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兒童口腔衛生宣教優選九篇

時間:2023-09-19 18:34:08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兒童口腔衛生宣教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兒童口腔衛生宣教

第1篇

關鍵詞: 7-9歲兒童 口腔衛生 衛生教育

1.引言

7-9歲兒童口腔處于替牙期,是齲病和口腔相關疾病高發時期,主要原因為:(1)第一恒磨牙萌出時間早,窩溝點隙深,易堆積食物殘渣;靠近易患齲的第二乳磨牙,易菌斑堆積;(2)乳牙易磨耗,鈣化度低,易齲壞;(3)替牙期乳恒牙排列錯位,同時存在多個生理間隙易食物堆積;(4)該年齡段兒童喜甜食、黏軟食物,自覺口腔衛生能力弱;(5)部分家長對于兒童口腔關注度不高,對牙齒保護意識淡薄。7-9歲兒童過早的齲壞并未及時充填會影響到患兒的咀嚼效率,導致消化和吸收低下,引起發育問題。7-9歲兒童學習掌握知識的能力比較強,良好的口腔知識對替牙期口腔衛生的維護起到重要作用,同時正確的口腔知識和方法也會讓其終生受用。

本項目通過調查了解7-9歲兒童對于正確口腔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其平時的口腔習慣和行為,加強對于口腔知識的宣教,促成相關社會關注度的提高,通過宣教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使個人和社會終生受益[1]。

2.研究內容及方法

本項目以問卷形式對蘇州市姑蘇區部分7-9歲小學生的口腔衛生習慣及行為、飲食習慣和口腔衛生知識進行調查研究分析總結[2],最終通過一定的形式反饋給相關部門,希望借此提高社會對兒童口腔的關注度,加大對兒童口腔知識的宣傳力度,讓兒童從小了解和掌握正確的口腔知識和方法,使個人和社會終生受益。本研究前期通過文獻研究法,結合口腔專業知識,篩選基本且重要的口腔衛生行為習慣和口腔基礎知識,羅列于問卷調查表中。中期通過項目組成員到學校的調查走訪,實地口腔衛生講解和宣教[3],收集并了解7-9歲兒童口腔衛生的特點。后期通過統計軟件總結和分析兒童口腔衛生各方面的分布特點,從而全面、正確地掌握和了解相關信息,提出和闡述合理的觀點。

3.調查結果

4.討論

7-9歲兒童口腔內已有恒牙萌出,從本次調查結果可以得知大部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會告訴孩子基本的口腔衛生知識,但針對一些細節和衛生注重程度的教育不夠。

88.35%的兒童每天刷牙兩次及以上,92.23%的兒童知道晚上睡前應該刷牙,其中有11.65%的兒童每天刷牙三次及以上,61.17%的家長會監督孩子刷牙。這說明大部分父母都清楚地認識到刷牙對于保護口腔衛生是一個必需的過程,孩子應該從小明白并且每天必須完成。

自從70年代可樂進入中國市場,這種甜中帶苦的含氣飲料便受廣大孩子歡迎。但在這份調查統計中,有71.84%的孩子不喜歡喝碳酸飲料,另有74.76%的孩子不喝碳酸飲料,這可能與父母們的教育有很大關系。此外,86.41%的孩子清楚地知道吃甜食、喝碳酸飲料會導致蛀牙,這體現了在經濟較發達地區,對口腔基本衛生知識的宣傳較普遍,與重慶調查數據相符[4]。

但是,從這份調查統計中,我們可以發現不少值得重視的問題。88.35%的孩子認為牙齒的好壞是天生的,不用后天太過保護,89.32%的孩子表示家里使用牙簽而非牙線。這兩個問題反映出可能家長在自身口腔衛生知識不夠的情況下導致對孩子的教育、宣傳不夠,而學校、衛生部門、政府在公益宣傳的力度不夠可能是導致這類問題發生的一大原因,由于家長自己不知道,因此無法教給孩子[5]。

另外,2014年高達58.26%的孩子因為牙疼、蛀牙、拔牙三大問題前往醫院就診,只有16.5%的兒童家長會帶孩子做日常檢查,和深圳市光明新區小學生口腔疾病及口腔衛生知識知曉情況調查的情況相似[6]。我們希望這份調查能給學校、家長及衛生部門一定的提示,在正確的刷牙方法、牙線的普及使用、含氟牙膏的了解及適當選用等方面加大普及宣傳力度[7]。利用學校板報、社區宣傳欄等針對兒童正確護牙方法在全國愛牙日、窩溝封閉日的機會向大眾普及知識及其重要性[8]。關愛牙齒每一天。

參考文獻:

[1]符筠,郭欣.北京市小學生口腔健康知識及行為[J].中國學校衛生,2013,1(34):9.

[2]李錦伍,韓曉蘭.7-9歲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效果的討論[J].吉林醫學,2012,2(33):7927.

[3]馮惠芬,鐘春儀,巢楓榕.從化市小學生口腔健康觀念知曉率的性別差異[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12,5(28):246.

[4]柴召午,鐘鳴,等.2012年重慶萬州三峽庫區7-9歲移民兒童第一恒磨牙齲病抽樣調查分析[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3(36):155.

[5]李香君,周志江,吳賢清.不同年齡兒童口腔健康行為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1,6(27):691.

[6]邰昌松,陳小良.深圳市光明新區小學生口腔疾病及口腔衛生知識知曉情況調查[J].實用預防醫學,2012,11(19):1664.

[7]楊鳳云,張金鳳.學齡前兒童口腔保健[J].中外醫學研究,2011,1(9):102.

第2篇

關鍵詞:正畸;心理護理;治療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6-0491-01

1 心理護理

1.1 兒童心理護理:根據心理護理的基本原則,對臨床常見的正畸心理,如怕疼、怕拔牙、怕別人嘲笑、擔心效果、擔心復發、猶豫、緊張、焦慮、自卑心理做正確的心理輔導。使患者一開始就能感受到關心和被重視,心理上得到安慰、放松,取得兒童、青少年及其家屬信任,爭取主動配合。

1.2 成年人心理護理:成年人心理發育已成熟,有較豐富的社會經驗和較強的自主行為。針對成年人的心理特點,護士要耐心地聽取患者的意見,詳細地解答各種問題,采取積極地因勢利導的方法主動介紹正畸治療的方法、步驟、療程、就診所用時間等,消除患者的疑慮,堅定治療信心,以便取得積極有效地配合。對于錯牙合畸形嚴重的患者,由于其生理缺陷,常常引起沉重思想包袱、有自卑感,給生活、學習和社會交往造成了很大障礙。他們顯得焦慮不安,畏縮害羞,對治療信心不足,甚至對醫護人員也缺乏應有的信心。針對這些患者,心理護理顯得更為重要。在接診時要特別注意熱情、周到,要富有同情心,而決不能流露出歧視的態度,要使他們感到溫暖,從而增加對醫護人員的信賴。預約復診時間要征求他們的意見,使他們在整個治療過程中保持輕松、愉快。[1]

