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3 09:40:51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生命和安全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安全,總是被大多人念在嘴上,但有哪一個人是時時刻刻都將“安全”二字銘刻心頭呢?安全和生命息息相關。生命是人間最寶貴的東西,正是有了生命,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生機勃勃。生命如同傲放在沙漠中的仙人掌花一樣堅強;但是有時生命又是那么脆弱,一不留神,忽視了安全,也許生命就從我們手中悄悄溜走。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珍惜生命,牢記“安全”。
安全,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作為小學生,更要學習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意識,保護自身安全,維護公共安全。
當我們走在馬路上或騎車時,都必須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走路走人行道;騎車行非機動車道;橫穿馬路要看信號燈,紅燈停,綠燈行;不在馬路上追逐打鬧;乘坐公交車不能將頭手伸出窗外。現在路上車輛越來越多,只有我們都做到車、人之間相互讓一讓,我們才能安全。在馬路上不遵守交通規則,必然導致車禍、人員受傷等。
曾經,我在路邊看到了這樣一幕情景:一次我在上學的路上,看到了一位年輕人騎電瓶車,速度很快,在其相反的方向,有一位婦女騎電瓶車正好準備左轉彎,年輕人是右轉彎;突然,兩車相撞了,都倒在了地上,開始爭吵起來。他們為什么會相撞呢?一是年輕人車速太快,二是因為兩方沒有一方主動按喇叭,最關鍵的一點是那位婦
女沒有騎在自己該騎的道路上,他們都是沒有把安全記在心中。
我們在生活中,還要注意防火安全,用電、用水、用氣安全及飲食安全。不能將火柴或打火機當作玩具;在遇到火災時,不能從高樓直接往下跳,也不能乘坐電梯逃離現場,盡量從安全通道快速離開;在火災現場,不能直立行走,大口呼吸;我們生活中使用家用電器,更要注意用電安全,比如不能用潮濕的手觸碰插頭、電線;擦電燈泡不能用濕毛巾等。平時飲食,講究衛生,在緊張的學習中,學會勞逸結合,加強身體鍛煉,增強體質。
安全是一種愛。安全的愛是父母對外出兒女永遠的牽掛,是朋友寄來賀卡上的眷眷祝福,是同事帶著微笑的一聲問候,是陌生人邂逅時的彼此關照,安全更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社會制度奏出的愛之歌。
安全是一種美。安全的美體現于維系安全的行為過程之中。一種規范嫻熟的安全行為是美,對安全知識的熟練掌握并在實際工作中運用自如是美,在異常情況下能夠運用在平常的日子里培養出的正常心態和應變能力瀟灑應對突變更是美。安全的美的本質就在于能夠預防災害蠢將災害的桶央降到囂徽。貍庸 ;井而給社會帶來前進的希望和力量,并能凈化人類的靈魂,增強人類的智能。
安全是一種情。安全的情是一種美好的感覺狀態。安全的情不僅僅體現為一種美好的自尊自戀情結,亦體現為對他人個體生命的尊重,更體現為一個國家和政府對民眾的拳拳之心。“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是情;按章操作,防患未然是情;善待自然,善待自已是情。安全的情更是平常日子里的嚴于律己,是災難面前的斗智斗勇,更是災難之后觀念的更新、情感的升華、靈魂的涅架、生命質量的提高。
安全是一種愛。安全的愛是父母對外出兒女永遠的牽掛,是朋友寄來賀卡上的眷眷祝福,是同事帶著微笑的一聲問候,是陌生人邂逅時的彼此關照,安全更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社會制度奏出的愛之歌。
安全是一種美。安全的美體現于維系安全的行為過程之中。一種規范嫻熟的安全行為是美,對安全知識的熟練掌握并在實際工作中運用自如是美,在異常情況下能夠運用在平常的日子里培養出的正常心態和應變能力瀟灑應對突變更是美。安全的美的本質就在于能夠預防災害蠢將災害的桶央降到囂徽。貍庸 ;井而給社會帶來前進的希望和力量,并能凈化人類的靈魂,增強人類的智能。
安全是一種情。安全的情是一種美好的感覺狀態。安全的情不僅僅體現為一種美好的自尊自戀情結,亦體現為對他人個體生命的尊重,更體現為一個國家和政府對民眾的拳拳之心。“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是情;按章操作,防患未然是情;善待自然,善待自已是情。安全的情更是平常日子里的嚴于律己,是災難面前的斗智斗勇,更是災難之后觀念的更新、情感的升華、靈魂的涅架、生命質量的提高。
