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統計學及其基本概念優選九篇

時間:2023-08-10 17:00:48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統計學及其基本概念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第1篇

(一)培養學生的興趣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所以,在統計教學中,要考慮理論知識的適度、夠用,而不刻意追求理論體系的完整。要強調統計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統計基本技能的訓練,注重提高學生運用基本理論和方法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語言表述上,力求簡明、通俗、易懂,把概念表述準確、完整,便于學生理解、掌握。同時,將統計知識與計算機知識融為一體,讓復雜難懂的統計理論和方法變得簡單、快速、準確。將反映國計民生的最新統計數字放在恰當的地方與教材內容緊密結合,讓學生感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的豐富多彩,國家變化的日新月異。這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科學設置教學內容統計的目的是認識社會經濟現象總體的數量方面,從中發現帶有規律性的東西。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統計需要做一系列的工作。統計課的教學內容就是按照統計工作過程的每個階段來安排的: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描述、統計推斷、統計分析和數據積累。其中,統計設計和統計數據積累理論性較強,原則上讓學生知道“是什么”、“怎么做”就行了。而對于統計調查、統計整理這兩部分,內容雖然多,但容易理解,可以簡單講解,讓學生多看,借此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統計描述、統計推斷、分析這幾部分內容,要在學生對統計基本概念準確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系統講解。搜集統計數據的過程又稱為統計調查,就是圍繞統計指標及其體系搜集統計數據,特別是原始數據。主要方法包括直接觀察法、報告法、采訪法、郵寄法和實驗設計調查法。統計整理,即對調查資料進行加工匯總。統計調查所獲得的資料往往是分散的、不系統的原始資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統計調查所獲得的資料進行科學的整理,并通過合適的形式把這些整理結果表述出來。具體來說,統計整理是根據統計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對統計調查所得到的原始資料進行科學分類、匯總,或對已初步加工的資料進行再加工,使之系統化、條理化,成為能夠反映現象總體特征的綜合資料的工作過程。統計整理主要講方法,包括分組、匯總和編制統計表和繪制統計圖。統計課的主要內容包括:統計描述(綜合指標)、抽樣推斷、統計指數、時間數列(動態分析)和相關與回歸分析。這也是重點和難點。

(三)注重學科知識的系統性統計各章節內容的安排是有邏輯性的,前面內容往往是后面內容的基礎。學習過程環環相扣,不能跳越某一章節而直接進入后面的章節??傉摬糠质菍y計課程教學內容的概括描述,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統計學的基本框架體系,把握統計學的涵義、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及統計活動的過程,尤其要準確理解統計學的基本范疇(基本概念)。統計學基本范疇包括:總體、總體單位、標志、統計指標以及延伸出的小概念。如果把統計課的學習比喻為蓋高樓大廈,那么這些基本范疇就是地基或基石。深刻理解領會這些基本概念的含義,準確把握基本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并能正確運用,就為這座高樓大廈夯實了地基、穩固了基石。教師講解這些概念時,可結合生活中學生熟悉的例子深入淺出地講解,課下布置練習進行鞏固。

二、統計課重點、難點內容解析

(一)統計學的基本概念最基本的概念包括:總體、總體單位、標志、統計指標。如上所述,這是學好統計課的基礎。例如,“總體”這個概念。毫不夸張地說,統計所有章節的內容都是圍繞“總體”展開的。統計學的研究對象是大量的客觀現象,特別是社會經濟現象的數量方面,包括數量特征、數量關系和數量界限,目的是認識社會經濟現象發展變化的規律性。而社會經濟現象包羅萬象,種類繁雜,包括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人民生活等領域的各種現象。統計研究時需要分門別類,把他們界定為一個個客觀存在的、具有某種共同性質的許多個別現象或事物組成的集合體,即統計總體。個別現象或事物就是總體單位。總體具有大量性、同質性、差異性三大特征。大量性即總體是由許多單位組成的,一個或少數單位不能形成總體,因為統計研究的目的是要揭示大量事物的普遍規律性,所以,統計研究的對象必須包括足夠多的個體。同質性即構成總體的各單位必須具有某種共同性質,這是形成總體的客觀依據,也是我們確定總體范圍的標準。差異性即總體的各單位除了某些方面的共同性外,在其他方面必須有差異,這些差異是統計研究的基礎和前提。如果學生不理解“總體”這個概念,就不能在特定的統計研究目的下,準確地界定總體的范圍,描述總體的總量指標、相對指標、平均指標就無從理解和計算,更談不上利用這些指標進行統計推斷和統計分析。

(二)平均指標這是統計課中最重要的基礎性指標。平均指標用以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總體各單位某一數量標志在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所達到的一般水平的綜合指標。它反映總體分布的集中趨勢。其中,算術平均數是基礎的、最重要一種。明確它的計算原理和含義,就能順理成章地掌握變異指標、抽樣推斷、時間數列分析、指數分析中各類指標的計算和應用。平均數的計算學生并不陌生,在小學或者初中都學過。這是學習統計平均指標的基礎。但要讓學生明白,他們以前學的平均數是一個抽象的量,而這里的平均數是有特定經濟內容的,是具體的有空間范圍、時間限制的量。學習平均指標首先要搞清分類。平均數分為兩大類:靜態平均數和動態平均數,這跟時間有無變化有關。計算靜態平均數的每個數值都是同一時間點上的,它表示每個總體單位在某一數量標志上的平均水平。計算動態平均數的每個數值是某一個統計指標在不同時間上的取值,是表示該指標在每個時間單位上的平均水平。最常用的平均數是算術平均數,其基本公式為:算術平均數=總體標志總量總體單位總量這個指標的含義、計算原理、四個計算公式以及應用都要講透,特別是加權算術平均數的計算和應用,對學生的要求不能停留在“會就給定的資料計算出算術平均數”這個層面,而要讓學生透徹理解掌握其計算原理,并把它運用到復雜的領域。因為標準差、抽樣平均誤差、平均發展水平、綜合指數、平均數指數、相關系數、回歸分析等有關指標的計算都是以算術平均數的計算原理為基礎的。

第2篇

摘 要 《體育統計學》屬于基礎應用學科,在很多體育院校中開設,此課程的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用科學方法研究、解釋體育領域中各種問題的能力。但很多學生對《體育統計學》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方法不熟悉,甚至對此課程的開設必要性存在一定偏見。體育運動的發展、創新離不開《體育統計學》的理論支撐,所以有必要對其教學方法、方式進行研究。本文通過調查發現了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對應的學習建議。

關鍵詞 體育統計學 教學

一、引言

體育統計是運用數理統計的原理和方法對體育領域里各種隨機現象規律性進行研究的一門基礎應用學科。隨著體育科學的發展,體育領域中許多問題都需要運用統計學原理、方法來解決。體育系的大學生學習《體育統計學》有助于提高他們科學地研究或解釋體育領域中的各種問題。但大學生參加科研活動的機會較少,運用統計知識的實踐機會也很少,造成他們對《體育統計學》的學習目的不明確,且存在一定的偏見。所以,有必要對《體育統計學》的教學方法、方式進行思考與研究,以提高體育系大學生學習《體育統計學》的積極性。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山西體育職業學院09級的全體學生,共6個班級,237人。

(二)研究方法

運用簡單隨機抽樣法中的隨機數表法隨機在每個班抽取10名學生,共60名學生進行座談,并做好訪談記錄。訪談內容包括對體育統計學的學習目的及意義、學習方法、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教學的建議等。