2 治療護理

2.1 治療前護理

2.1.1 牙周潔治:患者在矯治前都應該進行牙周潔治,在矯治中由于口腔衛生難于維護,牙面上容易附著軟垢,容易產生牙結石,牙齦發炎等,對于那些自身難于處理的患者需要醫護人員為其牙周潔治。[2]

2.1.2 口腔衛生宣教:正畸治療前,醫護人員與患者及家長進行充分溝通,耐心向患者講解口腔衛生的重要性,指導口腔衛生常識,強調保護牙齒及刷牙的重要性,Bass45度傾斜刷牙方法,刷牙法現場指導并在模型上演示向患者說明口腔衛生保健的重要性,要求早、晚及飯后刷牙,每次刷牙不少于3min。用牙刷清潔不到的部位,用牙線來輔助清潔。以后復診均反復強調,并且強調每天飯后漱口、刷牙,吃零食后必須漱口,讓患者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自覺維護口腔健康。

2.2 治療中護理

2.2.1 教會正確的刷牙方法:采用Bass45度傾斜刷牙方法:使用時將刷毛與牙長軸呈刷毛尖伸入齦溝水平略顫動(2-3mm)不少于10次后再順牙間隙刷。刷洗牙合面時刷毛緊壓牙合面使毛端深入溝裂點隙作短距離前后向顫動。每天早晚刷牙,飯后刷牙,刷牙時要內外刷,要求每次刷牙時間保證在3min以上,最好采用正畸專用牙刷,兒童需家長認真監督,保證刷牙的質量。如果沒有特制的專用牙刷也可以自制(即把普通牙刷中間一排減去2.5mm即可),難以用牙刷清潔干凈時,可輔用以牙線,以使口腔衛生得到良好的維護。

2.2.2 使用漱口液漱口:為了控制治療期間菌斑在牙面上的堆積,一些學者強調口腔衛生宣教的同時,還可采取一些措施。口腔含漱劑對口腔衛生維護也很有效,如洗必泰、口寶、雙氧水等漱口液,進食后嚼多元醇香口膠等,臨床上可向正畸患者推薦使用可以促進牙釉質脫礦后后再礦化的漱口液,但洗必泰溶液的長期使用有牙齒著色等副作用。

2.2.3 菌斑檢測:定期用堿性品紅(菌斑顯示劑)監測菌斑指數的情況,臨床正畸過程中可配合定期使用氟保護膝,以防止牙齒齲壞[3]。牙菌斑顯示劑是檢測刷牙效果的最好工具,通過讓患者牙菌斑染顯示牙菌斑堆積的情況使患者直觀地了解菌斑易于積聚的牙齒及牙面,在宣教時有針對性地講解刷牙的重點部位可以幫助患者有效清除牙菌斑。

2.2.4 適當的鼓勵措施:根據小孩心理采取適當的鼓勵措施,對于刷牙情況比較好的孩子,給予牙刷、牙線、正畸護理套裝等物質獎勵,或者給予周末復診等優惠時間獎勵。對于逆反心理較強或者依從性較強的患者,給予適當的心理指導。嚴格監控矯治器佩戴情況及口腔衛生狀況[4]。

2.2.5 定期隨訪:及時到位的隨訪:對每位患者建檔,由專職護士每周1次電話隨訪患者。特別是在戴矯治器的初期,家庭隨訪很有必要,交代飲食注意事項,詢問有無按指導刷牙,有無按醫囑要求戴用及更換彈力橡皮圈等。如出現嚴重疼痛,牙齒松動,帶環、托槽脫落及矯治器損壞時,應及時來院檢查,由醫生根據情況妥善處理。如出現牙齦炎癥及口腔潰瘍,應及時治療。及時提醒患者按時復診[4]。

2.3 治療后護理:正畸治療結束后,患者進入保持階段,常用的保持器有活動式保持器、舌側固定式保持器以及壓膜保持器,無論采用何種保持器,仍然需囑患者堅持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使用正確的刷牙方法,并每隔6-12月復診一次。

正畸治療過程中,要想達到理想的矯治效果,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口腔衛生環境,因此,口腔護理的好壞是治療中的關鍵,應當引起正畸醫生和專業護士的足夠重視。只有完善的口腔護理及正畸患者的積極配合,才能提高矯治的整體水平,最終達到口頜系統的平衡、穩定及美觀。

參考文獻

[1] 秦德川,高愛蘭.成年人錯牙合畸形的正畸治療及心理護理.淮海醫藥,2001,19(3):235-236

[2] 李秋芬.兒童正畸治療中的口腔護理.臨床護理,2011,1(20):118-119

第3篇

中圖分類號: R173;R780.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8-2409(2009)05-0941-02

孕婦肩負著養育下一代的重任,其口腔健康狀況及對口腔衛生知識的了解程度直接關系著下 一代的口腔健康[1]。為了解我市孕期婦女對口腔保健知識的了解、態度、行為 和診治情 況,提高孕婦口腔保健意識,減少孕期口腔疾病的患病率。筆者于2009年1~5月對在我院婦 幼中心建卡的459名孕婦進行問卷調查,具體結果分析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2009年1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婦幼中心進行圍產期檢查妊娠婦女459人 。年齡26~40歲,其中文化程度大專以上共225人,占49%,高中以下234人,占 51%。

1.2 方法

設計結構型問卷, 調查內容包括一般情況、口腔保健的知識及來源、 口腔 衛 生習慣、觀念、診查情況及對嬰幼兒口腔知識的了解。采用第3次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方 案統一問卷,當場發卷,自行填寫,當場收卷,監督整個答卷過程,并盡可能減少誘導性誤 差。共發放問卷500張,收回459張,回收率91.8%。

2 結果

2.1 孕婦的口腔疾病就醫行為及觀念

希望孕前接受口腔保健的孕婦為100%,孕前接受過專業指導者占11.76%,有牙齦出血者占74 .51%,有64.71%的孕婦不知道牙齦出血的原因,孕前進行過口腔健康檢查者僅為3.92%,有 49.02%的孕婦認為懷孕期間不能看牙,能忍則忍。

2.2 孕婦的口腔衛生習慣情況

每日刷牙2次以上的占82.67%,使用磨毛保健牙刷者占45.10%,有70.59%的孕婦刷牙方法不 正確,而刷牙時間達到3min以上者為31.37%,有74.51%的孕婦知道定期更換牙刷。

