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護理學與臨床醫學優選九篇

時間:2023-09-19 18:34:08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護理學與臨床醫學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第1篇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采用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選自某大學醫學院女生700人,臨床女生346人(占49.4%),護理女生354人(占50.6%),年齡18~25歲;大一182人,大二199人,大三197人,大四122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在校大學生,既往無精神病史和嚴重疾病史,愿意參與本次研究者。

1.2調查工具

1.2.1大學生壓力源問卷[1]

參考由陶琪編制的大學生壓力源問卷,經預調查后變為25個條目,采用5級計分方式,每個條目得分在1~5分之間。

1.2.2簡易應對方式問卷[2]

由解亞寧編制,共有20個項目,采用4級計分方式,分為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兩個維度,1~12個條目為積極應對維度,13~20個條目為消極應對維度,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3調查方法

采用團體方式施測,于2010年4月12~15日發放問卷,測試時間約為10min,現場收回。發放問卷時收集一般人口學資料。本次共發放調查問卷720份,回收有效問卷700份,問卷回收有效率為97.2%。1.4數據處理將所有數據資料輸入SPSS11.5forwindows軟件進行統計檢驗和處理。采用一般描述性統計方法、t檢驗、方差分析及相關分析。

2結果

2.1護理系與臨床醫學系女生常見壓力源分析用常見壓力源得分運行描述統計分析,各項目得分在1~5分之間。壓力源平均得分為(2.98±0.52)分,高于理論中值2.5分。不同專業間壓力源平均得分:護理系為(2.94±0.54),臨床醫學系為(3.02±0.5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905,P=0.057)。不同年級間壓力源平均得分:大一為(3.017±0.54),大二為(3.019±0.47),大三為(2.983±0.50),大四為(2.93±0.5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1.377,P=0.109)。

2.1.1護理系與臨床醫學系女生常見壓力源排名前10位評分

護理系與臨床醫學系女生常見壓力源大于3的條目得分及排序,見表1。2.1.2護理系與臨床醫學系女生常見壓力源差異性分析將護理系與臨床醫學系女生常見壓力源,運行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比較,結果發現,在下列條目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2。2.2護理系與臨床醫學系女生應對方式測試結果2.2.1應對方式描述性統計分析用簡易應對方式得分運行描述統計分析,各項目得分在0~3分之間。得分大于等于2(有時采取)的項目包括:在生活中經受到挫折打擊或遇到困難時可能采取的態度和做法:①與人交談,傾訴內心煩惱(2.15±0.78);②盡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2.11±0.80);③改變自己的想法,重新發現生活中什么重要(2.11±0.79)。這3個項目均為積極應對的條目。1.905,P=0.057)。不同年級間壓力源平均得分:大一為(3.017±0.54),大二為(3.019±0.47),大三為(2.983±0.50),大四為(2.93±0.5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1.377,P=0.109)。2.1.1護理系與臨床醫學系女生常見壓力源排名前10位評分護理系與臨床醫學系女生常見壓力源大于3的條目得分及排序,見表1。

2.1.2護理系與臨床醫學系女生常見壓力源差異性分析

將護理系與臨床醫學系女生常見壓力源,運行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比較,結果發現,在下列條目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2。

2.2護理系與臨床醫學系女生應對方式測試結果

2.2.1應對方式描述性統計分析

用簡易應對方式得分運行描述統計分析,各項目得分在0~3分之間。得分大于等于2(有時采取)的項目包括:在生活中經受到挫折打擊或遇到困難時可能采取的態度和做法:①與人交談,傾訴內心煩惱(2.15±0.78);②盡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2.11±0.80);③改變自己的想法,重新發現生活中什么重要(2.11±0.79)。這3個項目均為積極應對的條目。

積極應對方式平均得分為1.91±0.42;消極應對方式平均得分為1.19±0.48。

2.2.2應對方式差異性分析

護理系與臨床醫學系女生應對方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3。不同年級間應對方式比較,積極應對方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消極應對方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年級間的差異再經LSD兩兩比較,大一學生得分比大二、大三、大四都小。見表4。

2.3護理系與臨床醫學系女生壓力源與應對方式的相關分析

積極應對方式與壓力總分呈負相關(r=-0.273,P﹤0.01)而消極應對方式與壓力總分呈正相關(r=0.336,P﹤0.01)。

3討論

3.1護理系與臨床醫學系女生常見壓力源分析

本次調查顯示:競爭、就業、學業、家庭期望、經濟壓力成為護理系與臨床醫學系女生群體壓力的主要來源,與查康[3]所調查的女大學生壓力和姜海燕等[4]調查的醫學院大學生壓力事件比較相似。

3.1.1競爭、就業壓力“想要獲得獎學金或三好學生等榮譽”、“同學間的競爭較激烈”、“畢業找工作很難”分別排第1、4、8位。當今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競爭加劇,整個社會處于激烈競爭之中。由于連續多年的擴招加大了大學生競爭就業的力度,也是形成大學生諸多壓力中最主要的壓力源。

3.1.2家庭期望“家人對我的期望較高”排第2位。此條目得分在4以上的被調查者有494人,占70.6%。即70.6%的女大學生覺得承載家長高期望值是形成她們心理壓力的主要來源之一。

3.1.3經濟壓力“每年要交納的學費和住宿費較多”、“找不到合適的掙錢機會”、“家庭經濟比較困難”分別排第3、7、10位。學生上學的費用一般來自家庭,由于近年來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變化,大學所需費用明顯提高。特別是對于來自農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學生來說則影響更大,他們不僅要面對每年上萬元的學費和生活費,而且她們都是女生,普遍具有愛美心理,要經受更多的物質上的誘惑,再加上部分同學間消費的相互攀比,也會使她們產生很大的壓力。

3.1.4學習壓力“上課時有的內容聽不懂”、“學業任務繁重”、“想好好學但學不進去”分別排第4、6、9位。主要由于醫學課程偏重理科,對于女生來說,若想學好,必須付出比男生更多的努力[5]。還有部分學生感到所學專業非所愛,使她們長期處于沖突與矛盾痛苦之中。

3.2護理系與臨床醫學系女生常見壓力源差異性分析

3.2.1臨床醫學系女生在“畢業找工作很難”、“所學的專業就業前景不樂觀”感受的壓力比護理系女生要大。目前各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都比較大,其中醫學院校的臨床醫學系女生就業壓力尤其顯著。醫科院校本科生的就業單位一般是基層一級醫院、較偏遠地區的二級醫院、社區醫院,內心期望值和現實有很大差距。要想分配到較大的二甲或三甲醫院,必須要優秀碩士研究生畢業或博士畢業。而臨床醫學的學制是五年,女大學生本科畢業時平均年齡都要比其他專業的畢業生大1~2歲,再則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家庭經濟又比較困難,所以她們在就業與讀研之間難以抉擇。而護理專業的學生學制是四年,本科畢業基本都能在二甲或三甲醫院就業。因此,臨床醫學系女生比護理系女生就業壓力要大。

