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6 18:48:32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管理系統論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11網絡系統結構為保證系統兼容性,采用羅克韋爾PLC及配套模塊,按照工業網絡等級設置及羅克韋爾所支持的通信協議,本文設計了以太網Ethernet/IP和控制網絡ControlNet2層,結構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管理系統對控制層設備的監控,關鍵在于設置OPC服務器,并建立通用的通信手段,使得上層監控管理平臺的開發擺脫對控制器配套軟件的依賴.
12控制犗犘犆服務器中數據
1.2.1采集OPC項(OPCItem)中數據采集OPCItem中的數據,應該遵守OPC訪問規范(OPCDA).客戶端程序應該具有服務器(Server)對象、組(Group)對象和項(Item)對象.軟件實現過程如下:打開MicrosoftVisualStudio2010,創建一個Windows窗體項目,在窗體中添加標簽、按鈕.程序設計首先添加OPC端口引用文件RsiOPCAuto.dll,該文件目錄一般為C:\ProgramFiles\CommonFiles\Rockwell.
1.2.2數據寫入OPCItem數據寫入OPCItem與讀取OPCItem中數據相似,客戶端程序應該具有服務器(Server)對象、組(Group)對象和項(Item)對象,其流程與讀取數據的流程相似,不同點是將讀取數據改為寫入數據.
13存儲犗犘犆服務器中重要數據及存儲數據的調用
對電梯的運行進行統計則需要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來自平時電梯的運行,要得到這些數據,需要將OPC服務器中的重要數據導入到Access數據庫中.為了便于觀察,系統具有顯示、查詢數據功能.
1.3.1存儲OPCServer中重要數據對派梯算法有影響的最直接的數據有呼梯信號所在電梯、轎箱外呼梯層、轎箱內呼梯層、呼梯時間.為了保證將所有的呼梯信號存儲到Access數據庫中,程序的掃描方式設置為實時掃描(不間斷掃描);為了保證不重復的存儲數據,程序設置為當有信號改變時,則將數據導入到Access數據庫中.首先建立Access數據庫,其中包含用戶表(user)和電梯運行信息表(message);在原有的項目上添加窗體文件,編寫C#程序,實現客戶端程序與Access數據庫的連接、OPC中數據存入Access數據庫中.
1.3.2分析、篩選數據為了便于數據統計、管理,開發有統計、管理數據界面,能夠顯示數據庫中存儲的電梯按鍵的全部信息,還可以查詢在第犖層停車的所有電梯的名稱及時間.首先添加Form窗體,并改名為Management;在窗體中添加相應的Label,Button,TextBox,DataGridView控件,在DataGridView控件中選擇要顯示的數據源;編寫C#程序,實現數據顯示、查詢等功能.
2電梯群控系統智能算法
派梯算法的優化原則有時間最短、能耗最低、時間與能耗相結合3種,核心是評價函數的設定.本文使用的時間與能耗相結合的最優原則,需計算以下幾類信息,如樓層、呼叫、轎廂狀態、曳引機狀態等,從而完成評價函數或適合度的評估,計算量小于16犖+犖(犖-1)/2,其中犖為電梯數量.相較于典型的單一時間最短或能耗最低原則,此算法性能更靈活,同時還應該具有在呼梯高峰期派遣相應電梯到相應層待命的功能.
21系統總流程圖電梯運行時,上位機管理系統定時掃描PLC中的數據,針對群梯系統的實時性特點及考慮輸入、輸出電氣元件的特性,設定0.25s掃描1次,流程圖如圖2所示.
22子系統及其流程圖1)判斷電梯運行最高、最低層.運行最高層是電梯上行轉為下行時的轉折層,最底層即電梯下行轉為上行時的轉折層,其實現過程是,在主程序中添加函數犿犪狓_犿犻狀(),根據轎廂內有無按鍵將其分為2種情況:當無內部按鍵時,根據上下行呼梯信號及呼梯信號所在樓層判斷電梯運行的最高最低層.當有內部按鍵時,比較上下行按鍵所在樓層、電梯所在當前層,得出電梯上下行最高最低層.2)判斷上下行.電梯上下行是電梯運行規則的一個標志.電梯的運行規則是順向呼梯時,電梯停車,反向呼梯,則需等電梯運行至最高層,反向后再響應反向呼梯信號.電梯的上下行判斷,即當沒有下行信號時,如果電梯上行最大層大于當前層,則電梯上行,即UP[犻]=true,否則UP[犻]=false;同理,可知判斷DOWN[犻]的真假.3)計算電梯的適合度狊狌犻狋(犻).適合度由計算得出,與數值大小成反比.流程圖如圖3所示.4)選擇適合度最高的電梯.比較各電梯的狊狌犻狋(犻),狊狌犻狋(犻)取最小值,如圖4所示.5)將最適合的電梯所對應的電梯號反饋到OPC服務器中,同時PLC得到相應數據,執行派梯.
3系統調試及實驗結果
在管理系統的主界面上點擊“啟動”按鈕,則在主界面的文本框中顯示電梯運行的狀態信息,如停車次數、電梯上下行狀態、等待時間、適合度、最高層最低層等,調試時根據這些數據,檢查派梯算法、電梯運行過程是否正確.
31根據電梯的運行過程直觀分析電梯分別停在1層時,在3層、4層分別有一個上行按鈕,結果是電梯1響應3層呼梯信號,電梯2響應4層呼梯信號,與真實要求一致;繼續調試,分別按下5層上行按鈕、2層下行按鈕,結果為電梯2響應5層呼梯信號,電梯1響應2層呼梯信號,與真實要求一致;再次按順序按下5層下行按鈕、7層上行按鈕、3層上行按鈕,結果是電梯2開門,電梯1響應7層呼梯信號,電梯3響應5層呼梯信號,調試結果與真實情況一致.
32根據數據分析電梯1,2,3,5,6在3層,電梯44層,這時在最短的時間內按下如下按鍵:梯1,內部按鍵2,6,7,梯2,3,5,6分別按下內部按鍵7,外部按鍵按下5層上呼按鈕,其運行數據如圖5所示,數據分析如下.電梯1:下行,響應2層內部按鍵,之后應該響應5層上行按鍵,再響應圖內部按鍵6,7,即響應外呼信號前停車1次,響應外呼信號后停車2次,由于時間差,當按下外呼按鈕后,梯1當前層已經顯示2層,所以其適合度計算為同理狑犪犻狋狋犻犿犲犉[1]=(5-2)×2+1×5=11狑犪犻狋狋犻犿犲犔[1]=2×5=10,同理狊狌犻狋[1]=狑犪犻狋狋犻犿犲犉×0.7+狑犪犻狋狋犻犿犲犔×0.3=10.7,同理,可計算梯2,3,4,5,6的適合度,但由于梯4處于檢修狀態,其適合度為自設值(目的是區別于其他電梯).犉犻犵.5犕狅狀犻狋狅狉狑犻狀犱狅狑狊狅犳犲犾犲狏犪狋狅狉狅狆犲狉犪狋犻狅狀經聯機調試,群梯管理系統通過OPCServer與現場設備之間通信,能夠穩定讀取現場設備運行時的數據,并將數據導入到Access數據庫中;系統能夠控制現場設備的運行,如電梯按鍵界面控制電梯的上下行,高頻呼梯時間段設置界面控制電梯在某個時間段內有電梯在相應樓層等候.該系統的智能算法使電梯準確響應呼梯信號,滿足候梯時間與能耗最低的綜合優化原則.
