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雅思寫作評分標準優選九篇

時間:2023-03-13 11:23:18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雅思寫作評分標準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雅思寫作評分標準

第1篇

關鍵詞:專業八級寫作;雅思;信度;反撥作用

寫作測試是外語能力綜合測試,特別是大規模的標準化測試的一個必要組成部分和評價指標。語言能力測試專家和測試者,試卷研究和開發人員都對此愈加重視。英語專業八級考試(TEM-8)作為唯一針對綜合性大學英語專業學生所設立的語言能力綜合測試,具有專門性、高難度、高權威等特點。而寫作所占的20%的比重也直接關系到受試者最后綜合得分。

一、整體評分與分項評分

整體評分(holistic scoring)或者印象法(impression method)是大規模寫作測試中最常用的評分方法。 所謂整體評分,就是評分者在通讀待評作文的基礎上,根據評分量表(scoring scale)或者評分細則(scoring rubric)評分。評分過程中,沒有分項分,而是在1至5、1至10或1至15區間內整體評分。英語專業八級考試中,評分者通讀后,憑借對文章的整體印象在四個分數段位(6~8,9~11,

12~14, 15~17, 18~20)進行打分。正如Cooper(1977)所說,整體評分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根據評分要求對學生作文進行“排隊”的要求。

分項評分(analytic scoring)或者分析法(analytical method)是將測試語言劃分為幾個組成部分,根據考試要求賦予各部分不同

的權重。雅思的寫作評分標準(band descriptors)將寫作能力劃分為了四個部分,分別是寫作任務回應情況(Task Response),連貫與銜接(Coherence and Cohesion),詞匯豐富程度(Lexical Resource)與語法多樣性及準確性(Grammatical Range and Accuracy)。評分者通過對各個部分分別在1~9分區間打分,然后將四個部分累加后

再進行平均,所得到的平均值就是該評分員所給評分。

二、當前專業八級寫作評分體系問題

1.信度飽受爭議

整體評分的信度如何歷來飽受學界爭議。現有研究結果表明,使用整體評分法時評分員之間的信度相關系數通常可達到0.86,0.90,或0.721~0.932,中數為0.880。評分員自身的信度相關系數可達到0.874~0.936(鄒申,2002)。然而,Vaughan(1991)根據其所做的調查指出,“評分員雖然事先所接受的訓練相同,但評分員的個體差異使得他們在評改作文當中仍會側重作文的不同方面,并且更有可能采用個人的閱卷方式。由此看出,整體評分方法事實上是一種個人獨立思考后作出決定的行為。”這一主觀性和其帶有的不穩定性體現在評閱人評閱方式多樣性。Vaughan(1991)曾經對評分員的風格做過一個調查。調查結果表明評分員各有其鮮明的評閱方式。例如,有的采用“單一側重點”方式(The Single―Focus Approach),側重作文的及格與否。有的是靠“第一印象”評閱(The“First Impression Dominates”Approach),作文所給予的最初印象決定了分數的等級。有的采用“雙重類別”策略(The“Two―Category”Strategy),在評閱中既側重作文的組織又側重作文的語法。還有的則采用“語法為中心”的方法(The Grammar―Oriented Approach)。既然整體評分方法相較其他評分方法更多變,其信度自然更具不

穩定性。

2.缺乏反撥作用

無論是測驗寫作還是課堂寫作,其評估的目的是對學生的能力進行診斷分析,讓學生明確其寫作中存在哪些問題,在哪些方面能力有待加強。因此,評價標準中的描述必須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起到指導作用。有研究者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學科負責人熟悉TEM8考試大綱,但對考試評分標準熟悉程度不夠(約14.7%),對評分標準選擇“不清楚”的人數也是最多的(約13.7%)(徐倩,2012)。在探討反撥作用對日常寫作實踐之間關系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當前英語寫作,尤其是ESL學生在寫作中集中體現的問題。首先,英語專業八級考試測試的是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的英語水平。因此作文時要充分調動創造性和寫作技巧(王馥芳,劉險峰

2003)。以2003年TEM8考試作文題目為例:2003年TEM8作文部分的題目如下:An English newspaper is currently running a discussion on whether young people in China today are(not) more selfcentred and unsympathetic than previous generations were. And the newspaper is inviting contributions from university students.You have been asked to write a short article for the newspaper to air your views. 在對考生試卷統計中,有研究者調查得出,考生的主要問題,并不是來源于文章篇章結構,相反,考生文章結構組織得比較好,也就是說,文章普遍做到了開篇亮出觀點、層次較清晰、論據與主題關系較密切、論述較合情理、結尾點題等。這些都在專八評分標準有所描述。而考生主要的問題出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觀點和內容普遍缺乏新意。絕大多數考生審題時非肯定即否定,持部分肯定或者“無可比性”的考生比例極低,辯證思維不強。(2)語氣鮮明性不夠,體現在文章感染力不強和讀者意識不強。

3.缺乏可操作性

尤其對于缺乏經驗的評分人員尤其如此,在對TEM8寫作考試評分員差異性研究中發現,缺乏經驗的評分人員評分寬松,個別評分人員對評分標準的把握有偏差(張艷莉,彭康洲,2012)。專家和學科負責人都希望分數報告能夠更為具體,不僅提供總分,也要有單項分和各分數段對應語言能力的描述(徐倩,2012)。這都要求寫作評改當中,評分標準和評分描述要更為具體。在TEM8評分標準中,評分標準共分為五檔,而雅思評分標準中卻分為了九檔,在檔位上更為細致。在組織(organization)上,TEM8評分描述顯得缺乏操作性,評分描述從well developed, a generally well developed, an adequately developed, an inadequat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到最低的has neither a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nor coherence.我們可以看出這五個檔位的描述差異細微、籠統,讓缺乏經驗的評分人員感到茫然。相比之下,雅思在結構中評價中凸顯了cohesion或cohesive devices(銜接手段)、paragraphing (分段)、clear progression(清晰的行文推進),central topic within each paragraph(每段的核心主題)等一系列顯性指標,使評分員操作性更強。

三、關于專業八級寫作評分標準與雅思寫作評分標準的幾點

思考

1.鼓勵在評分標準中體現創新,提倡學生日常寫作逆向思維

寫作本身是一個創造性和批判思維的過程。而專業八級寫作中普遍反映出觀點和內容缺乏新意,只有從專業八級寫作評分標準這一“指揮棒”上進行改造,最大程度調動學生寫作創造性和教師教學創造性。

2.培養讀者意識,與中文“讀者責任型”寫作思維不同,英語提倡“作者責任型”寫作思維

所謂“作者責任型”是指英語作者在使讀者理解文章內容方面得承擔大部分的責任。卡普蘭曾說,與漢語作者相比,英語作者認為自己對讀者負有更大的責任(尤澤順,2002)。這就要求評價英文作文時首先要看本文作者是否具有讀者意識,而相應的考試評分標準也必須把讀者意識納入考量。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實踐和教師教學中最大程度地重視讀者意識的培養。Moffett(見鄧志勇,2002)曾說:“任何教寫作的人,其首要任務是培養讀者意識,如果不培養讀者意識,教學難有什么效果。”

3.引入和借鑒雅思分項評分標準

不斷細化和量化評分指標的描述,要避免像“adequately”“relatively”“effectively”等模糊不清的評分描述。增強評分指標的操作性。只有這樣才可以減少不同評閱人所帶來的誤差,最大限度增加專八寫作部分考試的信度。

評分標準的制定是評分效度的基礎,做到如何科學、全面、便于操作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英語作文作為一種英語技能的測試方式,可以考查考生的寫作能力,能較如實地反映其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因而,各種英語考試中作文題常常是必要的項目,在國外一些考試中甚至是唯一的項目。只有不斷借鑒包括IELTS在內的國外標準化英語水平測試寫作評分標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改善專業八級寫作評價信度,操作性以及對于寫作實踐與教學的反撥作用,才能真正將專業八級考試作為英語專業高年級水平測試的公信力和權威性樹立起來,指導我國英語專業學科發展。

參考文獻:

[1]鄒申,楊任明.他們如何使用寫作評分標準?:TEM4新老評分員調查[J].國外外語教學(FLTA),2002(3):1-6.

[2]張艷莉,彭康洲.TEM8寫作考試評分員差異性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2(143):42-46.