3.2.2臨床醫學系女生在“學業任務繁重”、“家人對我的期望較高”上感受的壓力比護理系女生要大。臨床醫學系比護理系學生的學業任務繁重,這是客觀存在的現象;“家人對我的期望較高”,這可能與社會對臨床醫學與護理這兩個專業的職業認同不一樣,一般觀點認為臨床醫學的發展空間要比護理大有關。

3.2.3護理系女生在“不知道將來適合什么工作”上感受的壓力比臨床醫學系女生要大。通過問卷以及與學生的交流表明,護理系的學生盡管在就業上存在的壓力不大,但有相當一部分護理學生不熱愛護理專業,對專業的認同感不強,畢業后不想從事護理專業,想改行,可又不知適合或能找到什么樣的工作。這與我國現階段本科畢業的護士與大專、中專畢業的護士所干工作一樣,她們感到體現不出自我價值有關。這一點提示我們,在對學生的教學與管理中,要加強對學生的職業觀教育。也希望有關部門盡早制定法律法規,使護士能按層次、按職稱上崗。

3.2.4護理系女生在“家庭經濟比較困難”上感受的壓力比臨床醫學系女生要大。這與護理系女生貧困學生所占比例較大有關。由于本科護理學生與臨床醫學女生相比,學制短一年,畢業后較易找工作,在招生時就吸引了較多的貧困學生。我校臨床醫學系貧困生大約占到30%~40%,而護理系貧困生大約占到50%左右。

3.2.5護理系女生在“自己的外形不夠理想”、“缺乏與異性同學交往的方法”方面感受的壓力比臨床醫學系女生要大。這可能與護理學生為女性單一性別群體,在平時學習、集體活動中缺乏異性同學間的互動和交流,而她們正處于“青年期”[6]渴望與異往,因此對自己的外形和與異往的方法關注較多有關。覺得“自己的外形不夠理想”還可能與護理系學生在求職應聘時,用人單位比較注重學生的身高,長相有關。

第2篇

關鍵詞:醫學護理;臨床應用;地位;作用

目前,對醫學護理工作的研究還局限在國內,而國內學者也大多著重于表面分析之上,同時受到我國文化背景的制約,醫學護理也還停留在發展階段,相關的研究和國外相比有一定的距離,在這樣的條件之下,醫學護理很難在國內臨床當中發揮很大作用。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探討醫學護理在臨床醫學當中的作用和地位,關注臨床治療水平如何進一步提高。

1醫學護理在臨床醫學中的地位

1.1醫學護理是醫學治療的重要環節

中醫認為人體康健主要依靠“三分治,七分養”,明示了護理在恢復人體正常功能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但值得特別注意的是,醫學護理并不是盲目地,要確保科學合理性,才能夠發揮其重要作用。當然,治療和護理并非完全獨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相互貫通,只有將科學的護理模式滲透在醫學治療的過程中,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縮減治療時間,同時提高治療的質量,此外醫護人員溫和的態度以及寬慰的言語還可以照顧到患者的身心健康,緩解不良情緒,讓患者更加主動配合醫生的治療。科學的醫學護理還要求護理人員要具有一定的應急能力,在緊急關頭可以和醫生一起進行治療工作,一直保持理性思維。而在患者的恢復階段,醫學護理則占據主導地位,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結合其他因素選取最恰當的護理方法,為病患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由此可見,科學的護理是患者健康的根本保證,可以讓臨床治療處于高效運行狀態。

1.2醫學護理的質量影響臨床治療的質量

事實上,醫學護理涉及的范圍極其廣泛,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必須站在宏觀的角度思考問題,掌握專業的技術知識,同時具備良好的醫學道德品質。當今社會醫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醫學護理的方式也發生了很多的變革,傳統的簡單臨床干預已經不能夠滿足臨床治療的需要,因此醫學護理人員要堅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各項信息資源并通過不斷地實踐掌握更多保健技能,同時提升自身的疾病診斷能力,這樣即使在緊急情況下也可以從容應對,有效輔助醫生治療工作的開展。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還要注重自身各方面素質的提高,培養良好的職業素質,有著最新醫療成果的敏銳觸角,促進我國醫療事業的不斷發展。

2醫學護理在臨床醫學中的作用

2.1醫學護理與臨床診斷

一般情況下,許多患者的病情是錯綜復雜的,這一方面需要醫生正確診斷和治療,另一方面還需要護理人員落實各項具體的治療措施。患者接觸時間最長的便是護理人員,他們對于患者的病情變化也就更加關注,醫學治療效果的提升僅僅依賴于醫護人員的日常觀察記錄,便于醫務人員更好地評估患者情況,為制定接下來的治療方法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護理過程中,面對緊急情況護理人員也可以運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先做出判斷,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對患者身體健康產生風險。現如今,醫學護理直接影響醫學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第3篇

【關鍵詞】 臨床;心理科;護理模式;危險事件;滿意度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的節奏不斷加快,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也不斷的加大,如果負面情緒或者壓力不能得到有效的緩解和釋放,極容易引起人民心里上的疾病的產生,嚴重影響到患者正常的生活以及工作。心理科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得越來越重要。心理科在我院屬于特色的科室,主要是面向社會為存在有各類心理障礙以及輕度的精神障礙的人提供治療以及幫助。精神科的患者不同與其他科室的患者,他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2]。精神上的疾病使患者在思維、意志、行為甚至是情感上不同于常人,經常會出現意識的障礙、缺乏自知能力、精神上一過性的精神興奮或者意志,有的患者甚至會出現傷人、傷己或者自殺等過激行為。護理工作者在對待這樣的患者群體時,要具備更加高的職業素質,探究心理科的新型的護理模式變得非常的重要。本研究中,在我院的心理科進行了以人為本的新型護理模式的實施,通過分析對比患者的滿意度以及危險事件發生的幾率,探究以人為本的新型護理模式在心理科的實用性,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的72名心理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0例,年齡在26到50歲之間,平均年齡(37.5±3.5)歲。住院天數在15到55天之間。其中,有61例患者存在過自殺、傷人、逃跑或者毀壞物品的記錄,這些患者中,抑郁癥患者有23例,焦慮癥患者有14例,器質性精神障礙患者有11例,狂躁癥患者有5例,其他患者有2例。

1.2 方法

1.2.1 改進病房的管理制度 提高病房的環境要求,建設更加安靜、整潔的住院環境,在病房或者走廊內放置一些綠色的植物或者飼養一些魚類、龜類等,刺激患者對生活的熱愛。每個病房內設置兩張床位,只收治一位患者,以減少患者之間的摩擦和其他不良的相互影響。護士要在入口處嚴格把握,對于出入的患者要掌握其去向,并鼓勵家屬陪同患者。

