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17 14:31:16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贊美祖國詩歌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教學目標
1 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2 引導學生聯系詩歌內容和自己的生活經驗,體驗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自己喜歡的詩節。
教學重、難點
1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2 品讀詞句,體會詩歌字里行間蘊含的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1 教師:準備《我們的祖國》歌曲帶;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 課件配樂播放祖國的大好河山、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等方面的圖片資料,教師富有激情地隨著畫面解說。
2 孩子們,看了剛才的一幕幕,你想說點什么?
3 是呀,作為一個中國人,有誰不為之感嘆?你看,我們的金波爺爺和你們一樣,早已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便寫下了這首贊歌——《我們愛祖國》(學生讀課題)。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詩歌。
2 圈出生詞,把自己認為難讀的多讀幾遍。
3 這首詩主要寫了哪兩方面的內容?分別是圍繞哪兩句詩來寫的?讀一讀,找一找,并做上記號。
4 熟讀詩歌,理清思路。如:教師讀第1節和第5節,男同學讀2~4節,女同學讀6~8節。也可以抽學生合作朗讀。
三、品讀詩句,體會情感
1 我們都深愛著我們的祖國,金波爺爺也不例外,請孩子們默讀1~4小節,看看他心中的祖國是什么,勾一勾,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 學生交流。
3 那么你最喜歡哪幾句詩?和自己的同伴一起讀一讀。
4 在讀這幾句詩時你想到了些什么?和同伴一起交流交流,相互補充。(獨立學習—和同桌探討—全班交流,老師適當點撥,體會情感,指導朗讀)
例如:學生說我最喜歡“她是巍峨的烈士紀念塔,她是藍天里飛翔的白鴿”這句詩。老師屏幕顯示這兩句詩。
(1)你想到了些什么?(生說,其他同學補充。)
(2)教師小結:是啊,我們的祖國有著千千萬萬的英雄兒女。我們祖國的兒女有著和平幸福的生活。你,作為中華兒女中的一員,讀到這里,心里感覺怎樣?
(3)那請你帶著你的體味去讀吧!互相評議。
用同樣的方法學習其他詩句。
5 小結:在金波爺爺的心里,祖國是什么?(老師領讀,且屏幕圖文并茂,顯示媽媽的搖籃、長城、黃河等)學生回答。
6 總之一句話——(屏幕顯示第一小節),學生齊讀。
7 那你也思索思索,在你心中祖國是什么呢?
屏幕顯示:讀一讀,仿寫句子。
(1)祖國是新建的高樓大廈。
(2)祖國是古老的神話傳說。
(3)祖國是( )。
(4)祖國是( )。
8 既然祖國已深深地烙印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里,那該用什么行動來表達我們對祖國的愛呢?齊讀詩歌的5~8小節。
9 勾出你最喜歡的詩句,說說你從中想到了些什么。(學生說到哪句屏幕便顯示哪句)
10 指導朗讀,特別是第8小節。
四、配樂朗讀,強化感悟
1 此時我已心潮澎湃,真想為我們的祖國送上一首贊歌。(播放歌曲《我們的祖國》)
2 朗誦全詩。
3 你準備用什么來表達自己對祖國的愛呢?(可以說心里話、表演、寫詩唱歌等)
五、結合課外,拓展延伸
自由朗誦自己搜集的贊美祖國的詩文。
六、自主識字,掌握生詞
1 自讀勾畫的生詞。
2 檢查自學情況:屏幕顯示生詞以及課后第三題的詞語,抽生讀—評價讀得是否準確—齊讀。
關鍵詞:古詩教學 春夜喜雨 導學設計
導學理念:本課導學是按照古代詩歌的特點和詩歌教學的要求,主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廣泛的查找資料,交流討論、合作探究。品味閱讀時進行真情體驗和閱讀想象相結合,讓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中提高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感情、讀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思想感情。有節奏的朗讀詩歌感受詩歌描繪的意境和語言文字的美,陶冶學生愛美的情懷。結合課本的注釋理解詩句的大意,體會這場春雨給詩人(人們)的喜悅之情。
