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9 08:56:15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高血壓治療建議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1 老年高血壓的特點
隨著社會老齡化,高血壓患病率隨年齡而遞增,我國老年高血壓的患病率已達38.2%~57%。老年高血壓有一定特點。
1.1 患者多合并有動脈硬化、外周血管阻力明顯增高,而心輸出量減少,多屬低腎素型高血壓。
1.2 常伴有心、腦、腎等靶器官的功能衰退,故高血壓致靶器官損害包括左室肥厚(LVH)、異位節律、冠狀動脈儲備減少均極常見,預后較差。
1.3 常合并糖、脂、尿酸代謝異常以及尿潴留(男性多見)、老年性癡呆等疾患。
1.4 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ISH)是老年高血壓的一種特殊類型,約占老年高血壓的50%,其發病機制、臨床表現、治療、預后等方面都有其獨立特征[2]。
2 療養院老年療養員高血壓罹患狀況
在療養院入住的療養員當中,老年高血壓占到很大的比例,本科室2006年7月至12月共有249名療養員入院,老年人(年齡>60歲)占155人,在155名老年療養員中,患高血壓病的72人,占46.5%,其中41人同時患有冠心病或糖尿病,占26.5%,37人存在血脂偏高,占23.9%。在上述患高血壓的療養員中,有31人入院時血壓仍未得到理想控制。
3 循證醫學臨床證據在老年高血壓治療中的指導作用
在療養期間,經治醫師對患高血壓療養員的治療中發現,應用經驗治療往往對血壓控制不夠理想,特別是收縮壓的控制。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根據不同類型,針對每位老年高血壓患者,我們從循證的角度出發,首先明確一個目標:治療的主要目的不僅僅使血壓降至正常水平,更主要的是最大限度地保護靶器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從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因此,從非藥物療法到各種藥物的選擇、聯合應用都參考了一些大樣本試驗結果和一些系統評價。
3.1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ISH)。根據老年ISH的特點,SHEP試驗、STOP試驗、ALLHAT試驗均表明利尿劑可顯著降低血壓并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SYST-EUR試驗、SYST-CHINA試驗表明鈣拮抗劑可顯著減少周圍阻力,改善動脈順應性,不影響電解質、血糖及血脂代謝,尤其適用于老年ISH。綜合各項EBM證據,老年ISH首選利尿劑或長效鈣拮抗劑,伴心力衰竭及腎病者宜用ACEI或ARB,伴心肌梗死者可用β受體阻滯劑及ACEI[3]。
3.2 老年高血壓合并冠心病。高血壓可促發冠心病,其機制尚不明確。JNC-VI報告指出:藥物降低血壓可有效降低心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并使腦卒中、冠脈事件發病率明顯降低。合并心絞痛者宜選用β受體阻滯劑和鈣拮抗劑,其中β受體阻滯劑用于勞力性心絞痛者,鈣拮抗劑多用于合并冠脈痙攣所致的變異性心絞痛者。合并心肌梗死者,在無禁忌癥時,應服用β受體阻滯劑及ACEI[4]。ISIS-IV及SAVE等大系列臨床試驗中,ACEI用于心肌梗死患者顯示出良好效應,心梗后長期應用可改善心室重構和降低再梗塞危險[4]。高血壓不是導致冠心病唯一危險因素,在控制血壓同時,擴冠治療及其他危險因素的干預也是必需的,比如調整血脂、治療糖尿病等。
3.3 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這類患者的降壓目標應該是
3.4 老年高血壓合并心律失常,包括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左室肥厚者總心律失常發生率和室性心律失常發生率均高于非左室肥厚者,Messerli[6]和Framingham[7]研究提示左室肥厚和室性心律失常發生存在正相關關系。研究證明CCB、β受體阻滯劑、ACEI在使左室肥厚逆轉同時可抑制室性心律失常的發生。
3.5 其他。改變生活方式,包括減輕體重、限鈉鹽、體力活動、戒煙限酒、改變膳食結構,對早期和輕度高血壓有肯定療效,是治療高血壓的基礎療法;無論是否合并慢性腎病,老年高血壓患者均應注意保護腎功能;繼發性高血壓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絕經期女性激素替代治療(HRT)有利于降低高血壓[8]。
在循證的基礎上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個體化治療,使得患高血壓的療養員有所受益,血壓得到了進一步的控制,31名入院血壓未理想控制的出院時27人血壓達標,占87%,療養質量提高。同時,治療中證據的積累也為以后的治療提供了更為科學、客觀的依據。
參考文獻
1李強.循證醫學臨床證據的產生、評價與利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2袁洪,楊侃.老年高血壓.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
3余振球,等.高血壓科疾病診療規范.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4劉國仗,胡大一,等.心血管藥物臨床試驗評價方法的建議.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8,26(1):57
5毛正寬.老年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及其臨床處理.實用糖尿病雜志,1995,5(1):14-16
6Misserli FH,Ventura HO,et al.Hypertension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increased ventricular ectopic activity in left ven tricu-lar hypertrophy. Am J Med, 1984,77:18-22
7LevyD,Anderson KM,et al.Risk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Am JCordial,1987,60:560-565
關鍵詞:中醫治療;原發性高血壓
中醫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幾點見解
吳藝( 廣東省高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廣東 高州 525200)
摘要:心血管系統的常見疾病之一就是原發性高血壓。筆者結合多年的臨床治療經驗,分析并探討了中醫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幾點見解。