4結論
汽車來料信息管理對汽車運載的物料在料場各區域的管理,包括過磅、回皮、采樣、卸料等工藝流程。因現場已存在過磅、回皮、采樣系統等,為了實現整個汽車作業區的管理,我們對汽車在受料坑、料場卸料的區域增加一臺計算機,實時記錄進入該區域的汽車的信息,并接入到過磅、回皮、采樣系統局域網內。
2火車來料信息管理
火車來料信息管理不同于汽車來料信息管理,比汽車來料信息管理要簡單。火車行駛的路線固定,而汽車行駛的路線很隨便。實現火車來料信息管理的重點,在于識別火來運載物料進入企業時,需正確地識別出每列火車的車廂號碼,并準確的記錄。我們采用應用很廣泛的RFID火車車號識別天線,對火車車廂號碼的識別。火車來料信息管理包括對火車車號的自動識別、采樣過磅處數據接口的采集、翻車機動作信息的采集等。
3受煤坑卸料控制管理
受煤坑卸料控制管理是對進入受煤坑的汽車,通過螺旋卸料機將汽車運載的原料,卸載在受煤坑上,在打開受煤坑閥門后,通過輸送帶運輸至料場或料倉。
4料場設備控制管理
料場設備控制管理分為兩個主部分:一個是堆取料機控制管理;另一個是無軌機車位置識別及卸料管理。堆取料機控制管理采用千盟專利技術——感應無線車上位置檢測技術,通過在堆取料機、軌道、中控室安裝一套車上位置檢測系統,即可實現堆取料機與中控室之間的數據通信、數據交換等。無軌機車位置識別及卸料管理采用無線及GPS定位技術,通過GPS實現無軌機車在料場區域的定位,由便攜式PDA實現無軌機車卸料管理,并以無線的方式將無軌機車卸料數據發送到中控室。系統實現料場的設備控制管理采用兩種不同的通信方式,感應無線通信和工業無線通信。感應無線是通過鋪設在堆取料機軌道邊沿,由安裝堆取料機上的天線箱發出頻率,與編碼電纜多處交叉位置產生磁場,而達到識別機車位置。感應無線通信主要實現堆取料機的位置檢測,堆取料機狀態信號的采集等。無線通信具有通信速率快、數據傳輸安全等優點,主要實現汽車卸料數據的傳送、堆取料機堆取數據的傳送等。
5布料設備自動控制管理
布料設備自動控制管理主要是根據采集輸送帶狀態信息、布料小車狀態信息、料倉料位信息,并根據布料工藝流程,實現料倉與中控室、布料小車與中控室的相互通信,PLC將所有的信息連接在一起,通過程控的方式,實現布料小車自動操作。
6結語
城市信息化是社會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表現形式即為數字城市建設,數字城市建設的推進,必將促進我國現代化水平、城市管理水平和國家信息化水平,從而有利于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數字城市綜合利用3S、網絡、多媒體和虛擬仿真等技術實現對城市地理、自然環境、規劃建設和管理等的動態監測、智能化管理和輔助決策等功能。數字城市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協同工作,建立和完善數據資源的高效共享機制,其中,城市基礎地理空間數據庫建設是其戰略基礎,表現形式為各種比例尺的線劃數據、正射影像和數字高程模型等,地理空間數據庫豐富的基礎資源和更新能力為數字城市的建設奠定了基礎。該系統研究基于數字許昌地理空間框架平臺進行構建,當前,該市的數據平臺已采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NewMap軟件構建完成,所有公共數據以網絡服務形式向各個部門提供,行業內部保密數據則由對應部門獨立存儲。
2系統總體架構設計
該系統是數字城市框架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全市的公共地理數據由市級信息中心統一管理,并通過NewMapServer為地圖服務,以瀏覽器/服務器(Browser/Server,B/S)模式,通過專門授權供各個職能部門作為地理底圖調用。水利行業內部數據采用空間數據引擎ArcSde和SQLServer數據庫存儲,由局信息中心管理,在部門局域網范圍內以客戶端/服務器(Client/Server,C/S)模式共享。為了保證數據安全,需要對空間數據建立相應的版本控制及多用戶并發訪問、更新機制,同時,考慮到功能模塊的獨立性和后續擴展性,系統采用組件式開發思想,將部分模塊封裝為類庫,并采用動態鏈接庫形式調用。系統選用通用的面向對象工具VisualStudio2010作為開發平臺,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分別采用ArcGIS空間數據引擎和SQLServer2008存儲,系統專業平臺選用ESRI公司的開發組件ArcGISEngine。
3數據庫建設
3.1空間數據庫建設
空間數據主要包括基礎地理數據、水利設施數據和監測數據等。
(1)基礎地理數據:包括1:50000航拍圖、行政區劃、土地利用現狀、交通、線/面狀水系和注記等。其中航拍圖、交通和注記以金字塔切片形式存儲,并以網絡地圖服務WMS形式提供。
(2)水利設施數據:包括大壩、水庫、測井、灌溉井、堤防、河渠和渡槽等,這些屬于行業內部數據,需要由專門人員管理,并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監測數據:包括收集到的地下水位、水質、變形、洪災、用水量等數據,這些數據與具體的水利設施密切相關,需要設置關聯字段以便后續調用。
3.2屬性數據庫建設
屬性數據分為兩類,一類是空間數據的描述性信息或附加信息,可通過索引與空間數據保持一致并聯動檢索,另一類是文本性的統計資料,如日照、降雨量、氣溫等信息,可用于統計匯總。
4系統功能實現
圍繞水利資源普查管理和業務特點,系統主要分為6大功能模塊,分別是:數據管理、可視化瀏覽、水利設施管理、地下水位監測和分析、洪水淹沒預測和水文分析,其中水利設施管理、地下水位監測和分析、洪水淹沒預測為系統核心功能,其他功能作為輔助。
(1)電子地圖:主要包含各類GIS圖形操作功能,如地圖的無級縮放和漫游顯示,能夠使用戶快速以各種比例尺瀏覽城市的各類水利資源;標注的動態顯示,可根據參考比例動態顯示各類地圖的名稱信息,以增加可讀性和視覺效果;關鍵字查詢,根據輸入的查詢關鍵字從所有圖層中過濾符合條件的圖形;精確查詢,根據設定的圖層屬性字段值精確查找特定要素;數據編輯,高級管理員可修改ArcSDE中的空間數據及SQL中的屬性數據,一經修改,所有用戶均可見。
(2)水利基礎信息管理:水利基礎信息包括歷年氣溫、降水、日照、洪水災害、各河流水質、地下水位線和城市農村用水量等數據,該模塊整理編輯已有數據,并可根據時間段進行報表統計輸出,對于新增數據,經檢查確認后入庫。該類數據以屬性記錄為主,為了確保與已有空間數據聯動,可設置關鍵字,以期實現空間和屬性的互查及符號化動態顯示。該功能使當前繁瑣厚重的紙質資料電子化,系統化。
(3)水利設施管理:該模塊將城市已有的大中型水庫、大壩、渡槽、灌溉井、測井、放水洞和溢洪道等集中管理,通過屬性鏈接可直觀查看已有設施的各類信息,如分布、庫容、壩型、防滲類型、有效灌溉面積、對下游影響、水位和水質等資料,并能實現對各類信息的更新和統計。針對當前水系分布特點和灌溉井分布不均的問題,根據已有灌溉設施計算灌溉保證率,在不能達標區域,結合河網密度,采用疊加最優法科學布置新的灌溉井,以實現位置最優,總體灌溉面積最大。