導學目標:1.理解字詞及詩句的意思,積累古詩文的語言并感悟詩情體會意境。2.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這首詩。3、理解詩歌內容,感受大自然和語言文字的美,陶冶愛美的情趣,提高欣賞美的能力。
導學重點難點:結合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春雨給詩人(人們)的喜悅之情。
學具準備:A.學生準備:1.通過各種途徑搜集描寫春雨的詩句或精彩文段,并把它制成小卡片。2.搜集杜甫的有關資料,給杜甫建立一個“詩人資料袋”。B.教師準備:1.圖片(春雨、春雨后景色的圖片)2.歌曲《小雨》3.課件(制作寫雨詩句的課件)
導學過程:
一.春之激情。1.談話激情。邊播放《小雨》的曲子邊說:同學們,當我們走進春天懷抱里的時候,沐浴著細細的春雨、和煦的春風,傾聽著潺潺的流水聲、時而傳來了婉轉的鳥鳴。這是一個多么美麗的季節啊!春雨,預示著新事物的誕生。你看畫家用優美的線條和美麗的色彩贊美它;歌唱家用美妙的歌聲贊美它;詩人用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來贊美它。同學們,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也來贊美它嗎?2.贊美春雨體驗情感。(舉行“春雨之贊”的比賽,)學生把把事自制的春雨卡片在實物投影儀中展示,帶著對春雨的贊美之情朗誦,再說一說哪些內容讓你體會到了春雨帶來的喜悅之情。
二.自主學習,探究詩意。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并引導學生釋題。2.你知道這首詩是哪位詩人寫的嗎?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詩人?(讓學生以《杜甫的自我介紹》交流搜集到的資料,不妥當的地方教師做適當的補充。)3.真棒啊!大家查找的資料真豐富,可見同學們已經掌握了學習的方法。請大家利用以前學習古詩文的方法繼續自學這首詩。4.自悟詩意。(學生參照注釋自讀古詩,邊讀邊思考,揣摩出詩意。)5.小組內相互說一說詩句的意思。(不要求統一,大概意思一樣即可)6.小老師講詩意。(教師用投影呈現這首詩的字幕,請一“小老師”上臺講解這首詩。講的過程中有不恰當之處教師適時點撥。)7.看著圖片齊聲朗誦這首詩(出示投影儀春雨的圖片)。
三.體會意境,感悟深化。1.想像這首詩展示的是一場春雨之后怎樣的春天景象呢?(出示古詩)讓我們一起看看,用你喜歡的方式自由讀古詩,想一想,詩中的哪些內容給你提供了春雨帶來了喜悅。2.學生反復讀古詩后回答。3.出示春雨春景圖片讓學生欣賞。4.教師引導學生用語言描述詩歌的意境。5.談體會到的詩情(自由反復讀這首詩,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來。)該怎樣朗讀才能表達出喜悅之情來。6.配上音樂,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四.細讀古詩品味語言,描繪畫春雨寄托春之情。1.你覺的這首詩中哪句給你的印象最深?為什么?2.老師想看看誰是小畫家?(根據后兩句意思,發揮想像力,把春雨之后的景物變成畫。分組合作畫畫,表達喜雨之情。)3.(展示學生的繪畫作品)誰來評價小畫家的作品?(圍繞春夜喜雨的詩句來自由評價。)4.利用“想畫面背誦的方法)讓學生試看著畫面背誦古詩。
五.拓展延伸。
1.請同學們欣賞蒲四蘭寫的小詩《春雨》
饗贛
淅淅瀝瀝
濕潤了黃土的肌膚
細雨蒙蒙
輕輕柔柔
網住我散亂的思緒
2.想象雨中的景物練習說話。(把自己想象成春雨中的花草樹木等,然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對春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來)。
3.誰來給大家說一說,春雨只是給人們帶來了喜悅之情嗎?為什么喜悅呢?(聯系上一環節,還有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個別小動物等。)
六.作業。
1.(教師出示課件,全班齊讀課件所出示的詩句)讀寫雨的詩句兒,再說說分別寫了什么季節的雨。課外自己搜集寫雨的詩句,注明寫什么季節的雨,看誰搜集的最多做的最好。
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里。――丘為《尋西山隱者不遇》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夜雨寄北》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教師節幼兒園贊美老師的詩歌范文1《是您!老師》
是誰-把無知的我們領進寬敞的教室,
教給我們豐富的知識?