關鍵詞:中醫治療;原發性高血壓
Abstract: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is one of the common diseases in primary hypertension. Combining years of clinical experience, the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hypertension with Chinese medicine points of view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primary hypertension
原發性高血壓是指主要表現為體循環動脈血壓升高并伴有或不伴有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綜合征,如不進行有效的控制,可對心、腦、腎等重要臟器造成損害,尤其以引起心血管疾病最為常見。
一、臨床資料
筆者于2010年06月至2011年06月對120例(男性71例,女性49例;年齡31~64歲,中位年齡50歲;病程1~8年,中位病程3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運用中醫理論進行治療,經過50天的治療,本組120例患者中,顯效78例,占65.0%;有效32例,占26.7%;無效10例,占8.3%;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1.7%。
經臨床藥理研究證實,運用中藥治療高血壓,在有效降壓的同時可對相關臟器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并且中藥的治療過程符合平穩降壓的原則,患者癥狀改善明顯且不良反應少。
二、對病因病機的分析
高血壓病一直被歸屬于中醫“眩暈”、“頭痛”范疇。并往往從“肝陽上亢”辨證,治療上多從“平肝潛陽”入手,使用大量“重鎮降逆”藥物,如龍骨、牡蠣、珍珠母、石決明等等。然而,在目前西藥控制血壓的效果越來越顯著,毒副作用越來越少的情況下,這樣的治療方法已越來越缺乏“用武之地”。更棘手的問題是,目前臨床大量高血壓患者無明顯頭痛、頭暈,甚至在血壓急性升高時亦無明顯自覺癥狀。因此,若一味墨守陳規,恐將陷入“無證可辨”的尷尬境地。高血壓患者多見于中年以后發病。此時,從中醫病機角度看,當為肝腎漸虧,即天癸漸衰,腎水不足,水不涵木。正如草木之無水涵養,則易枝干而葉枯。現代醫學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壁彈性的減弱可使動脈血壓升高,這與中醫學之“水不涵木”理論有一定的相似性。
綜上所述,同許多內科疾病一樣,高血壓病有著本虛標實的病機特點。但目前,隨著長效降壓西藥的廣泛臨床運用,出現高血壓急癥的概率已越來越小,因此中醫病機特點則愈發以“本虛”為主。而隨著精神心理因素與高血壓病的關聯性研究受到重視,中醫的“肝失疏泄”理論理應有更多“用武之地”。
三、對治療的見解
目前西藥六大類降壓藥物降低血壓療效已較確切。筆者認為,對于中醫藥降壓效果的臨床研究目前實際意義已不大。因此,需要我們重新思考中醫藥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切入點。對此,不妨從以下角度入手:①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長期服用西藥降壓藥物,雖然血壓可暫時控制,但“本虛”,即肝腎虧虛的病機根本卻依然存在。可發揮中藥療效持久且安全可靠的優勢,以圖“緩則治其本”,改善患者體質,促進陰陽平衡,方如杞菊地黃丸、六味地黃丸、一貫煎等。②對影響血壓波動危險因素的控制,中醫藥可以發揮積極作用。如長期失眠可造成血壓不穩,難以控制。從中醫病機的角度看,肝腎漸虧,尤其腎虛可致心腎不交,心失所養而夜寐欠安,此時,可在補益肝腎的基礎上,予交泰丸、酸棗仁湯、黃連阿膠湯等養心安神以助睡眠;長期的精神緊張、焦慮與血壓波動也有密切聯系,可予中藥疏肝解郁,如逍遙丸、柴胡疏肝散等以調節情緒。③部分降壓西藥雖然療效確切,但其副反應卻往往會使患者難以耐受而影響療效;CCB類藥物引起的肢體浮腫;利尿類藥物造成患者水液流失而引起類似中醫“陰虛”癥狀的一系列副反應。對此,中醫藥可加強相關的研究與實踐以期減少上述副反應。此外,對于靶器官的保護、對高血壓并發癥的預防,也可成為中醫藥治療高血壓的研究方向和重點。
四、結語
原發性高血壓病是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對于原發性高血壓,無論從病因病機亦或治療角度,都需要我們對中醫藥自身的特點及優勢有更準確的把握。在現代醫學對原發性高血壓降壓效果的研究進步明顯的前提下,是與現代醫學開展重復研究,還是轉變角度并尋找適合中醫藥發揮自身優勢的切入點,是我們需要思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晉庫根。中醫辨證分型治療原發性高血壓43例臨床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5)。
【關鍵詞】高血壓;自我監測血壓;藥物治療;依從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生活習慣不良、缺乏運動等因素,使得高血壓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原發性高血壓已經成為一種全球性疾病,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藥物治療通常是一個長期過程,為了有效的控制患者血壓,降低高血壓引發的一些靶器器官損傷,要提高患者對醫囑的執行程度,即藥物治療的依從性[1]。本文旨在探究高血壓患者進行自我監控血壓對于藥物治療的依從性的重要影響,為臨床提高參考,具體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取我縣人民醫院2009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70例高血壓患者。
1.2方法采取問卷調查法。由專門的護理人員負責進行,在患者入院后第1d指導幫助患者完成問卷填寫。問卷是在向專家學者咨詢、文獻參考、抽樣調查征詢等基礎上進行設計、修訂完成。問卷的內容有患者基本情況、血壓自我監測、藥物治療的依從性情況。調查問卷發放80份,回收74份,有效問卷70份,合格率是94.59%。
1.3藥物治療的依從性評價標準包括四個問題:①你有時是否會忘記吃藥?②你是否偶爾會不注意按時吃藥?③你感覺癥狀出現改善時,是否有停止吃藥?④你服藥后感覺癥狀加重時,是否有停止吃藥?選擇“是”記作“0”分,選擇“否”記作“1”分,最后計算總分,4分表示患者藥治療的依從性佳,0-3分表示不佳。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5.0 for Windows統計分析軟件進行檢驗與Logistic回歸分析。
2結果