三、大學生學習《體育統計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生對《體育統計學》課程開設的誤解

經訪談發現山西體育職業學院沒有學生認為開設《體育統計學》課程非常必要,僅18%的學生認為開設此課程很有必要,82%的學生認為該課程的開設是沒有必要的,認為上體育統計學課就像是在上數學課,學習計算一些統計指標,計算步驟及過程,覺得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運用不到。

(二)大學生在學習《體育統計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在教學過程中一直強調《體育統計學》是應用性學科,屬方法論范疇,重點是掌握方法,但經過與學生訪談后,發現學生在這門課程學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偏重教科書中列舉的各個指標的計算過程和統計推斷的計算步驟,也僅限學習書中的例題,不會靈活運用到其他類同的實際教學、訓練及科研問題中。學體育的學生數學基礎比較薄弱,導致學習興趣低落。

(三)大學生對《體育統計學》教材的看法

《體育統計學》課程在體育院校開設已有二十幾年,體育統計教材多達幾十本,但適合于教學的卻較少。經訪談后,學生認為教材中的例題比較空,且與實際相差較遠;還認為教材中統計理論知識較多,介紹的多是統計方法的推導、計算與步驟,太抽象,不是很符合體育院校學生掌握知識的特點。

四、對大學生學習《體育統計學》的建議

(一)擺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

學生不管學什么課程首先要擺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學校開設《體育統計學》課程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能夠領會體育統計的基本思想、概念、基本思路,并能把體育領域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運用科學合理的統計思想及方法進行定量解決,并為將來畢業論文設計或從事體育科研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熟悉常見的基本概念及其統計學意義

體育統計中常見的基本概念有正態分布、平均數、方差、標準差、標準誤、誤差、相關系數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重點掌握這些基本概念及統計指標的統計學意義,而不是去弄清每一個指標的計算步驟,計算過程能看明白即可不需要記憶。

(三)掌握假設檢驗的基本思想

假設檢驗的基本思想:統計假設有兩個類型H0和HA。在具體的研究工作中,樣本統計量之間或樣本統計量與總體參數之間一般是存在偏差的,這種偏差存在的原因有兩種:抽樣誤差和非抽樣誤差。

(四)熟知常用假設檢驗方法的適用條件

體育統計學中常見的假設檢驗方法有t檢驗、方差分析、卡方檢驗、正態性檢驗、相關分析、回歸分析等,不同的檢驗方法適用的條件是不同的,在進行數據統計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適用條件選擇正確的統計推斷方法。

(五)熟練掌握SPSS軟件處理數據的過程

1.在SPSS軟件中的數據輸入與編輯

SPSS軟件是以數據為操作對象,按統計方法要求整理數據格式,是使用SPSS進行統計分析前首先要進行的工作。數據的輸入格式要嚴格按照相對應的統計方法要求進行編輯,不同的統計方法數據的錄入格式不同,如果數據錄入錯誤,就不能進行統計分析,甚至統計出錯誤的結果。

2.在SPSS軟件中的統計方法選擇及處理步驟

在SPSS軟件中提供了很多統計方法,大部分的統計方法在數據編輯窗“Analyze”的下拉菜單中。在保證數據錄入正確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研究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方法,在打開的窗口中導入相對應變量,并在復選框中選擇想要的統計指標,再點擊 “ok”,即可得到統計分析結果。

3.正確解釋SPSS軟件處理數據的結果

對于統計結果的分析,首先要按照假設檢驗思想進行分析,用小概率水平來控制,其次要聯系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從統計結果去估計發生某種體育事件的原因,進而來反映實驗或調查的科學性、實踐性、合理性,并根據研究結果的實用性投入實踐。

參考文獻:

[1] 孫芝娟.正確選用體育統計方法的若干思考[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6.22(2):49-50.

第3篇

醫學統計學是醫學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是醫學院校各專業的必修課。醫學統計學作為

保證醫藥科研工作的重要手段已寫入有關文件的要求中,作為高層次的醫學專業人員,通過學

習本門課程,可以較好地把統計原理和方法的思維邏輯應用于科研和管理中,尤其在本學科

的研究設計和數據分析方面,更為明顯。

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要使學生學會人群健康研究的統計學方法,學會計量、計數資料的分析,

非參數統計方法和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及醫學研究設計。其目的使大家具備新的推理思維,結合專業問

題合理設計試驗,科學獲取資料,提高科研素質。

本課程教學的主要方法有理論講授、課堂討論、課堂演算等,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的理解。

【主要內容及要求】

第一章緒言

1.掌握統計工作的步驟。

2.掌握統計資料的類型。

3.掌握總體與樣本、概率、小概率事件,誤差等基本概念。

4.熟悉統計學、醫學統計學的定義、掌握統計學的研究對象。

5.了解學習本門課程應注意的問題。

第二章個體變異與變量分布

1.掌握均數、幾何均數、中位數的計算和應用;掌握四分位數、標準差的應用;相對數常用指標、應用相對數的注意事項;正態分布的應用和醫學參考值的估計。

2.熟悉利用統計圖表描述定量資料的基本方法;制作統計圖表的基本要求和規則;百分位數的計算方法;正態曲線的面積的分布規律。

3.了解定量資料頻數分布表的編制方法和分布規律;常用疾病統計指標的計算;正態分布的概念及特征。

第三章抽樣誤差

1.掌握抽樣誤差的概念;標準誤的意義及其應用;t分布特征及應用。

2.熟悉抽樣誤差影響因素;標準誤的計算。

3.了解t分布特征

第四章可信區間

1.掌握可信區間的概念,總體均數95%和99%置信區間的計算及適用條件;掌握正態近似法計算總體率的95%和99%置信區間及適用條件;闡述標準差與均數標準誤的區別。

2.熟悉可信區間的兩個要素,查表法估計總體率的置信區間。

3.了解兩均數之差的可信區間。

第五章假設檢驗

1.掌握假設檢驗的意義及步驟;第一類錯誤與第二類錯誤。

2.熟悉假設檢驗的基本思路;假設檢驗的條件;P值含義。

3.了解差異檢驗與優度檢驗;區間估計與假設檢驗之間的關系。

第六章定量資料的分析

1.掌握t檢驗的應用條件及類型,常用的t檢驗分析與計算過程;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單因素方差分析的過程。

2.熟悉方差不齊時的t‘檢驗;多樣本的兩兩比較方法。

3.了解兩樣本幾何均數的比較;方差齊性檢驗;變量變換。

第七章定性資料的分析

1.掌握X2檢驗各種公式的適用條件和各種設計類型的X2檢驗的步驟及行×列表資料X2檢驗的注意事項。

2.熟悉樣本率與總體率比較的u檢驗;多個率的多重比較;似然比檢驗。

3.了解兩樣本率比較的u檢驗;確切概率法。

第八章等級資料的分析

1.掌握非參數統計的概念;不同設計類型的秩和檢驗的實施方法及其應用條件。

2.熟悉不同設計類型的秩和檢驗方法。

3.了解不同設計類型的秩和檢驗和相應t檢驗的功效有何不同。

第九章兩指標間的直線相關

1.掌握利用散點圖確定兩個定量變量之間有否線性關系;掌握Pearson積差相關、Spearman等級相關的應用條件并能計算相應的相關系數,同時進行假設檢驗;對分類計數頻數表資料的兩變量間的關聯性作定量分析。