2.3 孕婦的孕期及兒童口腔保健知曉率

86.27%的孕婦不知道牙齒開始發育的時間,47.06%的孕婦認為乳牙2歲以后才需要清潔與 衛 生,有78.43%的孕婦不知道氟能防齲,對于奶瓶齲發病的主要原因有45.10%不清楚,54.90% 的孕婦不知道如何才能預防齲齒,有49.02%的孕婦認為乳牙不需要治療。

3 討論

大量的研究已證實,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可以有效地預防齲齒[2]。母親的口腔保 健習慣對 幼兒的口腔護理十分重要,對兒童牙齒的干預性治療來說,母親有成功治療經驗的兒童較其 他兒童更易獲得成功[3]。從妊娠期間開始并由母親延續下來的口腔保健習慣,對 孩子齲齒的預防會起到非常好的長期效果。

妊娠期是一個復雜而特殊的生理過程,孕婦全身起著一系列的變化,在此期,如不注意口腔 保健,會使正常的生理過程發生病理變化,不僅會影響孕婦本身的健康,甚至可能影響到胎 兒的發育及健康。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無論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孕婦對孕期的口腔衛生預防 保健知識了解甚少,雖然所有的孕婦均有接受專業口腔健康指導的需要,但孕前接受過專業 指導的人數為僅為11.76%;有74.51%的孕婦有牙齦出血史,可有64.71%的孕婦不知道牙齦出 血的原因;孕前進行過口腔檢查的只有3.92%,75.55%的孕婦有了牙病是能忍則忍,不能做 到防患于未然,無法早發現、早治療。54.9% 的孕婦擔心口腔治療對胎兒產生副作用,拒 絕接受治療。因此必須通過健康教育,使孕婦了解孕期口腔疾病對胎兒產生的不利 影響和孕期口腔疾病治療特點、時機及局部治療的安全性,消除孕婦口腔治療的誤區及恐懼 感,提高孕期口腔疾病就診率、治愈率,降低孕期口腔疾病的風險,為確保母子平安提供保 證。

對不同學歷的孕婦分類統計結果來看,每日早晚2次刷牙率基本無差別,但只有29.41%的孕 婦刷牙方法正確,70.59%采取混刷法; 68.63%的孕婦刷牙時間小于3min,只有31.37%的孕婦刷牙時間大于3min;及時更換牙刷的孕婦達74.51%。由此看出近年我國 “愛牙日” 活動的開展使較多的人知道刷牙的重要性,但是對如何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具有持之以恒 的刷牙態度還有待加強。

家長的口腔保健意識直接影響兒童的口腔健康和口腔衛生習慣。牙齒發育是一個漫長而復雜 的過程,嬰幼兒的乳牙胚從母親孕6周開始發育,在5~6月時鈣化,嬰兒出生時,20顆乳牙 冠已全部形成。牙齒在發育過程中易受各種因素影響,如:孕婦的健康、營養、情緒、生活 環境、疾病等,所以孕婦在孕期應盡量避免疾病和感染的發生,保持愉悅的心情,飲食要營 養豐富合理。乳牙相對于恒牙有機成分較多,無機質少,抗酸能力弱,一旦發生齲病,病變 進展快,所以乳牙萌出后,家長必須及時清潔牙面,清除牙垢和牙菌斑。調查表明,有86.2 7%的孕婦不知道人的牙齒從母親懷孕第六周即開始發育,有47.06%的孕婦認為2歲以后才需 要注意乳牙的清潔和衛生,乳牙萌出后家長沒有及時清潔牙面,含、奶瓶睡覺,這些都 是引起兒童齲病早發、高發的因素。78.43%的孕婦不知道氟化物對牙齒的影響,有49.02% 的孕婦認為乳牙齲齒不需要治療。因此,廣泛、細致的口腔衛生宣教工作是預防口腔疾病發 生的關鍵,宣教內容應直觀化、具體化、多樣化、基層化,使廣大的準媽媽了解口腔疾病的 種類及危害。

目前口腔疾病在我國是多發病, 想減少口腔疾病的發生,筆者認為保護牙齒應從零歲做起 ,將工作重點放在孕婦,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應加大口腔預防保健宣傳力度,開設 孕前口腔衛生課堂,通過舉辦講座、發放宣傳小冊子或播放錄像帶,提高孕期婦女口腔衛生 保健意識,提高孕婦對口腔衛生知識的掌握,減少孕期口腔疾病的發生, 促進母嬰健康。

參考文獻:

[1] 郝淑青,張軍橋,劉學聰. 孕婦口腔衛生知識認知程度調查分析[J]. 河 北醫藥,2007,29(7):748-749.

[2] 魯麗珍,郭曉琳,徐濤.健康教育對孕期口腔疾病的影響及意義[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8,19(4):389-391.

第4篇

【關鍵詞】 兒童、正畸治療、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3)12-0108-01

錯頜畸形讓兒童在成長過程受飽受痛苦,這種疾病是因為兒童在成長的時候內因或外因所導致的營養失衡、疾病等影響了兒童的面部正常發育,產生了牙頜面發育畸形,屬于三大口腔疾病之一。根據相關數據表明,我國的錯頜畸形患者共有總人口的50%,他們有不同程度的面部畸形,既不美觀,又對身體健康造成巨大影響[1,2]。正畸治療是在患者的口腔內部使用矯正裝置進行治療,這樣患者的口腔清潔就變得比較困難,而且長時間的佩戴還會使牙齒產生軟垢,積聚牙菌斑,引發各類口腔疾病,對矯正治療產生阻礙。所有,為了讓患者的治療周期縮短,且承受較輕的痛苦,為患者進行正畸治療的時候,需要同時提供口腔衛生宣教護理,讓患者能夠具備良好的口腔習慣。此次以筆者自身的體驗來對這種護理方式進行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在2003--2007年門診正畸患者共2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標準方絲弓或直絲弓矯治器治療。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兩組在術前均已完成齲齒和牙周疾病的治療,使用的酸蝕材料和釉質粘合劑相同。

對照組:隨機選擇門診正畸患者100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57例,年齡10--17歲,平均13歲。試驗組:隨機選擇門診正畸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齡ll--18歲,平均14歲。所有病例均按需要佩戴固定矯治器。

1.2研究方法

所有觀察對象均設立記錄卡。對照組僅向患者實行常規護理,并進行一般程度的宣教。實驗組按事先制訂的護理計劃,對患兒及其家長進行指導。比較戴固定矯治器12個月時兩組牙齦炎的發病情況。

