取措施及時的解決,工作效率也可以得到大大的提高,數控機床的故障率也可以得到大大的降低。

三、結語

隨著機械工業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要求更高質量的自動檢測系統。經過近些年的發展和創新,傳感器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是我們需要清晰的認識到,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需要相關的研究人員繼續努力。

參考文獻:

[1]成木弟.傳感器技術在機電一體化中的應用初探[J].商品與質量,2011,2(1):123-125.

第8篇

【關鍵詞】 傳統會計 約束會計 比較 分析

Abstract : The paper is mainly about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onstraint accounting and traditional accounting.

約束理論:簡稱TOC。約束會計是在會計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新的管理會計分支,約束會計的目的是想找出在激烈競爭的各種條件下生產的內在規律,運用傳統會計的理論基礎尋求一種分析經營生產問題的科學邏輯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當前約束會計的落實及使用程度并不是非常高,屬于一個新的概念,它著眼于整個組織的改善和盈利能力的提高。它把重點放在瓶頸工序(即約束)上,保證瓶頸工序不發生停工待料,提高瓶頸中心的利用率,從而得到最大的有效產出。

1.約束會計與傳統會計的比較

前面提到的TOC認為,任何系統至少存在著一個約束,否則它就可能有無限的產出,因此要提高一個系統(任何企業或組織均可視為一個系統)的產出,必須要克服系統的約束。任何系統可以想象成由一連串的環所構成,環與環相扣,這個系統的強度就取決于其最弱的一環,而不是其最強的一環。因此,如果想達成預期的目標,必須從最弱的一環即從瓶頸(或約束)下手,并以此為循環,才可以在短時間內顯著地提高系統的產出,并達成持續的改善。即找出妨礙實現系統目標的約束條件,并對它進行消除的系統改善方法。約束會計目的在于強調產出,將組織所面臨的關鍵約束(TOC把實現目標過程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制約因素稱為“約束”)同傳統會計系統聯系起來,展示了通過撬動阿基米德基點(關鍵約束點)給組織帶來巨大的收益。約束會計以新型的一種管理會計面孔出現,與傳統會計相比具有獨特的積極一面,具體體現在,會計核算對象不同約束會計研究的對象是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許許多多的制約因素,這些制約因素稱為“約束”?!凹s束”有各種類型,不僅有物質型的,如市場、物料、能力、資金等,而且還有非物質型的,如后勤及質量保證體系、企業文化和管理體制、規章制度、員工行為規范和工作態度等等,這些“約束”的變化最終都影響企業的效益。約束會計強調必須把企業看成是一個系統,從整體效益出發來考慮和處理這些“約束”問題,約束會計著眼于整個組織的改善和盈利能力的提高。傳統會計則明顯比較狹隘,以企業的物流、資金和信息為會計研究對象,只關注局部的改進,如成本削減、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固定資產利用率,并沒有考慮這些手段同企業最終目標即實現盈利之間的關系。在電子商務模式下,由于可以充分地利用先進的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收集信息,分析處理信息,從而可以對企業的或有損益等相關的內容進行充分的披露和分析進而使會計信息清晰明了,從而幫助信息的使用者做出自己的合理判斷和估計。在電子商務條件下,計算機強大的處理數據能力可很好的解決橫向或縱向可比問題。兩個或更多的企業的會計信息,隨時可以按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在相同的基礎上同時進行比較,這使得可比性原則實現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證。電子商務對及時性原則的影響。及時性原則要求會計核算提供的會計信息能及時滿足信息使用者對信息的需求。在傳統手工會計條件下,由于信息處理能力的限制,一般只能提供通用的會計報表,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滯后,進而違背了及時性原則,這對傳統會計對先進的交易手段是一個挑戰,但是在電子商務模式下,計算機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可以及時地為使用者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會計要素是會計記錄上的主要對象。

