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優選九篇

時間:2023-08-31 16:30:58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第1篇

【關鍵詞】統計學;計量經濟學;實踐教學

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這兩門課程是經管類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之一,充分順應當前的經濟發展趨勢,以經濟理論和現實經濟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運用各種統計計量軟件對現實經濟數據進行分析,從而更準確地判定經濟形勢和預測經濟發展趨勢,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的完美融合。本文主要思考如何將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的實踐教學相互融合補充,結合漓江學院培養應用性復合型人才的目標,以培養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搜集、整理、分析統計數據,用各種定性、定量統計方法對經濟現象進行較深層次的分析與預測,進而對經濟學理論進行實踐檢驗的能力。

1.教學目標

1.1基本目標

旨在培養學生在充分理解經濟學相關原理與基本數學知識的同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搜集、整理、分析統計數據,用各種定性、定量統計方法對經濟現象進行較深層次的分析與預測,進而對經濟學理論進行實踐檢驗的能力。

1.2具體目標

1.2.1理論目標

掌握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的基礎知識和科學的經濟學分析方法。

1.2.2能力目標

實踐調查的設計和實施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理論知識轉化能力;軟件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實際經濟問題的分析能力;領導與溝通能力;信息收集與處理能力。

2.教學依據

時刻圍繞經濟管理專業的培養特色,以“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模式在大一大二從經濟理論和數學基礎方法的講授開始抓,將實踐教學理念貫穿于整個大學教學過程中。在講解基礎理論時強調與現實經濟問題的結合,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用數字去研究經濟問題的興趣。在大三大四以“重技能、顯特色、強素質”為主。在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的講授過程中,更多地注重如何解析現實經濟問題,如何尋找和整理經濟數據,同時學會用各種功能豐富的軟件進行實證研究。將整個大學課程教育整合成一個緊密的體系,有目的有計劃的灌輸實踐教學理念和執行實踐教學過程。

3.教學思路

4.教學實踐方案

4.1課堂教學實踐

4.1.1環節一:理論教授,思維滲透

本環節主要在大一、大二實施,重點圍繞學生經濟學理論的學習、經濟學思維的培養以及數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適時結合案例分析、專題研討、角色扮演、調查與訪問等方式進行課堂實踐,逐漸滲透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思維。

4.1.2環節二:理論與方法的整合,將經濟現象具現化、簡單化

本環節主要在大三上學期實施,重點在于讓學生學會將現實生活中的經濟問題數字化,同時從數字表現出的關系、特點、變化趨勢中了解和認識經濟發展的現狀。具體從兩個方面著手:

第一,以統計年鑒所包含的內容以及內在結構特點的分析、數據的測算為主線,針對《統計學原理》課程中包括的內容理論性偏強而實踐性薄弱的特點,以《中國統計年鑒》、《經濟統計年鑒》、《旅游統計年鑒》、《交通統計年鑒》等各類型統計年鑒作為研究的范本,將年鑒的主要模塊、各模塊之間的關系、各模塊包括的主要經濟指標的內容和測算方法以及所反映的經濟現實作為研究案例,有針對性地將課程中涉及的公式、原理對照講解,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所學的不是枯燥的數字、公式和理論,而是一些生動的現實的經濟數據和經濟事實。在講解的同時穿插Excel、SPSS等統計軟件的使用教學,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對統計年鑒的分析,既能讓學生將理論進行實際轉化,也能解決同學在寫畢業論文時關于數據難找難分析的問題。

第二,以實踐調查研究工作所涉及的準備、實施、整理、分析、撰寫報告等環節為基線,結合《統計學原理》的相關章節內容,將整個學習過程分解成六個學習任務,具體有:調查方案設計、調查問卷設計與實地調查、調查數據的統計與匯總、研究對象的歷史數據匯總分析、調查數據的統計分析、撰寫調查報告。同時以學習任務驅動的方式,引導和帶動學生參與到課程學習和實踐中,強化學生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自主領悟和學習統計學的有關內容和方法。

4.1.3環節三:實證分析,檢驗經濟理論,分析經濟現象

本環節主要在大三下學期實施,旨在讓學生掌握兩三個計量分析軟件,能夠用環節二中掌握的數據結合計量軟件進行實證分析,進而用實證分析方法檢驗經濟理論、分析經濟現象。

(1)針對《計量經濟學》課程的特點,在講解理論的同時重點專注于計量軟件在實證研究中的使用,結合現實經濟案例讓學生學會如何用軟件進行計量操作分析,并理解計量結果所表示的經濟學意義,從而將計量結果用于驗證經濟理論,指導經濟實踐。

(2)針對實際運用方面,結合政府、金融機構、公司等所涉及的計量領域,以案例說明、角色扮演、情景設計、專題研討等方式向同學們介紹相關的知識和使用的方法,讓學生在出校門前對本門課的應用領域有所認識。

4.2課后實踐教學

4.2.1課后輔助練習

以學習任務驅動的方式,引導和帶動學生參與到課程學習和實踐中,強化學生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自主領悟和學習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的有關內容和方法。

4.2.2暑期實踐調查

組織大二、大三學生在暑期進行實踐調查活動,指導學生將課堂中學習到的理論、方法聯系調查實施的過程,切實在實踐調查中掌握調查工作的準備、實施、整理、分析、撰寫報告等各個環節所涉及到的理論、方法,最終通過調查結果的分析了解、認識某個現實經濟問題,學會如何將理論見諸于實踐。

5.實踐教學效果的評估

課程評價是保證理論和實踐性課程實施質量的的一個重要方面,介于統計學與計量經濟學實踐性較強的特點,計劃改革傳統理論考試模式,設計創新性考核方式。考核方式采用按工作任務的學習過程進行考核,并根據學生寫的學習實踐日記進行平時成績的考核,其成績納入總成績,結課后進行學習成果展示,在成果展示匯報時,每個學生們走上講臺,通過演講的形式,把調查與統計分析的工作過程展示給大家。考核沒有統一答案,通過學習成果的評價表,學生自評、互評,學生參與評定成績的做法,可以更加公正的評價學生的學習質量及教師教學的質量。具體評價指標有:第一,調查問題、對象選擇的新穎、時效性;第二,調查實施方案的完整性;第三,調查問卷設計的合理性、規范性、科學性;第四,參與課堂討論的積極性;第五,實踐調查參與的主動性及貢獻;第六,調查團隊協作能力;第七,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第八,Excel、Eviews、SPSS等軟件的操作能力;第九,數據的總結分析能力;第十,文字的組織和文章的撰寫能力;第十一,成果匯報的現場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真.計量經濟學——經濟學數學和統計學的結緣[J].科技與經濟,2006(13):16-18.

[2]鄭紅玲.對經管專業統計學實踐教學的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1(11):229-230.

第2篇

摘要: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本文從經濟學的角度,根據歷年統計資料,以國民生產總值為因變量,建立與交通客運量、客運里程、貨運量、貨運里程的多元關系模型,來闡述交通對國民生產總值的影響。使用Eviews進行數據分析進而得出國民經濟與交通發展的相互關系。

關鍵詞:交通發展;國民經濟;White檢驗方法

一、文獻綜述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飛速,“要致富,先修路”我們耳熟能詳,然而交通運輸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關系非常復雜。我國關于兩者關系的研究主要存在三種看法,第一種: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引致需求;第二種:交通運輸的發展能促進經濟發展;第三種:交通的發展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同時經濟的增長也促進了交通的發展。交通運輸是經濟建設的基礎。它是社會經濟最重要的紐帶和基礎結構之一。因此我收集相關數據,采用經濟學的方法進行探究,從而挖掘二者之間的關系。

二、理論分析與模型研究

我選擇國民生產總值代表國民經濟,選擇以下幾個指標代表交通運輸狀況。構建多元函數如下:(均為我國1970年到2009年六個方面40年的數據)

模型設定:Y――GDPX1――客運周轉量X2――貨運周轉量X3――公路里程X4――鐵路里程X5――民航里程

令Yi=β0+β1X1i+β2X2i+β3X3i+β4X4i+β5X5i+μi

利用EViews,生成Yi、X1i、X2i、X3i、X4i、X5i模型,并對模型進行OLS回歸,如下

R-squared0.978260Mean dependent var65053.67

Adjusted R-squared0.975063S.D.dependent var90150.37

S.E. of regression14236.04Akaike infocriterion22.10242

Sum squared resid6.89E+09Schwarz criterion22.35575

Log likelihood-436.0485F-statistic305.9886

可決系數R2=0.978260,即模型擬合很好;F為305.9886,且F檢驗的伴隨概率很小,方程顯著。而某些t檢驗伴隨概率大于5%或者更大,這些條件都與一般經驗規律極為相符則說明有可能存在多重共線性。其中X1,X4,X5的系數t檢驗不顯著,并且X1,X4的系數符號與預期的相反,這都表明很可能存在多重共線性。

(一)用逐步回歸法消除多重共線性

先分別做Y對X1、X2、X3、X4、X5的回歸,以R2最大者為基礎,一元回歸結果整理列表如下

X1X2X3X4X5

T統計量23.2561435.9651523.9250914.3551014.95538

T值的概率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R20.9343520.9714610.9377470.8443060.854775