1.2.2 管理護理人力資源 心理科護理工作較多并且工作繁雜、任務重。經過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的改進,對人員的配備進行了調整,加強了白班護理力量,并靈活的調整護理班次,培訓兩名固定的護工,減少護士人員外出取藥以及結賬等雜物,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照顧患者身上。

1.2.3 改善護理的理念 ①護理人員一定要加強自己的專業的業務操作水平以及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水平,減少不必要的糾紛和傷害[3]。②規范護理人員的行為禮儀,不僅要有整潔的儀容儀表,更要注意自身的語言以及行為動作,要做到懂禮節、有修養、知禮儀,成為真正的美麗的天使。我科室對護士進行了統一的禮儀培訓和技能培訓,通過樹立現代化的護理服務的理念,打造更好的護理服務的品牌,加持自己的特色,創造一流的服務,讓患者更加容易融入到和諧的隊伍中來。③落實護患之間的責任制,責任護士要密切關注患者的動向。④鍛煉護士較強的心理素質,隨時面對突發狀況的發生[4]。⑤突出人文的理念,懷有一顆同情憐憫之心對待患者,理解患者,并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1.3 效果評價標準 分別在實施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之前和之后對患者以及家屬進行不記名式的問卷調查,調查患者對護理模式的滿意度情況。記錄開展新型護理模式之后發生危險事件的幾率,與開展模式之前的資料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將所得到的數據錄入SPSS13.0數據庫,采用X2檢驗或者t檢驗對數據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新型護理模式開展前后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分析 見表1。

結果表明,在心理科實行以人為本的新型護理模式后,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實施之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即P

2.2 新型模式實行之前一個月內,患者出現傷人或者自殺等危險事件的有6例,新模式實施之后,患者出現危險事件的例數為0,新模式實施之后,護理工作的安全性明顯的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即P

3 討論

臨床上在對心理科的患者進行護理的工作當中要結合特殊患者的特殊心理狀況進行更加人性化的護理,減少對患者的刺激和傷害。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能夠增強護士的責任心,提高工作的效率,加強了護士的專業水平,讓患者感受到親切和包容,減少患者的敵對心理以及陌生心里,使得患者對臨床的護理工作更加的配合。

本研究結果表明,以人為本的新型護理模式能夠顯著的提高護理工作的整體的質量,提高患者以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減少了醫療糾紛的發生,也降低了心理科患者出現危險事件的幾率。

總之,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是心理科的重要的發展方向,應該在臨床上加強應用。

參考文獻

[1] 姚云杰.淺談心理科護士應具備的心理素質[J].黑龍江醫藥,2009,22(4):578-580.

[2] 那萬杰.心理護理與護患關系探討[J].醫學創新研究,2007,4(27):1161.

[3] 趙芝.心理護理在精神科的應用與體會[A].河南省精神科護理管理學術會議資料匯編[G].2005.

第4篇

1.1基本資料

選擇作者所在醫院從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所收治的產后抑郁癥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40例產后抑郁患者隨機劃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人數各20例,并保證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數據及特征,比如分娩方式、文化程度以及年齡、病程等具有明顯的可比性。其中,觀察組患者最小年齡19歲,最大年齡41歲,平均27歲,經產婦8例,初產婦12例;對照組患者最小年齡21歲,最大年齡42歲,平均28歲,經產婦7例,初產婦13例。

1.2方法

對照組護理在醫生的的叮囑下,對患者予以常規的藥物護理,并實施基礎護理干預;觀察組在接受與對照組患者相同的藥物護理與基礎護理的條件下,進一步對其進行心理護理干預。

1.2.1明確患者心理問題。在對患者實施進一步的心理護理干預之前,首先要了解患者心理與精神上存在的問題。通過本文的臨床實踐總結出,產后抑郁癥患者的心理精神問題主要表現有以下幾點:第一,有受傷的危險。重癥患者有傷人、毀物甚至自殺行為;第二,孤僻。環境的不適應、親人的不理解,出現矛盾心理;第三,自尊心受到傷害。社會、家庭角色的改變,因生男生女的問題而苦惱;第四,不配合治療。否認有病,拒絕服藥;第五,知識缺乏。缺乏分娩、育兒知識;第六,舒適的改變。不適應嬰兒哭鬧、哺乳等生活習慣的變化,有的因手術后刀口疼痛;第七,焦慮、恐懼。與角色改變、夫妻關系不和、過度擔憂嬰兒健康、環境的改變有關。

1.2.2心理護理干預的實施。第一,培養護士人文關懷理念,建立和諧護患關系;第二,對患者進行耐心、細致的心理咨詢、健康教育,消除其顧慮;第三,尊重患者,維護她們的尊嚴,實施親人般的人文關懷;第四,主動介紹與患者疾病相關的知識,并盡力改善患者就醫環境,提高服務質量及服務效果;第五,通過聽音樂或互動等娛樂方式,使患者情緒舒暢;第六,通過心理疏導、溝通使患者獲得心理慰藉,情緒穩定;第七,讓患者學會放松技巧,呼吸放松、情緒放松、肌肉放松,使交感神經活性降低。

1.3療效判定

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分,并采用調查表獲取患者的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本文所有數據處理均采用SPSS17.0,用t值進行檢驗,如果P<0.05說明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反之如果P>0.05,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分組臨床護理后,通過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進行評分發現,在接受臨床護理前,兩組患者的評分差異并不明顯,不具有統計學意義,但在經臨床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參表1;同時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較對照組高出許多,同樣具有統計學意義。

第5篇

關鍵詞:高血壓;中醫護理;臨床效果

中醫護理是目前臨床護理中重要手段,通過各項中醫層面理論為患者制定完善的護理方案,幫助患者從身體內部調節血壓達到血壓控制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共選擇92例高血壓患者,均為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這1年時間內收治。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46例。

對照組中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齡在37~74歲,平均年齡54.5歲;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中男性23例,女性23例;年齡在39~73歲,平均年齡55.8歲;采用中醫護理干預模式。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即幫助患者正確用藥并從飲食、生活習慣等方面糾正其不良習慣,保障患者在醫院護理期間不會由于護理人員或自身原因造成血壓異常升高。觀察組采用中醫護理干預模式,具體干預方式如下。

1.2.1生活起居方面中醫學講究天人合一思想,也就是人體機能運轉時間應該符合自然界本身規律。高血壓患者首先需要在一個空氣清新、光線充足、濕度適宜以及安靜的環境中調養身體,注意生活習慣的改善,主要在于睡眠方面。睡眠是調節人體機能的重要方式,中醫學中將晚間時間分為了幾個階段,不同階段機體運行功能不同,患者在各階段均應保持深度睡眠狀態才能夠確保機體運轉長期處于良好狀態,從而改善血液微循環,達到控制血壓效果[1]。

