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環境空氣質量分析優選九篇

時間:2024-04-01 15:04:15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環境空氣質量分析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環境空氣質量分析

第1篇

【關鍵詞】 冬季濃霧氣象 環境空氣質量 節能減排

冬季濃霧氣象主要是由大量懸浮在地面空氣中的細小水滴,或者細小的冰體所形成的氣溶液物質,從而在空氣中生產水汽凝結的物質,最終形式冬季濃霧氣象。并且,在最近幾年,我國工業和化工等行業的高速發生,對我國空氣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尤其是在冬季的時候,由于天氣相對較為寒冷,為濃霧天氣的形成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同時,冬季濃霧氣象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就會降低空氣的透明度,盡管大霧天氣本身具有凈化空氣的作用,但是在濃霧氣象的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就會造成大氣污染,不利于污染物的分散和凈化,嚴重的影響了我國空氣的質量,使我國長期的處于霧霾中,對我國社會的發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1 空氣質量信息和數據的主要來源

在我國最近幾年發展的過程中,城市空氣的質量變得越來越差,尤其是我國的冬季。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形成了113環保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檢測形式。并且,隨著我國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有關部利用信息化網絡技術形式,對冬季空氣中的SO2、NO2、以及PM10等物質的成分,進行全面的監控。并且,在對空氣質量信息和數據獲取的過程中,我國有關部門可以利用自動方法,對冬季的環境質量,進行實時的監控,并且對其信息和數據進行準確的獲取。一般情況系下,其監控的時間為前一天中午的12點,一直到當天中午的12點,其時間為24個小時,對其空間污染的信息和數據進行全面的獲取和。通過利用這樣的形式,可以完全的了解冬季濃霧氣象污染的程度,并且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提升我國冬季空氣污染的質量,尤其是針對我國的北方地區。

2 對冬季空氣質量信息和數據進行分析

2.1 冬季濃霧氣象發生的次數

在最近幾年中,根據我國冬季濃霧氣象統計的情況,例如:圖1所示,我國冬季發生的大尺度的濃霧天氣現象發生的次數達到500多次,其每年大約發生次數為70-120次,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我國冬天相對較為寒冷,尤其是在我國北方,大燃燒的煤炭物質,往往是導致冬季濃霧氣象發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我國空氣環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將我國重點的城市作為的空氣環境監測和整治的重點地區,作為我國113城市空氣環境質量重點管理地區。同時,在我國有關部門冬季霧濃度的情況,有所環節,并且呈下降的趨勢。總的來說,我國每年冬季的大霧天氣的對我國城市的空氣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其時間的周期也是相對較長的。

2.2 冬季濃霧氣象天數所帶來的影響

根據我國有關部門的統計和分析,在最近的幾年中,我國重點將治理月份放在了11、12、1月份。在冬季濃霧氣象不斷治理的過程中,其發生大霧天氣的次數、每年也在不斷的減少,并且天數超標的次數也在不斷的有所減少。因此,冬季濃霧氣象的天數多少,對城市空氣的質量,也會造成嚴重的影響。總而言之,影響城市空氣環境質量相對較差的時間,大部分都在冬季,并且對其城市空氣環境質量影響的程度,冬季濃霧氣象的天數是作為重要因素,同時每發生一次,其冬季濃霧氣象持續的時間也相對較長。

2.3 冬季濃霧氣象造成的影響

盡管我國有關部門對冬季濃霧氣象進行了有效的治理,但是由我國各個行業發展的速度相對較快,其中污染物并沒有進行完善的清除。由于冬季濃霧在空氣的上部都到溫層的干擾,這樣就導致污染物形成堆積的現象,懸浮在半空中,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并且,在冬季濃霧氣象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人體在日常生活的過程中,會大量的吸入一氧化碳,因此人們在日常生活的過程中,經常會感受頭疼的現象,引發一些其它的疾病。

3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冬季濃霧氣象的環境空氣質量進行了簡要分析和闡述,也只有這樣才能在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環節我國冬季濃霧氣象的程度,以此我國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相對優勢空氣環境。

參考文獻:

[1]劉從容,卜憲云.冬季濃霧氣象條件下的環境空氣質量分析[J].環境保護科學,2012,05:1-2.

[2]王海艷,熊坤,孔劍君,張艷玲,張時英.大霧天氣對城市環境中空氣質量的影響及危害[J].氣象與環境科學,2015,S1:76-77.

第2篇

關鍵詞:環境空氣;質量分析;佳木斯市

中圖分類號:F29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0-0144-02

佳木斯市地處黑龍江、烏蘇里江和松花江匯流的三江平原腹地。現轄4區、4縣、2個縣級市。全市總面積 3.2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34萬,分別占全省7.2%和6.2%,是黑龍江省東部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樞紐,具有投資發展的巨大優勢。國境(界江)線總長449公里,東隔烏蘇里江、北隔黑龍江與俄羅斯的哈巴羅夫斯克(伯力)邊區相望,由于這一特殊地理位置,故稱“東方第一城”。

因為佳木斯所處地理位置的突出性,所以佳木斯市環境質量為周邊城市以及鄰國相應部門所重視,因此佳木斯市市區環境空氣質量的監測極其重要。市區環境空氣質量的監測項目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降塵、硫酸鹽化速率。各監測項目的監測點位分布(見下表)。

一、監測結果分析

1.二氧化硫(SO2)。市區年均值濃度為0.020 mg/m3,日均值濃度范圍在0.003mg/m3~0.098 mg/m3之間,全年日均值無超標。市區最大月均值出現在11月份,濃度值為0.040 mg/m3,最小月均值出現在7月份為0.011 mg/m3。市區兩個采樣點月均值均無超標,環保局采樣點的年均值為0.026 mg/m3,發電廠采樣點年均值為0.014 mg/m3。

2.二氧化氮(NO2)。市區年均值濃度為0.029 mg/m3,日均值濃度范圍在0.002mg/m3~0.112 mg/m3之間,全年日均值無超標。市區最大月均值出現在12月份,濃度值為0.059 mg/m3,最小月均值出現在1月份為0.016 mg/m3。市區兩個采樣點月均值均無超標,環保局采樣點的年均值為0.032 mg/m3,發電廠采樣點的年均值為0.026 mg/m3。

3.可吸入顆粒物(PM10)。市區年均值為0.073 mg/m3,日均值濃度范圍在0.004mg/m3~0.330 mg/m3之間,全年日均值超標率為7.4%。市區月均值除4、5、7、8、9、10六個月無超標日外,其余六個月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日均值超標情況,超標率最高的月份為11月,超標率為26.8%。月均值最大月份出現在12月,濃度值為0.115 mg/m3,最小月均值出現在9月,濃度值為0.042 mg/m3。市區發電廠采樣點的年均值是0.076 mg/m3,年日均值超標率為7.9%;環保局采樣點的年均值是0.069 mg/m3,年日均值超標率為6.9%。

