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傳統藝術特點優選九篇

時間:2023-10-30 11:15:53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傳統藝術特點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傳統藝術特點

第1篇

隨著現代藝術的不斷發展,傳統圖形在藝術中的應用并沒有因為科技的進步而退出歷史舞臺,卻使得現代藝術有逐漸回歸傳統的趨勢。當然,現代藝術設計中運用傳統圖形,并不是將傳統圖形生搬硬套,簡單的挪用,而是在創新模式下,通過現代化的藝術創作手段,把傳統圖形的意表現出來,更加注重圖形表意,使得圖形中的意更具時代氣息,更能表現現代藝術的主題。因此,我們在使用民族傳統文化時切莫照葫蘆畫瓢,一定要延伸發展,打造新的民族形式,如果沒有推陳出新,將會導致民族傳統藝術發展的停滯[1]。

一、傳統圖形的藝術特點

傳統圖形經過數千年的演化與錘煉,將圖、形、意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使傳統圖形有了藝術的縮影。(1)傳統圖形具有藝術對稱性。現代藝術多講求對稱性,其特點形成與中華民族傳統的審美觀點保持一致。因此,傳統圖形在現代藝術設計的應用使得傳統圖形的對稱性特點得以全面展現;(2)傳統圖形具有藝術的平中見奇性。所謂平中見奇,就是普通的傳統圖形經過藝術應用,能夠突破主題的美,將傳統圖形的意表現得淋漓盡致;(3)傳統圖形具有藝術的唯美性。藝術的表現始終離不開唯美主義。傳統圖形經過數千年的變化,同樣兼具了唯美特性,使得傳統圖形給人以唯美的視覺享受。

二、傳統圖形對現代藝術設計的影響

在現代設計中融入中國傳統圖形,是現代設計的一個流行趨勢,也是將現代元素和古典元素相結合,設計出優秀作品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但這樣的一種結合,并不是指對傳統圖形進行原版照抄,而應該深入體會傳統圖形的意境,對傳統圖形進行進一步的開發和利用。當今世界的設計已經進入了一個多元化的階段,讓傳統圖形成為現代設計的一個新的創意點和啟示點,使中國的設計更具有本土化,更具中國元素。傳統圖形已經被廣泛的運用于現代標志設計、包裝設計、VI設計、海報設計中。在現代設計中,中國的造型藝術承襲了中國傳統美術觀。它有別于西方強調形象性、生動性的審美趣味,多不重“寫實”重“傳神”,在意境上追求“大巧著拙”的浪漫飄逸境界。它是具體的,又是抽象的;它是繪形的,又是入神的;它是確定的,又是未定的。作品的意趣具有多義性和模糊性的審美效果。近年來,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融合于現代設計,備受設計師們青睞。因此我們中國的設計師首先應該具備扎實的文化素質功底,對中國傳統文化進一步挖掘和利用。不但可以吸收現代設計的設計理念,而且也可以將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特征在作品中展現出來[2]。

三、傳統圖形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1、傳統圖形在標志設計中的藝術應用

現代的標志藝術設計中要求體現創新、創意和創造,使得標志既不同又有新意,主題突顯,令人印象深刻。因此,在現代標志藝術設計中應用傳統圖形,就要開發傳統圖形的新的意義。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的藝術設計中,就采用了傳統圖形“祥云”來代表“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主題。火炬造型設計來源于傳統的紙卷軸。引申出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可見,利用傳統圖案吉祥寓意的特點來進行設計,這是一種既成熟又具深刻文化內涵的方法,對寓意的表達既懇切又不直白[3],更為表現現代藝術設計的創意。

2、傳統圖形在包裝設計中的藝術應用

產品包裝設計中要求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為了更好的表現這一點,應用傳統圖形,在具有深遠影響的荼、酒、絲綢等產品的包裝設計上,多融入了傳統圖形設計。這些傳統圖形大都融合了中華古典文化底蘊,能夠在消費者中產生共鳴,消費者一看到產品的包裝圖形,就能想起從在古至今的產品文化,并深深被吸引,進而刺激消費,為產品的利潤增加打下堅實的基礎。傳統圖形在包裝設計中的藝術應用,能夠推動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是利用傳統創造新的經濟增長的典范。因此,傳統圖形在包裝設計中的運用為包裝設計提供了更多的思考角度和設計空間[4],能夠折射出產品的文化內涵。例如在蛋糕包裝中,將傳統圖形福、壽等設計其中,增加了人們尊老愛幼的情懷,表達了人們對生日的祝福。

3、傳統圖形在海報設計中的藝術應用

海報的功能就是宣傳與吸引,這就要求海報的設計既要體現藝術視覺,又要體現內容的宣傳。因此,在海報的設計中融入傳統圖形,已經成為一種新的設計理念。海報的種類很多,如商業、影視、公益等,這些海報的受眾對象都是百姓,為了能夠抓住觀看者的心理,在設計海報上,必須主題鮮明,視覺沖擊性強,因此,在應用傳統圖形設計海報時,必須讓傳統圖形來表達主題,并通過傳統圖形的文化底蘊來彰顯海報的文化內涵。不同種類的海報,表現的主題不同,但其個性張場的藝術設計卻是所有海報的最終追求,這些藝術設計的宗旨就是吸引觀看者,起到宣傳作用,另人一看便有參與的欲望。例如在設計影視海報時,將影視內容用傳統圖形如龍鳳樣、福壽樣、剪紙樣等等來表達,讓觀眾一看便知影視內容的新穎,然后再將現代元素帶入設計之中,通過古今對比,更顯出傳統圖形的唯美與平中出奇。

4、傳統圖形在服裝設計中的藝術應用

現代服裝設計往往追求美化與時尚共存,美化設計并不是簡單的顏色差異,而是將顏色、圖形與時尚結合在一起,通過圖形來承載時尚元素。因而,服裝設計中將傳統圖形的引入并不少見。傳統的圖形給了現代設計師們更多的靈感與創造空間,能夠創造出新的美學觀點[5]。在現代服裝設計中,傳統圖形的應用手法多樣,有變形運用、分解組合運用、疊加運用、抽象運用等等,通過對傳統圖形的再加工和創新應用,能夠為服裝設計的藝術表現增加創新元素,使得傳統圖形融合時代氣息,更符合現代服裝時尚的要求。

第2篇

關鍵詞:采茶戲;唱腔;舞蹈;念白;丑角

中圖分類號:J8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3)11-0058-01

“長日演來三腳戲,采茶歌到試茶天”。采茶戲,是在江南和嶺南等省區較為流行的一種戲曲,在各省,冠以各地區的地名來區別各地流行的地區。這種戲,尤其是在江西特為普遍,劇種類型也是較多的,其中的“贛南采茶戲”,更是頗具代表性的一種,是贛州地區客家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一、贛南傳統采茶戲的藝術特點

1.表演風格

贛南傳統采茶戲的表演風格是歌、舞、戲三者并重的。唱、念、舞融為一體,是贛南傳統采茶戲中重要的表演元素。

(1)采茶歌的唱腔

贛南傳統采茶歌是用當地客家方言表達的,以曲牌體的茶腔和燈腔,再結合路腔和雜調的音樂唱腔,被譽為南方的“二人轉”。曲牌體的唱法大都是較為輕快、歡樂、詼諧的,唱腔主要是表達人物的內心感情,曲牌體獨特的客家方言唱腔風格是贛南傳統采茶戲的核心,在塑造人物形象以及刻畫人物性格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贛南傳統采茶戲是土生土長的地方劇種,其獨特的客家方言也成為了贛南最獨特的一道風景線。

贛南傳統采茶戲是從民歌小調引導進來的,最具代表性的則是“十二月采茶歌”。燈腔與茶腔相比,則是有較大的區別,這類曲牌音調節奏率強、舞蹈性強。燈腔的主要伴奏樂器是嗩吶加一套鑼鼓,渲染起火熱火紅的氣氛。路腔則又是另一種性質,其曲風輕松歡快。