(4)地下水監測:地下水監測是直接獲得地下水水質、水量動態變化的唯一方法而被廣泛采用。地下水監測主要針對已有測井歷年的采集數據,經克里金插值后轉換為地下水位線進行。該功能可按照時間段進行橫向或縱向對比,進而分析地下水位變化的趨勢和原因,為科學治理提供決策依據。系統可自動計算插值后的水位線和監測值之間的差值,若該值超過一定閾值,則自動推算可能存在誤差的測井及其記錄,以便修正更新。另外,系統也可根據已有測井分布及監測數據,從減少插值誤差的角度計算新測井的布設位置。
(5)水文分析:水文分析是數字高程DEM數據應用的一個重要方面,主要包括水流方向、匯集量累積、水流長度、河網提取、等高線提取、流域盆地計算等幾個部分,系統根據研究區的DEM數據,經洼地填充后,計算水流方向和匯流累積量,以模擬水流過程,然后疊加上已有的行政區劃數據,分析洪水可能經過的區域和淹沒深度,為后期的防洪搶險、潰壩分析和河道改擴建等工作提供有益的技術支持。
(6)洪水淹沒分析:洪水淹沒分析是損失評估的重要環節,系統利用ArcScene建立工作區的三維模型,基于無源淹沒分析法模擬洪水的固定抬升和勻速抬升,并計算某時刻的淹沒面積、庫容和水深,在此基礎上,結合已有的行政區劃和土地利用數據,分析洪水淹沒范圍和影響,為防災減災提供科學依據。
5結束語
汽車來料信息管理對汽車運載的物料在料場各區域的管理,包括過磅、回皮、采樣、卸料等工藝流程。因現場已存在過磅、回皮、采樣系統等,為了實現整個汽車作業區的管理,我們對汽車在受料坑、料場卸料的區域增加一臺計算機,實時記錄進入該區域的汽車的信息,并接入到過磅、回皮、采樣系統局域網內。
2火車來料信息管理
火車來料信息管理不同于汽車來料信息管理,比汽車來料信息管理要簡單。火車行駛的路線固定,而汽車行駛的路線很隨便。實現火車來料信息管理的重點,在于識別火來運載物料進入企業時,需正確地識別出每列火車的車廂號碼,并準確的記錄。我們采用應用很廣泛的RFID火車車號識別天線,對火車車廂號碼的識別。火車來料信息管理包括對火車車號的自動識別、采樣過磅處數據接口的采集、翻車機動作信息的采集等。
3受煤坑卸料控制管理
受煤坑卸料控制管理是對進入受煤坑的汽車,通過螺旋卸料機將汽車運載的原料,卸載在受煤坑上,在打開受煤坑閥門后,通過輸送帶運輸至料場或料倉。
4料場設備控制管理
料場設備控制管理分為兩個主部分:一個是堆取料機控制管理;另一個是無軌機車位置識別及卸料管理。堆取料機控制管理采用千盟專利技術——感應無線車上位置檢測技術,通過在堆取料機、軌道、中控室安裝一套車上位置檢測系統,即可實現堆取料機與中控室之間的數據通信、數據交換等。無軌機車位置識別及卸料管理采用無線及GPS定位技術,通過GPS實現無軌機車在料場區域的定位,由便攜式PDA實現無軌機車卸料管理,并以無線的方式將無軌機車卸料數據發送到中控室。系統實現料場的設備控制管理采用兩種不同的通信方式,感應無線通信和工業無線通信。感應無線是通過鋪設在堆取料機軌道邊沿,由安裝堆取料機上的天線箱發出頻率,與編碼電纜多處交叉位置產生磁場,而達到識別機車位置。感應無線通信主要實現堆取料機的位置檢測,堆取料機狀態信號的采集等。無線通信具有通信速率快、數據傳輸安全等優點,主要實現汽車卸料數據的傳送、堆取料機堆取數據的傳送等。
5布料設備自動控制管理
布料設備自動控制管理主要是根據采集輸送帶狀態信息、布料小車狀態信息、料倉料位信息,并根據布料工藝流程,實現料倉與中控室、布料小車與中控室的相互通信,PLC將所有的信息連接在一起,通過程控的方式,實現布料小車自動操作。
6結語
FLCS系統組成
圖書管理系統FLCS分為圖書采訪子系統、編目子系統、流通子系統、典藏子系統、期刊子系統、全文管理子系統、書目檢索子系統、閱覽管理子系統八部分,系統各部分既相互獨立,又能進行各部分之間的數據調用。該系統提供了豐富的數據接口功能,可以實現系統數據與MARC(ISO2709)數據的相互轉換,也可以將系統數據轉換為相應的文本數據,以供字處理軟件如WORD、條形碼打印軟件如EZ2等調用。該系統還具有聯合編目功能,可將本地或外地其他系統數據轉換為本系統數據,并能通過倒排文檔對其進行多途徑、高速檢索。另外,系統可以由用戶進行功能設置,根據各館實際情況靈活設置系統參數。系統幫助則是對本系統的詳細介紹及問題解答,幫助初學者迅速掌握并能夠實際應用。
總之,FLCS不但是一個標準的完整的圖書信息管理軟件,它還是一個開放的具有數據轉換與通訊功能的管理系統。
系統特點
√面向最終用戶,全部操作可視化
√系統代碼為32位,能充分發揮計算機軟硬件性能并具有高度安全性。
√自動化程度高:出版者、出版地、書目號自動調出、可自動套錄所購采訪或編目數據、自動判斷圖書借出與還回、自動計算超期罰款、讀者超期書自動提示等。
√系統參數設置靈活:可對圖書借閱期限、超期罰款金額等參數自由設置。
√具有數據轉換與通訊功能:系統數據與MARC(ISO2709)數據相互轉換、系統數據轉換為各種文本數據。
√具有聯合編目功能。
√系統開放性好:可將光盤數據或互聯網上數據復制到本系統建立全文數據庫以供讀者網上調用。
√完全實現INTERNET實時數據交互。
√系統全部采用4位記時,徹底解決2000年問題。
√允許自動即時存盤,避免數據掉電丟失。
√顯示器分辨率自動識別,充分適應多種顯示器。
√可存貯圖書具體內容及附帶圖片、聲音、動畫等信息。
√系統能自動檢測圖書輸入的復本與登錄號錯誤,確保圖書流通時正確無誤。
√系統具有圖書錯誤碼修復功能,對由于停電、死機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系統數據錯誤均可自動恢復。
√FLCS有完整的歷史功能,可記錄圖書借還、罰款、銷證、現金等多種數據信息。
√通過特殊算法,實現高速包含式檢索。
標準的軟件
一、標準的32位WINDOWS應用軟件
圖書信息集成管理系統FLCS應用平臺為:PC機操作系統:WINDOWS95及以上版本;網絡操作系統為:WINDOWSNT、NOVELL。FLCS徹底拋棄了16位操作系統,在WIN95以下版本的PC機操作系統上不能運行。FLCS全部代碼為32位,能充分發揮計算機軟硬件性能并具有高度安全性。
圖書信息集成管理系統FLCS完全采用圖形界面,支持WINDOWS下的不同軟件傳遞數據,不同軟件同時運行等所有功能。
二、標準的網絡軟件
圖書信息集成管理系統FLCS為標準的網絡軟件,通過FLCS我們可以實現幾十臺計算機同時編目、借還、檢索等操作。通過特殊的算法,FLCS在網絡上運行時,圖書借還、模糊檢索等速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從理論上講,FLCS的記錄限制為十億條,系統測試用HP(166/32M/2.1G)服務器,聯想(166/32M/2.1G)PC機工作站,管理200萬冊圖書,在10M網絡上運行時,檢索、借還等操作時均實現秒級延時。FLCS系統適用的網絡規模只受網絡操作系統限制,也就是說,只要所購網絡操作系統允許,您可以隨意增加入網微機數量。
三、標準的圖書館管理系統
系統支持CNMARC/USMARC/LCMARC(ISO2709)數據,書目及連續出版物著錄符合《國際標準書目著錄(ISBD)》和《中國文獻著錄標準(GB3792)》,書目條碼符合中國圖書館行業條碼標準(Code39)。
