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7 16:47:08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服裝專業教學論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目前,市場上有很多關于服裝材料方面的教材與書籍,內容大致相同,大部分是針對工科類學生編寫的,而針對服裝專業的教材很少。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專業特點選擇合適的教材,并合理調整和補充教學內容。針對服裝專業的教學大綱、專業需求以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等特點,在教學內容上,教師首先應該把重點放在服裝材料的種類、服用性能、特征和服裝材料的鑒別、選用以及服裝的管理上面。對纖維和紗線的基本性能、結構特征、物理及化學指標、加工工藝等內容只進行大概介紹,不深入講解。其次,新型服裝材料在高科技的助推下層出不窮,而教材里的現有內容相對滯后,這就要求教師從多渠道、多方面獲取新知識,將當下最新的服裝材料知識帶給學生。最后,要將服裝材料二次設計方面作為一個教育改革重點。因為學習和研究服裝材料的二次設計,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古今中外服裝流行趨勢的變化和規律,并能更好地找到當代服裝設計的靈感。21世紀,科學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這為服裝材料的二次設計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未來的服裝設計將會以材料為主體,并在服裝材料的二次設計上大有可為,服裝材料二次設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樣從實際的教學情況出發,結合學生的特點,有側重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改革,不僅突出了教學重點,明確了教學方向,也使多門學科可以有機融合在一起,達到學科的交融互通,并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2.提倡實物感知法
教師在教育改革中應積累大量的面料制品,制作成服裝材料樣卡,在課堂上,讓學生認識并通過手感目測法逐一對比并加以區分,以形象的、具體的材料代替書本中枯燥的文字說明。如,按服裝材料的材質分,有天然纖維面料(棉、麻、絲、毛)和化學纖維面料(滌綸、錦綸、腈綸、氨綸等);按織物的分類看,有機織物、針織物和非織造物;從織物的組織結構看,有平紋、斜紋、緞紋、平紋變化組織、斜紋變化組織、緞紋變化組織,還有其他一些特殊的復雜組織,如格組織、縐組織、透孔組織、蜂巢組織等;按染色印花工藝分,有印花面料、扎染面料、蠟染面料、手繪面料等;還有一些新型的服裝材料如大豆纖維面料、牛奶纖維面料、玉米纖維面料等。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結合實物,不僅打破了枯燥的課堂氣氛,也使師生之間更好地互動。學生更直觀地看到、摸到這些不同材質、不同風格的面料,可以加深印象。另外,教師還可以從學生身上穿著的服裝入手,讓每位學生分析自己的服裝是什么面料制成的,是機織物還是針織物,是通過什么組織結構織成的,它的印染工藝是怎樣的,它的手感是怎樣的,它的服用性能如何,它的服裝材料二次設計的手法是怎樣的,等等,并讓學生相互討論、加強互動。這樣不僅讓學生在討論中學習,交流想法與認識,增強了課堂的學習氣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加深了對服裝面料的整體性認識。
3.引導學生學會聯想推導學習法
對于大學生,教師不能再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學生也不能再對知識死記硬背。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聯想式的推導學習法,由一個知識點展開聯想,找出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深入淺出,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由表象看到實質。舉例來說,在講到纖維的橫截面形態與縱向形態結構時,教師帶領學生到服裝實驗室,借助光學顯微鏡可以直觀地觀察到纖維的橫截面特征、縱向結構特征和尺寸形態等。纖維的特征決定著面料的性能。我們在顯微鏡下面看到的粘膠纖維的縱向結構其表面布滿了細溝槽,橫截面形態是不規則的鋸齒形且有皮芯結構,那么僅僅通過粘膠纖維的外觀結構就可以推導出粘膠面料的基本性能。因為粘膠纖維的比表面積較大,那么可以聯想到在相同條件下,它的表面吸附水分子的能力就較大,且它的內部充滿空隙,由此可以推導出它的吸濕性能較好;由于吸濕性能力較好,可以推導出粘膠面料不容易產生靜電;由其不容易產生靜電進而推導出穿起來較為舒適。所以,教師可以從很小的一個切入點,讓學生通過聯想將表象與實質聯系起來,這就是教師要教會學生的學習方法。此外,教師要深入講解,講清楚來龍去脈,這樣學生也會容易理解并記憶深刻。
