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環境污染特征優選九篇

時間:2023-07-21 17:12:02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環境污染特征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環境污染特征

第1篇

關鍵詞 水環境;污染源;污染負荷;特征;水源保護區;排放量;黃浦江

中圖分類號 X5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07)01-0072-05

黃浦江上游是上海市最主要的飲用水源,上游水源保護區和準水源保護區是由中心城區邊緣向遠郊區延伸的條帶狀區域,城鎮的建設發展表現出較大的地域差異性。水源保護區內先后實施污染源整治、總量控制、排污許可證和排污交易制度,并進行了兩輪畜禽牧場治理。這一系列措施使得水源地工業污染源、畜禽污染源控制取得一定成效,但隨著上游區域的進一步開發,水源地仍然面臨嚴峻環境壓力,如果缺乏對這些變化的環境響應進行科學的評估和調控,勢必影響到黃浦江上游水源地水源保護工作的有效性。本文通過調查,了解了黃浦江上游地區的水環境污染各種來源、污染負荷及其特征,為環境保護參與綜合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本次調查的污染源種類主要分為4類:工業污染源、事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畜禽污染源。資料源于上海市環保局提供的黃浦江上游區域污染源資料,資料在空間上覆蓋了松江、青浦、金山、奉賢、閔行、浦東各區。

1 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污染源及其負荷

1.1 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污水年排放量分析

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污染源年用水量為450萬t/a,年污水量為372萬t/a。其中工業污染源16個,工業廢水排放量為48萬t/a,占12.9%;事業污染源157個,事業單位污水排放量為118萬t/a,占31.7%;生活污水排放量為193萬t/a,占51.9%;畜禽污水排放量為13萬t/a,占3.5%(見表1)。

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污染源年排放CODCr 1 757t/a,其中工業為占5.9%;事業為占27.0%;生活占33.0%;畜禽占34.1%。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污染源年排放BOD5為827t/a,其中工業占3.1%;事業占25.6%;生活占35.1%;畜禽占36.2%。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污染源年排放NH3-N為130t/a,其中工業占1.6%;事業占26.9%;生活占44.6%;畜禽占26.9%。

1.2 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污染源排放去向分析

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污染源排放去向,主要分為4種:一是直接排入河道,污水量為352.8萬t/a,占94.9%;二是進入市政泵站后排出,污水量為2.7萬t/a,占0.7%;三是經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出,污水量為16.3萬t/a,占4.4%;四是通過合流污水收集系統排出,污水量為0.0萬t/a,占0.0%。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污染源廢污水量排放去向分析表明,96.2%的CODCr、98.1%的BOD5、98.9%的NH3-N直接排入河道;0.6%的CODCr、0.6%的BOD5、0.6%的NH3-N進入市政泵站后排出;3.2%的CODCr、1.3%的BOD5、0.5%的NH3-N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出;0.0%的CODCr、0.0%的BOD5、0.0%的NH3-N通過合流污水收集系統排出(見表2)。

1.3 上游水源保護區污染源及其負荷

1.3.1 上游水源保護區污水年排放量分析

上游水源保護區內污染源年用水量為5 868萬t/a,年污水量為4 908萬t/a。其中工業污染源144個,工業廢水排放量為2 520萬t/a,占51.4%;事業污染源1262個,事業單位污水排放量為1170萬t/a,占23.8%;生活污水排放量為1 153萬t/a,占23.5%;畜禽污水排放量為65萬t/a,占1.3%(見表3)。

上游水源保護區內污染源年排放CODCr 16 091t/a,其中工業占14.6%;事業占30.2%;生活占21.5%;畜禽占

33.7%。年排放BOD5為7156t/a,其中工業占8.4%;事業占29.6%;生活占24.1%;畜禽占37.9%。年排放NH3-N為1 009t/a,其中工業占8.5%;事業占34.0%;生活占34.3%;畜禽占23.2%。

1.3.2 上游水源保護區污染源排放去向分析

上游水源保護區污染源排放去向,主要分為4種:一是直接排入河道,占61.7%;二是進入市政泵站后排出,占4.7%;三是經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出,占21.9%;四是通過合流污水收集系統排出,占11.6%。上游水源保護區污染源廢污水量排放去向分析表明,69.1%的CODCr、70.3%的BOD5、66.1%的NH3-N直接排入河道;5.2%的CODCr、5.4%的BOD5、6.8%的NH3-N進入市政泵站后排出;23.9%的CODCr、23.0%的BOD5、26.0%的NH3-N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出;1.9%的CODCr、1.3%的BOD5、1.2%的NH3-N通過合流污水收集系統排出(見表4)。

1.4 準水源保護區污染源及其負荷

1.4.1 準水源保護區污水年排放量分析

準水源保護區內污染源年用水量為15 876萬t/a,年污水量為12 474萬t/a。其中工業污染源192個,工業廢水排放量占45.3%;事業污染源2 334個,事業單位污水排放量占21.4%;生活污水排放量占32.7%;畜禽污水排放量占0.6%(見表5)。

準水源保護區內污染源年排放CODCr 34 071t/a,其中工業占15.3%;事業占32.3%;生活占35.9%;畜禽占16.5%。年排放BOD5為15 018t/a,其中工業占8.9%;事業占31.6%;生活占40.8%;畜禽占18.7%。年排放NH3-N為2 844t/a,其中工業占21.6%;事業占26.9%;生活占43.0%;畜禽占8.5%。

1.4.2 準水源保護區污染源排放去向分析

準水源保護區污染源排放去向,主要分為4種:一是直接排入河道,污水量為3 782.9萬t/a,占30.3%;二是進入市政泵站后排出,污水量為449.4萬t/a,占3.6%;三是經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出,污水量為2554.1萬t/a,占20.5%;四是通過合流污水收集系統排出,污水量為5 688.3萬t/a,占45.6%。準水源保護區污染源廢污水量排放去向分析表明,42.8%的CODCr、45.4%的BOD5、41.6%的NH3-N直接排入河道;4.2%的CODCr、4.1%的BOD5、3.9%的NH3-N進入市政泵站后排出;25.2%的CODCr、26.2%的BOD5、24.4%的NH3-N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出;27.8%的CODCr、24.2%的BOD5、30.2%的NH3-N通過合流污水收集系統排出(見表6)。

2 黃浦江上游區域污染負荷特征

2.1 黃浦江上游水源保護區污水年排放量分析

黃浦江上游水源保護區內污染源年用水量為22 196萬t/a,年污水量為17 755萬t/a。其中工業污染源352個,排放量8 222萬t/a占46.3%;事業污染源4 108個,排放量3 962萬t/a占22.3%;生活污水排放量5 427萬t/a占30.6%;畜禽污水排放量144萬t/a占0.8%。黃浦江上游水源保護區內污染源年排放CODCr 51 920t/a,其中工業占14.7%;事業占31.5%;生活占31.4%;畜禽占22.4%。年排放BOD5為23 001t/a,其中工業占8.5%;事業占30.8%;生活占35.4%;畜禽占25.3%。年排放NH3-N為3 984t/a,其中工業占17.6%;事業占28.7%;生活占40.9%;畜禽占12.8%(見表7)。

2.2 各級水源保護區污染源排放量比較

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年排放污水量為372萬t/a,占全部水源保護區的2.1%;上游水源保護區年排放污水量為4 908萬t/a,占全部水源保護區的27.6%;準水源保護區年排放污水量為12 474萬t/a,占全部水源保護區的70.3%。并且CODCr、BOD5、NH3-N等各項污染物的全年排放量均有如下規律:準水源保護區最多,上游水源保護區次之,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最少(見表8)。