2.熟悉對不同類型的變量,用不同的統計方法去分析它們之間的關系。

3.了解利用散點圖分析樣本相關系數可能出現的各種假象,并作出合理解釋。

第十章兩指標間的直線回歸

1.掌握回歸的基本概念;回歸分析的基本思想與方法;回歸系數檢驗的意義與方法;相關與回歸分析的區別與聯系。

2.熟悉總體回歸系數β的統計推斷;殘差與殘差分析。

3.了解總體回歸線的95%置信帶與個體預測值Y的區間估計;過定點的直線回歸。

第十一章多元回歸分析

1.掌握多元線性回歸、Logistic回歸、Cox比例風險回歸方程中的偏回歸系數、標準化偏回歸系數、確定系數、復相關系數、比數比(OR)的概念、應用、計算結果的解釋。

2.熟悉回歸分析的分類,殘差的概念,最小二乘法求多元回歸方程,回歸方程的配合適度檢驗,逐步篩選法選擇自變量,最大似然估計法求Logistic回歸方程及Cox比例風險回歸方程,似然比檢驗篩選自變量。

3.了解多元線性回歸、Logistic回歸模型。

第十二章研究設計(一)——總論

1.掌握醫學研究設計的意義,研究設計的形式、研究設計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要素。

2.熟悉樣本含量的估計方法。

3.了解調查設計的步驟和樣本含量的估計方法。

第十三章研究設計(二)——實驗設計

1.掌握實驗設計方法選擇的依據。

2.熟悉常用實驗設計方法的特點與設計方式,如完全隨機設計、配對設計、配伍設計、交叉設計、拉丁方設計、析因設計、正交試驗設計。

3.了解常用實驗設計方法樣本含量的估計。

第十四章研究設計(三)——臨床新藥設計

1.掌握臨床試驗的特點,新藥臨床試驗的分期,新藥臨床試驗的基本原則。

2.熟悉新藥臨床試驗的統計分析方法。

3.了解臨床診斷試驗與評價的方法。

第十五章統計表和統計圖

1.掌握統計表的基本結構和要求,統計圖形的選擇、制圖通則。

第4篇

【關鍵詞】健康教育;護士;掌握現狀;調查

健康教育是一種以促進人的心身健康為目標所進行的一系列連貫的、有計劃、有評價的系統教育活動,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提高,醫療水平在不斷的提高,醫療模式也在不斷的轉變[1],在護理過程中逐漸的將健康教育引入進來。因此,本文對護士健康教育相關知識掌握現狀進行了分析調查,現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中,126名護士中,76名為護理管理者,50名為非管理者。護士的年齡為21歲及以上者有35名,31歲及以上者有54名,37名為41~52歲。護士的護齡不高于5年者為15名,34名護齡為6年,35名護齡為11年,42名護齡為16年。60名為中專學歷,42名為大專學歷,24名為本科以上學歷。24名為護士,68名為護師,44名為主觀護師以上。126名護士的年齡、學歷及職稱等,均無明顯差異,以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很好可比性。

1.2方法

按照健康教育知、信、行三級目標的理論模式,對護士健康教育相關知識掌握現狀進行調查,調查包括3個方面,即知識、行為和觀念。使用本院自行制定的調查表,進行現場調查,包括護士健康教育相關知識表,護士對健康教育的態度,護士對健康教育的實踐。調查主要為醫院,與個人一般情況,及健康教育知識,主要涉及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及評估、計劃,和實施等方面的內容,共計20題。答對題目總數,即為得分的計算,總分20分。及格分數的設定,在正確回答題數中,占60%,即12分為及格。同時,此問卷調查表,也可對健康教育的態度,及護士健康教育實踐能力,進行調查。調查的設計,經邀請相關專家,對內容效度進行評定后,進行預調查。

1.3 統計學方法

對于組間數據對比,我院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數據對比采用x2檢驗,以P

2 結果

從護士健康教育相關知識得分情況上看,126名護士的健康教育知識總分為4~14分,其中15名及格,及格率為11.9%,健康教育的概念,有44名回答正確,正確率為34.9%,健康教育的活動過程,有45名回答正確,正確率為35.7%,健康教育的基本內涵,有43名回答正確,正確率為34.1%,42名將健康教育與衛生宣教混同,占33.3%。126名護士得分無明顯差異,以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護理管理者得分為8.8分,非管理者為7.7分,護理管理者明顯高于非管理者,以P

從護士對健康教育的態度上看,126名護士中,47例認為健康教育,對疾病的康復,無顯著的作用,占37.3%,66例認為健康教育,可減少危險因素,或者消除危險因素,并可預防疾病、促使患者康復及提高生活質量,占52.4%。

從護士的健康教育實踐情況上看,93名未曾使用健康教育程序,占73.8%,即對患者及其家屬的需要,進行評估,并擬定、實施教育計劃,對教育效果進行評價。其中根據個人,或者科室經驗,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一般性知識教育為13名,占10.3%。介紹專業護士,進行飲食指導,及與疾病相關注意事項為80名,占63.5%。16名護士運用健康教育程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同時采取干預措施,改變其行為,占12.7%。

3 討論

在本組研究中,護士健康教育相關知識掌握度均較低,其實踐能力均有待提高。從客觀原因上分析,主要因我國多數學校,未設立獨立健康教育課程[2],導致大部分護士,無法接受系統性健康教育相關知識的學習。進而導致護士的健康教育相關知識,及自覺提供健康教育的觀念,均較為缺乏。本組調查中,多數護士對健康教育的程序,及其基本概念,均尚不了解,并與衛生宣教概念,進行混同。因此,醫院應定期組織學習,使護士對有關循癥醫學,或者循征護理知識[3],進行了解掌握,并選擇多種健康教育方式,以尋找最佳教育方法,及最科學教育方法,進而使健康教育由經驗,過渡至科學階段。

參考文獻

[1] 消化科護士對潰瘍性結腸炎相關知識及患者健康教育認識的調查[J].護理管理雜志,2009,9(5):8-9.

[2] 許莉萍,劉桂萍.不同職稱護士健康教育能力的調查[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2):260-262.

[3] 張婕,黃婷婷.消化科及肝膽外科護士對肝硬化相關知識及患者健康教育認識的調查[J].軍醫進修學院學報,2011,32(2):191-193.