FLCS60新增功能
√允許自動即時存盤,避免數據掉電丟失。在進行數據錄入、圖書借還等操作時,系統可將數據隨時存盤,以防因機器異常錯誤而造成數據丟失。
√顯示器分辨率自動識別,充分適應多種顯示器。操作窗口中的項目隨窗口的大小自動調節
√可存貯圖書具體內容及附帶圖片、聲音、動畫等信息。
√集成科技論文管理系統。
√多條件組合數據處理。在打印、統計、數據轉換等操作時,用戶可根據自已的需要進行組合數據處理,只輸出自己所需要的數據。
√徹底拋棄數據接口,完全實現INTERNET實時數據交互。系統通過C/S運算模式,將數據運算置于服務器端,實現了大批量數據的包含式檢索。
√所有打印均具有預覽功能,所有報表列超過長度均可自動折行。
√系統允許多個窗口同時操作,例如在不關閉借還窗口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圖書預約、流通查詢、罰款登記等流通系統下的所有操作。
√增加多種統計功能。系統增加如編目階段統計、流通分類統計、流通明細流通、藏書分類統計等功能。
√增加多個數據字典
√增加欲超期查詢,可檢索出將要超期的讀者并可打印輸出。
√可方便的打印圖書借閱證。
√可進行批量銷證。
√可進行批量典藏及分冊典藏。
√檢索結果與檢索條件分離,可保留多個檢索結果。
√豐富借閱制度,可對不同類型讀者、不同類型圖書,設置不同的借閱權限。
√可將系統臨時文件放于本地,加快了程序運行速度。
圖書采訪
圖書采訪子系統的主要功能是記錄采訪信息并向編目子系統提供數據。圖書采訪子系統主要由數據處理、查詢、統計打印、圖書驗收、信函定書幾部分組成。下面就幾個功能做一點解釋說明。
一、數據錄入:通過ISBN號可以調入MARC數據、出版者數據并在輸入ISBN號時進行。
圖書館可以外購采訪數據或從互聯網上下載圖書采購數據,然后通過數據錄入功能自動追加到采訪系統中來。在進行數據錄入時系統自動記錄圖書出版者信息,保證一次錄入多次調用。在進行數據錄入時系統自動,也就是說,如果您要采購的圖書已訂購或已收藏,系統會給您相應的提示。系統安全性校驗。例如,如果沒有輸入正題名、復本為0或過大,系統會給出相應的提示。數據攜帶。報紙科別、出版日期、復本、書商名信息系統會自動攜帶。
二、批量自動:系統將采訪錄入庫數據根據ISBN號、書名去采訪主庫、編目主庫依次查找,如找到則系統提示為重書。如果為重書,則可以修改其訂數據或將其刪除。
三、打印訂單:系統可打印標簽格式的訂單,此訂單格式已得到新華書店等書商允許。
四、圖書驗收:FLCS提供圖書驗收功能,通過圖書驗收,FLCS自動分配圖書登錄號。我們也可以不使用圖書驗收,而圖書編目時編目驗收一次完成。
圖書編目
圖書編目時系統自動調用采訪子系統數據及所購MARC數據,圖書編目完成后,可將數據交送到編目主庫及流通子系統進行圖書典藏及流通。圖書編目子系統大致有圖書編目、自動、統計打印、數據轉換、數據維護幾部分組成。
一、圖書編目:FLCS采用固定條目式錄入方式,通過多種輔助功能加快了圖書編目速度。
√圖書編目時可以自動調入圖書采訪數據、圖書驗收數據、所購MARC數據、出版者數據等。
√在鍵入ISBN號時進行自動。
√可以輸入圖書內容。在此,可以輸入圖書文本內容,也可以將圖書內容通過復制、粘貼的方式將圖書內容復制到系統中。
√嵌入文件:在此,可以利用WINDOWS的嵌入功能嵌入圖片、聲音、動畫等。
√出版地、出版者等數據自動記憶。
√開本、頁數等自動加"cm"、"頁"。
√叢書名等字段自動攜帶。
√種次號自動給出。
√正題名、分類號、復本、登錄號錯誤提示。
二、編目:FLCS提供自動的批量功能,如果有重書系統則將新書與庫存圖書同時顯示出來,用戶可以對其直接進行修改。
三、檢查登錄號排序:圖書登錄號是圖書館每一冊書的唯一標識,圖書管理系統實際上是通過登錄號進行圖書借還的,如果在圖書錄入過程中登錄號或復本輸入錯誤,則會造成圖書借還錯誤。FLCS提供了"檢查登錄號排序"功能,通過它,我們可以檢查出重復的及不連續的圖書,并可打印輸出,以供我們改正。
四、打印統計:FLCS允許用戶進行多條件打印和統計,各條件可任意組合。例如我們可以統計某段時間加工的某類中的某語種的圖書編目情況。
五、數據轉換:FLCS允許用戶外購MARC數據、允許用戶建立聯合編目,FLCS還允許用戶將系統數據生成MARC數據及各種文本數據以便和其他軟件交換數據。
六、數據交送:FLCS允許批量調撥交送,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將要交送的數據指明其館藏位置、是否流通、條碼號與登錄號是否一致等圖書典藏信息,在進行圖書交送時每一冊圖書都使用這一信息,對少量具有不同典藏信息的圖書,我們再通過圖書典藏子系統將其更正。這樣就避免了對每一冊都進行典藏調撥,從而簡化了手續,加快了圖書加工速度。
圖書流通
圖書流通是用來記錄圖書借還信息的,必需有書有證才能進行圖書流通,流通子系統中的圖書數據來自編目子系統。
一、圖書借還:FLCS的借還操作簡捷、高效,無論借還操作還是借還速度都在同類產品中處于領先地位。
√圖書借還自動識別,在借還過程中不用任何鍵盤切換操作。
√圖書還回時自動計算圖書超期罰款。
√圖書借還時自動檢測借書或還書讀者是否有超期書,如有超期書則出現提示。
√可自動建立圖書條碼號與登錄號的對應關系。
√自動檢測讀者數據:包括讀者借數、掛失、資格、押金余額、書證限期等。
√自動檢測圖書數據。
√自動還約書記到。在圖書被還回時,如果此書已被預約,系統則自動所約圖書記到。
二、借閱統計:FLCS可按分類法統計出所有大類在某段時間的借閱種數、冊數及罰款多額。FLCS可統計出某段時間內的詳細借還情況。
三、圖書預約:如果讀者檢索到的圖書已被借完,他可以辦理預約手續,以取得下次借閱的優先權。讀者可以通過INTERNET網絡查詢到自己的約書是否已到,圖書館也可以定期打印預約到書單發給相關讀者以通知其約書已到。
四、查詢:
1.用戶可通過六種不同的渠道查詢圖書流通或讀者借閱情況。
2.FLCS有查詢欲超期讀者功能,通過對查詢日期的設置,可以檢索出已到期的讀者和將到期的讀者,以通知讀者提前還書。
3.通過對圖書借閱頻率的查詢,用戶可以評出各類熱門書和滯借圖書。
4.FLCS有詳細的借還記錄,通過借還歷史查詢,用戶可以方便的知道某段時間內某書曾被哪些讀者借過。如果出現撕書等違規現象,FLCS的歷史查詢會很大的縮小所要調查的讀者范圍。
五、罰款:FLCS系統的罰款只是從讀者押金中扣除而不涉及到現金。FLCS的罰款有詳細的歷史記錄,讀者可通過INTERNET對自動的罰款情況進行查詢。
六、書證管理
1.在進行讀者辦證時,系統攜帶除姓名之外的所有數據,而加快的辦證速度。在進行讀者辦證時,可以嵌入讀者照片,以供打印讀者借閱證及圖書借還時使用。
2.FLCS可以方便的打印讀者借閱證。
3.FLCS進行單個或批量銷證,可方便的打印出某一單位的到期或將要到期的讀者清單,并標其借閱信息及押金余額等。這對學校圖書館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這一功能,用戶可以只對班級進行銷證工作,而不涉及到單個讀者。