2.3 黃浦江上游水源保護區污染源排放去向分析

黃浦江上游水源保護區污染源排放去向,主要分為4種:一是直接排入河道,污水量為7 164.5萬t/a,占40.4%;二是進入市政泵站后排出,污水量為685.2萬t/a,占3.9%;三是經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出,污水量為3 645.4萬t/a,占20.5%;四是通過合流污水收集系統排出,污水量為6 259.7萬t/a,占35.3%。黃浦江上游水源保護區污染源廢污水量排放去向分析表明,52.8%的CODCr、55.1%的BOD5、49.7%的NH3-N直接排入河道;4.4%的CODCr、4.4%的BOD5、4.5%的NH3-N進入市政泵站后排出;24.1%的CODCr、24.3%的BOD5、24.0%的NH3-N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出;18.8%的CODCr、16.2%的BOD5、21.8%的NH3-N通過合流污水收集系統排出。

直接排入河道的污水量中,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上游水源保護區、準水源保護區分別占到4.9%、42.3%、52.8%;進入市政泵站的污水量中,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上游水源保護區、準水源保護區分別占到0.4%、34.0%、65.6%;經污水處理廠處理的污水量中,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上游水源保護區、準水源保護區分別占到0.4%、29.5%、70.1%;進入合流污水收集系統的污水量中,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上游水源保護區、準水源保護區分別占到0.0%、9.1%、90.9%(見表9、表10)。

3 結 語

本次調查表明,黃浦江上游的3級水源保護區中,污染源排放量為準水源保護區最多,上游水源保護區次之,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最少;污染源排放去向分析表明,直接排入河道的污水量占相當比例(40.4%)。

黃浦江上游地區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是上海市的重要飲用水源地之一,區域將以休閑旅游、生態農業、綠色工業為主導產業,強調經濟發展與水源保護相協調,注重水資源的合理開發與保護,確保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從生態功能區劃的角度來考慮,在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內,自水源地敏感區域由內向外依次設置植被防護區、生態農業區、產業控制區。產業控制區強調對水產養殖用地、畜牧生產用地、工業用地的控制;生態農業區以耕地為主,控制化肥、農藥的使用量,以發展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為主;植被防護區側重于利用河流濱岸帶進行面源污染的控制,從而達到粗顆粒泥沙的去除、面源污染物質的削減以及濱岸生態系統修復等目的,在植被防護區中可按距水體遠近由內向外依次分為1、2、3級,第3級用于改變地表徑流的水力特性,去除其攜帶的粗顆粒泥沙;第2級用于削減面源污染帶來的污染物;第1級與水體直接接觸,對水體環境產生影響,改善水體小環境。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謝蓉.上海市畜牧業污染控制與黃浦江上游水源保護[J].農村生態環境,1999,15(1):41~44.[Xie Rong.Stock Raising Pollution Control of Shanghai and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in Upstream of Huangpu River[J].Rural Eco-environment,1999,15(1):41~44.]

[2]由文輝.上海的水資源管理和保護[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1999,8(4):372~377.[You Wenhui.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1999,8(4):372~377.]

[3]李建新.我國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問題研究[J].環境保護科學,2000,26(4):21~22.[Li Jianxin. Research on Problems of Drinking Water Conservation Areas in 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2000, 26(4):21~22.]

[4]徐祖信,黃沈發,羅海林.黃浦江上游水源保護區污染成因分析[J].上海環境科學,2003,(增刊):96~98.[Xu Zhuxin,Huang Shenfa,Luo Hailin. Analysis on Cause of Pollution in Upper-reaches Water Resource Protection Zone of Huangpu River. Shanghai Environmental Science,2003,(Supplement):96~98.]

[5]徐祖信,羅海林,林衛青.上海污水處理戰略方案探討[J].上海環境科學,2003,(增刊):117~121.[Xu Zhuxin, Luo Hailin,Lin Weiqing.Approach on Strategic Scheme of Sewage Treatment in Shanghai[J]. Shanghai Environmental Science,2003,(Supplement):117~121.]

[6]車越,楊凱等.黃浦江上游水源地水環境演變規律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自然資源學報,2005,20(2):163~171.[Che Yue,Yang Kai,etc.. Study on Water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Headwater Area of Huangpu River[J]. Jp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5,20(2):163~171.]

Character of Water Environment Pollution Load in Upper-reaches Area of Huangpu River

HUANG Shen-fa WU Jian-qiang YANG Ze-sheng

(Shangha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Shanghai

200233)

Abstract [STBZ]By knowing clearly the various water environment pollution source,pollution load and its character, to supply the scientific gist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nagement to hold in pollution and improve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in upper-reaches area of Huangpu River. There were four kinds of pollution sources: industrial pollution source, enterprise pollution source, domestic pollution source and livestock-poultry pollution source. In water resource protection zone, water consumption was 221 960 000 ton/a, and sewage discharging was 177550000 ton/a. Among

第2篇

[關鍵詞]二氧化硫 污染特征 環境容量 實證分析

中圖分類號:X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5-0225-01

前言: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尤其是大氣污染中的二氧化硫,素有大氣污染元兇的稱謂,其對于人體健康以及生態系統的影響非常巨大,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相關環境監測部門應該強化認識,做好區域內二氧化硫污染狀況的全面分析,確定二氧化硫的環境容量,盡可能將排放量控制在環境容量之內,減少其對于大氣的污染。

1 實證事例

某省會城市位于中原地區,屬于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地處華北平原的南部,黃河中下游地區,總面積達到7446平方公里,下轄多個市轄區,固定人口加上流動人口超千萬。總體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從西南部以此為構造侵蝕中低山地、構造剝蝕丘陵、傾斜平原以及沖積平原。在市區內劃分有多個區域,包括高新區、金水區等,中部地區以商業為主,西部工業發達,東部地區屬于高新技術開發區,設置有大量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經濟發達。不過與此同時,該市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大氣污染問題,常年霧霾籠罩,主要大氣污染物為PM2.5、PM10以及SO2等,這里主要對SO2的污染特征以及環境容量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污染的防治和環境治理提供一些參考[1]。

2 二氧化硫污染特征

2.1 污染狀況

在該市市區范圍內設置10個環境檢測點,利用專業的設備,對二氧化硫污染狀況進行檢測分析。這10個環境檢測點分別布設在中心商業區(4個)、西部工業區(3個)以及東部高新區(3個)。對2009年到2013年的檢測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得到二氧化硫月均濃度的變化曲線,如圖1所示。

結合曲線圖進行分析,可以明顯看出,在冬春季節,二氧化硫的污染最為嚴重,尤其是11月到來年1月,二氧化硫的月均濃度達到峰值,夏秋季節相對較好。而結合二氧化硫的年均濃度曲線(圖2)可知,除2012年外,其余幾年均超出國家二級標準,最高的2009年超出國家標準0.6倍,屬于重度污染[2]。

2.2 原因分析

分析市區內二氧化硫污染嚴重的原因,主要是受氣象、交通、工業等因素的影響。結合環境監測站收集到的氣象資料,該市全年以偏西風為主,運用Pasquill穩定度分類方法,分析市區穩定性,得到的最終結論為B-C,即處于弱穩定和不穩定之間,有利于空氣的擴散,但是由于工業區位于西部,在主導風向的影響下,會給整個市區的大氣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另外,該市位于北方地區,冬季取暖需求大,而且以燃煤取暖為主,在這種情況下,冬春季節的二氧化硫濃度也就居高不下。