(2)采茶歌的舞蹈

贛南傳統采茶歌的舞蹈是通過農民們來源于勞動生活創造而來的,而如今舞蹈衍生出矮子步、扇子花、單袖筒及摹擬動物等,造型十分獨特,變化無窮。“扇花變化在于手,力在與手腕見于烽。左甩袖筒右搖扇,十指牽著兩臂走”這就是對贛南傳統采茶戲舞蹈的形象刻畫。贛南采茶戲的舞蹈多為“矮子步”、“單袖筒”,舞蹈在贛南傳統采茶戲也包含有基礎功的意思,其矮子步更是被人譽為“東方的芭蕾”。

(3)采茶歌的“念”

贛南傳統采茶戲中的“念”是區分丑角不同于旦角的藝術表演特征,這種富含音律性質的語言,具有著沉重的節奏感以及悠長的音律美的唱腔叫做念白。念白的基本要求要做到順口以及美音,舞臺上的念白,可稱之為在音律中加工而成的藝術語言。

2.角色特征

贛南傳統采茶戲以二旦一丑或者生、旦、丑的三人演出,繼而稱為“三角班”。其劇種多為喜劇、鬧劇為主,圍繞著下層農民群眾商貿習藝、勞動、男女之前的情感戲為重點。

贛南傳統采茶戲中角色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以裝束、聲腔、舞蹈等一系列獨到的表演,來向觀眾傾訴角色自身的情感表現以及與觀眾的情感進行“談心”。其鮮名的形象和個性,沖擊著藝術更為高端深入的品位,又提高了欣賞價值,受到了非常多人民群眾的喜愛。

丑角是贛南傳統采茶戲中的中心結構,是贛南采茶戲中的主要文學特征,其表演中在修飾情緒,舞臺氛圍中起到了極為明顯的效果。丑角沒有像中國戲曲那樣有文丑、武丑之分,而是分為“丑行俊扮”,是為“正丑”,正丑多為勤勞勇敢、純樸大方、機智風趣的青年壯年男子,語言動作生動、歡快、幽默。“丑行扮丑”則是為反丑,反丑多為一些放蕩紈绔子弟、賭徒煙鬼,語言動作多為滑稽夸張,兩者相互對立,形成鮮明的對比。丑角的地位在贛南采茶戲中比較顯著突出,他們表演的重要性早已超出他們唱腔十萬八千里,如果采茶戲減少了對丑角的戲份,那么也就等同于把戲曲的精彩性和觀賞性刪減一半了。小旦則主要是單純、聰明伶俐的農村少女,表演風格獨樹一幟,其動作優美樸素、姿態萬千,不僅能單手打扇子花,也能雙手同打扇子花。

二、總結

贛南傳統采茶戲其歷史悠遠,具有非常強烈的傳統文化深度,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它客觀真實反映了客家先民從古代到今時今日的生活追求、喜怒哀樂,代表著正宗的客家人物特征,是對贛州人民內心世界的贊美。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瑰寶,如此藝術魅力,應當加以繼承和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 安遠縣戲曲普查資料匯編(內部資料)[M].江西省安遠縣

文化局,編.

[2] 李修生.元曲大辭典[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

[3] 郭起華,鐘俊昆.30年來贛南采茶戲研究綜述[J].贛南師范

學院學報,2008(05):4.

第3篇

關鍵詞:藝術設計傳統文化應用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但由于政治、經濟的原因在近200多年以來在文化藝術方面幾乎停滯不前以至于與整個時代有很大的差距。而由于近年來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對藝術設計方面的需求卻是空前的。在我們設計發展的初期只能是在借鑒外來文化的基礎上建立的,這是發展的必然階段。

在當代社會人類的物質文明和科技水平都達到了一個空前的水平,而中國作為一個自強不息的大國在各個方面都不甘落后于人,在藝術設計領域尤其需要新的創新和突破,這不僅僅是民族自尊心的作用,最重要的還是經濟、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

傳統不是落后和過時,它像流水一樣,是民族自身演變的過程。中國是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的國家,同樣她的傳統文化也是最復雜和深厚的。地域的廣博造成了文化的多樣性,但悠久的歷史又促成了其文化的兼容性。這些紛繁、復雜、厚重的傳統文化才是我國藝術設計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

目前很多文藝工作者發表自己的觀點,反對中國的傳統思想,認為造成中國目前現狀(主要指對目前中國在世界上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地位不滿意)的主要罪魁禍首就是“儒家”思想,認為正是其造就了中國的“農耕文化”和“羊”的精神。這一觀點在去年最流行的小說《狼圖騰》中得到了較完整的闡述和論證。我完全贊同他們的觀點,5000年的封建文化曾使中國在300多年前就站在世界之巔(中國在乾隆年間的國民生產總值占當時世界整個生產總值的一半還多)。但又恰恰是這種最為完善統治制度阻礙了中國近代的發展。但我們同樣應該認識到“農耕文化”被“狼文化”取代,“野蠻人”打敗“文明人”其實不僅僅在中國歷史上是定理,而應該說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公理。在全世界的人類歷史上都是這樣: “希臘人”趕走“愛琴海人”(特洛伊被希臘人摧毀);“羅馬人”取代“希臘人”,“英國人”打敗了“西班牙人”,而最終“日不落帝國”的霸權又拱手讓給“山姆大叔”,歷史從來都是這樣,但是誰又能說希臘文明應該拋棄呢?“羅馬神話”恰恰是全面抄襲了“希臘神話”,就象“宙斯”和“朱庇特”的關系。就是現在誰會認為英國人在文化藝術上的成就遜于美利堅國。“勝則為王敗則寇”僅僅是在政治和經濟方面,而藝術上卻恰恰相反。如果將成吉思汗與趙佶在藝術領域上的成就進行比較,宋徽宗雖是亡國之君但其在書畫方面的造詣是一代天驕騎著“汗血寶馬”都追不上的。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負面的影響,就象殖民地文化的最大好處是當地人的外語(入侵民族的語言)基礎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一樣,中國長期的腐化和奢靡的封建社會生活習氣恰恰成了滋生民族傳統文化的溫床。可以概括的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包羅萬象,其涉及面十分廣博,藝術設計工作者應從中吸取相應的文化元素將之融匯貫通加以利用,其實“古為今用”在當今中國藝術設計領域里比“洋為中用”還管用。

二、傳統文化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直接應用---主要是針對不同的載體,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中慎重的選取相應的圖案或符號,發揮其原有的圖形信息。但這種直接使用在使用時應注意使用環境和材質。這種使用實際上最為簡單和實用,初學者往往愿意使用但一定要注意在組合上不能是簡單的堆砌,而要注意其融合。否則直接羅列和附著會給人一種突兀或牽強附會之感。這方面的成功作品中以大連金石灘的“萬福鼎”最為典型。該鼎高5.6米(代表中華56個民族),寬4.8米(代表四面八方),其四面由8888個小福字組成。寓意深遠的數字構成與應運而生的吉祥個數,囊括了其能夠祈福呈祥的所有含義。

擴展使用---在充分理解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延其“意”傳其“神”,其實這是一種轉化。這需要設計者有深厚的文化基礎和和很高的藝術修養。例如中國書法的精髓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應用最為廣泛,漢字書法的構成不外乎章法、線條和結構,同樣好的景觀作品不外乎追求自然、和諧和超凡脫俗,其布局的合理與正確是最重要的,這一點設計者可以吸取書法中布局的特點,但其各部分組成和功能模塊的架構也是相當的重要,好的作品“隨形就勢”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盡量減少人工的斧琢痕跡是優秀設計師的追求。讓人們在隱藏的技巧中看出藝術的智慧來,這才是最為出色的作品。

第4篇

關鍵詞 傳統瓷雕佛像;塑造;中國

傳統的中國瓷雕佛像以佛教人物為題材,多為紀念其功績。隨著時代不斷發展,瓷雕佛像在不同歷史時期也表現出不同的特征。細節上可能有諸多差異,但有一點是共通的:它們都寄托了時代精神和工匠藝人的理想,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某種程度上甚至也改變了人們的思想、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弘揚了中華文化,因此影響深遠。我國瓷雕佛像藝術留下的不僅有實物,還有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精神,這也正是中國傳統瓷雕佛像藝術的魅力所在。