牙齦炎診斷標準按牙齦指數(GI)分級:0級:牙齦健康;l級:牙齦輕微炎癥,牙齦色有輕度變化并略微水腫,探診不出血;2級:牙齦中等炎癥,牙齦色紅,水腫光亮,探診出血;3級:牙齦重度炎癥,牙齦紅腫嚴重或有潰瘍,并有自動出血傾向。

1.3護理措施

1.3.1治療前交待病情

進行治療之前要對患兒的情況和資料進行研究分析,像是觀察模、x線圖、正側面照等等,和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包括對治療的期望、費用、效果、療程等等,為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答疑。

1.3.2患兒的心理護理

要重視患兒的心理護理,對患兒提供心理護理要能夠了解患者的當前心理狀態,若是存在焦慮、緊張、恐慌等等心理壓力,要進行恰當的開導。

1.3.3正畸治療前護理

仔細檢查口腔衛生狀況和存在的牙體牙周疾病。已出現齲齒的應及時治療.恒牙已萌出乳牙還未脫掉的及早拔除滯留的乳牙殘根,糾正不良的口腔習慣,對治療前口腔清潔不良者,進行徹底的超聲潔治,系統治療已存在的口腔其他疾病,待病情穩定,口腔衛生恢復至良好的狀況后.才能開始進行正畸治療。

1.3.4飲食方面

治療期間需要根據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飲食控制,方式使用粘性大的食物,或者是過硬食物,不要讓前牙去啃食堅硬物體,避免托槽受損,這些工作還需要獲得家屬的幫助和配合。

1.3.5保持口腔衛生

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這是提供良好治療效果的基礎,醫護人員需要對患兒及其家屬說明口腔衛生對于治療的重要性,在帶入矯正器后,叮囑患兒可以刷牙,但是需要注意方法,不要讓托槽和弓絲脫落。

1.3.6按時隨訪

建立患者檔案卡,每周進行一次電話隨訪并記錄在檔。特別是在帶矯治器的初期,可能會有不適的感覺,如酸脹,刺激口唇引起的疼痛感,此時可囑患者流食一周,向患者解釋隨著時間的延長這種不適會逐漸減輕。

2 結果

GI的等級分數分別在對照組、試驗組之間進行配對秩和檢驗,矯治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矯治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正畸治療需要在口腔內進行矯治器的安裝,這個過程是比較麻煩的,而且治療的周期比較長,需要注意口腔清潔問題,否則在刷牙的時候容易傷及牙齦,導致出血,不少的患者都無法按照醫囑進行清潔。口腔清潔不干凈會使得食物殘渣殘留,這樣就容易形成軟垢,引發各類牙科疾病,產生疼痛感,這樣牙齒的情況就會越來越差[3]。對患者提供正確的口腔清潔護理指導是比較重要的工作,這一次主要是面向兒童患者,他們的心理特性是比較特殊的,因此需要區分對待。第一次為其進行指導護理就應該要有耐心,能夠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然后在進行心理輔導,消除心理壓力。為患兒提供飲食指導,幫助他們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采用和藹可親的護理方式能夠贏得兒童患者的喜歡,也能夠讓護理工作變得更加輕松。

參考文獻

[1]周紅云.錯頜畸形矯治中的美學與心理學問題討論.中國現代醫生.2007,45(1):25

第5篇

關鍵詞 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保健干預

齲齒也稱蟲牙、蛀牙,是兒童口腔常見病,是細菌性疾病,可以繼發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頜骨炎癥。齲齒疼痛對兒童進食產生不良影響,如果不及時給予治療,形成齲洞,終至牙冠完全破壞消失,對恒牙生長產生不利的影響,同時也影響兒童的發音及容貌,對兒童身心健康產生一定的危害。漱口、刷牙是預防齲齒最有效、最簡單的方法,同時也對口腔衛生的保持發揮重要的作用。為掌握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現狀,提高兒童口腔衛生保健水平,更好地開展口腔保健干預,筆者于2013年1月隨機選取本社區某幼兒園3歲兒童62例,采用《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研究對象:在本社區某幼兒園中,隨機選取3歲兒童62例,男33例,女29例。

工具:根據李秋忠設計的兒童口腔健康調查問卷,對其條目進行篩選和修訂,制成新的《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調查問卷》,修訂后的問卷Cronbach's α為0.8068,重測信度0.87。內容包括:每天刷牙次數>2次,選擇豎刷,持續時間>3min,選擇保健牙刷,選擇2~3個月更換1次牙刷,有無飯后漱口的習慣,父母有無參與孩子刷牙等7個條目,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是”或“否”。

資料收集方法:對62例兒童進行問卷測評,由健康教育小組人員一對一指導家長填寫。發放問卷62份,有效問卷62份,回收率100%。

結果

62例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情況,見表1。

討論

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與其口腔衛生知識的掌握密切相關。刷牙和漱口是口腔保健中最基本的行為,刷牙可以對牙菌斑進行有效的祛除,漱口能夠對食物碎屑給予及時有效的清除。通過刷牙和漱口的方法,能夠有效預防及減少齲齒的發生,進而預防牙周病。學齡前兒童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很低,自理能力也較差,缺乏口腔衛生自我保健意識。本研究結果顯示,有38.71%的兒童堅持每天清潔牙齒2次,37.09%兒童堅持每天清潔牙齒1次,有3.23%的兒童從未刷過牙。可見多數兒童未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而早晚刷牙對預防齲齒起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兒童刷牙方法和刷牙時間及其所使用的牙刷不符合要求,這也會直接影響幼兒口腔衛生保健的效果。本調查發現,62例兒童中刷牙正確率也不盡如人意,僅56.45%的兒童刷牙方法正確,19.35%的兒童刷牙時間達不到3min,使用保健牙刷和選擇2~3個月更換1次牙刷這2項指標分別達到93.55%、66.13%。應該對兒童加強指導口腔衛生的相關保健知識,開展健康教育,指導兒童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幫助其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兒童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識。

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與家長的口腔保健意識相關。由于家長的口腔保健意識相對薄弱,不能對兒童起到監督指導的作用,從而導致兒童存在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本研究結果發現,82.26%的孩子清潔牙齒時缺少家長監督,家長自身也存在不良口腔衛生習慣,說明家長對口腔衛生保健不夠關注。口腔衛生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是幼兒期,但是由于幼兒年齡較小,無法自覺主動地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行為,此時就有賴于家長的教育與監督,孩子具有很強的模仿性、可塑性,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用自己正確的言行來影響孩子,讓孩子在生活的點滴中形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為了提高家長的口腔衛生保健意識,社區應積極開展相關健康教育,使他們意識到保護牙齒應從兒童做起,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行為。

