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6:38:34
引言:易發(fā)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固定資產會計論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內容,可隨時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準則規(guī)定:企業(yè)應當在附注中披露與固定資產有關的信息中包括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分類、計量基礎和折舊方法、各類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率、各類固定資產的期初和期末原價、累計折舊額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當期確認的折舊費用等。企業(yè)并沒有在財務報表中對累計折舊額進行披露,只是在報表附注中披露累計折舊的計量方法和預計凈殘值和折舊率,對于折舊方法的選擇也沒有按照行業(yè)性質進行分類提出規(guī)范化建議,預計凈殘值和折舊率的估量也沒有形成規(guī)范的披露格式,造成某些企業(yè)避重就輕,選擇性披露估量的過程。
二、固定資產折舊額計提的改進意見
1.優(yōu)化計量方法
在已有的折舊方法中進行優(yōu)化,根據固定資產性質按照行業(yè)進行分類,給出選擇折舊方法的規(guī)范性規(guī)定,提供給企業(yè)作為參考,完善計提折舊的方法,引用數學、計量經濟學等學科相關知識對折舊方法進行進一步擴充,考慮多種折舊方法的交叉結合,互相補充。對預計凈殘值的估量方法進行規(guī)范化、優(yōu)化,選擇更加準確的估量方法進行確認、計量。
2.加強會計人員職業(yè)判斷
會計這項工作技術性很強,波及面很廣泛,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會計人員的職業(yè)判斷,會計工作早已不局限于核算和監(jiān)督上,而是逐漸轉向財務預測、企業(yè)的經營管理等方面。新會計準則中出現的對于不確定事項的會計處理,除對固定資產折舊額的計提外,還有對應收賬款的壞賬準備以及或有事項等事項的會計處理,都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會計人員的職業(yè)判斷。會計人員除了要了解管理會計、審計、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稅法、經濟法、戰(zhàn)略管理等專業(yè)知識外,還要了解掌握與會計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如國際貿易、金融學、企業(yè)收購與兼并等知識。
3.完善固定資產折舊的信息披露
學校對固定資產的管理直接關系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學校固定資產既是國有資產管理的重點,也是管理的難點所在。其固定資產主要來源于國家財政撥款或上級主管部門調撥,學校購置的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會持續(xù)損耗,科學的管理可以延長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特別是近年來教學改革工作正在迅速發(fā)展,學校不斷引進新設備、新儀器,新增固定資產價值較高,如果不能施以嚴格的管理,則有可能導致固定資產的快速減值,或是造成固定資產的閑置、浪費,最終影響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二、學校固定資產管理及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學校固定資產購置主要依靠財政撥款,學校對固定資產管理及會計核算工作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因此,學校應深入分析當前固定資產管理及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明確今后改革與發(fā)展的方向。
1.固定資產管理意識不強。
國家財政撥款是學校固定資產購置的主要經費來源,盡管隨著改革的發(fā)展,學校辦學經費正在向多元化轉變,但長期以來固定資產購置資金具有無償性的思想仍根深蒂固,因而缺乏固定資產管理意識。學校各部門人員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未能給予高度的重視,對固定資產的內涵、管理的要求缺少清晰的認知,工作中往往出現固定資產采購計劃編制不科學、固定資產使用消耗過快、固定資產重復購置等問題。
2.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
固定資產管理本身是一項系統(tǒng)而復雜的工作,需要專門的部門負責具體的管理工作。實際上學校常面臨多頭管理的局面,如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由財務、后勤部門共同承擔,但財務部門僅僅是對固定資產的價值進行核算和管理,至于固定資產的日常使用、維護、清點等工作未能有效落實,部門之間的工作存在脫節(jié),配合不力,信息無法共享。這就容易使固定資產在購置、調撥、領取、使用、報廢等環(huán)節(jié)產生管理漏洞。
3.固定資產會計核算方法不科學。
學校對固定資產的會計核算應當能夠反映資產的全貌,而按照現有的核算方法,固定資產的信息存在失真問題。學校現有的會計核算方法并沒有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固定資產自采購以來,在使用中不斷損耗、減值,但是從會計核算的結果來看,資產的賬面價值仍然體現為原值,無論是采購、調撥還是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在正式報廢前賬面價值始終保持原值,這就導致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嚴重不符。
三、學校固定資產管理及會計核算發(fā)展的舉措
針對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今后學校應加強對固定資產管理及會計核算的重視,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會計核算方法,從而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1.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針對當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漏洞,學校應盡快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使固定資產采購、入庫、使用、維護、報廢等各項管理工作都納入制度化軌道。固定資產的采購必須遵守預算編制制度,校領導、財務人員及相關負責人可組成采購計劃小組,按照預算要求,認真分析固定資產采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對確定采購的資產,學校應采取招標采購。固定資產采購入庫時,由于學校固定資產種類多,存放地點較為分散,管理難度大,管理人員應借助信息技術的支持,使用管理軟件與條形碼標簽相結合的方法,對固定資產分門別類,實施信息化管理。同時為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學校應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盤點和維護。固定資產如需報廢,也必須經過嚴格審核。
2.改進會計核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