1、中國傳統瓷雕佛像藝術的特點

(1)中國傳統瓷雕佛像造型比較簡潔與西方相比,中國傳統藝術更多追求平實簡約的美感,傳統瓷雕佛像正如中國畫一般,注重傳神寫意。如瓷雕佛像頭部往往寥寥數筆即已完成刻畫,而并不細細勾勒。以線條藝術為基礎,既體現了東方美,又直截了當表達出了工匠藝人的情感,兼顧人性化,佛像因此栩栩如生,可謂一舉多得。時至今日,可能有很多人認為古代瓷雕佛像過于粗略,不夠細致;這雖然是事實,但我們更應以歷史的眼光予以正確對待。只有這樣,才能在世界范圍內不斷弘揚中國的優秀文化。

(2)中國傳統瓷雕佛像藝術極具開放性、世俗性中華民族秉性謙虛好學,中華文明也因此海納百川。佛教起源于印度,后傳入中國。漫長的融合孕育了本土化的佛教文化,獨樹一幟,影響深遠。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佛教與大眾的聯系日益緊密,出現了許多反映現實生活的佛教藝術作品。在中國,四大菩薩尤為善男信女廣泛虔誠信奉,有事無事輒奉香頂禮膜拜,以求得菩薩的保佑。

(3)中國傳統瓷雕佛像藝術與當今時代精神相契合傳統瓷雕佛像藝術所表現出的情懷契合了現今大力弘揚的價值觀,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有利于中國文化在世界范圍內弘揚。

2、中國傳統瓷雕佛像的內涵

佛像的背后往往隱含著很多美麗動人而引人向善的故事。如,仔細觀察觀音塑像,會發現無論其舉止還是表情都表現出祥和、平靜的特征。蓮花素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之美名,觀音的蓮座象征了純潔、美好和善良。又如,活佛濟公的事跡經塑像而傳揚深遠,他詼諧的風格受到大眾的歡迎,有助勸世從善。

3、中國傳統瓷雕佛像藝術的發展趨勢

在新時期,佛教文化因其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弘揚社會正能量的好處,必然會受到重視;而瓷雕佛像藝術也必然煥發新的光彩。瓷雕佛像藝術歷史悠久,在大眾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經濟上也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明清瓷雕佛像制作精良,價格不菲,潛力仍大,就非常值得收藏。從瓷雕佛像藝術的發展軌跡也可以看出相應時代佛教的發展,這很好理解。隨著新時期社會各界對瓷雕佛像藝術的不斷看重,中國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將再次主動走向世界,這有利于增進世界對中國的了解。

4、如何發展中國傳統瓷雕佛像藝術

佛教在中國影響深遠,進一步傳播佛教文化,將有利于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睦乃至世界的和平,從而順應時代潮流,建設和諧社會。

(1)我國瓷雕佛像造型的創新我國燒制陶瓷的歷史源遠流長,瓷雕佛像藝術也應與時俱進,有所創新。自由女神像聞名世界,至少部分要歸功于其人物造型上的大膽設計。瓷雕佛像藝術也應在不失莊重的前提下進行造型上的創新,廣泛聽取意見,加入更多動作,表現出鮮明的個性,有助于大眾更深刻地了解佛教人物,最終更好地弘揚佛教文化。

(2)我國瓷雕佛像藝術中手法的改進藝術的發展促進了文化的傳播。瓷雕佛像藝術是各種文化糅合的產物,它拉近了佛教人物與普羅大眾之間的距離,佛教人物因此而不再神秘;工藝的成熟賦予了佛像濃重的生活氣息,生動有趣。中國傳統瓷雕佛像藝術要繼續發展,離不開國家資金上的支持和經營上的規范。從業人員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在瓷雕佛像藝術實踐中汲取經驗,取長補短,以實現工藝進步,進而發揮出自身的價值,為中國佛教文化的弘揚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3)我國瓷雕佛像藝術中顏色及其他方面的改變瓷雕佛像藝術不僅需要考慮到人物表情動作上的細微變化,還需要統籌顏色、材料、具體工藝等方方面面的細節。為佛教人物塑像原本就是出于長久紀念的目的,因此其顏料也必須穩定持久,而不會經常掉色;如果經常掉色,顯然會增加一大筆維護費用。這方面可試用國外的先進色料,效果或有較大提升。隨著時代的發展,瓷雕佛像的材質也不斷改進。胎質細膩光滑,色料明麗濃郁,無疑會加分不少。

5、結 語

從前,社會對傳統瓷雕佛像藝術的傳承不足,這方面資料寥寥,導致瓷雕佛像藝術的發展舉步維艱。如今,文化對經濟的推動作用日益明顯,佛教文化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一支,必將不斷發展、歷久彌新。

參 考 文 獻

[1]馬世長.中國佛教石窟考古文集[M].商務印書館.2001

[2]耿世民.維吾爾古代文獻研究[M].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3

第5篇

嘉定竹刻的已故名家徐素白老人(1909~1976)工藝技巧等文化、藝術和技術資源,許多產品制造領域都可以吸取運用,涉及眾多行業、幾百萬家中小型企業、成千上萬種產品。如生活日用品的外觀造型設計,環境藝術與室內陳設、軟裝飾設計,衛浴陶瓷潔具等產品。將傳統工藝美術資源科學地加以提煉,并與現代設計理念以及相關行業現有的技術和工藝深度融合,設計創新出眾多滿足日常生產、生活需要的產品,必將會強有力地促進內需,拉動經濟發展。國內外市場的不斷開拓,將極大地提高我國工藝美術產業的經濟價值。

所謂產業,應當是指存在并發展與社會生產勞動過程中的技術、物質和資金等要素及其互相聯系構成的社會生產的基本組織結構體系,或簡單概括為社會生產勞動的基本組織結構體系。在所有產業的組織結構體系中,都應該有“創意”這一要素,對于傳統工藝美術產業來說也是如此。沒有創意要素支撐的只能是加工業,這是很難持續發展的。傳統工藝美術產業具有創意特征,主要表現在產品創作、生產的特點上。許多傳統工藝美術品對抽象的寓意等的視覺物化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審美創造,創意特征顯著。如“望江挑花”制品的挑制,挑花的人物、花卉、飛禽等造型簡潔、夸張,變形稚趣可愛、大膽生動,不以外形的逼真摹擬為目標,而把物象作平面化處理[7]。這種平面化的夸張、變形方法,是為了適應制作工藝和審美取向以及世俗情感而設計的,是在創意思維引領下產生的,充滿了智慧和創意的火花。

傳統工藝美術產業的創意特征,更突出地反映在“實用”與“審美”相統一的創新產品生產特點上。許多傳統工藝美術品本身就是日常生活用品,審美的形式與使用的功能的完美結合就是創意的一種具體體現,在視覺上必須順應消費者的時尚審美意愿,功能上必須滿足消費者潛在的需求。為了滿足以上兩個要求,就必須實現功能與形式的創新與統一。仍以望江挑花為例,一方面必須設計出符合今人視覺欣賞追求的圖案,另一方面必須尋找適合運用挑花的產品類型,然后才能進行圖案與產品之間的對應設計與制作,整個過程每一步都是在創意指導下展開的,是實現“用”與“美”相統一的創造。傳統工藝美術產業的創意特征,更集中地體現在工藝美術產業在造型、品種、技法、生產方式、材料、功能等方面,千百年來不斷的創新上。

第6篇

關鍵詞:音樂藝術;俄羅斯;音樂文化教育;優秀傳統;文化特征;藝術教育;文化交流

中圖分類號:G40-03 文獻標識碼:A

Traditional Traits of Russian Classical Music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sic Cult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GUO Meng

中俄關系幾個世紀以來在持續發展著,尤其是新世紀以來的發展,開創了兩國關系的新紀元。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和對外交流的進一步擴大,異質文化精華的借鑒吸收,已經成為我們現代化發展的必經環節。正如《望周刊》所說,中國人有著“永遠的俄羅斯情結”①,正所謂“情動俄羅斯”。俄羅斯文化年的開展,為我們認識、學習俄羅斯古典音樂文化提供了機會和條件。而本次首屆中俄音樂文化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圓滿召開,對深入開展中俄音樂文化交流學術研究,促進中俄音樂交流發展,以及增進彼此合作創造了良好契機。

俄羅斯作為具有悠久歷史和文明傳統的大國,在世界文明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了解外國包括俄羅斯的文化傳統,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精華,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直接目標。尤其是深入了解俄羅斯古典音樂文化教育的發展過程,借以進一步與國際接軌,吸取其異國優秀文明傳統,為我國音樂文化教育發展服務。也更希望借此對我國的現代音樂藝術文化教育得以借鑒,直接為我們當代的藝術教育建設服務。