積極開展口腔保健教育,宣傳其重要性。齲病是由牙菌斑引起的,預防齲病的有效措施是對牙菌斑進行有效的清除,其中自我口腔保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林靖雯等發現,2歲兒童就可能發生齲齒,而且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在齲病的預防中,4歲以前是其中重要的時期,3歲以前開始刷牙發揮了一定的預防作用。應加強兒童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其口腔保健意識,培養兒童自覺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良好習慣。讓兒童從小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能夠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針對學齡前兒童生理心理特點,設計適宜的教育培訓內容及形式,定期開展口腔衛生保健知識教育培訓。每次培訓時間應宜短,形式可采用小講座、觀看口腔知識動畫片及漫畫、刷牙模擬訓練等,指導兒童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要讓兒童了解不正確的刷牙,不僅不能對牙齒起到清潔的作用,而且還可能對牙齦造成損傷,導致牙齦萎縮,牙齒形成楔狀缺損。正確刷牙的基本原則:操作簡單,容易掌握,清潔效果佳,對牙齒及牙周組織無損傷。鑒于學齡前兒童接受能力,選擇比較容易學習的旋轉刷牙法(ROLL刷牙法),并且應一對一,手把手指導兒童學習。家長應為兒童選擇適合兒童年齡大小特點的保健牙刷,刷牙的次數為早晚各1次,進食后漱口應每次2~3min。可以設計一些卡通口腔衛生保健知識的宣傳冊,開展口腔衛生保健知識有獎競猜、兒童刷牙競賽等活動,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

第6篇

【中圖分類號】 G 479 R 166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8)08-0750-02

【關鍵詞】 口腔衛生;健康知識,態度,實踐;齲齒;學生保健服務

家長的口腔衛生知識是改變中小學生對口腔健康知識、信念、行為的一種重要手段,通過對家長進行衛生宣教來有效預防兒童齲齒,可以節約大量醫療資源。筆者設計了專用調查問卷,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了解學生家長對齲病防治的知識、信念和行為以及學生口腔衛生習慣的現狀,為浦東新區中小學生牙防保健工作提供參考。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抽取上海市浦東新區6個功能區12所中小學校,其中中學6所,小學6所,學校小學抽取三年級1個班,每所中學抽取初二年級1個班,所抽取班級的學生家長共1 134名。

1.2 方法 采用封閉式問卷,內容包括口腔衛生知識、衛生習慣、就醫行為和對社區開展學校牙防工作的認識4個方面。為保證資料的可靠性,由學校衛生教師進行相關培訓,并要求學生將問卷帶回,由家長獨立完成。

1.3 資料處理 所有問卷錄入EpiData 3.0數據庫,用SPSS 10.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學生家長口腔衛生知識 學生家長口腔衛生知識正確回答率見表1。

2.2 學生家長的口腔疾病態度和就醫行為 學生家長的口腔疾病態度和就醫行為見表2。

2.3 學生口腔衛生行為 學生口腔衛生行為見表3。

2.4 學生家長對社區牙防工作的了解程度 孩子接受過學校組織的口腔普查的占76.81%,知道轄區內每2 a 1次的學生牙齒普查的占36.76%。

2.5 學生家長未帶孩子去社區醫院充填齲齒的原因 見表4。

3 討論

齲病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疾病,是哮喘患病率的5~8倍[1],已經引起了全世界科學家的高度重視。在病因學方面,齲病的四聯因素早已明確,尤其是口腔衛生習慣,與齲病的發生密切相關。本次調查發現,學生不正確的刷牙方式占56.11%,每次刷牙不到3 min的占79.12%,沒有達到有效刷牙的目的。學生不正確刷牙方式會直接影響齲齒的發生,但是正確的刷牙方式對于學生來說相對較難掌握,也較難堅持,如果沒有家長的密切關注與指導,不容易取得口腔衛生保健作用。由此可見,家長應配合學校加強監督學生口腔衛生行為,通過觀看刷牙操VCD等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有效刷牙的方法。

因為家長直接與兒童接觸,所以在兒童口腔衛生習慣形成和保持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家長和監護人對兒童的影響很重要,不同的言傳身教會對兒童健康產生不同的影響[2]。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只有不到50%的學生家長知道發生齲齒的主要原因,只有18.73%的家長知道六齡齒,只有39.37%家長會去醫院進行牙齒保健,只有39.93%的家長每隔0.5 a或1 a帶孩子到醫院進行口腔健康檢查。89.00%的家長要等到孩子牙痛才去醫院檢查治療,對孩子查出齲齒后愿意進行充填的有68.35%。可見相當一部分家長對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口腔健康的意識尚未轉化為實際行動。應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口腔健康教育,改變家長不健康的口腔衛生知識和行為,這不僅能使他們自身受益,同時還能引起他們對孩子口腔健康的關注。

本次調查顯示,孩子查出齲齒后,有近40%的家長覺得不嚴重、沒必要或工作忙而未帶孩子去社區醫院進行充填,13.43%的家長對社區醫院的消毒隔離不放心,只有33.90%的家長堅持去二、三級醫院口腔科進行充填。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齲齒檢查后進行治療的不確定性,同時也提醒社區醫院應加強學校牙防工作的宣傳,提高自身齲病治療水平。

目前,我國的學校口腔保健工作基礎還十分薄弱,浦東新區牙防工作在許多方面有待完善和提高。今后在規劃中小學生口腔健康工作時,應充分動員有限的人力、物力資源,組建中小學口腔衛生保健網絡,每年做好中小學生定期的防齲普查普治工作,特別應加強針對學生家長的口腔保健知識宣傳教育,提高其口腔保健意識,培養學生養成有效的刷牙習慣,從而改善中小學生口腔衛生狀況。

4 參考文獻

[1] MOURADIAN WE, WEHR R, CRALL JJ. Disparities in children's oral health and access to dental care. JAMA, 2000,284(20):2 625-2 631.