4.降塵。市區六個降塵采樣點年均值為15.25t/(km2?30d),超出標準0.2倍。最大月均值出現在4月份為21.96 t/(km2?30d),最小月均值出現在9月份為8.18 t/(km2?30d)。對照點年均值為5.67 t/(km2?30d),最大月均值出現在5月份為9.09 t/(km2?30d),最小月均值出現在9月為2.40 t/(km2?30d))。各采樣點年均值只有中藥廠和發電廠點位不超標,最大年均值出現在鐵路采樣點,濃度值為20.76 t/(km2?30d),超標倍數為0.64倍。最小年均值出現在中藥廠采樣點為8.48 t/(km2?30d)。

5.硫酸鹽化速率。市區六個硫酸鹽化速率采樣點年均值為0.375 MgSO3 /(100cm2堿片?d),超出標準0.5倍。六個采樣點年均值均超標,超標率為100%,最大年均值出現在中藥廠采樣點,濃度值為0.439 MgSO3 /(100cm2堿片?d),最小年均值出現在發電廠采樣點,濃度值為0.263 MgSO3 /(100cm2堿片?d)。市區全年除7、12月份的月均值不超標,其余月份均超標。最大濃度值出現在1月份為0.622 MgSO3 /(100cm2堿片?d),最小月均值出現在12月為0.167 MgSO3 /(100cm2堿片?d)。對照點年均值為0.227 MgSO3 /(100cm2堿片?d),不超標。

二、空氣質量評價結論

在四項污染因子污染負荷比中,二氧化硫與二氧化氮數值接近,分別為 12.7%和13.8%;可吸入顆粒物約是前兩者之和為27.9%,而降塵的污染負荷比已將近過半為45.8%。可吸入顆粒物與降塵兩項污染因子的污染負荷比之和為73.7%,這說明塵是市區環境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因子。與2006年相比,2007年只有降塵濃度有所上升,其余三項指標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且綜合污染指數也有所降低,所以2007年的環境空氣質量略好于上年。

三、環境空氣污染原因分析

通過對全市環境空氣監測數據進行統計和評價,可以看出降塵及可吸入顆粒物是影響佳木斯環境空氣的主要污染指標,原因如下:(1)佳木斯市工業生產、社會服務業、餐飲業等燃煤散燒現象一直存在,居民取暖及棚戶區生活用燃煤量也較大,由此產生的污染物質不斷地排向近地層大氣,而在冬季常常出現的逆溫天氣,又使得煙氣不易穿透逆溫的屏障向上擴散,而只能在逆溫層下部有限空間內積聚,形成高濃度污染,導致市區空氣質量變差。(2)佳木斯市市區的綠化率低,植被面積少,的土地在春、秋兩季季風的肆虐下引起揚塵,造成大氣中降塵和可吸入顆粒物的大量增加,使其成為市區環境空氣的主要污染因子。(3)各種機動車輛的大量增加,也成為市區環境污染的流動污染源。加上道路狀況不佳,道路兩側綠地少,車輛的行駛也成為引起揚塵的一個重要因素,其尾氣排放也是造成二氧化氮增加的原因。

四、防治對策和建議

污染源的防治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對新建項目嚴格把關,認真執行新項目審批的環評制度和“三同時”制度,項目竣工后要及時驗收,沒有執行“三同時”的項目堅決不允許投入使用。第二,加快老污染源的治理,做好規劃,拓寬資金渠道,篩選先進的治理技術,通過限期治理、環境監察、排污收費等行政手段完成老污染源的治理,針對我市的污染源現狀應采取如下具體防治對策:

1.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企業法人和個體業戶的環保意識,增加他們治理的緊迫感。讓他們充分了解和認識到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及涉及到他們利益的有關問題,增強他們治理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施加強大的思想和經濟壓力,讓他們盡快完成治理項目。

2.環保部門要加強大氣污染治理的領導,把“藍天工程”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制定現實、可行、有效的政策和治理方案,并保證其連續性,嚴格標準,明確責任,充分調動相關部門和環保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形成合力,一治到底,既要打攻堅戰,更要打好持久戰。

3.對新、改、擴建設項目嚴格把關,控制新污染源的總量,充分利用現場監察機制發現新污染源,對這類漏批的項目要依照《環保法》嚴格處罰,停產治理,落實環評和“三同時”制度,從源頭上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4.要積極探討大氣污染治理的新技術、新設備。我們要積極尋求和研究防治大氣污染的新技術,據了解目前已有小噸位機燒鍋爐的產生和應用,我們應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充分論證和引進小噸位的機燒鍋爐,以給污染源單位在治理上更多的選擇。

通過對佳木斯市大氣污染現狀、影響因素、治理對策的研究,可以看出,只要市政府加強對城市大氣環境治理的領導,行政管理部門加大治理力度,采取切實可行的治理措施,佳木斯市“藍天工程”將會順利開展,大氣環境質量將會進一步得到改善。

五、結論

佳木斯市大氣污染物擴散過程是一個宏觀動態過程,其中各種影響因素在同時起作用,而各種影響因素因季節和局地氣象條件不同而分別起主要和次要作用,即主要影響因素和次要影響因素可以在不同時段相互轉化,進而使佳木斯市大氣污染物主要影響區域也有所差別。

理解了各種影響因素對大氣污染物擴散的作用原理,掌握了大氣污染物擴散規律,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大氣污染物對城市的影響程度和確切范圍。

參考文獻:

[1]崔九思,王欽源,王漢平.大氣污染監測方法:第2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7:32-68.

第3篇

關鍵詞 環境;大氣監測;全程序;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X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85-0096-02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人們對環境質量也越來越關注,環境監測作為質量控制重要方法,對其監測的全程序進行質量控制,能保證大氣監測數據準確性與完整性,為環境大氣質量控制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讓大氣污染能得到及時治理與控制,確保人們生活空氣的安全性。

1 環境大氣監測實施全程序控制的意義

環境大氣監測的質量控制所指的是整個監測工作實施全面質量管理,主要涉及樣點分布、樣品儲存、測定與數據處理審核等所有活動,運用質量控制能讓監測全過程符合大氣監測質量規范有關要求,讓監測數據可準確反映大氣污染物組分與程度。質量控制的工作目的為監測數據的精密性、完整性、代表性與準確性等,其中,完整性所指的是監測資料總量對預期要求程度的滿足性;代表性所指的是含代表性的地點與時間,嚴格依照相關規定采樣,讓監測數據可真實反映樣品實際狀況;精密性所指多次反復測定某樣品分散程度,準確性所指的是大氣監測數據和真實狀況間相匹配度。對大氣監測實施全程序的質量控制,可確保監測數據的可靠準確性,是實驗室科學管理的重要方法,能極大增強數據質量,讓環境監測更可靠,加強監測人員對質量管理的重視程度,實施全程序的質量控制,還能及時發現質量體系當中的不適應項,便于體系調整,確保質量體系充分有效完善,滿足環境質量控制的目標要求。