第5篇

[關鍵詞]社區醫療;心身疾病;認知與應對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為2018年上海市轄區內工作1年以上的社區醫療團隊成員,職業包括西醫全科醫師、中醫全科醫師、公衛醫師、精衛醫師、護士及其他人員(臨床專科、藥劑、檢驗、收費、管理)。

1.2研究方法

1.2.1問卷設計與發放

通過咨詢相關領域專家設計《社區醫療團隊對心身疾病認知和應用能力的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包括一般資料(性別、年齡、執業范圍、工作年限、教育程度、職稱)與問卷主體。問卷主體有心身疾病的基本概念10題(心身疾病的定義、流行病學特征、發病機制理論),心身疾病的臨床認知10題(常見心身疾病的發病特點與影響因素),心身疾病的臨床應對14題(心身疾病的藥物治療、心理干預、預防、轉診、團隊式服務),心身疾病培訓(培訓目標、培訓內容)4題四個維度共38個條目,得分以數字等級評定,以“5,4,3,2,1”分別表示對題目內容知曉程度的“完全知道、大都知道、基本知道、略微知道、毫不知道”5個等級。通過隨機抽取浦東新區轄區內現有4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12家作為現況調查對象,結合上海市公共衛生三年行動項目(社區全科醫師心理技能培訓)的楊浦區、徐匯區、奉賢區、崇明區4個區縣的培訓后對象進行培訓效果評價,以“問卷星”電子問卷形式開展,被調查對象以手機作答。

1.2.2全科醫生精神心理培訓內容

培訓由上海醫院醫學心理科和上海市疾控中心精神衛生分中心牽頭,精神科醫師與醫學心理學教授擔綱。培訓內容包括四個模塊:社區精神心理的宏觀視角(主要包括精神衛生法、精神衛生資源配置概論、社區心理健康管理);精神疾病基本知識(主要包括社區常見六種重性精神障礙診治、社區重性精神障礙患者規范管理、精神疾病患者篩查及工具);社區常見心身疾病(臨床常見心身疾病及干預、慢性病患者常見心理問題及干預、實用心理量表使用與解讀、心理咨詢與治療的常用技術與演示、團體治療理論及實踐、藝術治療理論及實踐);全科醫生自我完善與知識拓展(社區心理危機干預、壓力管理理論及體驗、醫患溝通理論及巴林特小組體驗、名師講壇)。全程培訓時間為10天,每天上課6小時。

1.2.3信度和效度測量方法

信度分析主要采用測量內在一致信度的克朗巴赫α系數法;效度分析主要采用Spearman相關系數進行分析,應用KMO統計量和Bartlett球形檢驗進行適用性檢驗,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證實性因子分析評價其結構效度。

1.3統計學方法

使用Excel2013進行數據錄入,SPSS22.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為便于理解和比較,本研究對所有得分進行標化,標化得分=(模塊)實際得分/(模塊)總分100。計量資料經正態性檢驗符合正態分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比較;計數資料構成比的比較采用Pearsonχ2檢驗。采用直線回歸模型對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估計值β及其95%可信區間(Confidenceinterval,CI)是研究對象與參照相比的比例,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問卷信效度評價

《社區醫療團隊對心身疾病的知曉與應用調查問卷》的Cronbachsα系數為0.960,內部一致性良好,問卷信度較好。問卷結構效度的因子分析結果顯示KMO值為0.956,Bartlett球形度檢驗χ2值為16751.9(P0.001),適合進行因子分析。以特征值=1為抽取因素標準,抽取8個公共因子,8個公共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為71.30%,每個條目在公共因子上的負荷值均大于0.6,問卷結構效度良好。

2.2一般資料情況

本研究納入的375名現況調查對象與71名參加培訓對象,在性別、年齡段、工作年限、教育程度和職稱方面的構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現況調查對象的執業范圍為:西醫全科醫師154人(41.07%),中醫全科醫師49人(13.07%),公共衛生醫師64人(17.07%),精防醫師5人(1.33%),護士66人(17.60),其他人員37人(9.87%);培訓后對象的執業范圍為:西醫全科醫師49人(69.01%),中醫全科醫師6人(8.45%),公共衛生醫師5人(7.04%),精防醫師5人(7.04%),護士1人(1.41%),其他人員4人(5.63%),兩者執業范圍的構成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2.3現況調查總得分情況

本研究對上海市浦東新區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375名社區醫療團隊成員進行心身疾病知曉與應對情況的現況調查分析。結果顯示總得分為71.23±15.31分(滿分100分),得分在性別、年齡段、工作年限、教育程度和和職稱的不同分組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不同的執業范圍對應的得分不完全一樣(P0.01),精衛醫師得分最高(79.79±11.04)分,其余依次是公共衛生醫師(75.23±14.65)分,西醫全科醫師(73.92±14.47)分,中醫全科醫師(68.94±14.50)分,護士(67.26±14.55)分和其他(62.12±17.44)分。

2.4現況調查各模塊得分比較

對本次調查問卷的內容進行分類分析,將問題類型按照內容分為4個模塊,并對每一個模塊進行標化得分分析比較發現,四個模塊的得分不完全一致(P0.01),其中基本概念得分最高,為76.07±15.64分,其他依次為臨床應對(70.21±16.05)分,臨床認知(69.67±17.93)分和培訓內容(66.61±18.77)分。

2.5培訓效果評價方差分析

對現況調查對象和培訓后對象就總分及四個模塊得分分別進行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培訓后對象的總分(75.52±13.51)分高于現況調查對象(71.23±15.3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3);培訓后對象的臨床認知得分(74.64±16.38)分和臨床應對得分(74.43±14.10)分分別高于現況調查對象的臨床認知得分(69.66±17.93)分和臨床應對得分(70.21±16.0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3;P=0.04)。

3討論

3.1現況調查中的執業差異

現況調查中,375名社區全科團隊成員對心身疾病知曉與應對情況得分,從高到低依次為精衛醫師(79.79±11.04)分公共衛生醫師(75.23±14.65)分西醫全科醫師(73.92±14.47)分中醫全科醫師(68.94±14.50)分護士(67.26±14.55)分(P0.01),反映出當前不同執業范圍的心身疾病認知診療水平。社區醫療的精神衛生屬于公共衛生管理的條線工作,通常由1名精衛醫師專項管理,專業性強且對口;西醫全科醫師與中醫全科醫師的教育背景差異較大,中醫在理念上盡管有“形神理論”作指導[6],但缺乏現代心理學技術能力作支撐;社區護士的護理工作職責更多體現在規范性操作上,心身疾病認知水平相對匱乏。國務院2011年頒布《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國發〔2011〕23號)指出:精神衛生服務除由精神科專科醫師提供外,全科醫師理應參與其中,但前提是全科醫師培訓后具備相應的精神衛生服務能力[7]。故而在政策導向的基礎上,通過針對社區醫療團隊中的職業特點分類培訓,以提高心身疾病診療能力,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國家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關于印發中醫診所基本標準和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的通知》(國衛醫發〔2017〕55號)為中醫師開設診所打開方便之門,精神心理服務亦可依托診所進行,所以中醫師的心身技能較低是一個值得高度關注的問題。

3.2調查問卷四個模塊的得分差異

現況調查各模塊比較,從高到低依次為基本概念(76.07±15.64)分臨床應對(70.21±16.05)分臨床認知(69.67±17.93)分培訓內容(66.61±18.77)分(P0.01),反映出當前知識結構以基本概念模塊為最高,臨床應對模塊盡管高于臨床認知模塊,但分值上差異很小。在我國,由于全科醫生面臨的就診壓力巨大,沒有充足的時間去了解患者的心理社會問題,同時相應的培訓和繼續教育較少,以及主觀上忽視心理社會因素,導致全科醫師心身疾病知識水平低下,缺乏運用心身疾病診療技術去逐一甄別應對不同病情的能力。工作環境、工作條件、工作能力均不夠成熟。實際上,以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為指引,做好“健康守門人”的心身疾病診療能力的繼續教育培訓,在初級診療、慢性病持續管理、家庭管理、轉診等工作環節上熟練運用心身醫學知識,對于加強初級醫療保健管理,加強醫患溝通,合理利用醫療資源,減少浪費支出等方面都是有價值的,這需要通過提高全科醫師的數量和質量來解決。