第2篇

1 詞匯儲備有限,只會重復使用簡單詞

考生的詞匯量不多,在復習過程中又不看優秀范文,或者即使看了范文,將之與自己寫的文章對照后,也不做任何詞匯積累工作。例如,如果作文中涉及“污染”這個詞的使用,絕大部分考生都選擇用pollution這個詞,并且在行文過程中不停地重復這個詞。這樣重復使用一個詞導致的結果就是作文詞匯得分只能達到5分。

2 有一定詞匯儲備,但不會使用

有些考生復習時會很注意積累范文中的用詞和表達,但總是不得其法,背下來一堆“高大上”但卻不知道如何使用的詞。在考場上,這類考生往往有一種“茶壺里煮餃子――肚子里有貨倒不出”的感覺,即使背了很多詞匯,在考場上也發揮不出來。例如,雖然考生在考試前記住了facilitate (to make it easier for a process or activity to happen)這個詞,但在考場上想表達“計算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語言”的時候,卻仍然寫成了“Computers make it easier for us to learn another language”,而不是“Computers can be used to facilitate language learning”。那么,對于這類考生來說,復習時所做的詞匯積累就毫無意義可言了。

3 用詞不夠準確

有些考生很注重積累詞匯,但在寫作時卻不分語境地隨意使用。其結果是,雖然用了“高大上”的詞匯,卻因為用詞不準確,仍不能得到自己滿意的分數。例如,有些考生在詞典中查到單詞endorse的中文解釋有“贊同,同意”一項,于是決定把作文中的agree全改成endorse。殊不知,這個endorse在《朗文當代英語詞典》中的英文定義是“to express formal support or approval for someone or something”,這意味著endorse表示“同意”時多用于正式場合,并且很多時候是有一定身份的人才可以使用的,例如:“The Prime Minister is unlikely to endorse this view.”因此,考生在作文中直接把這個詞當做“同意”來使用是不準確的。

接下來,筆者將從雅思寫作的詞匯評分標準入手,幫助考生們明確評分標準的要求,同時提出解決上述三個問題的方法。

明確詞匯評分標準的要求

雅思詞匯評分標準中已經明確地闡述了不同分數檔對考生的詞匯要求,下面筆者以5分、6分和7分的評分標準為例,為考生進行分析講解。

5分:uses a limited range of vocabulary, but this is minimally adequate for the task; may make noticeable errors in spelling and/or word formation that may cause some difficulty for the reader

6分:uses an adequate range of vocabulary for the task; attempts to use less common vocabulary but with some inaccuracy; makes some errors in spelling and/or word formation, but they do not impede communication

7分:uses a sufficient range of vocabulary to allow some flexibility and precision; uses less common lexical items with some awareness of style and collocation; may produce occasional errors in word choice, spelling and word formation

從這三個分數檔的要求描述中可以看出,如果考生想達到5分,只需具有有限的詞匯量(limited range of vocabulary),能夠完成作文就好;而如果考生想達到6分,則需要有足夠的詞匯量(adequate range of vocabulary),并使用不常見詞匯(less common vocabulary);7分的要求更高,要求考生有豐富的詞匯量(sufficient range of vocabulary),在詞匯使用方面體現出靈活性(flexibility)和準確性(precision),在使用不常見詞匯的同時也能對語體(style)和搭配(collocation)有一定了解。下面筆者對以上評分標準中提到的關鍵詞做詳細解析,希望能幫考生明確備考方向。

1 詞匯量(range of vocabulary)

對于詞匯量的要求,5分的評分標準中用的形容詞是limited (有限的)。什么樣的情況屬于詞匯量有限呢?舉例來說,如果要描述這樣一個事實:“越來越多的人購買了越來越多的車輛,造成了越來越嚴重的空氣污染。”很多考生多半會寫成:“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buying more and more cars, which caus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air pollution.”這個英語句子的意思表達得很清楚,可在詞匯上只能拿到5分。因為在表示“越來越多”這個概念的時候,more and more這個詞組被重復了三遍,這表現了考生在詞匯儲備方面的匱乏。如果考生想得到6分及以上的分數,就要學會用a/an growing/increasing number of、increasingly來替換more and more,即把本句改成:“A growing number of people are buying more and more cars, which causes increasingly serious air pollution.”對于每個常見含義,筆者建議考生至少要掌握三種不同的英文表達方式。此外,在作文中,考官也會看重考生對不同話題相關詞匯量的掌握情況,以此作為評分的一種依據。比如說,對于犯罪的話題,criminal (罪犯)這個詞是考生在寫作時必然會用上的。除了可以使用lawbreaker、offender這樣的同義轉換詞外,如果考生在考試中能使用一些表示具體犯了某種罪的罪犯的名詞,例如thief (小偷)、juvenile delinquent (少年犯)以及serial killer (連環殺手),也是自身具有充足詞匯量的有力證明。

2 不常見詞匯(less common vocabulary)

什么是不常見詞匯?有很多考生認為不常見詞匯就是大詞、難詞,于是費盡了心思去搜集。其實,所謂的不常見詞匯,是指那些考生在寫作文時往往用不到,但一看范文或官方樣文就認識的詞。如果考生觀察《劍橋雅思考試全真試題集(3~9)》中所提供的官方樣文的話,就會發現樣文里幾乎沒有大詞、難詞。相反,官方樣文的用詞幾乎都是四、六級考查范圍內的詞匯。比如,在上文中筆者曾經提到,一旦說到“污染”這個詞,很多考生的第一反應就是用pollution,而contamination這個詞其實就是六級詞匯中要求考生掌握的詞,它完全可以替換pollution。再比如,表示“破壞環境”這個含義時,大部分考生寫出的表達是damage environment,而“破壞”這個詞可以替換為六級詞匯中的deteriorate。所以,考生只要把大學四、六級考查的詞匯掌握好就行,不需要特意去尋找其他的詞匯資源。

3 靈活性(flexibility)

關于詞匯的靈活性,筆者認為涉及以下兩個方面。(1)利用同義詞或同義的概念替換詞以避免同一詞匯在文章中重復出現。這里利用同義詞是指如果考生在作文中兩次提到了相同的概念,那么考生可以分別用兩個不同的詞來表示。例如,在作文中考生可以分別用important和significant來表示“重要的”以避免重復。而同義的概念替換詞是指兩個可能并非完全同義,但在一定情境下可以相互替換的詞匯。例如,activity (活動)和competition (競爭)的意思并不完全相同,但在談到關于“比賽”這個概念時,這兩個詞都是可以使用的。例如,一場籃球賽是一場競爭(competition),也是一種活動(activity)。(2)通過使用“詞性不同但詞義相同的詞匯”來避免重復。例如,在文章中要表達“日本的石油消耗量居全世界首位,而美國排第二”這個含義時,可以用“Japan consumes the largest amount of oil in the world, while consumption in the US ranks second place”來體現詞匯使用的靈活性。其中,句中的consume和consumption詞性不同,但詞義相同。

4 準確性(precision)

顧名思義,準確性就是指單詞使用的準確程度。在積累詞匯的過程中,考生會背很多同義或可表示相似意義的詞匯,但有些詞匯即使意思相近,在用法上也有很大的區別。例如,筆者在前文提到了endorse這個詞的使用,如果不分場合地用它來代替agree,就會造成表達不當。再如,描述一個人的眼睛大可以用big,雖然big非常常見,但big eyes搭配起來沒有問題。可是如果用enormous (extremely large in size or amount)來形容眼睛的大小,就不恰當了。所以,考生在平時記憶詞匯時要多注意區分詞匯使用的語境,從而確保詞匯使用的準確性。

5 語體及搭配(style and collocation)

Style是指語體的風格。雅思考試中的寫作測試是一個偏向于正式文體的語言測試,所以考生在行文的過程中不應出現過于口語化的內容,也不能用縮略語的形式。例如“I am gonna ...”或“I’d like to ...”這種表達都不應在雅思寫作中出現,而應該用“I will …”或“I tend to …”這樣的表達來替代。評分標準中要求的搭配(collocation)的英文定義是“the way in which some words are often used together, or a particular combination of words”,這要求考生在寫作時要注意詞語的固定搭配。例如,表示“學習知識”應該用acquire knowledge,而不是learn knowledge;表示“犯罪”應該用commit a crime,而不是do a crime。這需要考生在平時多看范文,注意多多積累固定搭配,以提高自己在雅思詞匯方面的得分。

解決詞匯積累和使用難題

事實上,考生在知道了詞匯評分標準的要求后,再遇到問題時就不難解決了。下面筆者就根據詞匯的評分標準,給出解決本文開頭提到的三個問題的方法。

1 積累多樣化的詞語

為了避免在寫作時重復使用有限詞匯,考生在看范文時應對范文中意義相似或相同的詞進行積累和背誦。例如,在《劍橋雅思考試全真試題集6》Test 2的官方樣文中,表示某人觀點的時候,分別用了find、feel、think等詞匯表示“認為”的含義,考生就可以將其歸納總結,并在表達觀點時使用,以確保自己作文中的詞匯表達具有多樣性。

2 仿寫范文

為了避免背過的高級詞匯使用不上,筆者建議考生在平時用仿寫范文的方法進行練習。具體的方法是,首先看一遍范文,理解了范文意思后,自己用英文寫一遍,寫完后把自己寫的文章和范文進行對照,查找異同,找出自己的用詞和范文的用詞有哪些不同之處,并總結范文中的地道詞匯,然后進行記憶。例如,在《劍橋雅思考試全真試題集5》Test 2的官方樣文中,表示“學習”和“好工作”兩個概念時,樣文的用詞分別是academic study and research、reasonable career,而絕大多數中國考生的用詞是study和good job。碰到這種情況,考生就可以將官方樣文中的地道表達記住,下次用時就可以把good job替換成reasonable career。同時,如果想表達的是大學及以上階段的學習,也可以用academic study and research來替換study。

第3篇

關鍵詞: 雅思 議論文寫作 常見問題 應對策略

雅思議論文寫作是一項不容忽視的語言實踐活動,在培養雅思聽力、口語,以及閱讀能力的過程中,雅思議論文寫作可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雅思議論文寫作不僅有助于鞏固雅思閱讀和聽力輸入的語言材料,促使語言知識的內化,提高語言運用的準確性,而且能為雅思口語的表達打下堅實的基礎。如何培養學生雅思議論文寫作能力,突破雅思議論文寫作難關,已成為雅思寫作教學的重點。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感到,影響學生雅思議論文寫作有其諸多原因,下面就從雅思寫作的評分標準方面加以分析。