2 環境大氣監測全程序的質量控制措施

2.1 常見采樣指標與測定方法

我國目前所要求大氣常規監測項目有SO2、總懸浮顆粒物TSP、氮氧化物NOx與硫酸鹽化的速率等,常見代表監測指標為前三種。大氣采樣方法包含直接與富集采樣法,當所測指標在環境大氣中有較高濃度時,或者監測方法具有較強靈敏性,可采取直接采樣方法,像注射器、塑料袋與采氣管等采樣,檢測結果能反映大氣瞬時濃度;所測指標在大氣中濃度較低時,運用直接采樣的方法是不能達到監測目的的,采用富集采樣的方法是可行的,這種方法主要是運用一定方式,把所要測指標濃縮,讓濃度能滿足符合監測儀器的靈敏度需求,像濾料阻留法與溶液吸收法等。對于SO2濃度監測,通常采取溶液吸收法進行采樣,并應用空氣采樣器來采樣,測定的時候,可應用四氯汞鹽進行吸收,且用副玫瑰苯胺的分光光度法來測定;TSP通常使用濾料阻留法進行測定,按照某速度對大氣抽取,將懸浮顆粒物TSP留于稱重濾膜表面,對應用前后的TSP重量進行計算,并根據采樣器流量與時間計算抽取空氣體積,以得出TSP濃度;氮氧化物與SO2采樣法相同,也是溶液吸收法,不過吸收管所接入為CrO3-石英的氧化管,其方法是鹽酸奈乙二胺的分光光度測定法。

2.2 樣前準備

在采樣之前,需要對采樣裝置進行檢查,檢查裝置性能準確度,查看儀器運轉正常與否;乳膠管有無老化,發現老化要及時更換;并對儀器裝置給予校準,確保流量準確與裝置控制的靈敏度高,采樣時,系統會有漏氣現象,給采樣帶來誤差,校準之后,應該對采樣裝置的系統氣密性給予檢查。并準備好實驗室,實驗室所需要的儀器要通過有關技術監督局進行校驗。對大氣采樣產生影響的不僅裝置與實驗室本身,還包括環境狀況,采樣時,要注意氣候情況,其溫濕度不宜太高,不然水汽會在采樣裝置的內管壁上出現凝結,所測指標能溶于水時,如SO2與氮氧化物的監測,在監測的時候,盡量選擇溫濕度恰當時間采樣,24h連續監測的時候,要確保監測四周的環境溫濕度在恰當范圍中。

2.3 采樣過程與樣品運輸貯存質量控制

環境大氣監測時,需要監測現場進行勘查,對監測點分布與采樣時段選擇的恰當性進行判斷,依照環境監測要求,對采樣技術規范進行詳細編制,依照規范獲取最佳的點位數與點位,保證樣品數據的真實性、代表性與可比性,采樣時,盡量躲開污染源,依照規定程序進行準確儀器操作,對于采樣記錄要盡量準確詳細,采集實驗樣品要及時封存。多數情況下,采樣管與濾膜是直接由實驗室運送往監測點,樣品采集完成后,并送回實驗室實施下一步分析,整個過程,采樣方法、器具、保存與運輸等均要依照相關規范來實施,保證采集樣品有代表性與真實完整性,以滿足實驗分析要求,在分析前,確保樣品不會出現物理化學性質,運輸過程中,要注意樣管放置直立,防止傾斜或軟物體的隔離,濾膜要完整封存于潔凈袋當中,需要時,用不銹鋼的鑷子進行夾取,防止濾膜應用時受污染。樣品采集無法及時分析監測的,要將樣品貯存于22℃之下的環境里,像冰箱中,確保樣品完整性與穩定性。

2.4 實驗室分析與數據處理

實驗室質量控制可分成實驗室內部與實驗過程的質量控制,內部控制對于環境監測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直接關系著樣品監測分析以及數據處理的結果,經過特異質量控制圖與其他方式分析應用,對監測質量進行控制。在實驗室過程質量的控制中,需要做好基礎工作,保證實驗室安靜清潔,全部儀器要檢測校驗,高精度的儀器室,應對全部設備實施定期校驗及維護,保證儀器設備正常運行,對于監測人員來說,專業理論技術要掌握,持證上崗,非專業人員不得實施監測工作,保證監測人員的工作質量,確保實驗數據有效真實。要保證監測數據能真實反映實際狀況,就要重視數據處理質量的管理方法,可制定數據質量的管理責任制,并貫徹執行。數據處理質量涉及實驗數據分析管理與報告審核程序的規范,當監測數據記錄與刪改時,應依照相關規定,經相關人員進行復核,并由負責人簽字,一旦發現可疑數據,應組織人員查證分析,及時糾正。

3 結論

隨著社會經濟進步,生活水平提高,環境資源利用擴大,生態環境面臨嚴峻考驗,環境污染問題備受關注,強化環境大氣的監測工作勢在必行,對環境大氣監測實施全程序嚴密質量控制,可有效確保監測數據準確完整,并對質量體系起到監控作用,讓各監測工作進入規范管理中。

參考文獻

[1]王紅衛,張晶.大氣監測樣品的采集與數據統計有效性分析[J].中國西部科技(學術),2007(9).

第4篇

關鍵詞:空氣污染指數;面板模型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逐步提高。但經濟增長的同時,也給我們的生活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其中對城市空氣污染的影響問題尤為嚴重。因而,對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做出客觀、全面的認識就變得尤為重要。

目前,學術界對空氣質量的研究范圍都比較窄,或只針對少數地區、城市,或沒有從社會因素更深層次挖掘空氣污染指數的影響因素。為此,本文選取克拉瑪依、大同、濰坊、武漢、汕頭、韶關、牡丹江及赤峰8個城市2008-2014年的樣本數據,采用面板數據對空氣污染指數的氣候和社會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

二、實證分析

本文也采用空氣污染指數(API)做研究,空氣污染指數(API)就是將常規監測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總懸浮顆粒物濃度簡化成為單一的概念性指數數值形式,并分級表示空氣污染程度和空氣質量狀況,計算公式為:

(1)

其中,I為某污染物的污染指數;C為該污染物的濃度值。則空氣污染指數API為:

(2)

(1)在氣候因素方面,本文認為降水量、相對濕度、溫度、平均水汽壓都對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產生重要的影響,據此構造回歸模型如下:

(3)

其中Js表示降水量(10kin);SD表示相對濕度(103):WD表示溫度(104℃);SQY表示水汽壓(1MPa);μ為隨機擾動項。根據Hausman檢驗,本文最終采用個體固定效應回歸模型進行估計,結果見表1。

由回歸結果可知:在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濕度每相對增長103,平均來說會引起空氣污染指數下降2.3個百分點;溫度每升高104℃,會引起空氣污染指數下降0.3個百分點;水汽壓每上升1,會引起空氣污染指數下降0.9個百分點;降雨量對空氣污染指數有滯后影響,平均來說降雨量每增長10km,空氣污染指數就下降3.17個百分點。

(2)影響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的社會因素主要有經濟生產和環境保護兩個因素。其中,經濟生產中的工業生產總值、粉塵排放影響最為顯著。在環境保護方面,本文考慮城市綠化面積這一因素。據此構造回歸模型如下:

(4)

其中:人均粉塵排放量(百噸/人);表示人均綠化面積(公頃/人);表示人均工業產值(百萬/人)。根據Hausman檢驗可知采用個體固定效應回歸模型,結果見表2。

回歸結果顯示:在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人均粉塵排放量每增長1百噸,平均來說會引起空氣污染指數上升5.99個百分點;人均工業產值每增長1百萬,平均來說會引起空氣污染指數上升1.46個百分點;人均綠化面積每增長1公頃,平均來說會引起空氣污染指數下降1 10.95個百分點。