F統計量540.84831293.492572.4098206.0690223.6635

F值的概率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二)逐步加入變量進行回歸

由上表可以看出X2的方程的R2=0.971461最大,故先以X2為基礎,依次加入其他變量,進行逐步回歸,發現X1,X4,X5與其他變量之間高度相關,這說明主要是由于這幾個變量引起的多重共線性,予以剔除。所以得到的模型是:

Y=2.268377X2+0.022995X3-43482.53

這說明,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當貨運周轉量每增加一億噸公里,國民生產總值增加2.268377億元;當公路里程增加一公里時,國民生產總值就增加0.022995億元。

四、異方差性檢驗

(1)利用White檢驗法

由概率值小于0.05,因此應該拒絕原假設,表明模型存在異方差性。

F-statistic14.48958Probability0.000023

Obs*R-squared17.56868Probability0.000153

(2)用加權最小二乘法修正

以權數W1=1/X3 W2=1/X3^2 W3=1/E1 W4=1/E2(其中E1=ABS(resid),E2=E1^2)。我選取W3為權數進行WLS,得到R2=0.978192;調整后R2=0.977618。很顯然,可決系數由0.9372增加到0.9782.模型的擬合優度得到了進一步提高。nR2的伴隨概率為0.064718,大于0.05,故接受原假設,經過加權之后模型消除了異方差。所以如果只是以國民經濟總量與公路里程建立一元線性模型,那么經過以上的修正之后,我們可以得到模型是

Yi=-67323.67+0.095027Xi∧R2=0.978192

運用WLS消除異方差性后參數的t檢驗均與F檢驗均顯著,說明公路里程每增加一公里,平均國民收入增加0.095億元。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公路里程數的增加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是很明顯的,因此“要致富先修路”,這句話傳達給我們的是一個能夠用計量經濟學模型進行量化評價的指標。

五、總結與建議

當這些變量單獨對國民經濟進行回歸時,影響是顯著的,我們要剔除那些相互之間有共線性的,因為在存在多重共線性時,參數的置信區間會擴大,而這樣就會很容易導致接受一個本該拒絕的假設的概率增大。并且在對回歸系數的原假設中(比如β=0),由于存在多重共線性的參數方差的增加比較快,這就會導致t值被低估,而使得本來應該否認“系數為0”的原假設被錯誤的接受。因此在進行經濟模型的設定時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讓有效的數據來指導經濟意義。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交通運輸與國民經濟的關系是相互促進并且相互影響的,因此在我國的國際化,城市化過程中,都不能忽視交通運輸的作用,從我們所得的模型中就告訴了我們增加一單位的公路里程對國民經濟的促進作用都是很大的,當然這也并不是說就是毫無節制的增加。凡事都要有個度,超過了這個度就會產生反作用的。

(山東大學管理學院;山東;濟南;250100)

參考文獻:

[1] 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的啟示.姜大偉.現代商業2011.第15期

[2] 交通運輸促進經濟增長的機制探析.姜大偉.中國集體經濟.2011.第15期

[3] 試論交通運輸業與我國經濟發展的關系.金益秀.企業導報.2011.第8期

[4] 交通運輸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姜勇.民營科技.2010.第11期

[5] 淺析交通運輸與經濟的發展.尚素琴.商代化.2010.第608期

[6] 交通運輸與國民經濟發展關系研究.萬華;江淵.商場現代化.上旬刊.2008.第5期

[7] 交通運輸與國民經濟發展關系研究.胡優.藍萬煉.許友梅.山西科技.2006年第6期

[8] 我國交通運輸與國民經濟協調發展之研究.楊正國;陳向東.管理世界.1986.第6期

第3篇

關鍵詞:數學建模 經濟變量 回歸統計 預測研究

回歸分析是一種確定兩種或者兩種以上變數間相互依賴的定量關系的統計分析方法,回歸分析按照自變量的多少,可以分為一元回歸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隨著回歸分析的發展,統計學家們建立了多種回歸模型進行統計分析,數學建模和預測參數成為了回歸分析研究的主要內容。

回歸分析是通過規定因變量和自變量來確定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建立回歸模型。回歸分析按照自變量的多少可在表1中體現出來。

在我們研究產品價格和其他因素對于銷量影響程度的時候,我們可以應用到回歸分析的相關理論,如表2。

利用數學建模回歸分析可以解釋如下問題:價格、廣告、促銷等各種因素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價格是怎樣做到影響銷量的?如果價格和廣告支出同時變化一定量的值。那么銷量預期又是多少。

在這個實例中,銷售額屬于因變量、價格、廣告、促銷等屬于自變量。在回歸分析應用中,一般會采用與方法相適應的固定步驟,首先,要根據自變量和因變量的因果關系來確定回歸模型;然后,根據認真觀測數據,評價回歸函數的實時數據,并且估計該回歸函數的相關參數;最后,還要檢驗該估計數學的準確性。

一、繪制并觀測散點圖

要根據散點圖來判斷,假設是否存在線性關系,例如以上廣告與銷售額的關系,我們通過繪制散點圖,并且觀測,最終得到這樣一個結論,二者之間的呈一元一次的函數關系趨勢,而且呈正相關形態。此時,我們就要考慮建立回歸模型,根據散點圖判斷,我們建立的是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二、建立數學模型,預測回歸函數

1.一元線性回歸分析

一元線性回歸的標準式為:Y=a+bx+ε,這里X是自變量,Y是因變量,ε是隨機誤差。

以我們上面舉過的廣告費和銷售額為例,我們在估計因變量Y(銷售額)的值,所以做出建立如下函數:回歸函數y’=a+bx

在這個函數中y’作為y的估算值,a當自變量為零時,因變量的值,b是函數的系數、直線的斜率。運用數學知識我們可以知道,我們要計算出a和b的值,才能確定回歸方程,我們可以用最小二乘法確定參數a、b。最小二乘法是最重要的統計估計方法之一,觀察值與估計值的偏差平方后,較大的偏差權重加大,從而避免了正負偏差相互抵消。

Σ(y-yc)=最小值,設Q=Σ(y-yc)2=最小值yc=a+bx代入上式,得:Q=Σ(y-a-bx)2=最小值偏導數得

Σy=na+bΣx

Σxy=aΣx+bΣx2

經過整理和計算最終會得到a和b。

a、b確定后,回歸直線方程yc=a+bx,在確定x值后,就可以繼續推算y的值,然后根據資料代入各相關值,就可以得到最終的a和b值,確定回歸方程模型。

2.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在現實中往往一個因變量受多個自變量的影響。如果只用一個自變量來進行回歸分析,分析的結果就存在問題;如果將影響因變量的多個因素結合在一起進行分析,則更能提示現象內在的規律,統計中,將涉及兩個及以上的自變量的線性回歸分析,稱為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研究因變量和多個自變量的線性關系,這種線性關系也可用數學模型來表示。記因變量為y,因變量y與自變量x1,x2,x3,…,xn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可用多元線性回歸方程來表示這種關系。設多元線性回歸方程為:yc=a+b1x1+b2x2+b3x3+…+bnxn,式中a,b1,b2,b3,…bn為線性回歸方程的參數,要解出多元線性回歸方程,同樣也必須要首先確定這些參數,參數的求解是通過多元線性方程組來進行的。由于二元線性回歸方程是最典型的多元線性回歸方程,通過觀察求解二元線性回歸方程參數的過程,就可了解其他類型的多元線性回歸方程參數,本文采取二元線性回歸方程為例,了解其他的多元線性回歸方程參數的求解方法。

設有二元線性回歸方程:Yc=a+b1x1+b2x2

要確定該回歸方程,必須要先求解a,b1,b2三個參數。同樣要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得如下方程:

Σy=na+b1Σx1+b2Σx2

Σx1y=aΣx1+b1Σx12+b2Σb1x1

Σx2y=aΣx2+b1Σx1x2+b2Σx2

利用該方程組可以確定a,b1,b2三個參數的值,此時既可以確定Yc=a+b1x1+b2x2,具體方法和一元線性回歸相同,代入相關資料,給出自變量的值,就可以得到估算值。以廣告和促銷為例,廣告、銷售額之間存在著關系,銷售額、廣告費是自變量,利潤額是因變量。可以帶入上式。

三、估算標準差

在確定回歸模型之后,我們還需要做以下程序,包括對回歸模型的檢驗和確定等。線性回歸方程模型建立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能夠根據自變量的已知值來推算因變量的可能值。這個可能值包羅萬象,既可以稱作稱估計值,也可以稱作理論值、平均值,它和真正的實際值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在這種情況下就產生了估計值的代表性問題。推算后,如果yc與y值一致時,就表明推斷結構準確;如果yc與y值不一致時表明推斷結構有所誤差。可以明顯地得出這樣結論,將一系列yc值與y值加以比較,就可以發現其中存在著一系列離差,有的是正差,有的是負差。一般來說,回歸方程的代表性如何,都是通過估計標準誤差指標的計算來加以檢驗。估計標準誤是用來說明回歸方程代表性大小的統計分析指標,其計算原理與標準差基本上相同。通常是代入公式,并且進行計算,同樣要提取大量的資料。

但是,回歸分析只能判斷和證明變量的關系,并不是證明因果關系的一種方法,所以主要的工作是對歷史數據和大量資料的搜集和觀測,只有做好了這項工作,才能保證預測的準確性。回歸分析中的因果關系通常只是一個假設,即研究者的猜測。因而,始終必須檢驗此類假設的可信性,對此需要統計學以外的知識,即理論和邏輯思考,或者進行實驗。

四、結論

回歸分析的統計預測是在為因變量和自變量收集歷史數據,雖然因變量和自變量有所區別,但是必須看到,這只是統計研究的一種預測和假設。需要用理論分析和邏輯推導去驗證。由于篇幅有限,在此沒有給出具體實例,來說明數學建模經濟變量線性回歸統計預測的統計方法。不過,這種在實際中適當運用數學建模的理論,做好經濟變量的統計預測方法,在經濟變量的線性回歸統計中有著重要的應用。

參考文獻:

[1]張玲.基于數學建模基礎上的經濟變量線性回歸統計預測分析[J].統計與咨詢,2010,(1).