1.2.2飲食方面中醫學將高血壓患者分為多個方面,針對性的從飲食方面展開調理。陽虛患者應多食用百合、鵝肉、甲魚、銀耳等,禁食辛辣食物;陰虛患者需多食用羊肉、黑芝麻、紅棗、龍眼等食物,避免食用生冷飲食;腎精虧損患者應注意飲食營養的補給;痰濕阻滯患者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公鴨肉、臭豆腐等食物[2]。

1.2.3日常護理護理人員應教會患者正確的排便用力方式,并指導其養成良好排便習慣,避免排便過程中由于用力不當或是久蹲造成血壓上沖引發腦溢血。可多讓患者食用蜂蜜、香蕉等便于排便的自然食材幫助患者減少大便干結現象,也可以將番瀉葉泡水讓患者服用。

1.2.4疏通經絡護理選取10g紅花、10g肉桂、10當歸g、10g赤芍、10g菜菔子、10g茺蔚子以及10g牛膝[3],將其放入到患者晚間泡腳水中,通過熏洗方式幫助患者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在條件允許情況下,也可以通過體針、穴位貼敷、穴位按摩方式幫助患者血管中血栓逐漸溶解,讓血液保持暢通狀態。

1.3療效判定方法本次研究將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程度,各程度判斷標準如下。

顯效-患者舒張壓至少下降10mmHg,臨床上體征以及癥候群明顯優化,癥候積分至少減少70%。有效-患者舒張壓下降未達到10mmHg但仍舊處于正常范圍值之內,舒張壓相較于護理前下降程度在10~19mmHg,收縮壓下降至少30mmHg,但癥候積分減少程度僅在30%以上。無效-血壓未達到明顯改善效果,體征及癥候群無明顯優化,積分減少程度在30%以內。

1.4統計學方法根據上述方式將得出的數據進行匯總,在軟件使用方面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19.0版本統計學軟件,對結果數據展開處理與分析,了解其差異程度。當P值在0.05以上時說明統計結果無顯著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以下時說明統計結果存在顯著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本次研究將治療效果分為了顯效、有效以及無效這三個程度,統計兩組患者處于各程度人數并計算其所占比例。研究中總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見表1。

由上表不難看出,兩組患者在治療效果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由此可見,中醫護理干預對于高血壓的調節存在良好臨床效果。

3討論

高血壓屬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種,在我國為較常見病癥。隨著我國居民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的改變,高血壓人群數量逐漸增多且平均年齡呈現出逐步下滑趨勢。就中醫領域而言,高血壓屬于頭痛、眩暈領域,表現為視力下降、心臟功能衰退、頭暈目眩、夢多等[4],嚴重者會由于高血壓導致死亡,因此臨床上將這類疾病的治療與控制列在重要地位。

本次研究結果證明,采用中醫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在效果上遠遠優于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總有效率方面,對照組總有效率僅為89.13%,而觀察組達到了97.83%。從處于無效程度人數上來看,觀察組僅有1例血壓為呈現出明顯改善,而對照組達到了6例。

綜上所述,中醫護理現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了一項獨立護理模式,通過對患者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各方面調節幫助體內血管狀態逐步優化,在不完全依賴藥物情況下改善血液循環狀態。本次研究中生活、飲食、排便三項護理方式主要基于中醫中天人合一思想,中藥浴足則是利用了中藥中活血成分讓患者經絡得以疏通,并通過刺激足部神經、穴位幫助全身血脈優化,從而達到改善血液循環效果。總之,中醫護理干預對于高血壓患者而言可達到改善血壓狀態效果,適合在臨床護理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管靜輝.高血壓患者中醫護理及健康教育[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22):163.

[2]鄭麗榮.高血壓患者的中醫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3(27):576-577.

第6篇

【關鍵詞】中醫特色;綜合護理;高血壓;療效觀察

原發性高血壓(essentialhypertension,EH)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壓升高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并發癥等特點[1],是我國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之一,也是需終身治療的疾病。長期持續服藥存在依從性差、經濟負擔重等不同程度的影響。對高血壓的治療要配合以細致入微的護理手段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因此高血壓患者的個體化護理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中醫特色綜合護理充分發揮中醫特色在疾病預防、治療、康復中的獨特優勢,堅持中西醫并重,對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有著明顯改善。文章旨在探討中醫特色綜合護理干預對于高血壓的臨床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9年1—11月就診于醫院門診的高血壓患者78例,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對照組,每組各39例,對照組女28例,男11例,年齡34~76歲,平均年齡(57.23±7.87)歲;病程7個月~7年,平均病程(5.07±2.10)年;觀察組女27例,男12例;年齡36~77歲,平均年齡(56.22±7.60)歲;病程8個月~7年,平均病程(4.98±1.81)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均符合2018年新修訂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1)合并心、腦、肝、腎等嚴重臟器疾病者;2)合并惡性腫瘤、重癥感染、精神類疾病者;3)繼發性高血壓;4)高過敏體質。

1.3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方法,健康宣教,指導患者遵醫囑用藥,并每天固定時間記錄患者血壓。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中醫特色綜合護理。具體如下:生活方式指導:戒煙限酒,忌生冷油膩,調整好自身情緒。在血壓平穩期間,減少食鹽攝入量,每天控制在6g以內,適當的增加含鉀及含鈣食物的攝取量,增加蛋白質和新鮮蔬果量[3-4]。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以增強免疫力,并可以指導患者使用八段錦、五禽戲、太極拳等多種運動方式[5]。中醫特色輔助療法:指導培訓患者及其家屬有關足浴、溫灸、耳穴貼敷、降壓操等輔以降壓,優化患者整體狀況。中藥天麻、鉤藤、夏枯草、益母草、杜仲、等煎藥藥汁足浴,每晚睡前足浴1次,時間20~30min[6]。溫灸以足三里、涌泉、百會、曲池穴等穴為主,以穴位周圍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7]。耳穴貼敷法選取王不留行仔按壓于雙側心、肝、神門、降壓溝、交感、內分泌等耳部穴位,按壓至耳廓局部有酸脹痛感為宜[8]。降壓操選穴太陽、風池、百會、足三里、內關等,按揉時力度要均勻,以局部出現酸、麻、脹和(或)發熱為準[9]。患者可結合自身情況選擇適宜自己的輔助療法。

1.4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包括治療前后收縮壓(SBP)和舒張壓(DBP),反復測量3次取平均值。8周治療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10]進行評價:顯效:DBP降低幅度≥10mmHg(1mmHg=0.133kPa),且降至正常范圍,或DBP未降至正常范圍但其降幅>20mmHg;有效:DBP降低幅度≤10mmHg但降至正常范圍,或DBP未降至正常范圍但其降幅為10~20mmHg,或收縮壓降幅>30mmHg;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者。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統計學方