三、結論

據以上分析,得出主要結論有:氣候方面,降水量、濕度、溫度、水汽壓均對空氣污染指數呈顯著負相關。人類經濟社會活動方面,工業總產值、粉塵排放量對空氣污染指數呈顯著正相關,綠化面積對空氣污染指數呈顯著負相關。據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1.推進園林城市建設,有效調節城市空氣環境

首先,森林被成為“綠色水庫”,能有效調節城市空氣濕度。其次,園林綠地能有效凈化空氣。綠色植物能調節二氧化碳和氧氣在空氣中的相對平衡,改善和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同時,園林綠地還可有效吸收影響人類健康的有害氣體。

2.著重發展第三產業,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

第5篇

一、監測點位的設置和采樣

1.布點原則

室內環境空氣監測中采樣點位的數量根據室內面積大小和現場情況而確定,要能正確反映室內空氣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原則上小于50m2的房間應設1~3個點;50~100m2設3~5個點;100m2以上至少設5個點。

2.布點方式

多點采樣時應對角線或梅花式均勻布點,應避開通風口,離墻壁距離應大于0.5m,離門窗距離應大于1m。原則上與人呼吸帶高度一致。一般相對高度0.5m~1.5m之間,也可根據房間使用功能,人群的高低以及在房間立、坐或臥時間的長短,來選擇采樣高度。有特殊要求的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3.采樣時間和頻次

裝修后的室內環境采樣應在裝修完成7d以后進行,最好在使用前采樣監測。年平均濃度至少連續或間隔采樣3個月,日平均濃度至少連續或間隔采樣18h;8h平均濃度至少連續或間隔采樣6h,1h平均濃度至少連續或間隔采樣45min。

4.采樣的質量控制

采樣人員必須通過培訓,持證上崗。采樣儀器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技術要求,并通過計量檢定。使用前應按儀器說明書對儀器進行檢驗和標定,采樣時采樣儀器(包括采樣管)不能被陽光直接照射。有動力采樣器在采樣前應對采樣系統氣密性進行檢查,不得漏氣。采樣前和采樣后要用檢定合格的高一級流量計(如一級皂膜流量計)在采樣負荷條件下校準采樣系統的采樣流量,誤差不得超過5%。同時還應做好現場空白檢驗、平行樣檢驗和采樣體積校正。采樣時要對現場情況、采樣日期、時間、地點、數量、布點方式、大氣壓力、氣溫、相對濕度等做好記錄,每個樣品貼好標簽,標明點位編號、采樣時間、測定項目等。采樣記錄和樣品一同報送實驗室。

5.采樣裝置

室內環境空氣監測用到的采樣裝置種類較多,適用于不同監測項目。主要有:空氣采樣袋、氣泡吸收管、玻璃注射器、U型多孔玻板吸收管、不銹鋼采樣罐、固體吸附管、濾膜。

6.樣品的運輸和保存

樣品的貯存和運輸過程要避開高溫、強光。防止運輸過程中采樣管震動破損。樣品因物理、化學因素的影響,組分和含量可能發生變化,應根據不同項目要求,進行有效地處理和防護。運送樣品運抵后要與接收人員交接并登記,樣品要注明保質期和保存期限,超過保存期限的樣品應按照有關規定及時處理。

二、常見項目的實驗室分析方法

目前,室內環境空氣監測工作的對象大多數為新裝修的家居房屋,一般監測項目多選擇為甲醛、苯系物等。

1.甲醛分析方法簡介

甲醛是一種溶解度很大、揮發性很強的有毒物質,可以和人體內的蛋白質結合,改變蛋白質的內部結構并使其凝固。且甲醛多藏匿于裝修材料中室內裝修材料,難于釋放,因此對人體健康潛在危害極大。因此多年來,對甲醛的分析方法的研究得到了廣泛的重視。

1.1酚試劑分光光度法

酚試劑法又稱MBTH法,該方法原理是利用空氣中甲醛被酚試劑(3-甲基-2-苯并噻唑酮腙)溶液吸收,反應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鐵離子氧化形成藍綠色化合物,室溫下進行15分鐘顯色反應,然后比色定量。該方法操作簡便,靈敏度高,但檢測過程受時間和溫度的限制。

1.2變色酸分光光度法

變色酸法是測定甲醛的較為成熟的分析方法,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把其列為標準的分析方法(NIOSH方法3500)。

1.3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原理是利用甲醛與乙酰丙酮及氨生成黃色化合物二乙酰基二氫盧剔啶后, 進行分光光度測定。

1.4 AHMT法

AHMT法指空氣中的甲醛與AHMT (4-氨基-3-聯氨-5-巰基-三氮雜茂) 在堿性條件下縮合,然后經高碘酸鉀氧化成紫紅色化合物,再比色定量檢測甲醛含量的方法。本方法適用于測定居住區大氣中甲醛濃度,也適用于室內及公共場所空氣中甲醛濃度的測定。

1.5 氣相色譜法

氣相色譜法原理是利用空氣中的甲醛在酸性條件下吸附在涂有2,4-二硝基苯肼(2,4- DNPH ) 6201擔體上,生成穩定的甲醛腙,用二硫化碳洗脫后,經OV-1色譜柱分離,用氫火焰離子化監測器測定。該方法可直接進樣,無需富集,操作簡便,測定線性范圍寬,分離度好,但是衍生物同分異構體的分離問題難以解決。

1.6 HPLC法

高效液相色譜法用于室內及公共場所空氣中甲醛的測定,具有簡便、快速、靈敏、精密度好、準確度高的特點。可用于室內及公共場所空氣中甲醛的測定,同時還可用于水和廢水以及餐具洗滌劑中甲醛的分析測定。

1.7其他方法

其他方法還有氣相-質譜(GC-MS)法、高效液相色譜-質譜(HPLC-MS)法、氣相色譜-火焰離子化檢測器(GC-FD)法、電化學法、化學發光法(CL法)、檢氣管法及甲醛氣敏元件等。

2.苯系物分析方法簡介

苯系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具有強烈的芳香氣味,有毒。早在1993 年就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致癌物,苯是白血病的致病因子,國際癌癥研究機構也確定苯為致癌物質。

2.1氣相色譜法具有高效能、高選擇性、高靈敏度、速度快和應用范圍廣等特點,尤其對異構體和多組分混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更能發揮其作用,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一般的毛細管柱對苯系物的分離基本上都能達到要求,但對二甲苯異構體的分離常常較困難。

2.2 氣體檢測管法是一種快速、簡單、反應穩定、靈敏度較高而且可靠的分析手段。對于精密度要求不嚴格的情況下以及需要快速進行判斷某物質的存在時,氣體檢測管法是一種經濟、更實用、更快速的分析方法。

參考文獻

[1]室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技術規范,(HJ/T167—2004)

第6篇

關鍵詞 濰坊;空氣;污染物,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 TE08 文獻標識碼: A

1 引言

人類對環境大氣污染問題的認識是逐步深入的,早在12世紀,一位哲學家、科學家Moses Maimonides(1135-1204)已經關注到了環境問題[1]。濰坊市作為地級市,盡管已經開展了相關的環境空氣質量的監測,但是并未對環境空氣質量問題進行相關的研究。本文利用濰坊市2013年大氣自動監測點位的監測數據,對濰坊市環境空氣質量特征進行分析,并對污染物項目進行初步的相關性分析。