第4篇

一、科學規劃謀發展

規劃是發展的前提,沒有科學的規劃,發展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要推動五大連池市經濟發展必須做好科學合理的整體規劃。一是統籌城鄉規劃建設。目前,五大連池市城鎮化率不足20%,遠低于國家40.53%的平均水平。為加快城鄉一體化步伐,必須把城鄉經濟社會作為一個有機整體進行統一規劃,優化城鄉空間布局,推動市域資源要素合理流動,充分發揮城市對市域農村的帶動作用和農村對城市的促進作用,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互補、融合一體化發展和共同繁榮。二是統一編制各類專項規劃。以市域總體規劃為龍頭,修編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及各類專項規劃,合理布局基本農田保護空間、產業發展空間、居住建設空間、生態保護空間和公共基礎設施配置。三是統一制定市域產業發展規劃。根據區域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合理定位產業布局,為避免重復建設和提高市域產業的整體市場競爭力提供保障。五大連池市獨特的資源優勢決定我們必須突出搞好旅游休閑產業規劃。

二、借助外力促發展

作為一個欠發達的農業市,僅憑自身的努力很難實現大的跨越式發展,只有借助外力,壯大內力,才能提升發展空間,實現長足發展。突出招商引資的集聚效應。招商引資是保增長、促發展的重要支撐,只有把招商引資作為壯大市域經濟總量、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舉措,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的快發展。因此,就要圍繞農業產業化、工業現代化、旅游休閑產業開發等重點領域,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方法,建立完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優化招商引資發展環境,以一流的機制,一流的環境,一流的服務,吸引更多的客商到五大連池市投資興業,為五大連池的大發展、快發展提供資金上的支撐,來推動整體經濟實力不斷壯大。突出對上爭取的保障效應。近兩年來,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和國家產業投資取向的轉移,國家和省級財政加大了對地方的資金支持力度。去年,國家投入4萬億用于拉動內需保增長,省里啟動了千億斤糧食工程,這些政策的出臺,為五大連池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因此,要抓住這些戰略機遇,結合資金的投向,做好項目的謀劃和儲備,加強與上級的溝通和銜接,爭取國家的資金支持,從而在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安居工程建設等保障和改善民生項目上獲得更大的資金支持。

三、合理布局優發展

只有把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結合起來,按照優化一產、提升二產、突破三產的發展思路,有效推進市域產業統籌發展,才能形成一、二、三產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現代市域產業體系。強化農業基礎地位,從中央到地方歷來重視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地位。作為地方更要把農業工作當成保民生、保穩定的基礎性工作,抓緊抓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為農業的新一輪發展指明了方向,也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五大連池市作為農業市,應該以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針,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瞄準市場定位,進一步優化種植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完善畜牧業發展政策,加大畜牧業在農業中的比重。充分發揮勞務品牌效應,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多渠道促農增收。同時,要加強與高校的合作,促進農業科技成果在當地的轉化,為實現農業現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加快工業化進程,“無工不富”作為一種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也是通過實踐得出的結論,在實踐中有很強的借鑒作用,因此,必須堅持不懈地走“工業強市”之路,按照新型工業化的要求,突出投資拉動,以園區為載體,以項目為牽動,著力培育壯大綠色生態工業、礦泉特色工業以及清潔能源工業,構建地方特色工業發展體系。支持企業發展壯大。引導企業加強自主創新,抓好產品結構調整,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支持區域內重點企業生產運營,扶持企業發展壯大。增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擴大市域工業經濟總量。突出旅游資源優勢。五大連池市具有發展旅游業的資源和優勢。省長到五大連池市調研時提出,要發展“大五大連池”,加快提升景區和五大連池市的旅游服務功能,把五大連池打造成為我省旅游業的招牌、品牌、名牌。按照栗省長的講話精神,結合本地旅游資源優勢,科學制定旅游業未來發展規劃,形成區域大旅游、大產業、大市場、大發展良好局面。采取招商引資、向上爭取、政府投入和利用民間資本等方式,不斷加快山口湖、朝陽上抗聯遺址等旅游景點建設和星級賓館、旅行社等旅游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為游客提供優質的服務。利用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開發冰上、雪上等冬季旅游項目,促進旅游產業的多元化。

四、區域融合共發展

第5篇

關鍵詞 三硝基甲苯; 二硝基甲苯; 紫外光譜; 化學計量學; 環境水樣

1 引 言

2,4,6三硝基甲苯(TNT)在軍事和商業中[1]應用廣泛。研究表明,TNT可引起生物體中毒[2~4],而二硝基甲苯(DNT)是TNT的主要分解物,也是涂料、橡膠和顏料等物質生產的中間物[5,6],該類污染物在環境水中濃度可達ng/L到 mg/L[7],長時間接觸痕量的DNT會影響生物體的生長和存活[8,9]。因此,檢測環境水中TNT和DNT具有重要意義。

文獻報道的用于檢測空氣、水和土壤中TNT及DNT含量的方法,包括熒光光譜法[10]、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法(SERS)[11,12]、氣相色譜結合電子捕獲檢測法(GCECD)[13]、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GCMS)[14]和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1,15]。這些方法選擇性和靈敏度較高,但是大多需要昂貴的儀器,樣品前處理過程復雜,耗時長,因此,發展快速、簡單和準確的TNT及DNT定量方法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

紫外吸收法是一種簡單、快速、準確的定量分析方法[16],但選擇性不高。如果樣本中物質相似或者未知干擾存在的情況下,吸收光譜會發生重疊,影響其準確測量,因此限制了它在一些復雜體系中的應用。化學計量學可以利用數學分離代替化學分離來解決光譜重疊的問題[17,18],其中偏最小二乘法是功能強大的多元統計方法,在樣本數量較少、光譜重疊的情況下,可以實現定量定性分析[19,20]。研究表明,通過消除一些干擾變量或者挑選一些包含重要信息的變量,可以顯著提高模型的效果[21,22],如競爭性自適應權重取樣法(CARS)[23]、迭代偏最小二乘(iPLS)[24]、變量消除法(UVE)[25]、遺傳算法(GA)[26]、迭代保留信息變量法(IRIV)[27]。最近,Yun等[28]提出了一種新的變量挑選方法,即變量結合種群分析法(VCPA),該方法可充分利用子集之間的統計信息和變量間的相互關聯,在處理近紅外光譜數據時,VCPA方法比CARS、MCUVE、IRIV方法更具有優勢。

TNT分解物中,2,4DNT和2,6DNT受到研究者的廣泛關注[29,30],但是目前尚未有結合計量學進行分析檢測的相關報道。本研究選擇TNT以及2,4DNT和2,6DNT作為環境水中炸藥及其分解物的代表物質,結合化學計量學和紫外光譜法對其進行同時定量測定。采用正交設計方法制備了一系列三組分混合物樣本,其中25個作為訓練集,15個作為獨立預測集,此外還預測了四類真實水樣(共8個樣本)。比較了全譜和變量挑選兩種建模方法的預測結果,選取每個物質的最優模型用于真實水樣中目標物的預測,并采用HPLC方法對模型的實用性和準確性進行了驗證。研究結果表明,紫外光譜法結合變量挑選模型在復雜體系目標物同時測定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潛力。

2 實驗部分

2.1 儀器與試劑

Hitachi U2900型紫外分光光度計、 SHIMADZU LC20AT高效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公司),色譜條件:流動相為乙腈水(30∶70, V/V),等度洗脫,流速1.0 mL/min,柱溫35℃,檢測波長254 nm,整個分離過程由CBM20Alite系統控制。

TNT(中國銀光化學試劑廠); 2,4DNT和2,6NDT分析標準品(Aladdin公司上海);乙腈(色譜純,成都科龍化學試劑廠)。實驗用水均為超純水。標準工作溶液:準確稱取適量的TNT,2,4DNT和2,6DNT固體粉末,用乙腈溶解并定容,終濃度為200 μg/mL。

2.2 紫外吸收法測定單組分硝基苯

采用單組分校正法確定紫外吸收法測定TNT和DNT的線性范圍。配制系列濃度的工作溶液。以溶劑為空白,測量各工作溶液在200~400 nm范圍內的紫外吸收光譜。根據各分析物在最大吸收波長下對應的吸光度與樣品濃度構建立校正曲線,得到測定TNT,2,4DNT和2,6DNT的線性范圍。