雅思議論文寫作的評分標準不外乎以下四大方面,即審題、結構、思路和語言。

(一)從審題角度而言,中國考生普遍存在以下三方面問題。

第一,題目中遇見不認識的生詞,因而讀不懂題目。

第二,抓不住題目的討論話題和提問方式,以致跑題。

第三,文章中遺漏了題目中的某些要求,不能完成題目的指定任務。

(二)從結構角度而言,中國考生通常存在以下弊病。

第一,不講究英語議論文寫作中起、承、轉、合的合理布局,各段間缺乏有效的銜接手段。

第二,段落使用不恰當,結構混亂,自由式寫法,即想到哪寫到哪,條理性極差。

(三)從思路角度而言,多數中國考生思路狹隘,表現出如下問題。

第一,遇到問題,無話可說,寫不夠字數。

第二,車轱轆話,說來說去。

第三,前言不搭后語,邏輯性較差。

(四)從語言角度而言,多數中國的學生出現的問題。

第一,很多單詞上的拼寫錯誤,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單詞干脆不會拼寫。

第二,詞匯的使用缺乏變化,即重復使用相同的詞匯。

第三,語法錯誤較多,主要表現在詞性的誤用、固定搭配的誤用、詞序的誤置、時態的誤用等方面。

第四,句型的選擇簡單,單一,缺乏變化。

既然我們搞清楚了問題所在,那么,如何針對以上問題提高雅思議論文的寫作能力呢?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筆者總結出可供廣大中國考生學習和借鑒的方法。

(一)增大閱讀量。古語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寫作是語言輸出的實踐過程,只有達到一定量的輸入,才會有源源不斷的輸出。因此,廣大中國的考生們要多讀英文報紙雜志,如ChinaDaily,21st Century,EnglishSalon,EnglishWorld等。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閱讀可以起到一箭數雕的作用。其一,可以提高閱讀能力。其二,可以擴大詞匯量,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避免詞匯貧乏的窘境。其三,能夠熟悉當今社會熱門話題,如經濟、教育、文化、現代科學技術等,進而吸取有用觀點,開拓思路,活躍文思。其四,可以培養語感及英語思維習慣。實際上,細心的同學會發現,在上述英文報刊和雜志中,有不少評論性的文章與雅思寫作相關。

(二)精讀并研習相關范文。范文為什么要精讀呢?因為這些范文一般是作者精心挑選的,具有較大參考價值,對這些范文不能停留在理解上。但是這樣做是不是意味著大量地背誦范文呢?如果是那樣的話,廣大考生就大錯特錯了。雖然市面上有多數雅思議論文寫作的指導書籍附有范文,但是同學們切忌不可生搬硬套,而是應抱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學習范文的表達方式,精華的觀點,優美的框架等為己所用。

(三)掌握常用的框架結構,即掌握布局謀篇的基本技巧。雅思議論文寫作就像依照圖紙建大樓一樣,也可以稱之為填空過程。這樣一來,要組織好自己的觀點,理解想表達的意思,闡明理由,就變得容易得多了,整篇文章也就會給人一種條理分明的感覺。

(四)熟記常用套句與過度連接詞。在有限的時間里,如果對大量常用套句及過渡詞能運用自如,就可以節省時間來構思,組織,檢查,潤色文章,而不會出現開頭第一句就卡殼的難堪情形。此外,熟練運用過渡詞還有利于文章的“啟、承、轉、合”。

(五)打好堅實的語法基礎。如果沒有打好堅實的語法基礎,就如同建空中樓閣一樣,縱有再好的觀點,再嚴密的論證,都是徒勞的。廣大的中國考生在注意表達文章內容時,卻往往忽視了語言的正確性。因此,熟練掌握并運用各種英語基本句型是寫好雅思議論文的一大關鍵。

(六)掌握基礎的英語議論文寫作理論。掌握基本的議論文寫作要領,廣大考生就可以少走許多彎路。當然,掌握了基本的寫作理論并不意味著一定能寫好文章。但是,同學們一旦對寫作理論有所了解,明白中英文寫作之間的差異,以及中英文思維方式的異同,提高雅思議論文寫作能力也就變成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第4篇

1、從評分標準上看,雅思7分說明英語成績良好。如果總分能考到7分的話,那聽力閱讀至少7.5分以上,因為寫作口語想達到6.5分以上較難,所以需要在其他單項上多加提分以求平衡。

2、英語專業能過專四專八的學生所掌握的詞匯量和對語言的運用能力基本是可以達到雅思6分-7分左右的英語水平。高中英語130以上基本上雅思能考到5-6分。所以要是想考7分就要準備,聽說讀寫四單項不能差。所以是不容易考到7分的。

(來源:文章屋網 )

第5篇

【關鍵詞】雅思寫作;討論型議題;備考建議

一、雅思寫作評分標準

雅思寫作評分分為四個方面,分別是:寫作任務反應情況、連貫與銜接、詞匯資源、及語法多樣性及準確性。

(一)寫作任務反應情況

要求“全面地回應各部分寫作任務;就寫作任務中的問題提出充分展開的觀點,并提出相關的、得以充分延伸的以及論據充分的論點”。首先,要“全面”回應,不能遺漏給定的寫作任務。其次,要做到“準確”回應。要找準題目的主題,并明確對寫作者提出的相關要求。然后,對于自己提出的觀點要做到充分“展開”――不能只是給出觀點而不做相關闡述說明,或者在闡述時的論點沒有相關的論據做支撐,或者即使有論據但是不充分因此無法對觀點進行延展。在整個篇章上講,必須遵循相應的議論文結構。

(二)連貫與銜接

要求“銜接手段運用自如,行文連貫; 熟練地運用分段”。要能夠通過語法、詞匯和邏輯等多樣的銜接手段使整個篇章語義連貫。比如,語法上要懂得綜合運用照應、替代、省略和連接等,詞匯上要懂得運用重述和搭配,邏輯上要懂得運用語境、語用來實現隱形連接。需要注意的是,與中文議論文不同,以雅思為代表的英語議論文在連貫上必須借用相關的明確的銜接手段,不能采用中文“含而不露”的表達手法,在銜接上應當體現明顯的邏輯關系。每一個段落應當圍繞某一主題展開,句子之間邏輯關系分明。段落之間各自完成各自相對獨立的功能和任務,因此要做到分段合理、分明。

(三)詞匯資源

要求“使用豐富的詞匯,能自然地使用并掌握復雜的詞匯特征; 極少出現輕微錯誤,且僅屬筆誤”。詞匯資源不僅要看其豐富程度,看單詞量大小,還要能夠熟練區別使用同義詞、近義詞,并且熟悉不同詞性的詞形變化及其搭配,更要看用詞的得體、地道和準確與否,在不同的語境、語體下的用詞更能體現一個人的語言水平的精準性。

(四)語法多樣性及準確性

要求“完全靈活且準確地運用豐富多樣的語法結構;極少出現輕微錯誤,且僅屬筆誤”。豐富多樣且準確的句型句式體現了一個ESL學習者對英語語言的基本掌控能力。要求不僅會使用各類復合句,還要考慮語境和語篇各方面因素,能夠在最恰當的時候作出表達,而不是為了體現自己的語法能力而生硬地拼湊各類句型句式組成文章,也不能為了句型“高級”而一味追求“長難句”,使得文章生澀別扭。

二、討論型議題要求

(一)任務反應情況

第一是審題,容易無法找到不同觀點所涉及的共同的核心問題所在,即使找到了但是無法“自圓其說”,無法找到相應的論點和論據支撐自己展開論述;更或甚者寫到最后繞得太遠導致跑題。比如在上文所舉例子中,雙方觀點涉及的核心議題可以是“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是否應該給孩子自由”。那么在接下來的論述中,應當緊緊圍繞“規矩”和“自由”兩種方式各自能夠讓孩子有所成長的“理由”展開。一方面,支持父母應當給孩子設立很多規矩來約束他們的行為的人認為,規矩能夠清晰分明地告知孩子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可以盡量避免孩子犯錯或者受到傷害;規矩在孩子行為習慣等方面有立竿見影的約束效果。另一方面,支持應當給孩子自由的人認為,孩子有充分的自由之后可以“試錯”,在不斷的試錯過程中,體驗到教訓,從而可以發自內心地意識到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對孩子的品行有著積極地塑造作用;對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獨立判斷能力也有著不可替代的好處,不迷信權威,不迷信規矩。總之,切入點要大小適宜,太小則無話可說,容易陷入細節,顯得論述牽強;太大則顯得假大空,無法落到實處。

第二大問題則是,論據不充分。習慣喊口號,通篇在講道理。只有論點沒有論據,文章的實證性較差。有的考生即使知道使用相關論據,但囿于詞匯量較小,也無法順暢表達,顯得文章例證單薄,有時甚至因詞匯量小導致所選事例不足以支撐論點,甚至造成論點偏離主題。

(二)連貫與銜接

第一,主要受中西思維差異影響,考生在行文時不習慣使用旗幟鮮明的銜接詞和銜接句。導致句子內部、句子之間、段落之間邏輯性差,或者彼此孤立,讓讀者摸不清頭腦,不知所云。