是您!老師!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剛破土的嫩苗。
是誰-把調皮的我們
教育成能體貼幫助別人的人?
是您!老師!
您的關懷就好似和煦的春風
溫暖了我們的心靈。
是誰-把幼小的我們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師!
教師節幼兒園贊美老師的詩歌范文2《老師您是燭》
親愛的老師,
您無私的愛心播種了新的希望,
您滿腔的熱血撒下了智慧的火種,
您無私的奉獻精神豐富了我的心靈,
您淵博的知識增添我了的智慧。
老師您是梯,
默默無名,
以偉岸的身軀,
托著我們稚嫩的雙腳,
一步步攀高;
老師您是燭,
燃燒著亮麗的生命,
以不滅的信念為我們照亮前進的道路,
伴隨我們不斷地向前探索。
親愛的老師,
您就象那春蠶獻出一生的忠誠,
您就象那冬梅飄灑著早春的芳香。
今日又逢佳節,
寄上我一份誠摯的祝福,
祝福您永遠健康幸福快樂!
教師節幼兒園贊美老師的詩歌范文3《親愛的老師》
九月,
金色九月,
陽光明媚的九月,
我們在這詩情畫意的季節里,
迎來了一個神圣的日子,
九月十日教師節。
在這美好的節日里,
我手捧美麗的鮮花,
獻給您。
親愛的老師,
有多少個不眼之夜,
又有多少次燈光長明,
有多少日月輪回,
又有多少個春夏秋冬,
一縷縷白發,
是您走過的歲月蒼霜;
一道道皺紋,
是您譜下的不滅華章;
嘔心瀝血育英才,
是您無私的奉獻;
小窗之歌
舒婷
放下你的信箋
走到打開的窗前
我把燈掌得高高
讓遠方的你
能夠把我看見
風過早地打掃天空
夜還在沿街拾取碎片
所有的花芽和嫩枝
必須再經一番晨霜
雖然黎明并不遙遠
海上的氣息
被阻隔在群山那邊
但山峰決非有意
繼續掠奪我們的青春
他們的拖延畢竟有限
答應我,不要流淚
假如你感到孤單
請到窗口來和我會面
相視傷心的笑顏
交換斗爭與歡樂的詩篇
(選自《舒婷詩集》)
【賞析】
有人這樣評價舒婷:她賦予每種平常的事物美好的生命和情感,讓人看到一個溫柔如水的鄰家女孩,還看到一個倔犟、堅強、滿腔熱血的戰士。不管覆蓋多少時間的塵沙,她始終是一塊溫潤如初的美玉。
認識舒婷是通過她表達堅貞愛情的《致橡樹》,走近舒婷是通過她熱情歌唱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通過詩歌,我們感覺到她是一位細膩善感的多情女子,至真至純,用畫面感極強的語言,為我們描摹青春,歌唱生活。
本詩中“信箋”“窗前”“燈”“花芽和嫩枝”“晨霜”“群山”“笑顏”“詩篇”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舒婷賦予它們靈性、情感,在詩句間穿行,洋溢著青春的氣息。“我把燈掌得高高/讓遠方的你/能夠把我看見。”聯想給了詩歌溫暖的畫面:思念、相見,揮之不去的情感。“風過早地打掃天空/夜還在沿街拾取碎片。”歲月給青春以歷練,輕輕擦拭幼稚的臉,傷感、失落,在經歷“晨霜”后,變得堅強勇敢――“但山峰決非有意/繼續掠奪我們的青春/他們的拖延畢竟有限。”