2.1高血壓患者的藥物治療的依從性調查結果70例高血壓患者中,22例患者的藥物治療的依從性為佳,占31.43%。具體情況見表1。
2.2患者基本情況在70例調查對象中,男34例,占48.57%,女36例,占51.43%;年齡24-85歲,平均年齡(66.75±9.83)歲,
經檢驗,發現患者年齡、接受教育的程度和藥物治療的依從性存在統計學聯系,即年齡≥61歲、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的患者,藥物治療的依從性越佳。
2.3患者血壓自我監測情況70例高血壓患者中,家中有血壓計患者45例,占64.29%,無血壓計患者25例,占35.71%,會測量自身血壓患者33例,占47.14%,不會患者37例,占52.86%,每天定期監測血壓患者21例,占30.00%,未每天定時監測血壓患者49例,占70.00%,具體情況見表2。經檢驗,結果表明患者家中有無血壓計、是否每日定時監測血壓和藥物治療的依從性存在統計學聯系。即患者家中備有血壓計。每日能夠定時測量血壓的患者,其藥物治療的依從性佳。
2.4藥物治療的依從性影響因素多因素分析對上述研究的單因素進行篩選,將影響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的依從性的單因素應用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分析,最終的結果表明,結束教育的程度越高、每日定時測量血壓的患者,其藥物治療的依從性越佳。
3結論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是動脈血壓出現持續增高,隨著人們工作、生活壓力不斷增大,加上生活習慣改變,高血壓發病率呈日益上升趨勢。高血壓同時也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及致死原因,會影響患者腦、心、腎等重要功能臟器的結構和功能,已經成為一種嚴重威脅到人類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的疾病[2]。
藥物治療是高血壓主要的治療方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患者服藥依從性直接影響到藥物治療效果。本文研究中高血壓住院患者中,藥物治療依從性佳的患者占31.43%,表明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的依從性不佳,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需引起重視。高血壓患者的藥物治療的依從性影響因素非常的多,主要是患者個人情況、藥物的特性及醫患關系等,本文探究高血壓患者血壓自我監測對服藥依從性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患者每日定時監測血壓,能夠有效提高提患者的服藥依從性,這和許多文獻的研究結果相符[3]。因為很多高血壓患者沒有比較明顯的癥狀,通常在感覺血壓不高時認為可以自行減少藥物用量、服藥的次數或者停藥,每日定時測量血壓,結果比較客觀真實,能夠讓患者清楚了解掌握自身血壓是否被有效控制,從而督促患者認真執行醫囑,提高藥物治療依從性。若血壓監測結果為高值,即便患者的自我感覺較好或者癥狀基本消失,也可督促患者及時服藥;若患者服藥之后,血壓監測結果提示血壓在正常范圍內,說明藥物治療有效,患者能認識到藥物治療重要性,增強了患者堅持藥物治療的信心;若患者服藥之后,血壓監測結果仍比正常值高,提醒患者要及時就醫,盡快調整治療方案[4]。通常,大部分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都是在院外完成,定期監測血壓主要是患者及其家屬完成。所以患者家中是否有血壓計,會不會監測血壓可能會影響患者服藥依從性。所以,高血壓患者家中需要備有血壓計;同時醫護人員指導幫助患者及其家屬掌握正確血壓監測方法,并囑咐督促患者定期監測血壓。本文研究結果表明患者接受教育的程度影響到藥物治療的依從性。患者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其藥物治療的依從性越佳。可能是因為接受的教育程度越高,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掌握及正確理解程度越好,從而服藥依從性越佳。所以,在臨床中,醫護人員要對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更加重視,做好健康宣教,讓患者充分了解疾病,養成良好的習慣[5]。
總之高血壓患者定期進行血壓自我監測,可以根據血壓監測獲得結果,提高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提高治療效果,改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高學芳.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病人治療依從性和血壓控制的影響[J].中華腹部疾病雜志,2009,6(1):61-63.
[2]沈月秀,張惠峰,陳蕓,沈林英,王芳.家庭自我血壓監測對社區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1,31(8):146-147.
[3]MoriskyDE,GreenLW,LevineDM.Concurrent andpredictive validity of asel-f report ed measure of medication adherence.MedCare,2010,24(1):67.
原發性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腦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導致人類死亡的常見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研究表明[1]控制血壓可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可減少35%~40%的腦卒中事件,20%~25%的心肌梗死,超過50%的心力衰竭。除生活方式的改善之外,目前高血壓主要依靠口服藥物治療,有調查顯示在高血壓人群中,服藥率僅為24.8%,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的只有5.8%[2]。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差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其影響因素涉及患者自身,治療和干預等多個方面,直接影響患者病情的發展個治療效果,現將健康教育對高血壓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做一綜述。
1 影響高血壓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因素
1.1 患者個體的因素