2.3 樣本配制

采用三因子五水平的正交試驗設計(OAD)[31]配制25個訓練集樣本,15個獨立測試樣本。為了驗證本方法的實用性,收集了自來水(四川大學化學館)、池水(四川大學望江校區)、河水1(府南河,成都九眼橋)和涂料廠附近的河水2(江安河,雙流蛟龍港)4種水樣,分別用0.45 μm濾膜過濾。每種水樣配制兩個樣本。各樣本均加入適量TNT,2,4DNT和2,6DNT (濃度均在線性范圍內),模擬真實環境水樣,每個樣本光譜平行測定3次。表1列出了訓練集樣本(1~25號樣本)、獨立測試集(26~40號樣本)以及真實水樣(自來水41~42,池水43~44,河水1 45~46, 河水2 47~48)濃度配比。

2.4 化學計量學方法

偏最小二乘(PLS)算法通過最大化光譜矩陣X與目標物質濃度矩陣y之間的協方差為目標,逐一求解模型中的各個潛變量。將光譜數據矩陣與樣本各組分濃度矩陣之間的內在聯系關聯起來,使校正模型更為穩健。在面臨樣本數目少而特征變量較多的問題時,可以有效提取有用化W信息。

變量模型種群分析(VCPA)[28]是一種結合模型種群分析和指數遞減函數迭代進行變量挑選的方法,將挑選出來的變量用PLS建模。具體步驟如下: (1)隨機將光譜變量建立K個子集,并對這K個子集建立K個PLS子模型; (2)統計K個子模型的評價參數,選取效果最好的前5%的子模型; (3)將前5%的子模型中的變量進行權重統計,通過指數遞減函數強制刪除權重較低的變量; (4)確定剩下變量的最佳組合。

本研究采用以下指標對模型進行評價:校正集均方根誤差(RMSEC)、預測集均方根誤差(RMSEP)、相關系數(R2),其計算公式如下:

所有數據處理及計算在MATLAB(Version 2013a, Math work, Inc)環境下完成,PLS和VCPA算法代碼來自于中南大學中藥現代化研究中心。

3 結論與討論

3.1 紫外光譜表征

TNT,2,4DNT和2,6NDT的紫外吸收光譜(圖1)最大吸收波長分別位于228、245和236 nm,3個物質的吸收光譜存在嚴重的光譜重疊,在不經過預分離的情況下,使用傳統校正方法難以準確分析3種物質的混合物。 因此,引入化W計量學模型,通過數學分離代替化學分離來解決光譜重疊的問題。

按照2.2節中方法,建立了紫外光譜法分別測定單組分TNT,2,4DNT和2,6NDT的標準曲線方程,表2列出了單組分測定的一些特征參數。

表1中的參數是沒有經過任何預處理的樣品得到的結果,雖然與文獻報道的一些TNT和DNT測定方法[3234]相比,檢測限和線性范圍的濃度偏高,但完全可以滿足國家標準的測定需求(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35]中規定第二類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硝基苯類為:一級標準2.0 mg/L、二級標準3.0 mg/L、三級標準5.0 mg/L)。

3.2 全譜偏最小二乘模型

為了建立可靠、準確和穩定的模型,本研究用了兩種光譜預處理方法(SG平滑,一階導數)處理原始光譜數據,并與未經處理的數據進行建模結果對比。因此,對于每個目標物而言,共建立了3個全譜模型。五倍交叉驗證用于評估模型的質量。表3列出了PLS全譜模型的建模結果。

由表3可知,對于TNT和2,4DNT, 經過SG平滑預處理的數據建模結果較好,然而對于2,6DNT而言,一階導數處理的數據建模效果更好。通過比較RMSEP和R2發現,全譜PLS建模預測TNT和2,6DNT的R2

3.3 變量挑選模型

同樣采用三種光譜數據(原始,SG平滑和一階導數)對每個物質建立了三種VCPA模型,預測結果見表4。比較表3和表4的結果可以發現,雖然VCPA模型挑選出來的變量個數只有10個左右,但是每一個物質預測結果的R2>0.98,高于沒有變量挑選的PLS模型,表明通過有效變量的挑選可以提高模型的準確率。最后得到了每個物質的最優模型為:TNT,VCPA+SG平滑;2,4DNT,VCPA+SG平滑;2,6DNT,VCPA+一階導數。

3.4 環境水樣的檢測

為了驗證上述最優模型的應用性和可靠性,將構建的最優模型用于4種環境水的8個樣本(每種水樣取兩個樣本)中TNT、2,4DNT和2,6DNT的濃度預測,并同時采用HPLC方法進行驗證。表5總結了環境水樣的全譜PLS、VCPA和HPLC方法的測定結果。

圖2A顯示了真實樣本的紫外吸收光譜圖,2A中插圖為未加入TNT,2,4DNT和2,6DNT的自來水、湖水和河水的紫外吸收光譜圖。在200~230 nm波長范圍內有較強的未知背景吸收,而這個區域也是3個目標物的主要光譜信息區。這種背景干擾導致了全譜PLS模型的預測效果較差,3個目標物質的回收率分別在60.8%~155.2%、73.2%~174.6%和47.2%~141.0%。然而,盡管真實水樣中存在較大的未知干擾和目標物的光譜重疊,VCPA建模卻可以通過消除無信息變量和干擾變量仍然取得了滿意的結果,呈現出強的抗干擾能力,其預測值與真實值和HPLC測定值非常接近,VCPA模型的平均回收率分別為97.5%、99.1%和98.6%,HPLC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分別為104.7%、101.0%和102.2%。

圖2B~圖2D顯示了VCPA挑選出來的光譜點,其中a, b分別代表TNT,2,4DNT和2,6DNT之間的差譜[36],藍色和紅色點為VCPA挑選出來的變量點。圖2B~圖2D的結果顯示:VCPA模型挑選出來的光譜點主要分布在3種分析物的強吸收區域220 nm~300 nm之間,是屬于苯環的ππ*躍遷的主要吸收帶區域。 差譜圖顯示, 大多數VCPA光譜點分布在每種分析物與其它兩種物質的差譜峰附近,表明挑選出來的光譜點大多位于這些分析物差異較大的區域。雖然VCPA挑選出來的少量點也位于3種分析物的弱吸收區域(300~400 nm),并且差譜的差異也比較小,但這些點也同時位于環境水背景吸收弱的區域,并且VCPA測試結果顯示這些點對這3種物質的同時定量有一定貢獻。上述分析證明了復雜體系征變量挑選的重要性,可以通過變量挑選來降低干擾,明顯提高預測結果的準確性。

4 結 論

結合紫外吸收與化學計量學中的PLS方法提出了一種簡單、快速、有效的分析方法,可以在不經過任何預分離的情況下準確地測定環境水樣中的TNT及其分解物(2,4DNT和2,6DNT)的含量。本研究建立了兩種模型:全譜PLS模型和變量挑選VCPA模型,用于預測獨立測試集和環境水樣中目標物的含量,并用HPLC方法作為參照。通過對比兩種模型和HPLC的測定結果發現,全譜PLS模型在存在干擾的環境水樣中預測準確度低,而VCPA變量挑選方法通過有效地選出重要特征變量,剔出無信息變量,所以在存在未知干擾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取得準確的結果,VCPA模型對每個目標物的相關系數R2>0.99, 真實環境水樣目標物的回收率為101.0%~104.7%,與HPLC方法的結果相近,顯示出了良好的實際應用潛力。本研究結果表明,紫外光譜法與化學計量學方法相結合的分析策略,可以為環境中炸藥及相關物質的定量檢測提供一種簡便有效的分析方法。

26 Leardi R. J. Chemometr., 2000, 14(56): 643-655

27 Yun Y H, Wang W T, Tan M L, Liang Y Z, Li H D, Cao D S, Lu H M, Xu Q S. Anal. Chim. Acta, 2014, 807(1): 36-43

28 Yun Y H, Wang W T, Deng B C, Lai G B, Liu X B, Ren D B, Liang Y Z, Fan, Xu Q S. Anal. Chim. Acta, 2015, 862: 14-23

29 Wright L K, Zellers ET. Analyst, 2013, 138(2): 6860-6868

30 Snels M, Venezia T, Belfiore L. Chem. Phys. Lett., 2010, 489(13): 134-140

31 Zhu G, Ju H. Anal. Chim. Acta, 2004, 506(2): 177-181

32 HJ 6002011,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TNT、RDX、DNT Gas Chromatography. The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andard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水|梯恩梯、黑索金、地恩梯的測定氣相色譜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HJ 6002011

33 HJ 5992011,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TNTNCetylpridinium ChlorideSodium Sulfit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The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andard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水質梯恩梯的測定 N氯代十六烷基吡啶―亞硫酸鈉分光光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HJ 5992011

34 HJ 5982011,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TNTSodium Sulfit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The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andard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水質梯恩梯的測定亞硫酸鈉分光光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HJ 5992011

35 GB 89781996, 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National Standard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第6篇

生產中發揮質量檢驗的作用,確保“三不”,即不合格原輔料不使用,不合格半成品不轉入下工序,不合格成品不出廠、不合格品在質檢人員監督下返工或銷毀,并記錄備查。公司不僅加強對質量管理人員業務的培訓,而且對全員進行質量意識教育,堅持對員工進行以“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企業在我心中,質量在我手中”等宣傳活動。公司設有售后服務部,對售出產品進行市場跟蹤,充分實現企業的核心理念“精益求精制好藥,產品求精、技術求精、服務求精”。而有的企業為節省生產成本及開支,從原材料選擇上就不達標,保證質量又何從談起!