一、俄羅斯古典音樂文化教育及其特色

作為一個充滿音樂氣息的國度,俄羅斯已經形成了全民愛好音樂的氛圍,這種全民愛好音樂的特點,源于它有著古典音樂文化教育熏陶的優秀傳統。而且,21世紀的俄羅斯經過了諸多社會劇變之后,其偉大的古典音樂不但沒有消失,反而得到了更大的振興,此間的原因,如同俄羅斯格涅辛音樂學院碩士生呂冬所說:“對古典音樂的熱愛已經深深地嵌在每個俄羅斯人的靈魂里。”②簡要概括俄羅斯古典音樂藝術教育的特色,至少有下面幾點。

(一)從小培養,音樂藝術教育深入家庭

俄羅斯家庭普遍重視兒童藝術興趣與愛好的培養,并不失時機地培養兒童的藝術感受力和鑒賞力,讓兒童從小就受到藝術的熏陶。俄羅斯人最喜歡去的地方是戲劇院,常常是父母帶著孩子,一家人興致勃勃地到劇院去。觀看演出時,每個人都很投入,時常報以熱烈的掌聲,演出結束時孩子們紛紛向自己喜歡的演員獻花。音樂廳和藝術展覽館也是父母經常帶孩子光顧的地方。孩子們從小就聆聽許多世界著名的交響樂曲,感受到許多藝術作品的魅力。父母對孩子的這種通往藝術殿堂的引導和熏陶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孩子們的藝術修養。

游覽藝術博物館,是俄羅斯人的嗜好之一。在博物館的藝術品前,年輕父母對孩子耐心指點、講解。在周末和節假日,父母常常帶孩子去公園、郊外,感受大自然的美,在大自然中放歌、作畫、讀書、凝思。這有助于把對周圍世界的美的觀察和感受,作為理解和體驗現實生活的快樂、生活美的主要源泉之一,把大自然的美作為進行情感教育、審美教育的一種手段。正如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言:“我們坐在大陵墓上,四周響起各種鳥兒和諧的大合唱,空氣中飄蕩著青草的芳香。我們沉默不語,不必給孩子們講很多,也不必用敘述填滿他們的腦袋……”“讓孩子們從兒童時代起就喜歡聽百花怒放的花園里和蕎麥花盛開的田野上那悠揚的樂曲,欣賞春暖草地上和秋風細雨里那悅耳的旋律。”③這種從小給后代以藝術熏陶的做法,無疑為音樂國度的文明繼承和發展,提供了綿延不斷的藝術張力源泉。

(二)開設各級各類音樂學校,大力普及古典音樂藝術

據《國外學校和教育》④介紹,俄羅斯有許許多多的七年制兒童音樂學校,學生一邊在普通學校學習,一邊在兒童音樂學校學習。優秀的畢業生可以通過入學考試進入音樂學院。另外,還有大約1000所兒童歌詠學校。這些學校招收4至6歲的孩子,學制6至9年。除合唱外,可學習樂理基礎知識和演奏樂器。俄羅斯有好幾座兒童音樂劇院。俄羅斯的學校基礎音樂藝術教育,分為強制性公共音樂教育、補充性公共音樂教育和音樂夜校等。音樂課在普通學校中是必修課,一般每周1課時。這類音樂教育是免費的,而且是必須接受的。傳統音樂課的內容以音樂知識,音樂欣賞和合唱為主。教師授課時有較多的示范演奏和演唱。音樂課有統一規定的教學內容,使用我們國內較熟悉的卡巴列夫斯基的教學大綱。補充性公共音樂教育亦即上面所說的專門的兒童歌詠學校,七年制。音樂夜校也是免費的,包括音樂俱樂部、音樂小組等。音樂教育的多種形式,為俄羅斯古典音樂的普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俄羅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特點主要是:強制性公共音樂教育時間的延長,為九年。同時允許強制性音樂教育教學大綱的多樣化。目前俄羅斯政府指定可供選擇的教學大綱已經有5套⑤,每所學校可以從中任選一套。此外,音樂教育的實踐活動非常豐富。中小學生經常利用業余時間排練舉辦音樂會,他們甚至可以演芭蕾舞劇、歌劇、交響樂、大合唱等一些難度較大的藝術節目。許多地方每年為少年兒童舉辦“音樂之春”、“音樂團”等活動,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社會各界也都大力支持學校音樂教育活動。有很多作曲家、出版社每年還為兒童出版多種音樂作品集,介紹音樂知識、傳播音樂文化,培養孩子們的音樂欣賞趣味,讓他們在美妙的音樂聲中快樂而健康地成長。顯然,俄羅斯古典音樂之歷久不衰,自有所本。大力普及古典音樂藝術的結果,直接提升了俄羅斯民族的音樂文化素質。

(三) 政府大力扶持

即使是在經濟轉型、局勢動蕩時期,俄羅斯政府對古典音樂藝術教育也沒有停止。如1999年7月,俄羅斯普通和職業教育部(2003年俄羅斯政府組織改造后已不存在)就專門頒布了《藝術教育大綱》,鼓勵各種形式的音樂教育活動,強調加強全民音樂教育。政府的鼓勵、支持和投資,使得音樂藝術教育成為全俄羅斯的小學和初中聯邦課程、民族地方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俄羅斯小學和初中的藝術教育包括繪畫、音樂、世界藝術和文化。又如俄羅斯政府給出了學校音樂藝術教育的最低限度要求,具體是:學生不僅要掌握音樂、繪畫和表演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還要形成對俄羅斯和整個人類藝術和文化價值的認同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念。從《大綱》中可以看出,俄羅斯中小學藝術教育注重對學生藝術理論和藝術修養的整體培養。俄羅斯的高等教育,更是重視古典音樂藝術教育,俄羅斯不僅專業藝術院校眾多,且有很多綜合類大學也設有藝術系。這些院校多年來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藝術家。如果說高等學府是俄羅斯音樂教育金字塔的塔尖,那么各地音樂學院、藝術中學、小學就構成了堅固而又龐大的塔身。正所謂“為學要如金字塔,又能博大又能高”。再如,俄羅斯政府放開政策,鼓勵支持各種音樂藝術教育活動齊頭并進。除了強制性音樂教育之外,還開設有專門音樂學校和音樂夜校,這些都是政府出錢,學生免費接受教育的。正是政府的大力扶持,使得俄羅斯古典音樂文化教育蒸蒸日上,為民族的音樂藝術發展,添加了強大的行政力量。有人統計說,按人口比例來計算,俄羅斯青少年中學習音樂的人數在世界范圍內都是名列前茅的⑥。

(四)豐富音樂藝術教育的內容

俄羅斯藝術教育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不管是家庭教育,抑或是學校教育、社會宣傳,都強調教材容量的飽滿和古典音樂教育內容的豐富。俄羅斯音樂藝術教育的教材內容突現下述幾個特點。

一是大量的古典音樂藝術內容被編進教材。在各級各類學校和藝術學院的教材中,都有著大量的古典音樂、民族音樂、民族舞蹈的豐富內容。例如從格林卡奠定了俄羅斯民族樂派的基礎以后⑦的音樂藝術成就,都被編進教材。許多優秀的作家作品都成為音樂藝術教材的首選。如格林卡的《為沙皇獻身》⑧《魯斯蘭與柳德來拉》等,達爾戈梅斯基(Alexander Dargomyzhsky,1813―1869)的《水仙女》和《石客》等,此外還有五人團⑨、柴可夫斯基(Pyotr Tchaikovsky,1840―1893)、拉赫瑪尼諾夫(Sergey Rakhmaninov,1873―1943)和斯克里亞賓(Alexander Skryabin,1872―1915)等。教材中,柴可夫斯基承襲的歐陸浪漫樂風,葛令卡作品的俄羅斯的民族性活化,巴拉基列夫、庫伊、鮑羅定、穆梭斯基與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等的國民樂派,以及史克里亞賓的不尋常的音色探索,史特拉汶斯基頻掀波瀾的經典作品,悉數被編進教材。這些豐富的內容,展現了俄羅斯古典音樂的豐富與繁盛,成為俄羅斯青少年藝術追求的典范。

