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節能相關知識優選九篇

時間:2023-06-08 15:17:59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節能相關知識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節能相關知識

第1篇

關鍵詞:負荷率 空載損耗 負載損耗供電半徑綠色照明

引言

目前能源緊缺,我國又是一個能源消耗大國,每年從國外進口大量天然氣和石油等能源,而且我國人均資源和能源都相對比較貧乏,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50%,在能源利用率方面僅占30%,而發達國家能源利用率一般可達50 %以上,與我國相鄰的日本,其能源利用率可達到57%。我國的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是發達國家的2~3倍。因此,增強建筑電氣節能意識,加強環境保護是企業生存的必要措施和根本保證。

1變壓器的選型

通常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在進行變壓器選型時,首先要考慮選用損耗小的節能變壓器,而反映變壓器損耗大小的主要參數就是空載損耗P0、負載損耗PK、附加雜散損耗等。空載損耗P0 又稱鐵損,是一個不隨負荷變化,與變壓器工作溫度變化無關的參數,但它是常年消耗,所以在選擇變壓器時應予以足夠重視和關注;另一個是衡量變壓器產生損耗水平的重要指標――負載損耗PK , 又稱銅損,是一個與變壓器工作溫度和負荷率大小有關聯的損耗。許多廠家都會在樣本中給出在一定溫度下的負載損耗PK 值(如F級、H級絕緣不同溫度時) ,如表1所示。

表1不同型號的干式變壓器空載及短路損

從表1可看出:

(1) SCB10 干式變壓器的鐵損和銅損均遠比SCB9低。

(2) 同一型號干式變壓器工作溫度為120 ℃時的銅損比工作溫度為75 ℃時高。

(3) 變壓器容量越大,則鐵損越大,所以認為容量選擇過大不僅會增加基建投資,還會使鐵損比重明顯增大。

(4) 除了兩回路供電的一、二類負荷需要兩臺以上變壓器外,從減少損耗角度考慮,在容量相等的情況下,多臺干式變壓器會比單臺和少數幾臺干式變壓器損耗更大。

(5) SBH11-M非晶變空載損耗最低,但負載損耗一般,大容量規格目前生產不多,普及和推廣有一定的難度。

(6) 對季節性負荷(如冷凍機等)也可采用雙容量變壓器,用繞組串、并聯的方式運行,通過磁通密度變化來適應季節性負荷變化。這種變壓器在低負荷時,具有極低空載損耗,只有普通變壓器的5 %以下,比非晶變損耗還低,從而取得了很大的經濟效益。

目前新穎節能干式變壓器SGB11-R比SCB9空載損耗減少40 %。比SCB10系列空載損耗降低24 %,負載損耗也降低了11. 7 %。

2合理選擇供電電壓等級

在相同線路長度和線芯截面條件下,輸送相同功率的線路損耗與配電電壓平方成反比。電壓等級越高,線路損耗越小。與此同時,縮短線路供電半徑,不但可以減少供電線路損耗,同時還能保證電能質量,減少電壓降,這就是要設置負荷中心的原因和合理選擇供電半徑的重要性。另外,在選擇供電電壓等級時,還需要綜合權衡后舍取。

2.1關于供電半徑的提法,據《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電氣篇》(2003版)第3. 1. 3

條規定,變配電所的位置應靠近負荷中心或大容量設備(如冷凍機房、循環水房等) ,低壓供電半徑不宜超過200 m時, 當供電計算容量超過500 kW ,供電距離超過200 m時,宜設置變配電所。

(2) 根據GB 12497―1995《三相異步電動機經濟運行》第7. 3. 3條規定,容量在200 kW 以上應優先選用高壓電動機。

(3) JGJ 16―2008《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第3. 4. 2條規定,“用電設備在250 kW 或需用變壓器容量在160 kVA 以上者,宜以10 ( 6) kV供電”。

(4) 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DGJ 082107―2004《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第7. 3. 3條規定,

“單臺用電功率大于350 kW 的電動機宜采用中壓電動機”。

(5) 上海市建設和交通委員會(2008) 828號第1. ( 4). 8 條規定, 除變頻供電外, 單臺大于550 kW的電動機(含電制冷機組) 應采用10 (6) kV電源供電;單臺額定功率大于350 kW的電動機(含電制冷機組)宜采用10 ( 6) kV電源供電。

綜上所述, 在確定供電等級時,應綜合考慮用電負荷的大小、供電距離、初投資及年運行費用等各種因素,進行優化選取。

3綠色照明和節能

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設計標準》第3. 2. 3條規定:一般情況下,室內照明不應采用普通照明白熾燈,推薦采用細管管徑直管型熒光燈。用緊湊型熒光燈替代普通的白熾燈可節電70 % ~80 % ,推廣應用細管熒光燈( T8型)比傳統的鹵粉熒光燈( T12 型) 提高光效約

15 %~30 %。以T8型36 W 為例,三基色中色溫燈管代替常用鹵粉熒光燈( T12 型),發光效率提高34 % ,,顯色指數Ra提高到80以上。在工程設計時,未寫明采用稀土三基色熒光燈,制造廠家自然不肯提供三基色熒光燈, 因價格差異10 %。在今后工程設計時或招標文件中,應寫明采用三基色節能熒光燈管,這樣才比較切合實際。

但無論是采用緊湊型熒光燈,細管熒光燈( T8型)和金鹵燈都需要相應地配置鎮流器。由

于氣體放電燈配電感鎮流器功率因數較低,因此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設計標準》第3. 3. 5條規定:“直管型熒光燈應配用電子鎮流器或節能型電感鎮流器”。又如對于T5直管熒光燈,由于采用電感鎮流器不能保證可靠啟動,必須選用電子鎮流器。同時,在選用不同型號燈具時,還應注意不同場所的環境溫度。

如圖1所示,T8型熒光燈最佳工作環境溫度為25℃, T5型熒光燈最佳工作溫度為35℃,在最佳工作環境溫度下,燈管的光通量輸出最高。環境溫度低于或高于該值時,光通量都會下降。由此可見,這就特別適合具有空調設施的車間,環境溫度為25 ℃的紡織、化纖工廠。T5型熒光燈管在環境溫度為35 ℃時,其光通量輸出最高。因此也同樣可以獲得合適的環境溫度。

第7. 4. 5條規定:“每個照明開關所控的光源數不宜太多。每一房間燈的開關不宜少于2個(只設置一個光源的除外) ”。這一條節能措施通常是被忽略的,因此在工廠設計中也應特別引起重視。

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設計標準》第7. 2. 10條規定:“供給氣體放電燈的配電線路宜在線路或燈具內設置電容補償,功率因數不低于0. 9”。例如,在采用T8型熒光燈管,選用節能型電感鎮流器時,必須裝設電容器補償,使單燈功率因數達到。這樣可以減少線路的電壓降和無功損耗。傳統的電感鎮流器自身功耗約占光源功率的20 %,而節能型電感鎮流器的自身功耗約占光源功耗的10 % ,壽命為7 ~10 a, 并具有諧波少、價格低等優點;電子鎮流器的自身功耗僅為2~3W,壽命一般為3~5 a,具有低頻閃和功耗低等特點,這對嚴格執行強制性規范GB50034―2004《建筑照明設計標準》第6. 1. 7條,確保降低照明功率密度(LPD )限值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在工程設計時不可忽略鎮流器或變壓器的損耗。