第7篇

乳牙因齲缺失牙(mt)的記錄參照WHO調查標準:9歲以下兒童喪失了不該脫落的牙齒,如乳尖牙和乳磨牙,記為因齲喪失;9歲以上兒童不區分失牙原因,均按未萌牙記錄[7]。調查問卷參考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中的問卷來設計,根據以往研究證實的齲病相關因素以及大連開發區社會經濟狀況來確定問卷內容[1-5],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基本信息,口腔衛生習慣,飲食習慣,近期出現的口腔癥狀,口腔衛生知識,口腔衛生態度和社會經濟因素。問卷調查在學校進行,由工作人員統一說明,學生和家長填寫后回收。基本信息包括學生的出生日期、性別、戶口類別等。

口腔衛生習慣包括刷牙習慣,家長是否幫助過孩子刷牙及檢查刷牙效果,是否使用含氟牙膏等。通過調查點心、糖果巧克力、碳酸飲料和含糖飲料三類甜食的飲食頻率來評估飲食習慣,頻率分3個等級:少于1次/d、1次/d、2次/d或以上,分別記0、1、2分。將三類甜食得分相加,得分范圍為0~6分,得分越高表明吃甜食越頻繁。口腔衛生知識調查了對齲病和刷牙出血的認識情況,選項有“正確、不知道、不正確”3種,分別記1、0、-1分;口腔衛生態度調查了對口腔健康的重視情況,選項為“很同意、同意、無所謂、不同意、很不同意”,分別記2、1、0、-1、-2分。將各題得分相加,總分越高表明口腔衛生知識(態度)越值得肯定。社會經濟因素包括父親學歷、母親學歷、家庭月收入和兒童生活地。父、母學歷分為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專、大專及以上3種(低、中、高),分別計1、2、3分。家庭月收入分為5000元及以下,5001~10000元,10000元以上3類。兒童生活地按戶口所在地分為大連本地和外地2類。本次調查共有檢查者和記錄者各2名,均為口腔醫學院畢業、臨床工作經驗2年以上的醫生。調查前進行統一培訓和檢查者之間標準一致性檢驗,Kappa值均大于0.8。調查過程中每天從受檢者中隨機抽取5%兒童進行復查,檢查者自身標準一致性檢驗Kappa值均大于0.8。調查數據由專人核查錄入。

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和分析,分別計算乳、恒牙的齲病患病率和齲均(齲、失、補牙數之和)。齲病患病率之間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齲均之間的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對全牙列齲均作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探索各因素對齲病患病程度的影響。顯著性水平設為0.05。2結果2.1人口統計學資料本次抽樣調查入選的3所小學二、三年級所有學生都完成了口腔檢查和問卷調查,樣本量為1160人,其中男生占53.7%,女生46.3%,城市戶口48.9%,農村戶口51.1%,男女、城鄉構成比與總體相似(表1)。

調查人群乳牙齲病患病率84.9%。不同年齡組之間患齲率不同,9歲組最高(χ2=6.923,P<0.05),7、8歲年齡組患齲率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669,P>0.05)。城鄉之間、不同性別之間的患齲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調查人群平均乳牙數10.5顆,齲均4.44。不同年齡組、城鄉、性別間齲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2)。調查人群平均恒牙數13.5顆,患齲率19.7%,齲均0.33。不同年齡組、城鄉、性別間患齲率、齲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表3)。齲補充填比為充填無齲牙數(ft)占患齲牙數(dt)與充填無齲牙數(ft)之和的比例ft/(dt+ft)。城、鄉乳牙齲補充填比分別為9.4%、2.6%,城市高于農村(χ2=103.643,P<0.05)。城、鄉恒牙齲補充填比分別為28.1%,3.3%,城市高于農村(χ2=155.496,P<0.05)(表4)。

飲食習慣的應答率為91.7%,38.8%的人飲食得分為0,即吃甜食頻率少于1次/d。3分以上者占7.5%,不同飲食習慣的兒童齲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0.578,P>0.05)。刷牙習慣和是否使用含氟牙膏的應答率均為100%,14.0%的兒童不是每天都刷牙,不同刷牙習慣的兒童齲均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1.443,P>0.05)。37%的兒童使用含氟牙膏,與不使用含氟牙膏的兒童相比,齲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0.879,P>0.05)(表5)。

口腔衛生知識包含6個問題,有16.9%的人全部回答正確,平均得分為3.5。正確率最低的是含氟牙膏的作用,只有37.5%的人認為使用含氟牙膏有好處。其余問題的正確率均在65%以上,88.2%的人認為吃糖可以導致齲齒,正確率最高。不同知識水平的兒童齲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口腔衛生態度包含4個問題,正確率均在90%左右,平均得分為5.3。口腔衛生態度得分不同的兒童齲均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5~6)。有32.8%的學生曾在吃飯或刷牙時有過牙齦出血。45.1%的學生在最近1年內有過牙痛癥狀。低收入家庭(月收入<5000元)占74.4%,兒童齲均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而降低(F=5.717,P<0.05)。大連本地兒童齲均高于外地兒童(F=5.717,P<0.05)。父親學歷高的兒童齲均高于另外2組(F=7.226,P<0.05),母親學歷不同的兒童齲均無顯著差異(F=2.518,P>0.05)(表5)。

對全牙列齲均做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將年齡、性別、城鄉、飲食習慣、刷牙習慣、是否使用含氟牙膏、兒童生活地、父親學歷、母親學歷、家庭月收入10個因變量放入方程,顯著性水平設為0.05。最終有3個變量進入方程,戶口所在地(P<0.05),家庭月收入(P<0.05)和父親學歷水平(P<0.05)。各因素對齲均的影響由大到小依次為:兒童生活地,家庭月收入,父親學歷水平。結果顯示,大連本地、家庭月收入低、父親學歷水平高的兒童比外地的、家庭收入高、父親學歷水平低的兒童齲病患病程度更為嚴重(表7)。

1995年第二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遼寧省5歲兒童乳牙患齲率89.5%,齲均6.7,居全國最高[8]。2005年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該省乳牙患齲率73.9%,齲均4.4,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9]。目前國內關于7~9歲年齡組患齲狀況的文獻較少,計艷等[10]2009年對南京市7~12歲兒童進行口腔健康調查,其中7~9歲學生873人,乳牙患齲率7歲組56.1%,8歲組73.8%,9歲組72.6%,齲均分別為2.46,2.95,2.33;恒牙患齲率7歲組4.4%,8歲組11.8%,9歲組13.4%。齲均分別為0.08,0.20,0.22;乳、恒牙患齲率和齲均都低于本次調查的同年齡組人群。石四箴等[11]1981年調查了上海市1~14歲兒童乳牙齲病患病狀況,7~9歲組樣本量3260人,患齲率和齲均都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下降:患齲率分別為7歲組86.6%,8歲組84.2%,9歲組83.7%,齲均分別為4.84,4.36,3.76。大連開發區7、8歲兒童的患齲率和齲均與石四箴等的調查結果相似,但9歲兒童的患齲率和齲均高于后者。束陳斌等[12]1996年也對上海市1~14歲兒童乳牙患齲狀況進行了抽樣調查,樣本量較少,7~9歲兒童共186人,患齲率分別為7歲組83.3%,8歲組78.7%,9歲組72.3%,齲均分別為3.78、3.10、2.33;患齲率和齲均都低于大連開發區同年齡組兒童。可見大連開發區學齡兒童齲病患病狀況較嚴重,應予以重視。7~9歲兒童恒牙剛萌出不久,主要為切牙和第一恒磨牙。調查人群恒牙齲病患病率和齲均較低。第一恒磨牙齲均構成比為97.5%,可能原因如下:第一恒磨牙最早萌出,在口腔中存留時間長;窩溝點隙多,位置靠后,不利于清潔;鄰牙為患齲率高的第二乳磨牙,易形成局部菌斑堆積。因此早期保護第一恒磨牙是降低恒牙患齲率的關鍵。乳、恒牙齲充填率城市好于農村,但均處在較低水平,尤其是乳牙,僅為6.4%。表明大連開發區兒童的齲齒充填情況差,一方面應提高家長對齲病,尤其是乳牙齲的重視程度。另一方面,需加強口腔健康宣教,平衡醫療資源,加強農村地區的口腔衛生服務。