1.1.1 年齡和教育程度 陳首英等[3]在針對門診高血壓患者的調查中得到如下結論:年齡越大,服藥依從性越好。朱大喬登[4]在住院治療患者中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年齡>55歲,受教育程度高者,服藥依從性好。國內針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進行的調查表明,隨年齡和受教育程度的增加,高血壓患者按醫囑服藥的程度也相應增加[5]。因此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及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患者對自身健康的重視程度會提高,服藥的主動性相應增加。黃加慶等[6]調查結果顯示,住院患者出院后,出院帶藥服藥不依從者以農村患者和中小學文化程度者多見。
1.1.2 血壓知識的掌握程度 郜玉珍[7]通過對山西省1940例高血壓患者應用結構式問卷和臨床觀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隨機分層抽樣調查結果表明,患者服藥依從性和其高血壓知識掌握程度呈正相關,而高血壓知識掌握程度又與患者受教育程度密切相關。這提示患者的高血壓健康知識,越多越易配合治療用藥,同時也說明患者獲取此類知識主要受自身文化水平限制,文化水平越高,獲取知識的渠道越多,對疾患者是越深入,服藥依從性越好。
1.1.3 入情況 收入的多少,對高血壓藥物治療的依從性呈雙相關。上海市部分社區進行的包括1565例患者調查顯示,經濟條件好的與差的患者組服藥依從性較好,而經濟條件居中者,藥物治療依從性差[5]。
1.1.4 在職情況 在職高血壓患者較退休患者藥物依從性好,可能與以下幾點因素有關[8],①在職者較非在職者收入相對高,有條件用藥;②在職在看病就醫相對容易,接受醫護人員有關高血壓知識宣教機會也多;③在職者追求高質量的生活,關注血壓控制效果,因為良好的健康狀況是連續工作的前提條件。因此退休的高血壓患者是遵醫用藥的弱勢群體,醫務人員應多關注,盡量為他們創造就醫環境加強健康教育。
1.1.5 血壓監測情況 在對患者進行的的問卷調查中發現,家中有血壓計,每天定時測量血壓者,服藥依從性好[4],經常測量血壓是患者注重自身血壓變化的一種健康行為,它必然會影響到用藥。不定期測量血壓的患者,可能對控制血壓的重要性認識不是及缺乏高血壓的相關知識,此再次提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1.6 患者的病情及主觀感受 患者的病情及主觀感受對于服藥的依從性有一定的影響,病程長者,服藥依從性高,可能與因為病程較長,來院就醫的次數越多,接受醫務人員健康教育的機會多一些,有關高血壓知識也會增多。在生活感受方面,生活水平高的患者生活滿意程度高,較生活滿意程度低的患者更注意高血壓的控制,依從性更好[8]。
1.2 治療及干預因素
1.2.1 口服降壓藥的種類 用藥種類越多,每日用藥次數越多,越復雜,病程越長,服藥依從性越低。
1.2.2 藥物不良反應或血壓控制不佳,藥物不良反應多有胃腸道反應及神經系統反應;惡心、嘔吐、頭暈。
2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預防控制高血壓病的基礎和前提。通過健康教育可使患者掌握基本的用藥知識及藥物不良反應,認識藥物治療的重要性,這些對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堅持用藥,提高服藥依從性是有益的。
2.1 護理干預
由經過培訓的專職護士進行一對一的健康指導,內容包括什么是高血壓,高血壓的誘因和危害性,血壓的正常范圍與異常,飲食要求及目的,運動時的注意事項,堅持用藥及用藥注意,血壓與體重監測的目的及方法,各類并發癥的防治,吸煙飲食對高血壓的影響等保健知識,結果發現接受健康教育后,從飲食控制、遵醫用藥、合理運動、自我檢測、戒煙限酒、定期檢查等六方面明顯好于對照組。帳淑風等[10]通過健康教育、飲食運動、服藥等教育措施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干預。結果發現干預組200例患者中,按時服藥168例,需提醒服藥32例,按時服藥率100%。對照組196例,按時服藥41例,提示干預服藥73例,按時服藥率58.2%。兩組服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社區干預 戴俊明[5]通過醫生培訓,社區專題講座,組建高血壓俱樂部,提供免費的血壓測量等方式進行社區干預,并以Morsisky-Green測評表進行高血壓患者藥物依從性評分(CPAT)通過問題回答評定①你是否有忘記服藥的經歷?②你是否有時不注意服藥?③當你自覺癥狀改善時,是否曾停藥?④當你自覺癥狀更壞時,是否停藥?4個問題均為“否”為依從性佳,否則為不佳。結果表明干預后CPAT佳的比例提高顯著,由干預前31.1%增加到49.6%,血壓控制正常率干預前為26.1%,干預后為32.8%。通過社區干預,進行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進行授課,并發放《高血壓自我管理指南》,成立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指定醫務人員,提供聯系電話,接受咨詢的方法進行社區干預。結果發現高血壓患者的健康狀況,6個月內看病次數,血壓控制情況明顯好轉。
3 小結
通過健康教育,能明顯提高患者對高血壓藥物認識,獲取更多的有關高血壓知識,了解高血壓的危害,提高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更好的控制血壓,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為國家節約醫療資源,減輕家庭負擔。
參 考 文 獻
[1] 范維琥,蔡遒繩.高血壓//陳灝珠.實用內科學.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1525-1544.
[2] 肖慧敏,姜小鷹.高血壓病人治療依從性與社會支持的調查分析.中華護理雜志,2003,38(12):969-970.
[3] 陳首英,尹博英,李貞潔,等.影響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因素調查.高血壓雜志,2003,11(5):486-488.
[4] 朱萬喬,毛紅娟,何丹丹,等.高血壓患者自我監測血壓對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影響.中華護理雜志,2004,39(8):581-583.
[5] 戴俊明,傅華.社區高血壓病人個體特征與藥物治療依從性關系研究.中國公共衛生,2002,18(1):15-16.
[6] 黃加慶,鄭玉仁,等.高血壓病實用降壓藥物的流行病學研究.中國誤診學雜志,2002,2(3):366-368.
[7] 郜玉珍,程金蓮,楊志明,等.對高血壓病患者服藥依從性調查.中華護理雜志,2002,37(10):774-775.
[8] 陳愛萍,褚德發,王小男,等.住院高血壓患者遵醫用藥和生活方式的調查.中華護理雜志,2004,39(9):660-662.