3 二氧化硫環境容量

3.1 標準限值確定

市區包含多個分區,控制區域總面積在1288.32平方公里,屬于環境空氣質量的二類分區,因此需要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的二級標準,標準限值見表1。

3.2 環境容量計算

結合有關專家學者的研究,在對控制區域內大氣二氧化硫環境容量進行計算時,修正A-P值法應該算是最為簡單、最為便捷的方法,同時由于研究應用較多,方法的可靠性和準確性較好。

在該控制區內,二氧化硫環境容量可以利用相關公式計算

其中,Q表示二氧化硫環境容量,104t/a,A表示二氧化硫總量控制系數,104km2/a,c表示區域內的控制濃度,mg/m3,S表示控制區域的面積,km2。

控制區域內二氧化硫的控制濃度同樣可以通過公式求得

公式中,表示控制區域標準年均濃度限值,mg/m3,表示二氧化硫的背景濃度值,mg/m3[4]。

3.3 控制系數明確

在二氧化硫環境容量計算中,總控制系統A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參數,相關研究表明,A值的計算同樣能夠通過公式獲得,有

在公式中,VE表示通風系數,與混合層的高度H和混合區域的平均風速u密切相關,有VE=H×u,結合從氣象部門獲得的相關數據,u的取值為2.2m/s,根據《制定地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技術方法》中的相關標準,混合層高度H的計算公式為

公式中,表示10m高低位置的平均風速,單位為m/s,參照環境監測站采集的數據信息,取值為3.72,為混合層系數,可以通過查表的方式獲取,其值為0.051,f表示地轉系數,為地轉角速度,取值7.29×10-5rad/s,表示地理緯度,取35°。

代入相關數值進行計算,可以得到控制區混合層高度為2268m,A指為13.941×104km2/a,而結合相關標準,該市的A值在4.2-5.78×104km2/a,取最大值,最終得到控制區域二氧化硫的環境容量為12.55×104t/a[5]。

4 結論與建議

結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該市市區的二氧化硫排放總量遠低于環境容量,不過其年均濃度超出了國家二級標準,主要污染源是西部工業區的重污染企業。對此,立足該市的發展特點,提出幾個防控建議:一是調整工業布局,盡量將位于上風向的重污染企業遷移到下風向,減少其對于市區大氣環境的污染;二是對于污染比較嚴重的企業,應該加強監管,督促其做好煙氣脫硫處理,減少工業廢氣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三是應該對市區的能源結構進行優化,以更加清潔環保的能源,如天然氣、地熱等代替燃煤,促進市區空氣質量的改善。

參考文獻:

[1] 余益民.中國生活二氧化硫污染的地域性特征分析――基于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2,(24):135-136.

[2] 聶麗曼,劉劍鋒,秦山.二氧化硫污染特征及其環境容量的研究[J].硅谷,2014,(17):155-156.

[3] 薛文博,王金南,楊金田,等.淄博市大氣污染特征模型模擬及環境容量估算[J].環境科學,2013,34(4):1264-1269.

第3篇

關鍵詞:墊江縣;臭氧;相關性分析;聚類分析

中圖分類號:X5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2005302

1引言

隨著城市進程加快和工業快速發展,大量污染物排放進入大氣環境,導致了大氣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危害了生態環境安全和人類身體健康。尤其是近幾年,在全國大范圍面積內頻繁出現霧霾天氣,引發人類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發生[1,2]。隨著2016年1月1日《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標準頒布和實施[3],對大氣環境中各項污染物指標也做了更為嚴格的限值要求。在特殊氣候和地理環境條件下,城市大氣環境中主要污染物也具有較大的差別。墊江縣地處三峽庫區影響區,重慶市政府確定五大功能區中的生態涵養發展區是三峽庫區的生態屏障區,生態資源環境具有脆弱性和敏感性。近年來,城區汽車保有量增加,隨之排入大氣環境中尾氣對大氣污染問題日趨明顯,為準確掌握墊江城區大氣環境中臭氧的污染狀況,開展大氣環境臭氧特殊污染物研究具有極其重要意義,為墊江縣城區大氣環境污染防治提供基礎技術支持。

2研究區域和數據分析方法

大氣監測數據來源于重慶市環境保護局官方網站重慶市空氣質量系統[4],大氣自動觀測站點位于重慶市生態涵養發展墊江縣區域。選取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墊江縣大氣自動觀測站點24小時溫度、風速、O3和風向等11個參數連續觀測數據,所有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3結果與討論

3.1城區大氣質量狀況

O3隨月份變化見圖1,由可以看出,一季度墊江縣城區大氣環境中O3月平均質量濃度為46 μg/m3,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要求,最小值為7 μg/m3,最大值為165 μg/m3,隨月份逐漸增加,最大值出現在3月份,為61 μg/m3。為研究墊江縣城區大氣環境中O3小時變化特征,選擇2017年3月28日晴天,O3日濃度變化圖研究結果見圖2,由圖2可以看出,墊江縣城區大氣環境中O3濃度隨時間變化特征明顯,從早上到中午時間,O3濃度一直呈上升趨勢,在下午13:00~14:00點時達到日均最大值,隨后呈逐漸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陽光輻射,地表面溫度逐漸升高,產生O3的前驅體如NOx濃度顯著上升所導致[5]。

3.2相關性分析

運用SPSS20.0進行相關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墊江縣城區大氣環境中O3與氣象參數風速和溫度呈極顯著正相關(p

3.3主成分分析

首先,以O3及其相關主要影響污染物和氣象因子進行適用性檢驗, KMO值約為0.617,表明研究參數變量間相關性較強,Bartlett球形檢驗發現,近似卡方值為32520.059,自由度為55,p=0.0,表明研究參數因子適宜因子分析。運用主成分分析因子結果可以看出,共抽取4個主成分,累計解釋了總因子的41.595%,59.134%,71.321%和80.781%。第一主成分上NO、NOx、NO2、PM10、PM2.5都具有較大正載荷,而O3則具有較大的負荷載,由此表明,墊江縣城區O3污染與其他污染物之間可能呈現相互轉化和影響。第二組分上風速和溫度具有較大的正荷載,表明墊江縣城區大氣主要污染物臭氧受氣象影響較大。第三和第四組分上分別是濕度和風向具有較大的正荷載。

3.4聚類分析

采用SPSS20.0統計分析軟件,以平方歐氏距離2為組間距離標準,對墊江縣城區O3等主要大氣污染物和氣象因子中11個因子進行聚類分析,各個因子組間聚類分析結果可知,聚類分析結果可以分為四類,第一類為:PM10、PM2.5和SO2;第二類為NOx、NO、NO2;第三類為風向和濕度;第四類為風速、溫度和O3。木劾嗑嗬氪笮】梢鑰闖觶NOx、NO、NO2

2017年6月綠色科技第12期

姚玉璽:墊江縣大氣環境中臭氧濃度污染特征研究

環境與安全

4結論

(1)墊江縣城區大氣環境中O3月平均質量濃度為46 μg/m3,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要求,最小值為7 μg/m3,最大值為165 μg/m3。

(2)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墊江縣城區大氣環境中O3與氣象參數風速和溫度呈極顯著正相關,表明O3受氣象參數影響也較大。與PM10、PM2.5、SO2、NOx、NO、NO2、風向和濕度均呈極顯著性負相關。

(3)主成分分析結果表明,第一主成分上NO、NOx、NO2、PM10、PM2.5都具有較大正載荷,而O3則具有較大的負荷載。聚類分析結果可以分為四類,第一類為:PM10、PM2.5和SO2;第二類為NOx、NO、NO2;第三類為風向和濕度;第四類為風速、溫度和O3。

參考文獻:

[1]

王艷,張宜升,李欣鵬.濟南城區空氣污染對呼吸道疾病門診量的影響[J].中國環境科學,2008,28(6):571~576.