質量管理是企業生存永恒的主題,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沒有質量就沒有市場,沒有企業的一切。只有保證了產品的質量,才能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藥品,才能真正讓消費者放心,健康會所是為進一步提升三精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了消費者放便用藥,方便就醫指導、用藥指導而設置的,從根本上解決老百姓看病難,購藥貴的問題,真正的做到服務于民。

全國各地會員朋友,紛紛的來電來函,交流成為會員后帶來方便及服務,與會所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很多會員朋友都寫信來說明自已用藥后血稠、高血脂癥狀得到了改善,心腦血管疾病取得了康復,是咱老百姓值得信賴的好藥!現工作人員正評定出最佳會員及年底積分以便兌現禮品而忙碌著。隨著會員的不斷增加,工作人員也遇到很多問題,主要問題是會員朋友匯款后沒有留聯系方式,不利于快遞公司的送藥,為了便于你能及時收藥,請您匯款后速與我們聯系。

會員申請程序:

(1)撥打會員服務熱線0451-87653977直接申請成為會員;

(2)登陸哈藥集團三精千鶴制藥有限公司的網站省略下載會員申請表。(此表復印有效)

請您詳細填寫,郵寄:三精千鶴健康會所,地址:哈爾濱市道里區霽虹街副28號。郵編:150010

三精千鶴健康會所將根據您提供的個人情況錄入數據庫,建立私人電子檔案,經審核后您即可免費成為會員。

購藥注意事項:

1、購藥方式:哈爾濱市區免費送貨,其它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會員可通過郵局或銀行匯款,會所免費郵寄。

2、郵寄地址:(150010)哈爾濱市道里區霽虹街副28號哈藥三精千鶴制藥有限公司呂晶(收)

3、銀行匯款:工商銀行帳號:3500010501101141659 帳戶名:呂晶

第7篇

【關鍵詞】 血漿置換;血漿免疫吸附;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療效;不良反應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6.006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urativ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by plasma exchange and plasma immunoadsorption for neurological autoimmune diseases. Methods A total of 106 patients with neurological autoimmune dise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lasma immunoadsorp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plasma exchange. Curative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ll better hospital stay time, symptom relief time, antibody indexes levels after treatment,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Plasma exchange; Plasma immunoadsorption; Neurological autoimmune diseases; Curative effect; Adverse reactions

免疫系統對自身抗體的耐受度下降可導致出現自身抗體性疾病, 也就是臨床醫學中所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 臨床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格林巴利綜合征、多發性肌炎、重癥肌無力等疾病,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2]。本文主要對血漿置換與血漿免疫吸附對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臨床療效以及不良反應進行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106例本院收診的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53例。觀察組中男28例, 女25例;年齡26~65歲, 平均年齡(45.3±7.4)歲;格林巴利綜合征8例、多發性肌炎11例、重癥肌無力34例。對照組中男27例, 女26例;年齡27~68歲, 平均年齡(46.4±7.8)歲;格林巴利綜合征9例、多發性肌炎12例、重癥肌無力3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免疫科學會制定的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診斷標準[3];并結合臨床癥狀、影像學檢測以及實驗室檢查確診[4]為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觀察組采用血漿免疫吸附法, 具體為:注射低分子肝素2000 U, 然后使用體外循環下血漿分離器分離全血, 100~150 ml/min, 分離血漿后, 使用葡萄糖球菌A蛋白吸附柱將血漿吸附, 速率為30~50 ml/min, 于8~10 min內吸附完畢后, 加入檸檬酸洗脫液進行洗脫, 洗脫完畢后置入磷酸緩沖液, 待吸附柱pH值恢復7.0后再進行下一個周期治療, 1次治療需要10個周期, 1周治療2~3次。對照組使用血漿置換法, 具體為:注射低分子肝素2000 U, 使用平衡液、低分子右旋糖酐、人血白蛋白以及新鮮冰凍血漿制成置換液, 使用血漿置換儀進行置換, 速率為100~150 ml/min, 術中給予20 ml葡萄糖酸鈣注射液和15 ml氯化鉀注射液加上500 ml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 術后肌內注射600 U凝血酶原復合物, 1周治療2~3次, 血漿置換當天靜脈滴注240 mg甲潑尼龍, 緩和時間為3~5 d, 并給予0.5~1.0 g/m2環磷酰胺注射。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住院時間、癥狀好轉時間、治療前后抗體指標[抗雙鏈DNA抗體(抗ds-DNA)、抗腎小球基底膜抗體(抗-GBM)、髓過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MPO-ANCA)]水平變化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5, 6]。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住院時間以及癥狀好轉時間比較 觀察組住院時間(15.9±15.6)d、癥狀好轉時間(2.5±1.7)d優于對照組(28.1±18.2)、(5.6±4.2)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3.705、4.981, P

2. 2 兩組治療前后抗體指標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后各抗體指標水平較治療前均有改善(P

2. 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5.7%(3/53)低于對照組45.3%(24/53)(P

3 討論

血漿免疫吸附法主要是應用化學以及物理親和力與特異性較高的物質、抗體或抗原劑制成吸附劑, 通過將吸附劑與血漿結合將血漿中的致病因子進行清除[7-9]。本文觀察組所使用的葡萄糖球菌蛋白A是一種常用的免疫吸附劑, 其具有較高的特異性以及敏感度, 并且可逆性較好, 能夠進行反復利用[10-13]。而血漿置換法的主要問題在于其會將自身凝血因子清除, 并需要消耗大量新鮮冰凍血漿, 容易造成血源性疾病或過敏反應, 嚴重者可能導致血栓出現。

總之, 血漿免疫吸附比血漿置換在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中具有更好的應用效果, 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抗體指標水平, 縮短住院時間以及癥狀好轉時間, 并且能夠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巫愛桃, 肖龍, 古英明, 等.血漿置換與血漿免疫吸附對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療效和不良反應.廣東醫學, 2010, 31(13): 1671-1672.

[2] 張藹玲, 李穎玉, 李永生, 等.血漿置換與血漿免疫吸附治療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療效及安全性.臨床醫學工程, 2015, 22(8):1032-1033.

[3] 劉學東, 萬琪, 王洪典, 等.免疫吸附與雙重血漿置換治療急性Guillain-Barre綜合征療效及安全性的研究.臨床神經病學雜志, 2006, 19(6):414-416.

[4] 韋瀲滟, 秦新月.免疫吸附治療急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療效觀察.重慶醫科大學學報, 2010, 35(1):88-90.

[5] 李明, 胡海蓉, 馮玉明, 等.血漿置換聯合DNA免疫吸附血液灌流治療難治性系統性紅斑狼瘡.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 2005, 17(12):739.

[6] 巫愛桃, 古英明, 呂少芬, 等.自體血漿免疫吸附療法治療重癥肌無力的方法及護理觀察.臨床醫學工程, 2009, 16(1):69-70.

[7] 趙成廣, 唐瑩, 杜悅, 等.血漿置換與免疫吸附治療兒童重癥系統性紅斑狼瘡對照療效分析.中國小兒急救醫學, 2014, 21(12):795-798.

[8] 陳F, 王海燕.血漿置換與免疫吸附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應用的循證醫學證據.中華內科雜志, 2007, 46(4):333-335.

[9] 吳煒, 肖玉, 王志敏, 等. 血漿置換在神經內科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治療中的不良反應分析.中國輸血雜志, 2012(10):1073-1076.

[10] 耿昌明, 韋道明, 孔曉東, 等. 免疫吸附療法在急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中的療效研究. 海南醫學院學報, 2015, 21(4):562-564.

[11] 郝彥超, 唐石磊. 血漿置換在神經內科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治療中的效果觀察.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3, 7(23):73-74.

[12] 張玉朝. 血漿置換在神經內科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治療中的效果觀察與分析. 中國實用醫刊, 2016(2):84-85.