【關鍵詞】健康教育;高血壓;治療依從性
Health education on hypertension treatment compliance
Liu Qiang(Shifang City Center Health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etwork, 6184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ealth education on hypertension treatment compliance result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methods to analyze our hospital's clinical data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ccording to its health education b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of 500 cases and health education group of 500 cases. The results of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treatment complianc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 hypertension; treatment compliance
高血壓是目前流行最為廣泛的心血管疾病,其是誘發冠心病、腦卒中及腎衰竭等疾病的高危因素[1 2]。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習慣的改變,高血壓的發生率呈現明顯增高的趨勢。健康教育在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逐漸得到了廣泛的開展,本研究通過對我地區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情況進行觀察和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地區2009年1月-2011年1月高血壓患者1000例作為本次觀察對象,其中男性650例,女性350例,年齡57歲-80歲,平均年齡65.5±16.0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10例,高中或大專450例,大學及以上240例,職業類別:體力勞動者525例,腦力勞動者475例。病程2年-30年。吸煙史者430例,飲酒史者500例。所有高血壓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參與本次研究,依據是否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將其分為對照組500例和健康教育組500例,兩組患者性別構成、年齡分布、文化程度、職業類別、吸煙史、飲酒史等一般資料建立數據庫,計數資料通過卡方檢驗分析,P>0.05,提示本次研究結果兩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 高血壓患者服藥治療,不對患者治療和日常生活實施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組:首先對高血壓患者個人病情特點進行觀察和分析,制定相應的健康教育方法,主要從增強患者對高血壓疾病認識,加強服藥依從性,鼓勵建立正確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培養患者樂觀向上的心態,加強患者進行自測血壓,隨時掌握自己病情的變化。
1.3 觀察指標
1.3.1觀察兩組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變化情況:高血壓患者用藥依從性:主要包括高血壓患者服藥經歷、服藥重視程度、是否停藥等狀況;高血壓患者運動依從性:主要包括高血壓患者作息規律、運動適度情況;高血壓患者生活、飲食依從性:主要包括高血壓患者戒煙限酒、心理狀態、飲食攝入類別等情況。每項總分30分,分數越高依從性越好。
1.3.2 觀察兩組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效果:血壓控制情況標準 優:舒張壓下降10mmHg以上,且到達正常范圍之內或者舒張壓未下降卻正常;良:治療后舒張壓較治療前下降10-19mmHg,但是未達到正常范圍或收縮壓較治療前下降30mmHg以上,差:血壓下降未達到以上標準。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3.0建立數據庫,計量資料通過t檢驗,計數資料通過卡方檢驗分析,P
2 結果
2.1 兩組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變化情況的比較(如表1)
表1兩組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變化情況的比較
2.2 兩組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效果的比較(如表2)
表2兩組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效果的比較
3討論
我國的高血壓具有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殘疾率高的“三高”特點,并且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服務投入不足,會加重患者對于高血壓疾病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點[3 4]。提高高血壓患者對于疾病知識的知曉和服藥依從性,從而徹底控制其發病率,成為治療高血壓的重要環節[5]。本研究通過對高血壓患者實施健康教育,主要內容如下:(1)從患者納入本研究開始,對患者和家屬個人情況進行觀察,收集患者及家屬對高血壓知識的理解程度,有針對性的制定健康教育計劃。(2)向患者介紹高血壓的發病機理,臨床治療藥物,藥物的不良反應和相互作用,預后注意事項。(3)督促患者建立其良好的服藥習慣,走出服藥誤區,對于發病即服藥,不發病不服藥的錯誤思想進行糾正,著重講解血壓波動的因素和規律服藥的有效性。(4)指導患者有規律的安排作息時間,保證7-8h/d充足的睡眠,在患者身體條件允許的條件下進行合理的運動,通過步行、慢跑及太極拳,體重超重者適量增加運動次數。堅決戒酒、戒煙。飲食上注意減少鹽的攝入,多吃韭菜、芹菜等高纖維食物。(5)高血壓患者的發病往往與其不良的心理情緒密切相關,患者煩躁、憂郁、疑慮、悲觀、恐懼心理均可能導致高血壓發病和加重,耐心的和患者探討病情的發生、發展過程,多于患者談論一些與病情的無關的、患者感興趣的話題,淡化患者不良心理狀態,使患者感覺到自己受到重視,增加與患者溝通。本研究通過健康教育明顯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對于血壓控制效果較為明顯。
參考文獻
[1] 董蘭,吉方正,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觀察及健康教育.青海醫藥,2008,38(9):85.
[2] 周麗明,粱小敏,健康教育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中國醫藥指南,2008,6(6):57-58.
[3] 陳曦,馮艷敏,謝富明,健康教育和飲食禁忌教育對降壓散治療高血壓病的療效和服藥依從性的影響.河北中醫,2008,30(12):1331-1332.
關鍵詞:治療依從性;原發性;高血壓;心腦血管事件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5-0090-01
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的有效控制能夠有效避免各種并發癥的出現同時還能夠控制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本文通過分析探討河南焦作市第四人民醫院收治的 136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不同治療依從性對于心腦血管事件的影響分析 ,希望能夠進一步改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依從性 ,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了 2009年 5月至 2011年 4月期間本院收治的 13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 69例 ,女 6例 ,年齡 29~78歲 ,平均 54.2歲?全部患者均根據原發性高血壓診斷標準被確診 ,排除繼發性高血壓的患者 ,排除存在嚴重的心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的患者 ,排除其他不適宜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
1. 2 方法 全部患者在入院后均應用 12.5 mg的氫氯噻嗪以及 10 mg的依那普利進行治療 ,用藥 1次/d?然后根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用藥表現將其劃分為依從組和不依從組 ,其中 ,依從是指患者依照醫囑進行治療 ,用藥的時間累計達到了整體用藥時間的 80%,其他為不依從?本研究中 ,依從組患者共 59例 ,不依從組共 77例?平均每隔 30d對患者進行一次隨訪 ,連續隨訪 20個月 ,了解患者的血壓狀況以及對心腦血管事件進行記錄?
1. 3 觀察項目 臨床觀察的相關項目主要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身高?體重?血壓以及心腦血管事件?其中血壓的測量應當在每日上午的八點至九點之間進行 ,在測量血壓前 15 min內患者應當停止吸煙 ,靜坐休息 10 min后再進行血壓測量?患者在治療前的第 15 d應當測量 3次非同日的血壓 ,然后計算出平均值作為治療前的血壓值 ,注意測量時應當保證每次測量的均為患者的同一側手臂?心腦血管事件主要包括猝死?心力衰竭?腦梗死等不良事件?