第8篇

關鍵詞:兒童 口腔急診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尤其是對兒童的健康,家長們更加重視,因此兒童口腔夜間急診已成為口腔科臨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掌握口腔科夜間兒童急診的常見疾病及病因,本文通過收集2008年7月~2012年5月夜間我院口腔科接診的兒童病例,歸納分析兒童口腔夜間急診主要病種及其病因,為預防和診治兒童口腔夜間急診疾病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收集2008年7月~2012年5月我院口腔科夜間兒童急診病例874例,年齡為0~12歲之間,男孩486例,女孩388例,對所收集病例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口腔頜面部外傷:包括牙外傷、口腔頜面軟組織外傷、頜骨或牙槽骨骨折及復合性損傷,共367例,約占兒童急診總數的42%,男孩多于女孩,最多見軟組織損傷,唇及唇周軟組織、頦部皮膚為主, 其次為前牙區牙及牙槽突損傷或同時合并口周、牙周軟組織及外傷,偶見頜骨骨折。

2.2 牙痛:包括齲病、牙髓炎及根尖周炎,共306例,約占兒童急診總數的35%,男孩、女孩病例數接近,多為乳磨牙、六齡牙齲壞引起的牙髓炎或根尖周炎,乳前牙、恒前牙少見。

2.3 頜面部感染性疾病:包括間隙感染、牙槽膿腫、淋巴結炎、流行性腮腺炎、化膿性腮腺炎等,共166例,約占兒童急診總數的19%,以牙源性感染最多見,流行性腮腺炎也常見。

2.4 其他疾病,如口腔潰瘍、異物嵌塞、拔牙后出血、過敏性疾病等,共35例,約占兒童急診總數的4%,均為較少見的兒童急診疾病。

3. 討論

目前口腔夜間急診越來越受重視,我院為本地區唯一設有夜間口腔急診服務的綜合性醫院,夜間口腔科急診業務量逐年增長,其中有不少兒童病例,經對本組病例的統計分析,兒童夜間急診疾病譜有其自身特點,主要以外傷及牙痛為主,而又不乏其他方面疾病,要求值班醫生具有口腔全科知識及實踐技能,才能應對業務的發展,為本地區兒童提供優質的口腔醫療服務。因此,年輕口腔科醫師需落實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委以值班任務,避免出現醫療差錯。

本組病例中口腔頜面部外傷所占比例最高,尤其是1~2歲幼兒期兒童,探討其原因,幼兒期兒童自我保護意識尚未形成,對周圍事物好奇及好動,而初學走路步態不穩,容易摔倒致傷,因此多為口周軟組織、前牙及前牙區牙槽骨的損傷,損傷程度不重,與國內陸東輝[1]、趙寧報道的病例相似;損傷較重的情況,如頜骨骨折,多由于車禍、高處墜落、戶外活動或運動等原因造成。頜面外傷后導致的疤痕、前牙缺失等對兒童的美觀、發音、咬合、生理和心理發育都有著直接的影響。為預防兒童頜面部外傷,應對家長們及兒童針對兒童頜面部外傷的特點進行宣教,包括外傷的原因、地點、好發部位等,并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及外傷發生后的應急處理措施,從而降低兒童口腔頜面部外傷的發病率。

牙痛也是本組病例中所占比例較高的夜間兒童就診口腔科的原因。牙病是牙痛最常見的原因,以齲病及其進一步發展而來的牙髓炎、根尖周炎等最為常見。分析引起齲病的原因,多為兒童喜好甜食及較粘食物,替牙期牙間間隙增大容易出現食物嵌塞,而兒童口腔衛生清潔意識薄弱,進食后多不漱口、刷牙,家長們亦不注意督促兒童進行口腔清潔,往往認為乳牙遲早會脫落,發現齲病后也不及時帶兒童到醫院治療,以至很快形成齲病并發癥,增加患兒的痛苦,也增加了醫生的治療難度,甚至影響乳恒牙交替繼而引發恒牙牙體畸形及錯牙合畸形等不良后果[3]。因此,需對家長們做好兒童口腔保健宣教,家長們應該敦促兒童做好口腔衛生清潔,同時做好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健康教育工作,減少兒童齲病的發病率,從而可減少由牙病帶來的牙痛,減少兒童的痛苦。

頜面部感染性疾病在研究中也有不少病例,一般分為細菌性和病毒性感染,細菌性感染多為牙源性感染,由根尖周炎、牙周炎、冠周炎等發展而來。因此,預防這類感染還是做好口腔衛生清潔,注意口腔保健,減少牙病的發生。而病毒性感染最多為流行性腮腺炎,其次為手足口病,這些患兒有很大一部分會先來口腔科就診,因此,口腔科醫生需要作出辨別,做好轉診工作,建議隔離患兒;預防這些傳染性疾病,需教育兒童做好手衛生,同時避免與此類患者接觸,患兒患病期間作隔離,如休學、避免到公眾地方等,降低傳染給其他人的機率。

綜上所述,我們通過對兒童夜間急診病例的統計,并進行病因分析,為廣大的家長們及口腔科醫生提供了參考,旨在減少兒童口腔急診的發病率,使兒童健康茁壯成長,同時提醒口腔科值班醫生需具備口腔各亞學科的診治技能,才能為兒童提供優質的夜間口腔診療服務。

參考文獻

[1] 陸東輝.兒童頜面外傷630例分析[J],現代口腔醫學雜志,2006,20(6):349—35l.