3.3培訓效果評價

第6篇

vs (46.50±5.08)分],培訓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869,P=0.001);且自我防護的基本概念、標準預防知識、職業暴露防護及針刺處理流程部分評分與培訓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 手術室護士; 自我防護; 銳器傷

【Abstract】 Objective:To survey the level of self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 and rate of sharp injury in operating room nurse.Method: A total of 52 operating room nurses were selected and retrained self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for 7 weeks. The kinds and reasons of sharp injury and the levels of self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were research by questionnaire.Result:The sharp injury rate of different reasons and kinds reduced after training than these before training(P

【Key words】 Operating room nurse; Self protection; Sharp injury

銳器傷又稱“經皮損失”或“銳器暴露”,是指與患者血液或體液接觸過的針具、手術刀及其他銳器所引起的意外損傷[1]。調查報告顯示,65.0%的醫務人員發生過銳器傷,其中74.8%為護理人員,且主要是針刺傷[2-3]。通常手術室銳器傷可分為刺傷和切割傷[4],刺傷多見于扎針、抽血、拔針、處理針頭、手術中傳遞縫針、縫合傷口時、收拾各種手術污物時、分離輸液器時,切割傷多見于手術中傳電刀、電鉆、電鋸、刀片時。相關研究發現,護理人員缺乏職業安全防護知識是導致銳器傷發生率高的原因之一[5]。本研究通過分析本院手術室護理人員銳器傷發生情況,并對比自我安全防護知識培訓前后發生率的變化,探討兩者間的關系,旨在為臨床防護提供證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本院手術室工作年限≥0.5年的護理人員52名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名,女47名;年齡22~40歲,平均(32.4±4.8)歲;工作年限1~15年,平均(9.5±4.4)年。排除標準:參加工作半年以上者;處于產假、哺乳假、病假、輪科或其他原因不在崗者;未能完成8周培訓課程者。所有研究對象均知情同意,自愿參加本次調查。

1.2 方法

1.2.1 問卷設計 培訓前后,采用問卷的方式調查受試者發生銳器傷的種類、原因及對自我安全防護意識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該問卷根據以往研究及自身醫院特點進行設計[6-7],共包括3個部分:(1)被調查者的一般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稱、學歷及工作年限等;(2)銳器損傷的原因(搶救情況下緊張忙亂、疏忽大意、勞累疲倦、醫護配合不協調、使用后未能處理妥當、操作不規范、技能不熟練)和銳器損傷的種類(手術縫針、注射器針頭、安瓿、手術刀、手術剪、其他);(3)自我安全防護知識,包括自我安全防護的基本概念、標準預防知識、禁止回套針冒、污染物品處理、職業暴露防護及針刺處理流程等6個部分,每部分設10道選擇題,答對得1分,答錯不得分,每部分滿分為10分,總分為60分,問卷的第二部分為多項選擇。

1.2.2 相關知識培訓 在前6周內,每周集中進行自我安全防護知識培訓,時長約為30 min,采用自制PPT的形式開展,主講人由副主任護師和主管護師擔任,培訓內容包括自我安全防護的基本概念、標準預防知識、禁止回套針冒、污染物平處理、職業暴露防護及針刺處理流程等6個部分。于第7周進行知識串講及答疑,邀請護理部領導、科主任參加知識培訓,對前6周的培訓內容進行總結,并回答護理人員存在的疑問。第8周進行量表填寫培訓,解決問卷中存在的歧義,并統一進行問卷填寫,30 min后回收。

1.3 統計學處理 使用EpiData 3.1軟件將數據輸入計算機,整理后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培訓前后手術室護士銳器損傷原因的比較 培訓前,手術室護士銳器損傷發生率為100%,發生原因前5位分別為搶救情況下緊張忙亂(96.15%)、疏忽大意(80.77%)、勞累困倦(71.15%)、操作不規范(59.62%)及使用后未能處理妥當(57.69%)。培訓后,各項損傷原因的發生率均較培訓前下降。培訓前后比較,除勞累困倦及醫護配合不協調,其余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培訓前后手術室護士銳器損傷種類的比較 培訓前,手術室護士各銳器損傷種類發生率由高到低分別為手術縫針(82.69%)、注射器針頭(76.92%)、安瓿(65.38%)、其他(53.85%)、手術刀(38.46%)及手術剪(13.46%)。培訓后,各種銳器損傷種類發生率均較培訓前下降。培訓前后比較,除手術剪外,其余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3 培訓前后手術室護士自我安全防護意識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比較 經培訓后,護士自我安全防護知識總體評分較培訓前提高,且自我防護的基本概念、標準預防知識、職業暴露防護及針刺處理流程部分評分與培訓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3.1 手術室銳器傷后的主要危害 近年來,對于醫療機構及醫護人員的安全防護,已成為日益關注的熱門話題。手術室護士由于工作環境的特殊性,與手術縫針、注射針頭及手術刀剪接觸頻繁,極易發生各種銳器損傷。研究證實,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艾滋病毒經針刺傷感染醫務人員的發生率分別為6.0%~30.0%、3.0%~10.0%及0.2%~0.5%[8-10]。因此,由于擔心感染某些血源性傳播疾病,在發生針刺傷后,護理工作者容易產生恐懼、害怕、焦慮、抑郁等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進而影響護士的身心健康,對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的危害[9]。一旦醫務人員被感染而離開工作崗位,將導致人力資源流失,加劇衛生人力資源不足。根據美國2004年醫療衛生行業針刺傷的統計報告顯示,在不考慮精神損失等費用下,國家共支出費用1.885億美元,提示針刺傷亦可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11]。

3.2 手術室護士銳器意外損傷發生率仍然較高 調查發現,手術室護士銳器意外發生率高于其他科室,96%以上的手術室護士有手術相關銳器損傷的經歷,其中刀割傷占14%,針刺傷占66%,注射或清理器械等刺傷占16%,發生密度是0.84次/(人?月)[12]。本研究發現,培訓前手術室護士銳器損傷發生率為100%,發生原因前3位分別為搶救情況下緊張忙亂(96.15%)、疏忽大意(80.77%)、勞累困倦(71.15%)。當遇到一些難度大、術中出現緊急狀況的手術時,護士由于緊張忙亂進而發生銳器損傷。另外,由于手術室工作量較大、工作緊張、節奏快,護士時刻都處于高度緊張狀態,精神的過度緊張容易產生不良的心理狀態,影響護士的工作狀態,易導致銳器損傷。因此,銳器損傷的發生率較高。本研究操作不規范(59.62%)和使用后未能處理妥當(57.69%)亦是引起銳器損傷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護士操作不規范是造成銳器傷損傷的重要因素,如在手術過程中不正確的傳遞手術器械或在清洗過程中或處理銳器時,不規范操作造成手術刀、剪及針頭刺傷[13-15]。參與手術的醫護人員沒能及時規范分類處理醫療垃圾,處理廢棄銳器物品不規范,如針頭、手術刀片或克氏針等包裹在手術敷料中混放在其他廢物等,手術結束后,護士清理物品時容易造成誤傷。本研究還發現,各銳器損傷種類發生率由高到低分別為手術縫針(82.69%)、注射器針頭(76.92%)、安瓿(65.38%)、其他(53.85%)、手術刀(38.46%)及手術剪(13.46%)。相關學者發現,徒手掰安瓿被玻璃劃傷占33%,手術中直接用手傳遞刀、剪、縫合針受傷占12%,注射后針頭處理不當(將廢棄針毀形、浸泡、取下針頭及重套針帽)所致針刺占銳器傷的64%[16-18]。