1. 4 統計學方法 運用統計學方法借助 SPSS14.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 ,其中計量資料的處理結果通過 -x±s來表示 ,t檢驗,卡方檢驗 ,P
2 結果
2. 1 依從性狀況 136例患者中的依從組的 59例患者在治療 12個月后對于血壓水平不低于 140/90 mmHg,或者收縮壓下降幅度低于 30 mmHg,舒張壓的下降幅度低于 10 mmHg的患者的患者將氫氯噻嗪的應用量增加到了 25 mg,而不依從組中的部分患者則自行停藥?更改藥量或者應用了其他種類的降壓藥物?
2. 2 治療結果 經過連續 20個月的隨訪 ,依從組患者的收縮壓同基線值相比下降了 (18.8±21.5) mmHg,不依從組下降了 (7.2±7.9) mmHg,依從組患者的收縮壓改善效果明顯優于非依從組 ( P
2. 3 心腦血管事件 在隨訪過程中 ,依從組有 1件非致死性心腦血管事件發生 ,不依從組有 5件非致死性心腦血管事件以及 1件致死性心腦血管事件發生 ,依從組的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不依從組 ( P
3 討論
最近幾年來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轉變 ,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數量在不斷增加 ,加之人們對高血壓缺乏知曉 ,治療意識較差 ,使得高血壓的控制率一直較低 ,進而使得同原發性高血壓相關的各種疾病的發病率以及致死率一直居高不下 ,嚴重影響到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生命安全?當前我國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數量已經達到了上億人 ,而知曉率僅在四分之一左右 ,控制率則僅為 3%左右 ,為了更有效地幫助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 ,本文通過對不同治療依從性對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臨床心腦血管事件發生情況進行探討發現 ,依從組患者的血壓控制效果明顯由于不依從組 ,依從組的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為 1.69%(1件 )也明顯低于不依從組的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 7.79%(6件)?由此可見 ,較高的依從性有利于高血壓的控制并且能夠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相關醫療單位以及社區在以后的高血壓控制及治療中應當特別注重加強對患者的醫療知識宣傳普及 ,讓患者認識到高血壓的危害以及遵從醫囑治療的重要性,進而做到積極配合醫囑治療,依從醫囑用藥?
【關鍵詞】 治療依從性;原發性;高血壓;心腦血管事件
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的有效控制能夠有效避免各種并發癥的出現同時還能夠控制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本文通過分析探討河南焦作市第四人民醫院收治的 136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不同治療依從性對于心腦血管事件的影響分析 , 希望能夠進一步改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依從性 , 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 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了 2009年 5月至 2011年 4月期間本院收治的 13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 其中男 69例 , 女 6例 , 年齡 29~78歲 , 平均 54.2歲。全部患者均根據原發性高血壓診斷標準被確診 , 排除繼發性高血壓的患者 , 排除存在嚴重的心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的患者 , 排除其他不適宜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
1. 2 方法 全部患者在入院后均應用 12.5 mg的氫氯噻嗪以及 10 mg的依那普利進行治療 , 用藥 1次/d。然后根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用藥表現將其劃分為依從組和不依從組 , 其中 , 依從是指患者依照醫囑進行治療 , 用藥的時間累計達到了整體用藥時間的 80%, 其他為不依從。本研究中 , 依從組患者共 59例 , 不依從組共 77例。平均每隔 30d對患者進行一次隨訪 , 連續隨訪 20個月 , 了解患者的血壓狀況以及對心腦血管事件進行記錄。
1. 3 觀察項目 臨床觀察的相關項目主要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身高、體重、血壓以及心腦血管事件。其中血壓的測量應當在每日上午的八點至九點之間進行 , 在測量血壓前 15 min內患者應當停止吸煙 , 靜坐休息 10 min后再進行血壓測量。患者在治療前的第 15 d應當測量 3次非同日的血壓 , 然后計算出平均值作為治療前的血壓值 , 注意測量時應當保證每次測量的均為患者的同一側手臂。心腦血管事件主要包括猝死、心力衰竭、腦梗死等不良事件。
1. 4 統計學方法 運用統計學方法借助 SPSS14.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 , 其中計量資料的處理結果通過 -x±s來表示 , t檢驗, 卡方檢驗 , P
2 結果
2. 1 依從性狀況 136例患者中的依從組的 59例患者在治療 12個月后對于血壓水平不低于 140/90 mmHg, 或者收縮壓下降幅度低于 30 mmHg, 舒張壓的下降幅度低于 10 mmHg的患者的患者將氫氯噻嗪的應用量增加到了 25 mg, 而不依從組中的部分患者則自行停藥、更改藥量或者應用了其他種類的降壓藥物。
2. 2 治療結果 經過連續 20個月的隨訪 , 依從組患者的收縮壓同基線值相比下降了 (18.8±21.5) mmHg, 不依從組下降了 (7.2±7.9) mmHg, 依從組患者的收縮壓改善效果明顯優于非依從組 ( P
2. 3 心腦血管事件 在隨訪過程中 , 依從組有 1件非致死性心腦血管事件發生 , 不依從組有 5件非致死性心腦血管事件以及 1件致死性心腦血管事件發生 , 依從組的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不依從組 ( P
3 討論
最近幾年來 ,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轉變 , 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數量在不斷增加 , 加之人們對高血壓缺乏知曉 , 治療意識較差 , 使得高血壓的控制率一直較低 , 進而使得同原發性高血壓相關的各種疾病的發病率以及致死率一直居高不下 , 嚴重影響到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生命安全。當前我國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數量已經達到了上億人 , 而知曉率僅在四分之一左右 , 控制率則僅為 3%左右 , 為了更有效地幫助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 , 本文通過對不同治療依從性對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臨床心腦血管事件發生情況進行探討發現 , 依從組患者的血壓控制效果明顯由于不依從組 , 依從組的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為 1.69%(1件 )也明顯低于不依從組的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 7.79%(6件)。由此可見 , 較高的依從性有利于高血壓的控制并且能夠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相關醫療單位以及社區在以后的高血壓控制及治療中應當特別注重加強對患者的醫療知識宣傳普及 , 讓患者認識到高血壓的危害以及遵從醫囑治療的重要性, 進而做到積極配合醫囑治療, 依從醫囑用藥。