4結語

第2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 年1 月-2015 年1 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82 例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61 例,女21 例,年齡55~85 歲,所有患者均為擇期行單側髖關節置換術,按照隨機分層分組法將82 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自愿參加本文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觀察組46 例,男34 例,女12 例,平均年齡(61.92.4) 歲;致病因素:股骨頸骨折19 例,類風濕性關節炎8 例,創傷性關節炎5 例,股骨頭壞死11 例,良性和惡性骨腫瘤3 例;固定方式:非骨水泥固定35 例,骨水泥固定11 例;術前Harris 評分12~42 分,平均(31.092.15) 分;病灶位于左側者29 例,右側者27 例。對照組36 例,男27 例,女9 例,平均年齡(60.62.8) 歲;致病因素:股骨頸骨折17 例,類風濕性關節炎6 例,創傷性關節炎3 例,股骨頭壞死8 例,良性和惡性骨腫瘤2 例;固定方式:非骨水泥固定29 例,骨水泥固定7 例;術前Harris 評分10~43 分,平均(30.842.38) 分;病灶位于左側者19 例,右側者17 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圍術期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圍術期給予階段式康復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包括:

(1) 良肢位擺放干預,良肢位是為了保持肢體的良好功能而將其擺放在一種或姿勢,是從治療護理的角度出發而設計的一種臨時性,其能夠使術后關節相對穩固,從而預防預防術后關節出現病變模式,促進患者術后關節功能康復。

(2) 早期康復干預,早期康復主要在于恢復關節功能,在康復鍛煉和治療中預防髖關節內旋超過中立位等過大禁忌動作,鍛煉方法包括踝泵部、臀肌收縮、足跟滑動、髖關節屈曲等,康復鍛煉效果較好者可逐步練習高椅坐位。

(3) 鞏固康復鍛煉,根據患者切口愈合、肌力恢復及疼痛等情況,逐步增加訓練強度,期間可增加柔韌性綜合功能訓練,期間指導患者避免雙叉上樓等易導致人工關節受力過大動作,同時指導仰臥位膝關節屈曲、蝶式牽引、提踵練習、哈殼式運動及坐位曲髖等訓練。

(4) 術后晚期康復干預,患者在術后3 個月后可視情況指導患者進行交替性上下樓梯,髖關節屈曲活動度可逐步增加至90,亦可進行單膝貼近胸壁練習,完成較好者可進行托馬斯式牽引訓練,在不引起疼痛前提下進行仰臥位直抬腿訓練,同時指導患者進行髖部伸肌、外展肌肉等抗阻訓練,逐步幫助患者恢復平衡感及日常生活能力。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術后髖關節穩定性、活動度、關節功能優良率、康復鍛煉依從性及生活質量。

(1) 術后12、24 周采用MX 三維步態分析系統進行髖關節穩定性及活動度測定,通過骨盆傾斜角度評價髖關節穩定性,傾斜角越大說明髖關節穩定性越高,通過運動弧度對髖關節活動度進行評價,弧度越大說明關節活動度越高。

(2) 關節術后功能采用Harris 標準進行評價,該評分標準分別從疼痛、日常活動、步態、行走輔助、行走距離、畸形、活動范圍共計7 個維度進行評價,各維度及總評分越高說明關節功能恢復越佳,總分在0~100 分,90~100 分表示關節功能優,80~89 分表示關節功能良,70~79 分表示關節功能可,70 分以下者表示關節功能差。優良= 優+ 良。

(3) 康復鍛煉依從性采用筆者所在醫院自制問卷表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康復鍛煉時間、鍛煉強度等,根據調查結果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及不依從三類。

(4) 生活質量采用GQOLI-74 量表進行評價,該量表共計5 個維度及74 個單項,每個單項分為5 級,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佳。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 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 x-s) 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__ (%) 表示,比較采用字2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術后關節穩定性及活動度比較

觀察組術后髖關節穩定性及活動度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術后關節功能優良率比較

觀察組術后關節功能Harris 評分及關節功能優良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3。2.3 兩組康復鍛煉依從性比較觀察組康復鍛煉完全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2.4 兩組術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觀察組術后生活質量GQOLI-74 量表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第3篇

念;知識點;辯證

〔中圖分類號〕 G718〔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1)09(A)―0075―01

一、關于結構和功能的基本概念

從廣義上說,結構指物質系統內各組成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客觀事物都以一定的結構形式存在、運動和變化。功能是物質系統所具有的作用、能力和功效。結構與功能是一個相對的范疇,是辯證統一的。

就植物體而言,結構指植物體某一部分的層次、組成等構造性特點。形態一般指某一部分的外觀特點,包括形狀、顏色、大小等。結構一般都與形態緊密關聯,一般統稱為形態結構。功能指植物某一部分在植物生命活動中的作用,一般理解為生理功能。

二、有關“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重要知識點

1.細胞壁的結構與功能。細胞是植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一般分為細胞壁和原生質體兩大部分。細胞壁處于細胞的最外邊,其結構從外向內一般分為胞間層、初生壁,有的還具有次生壁,其組成成分為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果膠質,這些物質有硬度、彈性和韌性,還有一定的通透性,這些結構特點與細胞壁完成保護、運輸等功能是相適應的。

2.葉綠體的形態結構和功能。高等植物的葉綠體為扁橢圓形、球形等,每個綠色細胞含有幾個、幾十個或數百個葉綠體,所以葉綠體的總表面積要比葉片面積大很多,這就有利于光合作用;葉綠體表面有兩層生物膜,能選擇性進行物質交換;葉綠體內分為基粒和基質兩部分,基粒由許多類囊體片層整齊有序地堆疊起來,有利于光能的集中吸收和傳遞,促進光化學反應的快速進行;基質為水溶液環境,存在酶類、無機離子、核糖體等,有利于光合作用碳同化的進行。可見葉綠體從形態到內部結構,包括其組成成分,都是與光合作用相適應的。

3.風媒花、蟲媒花的形態結構和傳粉方式。風媒花要依賴風力進行傳播,所以花粉具有體積小、質量輕、無香味、不鮮艷、數量多等特點,雌蕊柱頭呈羽毛狀等便于接受花粉;蟲媒花要依賴昆蟲傳播,所以具有花大、花粉粒粗糙和有粘性等特點。

4.氣孔的形態結構與功能。氣孔是植物進行水氣交換的主要通道,構成氣孔的保衛細胞有啞鈴型或腎臟型,其靠近氣孔器的一面細胞壁厚,其他面較薄,能隨著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而膨脹和收縮,從而調節氣孔開張和關閉。

5.水稻氣腔和通氣。水稻由于長期生活在有水的環境下,其莖稈基部薄壁組織里分布一些大型氣腔,有利于水稻通氣。

6.鱗芽與抗寒。許多木本植物的芽都為鱗芽,鱗片外面常覆蓋絨毛或蠟質,有利于鱗芽的抗寒越冬。

7.禾本科植物的泡狀細胞與抗旱。禾本科植物葉片的上表皮中有許多呈扇形排列的泡狀細胞,壁薄,有大液泡,干旱時,泡狀細胞失水收縮,使葉片卷縮起來,以減少水分散失,空氣潮濕時又吸水膨脹使葉片展開。

第4篇

關鍵詞:建筑工程;墻體節能;質量監督

中圖分類號:TU198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調查統計顯示人類取自自然界的物質原料50%以上用來建造各式建筑及其附屬設施建筑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物質資源在建成后的使用過程中也將消耗大量的能源。在環境污染調查中,與建筑有關的污染占社會生活總體污染的34%建筑垃圾在人類活動所產生的所有垃圾中占40%。在我國大力推進城市化進程的今天新增建筑將消耗大量的土地及物質資源而且還將消耗大量的能源。