4.FLCS的賬務管理工作實用而嚴謹,用戶只有在辦證、銷證、交款與退款處涉及到現金,其他罰款都是從押金扣除而不涉及到現金流動。FLCS有詳細的現金流通記錄以供查詢。
5.圖書錯誤修正:圖書在流通過程中會自動關聯許多數據庫,如果在關聯過程中發生停電、死機等異常錯誤而使數據失去關聯,則會造成圖書借還不成功,這時,我們可以通過圖書錯誤修正功能修復圖書和讀者數據,以使圖書可以繼續借還。
期刊管理
期刊管理由期刊訂購、現刊管理、過刊管理三部分組成,過刊編目完成后,可以通過數據交送,將數據交送到流通子系統進行過刊借還。
一、期刊訂購:期刊訂購是用來記錄期刊訂購信息的。
1.期刊增訂:在進行期刊增訂時,系統自動檢測所錄入期刊是否已訂購,并給出提示信息。
2.打印訂購清單:用戶可以對不同書商、語種、出版頻率打印訂購清單,并可以將期刊訂購數據生成EXCEL文檔,以用來數據交換。
二、現刊管理:現刊管理要調用期刊訂購數據并為過刊管理積累數據。
1.現刊記到:現刊記到時,系統自動調入訂購數據,自動計算應到期號,自動生成本期訂價,自動對應語種及排架號,自動檢測已到期與缺期。
2.打印裝訂通知單:系統自動檢測已到齊期刊并打印輸出,用戶可根據此清單進行現刊下架。
三、過刊管理:過刊管理由過刊編目、打印著錄卡片、財產賬等幾部分組成。
過刊編目:過刊編目時系統自動調用訂購數據、現刊數據及現刊下架數據,系統自動計算現刊合訂價,自動給出分類號等。
圖書典藏
通過圖書典藏,用戶可以指明每冊書的條碼號、館藏位置、是否允許流通等信息。FLCS允許用戶進行批量交送典藏然后再對個別圖書進行典藏登記的方式,從而簡化了典藏手續,加快了典藏效率。
一、圖書典藏:在圖書典藏時,用戶可以指定每冊書的條碼號也可以不指定,如果不指定,用戶可以在圖書借還時再建立圖書登錄號與條碼號的對應關系。
實際上,FLCS允許用戶不經過圖書典藏而直接進行圖書流通,這反應了FLCS的可簡可詳的設計思想
二、統計打印:通過統計打印功能,用戶可以方便的知道在某段時間內向圖書館各部門交送了多少圖書,并可打印出那些圖書的詳細列表。
三、圖書剔舊:FLCS允許用戶進行單冊書剔舊,剔舊書作為歷史保留并可隨時打印輸出。
論文管理
FLCS60論文全文管理系統,通過這一系統,用戶可以從光盤上、互聯網上等媒體上下載信息,建立自己的全文數據庫。FLCS的論文管理系統允許用戶通過WINDOWS的OLE功能存放WORD文檔、圖片、聲音、影像等多媒體信息,它是一個有效的多媒體管理工具,同時又是一個得利的辦公助手。
用戶建立的全文數據可以通過FLCS的INTERNET檢索系統通過網絡。
FLCS的INTERNET檢索系統
FLCS提供一個C/S結構的INTERNET檢索系統,通過該系統,用戶可以利用WWW瀏覽器,從所有上網的計算機上檢索到圖書館的館藏書目、讀者基本信息、讀者借書、預約到書、超期讀者、罰款記錄、最新圖書、借閱頻率最高的圖書及借閱頻最高的讀者、期刊數據、科技論文數據等信息。
該系統的服務器端配置為NT4、IIS3、ASP3、VFPODBC6、TCP/IP協議。
一、書目檢索:通過INTERNET檢索功能,用戶可以很方便的檢索到自已所需要的圖書,并能查到各分冊的館藏位置、及是否在館等信息。由于系統采用C/S結構,檢索運算在服務器端進行,網絡上傳輸的只是檢索式及檢索結果,從而大大減輕了網絡傳輸負擔,加快了檢索速度。
二、讀者檢索:通過讀者檢索功能,讀者可以在自己的計算機上檢索到自已的基本信息、所借圖書、罰款記錄、預約到書等信息。
三、論文檢索:FLCS允許用戶建自己的全文數據庫,并允許用戶將自己的全文數據庫通過INTERNET。通過論文檢索功能,用戶可以在自己的計算機上下載圖書館論文數據,并可進行下載、打印等處理。
觸摸屏檢索系統
FLCS提供了一個"傻瓜式"讀者檢索系統,該系統通過對整部中圖法的引用和書名、作者提詞索引,使觸摸屏檢索成為可能,適合于各學校圖書館。讀者檢索時,完全脫離鍵盤,不懂計算機和圖書館學知識的人員,也能用觸摸屏或鼠標很快檢索到所需圖書。系統采用前臺書目檢索,后臺自動打印借書單的方式,方便了讀者和圖書管理人員。
用戶關心的問題
1.計算機停電或死機會不會造成數據丟失
FLCS有即時存盤功能,被修改的數據會立即存盤,不會因計算機異常錯誤而丟失數據。
2.FLCS能否存貯多媒體信息
FLCS能存貯每冊書的文本、圖片、聲音、動畫等多媒體信息。通過FLCS的科技論文管理系統,用戶還能建立自已的多媒體資料庫。
3.FLCS能否打印讀者借閱證
FLCS能根據讀者辦證日期、讀者單位、讀者姓名或證碼打印讀者借閱證。
4.FLCS能否批量銷證
FLCS既能單個銷證,又能批量銷證。
5.FLCS系統是否易學易用
FLCS系統是標準的WINDOWS應用程序,界面友好,操作容易,只要有計算機常識就可維護使用。FLCS系統的數據流程與圖書館工作流程是相符的,只要懂圖書館業務,在一、兩周時間內就可熟練使用。
6.FLCS系統是否實用、是否具有先進性
FLCS的研制人員有圖書館學專業、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畢業生,也有從事多年圖書館工作的老館員,FLCS的研制人員決定了其實用性。FLCS系統采用CLIENT/SERVER結構,實現Internet/Intranet信息,FLCS能從互聯網和光盤上下載信息,能存貯多媒體數據,所以FLCS系統當然是先進的系統。
7.FLCS能存放多少數據、能用于多大規模的網絡
理論上講,FLCS系統的記錄限制為十億條,系統測試用HP(166/32M/2.1G)服務器,聯想(166/32M/2.1G)PC機工作站,管理200萬冊圖書時,在檢索、借還等操作時均實現秒級延時。FLCS系統適用的網絡規模只受網絡操作系統限制。
8.我們是否可以外購數據及與其他圖書館交換數據
FLCS系統可以自動調用所購采訪數據、編目數據,FLCS可以生成標準MARC(ISO2709)數據以用于數據交換,FLCS也可以接收其他圖書館的MARC數據建立聯合編目。FLCS還可以和其他軟件如WORD、EXCEL等交換數據。
9.FLCS系統是否容易出問題、出了問題時怎么辦
系統全部代碼為32位,具有高度安全性,很少出問題。FLCS系統具有較強的自我修復能力,例如因停電、死機、機器硬件故障等原因造成FLCS系統不能正常運行時,可由系統自動修復。有縱橫公司用戶的地方即有縱橫公司商,縱橫公司已基本做到了服務本地化。
監控節點的設計是系統的關鍵,決定了采集蔬菜大棚參數的準確性和控制調節的有效性[5]。監控從節點主要分為大棚內空氣溫濕度從節點和土壤水分監控從節點,都在同一個硬件平臺上開發而成,根據不同的功能選擇不同的模塊即可實現。節點硬件主要由處理器STM32F103、溫濕度傳感器AM2302、土壤水分傳感器SM2802M、無線串口透傳模塊E17-TTL100-SMA和供電管理單元組成,并輔以定點滴管系統和通風分機控制系統。節點硬件平臺結構如圖2所示。節點采用了功能強大的處理器STM32F103作為控制核心,具有高性能的32位的RISC處理內核,工作頻率為72MHz,內置高達128k字節的閃存和20k字節的SRAM,可以存儲系統參數、程序和臨時運算[6];有豐富的增強I/O端口、3個USART接口和1個USB接口,供電電壓為2.0~3.6V,省電模式為系統提供低功耗的保證。