3.3 自我安全防護意識培訓可降低銳器意外損傷率 調查顯示,手術室護理人員自我安全防護意識較差,防護知識缺乏,應加強對相關內容的培訓[19-20]。本研究將手術室護士自我安全防護相關知識分成自我安全防護的基本概念、標準預防知識、禁止回套針冒、污染物品處理、職業暴露防護及針刺處理流程等6個部分,進行為期6周的專業培訓,30 min/次,并以PPT的形式展示,增加了學習的活躍性,并加深知識的印象。另于第7周邀請護理部領導、科主任進行知識串講及答疑,對前

6周的培訓內容進行總結及答疑,從而鞏固知識掌握水平。最終,經過7周的培訓后,手術室護士自我安全防護知識各部分評分均較培訓前提高(P

綜上所述,手術室護理人員自我安全防護意識明顯不足,相關知識欠缺,銳器意外發生率仍處于較高水平,應引起重視。經過相關知識培訓后,可提高自我安全防護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明顯降低銳器意外損傷率。

參考文獻

[1]彭愛紅,李蘇女.手術室銳器傷發生的原因分析及防護[J].當代護士,2012,21(8):6-8.

[2]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Sharps safety for healthcare settings[EB/OL].http://cdc.gov/sharpssafety,2010-7-27.

[3] Martins A,Coelho A C,Vieira M,et al.Age and years in practice as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needlestick and sharps injuries among health care workers in a Portuguese hospital[J].Accid Anal Prev,2012,47(7):11-15.

[4]吳金秀,羅彩芹.手術室護士銳器意外傷現狀調查及防護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8):56-57.

[5]袁震飛,高永莉,寧寧.實習護士銳器傷發生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華西醫學,2013,28(9):1354-1357.

[6]黃紅霞.手術室護士銳器意外傷與報告處理現狀調查[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4):160-162.

[7]聶圣肖,劉華平.北京市三級綜合醫院病房護士針刺傷發生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北京:北京協和醫學院,2012.

[8]許梅芳.手術室護士的職業危害原因分析及防護[J].中國醫藥指南,2012,12(8):240-241.

[9]王曉B,王小玲.醫務人員對針刺傷的認知及針刺傷后心理狀況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1,23(19):2452-2453.

[10] Leigh J P,Gillen M,Franks P,et al.Costs of needlestick injuries and subsequent hepatitis and HIV infection[J].Curr Med Res Opin,2007,23(9):2093-2105.

[11]李志霞.手術室護士銳器意外傷現狀調查及防護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8):1.

[12]張蘊梅.護生臨床意外損傷調查分析及預防對策[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22):184-186.

[13]趙靜,任小紅.拉薩市三甲醫院護士銳器傷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D].長沙:中南大學,2014.

[14]楊曉雪.不同職稱手術室護士自我保護意識現狀調查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5(12):1697-1699.

[15]蔣霞,李愛軍,周鳳,等.降低手術室護理針刺傷的品管圈實踐活動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8):105-106.

[16]徐冬云.手術室護士銳器傷原因分析與防護對策[J].全科護理,2014,12(6):554.

[17]李曉露.骨科醫院手術室護士術中銳器損傷原因與防護對策[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4,31(4):406-407.

[18]張瓊.手術室護士銳器傷的危險因素分析與防護措施[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4):99-100.

第7篇

【關鍵詞】義務教育; 統計; 概率。

一、義務教育階段增設統計與概率內容的意義。

在義務教育階段增設統計與概率知識,很有必要,這是因為:

( 1) 統計與概率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性。

信息社會,常常需要在不確定情境中根據大量無組織的數據做出合理的決策,如天氣預報、購買彩票、摸獎、買賣股票收益、統計部門大量的數據統計及決策等等。而統計與概率正是通過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對事件可能性的刻畫來幫助人們做出合理的推斷和預測。由此可見,這二者與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

( 2) 統計與概率的基本思想方法對于培養“數學智力”起著重要作用。

我們知道義務教育階段的統計和概率分別屬于描述性統計學范圍和初等概率范圍。描述性統計學在中小學只是初步介紹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當然,這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不可能離開思維而進行。概率和思維有不可分割的聯系,一般說來,中小學階段的概率教學比統計教學能夠提供更多的培養數學思維的機會,所以,初等概率也應成為所有人學習的內容。

( 3) 與國外相比,我國中小學階段在這方面已明顯落后。

自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全球范圍的把統計與概率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知識作為數學基本修養的一部分而引入中學,甚至小學課程,這一運動逐漸形成并蔓延開去。目前,許多發達國家的課程標準對這部分內容都有比較詳細的要求,且已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相比之下,我國對此處理已明顯落后,體現在內容設置過少,脫離實際,教學要求偏低等。

二、對義務教育階段統計與概率定位的一些認識。

筆者認為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統計與概率的定位應是以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為主,并培養學生的隨機性意識以及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具體說就是:

( 1) 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統計觀念是否得到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① 使學生具有從統計角度去思考與數據有關的問題的意識。

也就是當遇到相關問題時能想到去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具有這種意識是十分重要的。這樣,即使你不懂或忘記了具體收集和分析數據的方法,但只要具有這種意識,你便會去請教專業人士,在他們的幫助下做出比較合理的判斷。

② 使學生能通過分析數據做出合理決策。對與數據有關的問題,要想對其做出合理判斷,不但要有收據、分析數據的意識,還要有一些普遍使用的思考問題的方法。運用數據做出的判斷,雖然不像邏輯推理那樣有 100% 的把握,但它能使我們在常識范圍內不能做出抉擇處做出某種決策,而且為我們提供足夠的信心。

③能對得到的結論進行合理的質疑。對所得結論進行質疑的前提之一是能讀懂數據,理解它所代表的含義。對此,我們既要能從大量的數據及其統計圖表中獲得盡可能多的有用信息; 還要保持理智心態,對數據的來源,收集數據的方式,數據的呈現方式及得出的結論進行合理的質疑。

( 2) 培養學生的隨機性意識。。

具有良好的隨機性意識對中小學生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都是很有幫助的。中小學概率內容應以對隨機事件的描述和刻畫為主線,設立“對概率的認識”; “隨機事件的概率”等內容?!皩Ω怕实恼J識”主要是闡明概率是刻畫隨機事件發生可能性的數學模型。

“隨機事件的概率”使學生對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相互獨立事件等日常生活中常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所認識。

( 3) 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標準》中明確提出使學生具有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簡而言之,即是具有由部分推斷總體的思想。這種推斷實質上是一種歸納推理,推理的結果是不能進行嚴格證明的,其準確性和可靠性純粹是概率意義下的,這與確定性數學中的演繹推理及歸納推理完全不同。但事實上這種推理( 思維方式) 在生活中卻有著廣泛的應用,如天氣預報、病情診斷等。對中小學生來說,這種推理雖是一種全新的思維形式,但也包含有邏輯推理的成分。因此,概率中的推理一樣有助于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三、對義務教育階段統計與概率呈現方式的一些認識。

( 1) 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以直觀為主,重在突出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方法。

在統計與概率內容設計時應向學生提供豐富的直觀背景材料,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著重向學生揭示統計與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方法。