希望在前方召喚,“黎明并不遙遠”。詩人喜歡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讓詩歌靈動,喜歡用意象抒感,含蓄委婉,精致細膩。舒婷的詩歌繼承了傳統詩歌的手法,即講究形象和意蘊,大有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風范。如:“請到窗口來和我會面/相視傷心的笑顏/交換斗爭與歡樂的詩篇。”寫出了經歷風雨后的喜悅和超然。
【總結】
舒婷的詩歌結構自由、率真灑脫,宛若潺潺溪流,穿芳野覓蹊徑。她的詩歌有明麗雋美的意象、縝密流暢的思維邏輯,雖為“朦朧詩”但并不朦朧。總體來講,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細膩溫婉的筆觸,悲天憫人的情懷。
舒婷詩歌特有女性的細膩和敏感,即她對愛的細膩感受,以及對人生的苦難的體悟。她在詩歌中敘寫人世的艱難、青春的迷茫和愛情等。如《啊,母親》《墻》《小漁村的童話》等。
第二,浪漫主義風格,理想主義色彩。
她對人生、愛情、祖國、土地的愛,既溫和平順又涌動著激情。她擅長用浪漫的手法、形象的語言,抒寫對祖國、土地的熱愛與贊美,不著政治的色彩,卻有高昂的主旋律。如《祖國啊,親愛的祖國》。
第三,善用比喻象征,不乏理性思考。
鈴聲
如一把教鞭
指揮
上午 下午 夜晚
按部就班
重復
寢室深夜臥談會
從凱撒大帝談起
輕描淡寫
名侯與良將
頂禮膜拜拿破侖
卻只字未提
滑鐵盧與圣拿巴赫
在考試前夜
挑燈夜戰
只為
通過
卻每次都不能走出
五十九分的禁區
明月中天
總想在花前
輕吻
愛情包括幸福
卻從未得手
人到大三
花王和如我者
才學會背起
中學時代的書包
上自習
關于大學校園詩歌二:校園四季歌
金色的校園
我們喧鬧而來
年輕的胸懷
溢滿無限的期待
素裹的世界
我們盡情宣泄
火熱的情懷
放射生活的多彩
綠色的校園
那些懵懂少年
張揚生命的光鮮
領略知識的無限
熾熱的校園
那些年輕容顏
滿載收獲的知識
期待新的學年
四季的校園
多彩的一年又一年
轉眼間
我們長大
于是
帶著成長的愉快
我們默默離開
關于大學校園詩歌三:大學校園
校園,
讓我們沐浴在春風里。
它就像是一座高大的圍墻,
把我們守護。
等我們有本領的時候,
圍墻輕輕打開,
讓我們出去闖蕩。
但始終覺得,
校園生活是最美好的,
因為它讓我們感受到了如母親般的呵護。
啊,校園,我們衷心感謝您,
是您,給了我們良好的教育。
是您,讓我們茁壯成長!
關于大學校園詩歌四:歌頌校園
烙香
偏愛被烙上我印跡的所有,
所以愛上了四月香樟樹的芬芳,
是絲絲縷縷漂浮喃呢,
是等待你去捕捉的這份驚喜。
所以愛上了五月杜鵑花的璀璨,
似團團簇簇織就錦裡,
似“海園”華美禮服的一襲。
所以愛上了六月蓮花的潔凈無染,
愛上這里春的花,夏的草,秋的果,冬的雪, 如果這些終有別離,
請帶我夢回衡師校園的印跡。
關于大學校園詩歌五:大學校園
習習的輕風啊!
吹著,吹著!
我要贊美我祖國的花
我要贊美我如花的學校!