二是教材將世界上古今一切經典性的文化藝術遺產融入課堂教學,使之成為學生成長的文化養分。如世界文化藝術的基本風格和潮流、古俄羅斯音樂藝術、古代和中古文化藝術的特點、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人文主義、17至19世紀上半葉歐洲藝術中的古典主義、17至18世紀西歐的啟蒙思想及其在藝術中的反映、19世紀文化藝術中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19至20世紀俄羅斯的藝術生活、20世紀文化發展的基本趨勢、20世紀末藝術的新形式和新體裁等等,都成為俄羅斯中小學藝術教材和課程的設置內容。

三是教材主要強調古典音樂反映的民族精神和高雅特色,包括民歌、民間舞蹈、民間節奏等,選擇表現民族特征,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高雅的藝術特色。俄羅斯主要音樂家的作品有的深沉宏偉,有的敏感細膩,無不深刻地反映了作曲家們處在劇烈變革時代熱烈而又豐富的心路歷程。如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劇《天鵝湖》、第六交響樂《悲愴》,拉赫馬尼諾夫的鋼琴協奏曲、聲樂套曲,普羅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維奇的交響樂、弦樂四重奏等,從誕生之日起就受到了俄羅斯乃至全世界聽眾的廣泛歡迎,時至今日依然是各大歌劇院、音樂廳里經久不衰的保留曲目。這些具有代表俄羅斯先進文化的作品,都為俄羅斯音樂藝術教材所極力推崇。

(五)繼承傳統,致力創新

俄羅斯政府和藝術界人士專注于古典音樂的教育和發展,并致力于不斷地創新,使得俄羅斯古典音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放射出了更加璀璨的光芒。多年來,繼承了俄羅斯音樂文化優良傳統的古典音樂高雅藝術,伴隨著具有音樂天才和前衛思想的新生代的加入,正沿著世界藝術的發展軌道前進。俄羅斯音樂教育創新的成果突出表現在融合與推陳出新上。其直接的成果是出現了許多新的劇團劇院,在莫斯科,由葉夫蓋尼•卡拉伯夫主倡的新歌劇院和德米特里•別爾特曼領導的蓋利公歌劇院就很有代表性。同時還產生了包括把交響樂、爵士樂、歌劇與音樂劇合為一體的新風格流派。

音樂藝術范圍逐漸擴大,高雅音樂正在探索一條現代化的道路。比如歌劇中的表演成分越來越多,導演有時會忽略音樂和歌唱的表現之間的差異,力圖使演出更具現代感。又如引起觀眾極大興趣的國家模范交響樂團與“蝎子組合”的聯合演出,也是在尋求傳統文化與流行文化的結合點。概括起來,俄羅斯古典音樂教育的繼承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人文性與經典性的結合。俄羅斯人不是把藝術視為單純的消遣娛樂或單純的技藝,而是把它視為人類文化的積淀和人類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結晶,這樣的理念具有極高的人文價值。當前,俄羅斯音樂藝術教育在課程設置上將具有藝術史意義的藝術作品和其他相關的學科知識,作為藝術教育和教學的核心內容。如多少世紀以來俄羅斯各民族的文化遺產、藝術發展的聯系和價值、俄羅斯各民族的文化對世界藝術和文化的貢獻,等等。我們認為,人文性和經典性的結合,就是一種創新。

強調體驗和實踐創造。俄羅斯古典音樂藝術課程在大量充滿情趣的個人或集體的創作、表演、欣賞、交流、評價等活動中,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和信息,使學生盡情地、自由地參與多種藝術活動,體驗藝術學習的快樂和滿足,獲得身心的和諧發展。通過這些具體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的創造,音樂藝術課程涉及的各種創意、設計、制作、表達、交流以及多視角的連接和轉換,為學生提供了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和發揮其藝術潛能的機會,賦予他們表現自我和發揮想象力的空間。例如,每個學期,學校、文化宣傳部門都要開辦節日演出、周末舞會、專題調演等活動,這些都是學生表現自己發展自己,進行音樂藝術實踐的極好機會。正是家庭、學校和社會都在大力強調音樂藝術教育的體驗和創造,才使得俄羅斯古典音樂藝術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仍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這種藝術張力是永恒的。有人說,在柴可夫斯基、拉赫瑪尼諾夫之后,俄羅斯的音樂沒有靜止,沒有凝固,沒有被所謂的“現代藝術只能屈從淺薄的市場化”理論所嚇倒。“俄羅斯的流行古典音樂讓人相信,一個血液里流淌著音符的民族,有的是樂觀放達的個性,異彩紛呈的生活。”⑩這除了源于俄羅斯民族對音樂的偏好和根深蒂固的藝術情結之外,俄羅斯古典音樂本身的永恒魅力和俄羅斯音樂藝術教育的執著,應該是首要的原因。

二、對俄羅斯古典音樂文化教育優秀傳統特色的思考

如果說俄羅斯的古典音樂,以其博大精深和豐富繁盛充實著文明世界,在國際上產生重大的影響,那么,俄羅斯悠久的音樂藝術教育傳統所熏染的國民音樂文化意識、高雅的藝術追求,成為世界各國有鳳來儀的藝術旗幟,那就顯得非常自然了。提高文化藝術素質是舉世公認的美化心靈的重要手段。作為一種熱烈的社會現象,俄羅斯古典音樂的教育普及,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俄羅斯在這方面的優良傳統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鑒。

近年來,美育被列為教育方針的內容之一,音樂教育事業獲得迅速發展,取得了許多優秀成果;隨著國際音樂教育交流活動的日益增多,國外一些可供借鑒的音樂教育思想和教學體系被系統介紹和引進;教學手段正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這一切都為我國音樂教育的繼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綜上所述,我們可否探討和歸納俄羅斯音樂藝術教育的特色并予以思考。

(一)讓音樂藝術教育深入人心,感受和體會被良好古典音樂文化教育熏陶的優秀傳統。

在俄羅斯,音樂課全稱是俄羅斯音樂文化。通過教材讓學生認識俄羅斯民族民間文化和世界音樂文化、現代和古典音樂經典之作,衡量文化與歷史之間的關系及其獨特的個性。俄羅斯家庭普遍重視兒童藝術興趣與愛好的培養,并不失時機地培養兒童的藝術感受力和鑒賞力,讓兒童從小就受到藝術的熏陶。

(二)豐富的音樂文化教育內容 ,成為了俄羅斯青少年藝術追求的典范。

大量的古典音樂、民族音樂、民族舞蹈等豐富的音樂文化內容被編進教材并成為廣大青少年的必修課,將世界上古今一切經典性的文化藝術遺產融入課堂教學,使之成為學生成長的文化養分,強調古典音樂反映的民族精神和高雅特色,透過音樂反映人類倫理道德。通過對現代藝術的學習,了解自己民族音樂文化,知道二者之間是相互的。這些具有代表先進文化的作品,都為俄羅斯音樂藝術教材所極力推崇。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音樂教育不是培養音樂家,首先是培養人。”卡巴列夫斯基自己也說:“藝術課程與技術課程的原則區別,就是在于任何一個真正的藝術作品都要有道德因素和美的因素。”我們可以把這個觀點作為理解這一問題的一把鑰匙,通過這些,發展學生的思維,拓寬了視野,活的良好感知,使他們感受到音樂、文學、造型、藝術及人類文明歷史之間的相互聯系,尤其是感受音樂與生活的聯系。將此作為一種藝術、一種修養、而不是餐桌上淖裊希不是消遣而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讓學生學習這些音樂知識后,能夠積極投入到美好的生活中,更多的參加音樂活動。通過音樂本身的規律和特點來教育,音樂教育是關系整個人類社會的文化事業,如果把社會音樂文化看成是大環境,那么學校音樂則可以認為是小環境。大小環境是相輔相成、彼此影響的。從每一堂課和每個教學環境的營造到相關教育制度的制定,再到整個社會的音樂市場機制的建立,有利于形成高水平的音樂市場與高素質的觀眾相互需要的環境,正是這種環境成就了音樂教育繁榮和普及的土壤。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音樂文化是培養道德文明的重要條件之一,美妙的音樂、旋律和音響是人們道德和智慧培養的重要手段。是人們形成美好心靈和純潔精神的來源。”