安全生產又一次成為今年北京“兩會”關注的焦點。作為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工會在維護職工勞動安全和健康權益方面,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最近,福建省總工會十一屆三次全委(擴大)會議要求:“要把職工的經濟利益與生命健康權益統一起來,在努力實現職工的勞動經濟權益的同時,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工作,認真組織實施“安康工程”,加強勞動安全衛生群眾監督。建立和完善工會勞動保護工作機制,督促企業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法規和標準,促進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工會法》第23條規定:工會依照國家規定對新建、擴建企業和技術改造工程中的勞動條件和安全衛生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進行監督。
一、各級工會組織要進一步增強依法監督的主動性。《工會法》及福建省相關的法規條例都明確規定了工會在安全生產中的監督職責。作為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工會組織要依法主動履行自己的職責,理直氣壯地在安全生產中發揮應有的作用,維護好職工的勞動安全和健康權益。要借鑒在煤炭行業參與安全生產管理的經驗,運用好職代會、群監網絡和“安康杯”競賽等載體,不斷探索工會參與監督安全生產的有效途徑,增強工作主動性。
二、各級工會組織要進一步提高工會干部依法監督的能力。法律法規賦子工會參與安全管理監督的權利,但在實際操作中有許多工會干部無力履行自己的職責。主要表現在:有的工會干部自己對法律法規吃不透,無從為職工代言;有的工會干部欠缺相關專業知識,甚至連圖紙都看不懂,又談何替職工把關?因此,要加強對工會干部進行相關的培訓,切實提高他們參與監督的能力。
三,各級工會組織要進一步營造依法監督的氛圍。安全生產,關鍵在于意識。目前,工會在監督安全生產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阻力和障礙,需要各級黨政給予進一步支持,營造好的氛圍和環境。工會組織要進一步加強向企業經營者宣傳《勞動法》、《安全生產法》及《職業病防治法》、《企業工會工作條例》等的力度,讓他們懂法守法,依法安全生產。同時,要通過設立提示卡、警示卡及進行相關培訓等。提高廣大職工的安全素質,增強其安全意識,夯實安全生產的群眾基礎。
關鍵詞 情境學習理論 生命安全 網絡系統 系統開發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Life Safety Education Network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ituated Learning
HAO Haitao, ZHANG Yingying, LI Guangcun
(Dept. of Sports Military,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Abstract Based on the situated learning theory as a guide, developing College Students' life safety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WEB, it establishes the theoretic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f college students life safety based on situational learning theory. it would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with survival attitude, consciousness of existence , methods to understand the security risks , elusion and of escaping ,establishment of scientific living values.