第二,不清楚英語議論文“總-分-總”的行文結構,每段開頭和結尾也無明顯的主題句、支撐句和總結句。整個文章結構松散,前言不搭后語,導致論證缺乏力度,難以叫人信服。

(三)語言基礎

詞匯資源太少導致論據不足,語法錯誤較多直接影響論證表達。因屬于常規寫作基礎問題,在此不過多贅述。

三、備考建議

(一)積累大量素材。雅思大作文寫作任務涵蓋了家庭與青少年教育、工作與生活、社會現象與現實問題、人類與大自然、文化與傳統、現代科學與技術、運動與健康等與人們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熱點話題,需要考生運用大量事實性的例證進行論述,因此必須使用豐富的寫作素材并對其進行加工。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備考期間,考生可通過新聞報刊和各類原著積素材,這樣才能在考試時做到厚積簿發。

(二)訓練邏輯思維。寫前構思的質量決定了整篇文章的高低,很多中國考生很難實現高分的原因不在于語言質量低下,而在于邏輯思維和論證思路偏差較大。建議考生系統地集中性地進行構思訓練,要能在較短時間之內迅速找準文章的中心議題和切入點,并且迅速擴展開來,形成邏輯清晰、層次分明的可被充分展開的各個分論點。

(三)加強改寫訓練。語言基礎方面,在確保正確、地道的基礎上,進行詞匯和句子的改寫訓練,有助于提升句子的多樣度。在平時訓練時,有意識地積累多種表達方式,并分析不同表達方式的語用環境。

四、結束語

雅思寫作能力培養非一蹴而就,需要考生長期不斷的積累和訓練,本文提供了相關策略上的備考建議,希望能對廣大考生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第6篇

關鍵詞:雅思口語 大學英語口語 口語測試

雅思考試主要是針對打算在以英語作為交流語言的國家或地區學習或工作的人們設置的包括聽說讀寫的英語語言水平考試。作為雅思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雅思口語測試采用外籍考官一對一面對面的問答和對話形式,同時插入錄音手段,公正、合理地測試考生的口語交流能力,因此具有科學性、信度高、客觀性等特點,被眾多語言專家認為是目前國內外能夠客觀反映考生實際英語應用能力的測試系統之一。我國是全球 IELTS 考生最多的國家之一,但據雅思官網近年來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內地考生的口語考試成績平均分數在倒數后幾名,這充分暴露出當前我國英語口語教學存在諸多問題。

1.雅思口語測試內容及評分標準

雅思口語測試包括個人情況介紹,卡片話題描述和深入討論三部分。首先是基本問答部分,考官會提問一些簡單的問題,比如有關家庭、個人興趣以及身邊衣食住行等生活化的話題,初步評估考生的英語基本能力,時間大概3分鐘。第二部分是卡片陳述,考生對于提示卡上的問題有1分鐘思考時間,之后對卡片顯示內容進行2分鐘左右陳述,接著考官根據考生的回答內容提出 1~2個問題。第三部分是深入討論,大概5分鐘,考官會提出比較抽象的話題與考生討論,要求考生針對話題詳細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并進行適當擴展。

雅思口語測試的評分主要依據以下四個方面:語言的流暢程度、詞匯應用、發音準確性和句式豐富性。每項評分分九個分數段,每一分段對應考生相應的口語水平,在對以上四個方面進行分項評分之后,加總除以四算出平均值,是考生的最終得分。從以上所述不難看出,雅思口試的話題范圍廣泛,強調交際性,能夠全面考察考生日常生活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

2.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現狀

近些年來,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大學逐步將大學英語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英語聽說能力上,但是在實際教學實踐中,受種種因素制約,學生的口語得不到有效鍛煉,口語教學的效果不容樂觀。

2.1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

部分大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仍將教學重點放在講解語法、單詞等知識點,不注意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自覺性、能動性,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死記硬背,被動學習。此外,國內統一的四六級考試缺乏口語形式和內容的考試,因此,學生往往覺得口語是否流利對最終的英語成績沒有實質性的影響,學習口語的動機不強,積極性不高。

2.2缺乏良好的口語環境

由于大部分高校非英語專業多采取大班教學,而且課時量有限,導致在實際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仍然占主導地位,學生開口說口語的機會很少,即使有只是局限在與課文內容相關話題的討論中。此外,很多高校由于資金和制度所限,不能聘請大量外籍教師授課,致使學生缺少了與外教進行交流的真實語境。

2.3缺乏科學的口語評價體系

由于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過多重視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因此英語口語教學并沒有得到高校的普遍重視,在英語期末考試中往往沒有口語的測試環節。即使有的學校專門設置了口語考試,評價標準往往過于單一化、主觀化,難以客觀、全面地反映學生真實的口語水平。另外,英語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口語表現也缺乏及時有效的評價,不利于開展有針對性的、系統的英語口語教學。

3.雅思口語測試對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啟示

3.1借鑒雅思口語測試的跨文化因素

作為國際性的語言測試,雅思考試的針對對象明確,主要是為今后在以英語為交流語言的國家學習或工作的人設置,因而雅思考試非常注重跨文化交際,口語測試話題貼近實際,往往涉及文化的不同方面,如學習、飲食、娛樂等。這些話題和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內容正好相符合,因此,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可以借鑒雅思口語注重跨文化交際的特征,加強文化教學,適度地、有計劃、有選擇地介紹有關英語國家的文化常識、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等知識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3.2 科學系統的口語評價體系

由于目前全國并沒有統一的口語測試評分標準,因此各高校可以參考雅思口語測試的評分標準,將每個等級的目標能力進行細化,結合本校具體情況來制定適合學生的評分等級和標準。另外,教師在現行教材的基礎上,借鑒雅思口試中的高頻話題來建立題庫,減少學生的猜題或背題目答案現象,提高口語測試的效度和信度。同時,可以探索在口語測試中使用錄音機,真實、客觀地記錄學生的交際能力。

雅思考試通過不斷改革測試手段,在有效度、可行性等方面做得越來越細致,已經成為語言項目考試的參照標準,因此,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應充分借鑒其科學性和交互性的特點,不斷深入改革口語教學,顯著提高學生口語實際的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涼月.雅思口語真題分類破解[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第7篇

[關鍵詞]雅思口語測試;交際特征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05-017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5-082 [本刊網址]http://

一、引言

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發展,英語口語能力已經成為衡量外語人才基本素質的重要指標。由于語言測試在語言學習及教學上有著重要的影響,這種影響在測試中被稱為“反撥作用”或“后效作用”,使得語言測試成為了用于評估和改革當前教育體系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其中口語測試是直接測驗學習者語言口頭交際能力的最好方法,最能體現真實交際的特點,所以越來越多的高校將英語口語測試放到平時教學或期末測試中進行,以此為教學服務,并直接影響教學。然而受高校學生人數多,考試時間短,考試硬件軟件不完善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測試的結果往往缺乏真實性。因此,研究并借鑒有效的口語測試系統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雅思考試是由劍橋大學地方委員會、英國文化協會及澳大利亞教育國際開發署共同舉辦的面向母語為非英語人士的水平考試。共分為聽力、閱讀、寫作和口語。雅思口語測試話題來源于實際生活,擁有豐富的文化要素,體現了其注重交際能力的本質和跨文化交際的需要。而且雅思口語測試采用科學的評分方式,即分項式評分系統,考官根據具體的評分細則從四個不同方面給分,而不是傳統的根據考生應試表現給一個整體分數。這些特征很好說明了雅思口語測試注重口語交際能力,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較高的可信度,因此可以成為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測試改革的標桿。

二、研究背景

(一)交際語言測試的理論模式

交際語言測試的核心為交際能力學說。這一學說最早由美國社會語言學家德爾?海姆斯在1972年提出,其即一個人的語言能力不僅包括能夠正確造出語法正確的句子,還包括能夠恰當使用語言的能力,即語言運用能力。他的交際能力學說為日后交際語言教學及交際語言測試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必要的理論基礎。

加拿大學者卡納爾和斯溫在此基礎上豐富并補充了交際能力學說,為外語測試提供了更為科學的理論基礎。他們認為交際能力模式由兩部分組成,交際能力和實際運用,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技能;1.語法能力,也就是遣詞造句的能力;2.社會語言能力,即在不同的社會語言環境中表達話語的能力;3.策略能力,就是在交際過程中的應變能力。

美國學者巴克曼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交際能力學說,提出了語言能力包括語言組織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活動技能的理論。其全面性及綜合性受到了當今學者的一致認可。他的理論研究對外語教學與測試有著非常具體的指導作用。其中,語言組織能力強調語法能力和語篇能力,語言使用能力強調功能能力和社會語言能力,而策略能力可以細化理解為估計衡量、目標確定、策劃、實施的能力。

(二)交際語言測試的顯著特點

交際語言能力測試既要考查考生的語言知識,又要考查其在有意義的語境中能否恰當得體地使用目標語言。也可以說,交際法測試的目的就是要評價語言學習者在真實且有意義的交際語境中應用語言的能力。與傳統語言測試不同,交際測試中的考生則是“局內人”,他參與語言交際測試即互動的過程,并與交際對象合作/協商達到信息交流,對這個過程的評價得出測試結果(武尊民2002:10)。交際語言測試擺脫了分立式測試試圖對綜合性的語言行為作分類式的歸納以及綜合性測試目的不明與題目之間相互依賴的明顯不足。分立式測試的優點是題目相互間具有獨立性,綜合性測試的優點則是語境明確,交際性測試則把兩者的優點結合起來,被認為是語言測試的理想模式。