2、資料與方法

2.1 研究區概況

濰坊,古稱“濰縣”,又名“鳶都”,位于中國第一大半島山東半島的中部,山東省下轄地級市,與青島、淄博、煙臺、臨沂等地相鄰。地扼山東內陸腹地通往半島地區的咽喉,膠濟鐵路橫貫市境東西,是半島城市群地理中心。地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兩大國家戰略經濟區的重要交匯處。中國新二線城市,是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和發展活力的新興經濟強市。

濰坊市總面積15859平方公里,約占山東省總面積的10%。轄4區6市2縣。氣候屬暖溫帶季風型半濕潤大陸行。

2.2 數據采集

濰坊市城區環境空氣共設有省控監測點位9個,其中國控監測點位5個,數據均來自空氣自動監測點位的自動監測儀的監測數據。其中,二氧化硫監測儀器采用API100E二氧化硫監測儀,二氧化氮監測儀器采用API200E氮氧化物監測儀,一氧化碳監測儀器采用API 300E一氧化碳監測儀,臭氧監測儀器采用API 400E臭氧監測儀,可吸入顆粒物和細顆粒物監測儀器采用BAM-1020懸浮物顆粒監測儀。點位的設置和布設嚴格按照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規范和點位布設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設置和布設。監測數據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全面如實的反應濰坊市區的空氣污染狀況。

2.3數據評價

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的二級標準進行評價。評價方法采用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法。

3.監測結果與評價

3.1空氣質量監測結果

2013年濰坊市城區二氧化硫日均值濃度范圍在0.018-0.355毫克/立方米之間,日評價達標率為89.0%,年均值超標。二氧化氮日均值濃度范圍在0.013-0.140毫克/立方米之間,日評價達標率為93.4%,年均值超標。可吸入顆粒物日均值濃度范圍在0.031-0.439毫克/立方米之間,日評價達標率為54.4%,年均值超標。細顆粒物日均值濃度范圍在0.017-0.308毫克/立方米之間,日評價達標率為43.9%,年均值超標。一氧化碳日均值濃度范圍在0.357-3.835毫克/立方米之間,日評價達標率為100%,年評價達標,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臭氧日均值濃度范圍在0.020-0.211毫克/立方米之間,日評價達標率為93.4%,年均值達標,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3.2空氣質量狀況綜合評價

根據2013年濰坊市9個空氣自動監測點位的監測結果,2013年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9.85, 污染評價分指數由大到小的順序為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一氧化碳,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的污染分指數分別為2.95和2.33,兩項指數總和為5.28,為主要污染物,其中細顆粒物為首要污染物。

濰坊市區冬季污染指數最高,PM10、PM2.5高污染分指數主要集中在冬季,影響市區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和細顆粒物,采暖季最重。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污染也主要集中在采暖季。臭氧以夏季污染最嚴重,這與強的日照等因素有關。

濰坊市“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天數150天,全省第七。近年來,尤其是全面開展“三八六”環保行動以來,通過推進重點區域大氣污染綜合整治,主要大氣污染物濃度總體有所改善。總體來講,濰坊市大氣污染呈現區域性復合型特點,就中心城區而言,主要是北部、東南部、西部三大片區。

3.3年內時空變化分布規律分析

近幾年的監測數據顯示,濰坊市環境空氣質量狀況隨不同季節和天氣呈明顯變化趨勢。尤其是二氧化硫,采暖期高于非采暖期,冬春季節高于夏秋季節。夏秋兩季因雨水較多,空氣質量相對較好;春季干燥少雨,受土壤塵影響大;冬季受煤煙塵影響較大,當遭遇靜風、逆溫等不利于大氣污染物沉降和擴散的天氣時,空氣質量會維持在較低水平。濰坊市細顆粒物作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最多,為257天,季節變化性不大,可吸入顆粒物作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季節性變化較大,春秋多于冬夏,這與春秋刮風天氣較多有關。臭氧作為首要污染物的比例較往年有所升高。

城區環境空氣中的污染物,空間性變化不大。

3.4年度對比

2013年與2012年度相比,6項污染物年均濃度值均有所升高。空氣質量達標率有所降低。

4.污染物相關性分析

污染物的濃度并非一個特定的數值,將這六種污染物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得出的相關性見下表。

二氧化硫與一氧化碳呈高度正相關,與臭氧呈中度負相關;二氧化氮與與一氧化碳呈高度正相關,與臭氧呈中度負相關;臭氧與二氧化硫呈中度負相關,與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細顆粒物呈低度負相關;可吸入顆粒物與細顆粒物接近于顯著相關。

5.結論

通過對濰坊市2013年9個空氣監測點位六項污染物的監測數據進行分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和細顆粒物年均值均超過國家二級標準,一氧化碳和臭氧年均值達到了國家二級標準。日均值只有一氧化碳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其余均超標。濰坊的首要污染物為細顆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在采暖季污染比較嚴重,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春秋多于冬夏,細顆粒物季節變化性不大,臭氧污染夏季最嚴重,這說明濰坊的空氣質量有待于進一步改善。

可吸入顆粒物與細顆粒物接近于顯著相關,臭氧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細顆粒物呈負相關。

參考文獻

第7篇

海安地處蘇中平原,東臨黃海,與如東接壤,南和如皋毗鄰,西通泰興,并與姜堰市相交,北與東臺市相連。東西直線最長71.1公里,南北最寬39.35公里。縣境西寬東窄,輪廓酷似一把金鑰匙。縣域地理坐標位于北緯32°32′至北緯32°43′,東經120°12′至120°53′之間。通揚運河橫穿東西,串場河縱貫南北,將海安分為河南、河北、河東三個不同自然區域。隨著海安經濟社會發展的突飛猛進,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空氣污染已成為近年來海安的重要的環境問題之一。

一、監測概況及評價標準

1.監測概況

“十一五”期間,海安縣城共建設2套大氣自動監測系統,分別為環境監測站點位和鳳凰花苑點位,其中環境監測站點位大氣自動站于2005年建立,2006年3月份正式投入運行;鳳凰花苑點位自動監測子站于2009年建立,2010年3月份正式投入運行。監測項目為環境空氣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

2.評價標準

環境空氣質量評價采用《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的二級標準,采用單因子評價法。空氣質量日報采用空氣污染指數(API)評價。

二、環境空氣質量現狀

1.達標天數

“十一五”期間,海安縣城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總體呈現上升趨勢,各年環境空氣優良天數在217~348天,其中2006年優良天數最少,為217天,達標率為70.7%,2010年優良天數最多,為348天,達標率為95.3%。

2.主要污染物達標情況

“十一五”期間,海安縣城區二氧化硫均值為0.023mg/m3,二氧化氮均值為0.022 mg/m3,可吸入顆粒物均值為0.092 mg/m3,均能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的二級標準要求。其中二氧化硫最大年均值出現在2008年,為0.028 mg/m3;二氧化氮最大年均值出現在2009年,為0.026 mg/m3,均能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的二級標準要求;可吸入顆粒物最大年均值出現在2007年,為0.107 mg/m3,其次是2008年,為0.106 mg/m3,再次是2006年,為0.102 mg/m3,均超過了《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的二級標準要求,2009~2010年,海安縣可吸入顆粒物年均值有了較大的降幅,能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的二級標準要求。