Key words situated learning theory; life safety; network system; system development; teaching design
0 前言
社會發展不斷向教育領域提出新的課題,為此,國家建議開展學生安全自護意識與能力教育,而且將每年3月的最后一周的星期一確定為“學生安全日”,并要求學校都要有自己的安全教育守則。
生命安全教育是一個要求教育者必須言傳身教的過程,受教育者只有通過親身體驗和進行技能訓練,才能在災難來臨之際減少恐慌,正確地應對險情,避免生命安全受到傷害。綜觀目前制約生命安全教育的諸多問題中,一方面是生命安全教育資源十分匱乏,近年來一些學校嘗試開發網絡和多媒體教育資源來實施生命安全教育,但從目前所開發的教育資源來看,系統功能較少,且主要適用于小學生,適用于大學生群體的同類項目開發較少。另一方面,隨著網絡資源開發與利用的興起,網絡環境下的學習質量和成效成為制約現代網絡教育可持續發展的瓶頸,網絡學習迫切地呼喚著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理論指導。情境學習理論作為一種新興的學習理論,強調知識與情境之間的動態相互作用過程,有效促進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揮,順應了網絡學習的要求,展示其廣闊的應用前景。因此,如何在情境學習理論指導下有效地推進生命安全教育系統建設和教學改革,是廣大教師值得探究的重要課題。
1 情境學習理論及其對生命安全教育的啟示
1.1 情境學習理論概述
(1)知識觀。情境學習理論認為,知識是基于社會情境的一種活動,是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過程中建構的一種交互狀態,是一種人類協調一系列行為,去適應動態變化發展的環境的能力。(2)學習觀。情境學習理論認為, 學習的實質是個體參與實踐,與他人、環境等相互作用的過程,是形成參與實踐活動的能力、提高社會化水平的過程。學習過程不是簡單的傳輸和接受,而是一個社會性的實踐過程,是在真實的情境中完成知識建構的過程。由于情境問題的復雜性,情境學習理論倡導在學習過程中要建立實踐共同體,強調成員主動參與,共同承擔責任,進行積極的良互,達成認知成長、意義協商、身份建構的學習目標。(3)教師觀。情境學習理論要求教師轉換角色,認為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促進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共同體中的一員,是學習伙伴,必要時甚至要向學生學習。(4)評價觀。傳統的評價機制往往脫離真實情境,強調最終學習結果,而忽略評價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得到的成長與發展。而情境學習理論的評價注重真實情境中的真實任務的評價,強調在真實的問題解決過程中評價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實踐活動能力,注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的評價。
1.2 情境學習理論對生命安全教育的啟示
(1)以學習者為中心,開發有效的教育資源,創設良好學習情境;(2)轉變教師角色,適應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的生命安全教育需要;(3)通過實踐共同體的構建,創設良好的合作學習環境,激發學習動機;(4)采用基于真實情境的多元評價方法,并讓學生能夠理解情境理論的評價標準與評價結果。
2 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網絡教學系統建設
2.1 基于情境學習理論的生命安全網絡教學系統設計原則
(1)針對性原則。網絡教學系統資源是生命安全課堂教學的延續和擴充,針對性的學習情境,是為了讓學習者在不同的情境中獲得不同的學習體驗,其最終目標還是為了促進學習目標的實現。因此,生命安全教育系統的情境設計是否具有針對性,對教學目標的完成至關重要。(2)真實性、互動性原則。生命安全教育的過程是一個通過真實體驗、實踐及與教師或其他學習者互動的過程。因此,創設互動性強的真實情境和真實的活動,將有利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實施。(3)活動性原則。生命安全網絡教學系統資源的開發,并不只是簡單地將學習內容簡單地移植到網絡系統上面來,而是應該將問題置于整體的、具體的環境中,讓學習者經過一種探索和實踐的過程,去掌握生命安全教育的知識和技能。(4)問題性原則。問題情境能有效地激發引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生命安全教育的本身就是要讓學習者在不斷的解決問題的實踐中提高自身能力。因此,網絡教學系統的設計開發要圍繞問題情境的創設。
2.2 生命安全教育網絡教學系統結構
依據高校生命安全教育的開展情況,確定生命安全教育網絡系統采用基于B/S模式的三層體系結構來實現,第一層是客戶端,第二層是web服務器。第三層是數據庫服務器。
2.3 生命安全教育網絡教學系統功能模塊
生命安全教育主要內容包括安全常識、緊急避險、災難逃生、緊急救護、逃生素質訓練等基本內容。圍繞這些教學內容,搜集整理生命安全教育相關資料,對安全常識、緊急避險、危機評估、應急處置、災難逃生、應急預案、緊急救護等基礎資料及圖片、視頻進行系統的整理,建立生命安全與危機、災害應急基礎研究資料庫。