第8篇

調查問卷共分三種:“學校卷”、“教師卷”和“學生卷”。“學校卷”由講授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課程的院系組織填寫;“教師卷”由經濟學類專業任課教師(不含統計學、計量經濟學專業教師)填寫:“學生卷”由已修完統計學、計量經濟學課程的高年級本科生填寫。統計學課程問卷調查共回收了43所學校、587名教師和1586名學生的有效問卷。計量經濟學課程問卷調查共回收了27所學校、211名教師和728名學生的有效問卷。總體看,回收問卷覆蓋了全國七大區域和絕大多數類型的高校,學校層次既有211院校也有省市共建的院校。問卷填寫質量較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滿足分析需要。

一、統計學課程教學現狀

對統計學課程的調研,主要圍繞課程設置的必要性和重視程度、教學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條件、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教學效果等方面展開。結果顯示,統計學課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普遍受到學校、經濟學類專任教師和學生的認同;通過課程學習,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定量分析方法,增強了學生分析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的能力。對于課程教學具體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如缺乏課程實踐、缺乏案例教學、忽視個性培養等,還需要通過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加以解決。

1.統計學課程必要性和重視程度狀況

(1)開設統計學課程的必要性。總體看,教師中認為非常需要的占47.5%,認為比較需要的占38.2%,總計超過85%的教師認為開設統計學課程是有必要的。其中,應用經濟學專業教師選擇非常需要的比例為53.8%,高于理論經濟學專業教師的30.1%。職稱越高則選擇非常需要的比例越高,助教、講師、副教授和教授選擇非常需要的比重依次為32.8%、47.4%、49.0%和54.1%。

(2)對統計學課程的重視程度。從學生角度看,30.7%的學生認為學校對統計學課程非常重視或較重視,認為一般的占52.3%從學校角度看,33.3%的院校認為學生對統計學課程非常重視或較重視,59.5%的學校認為重視程度一般。總體看,對統計學的重視程度還需要加強。

(3)雖然統計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具有其自身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但作為一門方法論學科,當將其應用到具體學科時,必然要與背景學科相結合,從而會產生新的特點。調查發現,有76.7%的院校認為不同層次、不同類型院校統計學課程教學目標應該有所不同。88.4%的院校認為不同層次、不同類型院校統計學課程教學模式應該有所不同。67.3%的經濟學類專任教師認為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對不同的專業編寫專門的統計學教材。

2.統計學課程教學狀況

(1)教學隊伍。整體較好。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66%,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27.1%,具有國際交流經驗的教師占19%,具有統計實踐經驗的教師占31.1%。專任教師隊伍的絕對數量在逐年增加,且增速在不斷加快。但相對于學生規模的增長速度而言,專任教師數量相對不足。

(2)教學內容。大多數院校的教學內容包含基本概念、數據的描述性整理、概率抽樣、參數估計、假設檢驗、相關與回歸分析、指數和時間序列分析等,教學內容符合學科要求,知識結構合理。教學實踐內容方面,多數院校設計了實踐活動。

(3)教學條件。超過一半的院校使用國家級規劃教材。83.7%的院校認為使用的教材很好或較好。各院校統計學課程教學課時平均為52課時,其中講授44課時,習題4課時,上機4課時。各院校普遍認為課時偏少,特別是實踐課時。認為比較合理的教學課時數為60課時。實踐教學中,超過一半的學校選擇Excel,1/3的學校使用SPSS。僅有少數院校使用SAS。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絡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正在逐漸被各院校采用。對于網絡教學資源的評價,院校和學生有所不同。學校對網絡教學資源的評價偏高,83.4%的院校的評價集中在比較豐富或一般,與學校的評價相比,學生對此的評價相對較低。認為比較豐富或一般的學生僅占68.2%,還有21.2%的學生認為網絡教學資源較缺乏。可見,網絡教學還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需要,有待于進一步豐富。

(4)教學方法與手段。76.7%的學校使用板書和投影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對于多媒體教學方式,絕大多數院校和學生持肯定和贊成態度。42.9%的院校和21.3%的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手段對教學具有很大的積極影響,另有54.8%的學校和63.6%的學生認為有積極影響,但影響有限。作業對于學生鞏固相關知識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將近一半的院校作業次數在7~9次,約4成院校作業次數在3~6次,還有14.3%的學校作業次數在9次以上。關于作業的批改,大多數學校要求全部批改或批改2/3,不到30%的學校要求批改1/3或教師自行掌握。幾乎所有學校(95.2%)統計學期末考試都采取閉卷形式。最常用的出題方式依次是臨時統一命題(38.1%)、分別自行命題(28.6%)、題庫(23.8%)、卷庫(9.5%)。而教師和學生認為更合理的出題方式依次為題庫(38.1%)、卷庫(26.2%)和臨時統一命題(19.0%)。

(5)教學效果。調查顯示,各院校授課教師除了對學生課前預習評價偏低以外,對于課堂出勤、作業完成、學習態度和效果等方面的評價普遍較好。在對學生掌握統計學知識促進專業課程學習效果的評價中,有9.5%的教師評價很好,46.8%的教師評價較好,二者合計達到56.3%。學生對教師的敬業精神評價最高,72%的學生對教師敬業精神評價很好或較好,然后依次是教書育人、知識結構、學術水平和教學質量。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滿意度偏低,認為很好或較好的只有40%。

(6)主要問題。教師認為統計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五個主要問題依次為缺乏課程實踐(64.3%)、忽視個性培養(54.8%)、教師數量不足(52.4%)、缺乏案例教學(45.2%)和學生數量過多(42.9%)。學生認為統計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五個主要問題依次是缺乏課程實踐(69.1%)、教學方法單一(55.7%)、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48.6%)、忽視個性培養(46.5%)和缺乏案例教學(42.9%)。兩者有三個問題相同。特別是缺乏課

程實踐和缺乏案例教學這兩個問題,應當引起高度關注。

二、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現狀

對計量經濟學課程的調研同樣主要圍繞課程設置的必要性和重視程度、教學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條件、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教學效果等方面展開。結果顯示,計量經濟學課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樣普遍受到學校、經濟學類專任教師和學生的認同;認為通過課程學習,學生能夠掌握從數量上研究經濟關系和經濟運行規律的基本分析方法,增強了學生分析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的能力。對于課程教學具體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如缺乏課程實踐、缺乏案例教學和忽視個性培養等,還需要通過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加以解決。

1.計量經濟學課程必要性和重視程度狀況

(1)開設計量經濟學課程的必要性。總體看,教師中認為非常需要的占49.3%,認為比較需要的占36.0%,總計超過85%的教師認為開設計量經濟學課程是有必要的。其中,應用經濟學專業教師選擇非常需要的比例55.6%,高于理論經濟學專業教師的33.3%。職稱越高則選擇非常需要的比例越高,助教、講師、副教授和教授選擇非常需要的比重依次為32.1%、44.8%、51.9%和64.9%。

(2)對計量經濟學課程的重視程度。從學生角度看,32.2%的學生認為學校對計量經濟學課程非常重視或較重視,認為重視程度一般的占50.5%;從學校角度看,59.2%的院校認為學生對計量經濟學課程非常重視或較重視,40.7%的學校認為重視程度一般。總體看,對計量經濟學的重視程度還需要加強。

(3)調查發現,有高達96.3%的院校認為不同層次、不同類型院校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目標應該有所不同。92.6%的院校認為不同層次、不同類型院校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模式應該有所不同。

2.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狀況

(1)教學隊伍。整體較好。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61.3%,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45.7%,具有國際交流經驗的教師占21.4%,具有計量實踐經驗的教師占49.7%。專任教師隊伍的絕對數量在逐年增加,但相對于學生規模的增長速度而言,專任教師數量相對不足。

(2)教學內容。大多數院校的教學內容包含建立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步驟和要點、計量經濟學的基本概念、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異方差性、序列相關性、多重共線性、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隨機解釋變量、虛擬變量、滯后變量、聯立方程計量經濟學模型等內容,教學內容符合學科要求,知識結構合理。

(3)教學條件。44.4%的院校使用國家級規劃教材。92.6%的院校認為使用的教材很好或較好。上機使用相應的軟件進行建模的實際操作,是計量經濟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調查發現,絕大部分學校(96%)使用的是目前比較流行的EViews軟件,僅有少數院校使用SPSS、SAS。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絡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正在逐漸被各院校采用。對于網絡教學資源的評價,院校和學生有所不同。學校對網絡教學資源的評價偏高,81.4%的院校的評價集中在比較豐富或一般。與學校的評價相比,學生對此的評價相對較低。認為比較豐富或一般的學生占64.7%,還有30.1%的學生認為網絡教學資源較缺乏。

(4)教學方法與手段。對于多媒體教學方式,絕大多數院校和學生持肯定和贊成態度。22.9%的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手段對教學具有很大的積極影響,62.1%的學生認為有積極影響,但影響有限。作業對于學生鞏固相關知識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44.4%的院校作業次數在3~6次,40.7%的院校作業次數在7~9次,還有14.8%的學校作業次數在9次以上。關于作業的批改,接近一半的學校要求全部批改,1/4的學校讓教師自行掌握。幾乎所有學校(92.6%)計量經濟學期末考試都采取閉卷形式。最常用的出題方式依次是題庫(29.6%)、臨時統一命題(29.6%)、卷庫(25.9%)、分別自行命題(11.1%)。而教師和學生認為更合理的出題方式與各院校實際采用的出題方式順序相同。

(5)教學效果。調查表明,各院校授課教師除了對學生課前預習評價偏低以外,對于課堂出勤、作業完成和效果等方面的評價一般。在對學生掌握計量經濟學知識促進專業課程學習效果的評價中,有10.4%的教師評價很好,有42.7%的教師評價較好,二者合計達到53.1%。學生對教師的敬業精神評價最高,有73.2%的學生對教師敬業精神評價很好或較好,然后依次是教書育人、知識結構、學術水平和教學質量。對教學方法評價最低,認為很好或較好的只有44.2%。