[2]Viana M, Querol X, Alastuey A, et al. Characterising exposure to PM aerosols for an epidemiological study[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8,42(7):1552-1568.

[3]環境保護部.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S].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2012.

[4]佚名.重慶市空氣質量系統[EB/OL].http://222.177.117.35:8021/HistoryDay/HistoryDayMain.aspx

[5]于陽春,胡波,王躍思.北京東靈山地區主要大氣污染物濃度變化特征[J].環境科學,2013,34(7): 2505~2511.

[6]孫玉偉,周學華,袁琦,等.濟南市秋末冬初大氣顆粒物和氣體污染物污染水平及來源[J].環境科學研究,2012,25(3): 245~252.

第4篇

1年度變化特征分析

本溪市城區共設置6個空氣自動監測點位,能夠比較全面科學的反映我市城區的環境空氣質量狀況。2009-2013年期間,本溪市城區三項主要污染物濃度變化呈下降趨勢,下降最多的是PM10,大氣污 染治理實現了歷史性突破,環境空氣污染狀況得到了有效控制,環境空氣質量顯著提高,優級天數由2009年的30天增加到2013年的115天,創下了歷史新高,輕污染以上天數由2009年的22天下降到2013年13天,均呈逐年下降趨勢。達標率由09年的93.97%上升到2013年的96.44%2009-2013年期間,本溪市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達標天數逐年上升,優級天數是逐年增加,3項指標全部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二級標準。

2按季節變化的特征

項污染物濃度值屬冬季污染最重,夏季最輕;采暖期明顯高于非采暖期,采暖期SO2均值為0.091毫克/立方米,是非采暖期的3.79倍,污染特征明顯。NO2濃度四季變化不明顯,四季均無超標;PM10污染高峰期也主要集中在冬季和春季,即冬季(3-6月)和春季的沙塵常發期。總之,每年夏秋季空氣質量好,冬春季環境空氣質量較差,呈典型的北方煤煙型空氣污染特征。

3環境空氣質量變化趨勢

2009-2013年期間,通過采用Daniel趨勢檢驗法,使用Spearman秩相關系數,對本溪市區環境空氣質量變化趨勢進行檢驗。結果表明,SO2和NO2年均值無明顯變化,變化趨勢無顯著意義,PM10呈顯著下降趨勢。。

二影響環境空氣質量原因分析

1受地理位置及氣象因素的影響

氣態污染物的稀釋擴散過程與地形、氣象條件密切相關,直接影響著環境空氣質量。而我市位于太子河中上游河谷盆地內,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城區周圍群山環繞,不利于氣態污染物的擴散,并且城區環境空氣污染呈現典型的煤煙型污染特征,煙塵污染較為嚴重。主要氣候特點為寒冷期長,約180天;降水集中在七、八月,降水量約占全年的50%;相對濕度約在65%左右,氣候地方性差異明顯。

2受重點污染源的影響

本溪鋼鐵集團公司是我市最大的污染源,其燒結、煉鐵、煉鋼、發電等工藝排放大量的空氣污染物,占全市污染物排放總量的40%左右,該污染源位于市區西南部,當刮西南風的時候,對我市城區的環境空氣質量影響非常大,污染物濃度明顯上升。采暖期時供暖企業也是較大的污染源,影響著我市冬季二氧化硫污染嚴重原因的之一。其次,建材行業及冶金行業重點企業的無組織排放源、市區居民燃煤爐灶、地面二次揚塵和建筑施工揚塵,這些都對空氣質量有著直接影響。

三污染防治措施及對策

1污染防治措施

2013年藍天工程重點污染治理項目66項,預計總投資約4.7億元,削減煙粉塵約6900噸,二氧化硫約1.85萬噸,氮氧化物約4000噸,有機揮發性氣體(VOC)50噸。截止2013年年底已完成本鋼煉鐵廠1、2號265平燒結機尾除塵設施改造項目、本鋼煉鐵廠6號高爐出鐵廠除塵設施改造項目、本鋼煉鐵廠T101、T102運焦通廊新建布袋除塵改造項目、本鋼煉鐵廠2號265平燒結機脫硫及本鋼北營公司530立高爐礦槽建設4500平布袋除塵等治理項目56項,占全部項目數的85%,投入治理資金約3億元。為加大揚塵污染整治力度,我市建委、市綜合執法局集中開展建筑工地揚塵污染、地面污染及料場、堆場等大型塵源的專項治理工作。檢查建筑工地20余家,對30多個施工建筑單位存在的問題責令限期改正,建筑工地揚塵污染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2污染防治對策

第5篇

>> 2變化特征分析'> 拉薩市環境空氣中NO2變化特征分析 公路兩側植被環境的遙感評價 城市交通干線兩側的交通噪聲污染治理存在的問題 運動協調兩側性遷移的肌肉工作特征研究 托電#3機運行中兩側排煙溫度偏差大的原因分析及控制 本溪城區環境空氣污染特征原因分析 Y/―11接線變壓器常見故障兩側電流電壓特征分析 既有結構兩側不對稱開挖的影響分析及對策實例 汽包鍋爐兩側水位偏差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求證(外兩側) 兩側陰囊空空 兩側[虎牙]凸錯位的早期矯治 在“柏林墻”的兩側 OE的兩側實用技巧 高速公路兩側土壤重金屬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彬縣煤礦區運煤干線兩側土壤重金屬污染狀況調查 針對城市規劃中嚴格控制主次干道兩側進出口的若干問題 道路兩側造林綠化技術 點穴祛疾:頭痛(兩側) 世界之窗技巧兩側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吳曉青.我國大氣氮氧化物污染控制現狀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建議[J].中國科技產業,2009(8):13-16.

[3]陳克軍,趙德志,張蘭軍.高速公路環境空氣中NO2的污染特征分析[J].公路交通技術,2005.(6):134-137.

[4]周瑞.淮鹽高速公路對沿線大氣環境的影響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08.

[5]李震宇,許強.高速公路兩側氮氧化物的分布特征[J].中國環境監測,2001,17(4):52-55.

[6]國家環境保護局科技標準司.大氣環境分析方法標準工作手冊[S].1998.

[7]國家環境保護局,國家技術監督局.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3095-1996[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6.

[8]曹立峰.論城市道路交通量統計及預測[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5(2):19-21.