Weir(1993)認為交際語言測試有以下主要特征:(1)重點是意義。(2)語境化。(3)語言活動帶有可接受的目的性。(4)有實際意義的言語。(5)使用真實的語言材料。(6)文本處理有真實性。(7)考試結果不可預見。(8)以互動為基礎。(9)考生在真實心理狀態下展示語言能力。(10)根據實際交際結果判斷成績。

三、雅思口語測試系統的交際特征

(一)雅思口語測試形式和評分標準

雅思口語考試采用一對一的英語面試形式。考試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紹和問答,口語考官會提一些簡單問題了解考生的基本信息,并初步評估考生的基本英文能力。內容主要涉及名字、家鄉、教育或職業背景及空閑生活話題(4-5分鐘);第二部分是個人長談,考官會給考生出示一張主題卡片,卡片上有主題描述的相關問題。拿到卡片后,考生有一分鐘的時間準備,然后就所給出的話題作出1-2分鐘的陳述;第三部分是雙向討論,考官會問一些比較抽象且有一定深度的問題,考生應適當拓展問題,時間在4-6分鐘。

雅思口語測試采用了科學的分項式評分系統(analyticalscoring system),即考官不是根據考生的口語應試表現打一個整體分數,而是根據具體的評分細則給分(每個單向的評分標準為9分,最低為1分,最高為9分)。雅思口語測試從四方面進行評分:語言流暢程度(Fluency&Coherence)、詞匯應用程度(Lexical Resource)、發音準確程度(Pronunciation)和語法準確程度(Grammar Range&Accuracy)。

(二)雅思口語測試系統的交際特征

1.雅思口語測試在題目任務設置上,是對交際測試理論題型設置的具體闡釋。在測試真實性,交互性以及綜合性方面,雅思口語測試所基于的理論框架也都充分體現了交際語言測試的理論精髓。雅思口語考試里三個部分的考題是依照先后順序逐漸加大難度,以考查常規技能開始,即是以考生身邊的事物為起點討論的,讓考生有話可說,從而使他們情緒放松,為后面的交互任務做準備。在考查即席技能方面,雅思以文字信息或圖片信息提示為輸入渠道,運用話語鏈、信息差和解決問題等形式讓考生完成所規定的交際任務。雅思口試中話題討論起著關鍵的作用,由圖片指示引發話題讓考生對一定的話題通過描述、互相討論,提問、回答、反駁、提出建議、做出解釋、禮貌勸告、做出決定等等。該形式能夠測試出考生的即席講話能力,也能反映出考生的各種能力,可以說這是一種比較有效的口試形式,也符合現代語言交際理論。雅思口語測試不僅考察了考生的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也考查了考生語言完成交際任務的能力,重視語言的真實性、功能性、交互性、綜合性(包括語言的準確性、得體性、流利性)。 2.雅思口語測試所提倡的評分要素也是基于語言交際測試的等級評分設計模式。交際測試法評分方式注重語言信息的傳遞,既重視考生語言表達的得體性,更強調交際目的的達成和整體印象,因此可結合分析法和印象法,形成新的評分標準和方式。可把考生的口語表達按整體印象分為從純熟講話者,很好的非母語講話者,好的說話者,到基本能講話者,無口語表達能力等若干等級,每個等級對應一定分值。并將每個等級的目標能力進行細分,從交際目的的達到即內容的完整和表達的妥當性上進行進一步明確規定。讓考官在打分時能有所依據,對號入座。

第8篇

關鍵詞 雅思考試 英語水平 本科生 國際交流項目

中圖分類號:H19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5.06.019

National Public Undergraduate Students’ English Eligibility Criteria

CHEN Huiti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Gangdong 510420)

Abstract Currently, the "outstanding undergraduat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s selected measures" provisions, foreign language proficiency of the applicant is required to achieve a certain standard before they participate in the selection of non-Western countries to study in the absence of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of the applicant, it may be by participating in the "National Foreign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 "(WSK), IELTS or TOEFL test to demonstrate their English proficiency. This paper on one of the IELTS discussions demonstrate the reasonableness of its first as a public school English undergraduate level measurement tools, then part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nese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Harding for the study, tries to demonstrate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s into the undergraduate study of foreign universities reasonable IELTS score.

Key words IELTS; English level; undergraduat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

1 雅思作為英語合格標準測量方法的合理性

1.1 雅思考試概況

學術類雅思考試對考生的英語水平進行測試,評估考生的英語水平是否滿足申請本科及研究生及以上學位的要求。據雅思官方網站介紹,截至2014年,雅思考試已獲得全球135個國家逾9000所教育機構、雇主單位、專業協會和政府部門的認可,其中包括超過3000所美國院校,以及所有英國、澳大利亞及加拿大高等院校。①

1.2 雅思考試優勢

使用雅思考試作為申請人英語水平的測量方法好處在于:首先,所有雅思考試的題目均由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外語考試部設計,該部門自上世紀初起即開始對語言學習及測試進行研究,具有世界領先的水平及相當豐富的經驗。其次,雅思考試進入中國多年,在準備出國深造的學生當中認知度較高,有利于申請人做好考前準備,使考試成績充分反映考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最后,雅思考試在全國很多地區均設有考場,考試進行的頻率也較高,申請人可以就近參加考試。并且考試成績在考后兩周公布,方便申請人有計劃進行申請準備。

英美國家眾多知名高校均認可雅思成績,足以說明該考試作為英語語言能力測量方法的可靠性。因此,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使用雅思成績作為申請人的英語水平評判標準是合理且合適的。

2 合格分數線的設定

《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選派辦法》規定外語水平達到雅思6.5分的申請人才具備申請條件,本文試圖通過對美國哈町大學部分中國留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及學習情況進行研究分析,以檢視目前的合格分數線是否合理。

2.1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的方法為訪談法,研究地點為美國阿肯色州哈町大學,對象為13名曾經參加過雅思考試,于2014年8月從國內到美國學習的中國留學生,2名給這些學生上語言課程的老師,以及1名負責留學生管理的行政人員。13名留學生在國內均已接受了兩年的英語語言培訓,并修讀了部分商務類本科專業課程(雙語授課),雅思成績均在5.0~6.5分的區間內。9名雅思成績沒有達到6.0的學生進入哈町大學后需要先修讀語言過渡課程,課程考核通過后方可繼續修讀其他本科專業課程。本次訪談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1)留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2)語言運用能力對學生的課程學習的影響;(3)目前的雅思錄取分數是否合理;(4)國內學生作為本科插班生進入美國高校學習的合理的雅思錄取分數線是多少。收集到的數據首先經過整理分類,然后再加以歸納總結。

2.2 研究數據

2.2.1 學生的觀點

問題一:你認為要成功完成在美國的學業在語言能力上有什么要求?

(1)聽力能力要較強,要適應美式發音,且在即使不能完全聽懂的情況下依然能長時間保持專注力。(2)閱讀速度要快,否則不能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后閱讀學習任務。這也要求需要具備較大的詞匯量。(3)學術寫作能力很重要,這方面的能力在國內很少得到鍛煉,并且中文學術寫作與英語學術寫作無論是在體系及措辭都有許多不同,較難達到老師的要求,且容易出現用詞不當或語句不通等情況。(4)課程涉及課堂討論及課后與本地同學合作完成作業,口語表達不流利會導致不敢開口表達。

問題二:你認為最需要在哪方面得到幫助?

(1)在學習方法方面有更多的指引。(2)雖然語言課程有講解如何完成不同形式的作業,但是如果有更多一對一的輔導會更好。(3)希望有更多途徑了解美國本土文化。

問題三:你認為除了語言能力之外還有哪些方面會直接關系到是否能完成美國的學業?

(1)獨立思維能力。在國內時比較依賴于老師的講解及網上的資料,遇到問題第一個反應就是上網找答案,容易出現抄襲的情況。(2)時間管理能力。(3)學習積極性及自控能力。(4)健康的體魄。(5)較強的抗壓能力。

問題四:以你目前的英語熟練程度能順利完成本科學業嗎?你認為雅思達到多少分對順利畢業有保障?

6分以上不需要參加過渡課程的學生均認為自己可以順利完成學業,6分以下的學生有5位認為通過努力應該可以畢業,有4位認為自己信心不足,不確定是否可以順利畢業。所有13位學生一致認為出國前雅思達到6分對后面的專業課學習較有保障。

2.2.2 老師及行政人員的觀點

問題一:你覺得中國留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如何?

(1)讀寫能力相對聽說能力要強,書面作業一般的完成情況較好,但是如果需要口頭表達他們就不一定能很好地完成。(2)通過語言課程的學部分學生有明顯的提升。(3)縱向思維能力比橫向思維能力強,一個問題找不同答案的能力還需要提高。(4)獨立思考能力較弱,部分學生在寫作時有抄襲情況。

問題二:你認為雅思考試成績可以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嗎?

(1)雅思考試本身還是可以比較全面準確地反映學生的英語水平的,特別是寫作及一對一的口語部分,可以讓學校很直觀地了解到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2)雅思考試是一個語言能力測試,不能直接與學業成績劃等號。雅思成績好不意味著課業成績就一定會好。

問題三:目前學校對留學生的語言水平要求如何?你認為這個要求合理嗎?