3.“十一五”末與“十五”末環境空氣對比

“十一五”末期與“十五”末期相比,海安縣城環境空氣質量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污染綜合指數、大氣質量指數分別下降了20.2%、1.30%和4.0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濃度分別上升了8.70%和4.16%(表3-1-11)。從污染綜合指數和大氣質量指數變化的幅度上來看,海安縣城環境空氣質量“十一五”末期比“十五”末期略有好轉。2005~2010年海安縣城大氣質量年際變化見表2。

三、原因分析

“十一五”期間,海安生產總值增加了111%,工業用煤總量增加117%,國內生產總值年增長率分別為26.8%、23.9%、13.7%和18.2%。海安縣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環境空氣質量保持在良好水平。

1.改變能源結構,加強環境管理

“十一五”期間,海安縣調整能源結構、加大大氣污染源治理力度,建立和完善了集中供熱系統,提高燃煤的熱效率,在集中供熱范圍以內拆除中、小型鍋爐。企業環保行為信息公開化,增強了企業治污自覺性,廢氣處理設施數從53套增加到294套,處理能力從27.83萬標立方米/時增加到151.36萬標立方米/時,廢氣處理能力與實際廢氣排放量接近,從而有效地保證了廢氣達標排放。二氧化硫、煙塵和工業粉塵排放量分別減少了179噸、56噸和582噸。

2.城市的綠化的改善

“十一五”期間,海安縣以提高農村森林覆蓋率和城市綠化覆蓋率為主線,狠抓重點林業綠化工程建設,加強生態功能區的保護和管理,增強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的能力。2010年全縣森林覆蓋率達20.9%,城鎮綠化覆蓋率達40.07%。

3.道路交通環境改善

“十一五”期間,海安縣加大投資力度進行道路交通與道路配套設施建設,通過現代化的設施與管理方式,例如公路清掃、灑水、綠化、電子警察掃描系統的應用,大幅度地減少了交通揚塵。

4.機動尾氣的治理

“十一五”期間,海安縣以縣環保局牽頭,車管所協助,采取機動車檢測 “環保前置”、尾氣排放“標志管理”等一系列措施,逐步淘汰尾氣排放不達標車輛,降低城市區域大氣污染水平,提高大氣環境質量。

5.對建筑施工的管理

“十五”期間,海安縣進一步加大了施工場所“文明施工”的管理力度,一是建設單位盡量采用商品混凝土;二是加強運輸灰、渣車輛的管理;三是在建設工地四周設置屏蔽,控制揚塵擴散。

四、對策及建議

1.進一步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加強污染源頭控制,采取不定期硫分和灰份監測,嚴格控制燃煤大戶高硫高灰份燃煤的使用;對重點污染源安裝的在線監測系統進行排污濃度和總量實時比對監測;進一步完善廢氣處理設施,增加脫氮工藝,以減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2.控制揚塵污染

防治建筑施工現場的揚塵污染。對城區施工單位加強管理,完善有關激勵機制,推廣使用和擴大商品混凝土的使用范圍;在施工現場的周邊,提倡設置符合要求的圍擋;推行施工現場車輛的保潔制度,防止將泥土帶出施工現場;施工中堆放的渣土,要采取積極的防護措施并及時清運;工程竣工后,要及時清理和平整場地。積極實施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和灑水工程,防止城市二次揚塵產生。加強城市大環境綠化和綠化隔離帶建設,大力推進城郊綠化,減少城區地面。

3.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

進一步加強對機動車污染的監督檢測,縣環保局會同公安等部門,統一對在用機動車尾氣進行抽測,排放不合格的車輛,按要求進行治理;推廣車用清潔燃料;在不斷改善城市路況的前提下,大力發展城市公交,擴大城市公交營運范圍。

五、結論

1.“十一五”期間,海安縣城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總體呈現上升趨勢,各年環境空氣優良天數在217~348天。

第8篇

[關鍵詞]環境空氣質量 影響 分析 建議 措施

中圖分類號:X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05-0218-02

蒙陰縣是山東省臨沂市下轄縣,位于山東省中南部,泰沂山脈腹地,因位于蒙山之陰而得名。蒙陰縣是純山區,地勢南北高,中間低,由西向東逐漸傾斜。山地丘陵占總面積的94%,屬暖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

2015年4月14日至5月2日,蒙陰縣環境監測站分別在與新泰市、沂源縣交界的常路鎮西嶺村、高都鎮上五莊村、野店鎮蘇家溝村、岱崮鎮井旺莊村4個點位,進行了連續19天環境空氣采樣監測。通過對交界處獲得的19日監測數據與縣城區2處空氣自動監測點位在線數據進行同步對比,進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摸清了周邊市縣對蒙陰縣空氣質量的影響程度,又通過對空氣自動站日平均小時濃度變化的分析,摸清了影響我縣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的主要因素。

一、蒙陰縣地理、氣象條件

(一)蒙陰縣地理條件

蒙陰縣城區以新城路向東西兩側布局,處于兩山(北山、會泉峪山)之間谷地,東側到巨山呈隆起地帶,西側以205國道橫穿城區西部,不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路網呈“232”分布,東西兩向主要干線以205國道、335省道(兗石路)為主,城區中心以云蒙路、新城路、南環路為主,其中東西向205國道車流量最多,城東兗石路較密集,成為機動車尾氣排放集中路線。

蒙陰縣西北方向主要有新泰市、萊蕪市、淄博市3市縣,在西北風為主導風向的情況下,從萊蕪市、鋼城區、新泰市按西北呈一條線對蒙陰縣形成“喇叭口”由大變小的氣流通道,極易造成空氣污染物異地飄移,對蒙陰城區空氣質量產生極大影響。

蒙陰縣東北方向有沂源縣、北側有淄博市博山區,淄博市南側有泰山-魯山山脈,起到一定的空氣氣流阻斷作用。

蒙陰西南方向有平邑縣、正南向有費縣,有蒙山山脈阻斷;東側有沂南縣、沂水縣2縣,東南側有臨沂市6區。在東南風作為主導風向時,易受到臨沂市6區空氣污染物異地飄移,對蒙陰城區空氣質量產生較大影響。

(二)蒙陰縣氣象條件

我縣主導風向以東南風(3月-10月)、西北風(11月-次年2月)為主。同時,也受到大環境的氣候、風速、氣壓、溫度等因素影響。

二、蒙陰縣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外源影響

(一)監測點位周邊環境

岱崮鎮井旺莊村點位、常路鎮西嶺村點位、高都鎮上五莊村點位、野店鎮蘇家溝村點位等4點位主要位于蒙陰縣與泰安市、淄博市2市交界處,布點選址較為理想,可在不受周邊突發性環境影響的前提下,對我縣邊界處對各項大氣污染物進行連續監測,保障了數據的科學性和分析的質量。