1.1無線串口透傳模塊為了增加無線傳輸的距離,并改進通信質量和可靠性,采用無線串口透傳模塊E17-TTL100-SMA。其由高性能無線射頻芯片構成,工作的中心頻率為開放的433MHz,供電電壓為1.8~3.6VDC,最大發射功率高達100mW,接收電流為35uA,休眠模式下的待機電流僅為2.1uA;可以接受串口命令,在空曠的場地最大傳輸距離為1800m;具有標準的TTL接口,收發雙方相當于連接了一條串口電纜,免去了復雜的通信協議,在命令模式下可設置多種通信波特率。模塊通過串口與控制器STM32F103的USART接口相連,采用默認的9600波特率進行通信交互[7]。從節能角度考慮,無線模塊在平時會一直處于接收模式。當收到主節點發來的指令后,處理先執行收到的命令,然后再將模塊設置為發送模式,把采集到的數據上傳到管理主機。
1.2溫濕度傳感器AM2302由于蔬菜大棚內的作物的光合作用,會蒸發很多水分,并伴隨產生熱量,導致棚內的溫濕度變化較大,如果控制不好,作物非常容易出現病害,故需要一款高精度和靈敏度的傳感器來完成數據的采集工作。數字溫濕度模塊AM2302是一款含有己校準數字信號輸出的溫濕度復合傳感器,包括1個電容式感濕元件和1個高精度測溫元件,采用3引線連接方式,供電電壓范圍為3.5~5.5V,單總線數據線SDA引腳為三態結構用于數據的交換和控制均,確保其具有超快的響應和極高的可靠性與抗干擾能力。處理器STM32F103把數據總線SDA拉低至少800μs后,會從休眠模式轉換到高速模式,從數據總線SDA串行輸出40Bit數據,數據依次為濕度高位、濕度低位、溫度高位、溫度低位及校驗位,發送數據結束后自動轉入休眠模式[8]。
1.3土壤水分傳感器SM2802M由于蔬菜大棚人為對土壤管理措施的不同和土壤本身的各種理化性不同會對土壤含水率產生影響。為更加精準地調節土壤的含水情況,采用新一代土壤水分測量傳感器SM2802M。它具有工業級精密核心元件,并利用了世界先進的FDR原理制作而成,可長期埋于土壤中,具有高精度和高可靠的特點。電源電壓范圍為DC12~24V,測量范圍0~100%,測量精度3%FSD,響應時間<1s,輸出信號4~20mA,分別對應設定的滿量程。通過增加一個10Ω的高精度電阻,則4~20mA就轉換成40~200mV的電壓信號,直接通過處理器STM32F103的ADC口進行數字化后測量。
2輪詢查詢通信與最大通信節點數
由于系統內的所有節點都工作在同一個頻率上,為保證通信的可靠性,避免出現干擾或者阻塞,采用了以主節點為主導的輪詢查詢通信方式。
2.1從節點輪詢查詢通信方式軟件流程考慮到功耗和通信的可靠性問題,輪詢查詢的發起者為主節點,從節點會一直工作在接收數據模式,直到接收到主節點對其發出的指令,才進行工作模式轉換。從節點的軟件流程如圖3所示。從節點上電工作后,首先進行系統各功能模塊的初始化,然后將無線通信模塊的設置在接收數據模式,等待主節點發送的數據。當接收主節點發送的數據時,提取主節點的發送目標地址編碼,并與自身的地址編碼進行匹配:如果不是發給自己的就丟棄,繼續等待接收數據;如果是發給自己的,就根據主節點的對應指令進行處理,處理完畢后將通信模塊設置為發送數據模式,將數據打包并發送出去。為了節能,最后再把通信模式設置為接收模式。
2.2系統最大支持從節點個數系統支持的最大節點數N與采集周期T需要滿足關系為其中,Δt為每個從節點與主節點之間的通信保護間隔,一般設置為50~200ms;t表示每個從節點對主節點發送指令的處理時間。從式(1)可看出,系統支持的最大節點數N與采集周期T成正比關系,即當采集周期越大時,支持的節點數越多。
3上位機管理軟件
監控中心的主機上運行著專業的管理軟件,管理軟件在VisualStudio2013.NET編程環境下開發,利用C#語言編寫而成,運行在Window操作系統下;采用SerialPort串口控件實現了與主節點的串口通信,利用TeeChart繪圖控件實現了數據的實時曲線顯示,并使用Thread類完成了任務的多線程處理,采用數據庫SQLServer2008存儲接收到的溫濕度、土壤含水率和設備狀態參數等信息。管理軟件具有用戶權限管理、系統參數配置、節點管理、數據實時顯示、曲線分析、歷史數據查詢、分析預測、報表統計打印、聲光報警與日志管理等。管理軟件結構與功能如圖4所示。管理主機通過USB接口直接與無線透傳模塊相連,接收來自各從節點的數據,并可下發控制指令。系統剛投入使用時,需要逐個添加從節點,并對每個接入系統的節點進行配置,包括節點命名、節點分類、串口波特率、無線頻率、地址編碼、數據的采集周期和報警上下限值等。節點被加入系統后,會在現實界面統一出現其運行狀態和采集到的數據值,如果1頁放不下,還會進行自動的滾動顯示。在顯示界面處選中節點,雙擊或者單擊右鍵會彈出對話框,對話框里包括了該節點的所有參數,可以對其進行配置,顯示該從節點所有配置參數,還有該節點的采集到的實時數據曲線;通過修改顯示的日期時間段,會自動調用數據庫數據,讓歷史數據再現,繪制出每天的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曲線圖,并可生成月報打印輸出。
4作物生長環境分析與實驗結果
為了驗證系統的性能和功能,對一個面積為80m×15m的蔬菜溫室大棚進行測試實驗,大棚的作物全部為西紅柿。實驗前,需要充分了解西紅柿在各個生長階段對最佳環境的要求。
4.1西紅柿最佳生長環境分析西紅柿屬于喜溫作物,其根系發達、莖葉繁茂、光合作用旺盛,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要求較高的土壤濕度和較低的空氣相對濕度。西紅柿的生長主要分為發芽期、幼苗期、坐果期、果實膨大期和果實成熟期5個階段[9]。1)發芽期:為保證種子發芽整齊,需使種子充分吸水膨脹,土壤含水率要達到80%以上,棚內溫度控制在25~30℃,空氣濕度保持在75%~80%。2)幼苗期:由于根系小,吸收力差,不需大量灌溉。土壤含水率以60%~70%為宜,并逐步降低棚溫,加大放風量,白天溫度維持在21~25℃,夜間維持在12~15℃,空氣濕度要求在45%~55%為宜。3)坐果期:最為關鍵,如果濕度過大、通風不及時、溫度太低或太高,都會引起病害,需保持土壤含水率65%~80%,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夜間控制在13%~15℃,空氣濕度50%~60%。4)果實膨大期:總需水量顯著增多,土壤含水率以80%~90%為宜,空溫度要適當提高,白天26~28℃,夜間15~17℃,空氣相對濕度45%~65%。5)果實成熟期:果實發育快、植株蒸騰量大、水分供應不足或不及時,都會影響果實的正常發育,此時要求土壤含水率在80%~85%,白天28~30℃,夜間17~18℃,空氣相對濕度40%~60%。