2.實現約束會計的重要性

作為會計學的分支,約束會計接受了傳統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假設,有著會計學共同的一般前提,除此之外還具備一些特殊的前提假設。如管理決定假設。假定管理的價值是其管理方式的函數,其效用的發揮在不同的管理方式下會產生不同的經濟價值。一個組織只有進行科學管理,通過管理進一步指出如何實施必要的改進來一一消除企業發展的“約束”,從而更有效地實現企業目標。因此必須要形成一套解決約束的流程,用邏輯地、系統地回答以下任何企業改進過程所必然提出的三個問題:改進什么?改成什么樣子?以及怎樣使改進得以實現?約束會計正是在想找出各種條件下生產的內在規律,尋求一種分析經營生產問題的科學邏輯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捎靡痪湓拋肀磉_即找出妨礙實現系統目標的約束條件,并對它進行消除的系統改善方法。會計特征不同與傳統會計相比,約束會計有其自身的特征。第一個特點是對約束資源作用的明確考慮。傳統會計與約束會計在利潤表上主要不同點在于產品分類被約束資源分類所代替,約束會計對約束資源的考慮通過列舉各種約束體現出來。第二個特點是對產出貢獻影響的說明。約束會計報告強調了決策和行動對約束產出貢獻的影響,因為產出的所有重大變化都是通過約束點實現的,這種報告方式就可以引起管理層對相關領域———阿基米得約束點的注意。第三個特點是打破營業費用(OE)與產出(T)之間同步增減的關系。為了衡量實現目標的業績和效果,約束會計打破傳統的會計成本概念,提出了三項主要衡量指標,即有效產出、庫存和運行費用,約束會計認為只能從企業的整體來評價改進的效果,而不能只看局部。庫存投資和運行費用雖然可以降低,但是不能降到零以下,只有有效產出才有可能不斷增長。會計信息披露不同約束會計的利潤表是一份業績報告,它能反映實施經營思想后的業績和員工情況,報告的產出部分強調了利用約束資源提高產出的重要性,同時確定成本是否得到了充分控制。傳統會計報告只注重收入和費用,并信奉“賣的越多賺得越多,如果銷售額不能提高,就得削減成本”。其他除以上幾個方面之外,約束會計是事前管理,由此能轉守為攻,先設定目標再著手計劃工作,腳踏實地的向目標前進,注重從預防的角度解決問題,從而杜絕了組織中的救火式行動;傳統會計明顯是事后管理比較被動,根據歷史業績,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措施解決這些問題,忽略了糾正在未來經營環境下的意義,以及由于未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并解決問題所造成的損失。約束會計簡單、直接,被業界專家譽為一種“常識管理”方法;相反,傳統會計復雜、臃腫,要從大量會計數據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十分繁瑣。綜上所述,約束會計的誕生是會計領域的一次重大變革,它為會計的可持續。南京旅游職業學院方法林對約束會計的產生進行了簡單的回顧,通過對傳統會計與約束會計進行比較,指出傳統會計系統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不足,分析約束會計在延續傳統會計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優勢,指出會計由傳統的模式向約束會計模式轉變成為必然,且傳統會計到約束會計的轉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參考文獻:

[1]方法林.約束會計與傳統會計比較分析[J].會計之友.2009,07.

[2]田沛.電子商務對傳統會計理論的影響[J].今日南國.2010,01.

第9篇

1 系統優化算法描述

正交頻分復用(OFDM)技術能夠有效地對抗多徑干擾,在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中得到了深入運用。OFDM系統的資源分配方法通常采用的是靜態和動態這兩種分配策略,其中靜態資源分配策略是為用戶分配固定的子信道和功率,沒有考慮信道環境因素,以及如何對有效的系統功率進行合理利用;動態資源分配策略則可以根據信道環境的變化,對功率分配策略進行調整,但是動態資源分配算法往往較為復雜,不易實現。

為了解決靜態和動態這兩種常規分配策略的弊端,本文提出了一種新的功率分配方法,從而實現用戶功率分配的公平性,以及增大系統容量,使其最大化被利用。該分配方法能夠保證用戶擁有最低速率以及功率平均分配的情況下,先對子信道進行分配,從而實現系統容量的最大化;然后再對功率分配策略進行優化,從而實現所有用戶擁有公平的速率比例,并維持系統在最大容量狀態下正常運作。同時本文利用遺傳算法原理來降低分配算法的復雜度。

2 系統模型

2.1 運行原理

(1)第二OFDM收發機對信道狀態信息進行更新,并將更新后的信道狀態信息發送至第一OFDM收發機中;