(二)監測數據分析

1、對監測數據比對分析得知,SO2、NO2、PM10、AQI四項指標在這段時間內濃度變化趨勢相似,說明城區北方本底值與大環境空氣質量較貼合,受外界污染影響較小。城區西北方向在自身污染企業較多、本底值較大的基礎上,因靠近新泰市重污染區,受外來污染因素影響較大。城區兩自動監測站處于兗石路、云蒙路兩側,周邊燃煤鍋爐、餐飲油煙等較多,SO2、NO2兩項指標有較獨立的趨勢。

PM10方面,常路、高都2點位大多高于城區PM10的具體數值,SO2方面,常路點位SO2濃度與城區非常接近,相差很小,除因內源污染外,受靠近的汶南工業企業污染影響較大。NO2方面,常路點位NO2濃度略高于城區,因處于交通要道,機動車尾氣排放所致。

從各項監測數據上分析,可初步得出以下結論:

1、蒙陰城區SO2、NO2兩項指標趨勢較為獨立。主要原因為該兩種污染物空氣輸送擴散速度相對較低,應以內源污染為主。其中,SO2主要成因以工業采暖燃煤鍋爐、餐飲油煙及大灶燃煤為主;NO2以機動車尾氣排放為主。

2、蒙陰城區PM10、PM2.5因風向頻率變化因素及污染物輸送擴散距離遠、速度快等特性,在不排除城區建筑工地揚塵、道路揚塵、垃圾焚燒、光化學二次轉變等綜合性內源原因基礎上,從常路點位、高都點位PM10濃度高于城區 46.6%、17.8%來看,應受常路、高都、新泰方向污染外來影響較大。

三、蒙陰縣城區空氣質量內源影響

(一)城區2空氣自動監測站點位污染物日均值同比評價

蒙陰縣環境監測站對4月份城區監測站、開發區2處空氣自動監測站SO2、NO2、PM10、PM2.5日均值進行同比評價,分析數據如下:

1、二氧化硫(SO2):開發區日均值濃度0.044(mg/m3),監測站日均值濃度0.027(mg/m3),開發區日均值濃度高出監測站63%。主要原因是:目前,開發區企業正常生產燃煤鍋爐較多,而城區除部分饅頭房正常營業外,采暖鍋爐及洗浴、茶浴爐等小鍋爐基本全部停產。

2、 二氧化氮(NO2):開發區日均值濃度0.041(mg/m3),監測站日均值濃度0.033(mg/m3),開發區日均值濃度高出監測站24.2%。主要原因是開發區兗石路,各類機動車行駛相比監測站云蒙路,存在量多、尾氣排放量大等現狀;而云蒙路前期通過縣交警大隊實行限行,起到一定改善作用。

3、可吸入顆粒物(PM10):開發區日均值濃度0.112(mg/m3),監測站日均值濃度0.102(mg/m3),開發區日均值濃度高出監測站9.8%。主要原因是通過前期城區灑水降塵,監測站點位PM10比較開發區點位起到一定抑塵作用。

4、細微顆粒物(PM2.5):2處點位濃度相等,符合PM2.5污染物傳送距離遠、傳送速度快的特性。

(二)城區2自動監測站4月份各項污染物日均小時濃度變化趨勢情況

根據對兩監測站在線數據分析,兩點位四種污染物SO2、NO2、PM10、PM2.5的濃度變化趨勢是相同的。

SO2方面:從凌晨0點-5點,SO2出現較高位的穩定區域,說明有部分企業晚上生產,出現偷排現象;從凌晨5點-上午11點,屬于開發區企業、城區饅頭房及餐飲行業繁忙階段,燃煤導致SO2出現高峰值;從19點-23點,SO2出現較高波動,應主要為餐飲業燃煤造成。NO2方面:從凌晨0點-9點,NO2出現每天的最高位區域,說明晚上2處點位機動車處于高峰行駛,導致出現全天最高峰;從中午12點-16點,NO2出現每天的第二高峰,但無明顯規律,說明機動車運輸較無規律。從17點-23點,NO2出現每天的第三高峰,說明機動車晚上開始出現規律性擁擠高峰。

從圖表可以看出,NO2日變化規律基本與SO2基本相同,但NO2污染物濃度變化范圍較大,污染峰值持續時間較長;NO2污染最重出現在上午 0~10點左右;上午8時前后及21點前后污染最重;污染最輕的時段為14~16點。

PM10方面:2監測點位PM10趨勢大部分重合,部分時間階段有變化,監測站較開發區平均濃度較低;從凌晨0點-10點,PM10出現每天的高位區域,主要是晚間機動車行駛帶動道路揚塵,中午道路揚塵及建筑揚塵造成;從中午11點-19點PM10較穩定,應為城區灑水降塵起到一定作用。

PM2.5方面:按照正常比例,PM2.5≈PM10×60-70%; 2監測點位PM2.5趨勢基本重合,符合該污染物傳送距離遠、速度快的特性;從凌晨0點-10點,PM2.5處于每天的高位區域,主要是晚間機動車行駛帶動道路揚塵,中午道路揚塵及建筑揚塵造成。

從圖表可以看出,PM10、PM2.5日內變化規律為早晨6~10時污染物濃度最高、污染最重; 11點后逐漸減輕;16時左右濃度最低、污染最輕;18時后又逐漸加重。

綜上所述,蒙陰縣城區環境空氣質量雖然受到一些外來因素的影響,但主要原因是內源造成的,首要污染物是顆粒物。

四、對策建議

(一)工業企業污染治理

按照市大氣辦關于工業污染治理的相關要求,實施“三個一批”,即限期治理一批、停產治理一批、關停拆除搬遷一批。嚴格行業環境準入,城區內一律停止審批新上燃煤項目;未批先建項目一律停止建設,嚴控新增污染物排放的新上項目、新增產能;其他新上項目環保設施必須嚴格落實“三同時”制度。

(二)城區揚塵治理

所有施工工地必須嚴格落實“六個100%”(施工現場圍擋率、進出道路硬化率、工地物料篷蓋率、場地灑水清掃保潔率、密閉運輸率、出入車輛清洗率達到100%),視頻監控設施聯網貫通且正常運行。

(三)機動車尾氣治理

加快黃標車淘汰步伐,嚴格實行環保標志管理,全面落實機動車先環檢、再安檢措施,尾氣不達標的一律不予辦理注冊、登記、年檢手續。

(四)全面整治燃煤小鍋爐

禁燃區內10噸/小時及以下燃煤小鍋爐限期拆除,或限期改用電、氣鍋爐;開展城區供暖小鍋爐集中整治,不能集中供熱的,限期改用電、氣鍋爐;落實高污染燃料禁燃措施,在禁燃區內,嚴禁新建燃用高污染燃料項目;已建成的使用高污染燃料的項目,一律拆除或限期改用電、氣鍋爐。

(五)餐飲油煙治理

嚴格油煙排放管控。外環線內賓館、飯店、食堂等餐飲業油煙排放單位,必須安裝油煙凈化設施和專用煙氣排放管道;規范露天燒烤,對燒烤攤點進行總量控制,城區范圍內嚴禁新增燒烤攤點。

(六)加大宣傳力度

加強社會宣傳,充分調動群眾支持、參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積極性,為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營造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 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編委會.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3.