采用SPSS23.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前后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兩組血壓(包括收縮壓、舒張壓)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8周干預后兩組患者血壓均有所下降,觀察組療效優于對照組,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和表2)。

第7篇

方法:隨機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患者110例,將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5例,其中,對照組的患者應用傳統的常規保守治療,觀察組的患者應用中醫內外治結合治療方法,并給予加強化護理,分析比較兩組研究對象的治療效果。

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結論:應用中醫療法治療缺血性股骨頭壞死具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加強化的護理能夠保證治療的更有效地實施,值得在臨床上推薦。

關鍵詞:中醫股骨頭壞死臨床療效護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93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1-0271-02

本研究中對我院的55例患有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患者應用了中醫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并對應了強化的護理,收到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進行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隨機選取于2013.05到2013.12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患者110例,其中男性患者66例,女性患者44例,年齡在28到77歲之間,平均年齡(55.8±3.5)歲。患者的發病時間為1個月-2.6年之間,平均(9.8±0.8)個月。隨機將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5例,各例患者均排除其他疾病對研究結果的影響,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對比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即P>0.05。本研究所有入選對象均經過X線以及CT診斷,并依據《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1]確診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1.2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常規保守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主要包括:休息,藥物加飲食補鈣,應用止痛藥。配合常規藥物治療如鹿瓜多肽、血栓通等。

1.2.2觀察組。在常規應用藥物的基礎上結合中醫手段治療,如中藥熏洗,截血膏,微波治療等。基本配方:急性子30g,伸筋草12g透骨草15g,防風10g,澤蘭20g,寄生15g,蒼耳子40g,地丁20g,苦參15g,莪術25g,三棱25g。

1.2.2.1截血膏。敷與病人患處,每日一次每次敷6-8小時后應取下。

1.2.2.2中藥熏洗。取基本方25g藥包放于清水中。囑患者躺在熏洗床上,熏患處皮膚,注意保溫,每日1次,每次30分鐘。

1.2.2.3微波治療。根據患者的病情程度應用超短波或者中頻波進行治療,超短波每日一次每次四十分鐘,中頻每日1次每次20分鐘。

1.2.3護理措施。①宣教:患者在治療前進行相應的宣教,解釋治療的過程以及目的,告知患者配合方式以及治療的禁忌癥等。②根據患者不同病情以及發展程度調整治療時間。③熏洗時,把患者功能受限的部位作為重點護理,指導患者進行內收、外旋以及屈髖等練習。④心理護理: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及家庭情況進行相應的心理護理,對患者的功能恢復情況進行定期評定,提示患者功能恢復進展,幫助患者樹立信心。⑤飲食護理:應禁食辛辣刺激肥膩之品,應多食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⑥做好八防,嚴格進行交接班以及護理記錄。

1.3效果評價標準[2]。基本治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關節活動恢復正常,影像學檢查壞死灶消失,骨質恢復好。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減輕,關節活動度明顯改善,影像檢查壞死灶大部分恢復。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減輕,關節活動度改善,影像學檢查壞死灶部分恢復。無效:患者癥狀、體征無改善,影像檢查無變化。

1.4統計學方法。將所得數據錄入SPSS15.0數據庫,采用X2檢驗或者t檢驗整理數據。

2結果

兩組研究對象均完成了治療,其中,觀察組患者的治療護理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即P

3討論

中醫理論認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主要是由于機體虛弱、肝腎不足、氣血虧虛加上外邪入侵導致經絡不暢所致,腎氣不足、骨不生髓是導致股骨頭壞死的重要的病理機制[2]。中醫藥的外法治療結合相應的心理護理調護能夠使藥物通過皮毛直接滲透到肌肉、韌帶以及骨骼,達到通筋活絡、活血祛瘀以及調養氣血的作用,彌補了單純西醫治療的不足[3]。配合的加強化的護理措施幫助患者調養身心,加強病情觀察,加強飲食治療,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易被患者接受。

本研究中,對我院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應用中醫藥治療方法進行治療,收到較高的治療有效率,證明中醫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療效確切,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謝慶華,吳昭克,莊至坤,等.中醫辨證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240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2,20(3):24-25

第8篇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0.012

臨床護師是護理臨床工作中的主力,護師的護理能力一方面影響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另一方面,護師作為實習護生帶教老師,對護生的實習乃至今后的從業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目前,我國護理人力資源相對短缺,護理人員離職率越來越高,流失的人群中,很多是有著豐富臨床經驗和熟練業務的護師[1]。臨床工作的護師多為青壯年,較年經護士而言擔負著多重角色。因此,加強護師隊伍的臨床護理培訓是必要的,現將綜合性教學醫院護師臨床護理能力現狀及培訓對策綜述如下。

1綜合性教學醫院護師臨床護理能力的現狀

能力是知識和技能在實踐中的綜合體現[2],臨床護理能力是指護士把掌握的護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在臨床護理工作實踐中靈活運用的能力[3]。臨床護理能力包括臨床專科操作、專科知識、病情觀察、應急能力、溝通能力以及教學能力。臨床護師接觸危重癥患者的機會最多,接觸的病種多,這就需要具備豐富的專業技能;同時,護師承擔繁瑣的帶教工作,這些帶給護師無形的壓力同時也是一項挑戰[4]。根據我國臨床護理的要求,護師的培訓重點應是臨床護理能力的提升,因此,應對當前綜合性教學醫院護師臨床護理能力現狀及培訓的重點重視。

2護師臨床護理能力培訓內容重點

2.1護師職業生涯規劃培訓職業生涯是指一個人一生工作經歷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動和行為[5]。有研究表明[6],護師的職業生涯認識比較高,職業目標較穩定,對待護理專業方面比較有信心,能意識到自身價值。然而,不同文化程度、年齡均影響護師的職業生涯規劃,因此,護理管理者加強護師職業規劃的重點是給予個性化的指導,并且給予護師充分展示自身能力的機會,防止其職業規劃停滯不前。

2.2護師護理實踐能力培訓護理是一門實踐的學科,作為一名臨床護理工作者,特別是已有臨床經驗并承擔帶教工作的護師不但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更重要的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臨床技能。在臨床實踐中,不僅僅注重熟練精湛的護理操作技能,更主要的是體現對護理對象的尊重,這些都應在臨床實踐中得以體現。同時,隨著醫療事業的發展以及患者需求的不斷提高,“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提出使護理工作者的護理能力提高顯得更加迫切,這需要一批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護師實施、引領優質護理服務。同時,只有熟練規范的臨床技能以及優質的護理服務,才能贏得護生的尊重和信任,體現榜樣的作用。