第6篇

關鍵詞:南沙河;微生物;污染物;綜合污染指數法;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X522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1-4942(2013)03-0083-06

汾河是山西省主要河流,千百年來,汾河水一直滋潤著三晉大地,但近些年來,由于工業“三廢”的排放、污水灌溉以及富含重金屬的城市垃圾、污泥和化肥的不合理應用,農業土壤鎘污染程度日益加重[1]。政府加強了對汾河治理的力度,先后建設了汾河公園和汾河濕地公園用以改善汾河主干道的生態環境。但是汾河太原城區段由北向南貫穿太原市區,沿途接納了多條支流及工業廢水、城市生活污水,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汾河主干道的生態環境,還需要從汾河流域的各條污染嚴重的支流著手。南沙河作為貫穿太原市的汾河支流之一,是集行洪、防澇、灌溉于一體的常流河。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大量污廢水排入南沙河中,致使河流水質惡化,嚴重影響了沿岸景觀和居民的身心健康[2]。著力解決太原城區段南沙河的生態環境,能為解決汾河生態環境問題提供參考依據,因此南沙河生態環境的治理刻不容緩。

水體中污染物總氮、總磷含量是反映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指標。如果氮、磷等植物營養物質大量而連續地進入湖泊、水庫及海灣等緩流水體,將提高各種水生生物的活性,刺激它們異常繁殖,繼而帶來一系列的嚴重后果。重金屬污染物一般具有潛在危害性,電鍍、制革、防腐、燃料等工業中的重金屬如:鎘、鉻、鉛等對環境有很大的毒害作用,影響著生態環境,并對人們的健康造成了威脅[3,4]。傳統處理廢水中污染物的方法,運行費用和原材料成本相對過高。所以環境科學工作者更加注重研究用生物吸附法去除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對很多微生物如:根際微生物(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5],酵母細胞(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6]等去除重金屬離子的性質已進行了研究。水體中的氮、磷等營養鹽能夠被水生植物吸收轉化,而微生物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7]。研究微生物與污染物的相關性能夠有效利用微生物去除水體中的污染物,從而更加有效、科學地利用生物吸附法。

通過研究太原城區段汾河支流南沙河水質特征,分析水體微生物與水體污染物之間的相關性,對于利用水體微生物有效吸附、降解水體污染物具有重要的意義。試驗結果將更準確地反映水體污染物總氮、總磷、鎘、鉻、鉛與微生物種群數量之間的相互關系,為總氮、總磷、鎘、鉻、鉛污染水體的微生物修復研究提供科學的依據。本研究對南沙河生態環境的恢復、沿河工業合理布局、緩解水資源短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水樣采集方法

本試驗水樣于2010年4月至2012年1月分別采于市區南沙河上游到下游四個斷面,即南沙河與東崗路交匯處河水S1、南沙河與并州路交匯處河水S2、迎澤公園南門口處南沙河河水S3和南沙河與濱河東路交匯處河水S4。

1.2 微生物計數方法

南沙河水體微生物生物量分析采用平板菌落計數法,分別用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培養細菌,高氏一號培養基培養放線菌,馬丁氏培養基培養真菌[8]。

1.3 樣品預處理和污染物測定方法

總氮(TN)含量的測定:用氫氧化鈉溶液或硫酸溶液調節pH至5~9制備樣品,后采用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測定;總磷(TP)含量的測定:采集500 ml水樣后加入1 ml硫酸調節樣品的pH值,使之低于或等于1,或不加任何試劑于冷處保存,再采用鉬酸銨分光光度法(GB11893-89)測定;重金屬鎘、鉻、鉛含量的測定:取污水150 ml,在電熱板上緩緩加熱濃縮至約5 ml,加入10 ml HNO3和5 ml HClO4在電熱板上加熱消解,待棕色煙霧消失后繼續加熱,濃縮至約5 ml,將樣品移入10 ml容量瓶中,用二次蒸餾水定容,最終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7475-87)測定樣品中的重金屬鎘、鉻、鉛含量[9]。

1.4 數據處理及污染評價方法

數據分析采用Excel 2003完成,方差分析和相關性分析采用SPSS15.0數據統計軟件完成。

第7篇

1江蘇省環境與健康監測現狀分析

從江蘇省的環境監測現狀來看,典型區域環境與健康綜合監測體系尚未構建。盡管江蘇省已開展了全省污染源普查、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飲用水源地基礎環境調查、飲用水源地有毒有機物調查等多種專項調查,但這些調查和人群健康結合較少,且分別進行、調查目的不同、設計和方法不統一等原因,在說明環境污染對人群健康影響這一問題上難以相互支持,加之環境與健康綜合監測尚未納入常規工作,對人體健康影響更為直接的重金屬、有機污染物等基礎數據缺乏,不利于政府部門實時、動態和準確把握江蘇省環境污染對人群健康損害的狀況及變化趨勢,也不利于有針對性地調整相關政策及措施。

2典型區域環境與健康綜合監測體系構建

環境與健康監測是一個綜合性的監測,關于環境質量方面的數據由環境保護部門負責,有關疾病方面的數據由衛生部門負責。典型區域環境與健康綜合監測體系是在充分利用現有環保、衛生部門的相關監測網絡和監測力量,結合日常監測工作,完善監測設備,培養環境與健康專業人才,不斷充實和優化監測內容的基礎上逐步構建的,主要包括環境污染監測、暴露監測、健康效應監測、環境污染與健康風險相關性分析與評估4個方面的內容,見圖1。

2.1環境污染監測環境污染狀況監測包括污染源監測及污染源主要可能擴散介質如大氣、水、土壤及其他介質的環境質量狀況監測。(1)污染源監測污染源監測包括排放特征污染物的歷史源及現狀源。歷史源是指在調查年已關停并轉、且排放過擬調查特征污染物的污染源。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工業企業所用燃料、原輔材料、生產工藝、產品產量、主要污染物種類與通過各種途徑的排放量、環保常規監測數據等,調查時間段自建成投產至關停或搬遷年。現狀源指在調查年仍在生產經營且排放擬調查特征污染物的污染源。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工業企業的基本情況、燃料、原輔材料、生產工藝、廢水與廢氣排放方式、污染處理設施等,調查時段原則上自建成投產日起至調查年,重點關注近10年。污染源監測可采用現場實測、排污系數估算、歷史回顧與反演等方法,以確定特征污染物進入環境的主要輸入途徑,定量計算進入環境的污染負荷通量、時間過程、空間分布。(2)環境質量狀況監測環境質量狀況監測應盡可能兼顧環境和健康監測點位的匹配性,滿足評價試點調查期間環境質量時空變化趨勢的要求,根據污染物進入周邊環境的主要途徑及調查點的實際情況,選擇重點調查的環境介質。調查環境介質征污染物的水平,主要包括: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及環境生物樣品監測4個部分。大氣應重點監測人群密集居住區的室內、室外空氣,同時根據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暴露途徑,考慮室內室外塵土的采樣;水體重點監測飲用水源、灌溉用水和養殖水,同時對應采集水體沉積物;土壤重點監測與暴露有關的農用地土壤、人群活動區域土壤,兼顧其他類型土壤;環境生物樣品重點采集本地生產的初級農產品,包括農作物、畜禽水產品等。

2.2暴露監測暴露監測包括外暴露監測和內暴露監測。對人體暴露情況進行測量是判斷環境污染物與健康損害之間因果關系的重要依據,對暴露水平的定量測量是判斷劑量-反應關系的關鍵。(1)外暴露監測外暴露監測主要針對與人體接觸的環境介質中的污染物濃度和含量水平進行監測,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環境監測、個體暴露測量獲得。應重點了解特征污染物人體暴露的特征,包括:暴露途徑(如通過呼吸道、消化道、皮膚接觸等方式)、暴露時間、暴露頻率,確定特征污染物人體外暴露量(如:通過室內空氣、飲用水及家庭消費食品監測獲得的暴露量)。具體應根據特征污染物的主要排放形式,確定選擇以經呼吸吸入還是經口攝入為主,重點開展監測。(2)內暴露監測內暴露監測指對目標人群體內的污染物負荷水平進行監測,可以通過檢測體內生物標志物來實現。生物標志物分為暴露生物標志物、效應生物標志物、易感生物標志物3類,應遵循科學性、可靠性、實用性等原則選擇合適的生物標志物開展監測。一般情況下,多選擇血液、尿液征污染物及其中間代謝產物的濃度水平進行測量。