[2] 奚旦立,孫裕生,劉秀英編.環境監測(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9篇

>> 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影響空氣質量嗎 基于典型相關分析的空氣質量和經濟發展的關聯性研究 亞洲城市空氣質量分析模型 基于聚類分析法的空氣質量分析 基于優化高斯模型的井下空氣質量分析 昆明空氣質量與經濟發展關系初步研究 EXCEL在空氣質量指數計算及環境空氣質量分析中的應用 基于MATLAB的城市空氣質量評價體系 城市規劃與空氣質量的關系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全國主要城市空氣質量評價 空氣質量與發展 基于Android的城市空氣質量查詢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我國主要城市空氣質量的分析與研究 多元統計方法在空氣質量分析中的應用 新疆城市化效率與經濟發展水平的時空耦合分析 基于城市交通運輸發展水平等級差異變動特征分析 城市群經濟集聚對城市空氣質量的影響 基于MATLAB仿真的城市群空氣質量時空變化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我國城市交通與經濟發展 空氣質量與經濟增長關系測度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是有關2012年我國各省份在城市交通和空氣質量方面的一些直接或間接相關的數據,分別是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家用汽車數量(輛)、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家用汽車數量(標臺)、城鎮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可支配收入(元)、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現金消費支出(元)、地區生產指數(上年=100)、省會城市廢氣中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天數占全年比重(%)、省會城市廢氣中氮氧化物排放量(萬噸)、各地區平均每起交通事故直接財產損失(元)。

三、數據處理

1.數據整理

因為原始數據是分散的,且未按規定排放,所以需要先將數據整理到SPSS中的數據視圖中。數據整理將分以下步進行:(1)將所有數據依次載入到excel工作表中;(2)在變量視圖中定義變量,并依次用x1,x2,…,x8代替原始變量;(3)將excel中的數據導入到數據視圖中。

2.主成分分析過程

通過分析――降維――因子分析,依次將各個變量加入到變量中進行主成分分析,篩選出特征值大于1的每個主成分,依次得到描述統計量,相關系數矩陣,公因子方差,解釋總方差,成分矩陣,成分得分系數矩陣以及成分得分協方差矩陣。

四、結果分析

1.變量及對應內容

x1: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家用汽車數量(輛)

x2:每萬人擁有公共交通車輛(標臺)

x3:城鎮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可支配收入(元)

x4: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現金消費支出(元)

x5:地區生產指數(上年=100)

x6:省會城市廢氣中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天數占全年比重(%)

x7:省會城市廢氣中氮氧化物排放量(萬噸)

x8:各地區平均每起交通事故直接財產損失(元)

2.相關系數矩陣

在由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相關系數矩陣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省會城市廢氣中氮氧化物排放量與各地區平均每起交通事故直接財產損失呈現完全的正相關(=1);

(2)城鎮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可支配收入與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現金消費支出相關性也較強,幾近完全正相關(0.95以上);

(3)省會城市廢氣中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天數占全年比重與城鎮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現金消費支出兩種因素呈現的相關性都很低(0.05以下);

(4)其余各變量間相關程度普遍偏低。

3.解釋總方差矩陣

在得到的解釋總方差矩陣中,總共得到3個主成分,對應的特征值依次為3.742、1.734和1.361,依次的累計貢獻值為46.777%、68.456%和85.468%,已經達到了總貢獻率在80%―85%以上的要求。

4.主成分載荷矩陣

計算得到的主成分載荷矩陣如表1所示。

表1 主成分載荷矩陣

從成分載荷矩陣中我們可以看到,在第一主成分中絕對系數相對較高的有兩項――城鎮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可支配收入(x3)和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現金消費支出(x4);在第二主成分中,絕對系數相對較高的也有兩個――省會城市廢氣中氮氧化物排放量(x7)和各地區平均每起交通事故直接財產損失(x8);在第三主成分中,絕對系數相對較高的還是有兩個――省會城市廢氣中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天數占全年比重(x6)和每萬人擁有公共交通車輛(x2)。

5.主成分分數系數矩陣

計算得到的主成分分數系數矩陣如表2所示。

表2 主成分分數系數矩陣

(1)計算得到每個主成分[4]

令ai表示每個特征向量(列項)(i=1,2,3),X=(x1,x2,…,x8)隨機變量,Fi表示第i個主成分,則Fi=Xai。

(2)計算得到每個觀測值在某主成分下的得分值輸出如表3所示,并加黑標注出得分均為正數的幾個城市。

表3 各大城市主成分得分矩陣

可見,重慶、河北、內蒙古、上海得分均為正,平均得分最高為上海。

6.結果分析

以上已經得出了各個主成分及其構成要素,附帶各因素在相應主成分中所占的系數及比重,總結并得到以下結論:

(1)從第一個主成分的構成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城鎮居民的收入與支出是影響最大的因素。作為決定城鎮交通狀況與空氣質量的主導因素,城鎮經濟發展帶動其他各項水平發展,進而影響到人們的生活。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自然會有買車的想法,特別是在城鎮的一些繁華地帶。當人們普遍都買了車,自然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交通擁堵,既而引發一系列不可避免的交通事故。而且,私家車的不斷增加,會使更多的汽車尾氣排入空氣中,引發一系列的空氣污染,嚴重的時候會使霧霾天氣大量增加。霧霾天更加難以避免交通事故,既而造成一定的財產損失。(2)由第二個主成分的構成情況我們可以看到,空氣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雖然不是造成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卻與交通事故存在著不可忽視的聯系。其實是顯而易見的,在許多城市,汽車尾氣早已成為大氣污染的首要污染源,大氣污染使能見度降低,會嚴重影響到行車安全。(3)由有第三個主成分的構成情況我們可以看到,現如今不斷增加的城鎮公交運營數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空氣質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公交運營數越多,空氣質量越差。(4)從總體得分情況來看,上海是交通與空氣質量相對較好的一個城市。

五、總結

綜上所述,就現今城鎮經濟發展的現狀來看,一味地發展經濟早就已經對城鎮空氣與交通狀況造成了相當大的壓力。所以在今后的發展中,雖然經濟發展依然在首位,但應當多將發展經濟與環境保護結合,真正做到城鎮經濟又好有快發展,以保證人民生活安定。為了城市的健康,更是為了人類的未來,人們應該盡量不用或少用私家車出行,多坐地鐵,以保證綠色出行。

參考文獻:

[1]王保進.多變量分析――統計軟件與數據分析【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8.

[2]宇傳華.SPSS與統計分析,電子工業出版社[M],2007.2.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人的天堂网页 | 欧美在线 在线播放 | 电影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毒 | 日本欧美视频 | 九九热这里只有精品6 | 激情啪啪网| 日本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丝袜精品 欧美 亚洲 自拍 | 免费一级 |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 精品视频二区 | 色女人综合 | 日本视频免费播放 | 你懂的在线观看视频 | 五月花性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级毛片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出 | 97色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久久永久免费中文字幕 | 国内精品日本久久久久影院 | 免费看色网站 | 国产门事件真实视频在线 |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 | 一级毛片免费看 | 五月月色开心婷婷久久合 | www大片|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播 | 国内精品综合九九久久精品 | 97国内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 | aaa免费视频| 狠狠综合久久久综合 | 婷婷色九月综合激情丁香 |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日韩 | a级毛片视频 | 男女羞羞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色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 人人草人人爽 | 色婷婷综合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