( 2) 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實踐活動,并注重探討交流和學生的主動參與。

統計與概率的內容具有豐富的實際背景。因此,在統計與概率內容的呈現中,要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實踐機會,并讓他們主動參與,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更為深刻地體會到統計與概率的基本思想以及提高他們應用統計與概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使自身得到不同的體驗和發展。實踐活動可通過“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寫調查報告”等形式提供給學生,由于好多實際問題的解決需要較長時間; 同時,實際問題具有復雜性,工作量大等特點,所以實踐活動的提供必須課堂與課外相結合,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相結合,動手操作與探索研究相結合。

【參考文獻】

第8篇

關鍵詞 固定樣本 隨機抽樣 數據

一、引言

在經濟統計分析中,理、方法與數據是三個最為基本的要素。在解決一個實際問題時,首先根據需要被解決的實際問題找出可以運用的理論(包括經濟、統計、數學等),再結合兩者找到解決問題模型方法,最后代入數據檢驗,得出結果。其中,理論與方法的選擇可以有很多,而每一種理論與方法所需要的數據往往是不同的,這就需要我們分析數據的適用范圍,即在調查數據時除了注意數據本身的客觀性和準確性,還需要考慮到數據的適用性。

固定樣本可以同時運用截面數據[1]和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定量分析,在經濟統計分析等領域中的適用性很廣。本文首先介紹固定樣本的基本概念,再通過案例說明固定樣本在經濟統計分析中是如何運用的,最后對結果進行分析。

二、固定樣本的基本概念

首先通過概率篩選法得到初始樣本,此后只針對初始樣本進行調查獲取數據從而建立相應的模型,通常這種初始樣本被稱作固定樣本。例如,在調查某一產品的使用價值特性時,可以根據不同層次或類型各隨機抽取若干購買此產品的消費者,隨后在產品的生命周期內定期或不定期地對這些消費者所購買的產品性能、使用情況以及相應消費者對其評價等進行調查,由此來較準確的評估該產品的使用價值,其中這些被選中的消費者總和即固定樣本,而每一位消費者即固定樣本單位。

固定樣本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夠通過研究分析單個個體的動態變化過程,獲得引起變化的因果關系。

三、固定樣本在經濟統計分析中如何應用

(一)通過隨機抽樣調查取得的資料

隨機抽樣調查屬于非全面調查。與其他的調查方式相比,其總共有兩個特征:一是選取樣本的隨機性,這使得它區別于其他非全面調查方式;二是從數量上推測總體數量的特點和表現,這使得它擁有全面調查的作用。隨機抽樣的原則是樣本的抽取不受主觀因素的影響以及其他系統性因素的影響,每一個總體單位都有被抽中的概率。

在研究“農產品生產變化情況”時,我們首先需要得到全部的農產品分類,再通過產量等因素得到主要的農產品種類,若種類過多,則僅僅需要進行隨機抽樣選取其中幾種進行分析。例如,我國主要農產品包括:糧食、豆類、甘蔗、肉類、水果、油菜籽、花生、茶葉、棉花。通過隨機抽樣得到樣本之一為“糧食、水果、花生”(見表1):

其中:E指相對誤差,x指預測值,y指實際值。

若2014與2015年預測的農產品產量值與實際值在誤差允許范圍內,則說明該模型可以預測未來幾年農產品的產量。

四、結語

以上分析表明固定樣本數據在經濟統計分析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與經濟原理、統計理論結合所建立的數學模型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但在選擇固定樣本數據時要注意對其客觀性、準確性以及適用性進行分析。

(作者單位為重慶郵電大學)

參考文獻

[1] 武大勇.計量經濟學中的面板數據模型分析[D]. 2006.

[2] 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16[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6.

[3] 姜啟源.數學模型(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第9篇

“雙基”是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中國數學教育歷來有重視“雙基”的傳統,同時社會發展、數學的發展和教育的發展,要求我們與時俱進地審視“雙基”和“雙基”教學.我們可以從新課程中新增的“雙基”內容,以及對原有內容的變化(這種變化包括要求和處理兩個方面)和發展上,去思考這種變化,去探索新課程理念下的“雙基”教學.

一、如何把握新增內容的教學

這是教師在新課程實施中遇到的一個挑戰.為此,我們首先要認識和理解為什么要增加這些新的內容,在此基礎上,把握好“標準”對這些內容的定位,積極探索和研究如何設計和組織教學.

1.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社會的信息化要求日益加強,人們常常需要收集大量的數據,根據新獲得的數據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做出合理的決策.統計是研究如何合理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學科,為人們制定決策提供依據;隨機現象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概率是研究隨機現象規律的學科,它為人們認識客觀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維模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為統計學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因此,可以說在高中數學課程中統計與概率作為必修內容是社會的必然趨勢與生活的要求.例如,在高二“排列與組合”和“概率”中,有一個重要內容“獨立重復試驗”,作為這部分內容的自然擴展,本章中安排了二項分布,并介紹了服從二項分布的隨機變量的期望與方差,使隨機變量這部分內容比較充實一些.本章第二部分“統計”與初中“統計初步”的關系十分緊密,可以認為,這部分內容是初中“統計初步”的十分自然的擴展與深化,但由于學生在學習初中的“統計初步”后直到學習本章之前,基本上沒有復習“統計初步”的內容,對這些內容的遺忘程度會相當高,因此,本章在編寫時非常注意聯系初中“統計初步”的內容來展開新課.再如,在講抽樣方法的開始時重溫:在初中已經知道,通常我們不是直接研究一個總體,而是從總體中抽取一個樣本,根據樣本的情況去估計總體的相應情況,由此說明樣本的抽取是否得當對研究總體來說十分關鍵,這樣就會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抽樣方法十分重要.又如在講“總體分布的估計”時,注意復習初中“統計初步”學習過的有關頻率分布表和頻率分布直方圖的有關知識,幫助學生學習相關的內容.另外,在學習統計與概率的過程中,將會涉及抽象概括、運算求解、推理論證等能力,因此,統計與概率的學習過程是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發展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過程.

2.由于推理與證明是數學的基本思維過程,是做數學的基本功,是發展理性思維的重要方面;數學與其他學科的區別除了研究對象不同之外,最突出的就是數學內部規律的真確性必須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證明,而在證明或學習數學過程中,又經常要用合情推理去猜測和發現結論、探索和提供思路.因此,無論是學習數學、做數學,還是對于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都需要加強這方面的學習和訓練.因此,增加了“推理與證明”的基礎知識.在教學中,可以變隱性為顯性,分散為集中,結合以前所學的內容,通過挖掘、提練、明確化等方式,使學生感受和體驗如何學會數學思考方式,體會推理和證明在數學學習和日常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提高數學素養.例如,可通過探求凸多面體的面、頂點、棱之間的數量關系,通過平面內的圓與空間中的球在幾何元素和性質上的類比,體會歸納和類比這兩種主要的合情推理在猜測和發現結論、探索和提供思路方面的作用.通過收集法律、醫療、生活中的素材,體會合情推理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

二、教學中應使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有更深的理解和更好的掌握

在數學教學和數學學習中,強調對數學的認識和理解,無論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數學的推理與論證,還是數學的應用,都要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數學、認識數學的思想和本質.那么,在教學中應如何處理才能達到這一目標呢?