一、我國墻體工程施工的構成和作用

自建筑事業發展開始,我國的墻體工程就因其自身的重要性,在建筑事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墻體工程是建筑工程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不同的劃分標準,墻體可以進行不同劃分,如果按照墻體受力情況劃分,可以分為承重墻和非承重墻;如果按照墻體構造方式,可以分為實心墻,燒結空心磚墻,空斗墻,復合墻等;如果按照按墻體材料分類進行劃分,可以分為磚墻、加氣混凝土砌塊墻、石材墻、板材墻、整體墻等。不同的劃分方式展現了墻體在選材和構造上的多樣性,從而為節能建設提供了多方面的考量。

墻體工程的主要作用是承重、圍護或分隔空間,在承重方面它主要是通過對墻體的受力情況實現的,通過對對墻體進行穩定性的設計,使墻體可以承受上部屋頂、樓板所傳來荷載,從而實現建筑的基本構架;在圍護方面,通過一順一丁式、全順式、順丁相間式、多順一丁式等排列組合方法,使墻體在圍護方面表現的橫平豎直、砂漿飽滿、錯縫搭接,從而有效的保障了墻體維護的穩定性;在分隔空間方面,它主要是通過墻體使建筑與外部空間進行分割,并使建筑內部進行間與間的分割,一方面實現了建筑空間的獨立性,另一方面也使建筑起到了保溫、隔音的效果。

二、建筑工程墻體節能施工質量監督存在的問題

2.1缺乏有效的市場監督制度

建筑工程墻體在進行施工的過程, 受許多方面的影響。如對設計圖紙是否嚴格遵循, 建筑承包商是否嚴格按照材料要求進行采購,建筑過程中是否及時提交檢測報告等。這些不能由國家利用國家權力進行監督, 只能依靠市場進行自身的調節與監督,然而,從我國建筑工程施工的實際情況來看, 我國市場并沒有很好地發揮監督的作用, 缺乏有效的監督制度, 使得建筑工程的墻體節能施工質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2.2對建筑圖紙沒有進行嚴格要求

要對建筑工程墻體節能進行施工, 首先需要有建筑設計圖紙。就我國目前來看, 部分建筑工程, 尤其是私人承包的小型建筑工程, 對于設計圖紙并沒有嚴格進行審查與規范, 導致在施工過程中發現問題, 建筑施工隊伍臨時對其進行更改, 最終導致施工效果與設計存在一些差距。如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 出于節能的目的, 圖紙設計采用的是較小的窗戶, 但由于涉及不規范, 使得建筑工程整體缺乏美感, 甚至不協調, 承包商出于將建筑工程賣出的利益心理, 為了美觀臨時采用大型的窗戶, 導致墻體失去了節能效果。

此外, 還有些建筑工程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 由于材料的價格、經濟效益等問題, 擅自購買質量較差的材料,也導致了無法發到建筑設計圖紙中建筑工程墻體節能的質量要求。

2.3節能驗收、檢驗缺乏相關的制度與機構

在建筑工程竣工后, 需要對其進行驗收, 然而, 在我國, 承擔驗收任務的往往只是建筑工程的承包商、設計者, 對其墻體節能的效果往往不能從專業的角度進行驗收, 只能憑借日常的經驗去判斷。

在對墻體節能施工質量進行檢驗時, 雖然我國有相關的實驗室和現場檢驗制度, 但是由于高昂的檢驗費用以及繁雜的程序, 許多建筑工程中沒有對其進行專業的檢驗, 這就導致了節能施工質量在施工過程中難以得到保障。

三、加強對建筑工程墻體節能施工質量監督的對策

3.1建立健全市場監督制度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具有較大自主性的市場經濟, 市場可以根據其自身規律進行調整與規范。因此, 為了更好地規范建筑工程墻體節能施工的質量, 需要建立健全市場監督制度。

市場監督制度所依靠的力量是市場自身的, 可以通過建立相關的監督協會, 利用民間組織的力量, 對建筑工程所采購的材料、施工過程以及竣工驗收進行監督, 并對施工隊伍進行管理。與此同時, 形成統一規范的施工隊伍,建筑工程在進行施工時, 通過監督協會來尋找正規的施工隊伍, 該施工隊伍必須對監督協會負責, 若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可以直接與監督協會進行溝通, 并最終由監督協會處理。

3.2政府發揮作用, 對建筑工程進行監督

即使建立健全了市場監督制度, 由民間組織對建筑工程墻體節能施工的監督也沒有最終的約束力與強制力, 并不能從根本上規范建筑施工的過程。

因此, 政府必須發揮其作用, 利用國家權力, 對于建筑工程的行政許可、行政審批進行嚴格的規范與具體的調查, 只有符合要求的建筑工程才能準許其進行施工。此外,還需要對建筑工程的驗收、竣工進行監管, 政府可以通過專業檢驗檢查機構進行, 為建筑工程指派專業的技術人員,檢驗其墻體節能施工是否符合相關的質量標準, 對于不符合質量標準的采取嚴厲的處罰措施, 以此作為警戒。

3.3嚴格按照建筑施工圖紙進行, 規范建筑施工材料

建筑工程的設計圖紙是建筑工程進行施工的基礎, 也是施工的靈魂, 必須嚴格按照圖紙進行。為了進一步規范施工過程, 在進行建筑工程圖紙設計時, 必須通過專業人員進行, 合理考慮建筑工程的整體效果和墻面節能施工,對建筑工程進行科學化的設計。此外, 進行施工設計圖紙審批時也必須嚴格按照相應的制度來執行, 不得隨意由建筑施工隊伍決定。最后, 施工過程中, 若由于客觀原因,不得不對建筑施工圖紙進行更改, 必須暫停所有的施工工作, 由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評估后確定更改才能繼續進行。與此同時, 必須嚴格規范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施工材料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了施工結果最終能否有效地起到節能的作用, 在進行施工前, 必須對節能材料進行審查與檢驗, 并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評估, 出具檢驗報告, 確認材料具有節能的效果才能進行施工。

3.4建立健全相應的檢驗機構

誠然, 節能建筑工程在我國已經出現了許多, 但是真正符合節能標準的建筑工程則少之又少。除了在施工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外, 建筑工程缺乏相應的檢驗機構也是導致這個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雖然我國已有相應的檢驗機構, 但是由于價格高昂、程序繁雜, 很少建筑工程會選擇對其進行墻體節能檢驗。因此, 為了真正實現對建筑工程的節能檢驗, 相應的機構可以采取公私合營、股份制等方式, 使得更多的民營企業進行參與, 降低其進行檢驗的價格。此外, 建筑工程還可以通過采用聘請檢驗機構中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的形式進行, 在施工的過程中, 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監督與指導, 能更好地保障建筑工程墻體節能施工的質量。

四、結束語

建筑能耗在社會商品總能耗中所占的比率持續上升在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建筑節能將超越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等成為節省社會能耗的首要方面。政府及其相應職能部門可以對建筑工程項目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的監督檢查減少建筑工程設計與施工環節出現的紙漏赴絕“ 豆腐渣” 工程。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人均資源占有量與世界平均水平相距較遠,能源增長速度也跟不上經濟增長速度。做好建筑工程墻體節能是社會降低能耗的一個重要環節,需要施工部門、監理部門、政府部門各方進行協調合作。

參考文獻:

第5篇

【關鍵詞】礦石制酸;硫磺制酸;工藝比較;節能分析與研究

一、前言

隨著我國硫酸工業大型化的迅猛發展,生產技術和裝備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節能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本文首先分別對礦石制酸與硫磺制酸工藝進行了論述,并對硫磺制酸與礦石制酸工藝的優勢與提高硫磺制酸節能的主要措施進行了研究,以供同仁參考。

二、礦石制酸工藝流程

(1)工藝流程

(2)過程分析

(1)礦料

礦料為硫鐵礦,主要成分為FeS2。礦料平均含硫為30%,各礦區的含硫量波動大,且含有砷、氟元素。因為生產1It硫酸需耗1t礦料,故礦料需求量大。由此造成運輸量巨大,運輸費用高,且堆放場地大的問題。

(2)粉碎

因為進廠的礦料大小不一,且有部分塊料。在進入沸騰爐焙燒之前必須進行破碎,以達到3.5mm×3.5mm以下的要求。大塊料采用腭式破碎機破碎,再用反擊式破碎機進一步破碎。在此過程中產生大量粉塵,對環境污染相當嚴重,能耗也大。

(3)焙燒

破碎合格的礦料投入沸騰爐焙燒,二硫化鐵與空氣中的氧反應生成二氧化硫。

4FeS2+llO2=8SO2+2Fe203+3305.36kJ

生產1 mol SO2產生0.25 mol Fe203

S的原子轉化率為100% , O的原子轉化率為72.7%。

(4)水洗凈化

沸騰爐出口二氧化硫氣體中含有固體懸浮物和氣體組分:礦塵、二氧化硫、氧、三氧化二砷、氟化氫等。需要的是二氧化硫和氧,二氧化硫和氧在轉化器

內轉化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通過吸收塔生成硫酸。而其他的雜質均應除去,否則影響生產。

爐氣中礦塵濃度高達150-300g/m3,將使管道堵塞、觸媒結塊失去活性、轉化器阻力上升。三氧化二砷使釩觸媒中毒。氟化氫引起觸媒粉化,活性下降。因為對氣體狀態的砷、氟,目前工業上尚不能進行干法凈化法將它們從爐氣中分離出來,故仍須用水洗滌來進行分離,將砷、氟化合物吸收溶解到洗滌水中,達到二氧化硫氣體凈化目標。故在這一過程中需用大量水洗滌,從而產出大量污水,平均每噸酸產出污水10-15 t。從沸騰爐出來的二氧化硫氣體溫度在9000C左右,通過除塵、水洗凈化后,二氧化硫氣體溫度降到400C左右。在這一過程中大量的能量被消耗,沒有被很好地利用,且要增加許多動力設備,增加能耗。

(5)干燥以后工序變化不大。

三、硫磺制酸工藝流程

(1)液硫

來自日本石油工業提煉后的液體硫磺純度高,含量達99.9%,無其他雜質。儲存場地小,運輸量小,硫磺約5萬t/a。

(2)焙燒

S+02=SO2熱量

生產1 mol SO2產生零廢物,S,O的原子轉化率都為100%,這樣就提高了提高原子轉化率。

四、硫磺制酸與礦石制酸工藝比較的優勢探討

(1)減少工序,消除污染源

硫磺制酸工藝少了粉碎、水洗凈化兩道復雜的工序,同時也消除了三大污染源----粉塵、污水、礦渣。

(2)能源消耗下降

(1)礦石制酸電耗為110kWh/t,硫磺制酸為70kW?h/t,下降了36%:深井水用量從100萬t/a,下降到20萬t/a。

(2)硫磺制酸工藝能源利用更加合理。硫磺爐出口的10000C溫度的二氧化硫氣體經中壓鍋爐、過熱器、省煤器充分利用熱量后,二氧化硫氣體降溫至4200C進入轉化器。

(3)生產場地縮小,為企業提供了發展空間

硫磺制酸生產用地小,且節省了大量礦料和礦渣堆場,這對企業的發展和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極為重要。

(4)效果

表1、礦石制酸與硫磺制酸工藝比較的效果

懸浮物

/t?a-1 砷

/t?a-1 氟

/t?a-1 污水量

萬/t?a-1 排污費

/萬元?年-1

礦石制酸 670 1.01 12 430 87

硫磺制酸 116 0 0 168 27

五、提高硫磺制酸節能的主要措施

(1)優化系統,降低系統壓力降。優化系統的關鍵是處理好投資費用與能耗的平衡,工藝技術參數定得越高、設備尺寸越小,投資費用降低得就越多,但能耗也增加得越多,硫酸的生產成本會隨之增加;反之,為了降低能耗而選擇較低的工藝參數,所需的設備尺寸龐大、投資費用高也是不適宜的。在設備方面,推廣應用一些阻力小、能耗低的設備,如凈化工序用電除塵器取代旋風除塵器、旋風除塵器增設減阻桿、板式酸冷卻器取代間冷器、選用新型填料塔等;轉化工序采用高活性催化劑,從而減少裝填量、減薄床層厚度,催化劑的形狀從柱狀改為環狀、大環狀和菊形等,有效降低了催化劑床層的壓力降,采用了低阻高效氣體換熱器降低了管程和殼程的壓力降;干吸塔采用新型填料,降低填料高度。

(2)選用高效風機、酸泵。在硫磺制酸系統中,除熔硫蒸汽消耗外,風機、酸泵電耗是主要的能耗,其中風機的能耗占全部能耗的60%-70%。在硫鐵礦制酸系統中,除原料破碎、電濾器電耗外,風機、酸泵的電耗也是主要的能耗,其中風機的能耗占全部能耗的35%-45%。因此,選用高效風機、酸泵是硫酸生產節能降耗的重要措施。風機、酸泵的效率是其固有的特性。在輸送介質流量、阻力相同的情況下,風機、酸泵的效率越高,則能耗越低。如德國KK&K鼓風機的葉輪采用全開、自潔、三維背彎式設計,使葉輪更加符合流體力學規律,大大提高了風機的效率。據稱,在相同風量、風壓的條件下,德國KK&K鼓風機與國產鼓風機相比,至少節電20%以上。此外,鼓風機設置導向葉輪的氣體調節裝置等節能設備和配件;根據工況變化用變極調速、變頻調速、串極調速和電磁調速等方法隨時調節電機轉速,從而降低風機、酸泵的能耗。

(3)提高廢熱回收利用率。對于硫磺制酸,除散熱外,理論上反應熱及其輸送空氣的風機壓縮熱均可回收利用。目前,硫磺制酸高、中溫廢熱基本上都得到了回收利用,只有個別廠對低溫廢熱進行回收利用。在低溫廢熱回收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重視低溫廢熱的回收利用,從而提高整個制酸系統的廢熱回收率。在低溫廢熱回收條件不許可的情況下,應采取措施,一方面應盡可能將低溫位廢熱轉化為高、中溫廢熱,另一方面,要盡可能減少轉化工序的中溫廢熱向低溫位廢熱轉移。同時,硫磺制酸可采用空氣鼓風機干燥塔后布置流程,從而既可回收利用風機壓縮機械能轉化的熱能,相應中壓蒸汽回收率提高3%-4%(生產每噸硫酸副產蒸汽產量可增加0.03t),又可減少冷卻水的消耗。

六、結論

總之,硫酸生產中的焚燒、轉化、干吸過程產生的大量熱量是硫酸工業得天獨厚的寶貴能源,高效利用這些熱能資源,將其轉化為蒸汽或電能,是硫酸工業的發展方向。通過對接觸法硫酸生產兩大工藝的能源利用分析比較可以看出,硫磺制酸工藝體現了現代化工生產清潔、節能的發展方向,能更好地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環境社會效益的雙贏。