結合生命安全和生存教育的實踐,構建生命安全教育內容體系,基于Windows操作系統,運用ASP和Virtools等技術,編寫腳本,開發生命安全教育系統。已開發完成的網絡系統主要由管理模塊、學習模塊、教師模塊和交流模塊組成,如下所示:
管理模塊主要具有用戶管理、教學資源管理等功能。
學習模塊主要包括下面幾個內容:緊急避險、災難逃生、意外事故、疾病防范、緊急救護技能、生存素質與技能訓練等。
教師模塊主要為教師提供一個教學管理、課程建設功能。
交流模塊旨在為師生提供一個交流平臺,具有師生在線交流和學生之間在線交流功能。
3 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學實踐
3.1 確定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學指導理論
為了適應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培養的教育目標,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綜合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理論的基礎上,選擇情境學習理論作為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指導理論,并依據該理論進行教學設計。
3.2 構建大學生生命安全教學操作模式
(1)圍繞主題、創設情境。教師根據生命安全教學內容,利用自救互救模擬實驗室、模擬逃生訓練場地以及網絡系統等教學資源,創設實際相符或相近的情境,開展生命安全教學。(2)導入問題、自主探究。在每一學習環節的導入階段,教師引入情境和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自主探尋解決問題的答案。(3)建立實踐共同體,實現競爭情境下的合作學習。在生命安全教育中,有許多教學內容和問題是個體無法獨立完成的,這就需要教師根據生命安全教育的內容和任務,建立與之相匹配的實踐共同體。共同體具有聚合性、協商性、競爭性等特點,在教學實踐中采用共同體內部的合作學習和共同體間的競爭學習形式,創設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的良好學習情境。(4)評價反思,遷移提高。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學基于真實的活動和任務的情境性,為了科學準確地對學習者進行評價,將評價始終貫穿于情境化的教學過程,主要對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在真實問題的解決過程中的思維方式、問題解決方法、應用知識技能的能力進行評價。通過教學評價,引導學習者反思學習收獲和不足之處,增強學習者在不同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遷移提高之目的。
4 小結
情境學習理論構建了全新的學習觀、知識觀、教師觀和評價觀,強調知識與情境之間的動態相互作用過程,注重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揮,為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提供了方法論指導。
本研究基于情境學習理論,總結生命安全網絡教學系統設計原則,開發了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系統,為生命安全教育提供一個通用型學習、體驗和模擬訓練平臺,拓展了生命安全教育的學習空間。
以情境學習理論為教學指導理念,對大學生生命安全教學的開展形式、教學策略、師生關系進行深入研究,創設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情境,制定相應的教學原則和實施策略,構建情境教學操作模式。
情境學習理論在生命安全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對改變傳統的教學和學習方式,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習效果有積極的作用。
基金項目: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編號:13YJAZH032);全國教育信息技術研究“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重點課題(編號:126220633);2013年度浙江省高等教育學會(體育專項)課題(編號:zgt201313)
參考文獻
[1] 楊焓.情境學習理論及其對教學改革的啟示[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5.
[2] 王歐.情境學習的理論和實踐――兼論對我國職業教育與培訓的啟示[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5.
[3] 鄔智,胡冰玉,李秋奇.基于情境學習的多媒體教學設計策略[J].中國大學教學, 2010(8):72-74.
[4] 林枋,成麗娟.情境學習理論支撐下基于問題的網絡學習[J].中國電化教育,2009(11):20-22.