首先,教師必須很好地把握諸如:函數、向量、統計、空間觀念、運算、數形結合、隨機觀念等一些核心的概念和基本思想;其次,要通過整個高中數學教學中的螺旋上升、多次接觸,通過知識間的相互聯系,通過問題解決的方式.使學生不斷加深認識和理解.比如:對于函數概念真正的認識和理解,是不容易的,要經歷一個多次接觸的較長的過程,要通過提出恰當的問題,創設恰當的情境,使學生產生進一步學習函數概念的積極情感,幫助學生從需要認識函數的構成要素;需要用近現代數學的基本語言――集合的語言來刻畫出函數概念;需要提升對函數概念的符號化、形式化的表示等三個主要方面來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函數概念;隨后,通過基本初步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三角函數的學習,進一步感悟函數概念的本質,以及為什么函數是高中數學的一個核心概念.再在“導數及其應用”的學習中,通過對函數性質的研究,再次提升對函數概念的認識和理解,等等.這里,我們要結合具體實例(如分段函數的實例,只能用圖象來表示等),結合作為函數模型的應用實例,強調對函數概念本質的認識和理解,并一定要把握好對于諸如求定義域、值域的訓練,不能做過多、過繁、過于人為的一些技巧訓練.

三、 加強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

熟練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對學好數學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學習概念中要求學生能舉出正、反面例子的訓練;在學習公式、法則中要有對公式、法則掌握的訓練,也要注意對運算算理認識和理解的訓練;在學習推理證明時,不僅僅是在推理證明形式上的訓練,更要關注對落筆有據、言之有理的理性思維的訓練;在立體幾何學習中不僅要有對基本作圖、識圖的訓練,而且要從整體觀察入手,以整體到局部與從局部到整體相結合,從具體到抽象、從一般到特殊的認識事物的方法的訓練;在學習統計時,要盡可能讓學生經歷數據處理的過程,從實際中感受、體驗如何處理數據,從數據中提取信息.在過去的數學教學中,往往偏重于單一的“紙與筆”的技能訓練,以及對一些非本質的細微未節的地方,過分地做了人為技巧方面的訓練,例如對函數中求定義域過于人為技巧的訓練.特別是在對于運算技能的訓練中,經常人為地制造一些技巧性很強的高難度計算題,比如三角恒等變形里面就有許多復雜的運算和證明.這樣的訓練學生往往感到比較枯燥,漸漸的學生就會失去對數學的興趣,這是我們所不愿看到的.我們對學生基本技能訓練,不是單純為了讓他們學習、掌握數學知識,還要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以知識為載體,提高他們的數學能力,提高他們對數學的認識.

事實上,數學技能的訓練,不僅是包括“紙與筆”的運算、推理、作圖等技能訓練,隨著科技和數學的發展,還應包括更廣的、更有力的技能訓練.例如,我們要在教學中重視對學生進行以下的技能訓練:能熟練地完成心算與估計;能正確地、自信地、適當地使用計算機或計算器;能用各種各樣的表、圖、打印結果和統計方法來組織、解釋、并提供數據信息;能把模糊不清的問題用明晰的語言表達出來;能從具體的前后聯系中,確定該問題采用什么數學方法最合適,會選擇有效的解題策略.也就是說,隨著時代和數學的發展,高中數學的基本技能也在發生變化.教學中也要用發展的眼光、與時俱進地認識基本技能,而對于原有的某些技能訓練,隨著時代的發展可能被淘汰,如:以前要求學生會熟練地查表,像查對數表、三角函數表等.當有了計算器和計算機以后,就能使用計算機或計算器這樣的技能替代原來的查表技能.

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用內心的體驗與創造來學習數學,認識和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礎知識

隨著數學教育改革的展開,無論是教學觀念,還是教學方法,都在發生變化.但是,在大多數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灌輸式的講授,學生以機械的、模仿、記憶的方式對待數學學習的狀況仍然占有主導地位.教師的備課往往把教學變成一部“教案劇”的編導的過程,教師自已是導演、主演,最好的學生能當群眾演員,一般學生就是觀眾,整個過程就是教師在活動,這是我們最常規的教學,“獨角戲、一言堂”,忽略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

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用內心的體驗與創造來學習數學,認識和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礎知識,在備課時不僅要備知識,把自己知道的最好、最生動的東西給學生,還要考慮如何引導學生參與,應該給學生一些什么,不給什么、先給什么、后給什么;怎么提問,在什么時候,提什么樣的問題才會有助于學生認識和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礎知識等等.例如,在用集合、對應的語言給出函數概念時,可以首先給出有不同背景,但在數學上有共同本質特征(是從數集到數集的對應)的實例,與學生一起分析他們的共同特征,引導學生自己去歸納出用集合、對應的語言給出函數的定義.當我們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學生的思維被激活時,學生會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也就會提高教學的效率,同時,我們需要在實施過程中不斷探索和積累經驗.

五、借助幾何直觀揭示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的本質和關系

幾何直觀形象,能啟迪思路、幫助理解.因此,借助幾何直觀學習和理解數學,是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方面.徐利治先生曾說過,只有做到了直觀上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因此,在“雙基”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借助幾何直觀進行思考、揭示研究對象的性質和關系,并且學會利用幾何直觀來學習和理解數學的這種方法.例如,在函數的學習中,有些對象的函數關系只能用圖象來表示,如人的心臟跳動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心電圖;在導數的學習中,我們可以借助圖形,體會和理解導數在研究函數的變化:是增還是減、增減的范圍、增減的快慢等問題中,是一個有力的工具;認識和理解為什么由導數的符號可以判斷函數是增是減,對于一些只能直接給出函數圖形的問題,更能顯示幾何直觀的作用了;再如對于不等式的學習,我們也要注重形的結合,只有充分利用幾何直觀來揭示研究對象的性質和關系,才能使學生認識幾何直觀在學習基本概念、基礎知識,乃至整個數學學習中的意義和作用,學會數學的一種思考方式和學習方式.

當然,教師自己對幾何直觀在數學學習中的認識上要有全面的認識,例如,除了需注意不能用幾何直觀來代替證明外,還要注意幾何直觀帶來的認識上的片面性.例如,對指數函數y=ax(a>1)圖象與直線y=x的關系的認識,以往教材中通常都是以2或10為底來給出指數函數的圖象.在這種情況下,指數函數y=ax(a>1)的圖象都在直線y=x的上方,于是,便認為指數函數y=ax(a>1)的圖象都在直線y=x的上方,教學中應避免類似的這種因特殊賦值和特殊位置的幾何直觀得到的結果所帶來的對有關概念和結論本質認識的片面性和錯誤判斷.

六、 恰當使用信息技術,改善學生學習方式,加強對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的理解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 欧美 自拍 | 久久久久99 | 色客成人网 | 亚洲精品免费日日日夜夜夜夜 |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 | 激情综合激情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不卡 | 日韩日日操 | 久久香蕉国产视频 | 国产精品毛片大码女人 | 国产免费一区2区3区4区 | 日韩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 久久99精品视免费看 | 999国产精品 |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 国产高清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 国产毛片视频网站 |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网站 | 日本久久免费 | 国产羞羞事1000部在线观看 | 色成人综合 | 99精品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不卡 | 久久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精品毛片 | 九七电影院97网手机版不用下载 | 国产日韩欧美成人 | 欧美爱爱网站 | 五月激情综合网 | 国产区最新 | 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 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久久高清 | 日韩美女视频一区 | 色久天 |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77777 | 国产99r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婷婷 |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