4.2實驗結果將大棚的土壤水分檢測區域分為4塊,每塊的面積為15m×20m,并在大棚東西南北的四個墻壁上安裝4個溫濕度監控節點(帶風機)。土壤水分含量傳感器埋入10~20cm土層中,這是西紅柿根系的最發達的區域,代表其生長狀況[10]。同時,對棚內的西紅柿的坐果期白天的生長環境進行監測,測得的數據結果如表1和表2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大棚內白天的溫度控制在25~28℃,濕度控制在50%~60%,且最大和最小值也沒有超出范圍,避免了由于濕度過大、通風不及時、溫度太低或太高引起作物的病害。由表2可以看出:棚內被劃分的4塊土壤含水率的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也均沒有超出預設的范圍(65%~80%)。這表明,該系統能夠自動對這些環境參數進行智能調節,且測得的數據準確可靠。
5結論
1.1建筑工程管理系統化平臺建設的研究背景
近幾年來,國民經濟增長迅速,城市進程的加快促進了建筑行業的飛速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大型建設項目,建筑工程日趨復雜化,對建筑工程項目的自我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標準。建筑工程項目的管理不僅要符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還要保證工程質量,體現施工企業的優良服務,如此龐雜的項目想要全方位的做好各項工作,就需要工程項目管理向著更加高效精確的方向發展。信息溝通的程度決定了工程項目管理的高度,工程項目管理涉及的信息是龐雜巨大的,不僅數量多,類型多樣,而且信息之間的交換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此一來,無疑增加了生產成本。所以為了建設更加高效快速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就需要施工企業不斷提升自身的項目管理水平。政府有關部門也開始重視項目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對該項目的資金投入比例也逐年增加。政府的指導作用促進更多的社會力量投入到項目管理平臺的研究中。
1.2建筑工程管理系統化平臺建設的研究意義
項目管理的信息化是當今建筑行業項目管理的發展趨勢,在提高項目管理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降低生產成本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工程項目的管理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之后,工作效率較之前的傳統管理模式有了明顯的提高。信息化平臺建設的根本就是構建一個合理有序的信息網絡,使項目管理中的各個環節都能夠通過這個信息網絡平臺進行信息交流和日常管理[2]。有些建筑行業的佼佼者,已經開發了適應本企業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統,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科學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創造了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建筑工程管理系統信息化建設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1建筑工程管理系統信息化建設的研究思路
該課題的研究思路是通過參考一些現有的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和已有的理論基礎,分析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的具體分類,最終構建項目信息管理的集成網絡。研究伊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就是大量查閱國內外有關工程項目管理的文獻資料并進行系統分析,總結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和理論基礎,對不同層次種類的信息分門別類,設計出科學系統的整體框架。對信息化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提出合理有效的風險規避措施。最后根據各個子系統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特點,設計最科學有效的工程管理系統。工程項目管理軟件在實際安裝過程中的實際效果則是驗證理論的有效途徑,對驗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還要不斷改進,以期構建更加合理適用的信息管理系統。
2.2建筑工程管理系統信息化建設的研究方法
該課題的研究過程中主要采用了理論分析與效果驗證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除此之外,每個研究階段都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在理論研究階段,采用最多的就是文獻分析方法,分析已有的文獻資料中涉及的關于該課題的研究成果與理論基礎。在項目集成框架構建階段,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方法論。在最后實際開發驗證階段,則是通過系統分析的方法,對項目管理軟件的安裝和實際應用、項目共享效果等方面進行更深層次的完善。
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施
3.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
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要參考“需求指引、技術推動”的指導原則,從建筑施工的實際需求出發,對系統的整體性、交互性、可操作性等進行實際的設計規劃。系統的整體性原則就要求設計者站在全局的角度考慮各個管理項目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影響方式,全程控制工程管理的各個子項目。交互性是指人機交互的程度,用戶能否從信息系統中獲取需要的信息,以及系統能否對用戶的信息及時反饋就是系統交互性的判定標準。對于信息系統的可操作性原則就是指信息系統能否及時應對施工過程的不斷變化并提供新的技術支持,促進突發問題的解決和管理的科學性。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與用戶之間信息交換的主要方式就是用戶界面,所以用戶界面的設計是否簡單易操作,是否符合用戶的差異性標準就是信息系統的主要評價因素。用戶界面一般需要包括信息的輸入控制、多窗口協同控制等功能。在進行界面設計時考慮到用戶的實際體驗,就要避免界面的雜亂無序,種類太過繁多等問題,種類太多不僅會增加用戶的信息處理負擔,還會由于信息處理太過頻繁而導致錯誤頻率增加。最后,考慮到不同用戶的特殊需求,還要為用戶提供不同的交互界面,達到項目管理方式的個體差異性。