經歷了2012年的重大變革之后,業內普遍認為,2013年將是核電產業除舊迎新、厚積薄發的一年。核電建設已經重啟,在嚴峻的能源供需形勢下,核電的重要性并不會下降,不過安全問題將更加重要。這些,讓新能源產業2013年的前景令人期待。
2012年的核電重啟 千呼萬喚始出來
2011年3月,受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影響,我國宣布暫停核電項目審批。2011年年末,在經過9個多月完成對全國41臺運行和在建核電機組、3臺待建核電機組以及所有民用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環設施的綜合安全檢查之后,業內便開始對核電重啟有所預期,因為無論國內國外,都明白發展核電是必然選擇。
從2011年10月開始,不時有核電將要重啟的消息見諸報端,然而事實上都是“有風無雨”。
2012年10月,國務院通過《核電安全規劃(2011-2020年)》與《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這意味著停擺了近20個月的中國核電項目終于全面重啟。業內人士認為,兩個規劃的出臺為未來5-10年中國核能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中國將穩妥恢復核電正常建設,并首次明確內陸地區不安排核電項目。據報道,重啟之后我國首個獲準開建的核電項目——山東石島灣核電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近日開工。
小學生安全演講:安全文明 建設平安和諧校園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藍天和白云的心一樣,希望白鴿自由翱翔。
老師和父母的心一樣,希望我們安全地生活,健康地成長。
春暖花開的日子,我們走進港區一小這個快樂的地方,在平安和諧的校園里愉快歌唱;
春暖花開的日子我們遨游在小學校園這個知識的海洋,和老師一起編織夢想;
春暖花開的日子我們用心情的音符,去譜寫安全和諧校園的歡快樂章。
同學們,有人調查過,全世界平均每一秒就有一人受傷,每30秒就有一人死亡。其中中小學生占死亡人數的8%左右。
高高興興上學,平平安安回家,這是社會、家庭、學校的共同愿望。我們學校為了大家的安全,做了很多的工作。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希望同學們善待自己,珍愛生命。只有安全了,才能更快樂,只有安全了,才能擁有明天。
有一首兒歌寫得很好,下面給大家朗讀一下:
小學生在學校,安全第一要記牢。
上下樓梯講文明,自覺靠右守規矩。
腳步輕輕像小兔,大型活動有秩序。
花壇球網不要爬,球臺欄桿不跨跳。
課間活動不打鬧,自由活動不亂跑。
放學排隊出校門,不吵鬧來不奔跑。
在學習“摩擦力”時,冬天的雨雪天氣,使路面結冰,汽車在冰凍的路面上行駛,在汽車對路面壓力不變的情況下,路面光滑,摩擦系數減小,使得摩擦力減小,行車的危險性加大,所以雪天都要換專用防滑胎。或者安裝防滑鏈等設備,否則不能構成車輛行駛的基本條件,不能乘坐。
在學習“勻變速直線運動”時,講述行駛中的汽車和自行車剎車時,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而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要向前滑行一段距離后才能停下來。所以,機動車行進中必須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學生上下學騎自行車時也不能騎得太快,這些都可以避免由于來不及停車而造成交通事故,提高學生的自我安全意識,杜絕交通事故的發生。
在學習“光的反射定律”時,講述司機夜晚開車時為什么不開內燈。如果開燈,車內的物體就在司機前的擋風玻璃上成像,如果不小心把“像”看成是車前的物體,就會看不清車前的路況,那么就會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為保證行車安全,因此在夜間開車,不允許開車內燈。而光的折射規律則告訴我們在岸上看水下的物體比實際的淺,我們看到的只是物體的“像”。到野外玩耍時,切不可貿然下水嬉戲。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教育學生在野外不可以隨處丟棄透明飲料瓶,防止透明飲料瓶進水后具有凸透鏡的功能,
引發森林火災。學習了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后學生知道了為什么開車時要系安全帶,圓周運動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過橋及火車轉彎為什么要限速。
關鍵詞:安全知識;自護能力;安全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7-0272-03
一、調查背景及目的