(2)第一OFDM收發機接收到信道信息后,將其發送到“資源分配算法模塊”中,資源分配算法模塊會根據用戶業務需求,分析當前寬帶信息以及接收到的信道信息,通過算法計算,得出的結果,就是最優資源分配方案;

(3)資源分配算法模塊將分配方法反饋給第一OFDM收發機,第一OFDM收發機再反饋給第二OFDM收發機,兩個OFDM收發機開始執行分配方案,為用戶分配系統資源和功率,并對子信道中的用戶數據進行更新。

利用這樣的原理,子信道分配方案和功率分配方案就會隨著信道環境的變化而自動適應并做出相應的調整。

2.2 數學表達式

假設當前OFDM系統中有N個用戶,M個子信道,在功率一定的條件下,通過對系統的目標函數進行優化,能夠確定子信道分配方案和功率分配方案,從而實現系統容量的最大化利用。因為在系統添加了“比例公平”的要求,所以系統中每個用戶都必須擁有比例速率。

優化目標的數學表達式為:

在上述公式中,N表示系統中的用戶總數量,M表示系統的子信道數量,ρn,m表示用戶n在子信道上的信道增益,只取值0和1,表示信道m是否分配給了用戶n,Pn,m表示用戶n在子信道上的功率,M0表示功率譜密度,B表示系統有效寬帶,Ptoatl表示系統總功率。表示用戶間的速率比,是為了確保系統總容量在用戶之間的比例分布公平。

3 功率分配

在進行功率分配前,要先對子信道進行分配,假設系統的總功率在所有自信道中是平均分配的模式,在對子信道分配過程中,加入遺傳算法,其具體流程如圖2所示。

經過上述算法對子信道進行分配,能夠獲得一個最優值的方案,這個方案能夠保證用戶擁有最低速率,同時能夠對信道容量進行最大化利用。在這種基礎上,對系統功率進行分配,其目的是實現所有用戶擁有公平的速率比例,并維持系統在最大容量狀態下正常運作。

3.1 功率分配數學表達式

3.2 功率分配流程

功率分配雖然同樣利用了遺傳算法原理,但是與子信道分配不同的是,功率分配是針對多個目標的優化,優化遵循的原則為:維持系統在最大容量狀態下運行;保證所有用戶分配到的功率總和不超過系統的總功率;保證用戶所分配的速率公平。具體流程圖如圖3所示。

3.2.1 隨機產生初始染色體

隨機生成一個初始種群,種群個體數量為M,每個個體命名為一個染色體,每個染色體含有N個元素,每個元素的值代表用戶分配到的功率比例,元素值范圍為0~1(0為沒有,1為全部),所有元素值相加小于1。

3.2.2 評估每個染色體的適應度

功率分配是針對多個目標的優化,所以它的使用度函數包括:系統容量和比例公平兩部分。在計算染色體適應度時,需要分別評估系統容量的適應度和比例公平的適應度。前者是由函數的計算權值來決定染色體的數量,權值越大,分配的染色體(M值)越多。在本次分配方案中,將比例公平的權值設為0.6,系統容量的權值設為0.4,即如果有100個子信道,其中60個用來評估系統容量的適應度,40個用來評估比例公平的適應度。

3.2.3 整合染色體

對于上一步中分開計算的適應度值,在該環節同樣需要根據不同的適應度各自計算染色體的體重,并將其整合為一個染色體,從而以單個染色體的形式進行后續操作。

3.2.4 產生新的種群

(1)選擇:設定Ps為選擇概率,在進行第一次迭代時,隨機生成W個染色體,計算出每個染色體的適應度,并舍棄掉W*Ps個適應度較低的染色體。

(2)交叉:設定PC為交叉概率,隨機選擇剩余染色體中的一個節點,然后根據PC來交換父代節點,使其產生子代。

(3)變異:設定Pm為變異概率,根據Pm隨機選擇一定數量的染色體,改變其元素值。

(4)終止條件:當迭代次數達到300時,即Gen=300時,遺傳算法停止,并將最終結果返回。

當遺傳算法結束時,系統的總功率以最優化的方案分配給了各個用戶,不僅維持系統在最大容量狀態下運行,而且保證了用戶之間的速率比例公平。

4 仿真結果與分析

仿真是將分配方案放在參數環境下進行驗證的過程,本次仿真中,首先會對系統最大容量的理論值、分配后系統最大容量的真實值進行對比分析;然后會對系統中每個用戶的比例速率情況進行分析;最后會對系統中具有不同用戶數量時用戶的最低速率進行分析。