3.2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統的實施
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在設計過程中包括了業主項目管理系統、采購系統、工程監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等各個子系統。下面以采購系統為例進行實際分析。采購部門主管在接到新的采購任務之后,將具體的采購任務分配到各個采購業務員。采購業務員在分析采購任務是否可以直接執行后,對可以直接采購的任務,直接進入采購流程。根據不同的采購方式應當進入不同的采購流程,如果是招標方式的設備采購,就應當指示招標業務員來執行具體的招標工作,最后才能進入采購合同簽訂流程。詢報價類的設備采購與招標采購流程不同,它需要按照詢報價標準業務的具體流程進行。這些采購項目進行過程中,系統會自動生成計劃費用和實際費用的對比圖以及實際執行進度,這為采購人員及時管理采購流程提供了詳細的依據。
4結語
本系統對儀器申購、儀器計劃報批、儀器招投標、儀器入庫和儀器管理等進行了一體化的設計,具體的系統框架設計如圖1所示。
二、儀器管理系統功能設計與實現
儀器管理系統主要通過申購管理、計劃報批、招標管理、入庫管理、領用管理、調撥管理、報廢管理和庫存管理共8個模塊,實現對儀器從采購計劃到報廢的全程管理。申購管理模塊實現的功能包括儀器申購類別建立、各崗位儀器申報表、采購申請匯總表輸出等。每次申購由管理員先建立一個申購項目,主要應對不同經費來源的計劃進行有效地區分,同時可在建立申購項目時選擇申購過程中要求的儀器參數類別。各實驗崗位在以往實驗教學的情況基礎上,提出采購儀器的申請,申請過程中要求對所采購的儀器進行充分的調研,根據項目要求詳細填寫采購參數。計劃報批模塊實現的功能包括申購儀器批復修改、學院申購匯總表輸出、儀器申購表更新。實驗中心管理員可與庫中原有儀器的情況進行比對,對上述各崗位的申報表進行審批,在審批過程中可以修改采購儀器的數量、儀器的預算單價等參數,經批復后返回各崗位(有效回饋)。對各崗位申報表進行批復后,可進一步匯總,導出匯總表上報學校審批。申購表更新功能主要體現二級學院管理的特色,由于在學院通過后還需經過學校的審批,在學校審批過程中出現的對數量、參數等方面的更改,通過本模塊進行刪減和更新。儀器招標管理模塊實現的功能包括儀器招投標情況的錄入、中標單位錄入、中標單位儀器參數更新。儀器招投標情況包括招投標時間、招投標參與人員信息、招投標的情況備注等。
為了推動保稅區內我國的物流管理企業先進程度,在原有技術水平上創立新型的管理系統勢在必行。
1.1系統框架設計
如圖1所示,該系統主要包含四個重要部分,包括物流管理信息系系統、物流監控系統、物流網站以及數據交換平臺。在此基礎上利用WebServices技術,對所有物流數據進行匯編與技術化處理,從而實現終端數據的貢獻,并實現不同用戶數據之間的交換,實現跨平臺數據傳輸服務。
1.2系統結構分析
1.2.1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是在C/S的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其主要對象是物流總部與各分支部分之間的信息交流,并實現信息交互。它是物流系統的核心部分,也是系統結構的指揮中心。該系統的目的在于是將不同結構部分內所包含的信息進行技術化處理,包括數據信息進行初步的采集,利用不同的傳輸渠道實現信息流轉,最終完成數據的變更,從而將有效數據公布出來,它是物流公司給管理層進行整體性統計與指揮的系統結構。該信息系統內部包含下設的子系統,是在總系統下對不同物流信息進行管理的系統。可以完成對物流信息的初步的統計,并針對不同的物流信息進行規劃與收集,從而完成數據的入庫、出庫等,根據不同的物流信息安排車輛運輸,實現對車輛的調度與派送,同時,在此系統結構內部還配置了相應的客戶跟蹤系統,實現對貨物的跟蹤,為財務部提供可供就算的業務量。
1.2.2物流網站物流網站是建立在B/S模式基礎基礎之上的,它是整體物流公司的門戶,主要功能在你與實現對外宣傳,承載了交流信息,并利用瀏覽器實現在數據平臺上將相關數據進行交互處理,從而保證個人、企業與客戶之間信息交互與透明。物理網站可以建立在Web服務器之上,并利用互聯網與局域網,將不同客戶的信息與物流信息傳輸到中央數據處理中心上,這樣就可以完成對物流信息的貢獻,從而為客戶提供在線提交功能。同時,利用互聯網門戶為個人提供相應的功能,并對實時更新物流新聞。
1.2.3物流監控系統物流監控系統是借助C/S模式建立的,它配置GPS衛星系統,將物流數據信息傳輸到衛星設備上,在通過專用數據傳輸渠道數據發射到車載GPS獨立設備上,從而實現對物流的追蹤,并配合物流監控調度中心對物流信息進行現實性監控,調度中心是建立在GPS服務器以及Map服務器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系統。在運載車輛上配置GPS移動設備,將物流信息間斷性傳輸到GPS服務器上,并通過代碼分析,實現車輛的定位,在利用專業的信息傳輸渠道,將實際信息傳輸到MAP服務器上,借助GIS空間分析系統,制定最合理的配送線路。物流中央信息處理中心根據物流信息與實際運載路線狀況分析最合理的運輸路線,設計最佳合理配置方案。
1.2.4數據交換平臺根據物流空間的本身體質,與不同物流業務的需求,建立Web環境下的物流空間信息系統多層體系框架結構,是一種整體性的數據交換平臺與數據交換模式,最終實現不同物流信息在數據系統內部,利用不同的物流信息傳輸渠道來完成數據交互,它是一種規范性的XML文檔。數據交換平臺是建立在總系統之下的單獨運行系統部件,它嵌入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統與數據服務器之間,并對數據進行處理,可以完成對不同物流單號的確認與委托。信息被搜集進入數據庫后上傳至數據服務其中,可以利用數據交換平臺與Web服務器進行簡單的數據交換,主要表現在用戶在線信息的傳輸與瀏覽。該系統主要利用C/S以及B/S模式,并實現二者的相互結合建構起信息交流框架,其設計是通過WebService技術實現的,通過對不同數據進行處理與收集,完成數據的傳輸,并在信息憑條內部將不同的信息進行內部與外部的相互傳輸,在信息平臺內,完成不同的數據的傳輸,相比利用互聯網進行數據傳輸,其效率更高,準確性更好,并具有內部保密性。在該系統內部,不同的數據之間的交換都需要建立在不同的網點之上,即利用不同網點對區域內的數據信息進行采集處理,并配合使用外部信息進行比較分析,因此,網點主要功能在在于將不同的物流信息進行匯編,其處理的數據資料龐大,因此,目前內部有一定程度的因訪問量巨大而造成數據傳輸緩慢的問題。
2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