請將我的字吹成一簇鮮花,
金底黃,
玉底白,
春釀底綠,
秋山底紫,
然后又統統吹散,
吹得落英繽紛,
小學語文現代詩歌的教學理應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理論研究者特別是廣大一線語文教師關注的一個重要命題。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目前對小學現代詩歌教學的研究和實踐的意識已被喚醒,但是,目前小學現代詩歌教學存在著“三重三輕”的現狀,即重記憶輕感悟,重閱讀輕創作,重課內輕課外。那么,小學現代詩歌教學究竟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怎樣教、教什么?筆者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做了一點粗淺的思考和嘗試。
一、注重預習,自讀自悟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而課前預習正是一種自主、探究的學習。預習是學生學習新課的一個起點,也可以是一個支點。預習的過程是學生比較全面地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獨立地、嘗試性地去學習新課文,進行聽說讀寫的自我實踐。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知識信息,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它可以是一個很好的憑借,由此激發學生調動多方面的感官體驗,調動情緒活動,挖掘和展示他們的潛能,還可以使學生得到個性化的情緒體驗。所以,它不是可有可無的。它是語文學習中重要的一環。
在讀的時候應提出明確的要求:(1)第一遍粗讀課文,在朗讀中校正讀音,找出生字、詞,借助注釋或工具書明白它的音、形、義;(2)第二遍細讀全文,要求邊看注釋邊看課文,做到邊讀邊口譯課文,疏通文章大意;(3)第三遍精讀全文,理解文章的結構層次,初步把握文章中心,圈點出疑難語句、疑難問題,以備在課上提出來并解決。
二、落實研悟,以悟促讀
新課標強調“各個學段的閱讀都要重視朗讀”。只有經常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在充分讀悟的基礎上,學生才能更好地體會文章的感情,提高朗讀能力,內化文本語言。
《長江之歌》這篇課文節奏鮮明,音韻鏗鏘,所抒發的感情真摯而強烈。在學生“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的基礎上,還要加強朗讀、背誦指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第三學段(5~6年級)中這樣說:“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學生熟讀成誦的過程,不僅能夠鞏固、加深對詩歌的理解,欣賞詩歌的音韻美,而且可以積累、內化文本語言,于不知不覺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激發起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培養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這篇課文由兩個部分組成。作者以雄渾的氣勢,熱情贊頌了長江的雄偉、壯觀;以真切的情感,充分表達了對長江的熱愛、依戀之情。“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這是詩歌中兩次出現的詩句,其實也就是詩詞中的副歌。我們應該抓住這一關鍵詞語、重要句子的朗讀和感悟,深刻地體會作者所抒發的強烈情感。
三、學以致用,適時仿寫
詩歌寫作教學可以從不同的層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而詩歌的仿寫訓練使小學生的詩歌創作有了堅實的基礎,在仿寫中獲得了寫作的熱情。學生還在仿寫過程中研究詩歌的語言,進行詩歌寫作的嘗試,鑄煉了自己的語言,培養了詩化的語言能力,獲得了詩歌表現的一般技巧。可以說,它的意義非同一般,為小學生在作文中張揚心神、表達個性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現在小學生的作文有套路化的傾向,無論從作文的內容還是從作文的形式,都顯得陳舊、沒有活力。尤其是語言做作、矯情、空洞和缺失靈性,細細分析,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傳統作文訓練的思維定式,而詩歌寫作就可以改變這樣的局面。
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導小學生根據所學詩歌進行仿寫訓練呢?