4.1 不同分配方案的系統容量

4.1.1 參數設定

系統中用戶數量為8個,子信道數量為64個,無線信道為6徑信道,系統總功率Ptotal為1W,系統可用寬帶頻率為1MHz,功率譜密度M0為-80dB/Hz。分配方案中遺傳算法的參數設定為:染 色體個數W為100個,選擇概率Ps為0.9,交叉概率Ps為0.7,變異概率Pm為0.035,終止條件Gen為300次。

4.1.2 仿真結果

只進行子信道分配后的總系統容量要小于最大容量分配值,這是由于在分配過程中需要保證用戶的最低速率。在進行子信道和功率分配后,總系統容量要略小于子信道分配后的總系統容量,這是由于在分配后,要維持系統最大容量運行,并保證用戶速率比例公平,所以染色體的權值要稍大一些。

4.2 不同用戶的歸一化速率

4.2.1 參數設定

設定用戶速率比為γ1=γ2,γ3=γ4…=γ8=1。

4.2.2 仿真結果

要實現系統最大容量分配,就需要將所有資源分配給1個用戶,該用戶速率比例為1,其他用戶為0。靜態分配秉持傳輸速率完全公平的原則,卻忽略了速率比例的公平,所以無法滿足用戶對速率比例公平的需求。僅進行子信道分配后,每個用戶均已滿足最低速率要求,在進行子信道、功率分配后,用戶間的速率按照比例公平系數分布,實現了速率比例公平。

4.3 不同用戶數量的用戶最小速率

4.3.1 參數設定

使用上述參數。

4.3.2 仿真結果

遍歷子信道的功率分配算法能夠對子信道進行合理分配,相比起靜態分配,它能夠更好的保證用戶的最小速率,但是本文利用遺傳算法得出的動態分配算法比起遍歷子信道的分配算法又要優越一些,能夠在系統容量上進行增益。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息在傳輸過程中授權用戶的狀態會隨時發生變化,系統在進行功率分配時,不僅需要保證用戶的最小速率,以及用戶間速率比例的公平,還要維持系統容量在最大化狀態下穩定運行,所以就需要對傳統分配策略進行優化,本文的仿真結果證明,將遺傳算法融入功率分配算法中,能夠有效滿足以上需求。

參考文獻

[1]曹哲.無線中繼通信系統中的功率分配與切換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

[2]李榮凱.AF協作通信系統中節點選擇和功率分配問題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1.

[3]楊曉峰.協作通信系統中繼選擇與功率分配技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

[4]殷玲.雙向協作通信系統的中繼選擇與功率分配算法研究[D].湖南大學,2013.

[5] 徐磊.無線協作通信網絡中協作中繼傳輸問題的研究[D].安徽大學,2012.

作者簡介

吳學璇(1992-)女,河南鄭州市人。大學本科學歷。研究方向為無線移動通信。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高清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高清黄色 | 免费在线观看黄色小视频 | 六月丁香综合网 | 国产理论在线观看 | 四虎影院官网 |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 欧洲性开放大片免费观看视频 | 欧美特级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免费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天堂五月天 | 激情影院在线观看十分钟 | 国产真实强j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伦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福利视频一区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无号码 | 日本在线一本 |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 国产黄色小视频网站 | 国产高清免费吃奶在线观看 | 色婷婷丁香六月 | 九七影院97理论片 |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永久免费 | 亲爱的妈妈2 |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 五月天六月色 | 久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 国产成人夜色影视视频 | 男人天堂网2021 | 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 | 成人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 97视频在线播放 | 欧美老女人逼 | 97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婷婷久久小说 | 久久精品视频3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大色综合色综合资源站 | 国内久久 | 国产欧美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