2.3護師臨床教學培訓臨床教學是護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臨床教師素質、能否有效地進行臨床教學工作是臨床教學能否達到護理目標的關鍵因素[7]。國外的臨床護理帶教主要是來自院校的專職教師或臨床資深的護理人員擔任,而我國臨床帶教沒有嚴格的要求,使帶教制度不完善;另外,由于近年來護理專業擴招,護理實習生的規模擴大,以至于形成帶教教師數量的相對不足的局面,導致了科室選用帶教老師資格的標準下降[8]。因此,建立一支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臨床教師師資隊伍是保證該臨床護理教學取得成效的關鍵。

2.4護師科研能力的培訓每一個學科的進步離不開科學研究,護理學的發展與進步與護理科研密切相關,護理科研推動著護理學科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研究表明,學歷是影響科研的一個重要因素[9-10],當前,承擔科研的主要人群集中在高校碩士及以上學歷,并且臨床工作中護理碩士生較少,因此醫院承擔護理科研的人群相對不足。然而,我國護理教育長期以中等職業教育為主,導致目前臨床上護師對科研的概念及統計學方法很陌生。雖然近幾年本科護生在臨床上工作的比例增加,但比例仍很低;另一方面,臨床護理人員整體隊伍對科研的意識薄弱。研究表明,由護師晉升主管護師的護理人員對科研知識的需求最為強烈[11],主要原因為面臨晉升的壓力。對于護師來說,有一定的臨床經驗,能夠對臨床現象有比較深的理解,有較好的科研資源,因此,加強護師的科研能力的培養是有必要的。

3護理教師培訓策略的研究進展

3.1完善護師的職業生涯規劃首先,醫院通過培訓提高護士的職業生涯規劃,管理者應該注重護師的帶頭引領作用,加強經驗豐富的護師與低年資護士之間的交流,潛移默化的幫助護士形成其自身穩定的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其次,科室管理者關注每個人的特征,及時與護士進行溝通,幫助其制定職業生涯目標。護理管理者還應為護師創造學習和提高職業素質的環境,適時地提供可鍛煉及展示自我能力的機會,注重護師潛能的開發以保證其職業目標的實現,避免職業發展的停滯現象。

3.2完善護師臨床技能與專業素養的培訓在培訓內容上側重于深化專業技能訓練,及時更新知識操作技能,培養護師遇突發事件時靈活應對、緊急處置能力和溝通交流技巧能力,以提高護師的臨床護理能力。在培訓內容上,還要培養護師的循證實踐意識,通過專家講解,典型病例實踐循證護理,增強循證能力,深入病房,通過發現問題,尋求證據,進而解決問題。因此,綜合性教學醫院加強護師以上職稱循證素質的培養,通過循證的方式解決問題,確立其正確的臨床實踐觀。在培訓形式上, 適應護理學科發展,管理者應根據知識技能的需求,有計劃多渠道地為臨床護士提供進修學習的機會,如選派護師職稱及以上的護士進修學習。

3.3加強臨床師資隊伍的建設規范臨床帶教老師的準入資格,可以借鑒國外的方法,通過臨床帶教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制度來選拔合格的人選加入臨床帶教隊伍中。通過成立相應的部門,組織培訓、審核由各實習醫院推薦的護師進行培訓、考核,合格者頒發證書[12]。也可以通過四維評價法,帶教護士實施自評和互評、科室護士長評及實習護生評,選拔合格的帶教護士并合理地分配帶教任務[13]。同時,對已帶教老師仍進行護理教學培訓,主要內容包括臨床護理教學方法、健康評估與護理程序的運用、臨床實習管理、臨床教學經驗交流等。另外,護師要改變傳統的帶教模式,由傳統的以教學為中心轉變成以學習為中心,護師在帶教過程中培養護生的獨立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采用聯合教學的方式促進交流。醫院建立對帶教老師的考核標準以及相應的激勵機制,充分帶動帶教老師的積極性。

3.4提升臨床護師科研能力首先,加強護理人員的學歷教育和繼續教育,加強在職研究生的教育,改善知識結構[14],是提高護理人員科研素質和能力的有效途徑。其次, 醫院要重視護理科研,為護士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有研究證實[15],科研培訓班可有效提高護士的科研能力,通過專家指導,反饋自身科研中存在的問題,達到學術交流及完善自身科研素質的目的。 醫院鼓勵團隊合作,利用科研骨干帶動科室護理科研活動,并且營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圍,增強了護理人員的科研意識和能力,促進護理科研整體水平的提高。

3.5臨床護師培訓效果評價方法筆者認為,培訓效果可以通過滿意度及問卷量化2個方面進行評價。前者可以通過病人滿意度、醫師滿意度、實習護生滿意度等幾個方面,考核護師在培訓前后的護理能力情況;后者則可使用量化性的問卷方法,如王慶華[16]在Foster RL[17]設計的基礎上,根據相關專家意見,結合我國國情和語言文字表達差異修改后的護理行為質量評價表(Caring Behavior Assessment),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評價表共有9個項目,可讓參加培訓的護師對自己的工作情況進行全面客觀地分析總結。韓梅采用自評問卷的方法[18]考核護師的科研能力,包括統計軟件的應用、科研基礎知識和統計學知識的掌握等,對科研能力欠缺的方面給予針對性的培訓。

4小結

我國臨床護師的規模雖然越來越大,但其綜合護理能力尚有待提高,護師臨床護理能力培訓策略的研究發現,通過多渠道、多種形式的改革及激勵措施可以提高護師的臨床護理能力。

參考文獻

[1]許瑩,尤黎明,劉可,等.我國醫院護理人力資源流失現狀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9):29-32.

[2]康鳳英,楊輝.臨床護理實習教學研究新進展[J].護理研究,2005,19(11A):2267-2270.

[3]姜安麗,李樹貞.護理教育學[M].北京:高等護理教育出版社,2002:162.

[4]陳建春,梁圣萍.本院高年資護師職業疲憊原因分析[J].醫學信息,2007,20(8):1430-1432.

[5]聶翠蓮.二級醫院護士職業生涯規劃管理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0,14(4):365-367.

[6]杜曉霞,田梓蓉,韓杰.護士自我職業生涯規劃現狀的調查分析與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2):183-185.

[7]LaSala CA,Connors PM,Pedro JT,et al.The role of the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in promot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 and effecting positive patient outcomes[J].Journa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Nursing,2007,38(6):262-269.

[8]小琴,陸旭亞,汪國建.臨床護理帶教老師存在問題的調查分析與思考[J].中華護理教育,2007,4(2):81-82.

[9]潘銀河,程金蓮,寇麗紅,等.山西省護理人員科研能力調查研究[J].護理研究,2011,25(8):1989-1992.