2.3健康效應監測人群健康效應監測主要是對環境污染物造成的生理、生化、結構、功能改變進行定性和定量評價的過程。環境污染物導致的健康損害效應可以分為特異性損害、非特異性損害和蓄積效應3類。(1)特異性損害環境污染物對機體造成的損害具有某種典型的臨床表現和特征,污染物可以引起機體特異的癥狀、體征、生理、病理、X-線片的改變等,具有特異的觀察或檢測指標。可通過資料收集、問卷調查、醫學檢查等方法開展。(2)非特異性損害環境污染對機體健康的影響不是以某種典型的臨床表現出現,而是表現為生理功能、免疫功能、抵抗能力、勞動能力、健康狀況等的下降,對有害因子的敏感性增強,以及某些常見病和多發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等。主要通過調查對象的基本健康信息、進行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等醫學檢查方法開展。(3)蓄積效應環境污染物連續、反復進入機體后,其吸收速度或總量超過機體代謝轉化排出的速度或總量,污染物質在體內逐漸增加并貯存,造成機體的損害,或者污染物的量不在體內蓄積但其在靶器官靶組織產生的有害效應卻可以逐漸累積,最終造成機體的損害。常用的健康損害評價生物標志物有:重金屬效應標志物(金屬硫蛋白、抗氧化酶類、還原性谷胱甘肽、外周血清轉氨酶、免疫標志物);農藥效應標志物(膽堿酯酶、對氧磷酶、烷基磷酸酯、羧酸酯酶、植物酯酶);有機物效應標志物(混合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轉移酶、谷胱甘肽過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DNA加合物、蛋白質加合物)等。

2.4健康風險相關性分析與評估通過特征污染物暴露途徑與暴露水平的監測結果,實際人群飲食結構、生活習性等的問卷調查獲取當地人群對特征污染物的暴露參數,計算特征污染物經呼吸道、經口飲食等途徑的外暴露劑量。根據污染物的毒理學性質,確定參考劑量,分析特征污染物對調查人群健康風險的關聯性。在健康風險評估的基礎上,根據健康監測與內暴露檢測結果,進一步分析環境污染與人群健康指標是否存在統計學上的關聯性。

3典型區域環境與健康綜合監測體系的應用示范

3.1應用示范過程2011~2012年,在綜合考慮相關基礎數據分析、媒體關注情況以及專家現場勘查的基礎上,課題組選擇了農藥原藥生產量大、公眾反映強烈、受影響人群較為集中的某農藥廠,開展典型區域環境與健康綜合監測技術體系的應用示范。圍繞該農藥廠,考慮周邊居住人群情況,按照環境與健康綜合監測技術體系的要求,制定調查實施方案。調查內容包括基礎資料收集、與特征污染物毒死蜱相關的污染源調查、環境質量狀況及暴露調查、人群健康狀況調查以及環境污染與健康風險相關性分析與評估。污染源調查在收集農藥廠排放的歷史資料、原輔材料、生產工藝、產品產量、主要污染物種類與通過各種途徑的排放量、環保常規監測數據、環境污染事故發生情況的基礎上,對廢水總排口進行了采樣監測。環境質量與人群外暴露調查主要了解環境空氣、塵土、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糧食果蔬和肉禽蛋類等特征污染物含量水平,綜合評價評估調查區特征污染物的環境污染現狀,共采集環境樣本300多個,取得各類環境質量指標實測數據800多個。內暴露調查主要對目標人群體內的污染物負荷水平進行調查,包括血液中毒死蜱殘留水平與尿液中毒死蜱代謝產物三氯吡啶醇的含量檢測;共采集污染區成人血樣、尿樣、兒童尿樣各208份,對照區各238份,內暴露共獲得1300多個數據。健康調查方面,根據毒死蜱的毒理學特性,通過污染區人群危險因素的問卷調查、體檢及肝腎功能能檢查、血樣毒死蜱及尿樣TCP檢測,分析健康損害風險,共獲得各類有效數據21萬多個。

3.2應用示范結果基于該監測體系的調查結果表明,該農藥廠周圍1km范圍內毒死蜱污染嚴重,大氣和地表塵土可能是人群健康影響的重要暴露途徑,周邊污染居民人體血樣及尿樣中毒死蜱代謝產物檢出率較低,但距廠界越近,外環境中毒死蜱濃度越高,對人體健康指標影響更為明顯,農藥污染對周邊環境及人群健康的影響值得關注。通過本次應用示范,說明該監測體系能為環境與健康研究提供有力支撐。

4結論與建議

第8篇

關鍵詞:環境污染;城市化;協整檢驗;VEC模型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5-0233-04

引言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人類活動在改善人類生活方式和生活條件的同時,也在不斷地作用于周圍的環境并因此引起自然、人文等各類環境質量的改變。對應的這種環境尤其是大自然環境的變化對人類的生產、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不同的影響。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大國,也是一個積極發展現代化,不斷推進工業化、城市化的國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現階段已進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飛階段。與此同時,重慶市是中國直轄市之一,是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重慶市的城市化進程發展的如火如荼,其城市化進程一直在全國領先。作為領跑全國的城市集團之一,重慶市被稱為中國的“芝加哥”。因此,本文選擇重慶市來探究城市化與環境及其非農產業占比的關系。

城市化是一個涉足領域頗廣,對社會、經濟、文化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來進行發展的過程,表現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地域范圍的擴展,經濟結構的升級,都市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向農村地區的滲透、擴散等。因此,推進城市化是目前大多數國家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道路的必然過程。

閆新華(2009)利用VAR模型研究了山西省的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直接的關系,并且借助環境庫茲涅茨曲線驗證了其兩者直接存在倒“U”型的關系[1]。文中最后得出結論,認為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之間確實存在雙向作用機制,并且在這種雙向作用機制中環境污染對經濟增長的反作用機制要弱很多。Canas等(2003)研究了16個工業化國家原材料與人均GDP之間關系,印證了倒U型EKC曲線,即經濟發展與環境之間的發展趨勢[2]。

然而,在研究城市化發展過程中,不少學者也強調,經濟發展只是作為城市化的一部分,僅僅用經濟發展指標來說明與環境之間的發展關系,未免太牽強,不能說明本質問題。林伯強和劉希穎(2010)針對中國當前階段性經濟增長和能源消費特征,對Kaya恒等式做出適當修正,引入城市化因素,研究了現階段碳排放的影響因素。得出結論認為中國在城市化進程中控制碳排放增量,實現低碳轉型應當以節能為主[3]。

結合以上兩種分析方法和研究思路,不難看出,國內外學者在研究城市化和環境的關系問題上,或者是將城市化縮影到一個經濟發展指標,然后探討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相互關系;或者將環境這個內涵豐富的領域濃縮到一個問題,比如溫室氣體、碳排放等。但是,這樣的研究不足以從大局上把握在城市化進程的深化中,其與環境到底存在什么樣的關系。因此有的學者對城市化與環境進行了直接的研究。杜江和劉渝(2008)利用中國的1998—2005年中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面板數據,構建了6類環境污染指標同城市化水平及控制變量間的計量模型,對環境庫茲涅茨曲線(EKC)假說進行了擴展[4]。研究結果表明:4類污染物同城市化水平之間存在倒形曲線關系,另外兩類污染物同城市化水平之間存在正U形曲線關系,目前中國大體上已經進入U形曲線的右半段。曾浩和鄧宏兵(2012)以武漢市為研究區域,構建了武漢市城市化、生態環境系統協調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運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出了武漢市城市化與生態環境協調度[5]。結果顯示:2000—2012年,武漢市城市化水平總體上呈現出增長趨勢,但武漢市生態環境水平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呈現出波動型的變化特征,總體呈現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從近兩年來看,武漢市城市化發展水平與生態環境發展水平差距在縮小。