參考文獻

[1]沙業汪.硫酸工藝和設備選擇中的節能問題[J].硫酸工業,2006(5):5-11

第6篇

論文摘要:商周時期,中國藝術結構與王文化及史官文化發生分離,其標志是美飾象征結構意識呈現于藝術的深層執創,并通過與你性瓏念的相互協合,捉成藝術觀念的“實用化”,使中國藝術結構之文化體征有了十分關健竹推進和提升。

美飾象征結構是表還是本,這是認識理解早期中國藝術德性觀念形式觀念演化的根本。本文將著重從如下立論給予闡述:藝術結構是藝術生長乃至文化生長的根本。藝術結構作為一個歷史性概念,在早期藝術蛻變時期,其特殊的表現是“美飾象征”的構成,呈現與轉化。這種“美飾象征”意識在其功能不斷發生變化時也促生了藝術審美底蘊與整個結構機制的轉換。因此,從美飾象征角度探討這種早期藝術結構機制的轉化特點,應具有理論上重要的拓新意義。

一、巫文化美飾變奏

巫文化以自然為對象施行溝通人、鬼、神的功效。自然物之于巫術,啟發人從中獲得某種神靈啟示的憑借,因此巫文化以對自然物的能動美飾為最多。在這種巫文化的能動美飾結構與自然物固有的美飾結構之間,神靈充當著協調者的角色。由于神靈本身是觀念化的,從而它能從與自然物形相不相符方面提供某種意念、憧憬、夢幻和臉想,來使民眾感覺到物化的神靈。對于民眾而言,則是對物的敏銳感受與對神靈的覺知呈正比結合,愈是感性鮮明的自然物。愈韶強化人對神靈的某種敬畏感。于是,內在的矛盾漸漸從這里產生,當不具鮮明感性之物給人的生存以或福或患的影響時,人們雖崇拜也愿其如己之所盼;而習見的色彩鮮艷之物.當它們并不能對人的生活產生有力影響時,人們就動用自己的意志對它的“表象”進行分解,結果就產生了由初民創造的、受神靈統御的美飾之物。這種新創的美飾之物自然把美飾功效看做根本的東西:愈是符合心愿的創造。當然也愈是能激發他們對神靈的特殊體驗與感受。

神靈統馭的美飾結構實質上包含三個方面的構成要素:一是自然實相;二是美化飾相;三是顯德虛相。這三種相,越在古樸階段越合抱為一;越到巫文化晚期越趨向分離。而其中之“實相”,即自然固有之相,會漸漸因附著在神靈(虛化的或粘實的)身上而具有可漂移功能,如光、形、色,怪狀、奇特之野力等。《山海經》有個神名叫昆吾,他的形飾為虎身、九尾、人臉、虎爪。過去多視此為圖騰標識,其實圖騰標識正是自然美飾的綜合之物。從美飾角度對神之昆吾加以分解,虎身之威風,九尾之瀟灑,人臉之平易與虎爪之有力……這些表相無不實現其隱喻功能,使得所飾之神真真切切成為超自然的奇異之神。

具備可漂移功能的美飾受神靈統馭,于是,當神靈在民眾觀念中變得越來越具有實體性時,便使神靈的超異能力外化為對象,“美飾”之相則隨神靈之變與人呈若即若離態勢。神靈的演化依循這樣的程序:1.萬物有靈—自然物依自身之形相而產生相應之神靈觀念。“萬物有靈論”表明諸神靈無明顯尊卑區分,此可稱為自然固有之“神”德;2.萬物擇神有靈—民眾漸漸發現自然禍福施于人并不相同,有的恩澤,有的造害,變幻無常難以捉摸。為此,他們選擇并推重某些天神,如“太陽”、“天”、“山”等等,認為萬物惟其具備天神屬性才有靈性,這又可稱為“天”德。“天神”是天德的美飾,如“昆吾”相傳就主管著天上的九個部落和一個苑圃。與“萬物有靈論”的“神”德相比,“天”德更顯得至高無上。說:“天之本質為道德,而其見于事物也,為秩序。故天神之下,有地抵;又有日月星辰山川林澤之神,降而至于貓虎之屬。皆統轄于上帝。據天神觀念所造的天人之靈。最初是萬物皆靈,而后是萬物因天而靈,現在則是人因秉有了“天德”而成為人間的天神,“天子”即是這種人間“天神”的美稱。此可稱為“天人”之德。史家以我國商代為主“天人”之德的時期,意味著德性觀念由天上正向人間過渡。如果前面對天神的美飾表明對萬物的一種希冀,現在則美飾轉化為象征。所謂“天”不外是人間某種觀念本體的外化。4.依照人的方式創造出的神靈。到了巫術晚期,初民在大量的祭祀活動中發現被外化的神靈只是某種僵硬的象征,毫無鮮活生命氣息,于是人們在天神之外盡量用人的方式來美飾、創造神:商代后期人神的祭祀占據重要位置,表明人的感性呈現借助舊式巫術典儀,被移置到天神身上而使之降為人神。同時鬼神亦為人神的變形。由畏天轉而畏人畏鬼,自然災害變故比之祖先功德不過“小巫”而已。先祖神靈若發怒縫怨則人間會降臨莫大的災難!對此則可稱為“人天”之德。雖然至此美飾人性成份的比例加重,但人類仍腳躇在陰履的暗夜,以異化的人性統馭著人的現實生存。人本意識覺醒的“神靈”。商周之際,雖然祭祀仍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日常生活的重大內容,但根本性質已發生了轉化,人本意識開始走向覺醒!《尚書·舜典》記述一則舞蹈:人們狂放縱情,邀神同歡:

帝曰:夔!名汝典樂。教宵子:直而溫,寬而果,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夔曰:予擊石扮石,百獸率舞。

這則巫事的“巫師”是一個管理音樂、舞蹈的“小官”,他“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體驗人與神相溝通的樂趣。“商人了媚神,真可謂彈精竭慮,無所不用其極” “商人尊神事鬼并非只是一種外在的形式,而是發自于內心,來自于民族最深厚、最熾熱的宗教情感”’,4_。固然尊神事鬼有其宗教感覺發展的局限,但宗教形式可以通過信仰讓渡人性蘊含二青銅藝術從商代的純祭祀功效到周代融合審美寄托,就反映了審美意識的覺醒。如紋飾圖騰方面,“在西周早期的青銅器紋飾中,出現了一種為殷商所未見的長垂角獸面紋。最具西周特征的紋飾是蝸體獸紋,形狀怪詭,想象奇特。殷商本是以玄鳥為圖騰的,但殷商的青銅器紋飾中,鳳凰的紋飾不算很多,最多的倒是西周初期。審美意識最集中地體現著人本意識,特別是在中國禮樂相通,樂教就是禮教,結果德性的審美象征就不時回復到其原位,在強化審美效力的同時,把更現實、深刻的人倫觀念浸潤到人的意識深處;《周禮·春宮·宗伯下》云:”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弟子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則以為樂祖,祭于著宗。樂德教國子,中、和、抵、庸、孝、友”這是一種向人開放樂教的觀念表達,它說明從事巫祭者,以后不一定為至尊王族,凡“有德”“有道”者都可以做巫師,而且只要做得好,死了一樣像神靈可受祭拜(樂祖)。這里人本意識的凸顯似乎借助著宗傳達出來,但“中、和、抵、庸、孝、友”這些熔鑄社會、個人意識于血緣情結的觀念,卻體現了把人的自在生命、情感,與人的現實位置聯系起來看待的意識,可以理解為是一種與自我人本非常切近的觀念。在東方社會,一旦形成這樣的觀念,我們說它的倫理歸宿與審美境界就達到某種價值坐標的諧和。那崇高的祭樂,表達的不正是一種對崇高人德的向往嗎?