(6)主要問題。教師認為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五個主要問題依次為教師數量不足(70.8%)、缺乏課程實踐(52.5%)、缺乏案例教學(50.0%)、學生數量過多(37.0%)和忽視個性培養(37.0%)。學生認為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五個主要問題依次是缺乏課程實踐(64.0%)、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57.8%)、教學方法單一(52.1%)、缺乏案例教學(47.5%)和忽視個性培養(44.7%)。兩者有三個問題相同。表明各院校在教學中講授理論普遍過多,講授具體應用太少,這不僅不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興趣,也不能很好地體現計量經濟學的價值。應當引起高度關注。

三、對統計學、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現狀的思考

通過調查分析與研究,筆者認為:

(1)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經濟系統越來越復雜,不確定性越來越強,經濟活動風險加大。要準確的認識經濟運行狀況、測度風險,必須依靠定量分析工具,作為數據分析方法的統計學必然成為重要的工具之一。經濟學家熊彼特認為,“‘科學的’經濟學家和其他一切對經濟課題進行思考、談論和著述的人們之間的區別,在于掌握了技巧或技術,而這些技術可分為三類:歷史、統計和‘理論’。三者合起來構成我們的所謂‘經濟分析’”。可見,熊彼特認為對一個經濟學家來說,最重要的三門學問是經濟史、統計學和經濟理論。在具體談到統計對經濟學的作用時,熊彼特說,“……我們至少在原則上要承認:統計方法是經濟分析工具的一部分,即使不是為了經濟分析的特殊需要而設計的,也是如此。”著名華人經濟學家錢穎一也曾談到過統計學和經濟學的關系,他認為“運用數學和統計方法做經濟學的實證研究可以把實證分析建立在理論基礎上,并從系統的數據中定量地檢驗理論假說和估計參數的數值。這就可以減少經驗性分析中的表面化和偶然性,可以得出定量性結論,并分別確定它在統計和經濟意義下的顯著程度。”由此,可以得出這樣一種結論,統計學對于經濟學的重要性已成為現代主流經濟學的共識。

(2)計量經濟學產生于20世紀30年代,是一門從數量上研究經濟關系和經濟活動規律及其應用的科學,是統計學、經濟學和數學的綜合。經過幾十年的發展,

計量經濟學已經在經濟學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經濟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近20年來計算機的飛速發展,使計量經濟學的發展和應用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計量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使經濟學在精確化和定量化方面跨出了革命性的一步,使經濟學發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它自身也成為經濟學家對經濟概念和定律進行定量化的工具,成為經濟學家檢驗經濟理論,分析和預測經濟運行與發展的工具。盡管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個學科分支,有一定的學科獨立性,但不可否認它的方法性和工具性,即計量經濟學是一門探索經濟變量間關系的有用方法和工具。無論是從計量經濟學課程本身在經濟學人才培養中發揮的作用來看,還是參照國際上的普遍做法,我們認為把該課程作為經濟學類專業的核心課程是必要的。

(3)各院校基本上都已經認識到了開設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課程的必要性。但在重視程度方面二者相比有所不同,學生中非常重視或比較重視計量經濟學的比例要高于統計學。對此,我們認為,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在經濟學人才培養中發揮了不同作用。盡管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都是定量分析方法,然而二者還是有很大區別。簡單地說,統計學是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科學。而計量經濟學是統計學、經濟學和數學的綜合,是一門從數量上研究經濟關系和經濟運行規律的科學。由此不難看出,統計學更多地說是一種工具和技術,負責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而計量經濟學是統計學和數學在經濟中的應用,這種應用不僅在開始階段要有經濟理論作為指導,而且在應用的最后階段還要運用經濟理論對產生的結果進行解釋。此外,我們從兩門學科的定義中可以明顯看出,統計學是計量經濟學的基礎之一,計量經濟學大量使用了統計學中的概念和方法。沒有較好的統計學基礎,學好計量經濟學是不可能的。因此,統計學應該作為計量經濟學的先導課程。

(4)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教育部將統計學、計量經濟學列為經濟學科的核心課程,到目前已有十幾年的時間。這期間,兩門課程教學在經濟學類專業人才培養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無論教師還是學生均給予很高評價。通過課程學習,學生掌握了基本的定量分析方法,增強了分析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的能力。有效提升了學生對經濟數據的正確理解和應用,從而對經濟學的學有裨益。

(5)經過國內經濟統計學界20世紀80年代激烈爭論,統計學的方法論性質成為主流認識。隨之,數理統計方法被大量引入統計學課程。但由此卻引發了新的問題,即在新的統計學課程教學中,原有的經濟統計學部分,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課時均呈現下降態勢,應當引起我們高度關注。

統計學不僅是計量經濟學的先導課程,而且確實有其獨特的作用,尤其是經濟統計對經濟學的學習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原因在于,計量經濟學要依賴于數據,正確地理解數據是正確地處理和使用數據的前提。經濟統計學的系統訓練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經濟數據的收集過程和計算方法,從而能更好地理解一些統計指標的內涵,從而也就比沒有學過經濟統計的學生更可能正確地使用這些數據。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GDP,學過了經濟統計,我們就知道GDP是一個時期指標,總量指標,既包括物質產品的價值,也包括服務的價值,是按當年價格計算的,不同年份的GDP需要剔除價格因素后才能相互比較。如果沒學過經濟統計,沒有定基、環比、基期、報告期的概念,在剔除價格因素時就會遇到困難或者出現錯誤。

第9篇

一、《計量經濟學》課程簡介

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用定量方法研究經濟活動規律的一門應用學科。1926年挪威經濟學家R. Frish(弗里希)模仿生物計量學(Biometric)第一個提出了計量經濟學概念。1930年12月29日世界計量經濟學會的成立和1933年學術刊物Econometrics的創辦,正式標志著計量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正式誕生。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計算機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計量經濟學的重要性得到了越來越多人們的認可。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首次將計量經濟學列為高等學校經濟學門類各專業的八門核心課程之一。現在,幾乎所有的院校都已將計量經濟學列為經濟管理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R. Klein(克萊因)所指出的:“計量經濟學已經在經濟學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在大多數大學和學院中,計量經濟學的講授已經成為經濟學課程表中最為權威的一部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P. Samuelson(薩繆爾森)甚至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經濟學是計量經濟學的時代。”

計量經濟學是以一定的經濟理論和統計資料為基礎,運用數學、統計學方法與電腦技術,以建立經濟計量模型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隨機性特性的經濟變量關系。主要內容包括理論計量經濟學和應用經濟計量學。理論經濟計量學主要研究如何運用、改造和發展數理統計的方法,使之成為隨機經濟關系測定的特殊方法。應用計量經濟學是在一定的經濟理論的指導下,以反映事實的統計數據為依據,用經濟計量方法研究經濟數學模型的實用化或探索實證經濟規律。

通過這門課程教學,學生能夠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并能夠建立和應用計量經濟模型進行經濟預測、結構分析和政策模擬評價。具體來說,一是具有扎實的計量經濟學理論功底,為經濟學其他課程的學習和進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礎;二是培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提高經濟計量分析能力和水平,為將來進行學術研究奠定基礎。

二、計量經濟學教學存在問題

(一)老師和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

據統計,從196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設立至2008年,一共有62位經濟學家獲得此榮譽,直接對計量經學的創立和發展作出貢獻的達10余人。當前許多世界一流大學的經濟學院在其教學計劃的培養目標中明確提出了學生應用數學工具去思考和描述經濟問題和政策的能力。例如,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認為,現代經濟學理論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數學的廣泛應用,學生必須學會用數學工具描述和發展經濟學理論。而與國外相比,國內高校對學生的數量分析方法不夠重視,以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教學為例,很多老師和學生認為計量經濟學無非就是對數據進行簡單分析,提不出什么創新的思想和成果,輕視定量分析。

(二)對計量軟件學習不重視。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課程,學生學習該課程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能熟練地建立計量經濟模型并進行預測,從定量的角度研究經濟領域、社會領域相關問題。計量經濟學課程涉及大量的數學理論的推導和證明,如果用手工去推導和證明,工作量非常大,而且非常復雜。如多元線性回歸中,運用最小二乘法去估計參數,很難解出各參數具體的表達式。使用計量軟件則可大大減少復雜的計算過程,將搜集到的數據輸入軟件,輸入程序或點擊就能力建立復雜的計量經濟模型。需要說明的是,對于本科生來說,學習的計量軟件種類不必多,一種就足夠,比如EVIEWS,這是一個專業的計量統計軟件,操作非常方便,不需要編輯復雜的程序,只需點擊按鈕就能完成模型的建立和數據的預測,比較適宜于本科生。

(三)計量經濟學課程學時偏少。

計量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被并列為中國高校經濟管理類學生必修的三門經濟學核心課程,然而計量經濟學的課時卻少于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的課時。海南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計量經濟學僅為32學時(而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有48學時)。在這短短的32課時內,即使只是向學生講授經典的計量經濟理論和方法,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更不用說另外辟出時間供學生上機實習軟件操作了。