第9篇

【關鍵詞】 學生;健康教育;窩溝封閉;牙周病;齲病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carrying out oral cavity health study,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defending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dental caries in schools. Methods 390 six-year teeth’s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students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comparison group and two experiment groups. Due to various reasons, 78 students who lack systemat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oral cavity and whose parents don’t agree to make six-year teeth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operations will be the comparison group. The rest of 312 students will be automatical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first group are the students who have systematical health education and meanwhile have an operation of six-year teeth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The second group were students who just need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and can’t get systematical oral cavity health education. After half a year of one year, all the students’ oral cavity health knowledge, health behaviors, periodontal and dental caries’s condition will be checked.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rst experiment group have improved more than the first experiment group in the oral cavity health knowledge, behaviors and dental caries’s condition(P

【Key words】 Students; Health education;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Periodontal disease; Dental caries

口腔衛生保健是“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的重要組成部分,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牙病列為僅次于心血管和癌癥的非傳染性疾病。據文獻報道, 農村小學生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很低, 小學生又是開展牙病防治工作的重點人群。牙周病是由于口腔衛生不良, 引起口腔內牙菌斑積聚, 導致了牙周病的發生發展[1]。研究表明, 不斷、有效地清除牙菌斑是保持牙周健康的有效方法[2]。齲病是人類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有效地保存第一、二恒磨牙避免齲病的發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尤其是第一恒磨牙齲的預防[3]。窩溝封閉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向全世界兒童推薦的一種保護新生恒牙的方法, 也是我國衛生部門向全國各地的幼兒園、中小學生推薦保護牙齒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國牙防組也向全國兒童推薦這種保護牙齒的方法[4]。為了解廣州農村小學生開展口腔健康教育及六齡齒窩溝封閉術預防齲病和牙周病的效果, 特此展開相關調查。

1 研究目標

通過與學校密切配合, 對學生進行口腔衛生知識咨詢、講座、與學生及家長互動等健康教育活動。使學生獲取正確口腔保健知識, 了解六齡齒窩溝封閉的重要性, 提高學生的口腔保健意識, 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以促進健康教育及窩溝封閉項目在學校推廣應用。為口腔健康一級預防提供理論依據。

2 研究內容

2. 1 研究對象 通過普查九佛轄區內四所小學6~9歲的全部學生, 確定應實施窩溝封閉的39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

2. 2 研究方法 將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抽樣方法進行分組, 一組對照組及兩組實驗組。由于各種原因家長不同意實施六齡齒窩溝封閉術, 也無系統的開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動的78名學生對照組。把余下的312名學生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實驗組一為系統的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及行六齡齒窩溝封閉術的學生。實驗組二是只對學生及家長宣教六齡齒行窩溝封閉的重要性, 單純行六齡齒窩溝封閉術而無系統的開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動的學生。

3 效果評價

3. 1 由口腔科與預防保健科共同設計調查問卷及制定口腔健康教育方案, 調查問卷以《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調查問卷》為基礎, 并根據實際情況及口腔臨床醫師意見, 部分內容適當修改。

3. 2 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及窩溝封閉術。

3. 3 干預后半年、一年對口腔健康知識知曉及行為形成、預防齲齒效果、牙周健康狀況的變化三組對比, 進行效果評價。

6 討論

調查發現, 教育后, 即使實驗組一口腔健康知識知曉程度大有提升, 但有些健康知識掌握仍然較低, 如齲齒是由什么引起的知曉率為53.21%;關于牙菌斑的概念57.1%;預防牙周病的有效方法59.6%;而且在教育過程中發現, 學生關于什么是牙線, 怎么使用, 使用牙線的作用普遍認知較低。說明學生口腔健康知識全面不足。因此, 口腔健康教育還需進一步努力, 今后的教育工作應有計劃、有組織、系統地推廣, 持之以恒。

通過健康教育, 實驗組一健康行為改善較其余兩組更為顯著, 但有些方面如牙齦出血的正確處理干預后僅34.0%;含氟牙膏的使用率47.4%;正確刷牙方法55.8%;定期口腔檢查率58.3%。可能與缺少家長監督, 以及家長文化水平低, 對相關知識認知不足, 不正確指導有關。而且, 從表1和表2對比發現, 健康教育前后健康知識知曉率比行為改善率提高更明顯。因此, 未來醫務工作者應多與家長、學校形成互動, 把家長、學生、醫護人員與老師很好的聯動起來, 以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從中探索建立一種長期有效的健康教育機制。

口腔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改善口腔衛生。對英國不同人群實行口腔保健工作的綜合分析表明, 口腔保健教育能夠在短期內降低菌斑數量和有效地控制牙齦炎[5]。本次實驗牙周健康人數教育后半年與一年比較, 一年后三組兩兩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由此看出口腔健康行為的逐步提高才能促使健康人數的不斷增多。因此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程。

口腔健康教育有效性的循證研究結果表明:口腔健康教育對改善口腔衛生狀況有積極作用, 但對齲病的減少沒有明顯效果[6]。實施窩溝封閉術后, 實驗組一、二均無齲齒, 而對照組患齲率逐步提升, 由此說明窩溝封閉防齲的重要性。

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齲病和牙周疾病(包括牙齦炎和牙周炎)是危害我國居民口腔健康的兩種最常見的疾病。從上述研究表明, 采取口腔健康教育的同時實施六齡齒窩溝封閉一級預防措施, 可以有效的預防牙周疾病和齲病, 對口腔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對促進人類的健康具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懷周.西安城中村小學生口腔衛生知識態度行為調查.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07(05):363.

[2] 范旭.口腔健康教育對改善中學生口腔衛生狀況的效果評價. 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 Ch in J Conserv Dent), 2005, 15(6):337-339.

[3] 洪偉,邊立新,鄭喜春.光固化窩溝封閉劑對六齡齒初期齲的治療.中國婦幼保健, 2002,17(8): 512-512.

[4] 鄭伯鈞.預防兒童齲齒的良策-窩溝封閉.求醫問藥, 2006:39.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美国免费视频 | 全网毛片免费 | 久久99国产这里有精品视 | 日韩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男人天堂网站在线 | 久久精品视频8 | 五月天激情亚洲婷婷在线 | 五月欧美激激激综合网色播 |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 男人女人的免费视频网站 | 美女福利视频网站 | 亚洲色图综合网 | 你懂的视频在线观看资源 |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 国产第一页在线观看 | 日韩a在线观看 | 免费观看一级成人毛片软件 | 日本不卡视频免费 | 国产视频日韩 | 激情小说婷婷 |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 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夜色 | 成人免费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观看 | 久久久午夜视频 | 日韩久久免费视频 | 婷婷电影院 | 老熟人老女人国产老太 | 五月婷婷综合基地 | 丁香花在线影院观看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 |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 97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 五月婷婷丁香色 | 天天五月天丁香婷婷深爱综合 | 一级福利视频 | 久久免费视频1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三区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