上述有關神靈、德性的演化,表明美飾在文化內涵的整個演變過程,始終都扮演一個基本角色:“飾相顯德”。無論這“德”為“神”德,抑或“天”德、“人”德,都要通過“美飾”助人悟解以獲得人倫境界的提升。而作為顯德之“飾”,它的符號特性,又略顯復雜,或為具實體性媒介的顯示(實相),或為游離實體的“物相”呈示(飾相),亦可成為純粹觀念喻說之象(虛相)……幾種復雜情形表明:符號功能的不單一,特別是符碼的呈相可漂移這一特點,為美飾的效用發揮提供了巨大的方便。語義符號學對此也稱贊不已,有的強調它的能指表象性,有的則認為表象的轉換其實正是“意指”的轉換,里面暗含著由文化規約賦予的結構效用。“它們系有限狀態的因素集合而成,這些因素又是以偶對方式構造并受某些組合規則制約,這些組合規則能夠生成這些成分的有定串和無定串,或有定鏈和無定鏈。這種觀點對說明美飾的藝術結構意味頗有益處,我們可據此理解:飾相顯德,表明既可作為獨立的能指成分充分施現其審美效用,又可在轉換中不斷移置所指,兩相結合則得以始終維系藝術之固有結構規律。從而,審美結構規律成為最基礎性的限定,它限定必然呈示的“有限的因素集合”,以審美規律的“偶對方式構造”、“顯相”,服務于“有定鏈和無定鏈”的崇“德”職能。

二、“風和夷樂”的功能性標識

商代父權、男權對人本意識的重視,還只是社會性的結構。藝術的美飾象征結構也與此相應,側重于以粗獷獰厲之美體現某種社會化的抽象觀念、因此,總體而言,商代的藝術結構水平是被動性的,不像周代以自主性的審美意識完成藝術結構之協調與整合。

但任何東西的生成都不是在“是其所是”時才得到生長的權利,相反,更多的情況是在“非其所是”時孕育了它的雛形。此即黑格爾所說“自為”乃通過“他在”向“自在”的返歸“本質的東西直接轉化為非本質的東西,反之亦然……力的交互作用就是發展了的否定。因此,透過商代的審美現象,我們就可以看到反映審美自覺的主體性端倪。以甲骨文為例,在占卜中凝聚了非常多的主體意愿_如《甲骨文合集》所收之14294版和14295版系兩種類同的風向記錄,其中涉及“西風”的用詞兩版相“顛倒”:一為“西方曰豐風曰彝”,一為“西方曰彝風曰豐”考古學家認為應以“西方日彝風曰豐”為準,另一種可能系誤刻,因為彝風即夷風,是和風之意它與“南風謂之凱風,東風謂之谷風,北風謂之涼風,西風謂之泰風”語序及“修飾”之意相通—和風送“泰”,萬物豐成、但筆者以為所謂筆誤說也不過后人的揣測,難免以今斷古的隔膜因為甲骨文這類卜測事皆依當時的祭拜心意而定。甲骨文是根據灼烤龜甲的紋理進行推測的,它帶有濃重的心理機動性,故不能全然如今天的筆記那樣來看心理、觀念的轉換很難有什么標準版本可言,所以無論龜甲所“顯”為何,當不存在“筆誤”一說。依此而論,則“西方曰豐風曰彝”大可考究。李圃《甲骨文選注》說:本段文字“為前期武丁時期刻辭。…記錄了古代東西南北四方神名和四方風神名,是我國四方的順序、四方名和四方風名稱的最早的文獻資料”初民對方位及風名如此稱謂,顯然是把主體的體驗、渴望熔鑄其中的緣故、“西風”曰“豐風”,說明秋季豐收的景況;“彝風”則是“相就命名”或“反向述辭”,把由西方或西風之“豐”所帶來的內在贊嘆轉化為歌詠式表述、語言學家馮·洪堡特這樣理解:“所謂的野蠻人可能比較接近這樣一種自然狀態,他們的語言恰恰處處顯示了大量超出需要、豐富多樣的表達詞并不是迫于需要和出于一定目的而萌生,而是自由自在地、自動地從胸中涌出的…語言結構的規律與自然界的規律相似,語言通過其結構激發人的最高級,最合乎人性的(menschlichste)力量投人活動,從而幫助了人深人認識自然界的形式特征”從西風的秋季豐收‘到萬物彝和、平泰的詠唱,不正反映了一種樸素而能動的主體審美意識嗎?在這種描述中,融合著判斷和價值,把本屬自然的東西,經過人的感知滲透又還給了自然,真可謂最純樸的“主體意識”的呈露!

西周初年,所謂主體意識由巫術典儀所涉之對象、物件而逐漸過度到一種“藝術化”美飾表達,即力使主體之能動性成為一種“功能性標識”。“藝術化處理”是指一切祭祀之事,不再只是純粹典儀,也是樂制禮制的有機組成。《周禮·春宮·宗伯下》記:“若樂六變,則天神皆降,可得而禮矣。”‘若樂八變,則地示皆出,可得而禮矣。”“若樂九變,則人鬼可得而禮矣。”“變”,《說文》指“更也”,意思是隨著音調節律的變化,起到對祭祀各種神、抵、人鬼轉換的功效,這里顯然“樂變”在前,“鬼神”現后,而“樂變”又因何而變,雖然沒有直接說明是因人的內在情緒、心意之變而變,但也指出“以樂德教國子, 中、和、抵、庸、孝、友。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語以樂舞教國子,舞《云門》、《大卷》、《大咸》、《大罄》大夏》、《大鑊》、《大武》,同五聲、八音、六舞大合樂.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國,以詣萬民,以安賓客,以說遠人,以作動物乃分樂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說明在“樂變”的前面,有更重要的制約性存在,即’‘道”與“德”,能行“教”之“所本”這樣,“樂變”的職能就真正體現為可作為以自在功效服務于“教”的功能標識。

第7篇

【關鍵詞】 生物學;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基本觀點

1 背景

初中生物課程是自然科學領域的學科課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學的基本內容,反映自然科學的本質。它既要讓學生獲得基礎的生物學知識,又要讓學生領悟生物學家在研究過程中所持有的觀點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而生物學家所持有的觀點就是生物學的基本觀點。基本觀點的形成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點,提高解題能力,而且還能對學生的生活、做人等都有指導價值。因此,生物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通過初中階段的生物學課程學習,學生將初步形成生物學的基本觀點。”然而在教學中,老師往往只重視知識點的傳授,對于其中蘊藏的生物學觀點有的點到為止,有的甚至只字不提,這不利于學生生物學基本觀點的形成,更不利于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提高。

初中階段要求學生形成的生物學基本觀點之一就是“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有兩層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結構就必然有與之相對應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結構來完成。

2 培養方法

老師首先要充分挖掘教學內容,尋找切入點,然后由淺入深、由微觀到宏觀,有步驟、分階段的培養“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2.1 初識階段:從結構到功能,逐步解析。