(四)基礎課程知識缺乏。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在學習計量經濟學之前,學生必須學習宏微觀經濟學、數學(主要是線性代數)、統計學和電腦技術等課程。實際上,大部分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學生在高中是文科生(以海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08級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為例,有近60%左右的學生在高中是文科生),上大學之前的數學基礎較弱,對數學學習有厭煩心理。雖然進入高校后學習了數學、統計學等相關理論知識,但大部分學生很難掌握好。特別是統計學中關于現價與不變價的轉換,環比指數與定基指數,以及定基指數之間的變換,很多同學沒有掌握好。由于缺乏這些課程知識,學習計量經濟學失去了一定的基礎,這是導致大部分學生難以學好計量經濟學課程的一個重要因素。

(五)偏重理論教學,輕視實驗教學。

目前計量經濟學教學中有兩種現象,一是偏重理論和方法,在教學中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缺乏實際操作;二是偏重實際應用,忽略對計量經濟理論和方法的講解。計量經濟學是一門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經濟學活動規律及其應用的科學,強調理論與應用并重,既強調計量經濟理論與方法的介紹,又重視解決實際問題。以海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08級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為例,開設的計量經濟學課程只有理論課時,沒有實驗或實踐課時。首先,從學生角度來看,不少學生認為計量經濟學只是一門理論課程,與實踐幾乎沒有關系,從而在思想上輕視實驗教學;其次,純粹的理論教學,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理論知識,導致學生表面上聽懂了老師講授的理論,一旦自己通過建立模型真正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卻無從下手,從而對該課程產生厭倦情緒。通過增加合理的實驗教學,學生不僅能及時地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而且能發現問題和加深對理論理解,認識到該門課程的重要性和實用性,讓學生能夠體會到計量經濟學在實踐中的用處,能夠解釋和解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現象和問題,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六)對計量經濟學與相關學科關系的認識不明確。

大部分老師和學生認為,計量經濟學的重要性要遠遠低于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對計量經濟學與相關學科關系的認識不明確。如,不少人認為計量經濟學僅僅是經濟學實證研究的技術分析工具,沒有意識到計量經濟學作為經濟學定量研究方法論的重要性;特別是很多人不清楚計量經濟學與經濟學、數學和統計學之間的關系,由于大部分計量經濟學教材涉及大量的數學和統計學知識,側重于數學證明和推導,因此很多學生認為計量經濟學就是數學或統計學。如果老師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和說明,那些對數學厭煩的學生也會對計量經濟學的學習產生抵觸心理。

三、提高計量經濟學教學效率的建議

為進一步提高“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以適應農林經濟管理類專業的要求,應當從多方面探索“計量經濟學”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正確認識計量經濟學。

實際上,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數學、電腦技術和統計學的相結合的綜合學科,經濟學為計量經濟學研究提供了相關理論和經驗,數學和電腦技術是計量經濟學的工具和方法,統計學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特別是數據的調查、整理、匯總和分析及其變量的統計顯著性檢驗。計量經濟學學會的創始人Fisher(1993)在《計量經濟學》期刊的創刊號中指出:“計量經濟學學會的目標是促進各界實現對經濟問題定性與定量研究和實證與定量研究的統一,促使計量經濟學能像自然科學那樣,使用嚴謹的思考方式從事研究,……只有將統計學、經濟理論和數學三個要素互相融合,才能發揮各自的威力,才構成了計量經濟學。”在對計量軟件如EVIEWS、SPSS、SAS、STATA等的結果分析中,要運用經濟學的相關理論和知識對結果進行解釋和檢驗,判斷所建立的計量模型是否符合經濟學理論。

(二)注重EDP教學模式在課程中的應用。

EDP(Exploration-Discussion-Practice)教學模式是指利用“探究―討論―實踐”三環節有機組織教學的一套教學模式,其教育理念為著眼于學生對基本理論與方法的深刻掌握和靈活應用,發揮主觀能動性,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使教學過程變得富有活力和創造性。這種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引導性、學生的主動性和過程的互動性,老師適時轉化角色,由原來的知識授課者轉變為引導者和問題咨詢者,讓學生積極參與到EDP教學模式各環節中,教師與學生不斷進行教學信息和知識的交流與反饋,形成強烈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三)適當增加課程時間。

由于這門課程的重要性,應適當地增加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時間,可以將現在的32學時增加到48學時。課時安排上:理論課時與實驗課時比例為3∶1,即理論課時32學時,實驗課時16學時。這樣既能保證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理論知識講解,又能進行實驗操作。

(四)加強基礎課程知識的學習。

計量經濟學課程一般在大三開設,而作為基礎知識的數學、經濟學和統計學課程往往都是在大一、大二開設。由于時間上的間斷,很多學生早就忘記了這些理論知識。而這些基礎理論知識的缺乏造成了學生對計量經濟學課程產生畏懼心理。因此,應加強數學、經濟學和統計學等基礎課程知識的學習。首先,老師要求學生課后及時地對基礎課程進行復習,對基本的理論和原理有所了解。其次,老師在上課期間,應對線性代數、微積分、統計學、經濟學等相關知識做系統復習。特別是針對學生數學基本薄弱的特點,加強對線性回歸分析的復習,使學生在學習計量經濟學之前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第三,應選擇優秀責任心強的教師來講授數學、經濟學和統計學課程,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其他課程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注重案例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案例教學是銜接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一個有效的中介環節,在講授理論知識的過程中,結合實際案例進行講解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從現實生活中選擇典型案例,如上學期某班級某門課程學習成績的因素分析,CPI上漲對居民生活消費支出的影響分析,等等。案例教學一方面能讓學生了解計量經濟學在現實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也能為實驗教學奠定基礎,學生可以根據典型案例進行上機操作,觸類旁通,掌握計量經濟模型建立和預測的方法和技巧,強化學習的效果。最后,教師要及時地進行總結,有針對性地指出學生進行案例分析時要注意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六)加強實驗課教學,建立學生撰寫實驗報告制度,使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計量經濟學課程與計量軟件緊密結合。

計量經濟學課程既強調理論知識,又重視實驗教學,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理論知識是學習計量經濟學的基礎,而實驗教學又是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延伸,反過來有利于正確理解理論知識。因此,在教學中要合理銜接理論和實驗,在時間安排上,根據教學內容來合理安排教學實驗,每章結束后要安排一次上機實驗課。首先,由老師結合實際案例運用計量軟件進行現場演示,對環節、過程和注意事項進行詳細的解釋。其次,老師演示結束后,由學生根據要求獨立地完成實驗內容,并撰寫實驗報告,包括實驗目的,實驗要求,實驗結果和實驗心得,或實驗存在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等等。通過建立撰寫實驗報告制度,老師可以檢查學生是否掌握了計量經濟學基本理論和方法,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洪永淼.計量經濟學的地位、作用和局限[J].經濟研究,2007,(5):139-153.

[2]孫文杰.我國本科階段“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方法改進與探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0,(11):46-47.

[3]董美雙.注重應用能力的計量經濟學教學及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127-129.

[4]彭長生.文科背景下計量經濟學教學的問題與改革[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8,(6):15-18.

[5]方雯.提高“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效果的幾點思考[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3,(3):159-160.

[6]蘇方林.淺析西部地方院校《計量經濟學》教學實驗過程中的若干典型問題――以廣西師范大學為例[J].科技致富向導,2010,(30):77,79.

[7]高春玲.淺析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幾個問題[J].統計與咨詢,2010,(1):32-33.

[8]石仁淑.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28,(11):165-166.

[9]冉叢波.論《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與學[J].中國經貿導刊,2010,(1):105.

[10]孫建.經管類專業“計量經濟學”課程建設優化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09,(24):135-136.

[11]曾海艦.經管類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統計與咨詢,2010,(4):24-25.

[12]張長青.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28,(4):148-150.

[13]宋圣學.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廣西教育,2010,(9):90,92.

[14]魏下海.關于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1,(3):15.

[15]梁云芳.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的新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13):58,60.

[16]黃建鋒.本科《計量經濟學》:淺議如何提高教學效果[J].科技經濟市場,2007,(10):139-140.

[17]張兵.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27):25.

[18]劉明廣.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的幾點建議[J].統計與咨詢,2008,(2):76-77.

[19]胡榮才,王亞雄.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幾個問題的思考[J].統計教育,2006,(9):20-22.

[20]胡新艷,陳文藝.EDP教學模式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等農業教育,2006,(4):58-60.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 鬼灭之刃第四季在线观看 | 亚洲久草视频 | 婷婷在线免费视频 | 九七视频在线观看 | 午夜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 | 成人h网站在线观看 | 欧美12一13高清视频 | 免费国产成高清人在线视频 | 激情丁香六月 | 一级毛片免费在线播放 |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 | gogogo免费视频观看 | 黄色工厂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 |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 成人黄色免费观看 | 日本精品不卡 | 婷婷春色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 91看片入口|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96久久久久久久 | 免费播放aa在线视频成人 | 伊人网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免费视频 | 老女人爱爱视频 | 激情婷婷网| 日韩成人综合网 | a级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 猛男诞生记在线观看 | 黄色的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美女羞羞视频网站 | 99久久99久久久99精品齐 | 成年做羞羞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天天精品 | 伊人色综合久久 |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