基于對城市化和環境污染的思考和研究的側重點不同,依據指標選取的特點和以點突出全局的思路。本文選擇重慶市,以其數據為基礎,研究城市化與環境污染的關系。為了側重研究環境污染這個綜合指標與城市化的關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將環境污染的細化指標提取出一個綜合性的指標進行建模。將控制變量非農產業結構占比引入模型,加深環境污染和城市化的關系研究。同時,在體現變量動態性和長短期的交互效應上,將使用協整分析和模型對環境污染與城市化進行實證研究。文章其余部分的結構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模型和數據說明;第三部分給出估計結果,并進行了成因分析;最后是結論和啟示。

一、變量選擇與數據說明

(一)變量選擇及來源

本文選取的變量為城市化率(URB)、環境污染綜合指數(EVN)、非農產業結構占比(IND)。其中,城市化率用市人口和鎮駐地聚集區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來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過程和聚集程度;環境污染綜合指數是通過對5個環境污染細化指標作主成分分析提取而來的,它們分別是廢水、廢氣、二氧化硫、工業粉塵及工業固體廢物。非農產業結構占比用的是第二、第三產業的產值占GDP的比重得來(所有數據據來自重慶市統計年鑒2012)。

(二)數據處理

為了建模需要,首先對城市化率和非農產業結構占比取對數,便于變量通過平穩性檢驗,將取對數后的變量記為lnURB、lnIND。同時,對環境污染的6個具體細化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作為環境污染綜合指數的變量。運用軟件,進行主成分分析,通過方差貢獻表,得到6個原始特征根分別為4.630、0.716、0.339、0.212、0.091、0.013,在滿足特征根λ>1時,第一個特征根對應的方差貢獻率為77.166%,也就是其累計方差貢獻率,累計值較大。

因此,提取1個主成分,對應的特征根分別為l1=4.630,方差貢獻率達到77.166%。通過SPSS運行后,直接輸出提取的一個主成分,將這個主成分命名為環境污染綜合指數(ENV)。

綜上,建立模型所需要的變量數據處理完畢,最后進入模型的變量為:城市化(lnURB)、環境污染指數(ENV)、非農產業占比(lnIND)。

二、檢驗過程與成因分析

(一)單位根檢驗

經濟計量學中為避免經濟變量的不平穩所產生的繆回歸問題,首先進行單位根檢驗數據的平穩性,本文選取ADF檢驗,該方法通過檢驗回歸方程的右邊,假設因變量yt的滯后差分項控制高階序列相關。

從上表可以看出,代表城鎮化率的變量lnURB在10%顯著水平下ADF檢驗存在單位根,環境指標ENV和城鎮化率指標lnIND的一階差分都在5%顯著水平下拒絕原假設,從而三個變量都是I(1)的,基于此,本文接著進行協整檢驗。

(二)協整檢驗

本文采用Johansen最大似然估計各變量的協整關系,Johansen協整檢驗是按照協整關系的個數r=0到r=k-1的順序執行,直到拒絕原假設為止。多變量協整檢驗共有5種形式的協整檢驗方程,本文采取第三種形式,即有線性趨勢但協整方程只有截距項,它的形式為:H1(r)∶PYt-1+BXt=a(bTYt-1+r0)+

a g0,選擇滯后1期。

由跡檢驗結果和最大特征值檢驗結果可以看出,在零假設時H0∶r=0,最大特征值統計量為26.1602大于5%的臨界值21.1316,且P值為0.0090,故拒絕原假設,在零假設H0∶r=1時,P值等于0.2162,在臨界值為5%時接受原假設認為存在一個協整關系。同樣道理,在跡檢驗結果中,零假設H0∶r=0時也拒絕原假設,H0∶r=1和H0∶r=2時接受原假設,因此,本文認為在臨界值5%下重慶市的城市化率與環境之間存在一個協整關系。

協整關系如下:

ENV=35.21lnURB-121.29lnIND

實際上,我們得出的協整方程表示的是環境污染綜合指數與城市化率和非農產業結構占比的長期均衡方程,在長期中城市化率與環境污染綜合指數呈現正相關關系,增加一單位lnURB會提高35.21單位的ENV。也就是說在長期中,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環境污染綜合指數逐漸增加,該結果符合現實狀況,從發達國家的城市化歷程來看,從工業大革命至城市化完成階段,隨著城市化的不斷進行,環境污染逐漸加劇,這與本文的結論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說明,重慶市的環境隨著城市化的進行污染逐漸加重。

從環境污染綜合指數和非農產業結構占比來看,二者呈現負的相關關系,當lnIND增加一單位時會降低121.29單位的ENV,即當二三產業占比增加時會降低環境污染,該結論與現實也是符合的,二三產業之和代表了工業化的進程,協整檢驗表示的是長期中工業化程度:工業化程度的增加尤其是第三產業增幅加大,會增加環境污染小的企業。綜合上述結論我們可以看出,重慶市的城市化進程在長期中將會使環境污染得到改善,工業化程度越高會使環境越好。

(三)VEC模型分析

通過對文中變量進行協整分析發現三者存在長期協整關系,但我們仍無法得到每個變量間的短期動態關系,向量誤差修正模型解決了這一問題。由Granger定理:具有協整關系的變量具有向量誤差修正模型形式。基于此,本文在協整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向量誤差修正模型,研究重慶市環境污染綜合指數與城市化率的關系,該模型中同樣引進非農產業結構占比作為參考,得到模型為:

其中,R2=0.579,F的值為3.096。

誤差修正項的系數為-0.004,符合反向修正原則,表明短期的非均衡狀態向長期的均衡狀態移動,在短期中城市化率與環境污染綜合指數的系數為19.998,由于VEC描述的是短期的關系,說明在短期內城市化會帶來環境污染,但是這個結果短期對環境的影響程度與長期中不同。在短期中非農產業結構占比也與長期中不同,長期中二者系數為121.29,短期二者系數為-3.378,說明短期非農產業結構的升級對環境污染程度小于長期的影響。

結論及啟示

以上根據1996—2011年的時序數據,通過協整分析、VEC、重慶市城市化率與環境污染綜合指數之間進行動態計量分析,結果發現:

1.城市化的提高會帶來環境污染,從長期來看,lnURB對ENV的降低作用為31.52,從短期來看,lnURB對ENV的降低作用為19.998,說明不管是長期還是短期,重慶的城市化都會帶來環境污染,但是長短期作用的程度有差異。

2.從VEC結果來看,符合反向修正原則,表明短期的非均衡狀態向長期的均衡狀態移動,說明城市化對環境污染的影響機制并不僅僅是因為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規模的擴大會給環境帶來壓力,城市化的發展也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強社會環保意識、提高科技水平、優化非農產業結構和完善法律體系等,以上各種影響會使環境污染綜合指數降低。

3.從長期來看,非農產業結構占比的提高會弱化環境污染,一單位lnING會降低121.29單位的ENV,而短期中一單位lnIND則只會降低3.378單位的ENV,長短期差距非常大。