1.反復吟哦,仿詩歌語言
詩歌,作為一種分行排列的文學樣式正是以其儀態萬方的形式之美而成為閱讀者的最愛。詩歌語言高度概括、凝練,極富意蘊,它比一般的文學語言具有更強的陌生感,詩行間常留下許多空白,顯示出很強的跳躍性。正是這種跳躍性,才容納了詩歌更豐富的意象,從而在非常有限的篇幅里,構筑使人耳目一新的詩歌意蘊。
在仿寫訓練中,我有意識地讓學生多讀仿寫的詩句,領略其中蘊含的語言美。《我們愛你啊,中國》這首詩歌的作者以飽含激情的筆墨贊美了祖國的博大遼闊、美麗富饒以及悠久歷史和光輝成就,抒發了對偉大祖國無比熱愛的感情。本文是詩歌,教學時切忌橫講解豎分析,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讀好詩歌,在讀中體會、感受到祖國的偉大。面對不常出家門的農村孩子可運用一些音像、語言資料來讓他們身臨其境般地領略祖國山河的壯麗、物產的豐富、歷史的悠久。
只有把詩歌的反復吟誦與對詩歌意象的想象再生有機融合,才能深刻領會詩歌語言高度凝練的特點,才能讓學生在詩歌學習中達到仿寫的目的。在強化感性認識后,讓學生明白詩歌語言不僅僅在于分行,還有節奏美、形象美、含蓄美等特點。在本課的教學中設計這樣的題目以“我們愛你――”為起句,仿照課文第二至第六節寫兩節句子,學生進行了這樣作答:
我們愛你――
萬里長城蜿蜒起伏
京杭運河連綿不斷
敦煌莫高窟雄偉壯觀
揚州瘦西湖婀娜多姿
2.品味經典,仿創作技巧
寫詩首先要醞釀情感。詩歌能使人感動,首先在于它的情感,還要懂得寫詩只要抓住意象,就抓住了詩歌的內蘊。好的詩歌更需要新穎的構思和奇特的想象。想象應該是詩歌走向美感的前提,詩歌要走向美感,除了想象,還必須使用比喻等各種修辭手法。
抓住心靈的敏銳感覺,培養創作的良好習慣,是寫好詩歌的經驗之談。人類的心靈深處是一個豐富的寶藏,那里有寫不盡的詩歌。告訴孩子,要熱愛我們的生活。要依靠形象來表達自己的感情,還要學會聯想,在思維過程中始終不脫離具體事物的形象,并伴隨著強烈的情感活動和豐富的聯想、想象。只要我們這樣去積累生命體驗和形象感覺,很多生動具體的形象畫面和情感體驗就會在頭腦中互相聯結、溝通,情感體驗就會豐富而深刻,思維表達就會活躍而形象,我們的情感表達就離詩歌不遠了。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應該高舉“蘇派”旗幟,深化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正確把握現代詩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地位,從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服務出發,以學生生命的詩意成長為追求,立足教材,拓寬學習渠道,激發學生對現代詩歌的興趣,培養學生對現代詩歌的熱情,讓學生的語文學習乃至整個人生都充滿詩意。
1、作者寫上海之夜的繁華是為了歌頌中國人民建設祖國的業績,對上海發展之快的感慨,以及對中國偉大的勞動人民的贊美之情;
2、題目上海夜歌,可做兩種解釋,第一種的歌是名詞,詩歌的意思,第二種的歌是動詞,歌頌;
3、公劉是筆名,取自《詩經.公劉篇》,用以激勵自己像周人酋長公劉那樣為祖國人民奉獻終身。
(來源:文章屋網 )
一、在語言活動中愛國教育的有效滲透
陶行知先生說過:“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我覺得凡是腳站在中國的土地,嘴吃中國五谷,身穿中國衣服的無論男女老少,都應當愛國”。由此可見“愛國”這一品質的重要性,但由于幼兒受到年齡和心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可能生硬灌輸。因此,對幼兒進行愛國教育應當通過間接的方式,用他們感興趣的活動進行滲透教育。
例如:大班詩歌《我們的祖國真大》,它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在詩中作者用生動的筆觸、形象的語言介紹了“祖國大、祖國美、祖國特產豐富的特征”。為了使大班的幼兒充分感受祖國的地大物博,增強孩子們的愛國情懷。首先,我讓孩子們搜集有關祖國的風貌、物產、各民族特色等方面的圖片、資料以及家人旅游時的照片等讓幼兒自由交談,使他們在思想上有一定的認識。有了這些基礎之后,引導幼兒用甜美、自豪的語言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在朗誦的過程中,孩子們表現得異常莊重自豪,對祖國的熱愛贊美之情油然而生。最后,進行仿編活動:“除了像詩歌里那樣贊美祖國真大外,還可以從哪些方面夸夸我們的祖國大、祖國美、祖國好呢?”孩子聯系以上的經驗,積極思考討論,大膽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如“祖國真美,北邊有冰城,南邊有花城,東邊有大海,西邊有高原……”通過這樣的仿編活動,進一步增強了幼兒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增強了愛國之情。