① 《中國人永遠的俄羅斯情結》,《望東方周刊》, 2006年1月11日。

② 呂冬《俄羅斯古典音樂嵌入靈魂》,《人民日報》,2006年6月28日。

③ 李范《蘇霍姆林斯基論美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頁。

④ 《網絡電子讀物》,。

⑥ 同②。

⑦ 格林卡(Mikhail Glinka,1804-1857),為國民樂派的奠基者。確立了俄羅斯民族音樂的發展方向,開啟了俄羅斯民族音樂的新時代,被尊稱為“俄羅斯音樂之父”。

⑧ 《為沙皇獻身》又名《伊萬•蘇薩寧》,描寫一位普通老農為國捐軀的故事,音樂采用了民間音樂的素材,曾被譏諷為“馬車夫的音樂”,然而最終還是被承認為第一部俄羅斯歌劇。

⑨ 五人團(又稱“強力集團”)是20世紀60、70年代俄羅斯出現的一個作曲家小組,由俄國音樂評論家斯塔索夫在報刊文章中的稱謂而得名。詳見《西方音樂簡史》,省略/pdf/12/ts012100.pdf。

⑩ 吳昊《俄羅斯音樂交響曲》,《人物》,2006年版,第4頁。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育發展中心.從俄羅斯新一代音樂教材看俄羅斯音樂文化教育[J].2009.8.31.

[2]李范.蘇霍姆林斯基論美育[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3]洛秦.世界音樂人文敘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5.

[4]周薇.西方鋼琴藝術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12.

第7篇

關鍵詞:傳統民間藝術;現代環境藝術;作用

目前,現代環境藝術作為一種交叉性較強的文化,具有很好的發展勢頭。在吸取優秀傳統文化的趨勢下,現代環境藝術創意依托于傳統民間文化,呈現出本土化、傳統化、民間化的特點。傳統民間藝術的發展本著“以人為本”理念,依托于勞動人民的藝術創作能力,集審美和實際功能為一體,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并且獲得現代人們一致的好評和喜愛。

一、傳統民間藝術和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發展現狀

現代環境藝術所涉及的領域較為廣泛,是眾多環境系統的融合藝術,包括城市規劃、建筑、園林、室內設計等領域。環境藝術是以設計符合民眾精神和生活雙重需要的生存空間為最終目標,在設計過程中要求遵循自然規律,符合事物發展方向,融合當地傳統文化。

(一)藝術設計貼近自然

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全球人民對于自然環境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因而環境藝術設計中逐漸貼近自然風格,力求為人們提供一種舒適的感覺。

(二)要有整體化

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領域中,由于其涉及的領域寬廣,現如今,一個城市的環境藝術從城市規劃到建筑風格都呈現出整體性特點,從而實現城市發展的協調統一。

(三)要趨向民族化

中國是擁有56個民族的國家,各民族發展具有個性和共性。現如今的環境藝術設計漸漸偏向于民族特色,如日本的建筑物偏好室內設計全部顯示出日本民族特色。總之,傳統環境藝術中欠缺的元素歷史性和民族性,目前環境藝術設計已經從民間藝術入手,發揮民間藝術的積極作用,促進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出符合大眾心理和生理需要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傳統民間藝術是指將傳統藝術按照社會階層進行劃分,如詩詞等的藝術創造不屬于民間藝術范疇內。傳統民間藝術指的是藝術作品的創造者是普通老百姓,其創作的藝術品也是為社會底層的百姓服務的,所以傳統民間藝術再發展并不僅僅是以審美價值為主要生存支柱,期間,傳統民間藝術的種類離不開以下兩種類別:

1.生活服務類

傳統民間藝術中可以歸納到生活服務類的藝術品種類繁多。為底層百姓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勞動等一般生活物質資料服務的藝術品主要有生活用品,如百姓創造的不同廚具等;服務于生產勞作用的,如紡織車;服務于穿戴方面的民間藝術種類最多且發展最為繁榮,如衣服上的不同刺繡圖案;服務于百姓居住需求的主要有石頭、木材、土等材質使用和各種家具的樣式和擺設等。傳統民間藝術中的生活服務類影響著廣大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方式,在日復一日中形成了民間文化氛圍,體現了社會底層對于生存質量的追求。

2.精神信仰類

傳統民間藝術中主要為底層百姓提供精神信仰服務的主要有為祭祀祈福所用的貢品,如各種紙扎供具。第二種服務于精神類的是娛樂所使用的,如民間傳統中的提供休閑娛樂的各種戲曲種類和游戲,如各種面具、玩偶,燈謎等。第三種是表達情感和內心需求的,如年畫、剪紙等民間藝術品。總之,傳統民間藝術的發展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實用性、傳承性、工藝性。其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發展到現代,其在現代文明發展中也起著關鍵性作用。

二、傳統民間藝術在現代環境藝術中的應用特點

根據傳統民間藝術的發展和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脈絡可以看出,傳統民間藝術運用到現代環境藝術中具有以下特點:

(一)地域性

傳統民間藝術帶有地域性導致其應用到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帶有明顯的地域特點。不同區域內的人民擁有不同的民族歸屬感,其所創造的民間藝術也因此帶有地域個性的標志。如北方的服飾特點以皮、毛材質為主;南方的服飾特點以布、絲等材質為主。同時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往往會將年畫等粘貼藝術品運用到北方建筑室內設計中,將其發展成壁紙等藝術品,而南方應多潮濕天氣,較少使用到這些民間藝術品。

(二)裝飾性

根據傳統民間藝術發展歷程,可以發現,民間藝術在歷史中主要發揮其實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民間藝術品的實用性漸漸不再適應社會需求,因此,在現代環境藝術中主要汲取傳統民間藝術源遠流長的裝飾。如剪紙藝術的發展已然成為產業結構鏈。而許多建筑物的室內裝飾中喜歡用到民間藝術品,如蓑衣、中國結等成為裝飾品。

(三)情感性

傳統民間藝術凝聚了中國民間數千年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主要采用了傳統民間藝術品種富含精神文明的元素,如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對民間傳說故事的使用,白蛇傳故事中的斷橋、油紙傘等元素的使用,從而使現代環境藝術中帶有民間百姓對美好事物的祝福之情。

(四)民族性

我國傳統民間藝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體現了中國百姓生存的哲學,反應了百姓的審美特點。總之,民間藝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體現形式。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往往那些具有民族性的設計元素具有獨特性,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和借鑒。傳統民間藝術在現代環境藝術中運用的幾大特點,為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和現代人們的生活帶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傳統民間藝術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作用

從傳統民間藝術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特點,可以總結出其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發揮著審美作用和非審美作用。

(一)傳統民間藝術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審美作用

傳統民間藝術凝聚著普通民眾上千年的精神藝術。首先,民間藝術具有質樸簡練的審美特點,運用到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使人們感受到審美的愉悅性;其次,傳統民間藝術形式上具有和諧對稱性,使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繼承到這種形式美感,形成現代環境呈現出獨特的形態特點,如上海“新天地”商業休閑街區中對民間建筑材質的保存和應用,使得上海的整體環境呈現出傳統與現代和諧統一的審美感受;第三,傳統民間藝術中內容的運用,豐富了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元素,體現了精彩紛呈的審美感受,如北京民間文化習俗在王府井環境改造中的使用,使得王府井的休息場所、燈柱等富含了民間文化內容,糖人制作的銅像、糖葫蘆銅像等的規劃設計,使得王府井富含生活的真實性,使得王府井包含了濃厚的傳統韻味,拉近了國內外民眾同王府井之間的距離,體現出豐厚的審美感受。

(二)傳統民間藝術的情感共鳴作用

傳統民間藝術具有濃厚的情感,其中包含對家人的情感、對時代的情感等。人們可以通過民間藝術產生情感的共鳴,從而進行情感交流。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民間文化運用其情感特點,為一些建筑設計、裝飾品等賦予情感文化,從而提升人們對于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歸屬感。如民間文化中運用五顏六色的布條來制作幼兒的衣物,表達對于新生命的祝福和慈愛之情。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將五彩的布條設計成室內裝飾用的抱枕、地毯等物品,表達對屋主的祝福,同時也表達屋主對來客的歡迎之情。另一方面,傳統民間文化能夠為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帶來祥和氛圍,起到緩解現代人們生活緊張感的作用,如民間元宵賞燈猜燈謎的習俗,在現代城市規劃中,一些城市會在商業主街道上懸掛各式各樣的燈籠,從而營造了快樂祥和的氣氛,增添了現代人們生活的驚喜。

(三)傳統民間藝術的教化作用

傳統民間藝術中蘊含豐富的道德文化,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民間藝術的使用潛移默化中起到教化現代人們的作用。如民間藝術中的年畫、剪紙等圖案,往往帶有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長輩的意義。因此,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二十四孝”的銅像,直截了當地表達了教化民眾的作用。

四、結語

傳統民間藝術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現代社會發展中,并且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促進現代社會的發展。在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中,傳統民間藝術起著獨特作用。因此今后環境藝術的設計構建,應加強對優秀傳統民間藝術的學習,實現環境藝術又好又快地發展。與此同時,要加強對傳統民間藝術的保護,促進傳統民間藝術的長久發展。

作者:侯俊宇 單位:渤海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1]李沙,喬薇.傳統民間美術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11,04:226-227.