[關鍵詞]社區;高血壓管理;藥物治療
[中圖分類號]R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09)11-0274-02
高血壓是全球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我國高血壓病的發病率增長速度較快,預計目前中國的高血壓患者接近1.6億。國內外經驗表明,控制社區防治高血壓最有效的方法是規范高血壓管理。為進一步開展有針對性的高血壓預防控制工作,我們對上海市康健社區高血壓管理重點一組對象在2007~2008年度在管理過程中的用藥情況進行了調查,以了解社區高血壓管理中藥物指導工作的現狀,完善社區高血壓規范化管理方案。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對2007~2008年上海市徐匯區康健街道社區內282名高血壓管理重點一組對象進行調查。
1.2 方法:應用中智防保管理軟件(中智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系統防保管理軟件,高血壓分組管理,版本號:2.4.0.0),采用對相關高血壓管理數據回顧分析,對2007~2008年上海市康健街道內高血壓重點管理對象(一組)的用藥種類、用藥變化與控制情況的年度評估(優良、尚可、不良)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
1.3 統計學處理:全部資料經核對無誤后,由專業人員采用Excel 2000軟件建立數據庫,應用SPSSl1.5進行統計分析,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高血壓管理重點一組對象(282)例,其中規律服藥治療者例(274)例,按其國產復方制劑單藥治療、ARB或ACEI類藥物、CCB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類藥物、中藥制劑、利尿劑、聯合用藥分七類,各類藥物服藥人數及分布比例見下表1。
2.2 一個管理年度(2007~2008年)內高血壓用藥有無變化與管理對象年度評估(優良、尚可、不良)的之間的關系見表2。
表2分析:χ2=4.566,P=0.102(>0.05)。
高血壓重點一組管理對象用藥變化與控制情況的年度評估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高血壓重點一組管理對象用藥變化與控制情況的年度評估之間無關聯影響。
3 討論
高血壓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是腦卒中、冠心病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美國成年人在1988~1991年患病率約為25%,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分別為25%、55%和29%[1]。我國第3次全國高血壓抽樣調查發現,高血壓患病率為11.26%,與1979~1980年相比,10年間患病率增加了25%,控制率為4.1%;并進一步揭示了我國高血壓的三高(高患病、高致殘、高死亡)、三低(低知曉、低治療、低控制)、三不(不規律服藥、不難受不吃藥和不愛吃藥)的特點[2]。目前上海已進入老齡化城市的行列,社區≥35歲人群的高血壓患病率高,預防與控制高血壓病是控制心腦血管疾病流行的重要任務。高血壓人群綜合防治對減少人群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水平,增加高血壓患者的治療率、控制率、減少心血管病急性事件的發生和死亡均有效果[3]。對高血壓患者而言,能否堅持持續規律的治療是影響高血壓預防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
康健社區地處徐匯區,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區,我社區目前高血壓規范管理率(高血壓分組管理)達到50%以上。我們在本次調查中調查發現,我社區高血壓重點一組管理對象282名,其中274人通過服用藥物進行治療,即有97.16%的患者能堅持規律服藥治療,說明通過規范管理,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危害和堅持規律治療重要性有了一定認識。對這274位服藥患者所服藥物統計發現,復方類,ACEI或ARB類,鈣通道阻滯劑是使用前三位的抗高血壓藥物,分別為35.77%,30.66%,19.71%.其中ACEI或ARB類與鈣通道阻滯劑的高使用率與目前高血壓防治指南相符。
同時分析了一個管理年度(2007~2008年)內高血壓用藥有無變化對管理對象年度評估的影響,結果顯示管理年一年內用藥有(無)變化者的控制情況:優良、尚可、不良分別占31.22%(45.90%)、28.96%(22.95%)、39.82%(31.15%)。經統計學檢驗,高血壓重點一組管理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結合治療;業余條件;高血壓病
Analysis of 65 Cases of Integrativ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in Amateur Conditions
WU Yun-qian
(Shanxi Province Qi Coun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Jinzhong Shanxi 030900,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social life of adverse factors, such as high blood pressure of the population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Long-term drug therapy to patients also brought heavy pressure on spirit, a lot of drugs to patients body itself has enormous damage, the western medicine side effect is bigger, and the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cuses on body adjustment,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is not obvious, but 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both can play the speed of the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f western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can