基于前文的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重慶市在深化城市化的進程中,雖有值得肯定和借鑒的地方,但是在環境保護和產業結構優化上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和提升。鑒于對實證結果和環境污染與城市化問題的認識,本文謹提出以下三條建議,希望對全國城市化的發展,而不僅僅是重慶市的城市化提高提供思路:

第一,城市化過程不能急,質量提高是關鍵。在重慶市的城市化道路上,工業實力、經濟增長、環境保護意識都成為不可或缺的主導力量和中流砥柱,而這些因素的提高才是城市化的關鍵。在這個過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發展而忽視了對環境造成污染的嚴重后果。因而城市化進程不能急,質量提高才是關鍵。第二,非農產業作用強,產業結構需完善。非農產業的發展在重慶的城市化進程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在重慶市的城市化進程中,完善非農產業的結構占比,實現更合理的產業結構模式是對城市化進程的推動和促進,同時它也是增強環境承載力的有效途徑。第三,滯后效應很凸顯,環境污染需提防。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重慶市的城市化發展、產業結構不合理對環境污染的影響表現出很強的單方面作用。即短期內雖然其兩者會加劇對環境造成污染,但是這種環境污染后果并沒有很快地反作用于城市化的發展上,環(下轉285頁)(上接235頁)境污染對城市化的制約效應表現的非常滯后,下一步需要做的是調整產業結構,使其適應經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閆新華.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的VAR模型分析——基于山西的實證研究[J].經濟問題,2009,(6):59-60.

[2] FerraoPaulo ConceicaoPedro ANGELA.A new environmentalKuznets curves? Relationship between directmaterial input and incomepercapita:evidence from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Ecological Eco-nomics,2003,46(2):9-12.

[3] 林伯強,劉希穎.中國城市化階段的碳排放:影響因素和減排策略[J].經濟研究,2010,(8):67-79.

第9篇

關鍵詞:區域環境;污染治理;路徑選擇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6.240

從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環境來看,經濟發展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總體而言,東部經濟的發展比較迅速,中部次之,西部經濟發展較為緩慢,在這樣的經濟發展環境下,環境污染也表現出不同的區域性特征。東部環境污染最重、中部次之,西部相對較好。區域環境的污染出現這樣的特征,一方面與工業生產有著重要的關系,另一方面與城市車輛密度也有著關系。為此,各個區域都應采取不同的環境污染治理路徑,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對環境進行大力的整治,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的綜合可持續發展。

1 東部區域環境污染治理路徑

1.1 產業結構的調整

目前,東部區域的環境污染愈演愈烈,東北三省、京津冀地區都是環境污染的重災區,尤其是大氣污染,嚴重程度領跑全國。面對著嚴重的污染現狀,東部區域各個地方積極采取措施來治理環境污染,調整產業結構就是其主要的治污路徑。目前在東部地區,尤其是京津冀地區,積極地進行高污染產業的調整,有些企業被下令關閉,而傳統的工業生產,一方面在進行區域搬遷,另一方面有了嚴格的污染排放制度,在這樣的情況下,東部區域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娛樂產業等可持續發展性比較強的產業來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力求從產業結構的調整上走出一條治污道路。

1.2 市場機制的引入

為了促進治污工作的進行,東部區域利用自身經濟發展的優勢,積極地引入了環境市場的機制,即在東部區域內進行發展的企業,尤其是工業產業,必須要符合環境標準才能在區域內進行發展,這樣的準入門檻使得企業對環境污染的認識更加的深刻,也促進了企業治污工作的開展。另外,在市場的機制作用下,城市汽車的尾氣排放也受到了嚴格的控制,這也為治污工作的進展提供了某方面的促進作用。市場機制在污染治理中的引入,一方面使得環境污染的排放標準顯著下降,另一方面,利用市場的競爭機制淘汰一批污染大的小企業,這對于社會資源的整合,對于環境污染的綜合治理都具有積極地意義。

2 中部區域環境污染治理路徑

2.1 區域品牌的打造

中部城市的環境污染治理從總體而言具有自己的優勢,目前,中部各個省份都在通過區域品牌的打造來實現自身價值的提升,而在區域品牌的打造上,污染治理被納入其中。鄭州目前在中部城市中發展迅猛,鄭州發展的優勢主要是發達的交通網,鄭州利用自身的位置優勢,將鐵路發展打造為自身品牌,在發展鐵路交通的過程中,對環境污染進行統一化處理。合肥也是中部城市中區域品牌打造比較突出的一個城市。合肥利用自身優勢發展起來的高鐵線路成為了現在城市品牌中一道搶眼的風景線,在大力進行高鐵建設的同時,合肥統籌規劃,將污染治理與品牌建設進行統一規劃和處理,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2.2 科學城市規劃

中部區域的環境污染治理,除去區域品牌的打造外,對城市進行科學合理化的構建也是一項重要措施。城市的科學規劃方面,中部有幾個城市做的非常不錯,武漢首屈一指。武漢的城市規劃體現著“大武漢”的原則,即武漢的城市規劃不僅僅是對武漢一個市的規劃,還包括了孝感、咸寧等周邊城市的規劃,在這樣統一的規劃下,城市的發展和污染的治理得到了統一化的對待,這對于城市污染的治理具有積極作用。除去武漢,南昌的污染治理采取的也是城區科學規劃的理念。南昌的城區規劃仿照上海的模式,采取“一江帶兩岸,兩岸齊行”的模式,在這樣的規劃體系中,南昌市的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3 西部區域環境污染治理路徑

3.1 強化工業生產污染排放的標準

西部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比較落后,所以在目前的環境污染治理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還是以控制污染排放為主。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長期落后導致西部地區目前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大力發展經濟,所以西部城市在環境污染治理方面的理念是在不影響經濟發展的前提下,進行污染排放物的控制。為此西部地區加強了環境污染物排放的標準設置,通過提高排放標準來實現污染的減少。就目前的情況而言,西部地區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生態惡化方面,值得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3.2 大力進行環境建設

大力進行環境建設是西部地區進行污染治理的又一項比較重要的治污路徑。西部地區的污染主要就是工業廢水和工業廢氣的排放,另外就是農業生產的化肥和農藥的使用。廢水和廢氣的治理一方面要利用專業的技術,另一方面就需要環境的自凈能力來完成,所以在西部,目前大量的退耕還林還草工作都是為了恢復生態環境,強化環境的自凈能力。

4 結束語

區域經濟的發展不同導致區域內污染情況存在著差異,面對區域性的污染差異,必須要進行針對性的治污工作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所以面對東、中、西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同,要走不同的污染治理路徑,這樣才能抓住地區污染的特點,進行針對性解決。區域治污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必須要走適合自身的治污路徑,并且長期堅持,才會取得良好的治污效果。

參考文獻:

[1]孫曉偉.論我國農村工業化過程中環境污染的成因及治理的路徑選擇[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2(02):225-229.

[2]劉超.管制、互動與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02):96-104.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视频国产在线播放 |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 yin56xyz | 成人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 | 五月婷丁香 | 日韩精品午夜 | 99在线国产视频 | 99色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国产 | 欧美黄色短视频 | a国产| 久久精品国语 | 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久久免费看 | 国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99久久精品国产免看国产一区 |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7777影院| 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 | 国产成人aa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一级片在线 | 精品四虎免费观看国产高清午夜 | 国产精品1区2区3区在线播放 | www.黄色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www | 都市激情网 |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 run away全集未删减动漫 | 四虎影视免费在线 | 99精品国内不卡在线观看 | 五月激情在线 | 国产成人一区 |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婷婷久月|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 色www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 | 男人天堂avav|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 成人a一级试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