二、在語言活動中環保教育的有效滲透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但隨之消失的卻是:潔白的云朵;湛藍的天空;清澈的小河,青翠的草地,還有那螢光閃爍的蟲兒……種種這些環境狀況需要我們讓幼兒從小樹立進行環保教育的觀念。因此,在語言活動,我們總是注意對幼兒滲透“自覺保護環境”方面的內容,讓孩子們在自覺與不自覺中去接受這方面的教育,從而提高環保意識。
例如《小云朵》,這節課,通過設計精美的課件,以動畫的方式,講述了一朵潔白的小云朵因為被工廠排出的廢氣污染,變成了一朵小黑云。這節語言活動通過擬人的手法,動畫的方式情景展現,使孩子們不僅熟悉了故事,也知道我們生活的周圍因為排放廢氣造成空氣污染;亂丟垃圾造成土地污染;排放污水造成河流污染。也了解到樹木可以凈化污染,從而,真切地體會到我們周圍的環境需要靠大家的維護,我們要愛護樹木,不亂丟垃圾,不用一次性筷子、不用一次性塑料袋等等,增強了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在語言活動中節約教育的有效滲透
如今,大部分孩子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他們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不管孩子要什么,家長都會滿足。從而養成了孩子浪費、挑剔等不好的品德。因此,我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教了幼兒一首古詩《憫農》。
《憫農》是一首千古傳誦的名詩,主要是讓幼兒體會到農民伯伯耕種的艱辛,糧食的來之不易。在教學時,我首先播放了一些幼兒中午倒飯、倒菜的照片。提問幼兒“這樣的行為是否正確?”接著,我展示了一段農民伯伯辛勤耕種的畫面,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及糧食的來之不易。最后,讓孩子們學念古詩《憫農》,讓幼兒知道了古詩的意思,體會到農民伯伯的艱辛。在此之后,我發現孩子們倒飯菜的現象少多了。
四、在語言活動中誠信教育的有效滲透
陶行知說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即使你有本領和學問,也無甚用處。”在日常教學中,也難免出現這樣的問題。孩子做錯了事情,害怕老師的批評,不敢承認。面對孩子出現的這樣的問題。我想到,語言活動中有很多篇章都滲透著誠信的內涵,對培養幼兒誠實守信的品質起著重要作用。
例如:故事《小熊種玉米》,講述了小熊寫信邀請森林里的朋友到家里來吃玉米,可是,兩個月過去了,小熊沒有見到一棵蘿卜長出來。它急壞了,這可怎么辦呢?為了不失信于朋友,他就去玉米店里買了一大堆玉米,用線一個一個地系在玉米葉子上,費了好大的勁才系完。當朋友們看到園里那些玉米都笑了。
小熊熱情講信用的故事教育了幼兒只有養成誠實守信的好習慣,才能受到別人的好評,得到他人的尊重。在教學時,我通過讓幼兒講一講大家喜歡小熊的原因,讓幼兒在笑聲中受到誠信教育,知道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的重要性。
你從雪山走來,
春潮是你的風采;
你向東海奔去,
驚濤是你的氣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兒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我們贊美長江,
你是無窮的源泉;
我們依戀長江,
你有母親的情懷。
你從遠古走來,
巨浪蕩滌著塵埃;
你向未來奔去,
濤聲回蕩在天外。
你用純潔的清流,
灌溉花的國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動新的時代。
我們贊美長江,
你是無窮的源泉;
我們依戀長江,
你有母親的情懷。
2、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