regulate body functions, this paper selected 65 cases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s not a professional treatment of medical conditions, bu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amateur, improved living conditions, physical exercise, method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patients, the effect is remarkable, has achieved satisfactory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Integr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with the treatment; Amateur conditions; hypertension
眾所周知,目前高血壓是醫學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病癥,發病嚴重時時刻威脅著患者的健康,而最主要的治療手段就是藥物治療,但是在治療高血壓的同時,藥物也會對身體帶來其他的藥物損害。如何在業余條件下既可以避免藥物對身體帶來的傷害,又能有效的治療病癥,在上個世紀中期開始,有關這方面的專家就開始了研究,通過相關的研究發現,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在本文中選取的65例高血壓患者臨床治療的情況看來,療效已達到預期效果。現總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收集的近兩年內高血患者的信息,患者大多來源于本單位、以及熟悉的人群,以便及時掌握患者的治療與恢復情況,以及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所選取的患者都是病情較輕的,采用中西醫結合結合治療,先后有65例高血壓患者進行了治療,治療效果顯著,不但緩解了患者疾病的痛苦,也減輕了治療過程中藥物帶來的巨大的副作用,從而提高了患者生命的質量。65例高血壓患者,其中男57例,女8例。
1.2診斷標準 在西醫診斷中,其標準參考是根據國際高血壓聯盟制定的診斷方法作為標準的,當中規定高血壓收縮程度≥140 mmHg,或者舒張壓≥90 mmHg。《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是中意診斷的標準。其中這65例高血壓中,20例肝陽上亢型,主要癥狀為主癥眩暈、次癥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夢、耳鳴等。18例痰濕壅盛型、主癥眩暈、頭重如蒙、次癥胸脘滿悶、惡心欲嘔等。16例氣虛血瘀型、主癥頭暈目眩、或頭痛如刺、胸悶痛、心悸、手足麻木等。6例氣陰兩虛型主癥眩暈,耳鳴等。
1.3方法 醫療小組由本單位的醫師和護士共4人組成,根據高血壓患者的病情程序和心理狀態等有關情況做出相應的治療方案。并對患者的治療情況做好詳細的記錄。其中中醫診斷方法是:肝陽上亢型處方:黃芩、炒杜仲、炙甘草、天麻、山梔子各10 g,川牛膝、益母草、桑寄生、鉤藤(后下)、石決明(先煎)、白芍各30 g。痰濕壅盛型處方:炙甘草、天麻、陳皮、竹茹各10 g,法半夏、白術、茯苓、澤瀉、枳實、荷頂、丹參各15 g,粉葛30 g。氣虛血瘀型處方:當歸、川芎、柴胡、白術、陳皮、桃仁、甘草各10 g;黃芪、黨參各30 g,生地、赤芍各15 g,升麻6 g。氣陰兩虛型處方:五味子、炙甘草各10 g,玉竹、石斛各15 g,桑寄生、夜交藤、粉葛、麥冬各20 g,太子參、黃芪、丹參各30 g。這必須要用煎餅濃用煎藥機濃煎,每劑取汁大概是450 mL,如果封袋,那就是沒袋要封150 mL,在服用時候,1袋/次,3次/d,1劑/d,3~5 w為1個療程。
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利用業余時間治療,不耽誤工作或者學習,如每日早晨的氣功、太極拳等體育鍛煉,晚上同樣的事情,或者飯后漫步,夜晚早息,調整作息時間,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本研究選取的65例高血壓患者年齡>40歲的9例,21~32歲的56例,因為本研究中年齡較小的占患者的大多數,因此,以高血壓病分期標準(根據全國心血管疾病會裁所規定么標準) 來區分, 可以分為2期,第1期56例,占87.4%,其中,第1分期總人數的70.6%,第2分期占16.7%,第2期9例占12.5%
2結果
高血壓是目前臨床中多見且難以治愈的病癥,在業余條件下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比依賴藥物治療更有助于保證患者的身體健康,并且取得顯著的效果。在本研究中得到結果,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中根據高血壓分期標準分期治療,能夠更明顯的觀察到治療的效果。從以上65例患者分期治療的結果中可以看出,高血壓在第1期治療要比第2期效果更好。并且第2期都以中度治療為主,治療效果不明顯,也沒有完全治愈的患者。中西醫結合的優勢在于:發揮中醫治病求本,改善癥狀,減少并發癥,減少西藥用量,降低副作用等積極作用,克服中藥降壓效果慢、幅度小等不足,取西藥降壓迅速,控制緊急病情之優勢。
3討論
高血壓嚴重危害著現代人類的生命健康,并且發患者群的年齡越來越低,相應的并發癥也越來越多,如何有效的治療高血壓,保證人類的健康不受病毒的侵害,單純的依賴藥物是遠遠不夠的。
65例高血壓患者通過在業余條件下,進行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后,有明顯的改善效果,尤其第一期較為明顯,在1個療程后,第1期56例患者中有明顯效果的就有48例,占73.1%。通過治療前后血壓情況的對比得出,血壓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且是在業余條件下進行治療,既不耽誤工作和學習,尤其對于年齡較小的,正是工作和學習離不開的人群,這種治療方法是最佳的。
在業余條件下進行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要想達到預期的效果,必須在患者的積極配合下進行,解除患者的疑慮,提高患者對治療方式的認識,合理安排并遵守醫生制定的治療方案,調整不不規律的作息時間,早日恢復身體健康。
4總結
辨病治療是西醫的原則,辨證施治是中醫的特點,而中西醫結合則應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兩者不可偏廢。①對高血壓病的辨證論治是中西醫結合的“二級診斷”模式,療效仍以高血壓病某一階段的"對癥"治療效果為主,遠未達到“對病”診治的深度,應提倡對高血壓病首先辨病(診斷和鑒別診斷)、分期(根據有無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分3期);②再進行中醫辨證分型,辨證施治;再次是發現病證之間、分期與分型之間的內在聯系;③從中醫的角度來認識高血壓病總的發病機制。利用中西醫結合研究成果來辨證,對于補充或豐富傳統中醫辨證,在高血壓病的中醫辨證分型與西醫實驗室指標之間搭起一座橋梁,在一定程度上為中醫的辨證分型提供客觀依據。中西醫結合的優勢在于:發揮中醫治病求本,改善癥狀,減少并發癥,降低副作用等積極作用,克服中藥降壓效果慢、幅度小等不足,取西藥降壓迅速,控制緊急病情之優勢。
參考文獻:
[1]錢岳年,陳德芬,吳惠敏.在業余條件下進行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65高血壓病[J].人民軍隊,2010,33(11):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