目前學校對就讀本科學位的留學生要求雅思最低要達到6.0分,在5.0到6.0分區間的學生要修讀語言課程,低于5.0分的學生學校不會錄取。學校現正考慮把5.0提高到5.5分。原因是根據往年經驗,5.0分的學生最后能通過語言課程測試的幾率較低,一旦通不過測試學生需要重新參加雅思考試,并達到6.0分才能進入本科學習。如此一來,學生最后能順利畢業的可能性也會降低。2名老師和1名行政人員均認為雅思成績6.0分是比較合理的錄取分數線。

2.3 數據分析

2.3.1 訪談數據分析

(1)可以聽懂課堂講解的梗概,能跟上老師的思路,明白老師的指示。在小組討論中能基本聽懂同學的發言。(2)具備一定的詞匯量,在閱讀教科書和查閱資料時可以進行快速閱讀,在較短的時間內理解文章大意,點出重要理論及數據。(3)能夠撰寫學術類論文,做到觀點清晰,數據與實例列舉得當,語句通順。(4)口語表達較流暢,在小組討論中能說清自己的觀點,能與老師和同學交流學習情況。(5)對美國商務文化有一定了解。

2.3.2 雅思考試各部分考核內容及要求

(1)聽力部分有兩節與日常生活相關和兩節與學習學術相關的內容,這些內容均與在美學習商務課程的內容非常接近,因此這部分可以很好地考查學生是否能應付留學生活及學習需要。(2)閱讀部分要求考生快速讀懂文章及段落的主旨,看懂文章列出的數據與表格,并能找出所需的具體信息。這些能力也是本科生在閱讀課本和資料時所必需的。(3)寫作兩個任務中第一個任務要求就題目所列的信息用學術語言表述出來,第二個任務要求考生就某個問題表達觀點并進行論述。留學生在學科學習中所遇到的寫作任務多為雅思寫作任務二中的議論文,因此兩者相關度也很高。

2.3.3 合理的雅思錄取分數線

就以上對商務類專業本科生的數據分析,對應雅思相應部分的考核要求,參照相關評分細則,得出以下結論:

(1)聽力部分6分,學生可“理解多數一般難度的正式與非正式交流,包括一些與常識和生活經驗相關的抽象概念及觀點”。②(2)閱讀6分,學生可“理解較多與學習工作相關的難度適中的文本”。③(3)寫作5.5分,學生可“表達相關的立場及觀點”,并進行舉證說明。(4)口語5.5分,學生可“以較長的篇幅”描述事件或表達觀點,并且條理較清晰。

由此可得錄取分數線為總分6.0分,寫作及口語單項不應低于5.5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公派出國的本科生所選專業各有不同,對英語語言能力的要求也會不同,筆者認為錄取分數線不宜一刀切。

3 總結

目前《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選派辦法》規定雅思成績要達到6.5分的要求對于就讀商務類本科課程的申請人要求較高,可能會導致英語能力稍弱的優秀本科生失去申請機會。因此,基于以上研究建議把錄取分數線降低為6.0分,使更多的優秀本科生可以獲得申請資格,參與競爭公派出國交流項目的選拔。

注釋

① http:///PDF/Guide_Edu-%20Inst_Gov_2013.pdf.

②③因雅思官方沒有給出聽力與閱讀的評分標準細則,故參考了《加拿大語言標準》,該標準可與雅思單項成績可一一對應。

參考文獻

[1] Allwright, J & Banerjee, J, 1997, Investigating the accuracy of admissions criteria: A case study in a British university, Lancaster: Centre for Research in Language Education, Lancaster University.

[2] Davies, A, 2008, Assessing Academic English Testing English Proficiency 1950-89: The IELTS Solu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3] Graham, J, 1987,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the prediction of academic success’, TESOL quarterly, 21(3), pp505-521.

第9篇

關鍵字: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語域、中學寫作、新要求

一、語域知識的習得是《英語課程標準》的新要求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55頁)所附的寫作評價標準中明確提到:對學生的作文主要從內容要點、語言使用效果、結構和連貫性、格式和語域以及與目標讀者的交流五個方面進行評價。可以采用綜合性評價,也可以采用分析性評價。通常采用分檔次按等級評分制。其中第五檔分類高分標準如下:

第五檔(新課程標準)

——很好地完成了試題規定的任務;

——按要求寫出了內容要點;

——語言結構和詞匯選用恰當、豐富;語言錯誤極少;

——有效采用不同的連接手段,層次清楚;

——格式和語域恰當;——完全達到與目標讀者交流的目的。

附:(原標準對比)第五檔(很好):

——完全完成了試題規定的任務。

——覆蓋所有內容要點。

——應用了較多的語法結構和詞匯。

——語法結構或詞匯方面有些許錯誤,但為盡力使用較復雜結構或較高級詞匯所致;具備較強的語言運用能力。

——有效地使用了語句間的連接成分,使全文結構緊湊。

——完全達到了預期的寫作目的。

其中最后兩項和原來的高考評分標準有著很大的區別,其要求進一步明確:①強調格式和語域恰當;②強調達到與目標讀者交流的目的。而這其中"語域"的概念在中學階段英語教學中是個新鮮詞匯,第一次提到,并且明確列入評分標準之中。因此,了解其含義及要求,對于我們教師當前如何有效指導學生的寫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那么,什么是語域呢?

二、語域的涵義

語域(register):[ (linguistics)range of vocabulary, grammar etc used by writers in professional contexts. ]是指根據語言使用的社會情景定義的一種具有某種具體用途的語言變體,如科技語體、藝術語體、政論語體、公文語體等等。簡言之,指在專業領域中作者所使用的詞匯,可以理解為與題目相關領域的vocabulary。"各語域的詞匯具有明確的語域功能"(王玨,1999)。比方說:photograph與photo均可指照片、圖片,但photograph是newspaper language,屬于正式體,一般常見于報刊雜志,而photo則是隨便體,使用較為自由,這主要是語域功能的差異造成的。一般情況,法律、科技、報道,講演詞,政論文等都比較正式,而小說中文體、語域最復雜,要視情況而定,不可一概而論。

三、語域的區別但是,目前中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寫作培訓時間很少,有限的時間又多放在應試講評上,缺乏對語域等全局層次的特征傳授。學術英語(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研究專家Hyland博士曾指出,學生的絕大多數語篇語域知識是通過在寫作中表達自己的思想獲得的(1998: 243)。什么是冷漠體,正式體,商量體,隨便體,親密體,正式體,半正式體,公共體,半非正式體,非正式體等只有在語篇環境或講話者的口吻中才能體會出來。不同的語域語言變體彼此是有區別的,如果用幾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一下就會看得很清楚。如"湯姆病了,今天沒去上學",如果說Tom didn't go to school, because he was ill.這就是一句公共語,而如果說Tom was ill ,so he didn't go to school.這就是口語體,即非正式語體,如果說:Being ill ,Tom didn't go to school或Tom didn't go to school because of illness.都是正式語體(當然這句話的內容用這種句式表達并不合適)。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用原因從句的表達方式是比較正常的,用so連接的句子顯得不怎么正式,用抽象名詞和分詞短語的形式都顯得十分正式。

另外有些表示相同意思的不同表示形式也有語域方面的區別。如according to和in accordance with,前者為公共語,而后者為正式用語,It is important 和It is of importance相比,也是前者為公共語,而后者為正式體。甚至連冠詞的用法都可以表示這種區別,The horse is a useful animal; A horse is a useful animal; Horses are useful animals。第一種用定冠詞加單數名詞表示類屬的是正式用法,而用不定冠詞加單數名詞表示類屬的則為公共語,最后一種,復數泛指的類屬表示法則為非正式語體。四、語域使用應遵循的要求

在語言是否達到與目標讀者交流的目的的制約下,寫作中語域的使用應遵循以下要求:

(一)合乎規范

事物、現象之間的相似性、相關性和相通性是詞語跨域使用產生的基礎,事物和現象之間的這些關系使人們可以通過比喻、借代、引申的手法進行表達。如:"bug"一詞譯成漢語"臭蟲"。其電腦術語義指"系統、設備或程序中的一種錯誤或故障"。"臭蟲"獲其殊榮完全是因為搔擾電腦科研人員晚上工作,遭人痛恨而得。這就要求人們在選擇詞語時,注意使用詞語中最具普遍性的意義。要多模仿原汁原味的精美句型、短文,使用比喻、借代、典故等不能生搬硬套,必須理解其文化背景,適應交際的需要,符合詞語規范化的原則,才能避免chinglish的。

(二)準確貼切

即coherence( being (of ideas, thoughts, speech, reasoning, etc) connected logically or consistently; easy to understand; clear.)連貫性,一致性。可以理解為觀念、思想、言論、推理等表達" 準確、合乎邏輯;前后一致;讓人易懂。這就要求寫作時明確試題規定的任務,準確貼切地選擇詞語有效地表達事物的概念和人的思想情感。如不能準確地理解詞語的詞義就去跨域使用,必將會出現詞不達義、張冠李戴的現象,達不到指稱事物和目標讀者交際的目的。如要表達的是演講稿、發言稿,則語言必須符合口語習慣,隨意體較為受歡迎,如果過多地采用正式體則顯得教條、呆板,缺乏應有的生機活力,語言也就沒有感染力。如:為了幫助學生認識到因果關系表達的豐富性及其文體差別,減少過分依賴死記硬背常用范式的熟悉度,我們從原因表達用詞because等其它因果標記(諸如as,since與for,以及復合介詞類(because of/as a result of等)、名詞類(cause/reason等)、介詞(with/through/by等)、動詞類(cause/result in/contribute to等)的語料的掌握上,應該提供給學生足夠的語境練習以強化域語知識的掌握。