[2]蔣登攀.淺析傳統民間藝術在中國現代設計中的傳承與創新[J].藝術教育,2011,(04):131-132.

[3]劉昕.傳統民間美術融入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探討[J].中國包裝工業,2014,(16):72.

[4]王曉玲.論傳統民間剪紙對民族特征現代藝術設計的作用[J].學術探索,2012,(09):160-162.

[5]劉鵬.淺析傳統民間藝術在現代設計中的重要作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4,(24):48-49.

第8篇

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湖湘視覺文化具有中國視覺文化所具有的共同特點,中國傳統視覺文化的共同性就是“寫意”,“寫意”與“寫實”是東西方藝術的最明顯區別。“寫意”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描寫物體本身的趣味特點;二是將作者的主觀意趣映射到被描寫的對象上,創作中作者往往不受客觀自然物體間的關系特征和神態的制約,隨心所欲地把自己要表現的物體元素進行組合,創造出具表達自己情感意趣的作品。作為地域文化,湖湘視覺文化又具有自己的個性。由于湖湘視覺文化的藝術形與式種類不同、湖湘地域民族的多樣性、時間的漫長性以及作者階層的不同,湖湘視覺文化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地域特色。如湖南工筆畫,畫家多以普通勞動者的生活為題材,特別是以少數民族生活為題材,以樸實的線條、清新的色彩、細膩的筆觸表現出充滿情趣的鄉村生活。又如湖湘民間藝術,其作者多選擇祈求生命繁衍、護佑等吉祥題材,通過諧音、聯想、象征手法表達美好喻意,其類似符號化粗獷、簡練的造型方式極具藝術張力。作品色彩不受固有色的限制,常常通過紅、黃、綠、紫等色彩的搭配取得強烈的色彩對比效果,在色塊分割中求統一,對比中求和諧,具有艷而不俗,火而不燥的熱鬧、火爆、喜慶效果。

從楚文化時期開始,湖湘地域的視覺藝術就有著極具特色的風格特征,馬王堆出土的漆器、帛畫、彩棺等藝術品以其浪漫主義的情調,充滿節奏與韻律感的構圖,火熱的色彩,細膩的表現手法,使觀眾產生神秘、興奮,熱烈的情緒。同樣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來湖南的文化產業走出了一條有特色之路,成就了湖南的“時尚文化”和大批讓全國觀眾喜聞樂見的娛樂明星,其對“時尚性”“娛樂性”的成功把握,也為動漫藝術發展提供了一個可供借鑒范例。如何才能夠將這些具有鮮明湖湘特色的視覺文化中優秀元素吸收、融入動漫藝術創新之中,筆者通過對國內動漫藝術風格與傳統藝術的關系進行仔細考量,通過對國外優秀動漫在題材、風格等方面特點進行研究后,將可供動漫作品與湖湘視覺文化之間的相互學習與借鑒方式歸納為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借用法”,將湖湘視覺文化中不同種類的藝術形式直接引入動漫作品之中,突出故事發生的人文環境、渲染影片文化氛圍、增強影片地域特色。比如以湘西吊腳樓作為故事發生的環境,以傳統剪紙窗花裝飾窗戶,以傳統服裝作為動漫角色服飾等。在這里,湖湘視覺文化以其原始形式和生存狀態出現在動漫作品之中。這是使動漫作品具有湖湘特色、增強作品吸引力的最直接的、最簡單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是動畫營造地域風情,推廣地域文化、介紹地域民俗,推動地域旅游經濟發展的有效方法。這種方式已經被許多湖南本土動漫作品所采用,如《藍貓》中將湘西景觀元素作為故事主要場景運用于作品之中,一些國際大片如《阿凡達》等也將湘西風景納入影片中。這些作品在形式與內容上都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獲得廣大觀眾的認可。“借用法”能夠簡單有效地將湖湘視覺文化與動漫作品相結合,給動漫作品打上湖湘視覺文化烙印,但其作品與“具有湖湘風格的動漫藝術作品”的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

第二種方法是“嫁接法”,就是模仿湖湘傳統藝術表現手法與題材,將湖湘傳統藝術風格植入動漫作品中,使動漫作品呈現傳統藝術特色。中國早期動漫作品在藝術風格上學習民族傳統藝術表現形式大部分都是采用的“嫁接法”,即把某種民族藝術的表現形式甚至題材原封不動的搬到動畫片的創作之中,這是一種傳統加現代的結合方式。在這些作品中,傳統藝術民族特點基本上等于動漫藝術的特點。如以傳統中國水墨畫的表現形式與動畫相結合產生的“水墨動畫”,其代表作為倍受業界稱贊的《小蝌蚪找媽媽》和《牧笛》,前者將齊白石先生的水墨畫表現方式與題材同動畫形式相結合,后者將李可染先生的牧童題材水墨畫以動畫形式搬上銀幕。除了“水墨動畫”外,可采用“嫁接法”的藝術形式還有很多,如:板畫、剪紙、年畫、油畫等等。在早期的動畫民族化探索中,“嫁接法”為我們創作具有民族藝術特色的動畫片的探索作出了貢獻,生產了許多具有民族特點的動漫作品,為中國民族動漫贏得了聲譽。藝術作品由于種類的不同而決定了其形式特點的差異,民族傳統藝術的特色往往依賴于其非常獨特的制作工藝。“嫁接法”在動漫創作中完全采用傳統民族藝術的表現形式,這些傳統民族藝術復雜的制作工序與動畫制作工藝有著非常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嫁接法”受到原型藝術的限制而不能適應大規模大數量的商業動畫的生產。同時,由于“嫁接法”意趣與題材都受制于原始藝術形式,這也決定了其受眾也僅限于特定人群而難以被廣大民眾所習慣。比如《小蝌蚪找媽媽》,其形式內涵就不是廣大小朋友們能夠體會的,也不會是工薪階層的最愛。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嫁接法”給人更多感覺是動畫的“傳統藝術化”,是一種形式上的“獵奇”,難以體現動漫創新的真正含義,所以,“嫁接法”只適合于藝術實驗短片創作而不適合主流商業動漫制作。在湖湘視覺文化中,有許多富有特色的優秀藝術形式都可以采用“嫁接法”應用到實驗動畫創作上,以豐富動漫藝術表現形式、滿足不同觀眾對于動漫作品藝術風格多樣化的需求,但在主流商業動畫創作中,我們還需要更加切合動畫制作工藝的創新方法。

第三種方法就是“融合法”,地域化、民族化的動漫風格不能只是復制傳統藝術民族特點,只有在時代精神、審美理念、造型規律、制作技術多個方面找到結合點,通過對多種視覺藝術元素兼容并蓄、消化、融合才能形成動漫的民族和地域特點,才能形成一種不同于任何現有藝術的風格而又帶有湖湘人特有氣質的動漫藝術風格。筆者認為,這種“融合法”的創新方式應該具備以下特點:

一、多種形式元素的綜合運用:中國傳統藝術的生存土壤是多樣的,特定的藝術形式適用于特定的人群,如傳統水墨畫多是文人士大夫之作,體現的是該階層人的審美意趣,年畫多是民間工匠所創作、民間剪紙多是鄉村里婦之作,它們體現的是勞動階層的理想和情趣。簡單的拿來主義不但不會給動畫藝術增色,反而會使其失去傳統藝術特定受眾群體,這與動漫藝術精神是不相符的。因此,動漫吸收傳統藝術元素不能是對單一傳統藝術形式的簡單套用,而應當是對多種視覺藝術元素的有機融合。