切入點: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進入初中后,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知識是學習細胞的結構時。學生通過實驗觀察了植物和動物的細胞結構,通過對比,學生會發現植物細胞有葉綠體,而動物細胞沒有。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不同呢?初一學生還不能解釋清楚,此時老師出示放大的葉綠體圖片,介紹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自己養活自己。動物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能靠獲取外界的有機物來養活自己。葉綠體這一結構的存在與進行光合作用這一功能有關,光合作用要依賴葉綠體這一結構來完成。從而提出其中蘊藏的生物學觀點“結構與功能相適應”。

2.2 再識階段:根據結構推測功能。

切入點:上皮組織與神經組織

初次接觸學生印象不夠深刻,而且學困生未必能理解,所以老師需要趕快尋找下一個切入點讓學生加深印象。學習細胞之后就要學習組織,要抓住人體的四大組織這一知識點進行強化。細胞分裂、分化之后會形成組織,教材出示了人體四大組織的圖片,讓學生著重觀察上皮組織和神經組織有什么特點。觀察后發現上皮組織排列緊密,神經組織則像一張蜘蛛網。此時老師要提示學生“我們接觸過‘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現在大家嘗試著根據上皮組織和神經組織的結構推測它們的功能吧!”在老師的提示下,學生不難發現,排列整齊的上皮組織的細胞可以阻止異物進入人體,具有保護作用;而神經組織的細胞那些突起是用來感受刺激傳導興奮的,正是因為它像一張網一樣遍布全身,才能讓我們清楚自身的狀態。從而形象的體現了“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2.3 深知階段:利用結構與功能熟練建模。

切入點:心臟的結構

心臟在人體的結構層次上屬于器官,器官是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的,它能行使一定的功能。學生熟悉“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后可以構建出心臟的模型,即心臟由哪些組織組成,能完成哪些功能。學生根據結構與功能的關系思考:心臟需要保護,表面應該是上皮組織;心臟的主要功能是通過收縮和舒張來泵出血液,最主要的組織應該是肌肉組織;心臟自己也需要營養供應,所以還應該有結締組織;此外,心臟不適時我們能立刻感受到,說明還有神經組織。綜合起來,心臟是由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和神經組織按照一定次序結合起來的將血液泵至全身的器官。通過建模,不僅能更加熟悉“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還能讓學生理解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

2.4 內化階段:運用“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解題。

切入點:鳥類適應飛行的結構特點

在學生能用“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建模后,學生的這一生物學觀點已經初步形成了。為了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還要以解題的形式加以鞏固。在生物試卷中,常會出現專門針對“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考題。如簡答題:鳥類適應飛行生活的結構特點有哪些?分析題目可知此題的思路為:依據鳥類已有的功能寫出與之對應的結構。鳥類可以克服空氣阻力飛行,與之對應的結構是體型呈流線型;鳥類體重輕,與之對應的結構是骨骼中空;鳥類可以進行雙重呼吸,與之對應的結構是有肺和氣囊;鳥類吃得多排的快,與之對應的結構是消化強、直腸短不儲便等。運用“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可以類似的題解答得滴水不漏,近似完美。

“結構與功能相適應”觀點的從初識到內化是需要一定的過程的,學生和老師都需要耐心和恒心。本文主要是針對初一的教學內容展開的描述,其實每一冊教材中都有相應的切入點,需要老師們充分挖掘,認真利用。此外“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只是生物學基本觀點之一,另外還有“生命物質性觀點”、“生物進化的觀點”等。作為有責任感的生物教師,就應該從學生終身發展的角度思考,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把這些核心觀點傳遞給學生,并幫助學生形成生物學的基本觀點,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 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第8篇

1月-2014年8月收治的200例下肢骨折術后患者的臨床資料,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10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一般康復治療,如肌力訓練、膝關節常規關節松動、中藥熏洗活血化瘀,觀察組在此治療基礎上進行改良式功能牽伸。在治療前、治療10周后分別測量兩組患者的膝關節活動度,并采取Lysholm膝關節評分,且行組間比較。結果:兩組患者康復治療10后其膝關節活動度、膝關節Lysholm評分分別與治療前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 改良式功能牽伸; 下肢骨折術后; 膝關節活動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1.048

下肢骨折是臨床常見的骨科疾病,多數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而手術后往往需要保持膝關節伸直位的持續固定,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證骨折的良好愈合[1]。但是長時間固定會造成膝關節功能障礙,同時加上患者術后自主功能鍛煉不佳,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質量[2]。因此,在確定手術質量的同時,早期進行膝關節的功能鍛煉非常重要,如關節松動術、臨近肌肉的等長收縮訓練、等速訓練、中藥熏洗等,但筆者在治療中發現功能牽伸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疼痛,從而影響康復治療效果[3-4]。本院采用改良式功能牽伸可減少患者的痛苦,明顯改善其膝關節活動度,較好地恢復膝關節功能,現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骨科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200例下肢骨折術后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103例,女97例,年齡25~72歲,平均(35.3±3.8)歲。手術前骨折情況:股骨干骨折62例,髁上骨折36例,髁間骨折22例,髕骨骨折46例,脛骨平臺骨折34例。術后病程7~78 d,平均(36.2±2.5)d。經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批準及研究對象知情同意后,將20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100例,兩組患者性別組成、年齡差異、骨折術后情況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X線或CT確診為骨折術后者;傷口周圍干凈干燥,無感染無愈合不良;意識清楚,能夠配合完成檢查、治療者;膝關節被動屈曲活動度≤35°,存在功能障礙,且膝關節處于靜息狀態伸直位無明顯疼痛者[5]。排出標準:具有認知障礙,不能配合評估、治療者;伴有嚴重心、肝、肺、腎功能不全者;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等炎癥表現者;伴有嚴重類風濕性關節炎、骨結核、骨腫瘤者。

1.2 方法 (1)對照組:中藥熏:選用透骨草、防風、荊芥、五加皮、當歸以及伸筋草各20 g,水煎后藥劑后待溫度適宜后熏洗膝關節,1次/d,30 min/次,促進周圍組織活血化瘀,舒筋通絡;肌力訓練:對膝關節周圍肌肉如股四頭肌、N繩肌進行肌力訓練,遵循在不影響膝關節功能前提下,大負荷少重復的原則;膝關節松動:治療師對患者膝關節行長軸牽引,各個方向滑移髕骨,使脛骨與股骨前后方向滑移,然后緩慢保持膝關節屈曲位,有節律的小范圍緩慢擺動小腿,30 min/次,然后患者取俯臥位,治療師一只手緊握膝上固定股骨遠端,另一只手放在脛骨遠端前方,力量與脛骨長軸垂直向后方用力,進行功能牽伸,20 min/次,6次/周。(2)觀察組:在對照組患者基礎上采取改良式功能牽引,即在股脛關節屈曲位功能牽伸的基礎上增加股骨與脛骨的前后方向滑動,以患者能夠耐受不引起膝關節周圍肌肉痙攣為度,20 min/次,6次/周。兩組患者均行康復治療10周。

1.3 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前后分別測量兩組患者的膝關節活動度,并進行膝關節Lysholm評分,比較兩組患者以上指標[6]。關節活動度采用量角器進行測量。膝關節Lysholm評分總分為100分,包括是否有跛行、是否需要支持、關節是否出現絞鎖、關節是否不穩定、是否疼痛、上下樓情況、是否腫脹、下蹲功能等八項內容,超過84分以上者則視為膝關節功能正常,66~84分范圍內者視為系關節功能尚可,低于65分者為膝關節功能較差。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康復治療前后其膝關節活動度、膝關節Lysholm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3.341,P=0.036;t=3.273,P=0.032);對照組患者康復治療前后其膝關節活動度、膝關節Lysholm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982,P=0.048;t=3.017,P=0.039);兩組患者康復治療10周后其膝關節活動度、膝關節Lysholm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454,P=0.046;t=2.658,P=0.042),見表1。