例如:I am not able to watch TV, because I live in school.(逗號顯示非正式的特征)I cannot watch TV because my dorm has no TV set. 用since, for表共享原因可能更好,因為本句重點說明我無法看到電視,進而為以后闡釋自己對外界知識了解不多提供立論基礎;但作者提供的原因并不直接,他所認為的共享知識-"學校宿舍沒有電視"并非一定共享。另外,be able to 指'能力',實際上作者想表達'不可能'-cannot。

(三)避免濫用

即cohesion( tendency to stick together.)凝聚力。凝聚力,可以理解為圍繞一個中心展開討論,思路清晰,支持有力,不寫與題目無關的東西。為追求新奇、標新立異或故作高深,有人不顧是否達到與目標讀者交流的目的,把詞語跨域使用作為一種新穎、超常的言語方式大加運用,必將適得其反。中國學生易受發展性因素和漢語負遷移的影響,過分依賴于漢語運用的感覺且表現出明顯的口語化現象,偏離了原汁原味英語語篇運用的常規。因此,作為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要多分析語言現象,注意詞匯句型的語域功能,多積累,多感知,多體會,方能為寫出好文章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只有充分理解語域的內涵及其功能特點,才能把握好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中學寫作的新要求,才能寫出內容充實、要點全面、語言豐富、文字優美、行文連貫、過渡自然、表達地道、語域恰當的好文章,才能完全達到與目標讀者交流的目的,也才能很好地完成試題規定的任務,取得理想的高分。

參考書目:

1.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2. 2003年高考英語試卷及答案(天津卷)掃描版評分標準(人民網)

3. 《英語翻譯課程學習方法》凡夫著

4. 《對于雅思考試寫作評分標準的解析》賴勁松著

總論:新課程標準中"語域"的概念在中學階段英語教學中是個新鮮詞匯,第一次提到,并且明確列入評分標準之中。語域知識的習得是學生寫作能力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難點,因此,了解其含義及要求,對于我們教師當前如何有效指導學生的寫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比方說:photograph與photo均可指照片、圖片,但photograph是newspaper language,屬于正式體,一般常見于報刊雜志,而photo則是隨便體,使用較為自由,這主要是語域功能的差異造成的。

關鍵字: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語域、中學寫作、新要求

一、語域知識的習得是《英語課程標準》的新要求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55頁)所附的寫作評價標準中明確提到:對學生的作文主要從內容要點、語言使用效果、結構和連貫性、格式和語域以及與目標讀者的交流五個方面進行評價。可以采用綜合性評價,也可以采用分析性評價。通常采用分檔次按等級評分制。其中第五檔分類高分標準如下:

第五檔(新課程標準)

——很好地完成了試題規定的任務;

——按要求寫出了內容要點;

——語言結構和詞匯選用恰當、豐富;語言錯誤極少;

——有效采用不同的連接手段,層次清楚;

——格式和語域恰當;——完全達到與目標讀者交流的目的。

附:(原標準對比)第五檔(很好):

——完全完成了試題規定的任務。

——覆蓋所有內容要點。

——應用了較多的語法結構和詞匯。

——語法結構或詞匯方面有些許錯誤,但為盡力使用較復雜結構或較高級詞匯所致;具備較強的語言運用能力。

——有效地使用了語句間的連接成分,使全文結構緊湊。

——完全達到了預期的寫作目的。

其中最后兩項和原來的高考評分標準有著很大的區別,其要求進一步明確:①強調格式和語域恰當;②強調達到與目標讀者交流的目的。而這其中"語域"的概念在中學階段英語教學中是個新鮮詞匯,第一次提到,并且明確列入評分標準之中。因此,了解其含義及要求,對于我們教師當前如何有效指導學生的寫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那么,什么是語域呢?

二、語域的涵義

語域(register):[ (linguistics)range of vocabulary, grammar etc used by writers in professional contexts. ]是指根據語言使用的社會情景定義的一種具有某種具體用途的語言變體,如科技語體、藝術語體、政論語體、公文語體等等。簡言之,指在專業領域中作者所使用的詞匯,可以理解為與題目相關領域的vocabulary。"各語域的詞匯具有明確的語域功能"(王玨,1999)。比方說:photograph與photo均可指照片、圖片,但photograph是newspaper language,屬于正式體,一般常見于報刊雜志,而photo則是隨便體,使用較為自由,這主要是語域功能的差異造成的。一般情況,法律、科技、報道,講演詞,政論文等都比較正式,而小說中文體、語域最復雜,要視情況而定,不可一概而論。

三、語域的區別但是,目前中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寫作培訓時間很少,有限的時間又多放在應試講評上,缺乏對語域等全局層次的特征傳授。學術英語(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研究專家Hyland博士曾指出,學生的絕大多數語篇語域知識是通過在寫作中表達自己的思想獲得的(1998: 243)。什么是冷漠體,正式體,商量體,隨便體,親密體,正式體,半正式體,公共體,半非正式體,非正式體等只有在語篇環境或講話者的口吻中才能體會出來。不同的語域語言變體彼此是有區別的,如果用幾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一下就會看得很清楚。如"湯姆病了,今天沒去上學",如果說Tom didn't go to school, because he was ill.這就是一句公共語,而如果說Tom was ill ,so he didn't go to school.這就是口語體,即非正式語體,如果說:Being ill ,Tom didn't go to school或Tom didn't go to school because of illness.都是正式語體(當然這句話的內容用這種句式表達并不合適)。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用原因從句的表達方式是比較正常的,用so連接的句子顯得不怎么正式,用抽象名詞和分詞短語的形式都顯得十分正式。

另外有些表示相同意思的不同表示形式也有語域方面的區別。如according to和in accordance with,前者為公共語,而后者為正式用語,It is important 和It is of importance相比,也是前者為公共語,而后者為正式體。甚至連冠詞的用法都可以表示這種區別," The horse is a useful animal; A horse is a useful animal; Horses are useful animals。第一種用定冠詞加單數名詞表示類屬的是正式用法,而用不定冠詞加單數名詞表示類屬的則為公共語,最后一種,復數泛指的類屬表示法則為非正式語體。

四、語域使用應遵循的要求

在語言是否達到與目標讀者交流的目的的制約下,寫作中語域的使用應遵循以下要求:

(一)合乎規范

事物、現象之間的相似性、相關性和相通性是詞語跨域使用產生的基礎,事物和現象之間的這些關系使人們可以通過比喻、借代、引申的手法進行表達。如:"bug"一詞譯成漢語"臭蟲"。其電腦術語義指"系統、設備或程序中的一種錯誤或故障"。"臭蟲"獲其殊榮完全是因為搔擾電腦科研人員晚上工作,遭人痛恨而得。這就要求人們在選擇詞語時,注意使用詞語中最具普遍性的意義。要多模仿原汁原味的精美句型、短文,使用比喻、借代、典故等不能生搬硬套,必須理解其文化背景,適應交際的需要,符合詞語規范化的原則,才能避免chinglish的。

(二)準確貼切

即coherence( being (of ideas, thoughts, speech, reasoning, etc) connected logically or consistently; easy to understand; clear.)連貫性,一致性。可以理解為觀念、思想、言論、推理等表達準確、合乎邏輯;前后一致;讓人易懂。這就要求寫作時明確試題規定的任務,準確貼切地選擇詞語有效地表達事物的概念和人的思想情感。如不能準確地理解詞語的詞義就去跨域使用,必將會出現詞不達義、張冠李戴的現象,達不到指稱事物和目標讀者交際的目的。如要表達的是演講稿、發言稿,則語言必須符合口語習慣,隨意體較為受歡迎,如果過多地采用正式體則顯得教條、呆板,缺乏應有的生機活力,語言也就沒有感染力。如:為了幫助學生認識到因果關系表達的豐富性及其文體差別,減少過分依賴死記硬背常用范式的熟悉度,我們從原因表達用詞because等其它因果標記(諸如as,since與for,以及復合介詞類(because of/as a result of等)、名詞類(cause/reason等)、介詞(with/through/by等)、動詞類(cause/result in/contribute to等)的語料的掌握上,應該提供給學生足夠的語境練習以強化域語知識的掌握。

例如:I am not able to watch TV, because I live in school.(逗號顯示非正式的特征)I cannot watch TV because my dorm has no TV set. 用since, for表共享原因可能更好,因為本句重點說明我無法看到電視,進而為以后闡釋自己對外界知識了解不多提供立論基礎;但作者提供的原因并不直接,他所認為的共享知識-"學校宿舍沒有電視"并非一定共享。另外,be able to 指'能力',實際上作者想表達'不可能'-cannot。

(三)避免濫用

即cohesion( tendency to stick together.)凝聚力。凝聚力,可以理解為圍繞一個中心展開討論,思路清晰,支持有力,不寫與題目無關的東西。為追求新奇、標新立異或故作高深,有人不顧是否達到與目標讀者交流的目的,把詞語跨域使用作為一種新穎、超常的言語方式大加運用,必將適得其反。中國學生易受發展性因素和漢語負遷移的影響,過分依賴于漢語運用的感覺且表現出明顯的口語化現象,偏離了原汁原味英語語篇運用的常規。因此,作為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要多分析語言現象,注意詞匯句型的語域功能,多積累,多感知,多體會,方能為寫出好文章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只有充分理解語域的內涵及其功能特點,才能把握好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中學寫作的新要求,才能寫出內容充實、要點全面、語言豐富、文字優美、行文連貫、過渡自然、表達地道、語域恰當的好文章,才能完全達到與目標讀者交流的目的,也才能很好地完成試題規定的任務,取得理想的高分。