二、多方面的吸收:除了在美術風格上吸收傳統視覺文化元素外,還應該在影片結構、角色塑造、角色動作表演以至語言表達習慣、音樂等多方面吸收傳統元素。近年有一些動漫作品開始在這方面進行嘗試,并取得了讓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如《三岔口》吸收戲劇動作程式元素,《連升店》將民間印花布元素融入動畫場景設計之中,并在作品中吸收舞臺劇“場”的概念,通過“場”間表演交代故事時空轉變等等,這些作品為湖湘特色動漫道路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三、適合動漫特點的改造:動漫吸收傳統藝術元素要在充分尊重動漫自身制作規律的基礎上進行,有選擇地吸收湖湘視覺文化中與動漫具有可互譯性的元素,對其進行刪繁就簡的改造。

四、現代審美情趣與新的思維觀念的注入:現代生活條件和生活環境的改變必然帶來審美觀念的變化,因此,動漫吸收傳統藝術形式元素必須與現代思維,現代的審美觀念結合。藝術的欣賞過程就是追求新感覺的過程,只有在新情趣新觀念的支撐下,傳統藝術元素才能煥發出時代新意。如好萊塢的中國題材動畫片《花木蘭》正是在傳統題材與形式中融入新的價值觀,符合時代審美特點,與現代人的精神、理想合拍,因而能夠與觀眾產生情感交流,使觀眾感覺有趣,新鮮而引發觀眾共鳴。

“融合法”應該是運用湖湘視覺文化元素進行動漫藝術創新的主要方法。第四種方法是“推介法”前面三種方法都是從湖湘藝術形式中尋找可與動漫創新相結合的元素,“推廣法”則是從動漫故事題材上尋找與湖湘視覺文化的對接點,直接將湖湘傳統視覺藝術作為動漫表現的題材與組織故事發展的線索,作為動漫作品推介的主題和藝術風格的基調,在推廣傳統文化的同時形成湖湘動漫的藝術特色。

第9篇

隨著全球化發展,越來越多海外的藝術元素流入我國,與我國傳統藝術相互融合、相互影響,優化藝術設計領域的進化與發展。我國人民自古對藝術創造有很高的天賦,有尤其是在繪畫方面,結合了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民間繪畫作品色彩自然、純粹、鮮明,令人看來眼前一亮、心曠神怡。在當代藝術創作中,設計者要想突破固態思維、擴寬設計思路,可以將我國傳統繪畫用色方法應用于藝術設計,實現繼承與突破。

1 我國傳統繪畫用色的特點

我國是擁有五千年燦爛文明的國家,在文學、科學和藝術領域都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基礎,尤其是在藝術領域,數千年間,我國產生了許多繪畫藝術流派,創作了許多杰出的工藝、藝術作品,藝術對我國的民間生活有十分深重的影響。經過長年發展和累積,我國民間繪畫藝術已經形成了固定而獨特風格,中國民間繪畫風格與模式自成一派,繪畫作品中包含著我國人民獨特的審美理念和傳統文化,明顯區別于其他國家的美術作品[1]。我國傳統繪畫在用色上具有色彩艷麗、對比明朗、層次豐富等特點,而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繪畫在用色上也有不同特色,例如唐宋時期繪畫作品,色彩豐富艷麗、著色大起大落,凸顯盛世景象,而明清時期的繪畫作品筆觸細膩、畫工精致,色彩淡雅素凈,符合明清時代特點。

雖然我國許多民間藝術家和畫師對色調、用色的理論知識知之甚少,但通過傳統文化氛圍的熏陶,畫師同樣可以通過經驗與才智,對色彩進行劃分,將分紅、嫩黃、蔚藍等柔和的色彩劃分為軟色,而將墨綠、深紅、大紫、靛色等濃重的色彩劃分為硬色,我國傳統繪畫藝術,在配色方面,注重和諧、中庸,通常不會大幅傾向軟色或硬色,而習慣于將軟硬色彩結合使用,創造出配色鮮明、層次豐富的畫作,給人以無限的想象和視覺沖擊。民間繪畫創作,為了凸顯色彩的沖擊力,通常會運用到大量的互補色彩,例如,墨綠與深紅的組合、淺黃與天藍的組合[2]。這樣的色彩搭配體現了民間畫師對大自然的崇拜、對市井生活的熱情,因此作品往往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平和、純真、樸素。

2 將傳統繪畫用色與當代藝術設計相結合的策略

2.1 擴展設計的用色思路

藝術作品的用色,不但能表現作品內容,更是作者內心情感的真實寫照。通常,內心開朗的設計者其作品用色往往大起大落、不拘一格,偏向明亮與輕快。

色彩是人們對藝術作品基調最直觀的感受,會對人們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響和刺激[3]。優秀的作品的色彩,往往富有層次感能激發觀看者的想象,讓觀看者能順利接受到作者通過作品傳達的信息。因此,當代設計時再進行藝術創作時,要結合傳統文化拓寬設計思路,將民間藝術真摯、淳樸、天然的用色方式與藝術創作相結合,賦予作品深厚的民俗內涵。結合了傳統繪畫色彩的藝術設計作品,不但能因其國人的共鳴,提高國人對設計的認同感,還能吸引國際友人的注意,提高外國人民對我國傳統繪畫藝術的了解。

2.2 將傳統繪畫用色方式應用于時裝設計

選用何種色彩是奠定服裝風格的基礎,鮮艷純粹的顏色往往顯得青春而富有活力,而深沉濃重的色彩則顯得莊重沉穩。因此在進行服裝設計時,選擇何種色彩是最需深重思考的問題質疑其。在當今社會,時裝更新淘汰的頻率日漸提高,設計師要想掌握潮流的變化方向,首先必須要擁有能引領潮流的設計能力,在實踐中探索出創新設計的方法。近年來,隨著復古風潮席卷全球,正是將中國傳統藝術與時裝相結合的最佳時機。其中,我國的傳統繪畫色彩特點鮮明,歷久彌新、永不過時,因此設計師再進行服裝設計時,應該多引用傳統繪畫用色,例如,我國明代青花瓷器繪畫用色,將青色與純白結合淳樸自然,簡潔大方。在設計服裝時,可以在現代服裝款式的基礎上使用青、白兩種色彩,不另外增加其他雜色,并結合青花繪畫圖案,設計出既符合時代潮流,又富有傳統色彩的服裝,將現代服裝設計與傳統繪畫用色相結合,創造具有設計師自身風格的作品。

2.3 將傳統繪畫用色方式應用于平面設計

縱觀當代商品包裝、商標、城市國家標識設計,凡是在世界范圍廣受好評的作品,大多都結合了設計師所在國家的傳統文化。這樣的作品之所以能吸引國內外人民的喜愛,其根本原因就是正是由于作品本身富有民族特色,給國人熟悉親切的感覺,同時給國際友人眼前一亮的新鮮感。例如,我國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吉祥物―福娃,就是結合了民間繪畫色彩特點的杰出平面設計作品。五個福娃是五種典型的動物形象,分別為純正的黃、白、青、紅、黑色,這五種顏色是大自然最基本的顏色,是構成世間萬物色彩的原色,符合我國崇尚自然的傳統理念[4]。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只精品 | 日日操夜夜骑 | 99re6在线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 国产片最新大片免费看 | 国产99精品在线观看 |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福利视频 | 男人天堂2016 | 男女羞羞视频免费看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a级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奇米 影音先锋 | 黄色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 国产亚洲精品激情都市 |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 日韩在线视频第一页 | 激情文学综合网 | 久久一级片 | 国内a级毛片免费··· | 免费一级在线观看 | 免费一级在线观看 | 99精品久久 |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经典 | 欧美日本高清 | 三级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观看 | 第四色男人天堂 | 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 国产黄色自拍 | 五月激情啪啪 | 日韩美女视频在线 | www在线小视频免费 www在线观看视频 | 成年女人色费视频免费 |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福利不卡 | 国产精品合集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999视频 | 埃及艳后1963 | 免费网站美女视频观看 | 伊人网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