[10]蔣樂龍,李定梅,周蘭英,等.在崗護理人員科研素質與能力現狀調查[J].護理研究,2006,20(2):312-313.

[11]李苑群,羅小平.我院在職主管護師科研相關知識培訓需求調查[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8):747-749.

[12]黎燕清.我國臨床護理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中華護理教育,2008,5(6):266-267.

[13]高秀娟,畢越英.國內不同維度考評在護理崗位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11):44-46.

[14]李峰,韓杰,鄭延玲,等.在職護理人員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的思考[J].醫學教育探索,2010,9(12):1613-1614.

[15]趙杰剛,張玲玲.提高臨床護士科研能力的方法與體會[J].護理管理雜志,2012,12(12):876-877.

[16]王慶華.開展人性照護理論培訓對護士照護行為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1,26(1):1-3.

[17]Foster RL.A perspective on Watson′s theory of human Caring[J].Nurs sci Q,2006,19(4):332-333.

[18]韓梅.山東大學附屬醫院護理人員科研能力調查及影響因素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0.

第9篇

【關鍵詞】 臨床;護理;教學; 建構主義;數據收集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linical training for undergraduate nurs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learning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Methods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was employed to survey 342 undergraduate nurses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The survey included four dimensions: teachers, students, organization and results. Results The overall equipartition was 3.37±0.40; the dimension equipartition of teacher was 3.27±0.56; that of students, 3.52±0.51; that of organization, 3.08±0.46; and that of the result of clinical learning on the job, 3.58±0.46.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quipartition for different gender, and different places for training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2.501-3.161,F=8.071-28.049,q=3.64-4.12,P

[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education; constructivism; data collection

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科學,護理教育很大程度上體現在臨床教育過程中[1]。臨床見習是護生接觸臨床的開始,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橋梁,也是護生能夠順利融入職業角色不可缺少的環節。如何更好地組織臨床見習、提高見習質量成為護理教育不斷研究的課題之一。隨著社會的發展及人們對健康的關注,高水平的護理人才需求量增加,護理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使得醫療教學資源相對不足;病人維權意識提高,對見習的配合度呈下降趨勢,給見習教學帶來了一定困難;臨床帶教老師往往同時肩負大量臨床工作,時間和精力不足,以上原因使臨床見習教學工作受到一定影響。本文調查分析臨床見習對本科護生知識構建的作用及其影響因素,以期為臨床見習教學提出建議。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09年6月, 對山東省3所醫學院校結束臨床專業課理論學習和臨床見習、尚未進入臨床實習階段的2005級護理本科生342人進行了調查,學生年齡21~25歲,平均23歲;男生15人,女生327人。其見習模式屬課間見習;見習醫院包括附屬醫院、教學醫院和其他醫療單位;帶教老師有護理學院老師、臨床護士和醫生。

1.2 方法

1.2.1 調查內容及方法 經參閱有關文獻、進行護生訪談和護理教育專家咨詢,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自行編制了護理本科生見習現狀調查問卷。問卷經過專家教授函詢修改后進行預實驗,內部一致性系數α=0.902,重測信度r=0.797,具有較好的信效度。問卷分為4個維度:老師維度(包括老師

272青 島 大 學 醫 學 院 學 報46卷

的引導性與職責性),學生維度(包括學生的主動性與守紀性),組織維度(見習組織狀況:見習安排、教學方式、病人配合情況等),效果維度(見習對學生原有知識的理解、累積、深化情況,病情評估技能及評判性思維能力的提高,職業情感的培養等)。問卷用LIKERT等級評分法,從“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劃分為5個等級,分別賦予1、2、3、4、5分。

1.2.2 資料收集與處理 發放調查問卷342份,收回有效問卷310份,有效率90.64%。資料整理將反向題目重新計分并用統計軟件SPSS 13.0進行數據處理。數據間比較采用t檢驗和方差分析。

2 結 果

2.1 護生自評見習現狀

問卷總體均分(3.37±0.40)分,老師維度均分(3.27±0.56)分,學生維度均分(3.52±0.51)分,組織維度均分(3.08±0.46)分,效果維度均分(3.58±0.46)分。不同性別護生各維度得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2.501~3.161,P

2.2 各維度與效果的相關性

老師、學生、組織3個維度均與效果呈正相關(r=0.649、0.652、0.666,P

2.3 見習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

以影響護生見習效果的老師、學生、組織各維度得分為自變量,見習效果平均得分為應變量,引入回歸方程,標準化回歸方程Y=8.175+0.342X1+0.392X2+0.344X3,對其進行方差分析顯示,F=245.276,P=0.000,回歸方程有統計學意義。調整R2=0.703。3個維度變量與見習效果存在復相關,其聯合解釋變異量為0.703,即表中3個變量能聯合預測見習效果70.3%的變異量。其中以組織層面的預測效果最佳,其調整R2=0.442,解釋變異量為44.2%。見表3。

以影響護生見習效果因素各維度中層面得分為自變量,見習效果得分為應變量,引入回歸方程,標準化回歸方程Y=11.328+0.363X1+0.246X2+0.338X3+0.203X4,對其進行方差分析顯示,F=187.514,P=0.000,回歸方程有統計學意義。調整R2=0.707。4個層面變量與見習效果存在復相關,其聯合解釋變異量為0.707,即表中4個變量能聯合預測見習效果70.7%的變異量。其中以老師維度引導性層面的預測力最佳,其調整R2=0.447,解釋變異量為44.7%。見表4。表3 護生見習效果維度相關因素回歸分析變量βSEBetatP常數表4 護生見習效果層面相關因素回歸分析變量βSEBetatP常數

3 討 論

3.1 護生見習現狀表現

本文的調查結果顯示,問卷所有條目總體得分(3.37±0.40)分,效果維度得分(3.58±0.46)分,是總問卷維度中得分最高者。說明護生對見習現狀和效果基本滿意。不同性別、不同見習地點的護生見習現狀平均得分差異有顯著性,男護生的見習現狀自我評價比女護生好,可能與男女生的性別心理差異有關。曹威麟等[2]的研究指出,女生的自我期望值及對老師的期望值都明顯高于男生,而實際履行師生心里契約責任的情況相對于較高期望值反不如男生,即期望值高而積極行為表現低。本文問卷調查結果與其一致。另一方面可能與男女生在自信心方面存在差異有關,大多數研究表明,女大學生的自我估計分數往往低于男大學生[3]。

本文結果還顯示,不同見習地點的老師的職責性、引導性和學生的守紀性得分差異有顯著性,老師的職責性、引導性方面附屬醫院的總體效果優于其他教學醫院和機構;學生的守紀性教學醫院得分較高。說明不同見習地點的老師的教學準備與發揮狀況有所不同,附屬醫院教學意識強、教學氛圍好,老師帶教機會多、熟悉帶教過程和規律、有較豐富的帶教經驗。學生的守紀性教學醫院優于附屬醫院,可能與教學醫院對學生管理較好有關。