參考書目:

1.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2. 2003年高考英語試卷及答案(天津卷)掃描版評分標準(人民網)

3. 《英語翻譯課程學習方法》凡夫著

4. 《對于雅思考試寫作評分標準的解析》賴勁松著

淺談高中英語寫作中語域知識的習得

蘇州市吳中區甪直中學方周明

總論:新課程標準中"語域"的概念在中學階段英語教學中是個新鮮詞匯,第一次提到,并且明確列入評分標準之中。語域知識的習得是學生寫作能力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難點,因此,了解其含義及要求,對于我們教師當前如何有效指導學生的寫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比方說:photograph與photo均可指照片、圖片,但photograph是newspaper language,屬于正式體,一般常見于報刊雜志,而photo則是隨便體,使用較為自由,這主要是語域功能的差異造成的。

關鍵字: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語域、中學寫作、新要求

一、語域知識的習得是《英語課程標準》的新要求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55頁)所附的寫作評價標準中明確提到:對學生的作文主要從內容要點、語言使用效果、結構和連貫性、格式和語域以及與目標讀者的交流五個方面進行評價。可以采用綜合性評價,也可以采用分析性評價。通常采用分檔次按等級評分制。其中第五檔分類高分標準如下:

第五檔(新課程標準)

——很好地完成了試題規定的任務;

——按要求寫出了內容要點;

——語言結構和詞匯選用恰當、豐富;語言錯誤極少;

——有效采用不同的連接手段,層次清楚;

——格式和語域恰當;——完全達到與目標讀者交流的目的。

附:(原標準對比)第五檔(很好):

——完全完成了試題規定的任務。

——覆蓋所有內容要點。

——應用了較多的語法結構和詞匯。

——語法結構或詞匯方面有些許錯誤,但為盡力使用較復雜結構或較高級詞匯所致;具備較強的語言運用能力。

——有效地使用了語句間的連接成分,使全文結構緊湊。

——完全達到了預期的寫作目的。

其中最后兩項和原來的高考評分標準有著很大的區別,其要求進一步明確:①強調格式和語域恰當;②強調達到與目標讀者交流的目的。而這其中"語域"的概念在中學階段英語教學中是個新鮮詞匯,第一次提到,并且明確列入評分標準之中。因此,了解其含義及要求,對于我們教師當前如何有效指導學生的寫作就顯" 得尤為重要和迫切。那么,什么是語域呢?

二、語域的涵義

語域(register):[ (linguistics)range of vocabulary, grammar etc used by writers in professional contexts. ]是指根據語言使用的社會情景定義的一種具有某種具體用途的語言變體,如科技語體、藝術語體、政論語體、公文語體等等。簡言之,指在專業領域中作者所使用的詞匯,可以理解為與題目相關領域的vocabulary。"各語域的詞匯具有明確的語域功能"(王玨,1999)。比方說:photograph與photo均可指照片、圖片,但photograph是newspaper language,屬于正式體,一般常見于報刊雜志,而photo則是隨便體,使用較為自由,這主要是語域功能的差異造成的。一般情況,法律、科技、報道,講演詞,政論文等都比較正式,而小說中文體、語域最復雜,要視情況而定,不可一概而論。

三、語域的區別但是,目前中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寫作培訓時間很少,有限的時間又多放在應試講評上,缺乏對語域等全局層次的特征傳授。學術英語(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研究專家Hyland博士曾指出,學生的絕大多數語篇語域知識是通過在寫作中表達自己的思想獲得的(1998: 243)。什么是冷漠體,正式體,商量體,隨便體,親密體,正式體,半正式體,公共體,半非正式體,非正式體等只有在語篇環境或講話者的口吻中才能體會出來。不同的語域語言變體彼此是有區別的,如果用幾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一下就會看得很清楚。如"湯姆病了,今天沒去上學",如果說Tom didn't go to school, because he was ill.這就是一句公共語,而如果說Tom was ill ,so he didn't go to school.這就是口語體,即非正式語體,如果說:Being ill ,Tom didn't go to school或Tom didn't go to school because of illness.都是正式語體(當然這句話的內容用這種句式表達并不合適)。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用原因從句的表達方式是比較正常的,用so連接的句子顯得不怎么正式,用抽象名詞和分詞短語的形式都顯得十分正式。

另外有些表示相同意思的不同表示形式也有語域方面的區別。如according to和in accordance with,前者為公共語,而后者為正式用語,It is important 和It is of importance相比,也是前者為公共語,而后者為正式體。甚至連冠詞的用法都可以表示這種區別,The horse is a useful animal; A horse is a useful animal; Horses are useful animals。第一種用定冠詞加單數名詞表示類屬的是正式用法,而用不定冠詞加單數名詞表示類屬的則為公共語,最后一種,復數泛指的類屬表示法則為非正式語體。四、語域使用應遵循的要求

在語言是否達到與目標讀者交流的目的的制約下,寫作中語域的使用應遵循以下要求:

(一)合乎規范

事物、現象之間的相似性、相關性和相通性是詞語跨域使用產生的基礎,事物和現象之間的這些關系使人們可以通過比喻、借代、引申的手法進行表達。如:"bug"一詞譯成漢語"臭蟲"。其電腦術語義指"系統、設備或程序中的一種錯誤或故障"。"臭蟲"獲其殊榮完全是因為搔擾電腦科研人員晚上工作,遭人痛恨而得。這就要求人們在選擇詞語時,注意使用詞語中最具普遍性的意義。要多模仿原汁原味的精美句型、短文,使用比喻、借代、典故等不能生搬硬套,必須理解其文化背景,適應交際的需要,符合詞語規范化的原則,才能避免chinglish的。

(二)準確貼切

即coherence( being (of ideas, thoughts, speech, reasoning, etc) connected logically or consistently; easy to understand; clear.)連貫性,一致性。可以理解為觀念、思想、言論、推理等表達準確、合乎邏輯;前后一致;讓人易懂。這就要求寫作時明確試題規定的任務,準確貼切地選擇詞語有效地表達事物的概念和人的思想情感。如不能準確地理解詞語的詞義就去跨域使用,必將會出現詞不達義、張冠李戴的現象,達不到指稱事物和目標讀者交際的目的。如要表達的是演講稿、發言稿,則語言必須符合口語習慣,隨意體較為受歡迎,如果過多地采用正式體則顯得教條、呆板,缺乏應有的生機活力,語言也就沒有感染力。如:為了幫助學生認識到因果關系表達的豐富性及其文體差別,減少過分依賴死記硬背常用范式的熟悉度,我們從原因表達用詞because等其它因果標記(諸如as,since與for,以及復合介詞類(because of/as a result of等)、名詞類(cause/reason等)、介詞(with/through/by等)、動詞類(cause/result in/contribute to等)的語料的掌握上,應該提供給學生足夠的語境練習以強化域語知識的掌握。

例如:I am not able to watch TV, because I live in school.(逗號顯示非正式的特征)I cannot watch TV because my dorm has no TV set. 用since, for表共享原因可能更好,因為本句重點說明我無法看到電視,進而為以后闡釋自己對外界知識了解不多提供立論基礎;但作者提供的原因并不直接,他所認為的共享知識-"學校宿舍沒有電視"并非一定共享。另外,be able to 指'能力',實際上作者想表達'不可能'-cannot。

(三)避免濫用

即cohesion( tendency to stick together.)凝聚力。凝聚力,可以理解為圍繞一個中心展開討論,思路清晰,支持有力,不寫與題目無關的東西。為追求新奇、標新立異或故作高深,有人不顧是否達到與目標讀者交流的目的,把詞語跨域使用作為一種新穎、超常的言語方式大加運用,必將適得其反。中國學生易受發展性因素和漢語負遷移的影響,過分依賴于漢語運用的感覺且表現出明顯的口語化現象,偏離了原汁原味英語語篇運用的常規。因此,作為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要多分析語言現象,注意詞匯句型的語域功能,多積累,多感知,多體會,方能為寫出好文章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只有充分理解語域的內涵及其功能特點,才能把握好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中學寫作的新要求,才能寫出內容充實、要點全面、語言豐富、文字優美、行文連貫、過渡自然、表達地道、語域恰當的好文章,才能完全達到與目標讀者交流的目的,也才能很好地完成試題規定的任務,取得理想的高分。

參考書目:

1.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2. 2003年高考英語試卷及答案(天津卷)掃描版評分標準(人民網)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经 |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天堂 | 午夜精品亚洲 | 国产成人最新毛片基地 | 网站毛片 | 日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 | 四虎影视库永久在线地址 | 国内a级毛片 | 欧美操大逼视频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啪 | 55窝窝影院纶理电影在线 | 4虎成人 |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天天插狠狠干 | 国产一区自拍视频 | 狠狠五月婷婷 | 忘忧草影院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鸭 | 五月婷婷激情视频 | 手机成人av |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不卡 | 日日网站 | 久久精品福利 | 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 | 97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五月月色开心婷婷久久合 | 天天狠天天天天透在线 | 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俺 | 乱码一码二码三码四码公司 | 欧美高清视频性播放 | 中国一级毛片国产高清 | 日韩精品第二页 | 欧美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 久久新视频 | 激情综合五月网 |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影院免费 | 借种无删减版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