目前幼兒園適齡入園兒童是“六加一”模式家庭中的核心人物,家長對孩子的關注超越了一切。但是很多家長在幼兒的安全管理上,往往只是在孩子可能遇見危險前限制孩子的行動,這樣的限制代替教育的方式只能阻礙幼兒對世界的探究欲望,打擊孩子的好奇心。對孩子最好的保護是要教給他們足夠的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意識,讓孩子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保障幼兒生命安全和行動安全是家庭和幼兒園教育的首要任務。當下幼兒園的安全教育內容已不能完全適應幼兒社會化發展的需求,家長及幼兒園對幼兒安全教育的具體內容和方式應與時俱進,力求符合幼兒生命成長特征和教育規律,努力促進幼兒和諧發展,使之成為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人。基于這樣的指導思想,筆者對當前幼兒安全知識和自護能力的現狀進行了一次了調查。
本次調查的目的旨在了解家庭中的安全教育現狀、了解家長對幼兒安全教育的要求,合理調整幼兒園的安全工作內容和方案,最大限度地利用家長資源進行家園共育,確保幼兒快樂生活、健康成長。
二、調查對象及方法
(一)調查對象
隨即抽樣調查句容市實驗幼兒園的小、中、大班部分家長。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采用經反復討論后的自制的“句容市實驗幼兒園幼兒安全知識和自護能力調查表”,共下發240份,回收240份。
2.家長訪談。家長會及隨機訪談。
(三)調查時間
2013年5月28日。
三、調查結果和分析
調查一:幼兒著裝安全情況。著裝安全情況:
1.您的孩子平時穿著方便活動嗎?“常年是”:大中小年級比例分別是49%、53%、56%。
2.您的孩子喜歡穿什么樣子的服飾?“便于運動的”:大中小年級比例分別是52%、50%、53%。
3.您為孩子選擇衣物時主要的考慮因素是什么?“舒適為主”:大中小年級比例分別是82%、84%、86%。
結果分析:從家長為幼兒選擇的服裝來看,大部分家長都以幼兒的舒適和方便活動為第一選擇。幼兒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他們有無窮的探索欲望,感官直覺思維是小中班幼兒的主要方式,而大班幼兒對事物的探索欲望更加強烈,所以衣著的舒適和方便也是適合幼兒發展的物質基礎條件。家長的做法適合幼兒生長發展的規律。
調查二:幼兒交通安全知識認知水平。交通安全知識:
1.您的孩子了解簡單的交通安全知識嗎?“了解”:大中小年級比例分別是60%、59%、48%。
2.您的孩子認識紅綠燈并有遵守交通規則行走的意識嗎?“有”:大中小年級比例分別是89%、90%、79%。
3.您的孩子闖過紅燈嗎?“沒有”:大中小年級比例分別是75.8%、81%、83%。
4.您的孩子會安全上下車嗎?“會”:大中小年級比例分別是78%、79%、65%。
結果分析: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擁有了汽車,而句容市區的交通管線已明顯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我園地處市中心,因三所學校在同一條干道,所以車流人流更顯擁擠。對幼兒進行交通安全教育非常必要。從上表中看出,家長對幼兒的交通教育很重視,能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交給交通安全知識,但是還有15%~20%的幼兒會闖紅燈,說明部分幼兒的交通意識和交通常規缺乏,存在隱性的安全隱患,需要加強教育。
調查三:幼兒飲食安全知識認知情況。飲食安全知識:
1.您的孩子有否養成了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大中小年級比例分別是53%、43%、34%。
2.您的孩子會吃陌生人的東西嗎?“不會”:大中小年級比例分別是80%、78%、65%。
3.您的孩子吃飯時喜歡說笑打鬧嗎?“偶爾會”:大中小年級比例分別是56%、61%、66%。
4.您的孩子喜歡吃路邊的食品嗎?”偶爾吃”:大中小年級比例分別是59%、51%、43%。
結果分析:從上表中看出,幼兒的飲食習慣養成教育需要加強,良好飲食習慣尚未形成。從健康的角度看,吃飯時不說話是為了防嗆噎,是保護身體健康的一種方式。而在吃飯時只有15%左右的孩子不說笑打鬧。偶爾會吃陌生人東西的比例中,大班均達到了20%左右,小班幼兒高達32%,這說明幼兒自我控制能力還比較差。在吃路邊食品的問題上只有20%~30%的孩子能拒絕路邊攤點的誘惑,大部分幼兒都難以控制。從調查中看出家長在這個問題上對幼兒的態度也是比較放縱的,沒有從衛生和安全的角度去影響和教育孩子。
調查四:幼兒用水、電、煤氣安全認知情況。用電、水、煤氣安全知識:
1.您的孩子知道水、電、煤氣的危險性嗎?“知道”:大中小年級比例分別是68%、6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