3 討論

靠近膝關節的下肢骨折手術后為了保證骨折的愈合,需要將膝關節長期制動于伸直位,但制動后肌肉維持同一姿勢,喪失了肌肉的血管泵作用,局部的血液、淋巴液無法有效地回流,造成漿液滲出增多肌肉亦得不到有效鍛煉,出現廢用性萎縮。而膝關節內軟骨營養需要靠關節的活動形成擠壓力,從而得到關節液的營養,長期制動軟骨失去營養,出現褪變,同時滲出的漿液不斷機化,關節囊、筋膜粘連,最終出現攣縮,造成膝關節功能障礙[7]。膝關節主要的活動就是在矢狀面的屈伸,維持站立膝關節伸直就可以,但是要完成步行動作膝關節需要屈曲到67°,而日常生活中的登爬樓梯則需要屈曲到83°,疲勞后維持正常的坐位則需要膝關節屈曲到93°,而為了完成下蹲排便或者系鞋帶,膝關節至少需要屈曲到106°[8-9]。由此可見,如果膝關節發生功能障礙,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恢復下肢骨折患者膝關節功能是術后的康復基礎,通常采用關節活動度的練習、手術等方法[10]。

膝關節主要的功能就是負重、行走,因此恢復關節活動度是最為重要且關鍵的,臨床上通過治療師的操作來恢復膝關節的功能,其中關節活動度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關節功能牽伸可以直接作用于發生攣縮的纖維結締組織,使其能夠在一定范圍內拉長,長時間的作用使結締組織發生蠕變,從而增加活動范圍,同時具有良好的塑性變形量在臨床上廣泛應用[11]。但是常規的功能牽伸不可避免的以骨骼為力臂,牽張已經緊縮的關節囊,增加了骨骼轉動方向上的壓力,不僅造成患者的巨大痛苦,如果操作不當甚至會嚴重損傷到關節[12]。而改良牽伸使關節的滑動、滾動相結合,更接近于生理活動,通過滑動減少了對關節的壓力,同時亦增加了關節活動度[13-14]。

本組研究中發現,采用改良式功能牽伸的觀察組其治療后膝關節活動度、膝關節Lysholm評分明顯優于采用普通功能牽伸的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李奇,王磊,郭青川,等.改良式功能牽伸對下肢骨折術后膝關節活動障礙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3,28(12):1155-1157.

[2]周曉東.膝關節創傷術后患者行滑動牽張術對遠期膝關節功能恢復的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4,16(3):63-64.

[3]曹秀芬,戴文藝,郭靜.CPM機在下肢骨折患者術后膝關節功能恢復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4,6(1):130-132.

[4]萬桃紅,黃志榮.中藥熏洗配合功能鍛煉治療骨折后關節僵硬76例[J].實用臨床醫學,2012,13(10):66-67.

[5]沈虹.早期綜合康復療法治療下肢骨折內固定術后膝關節功能障礙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8):324.

[6]鐘秀鳳,陳偉蓮,曹秀芬,等.連續被動運動對下肢骨折術后膝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1):214-215.

[7]劉孝東,陳俊武.下肢骨折致膝關節功能障礙患者的早期康復治療[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2):264-265.

[8]沈良冊,楊秋紅,吳玉玲,等.等速訓練在股骨骨折制動后膝關節僵硬康復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2,18(2):162-164.

[9]徐平,白巖.中藥熏洗聯合功能鍛煉治療創傷后膝關節僵硬的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21):3330-3331.

[10]張秀花,王曉梅,劉冰.等.下肢骨折內閻定術后膝關節功能障礙的早期綜合康復療效分析[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2,27(1):49-55.

[11]宋連新,彭阿欽,吳春生,等.冷療在脛骨Pilon骨折術后早期康復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2,27(2):174-l75.

[12]吳曉華.中藥熏洗在四肢關節內骨折術后康復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l,26(24):2298-2299.

[13] Kettlekamp D,Johnson R J,Smidt G L,et al. An electrogoniometric study of the knee motion normal gait[J].Bone Joint Surg,1970,52(4):775-790.

第9篇

2013年4月20日,國家863計劃“溫室節能工程關鍵技術及智能化裝備研究”項目啟動會在山東省壽光市舉行。項目承擔單位及各課題組代表共計20余人出席了啟動會。

啟動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張義博士首先概要介紹了項目背景、總體目標、研究內容、課題設置和具體部署。隨后,項目設立的6 個課題負責人分別匯報了各自課題的具體內容與實施方案,啟動會取得了圓滿成功。

據悉,本項目由山東省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擔,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楊其長研究員擔任項目負責人。本項目下設6 個課題,其中,課題“溫室主動蓄放熱儲能技術與裝備研究”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楊其長研究員主持,“太陽能土壤跨季度儲熱技術及智能化裝備研究”由北京理工大學鄭宏飛教授主持,“日光溫室構件集熱技術與智能控制系統研究”由中國農業大學馬承偉教授主持,“日光溫室結構輕簡化關鍵技術參數研究”由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周長吉研究員主持,“輕簡裝配式日光溫室墻體結構與新型材料研究”由沈陽農業大學佟國紅博士主持,“溫室相變蓄熱與集熱材料模塊化關鍵技術研究”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王宏麗博士主持。

本項目將立足自主開發和集成創新,以“溫室節能高效生產”為核心,從溫室保溫儲能、結構優化、太陽能跨季利用等三個方向入手,重點開展溫室主動蓄放熱技術、溫室相變蓄熱-集熱技術、溫室構件集熱技術、溫室淺層地能高效儲放熱關鍵技術、輕簡裝配式日光溫室墻體結構與材料優化技術、太陽能土壤跨季度儲熱智能化技術等相關節能技術研究,研制出相應的配套智能裝備與產品,并實現溫室節能工程關鍵技術及智能化裝備的集成。

當前,我國尚存在能源短缺、作物栽培設施裝備落后、抗逆性能差、數字化控制水平低、關鍵設備受制于國外等現實問題。希望通過本項目進行溫室主動蓄放熱及結構輕簡化關鍵技術研究、溫室土壤與構件儲能集熱技術及智能化控制裝備研究,以及綜合技術的集成;形成具有低能耗、高產出、環境智能可控型設施農業工程技術體系,大幅度降低設施能耗和生產運行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為顯著提升我國設施農業現代化水平和綜合效益做出貢獻。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 善良的嫂子3中文字幕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久久片 | 99国产在线| 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成人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不卡中文字幕 | 国内精品日本久久久久影院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综合网另类 |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 公主殿下1v3小说免费阅读 | avtt天堂网|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 | 国产精品98视频全部国产 | 涩涩电影网站 | 久久激情五月 |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久 | 国产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久久久久国产 | 综合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 | 五月亭亭六月丁香 | 婷婷激情五月综合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免费一级毛片视频 | 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 狠狠色婷婷综合天天久久丁香 | 国产精品免费综合一区视频 | 99久久精品国产免看国产一区 | 5月丁香6月婷婷 | 肉体在线观看 | 久草免费在线色站 | 欧美一级爱爱 | 午夜 福利 视频 |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天堂婷婷| 成人嫩草影院免费网址 | 99在线精品视频 | 久久精品不卡 | 狠狠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