3.2 見習效果影響因素

建構主義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形成于西方的一種認知理論,它是行為主義發展到認知主義以后的進一步發展[4]。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豐富的學習情境為基礎、在老師的引導下、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最終達到知識的意義構建。見習教學與一般的課堂教學有所不同,見習教學中學生需要到醫院與病人進行初步接觸,對病房環境進行了解,可以看到病人的實際病況與治療、護理措施,具有比課堂教學更得天獨厚的知識意義構建條件。因為知識的意義構建并不可能憑空產生,它應當以豐富的學習情境為載體[5]。在這種真實的病房環境中學生需要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去理解和認識現實中的各種疾病,從而對原有的認識進行改造與重組,順應認知結構,完成新的知識的意義構建。利用好這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對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邏輯性思維和評估技能有重要意義。

轉貼于

3.2.1 見習組織影響見習效果 本文結果顯示,組織對見習效果的解釋變異量最大,為44.4%,是影響見習效果的首要因素。組織維度是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以外的因素,包括見習課時、人數安排、學習過程與方式、學院老師是否同時參與帶教、病人配合情況以及典型案例的準備等。它包括構建學習過程中重要的情境因素,提示在當前見習教學資源相對不足的大環境下,學校和見習醫院對見習課的組織安排、質量監控是重要的。在組織維度中有關病人的配合程度的條目均分高于問卷總條目均分,說明雖然病人的維權意識增強,但同時老師在帶教準備過程中也更加注重了與病人關系的協調,取得了大多數病人的配合。但病人的配合在身體評估方面有較大的局限性。另外,在組織維度中有81.9%的學生認為“見習課時安排太少,應該增加”, 82.3%的學生認為“見習過程安排松散,效率低”,84.8%的學生認為“學院老師應同時參與見習課帶教”,還有50.6%的學生認為“根據課程需要應到相應機構如社區等見習”。以上結果表明,護生傾向于見習課時增加并提高效率。吳京玉等[6]在對護生護理健康教育學見習效果評價的調查分析中指出,有必要增加護理健康教育學課間見習的時間,同時改變課間見習方式及方法。學生傾向于學院老師參與帶教,這與王鳳英等[7]指出學生喜歡專人帶教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張麗莉[8]嘗試了新的見習帶教方法,采取護士輔助帶教老師帶教的方法,受到學生好評。

3.2.2 老師的引導性影響見習效果 本文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老師維度是影響見習效果的重要因素。進一步從層面上進行分析,老師的引導性對見習效果的解釋量最大,為44.7%,超過組織成為層面分析中影響見習效果的首要因素,而老師的職責性并未進入回歸。說明:①在具體的見習教學實施中,老師引導性發揮的作用超過組織的作用。就是說老師良好的引導有可能彌補大環境變化帶來的組織上的不足,從而改善見習的效果。②帶教老師僅僅履行自己的基本職責是不夠的,提高教學水平和能力,善于引導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才是最重要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好的老師不是在于教學而是在于能激發學生自己去自主學習;好的老師也并非是把教學內容解釋清楚、闡述明白就足夠了,老師必須要讓學生自己研究知識,獨立思考[9]。老師發揮的是引導作用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老師應創設豐富的信息和多重觀點”,讓學生針對具體情景采用適當策略探索和整合知識,以形成自己對意義的建構[10]。只有老師發揮了引導作用,學生才不會盲目地進行學習,才能使見習指向正確的方向,從而達到見習目的。本次調查顯示,有關老師引導性條目的均分為3.41,大于總條目均分3.37,說明老師對于引導學生學習給予了很大的關注。

3.2.3 學生的守紀性與主動性影響見習效果 本文結果顯示,學生的主動性是影響見習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無論是老師的引導作用還是學校、醫院及老師的科學、嚴謹的組織安排,最終目的是要使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踴躍參與使之真正發揮主體作用,是學生獲得知識意義構建的關鍵環節。

而學生的守紀性則是保證學習主動性的基本要素。在本次調查中,有關學生主動性的條目均分低于總條目均分。如“會向老師提出自己見習要求”得分為(2.84±1.09)分,“從不放棄問診病人機會”得分為(3.04±0.96)分。說明學生在主動與老師及病人溝通上仍存在問題。部分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地利用實踐機會提高自己的知識與技能,仍停留在被動接受知識層面。其原因有可能與學生溝通技巧欠佳,或求知欲低、問診的興趣未激發起來等有關。

綜上所述,為提高本科護生臨床見習效果,應提高見習教學的組織管理力度,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提高學生的教學參與度,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參考文獻】

[1]INFANCE M S. The conflicting roles of nurse and nurse educator[J]. Nursing Outlook, 1986,34(2): 9496.

[2]曹威麟,諸葛相麗,郭江平. 兩所高校師生心里契約學生性別差異的實證研究[J]. 高校探索, 2009(2):120126.

[3]李曉雯,李成. 論性別角色差異對女大學生的心理影響[J]. 安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7(3):107108.

[4]徐輝. 現代西方教育理論[M]. 重慶:重慶出版社, 2006:108.

[5]李劍萍. 大學教學論[M].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8:6162.

[6]吳京玉,滕月玲,吳美福,等. 對護生護理健康教育學見習效果評價的調查分析[J]. 護士進修雜志, 2002,17(6):455456.

[7]王鳳英,陳勇,江露,等. 護理本科生婦產科見習效果分析[J]. 護理研究, 2007,21(2):552554.

[8]張麗莉. 護理本科生神經外科見習帶教方法初探[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4,13(7):970.

[9]姜安麗. 護理教育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7:73.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 伊人无码高清 | 毛片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538 | 色爱区综合激月婷婷激情五月 | 久久男人的天堂 | 国产视频亚洲 | 亚洲国产精久久久久久久春色 | 男人天堂2019| 国产高清吹潮免费视频 | 五月激情婷婷网 |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在线 | 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免 | 一级毛片在线看 | 欧美一级欧美一级高清 | 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 久久精品免看国产成 | 色综合伊人色综合网站 |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一区二区 | 四虎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 99tav| 黄视频在线免费 | 嫩草影视在线观看 | 一色桃子在线精品播放 | 国产精品黄页网站在线播放免费 | 天使的性在线观看 | 九七影院97影院理论片 | 午夜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 全国男人的天堂网站 | 九七影院97影院理论片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 | 欧美极品欧美日韩 |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 免费看一级淫片成人 | 草草影院第一页yycccom | 黄色视屏免费在线观看 | 婷婷丁香久久 |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99 | 九七电影院97写真片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