4.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
本課程中有很多實驗環節。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主要是課堂上教師的講授,但實驗作為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能鍛煉學生實際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學生應在教師指導下,加強對面料性能測試與鑒別方面的實驗。服裝材料不計其數,服裝專業的學生應正確判斷原料、組織結構、品種、織物加工工藝特點等,以利于正確地選用各種服裝材料進行設計,合理裁剪、縫制及保管,將服裝材料物盡其用,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品種的使用功能。這樣可開闊服裝專業學生的視野和思路,并為服裝材料的發展提供必要的依據。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采集多種纖維、紗線、面料進行相關的實驗。學生先將面料拆撥成紗線,再逐步拆撥成纖維,在顯微鏡下觀察其橫截面形態及縱向形態特征,鑒別出是哪一種纖維材料;通過手感目測法感受各種原材料不同的手感;然后用燃燒法對纖維進行燃燒實驗,觀察纖維在接近火焰時、燃燒時、熄滅時的煙霧、燃燒狀態和氣味,以及燃燒后的灰燼和形狀,以區別各種不同的纖維。此外還有化學溶解法,讓學生借助各種化學制劑對纖維進行溶解、干燥、稱重,并計算出某種纖維的百分比。通過實驗,學生既鞏固了理論知識,又提高了分析、鑒別面料的能力。這比單純地從書本上看到文字更加真實與形象,免去了死記硬背的機械性記憶,這些知識會變成常識被永久地記憶。
5.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將書本中枯燥乏味的文字及圖片,通過動手制作轉變為實物,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教材中在講到機織物組織圖的時候,圖文抽象復雜,深刻難懂。那么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動手做機織物樣品。每人準備幾個硬紙板,用兩種不同顏色的毛線作為經緯紗線,通過上下交織的方法得到不同的組織結構,如蜂巢組織、縐組織、透孔組織等。書中在談到這幾種織物組織的時候只是寥寥數語,我們單單讀起這些文字并不會產生什么特殊的感受,但是我們將這些組織做出來之后就會驚奇地發現,在經緯紗線的相互上下浮沉之后,由于紗線之間的相互擁擠與疏離,其會在織物表面形成獨特的外觀效應:蜂巢組織有蜂窩般的結構,表面有凸起也有凹陷,像極了蜜蜂的巢穴;縐組織的表面由于紗線的相互作用縐起而形成疙疙瘩瘩的外觀;透孔組織的表面會有許多分布均勻的孔洞。這樣學生就深刻地理解了這些織物名字的由來,每當聽到這些織物組織名稱的時候就自然會想起它們的外觀。另外,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原組織中平紋、斜紋和緞紋的對比。學生將做好的這三種機織物樣品放在一起比對時就會發現,在相同條件(毛線粗細相同、經密緯密相同、手勁相同)下,平紋組織的結構相對緊密,織物較薄,浮長為1,不容易勾絲;而斜紋組織紗線與紗線之間相互靠緊,所以相對于平紋來說,斜紋織物較為厚實,但由于浮長的存在,織物容易勾絲;緞紋的浮長更長,紗線更加靠緊,所以緞紋組織結構更加緊密、厚實,更容易勾絲。這就與書本中的知識點對應上了,效果非常直觀。此外還有針織物的制作,就是讓學生利用毛衣針和毛線織出三種最基本的緯編組織:緯平針組織、雙反面組織和羅紋組織(1+1羅紋、2+2羅紋、3+3羅紋任選其一)。將三種織完的樣品放在一起比對時可以發現,在相同條件下,緯平針組織具有較大的卷邊性和脫散性,橫向比縱向有更大的延伸性;雙反面組織的正反面都呈現緯平針組織的反面效果,且組織較為厚實;羅紋組織具有很強的橫向延伸性;等等。如果靠死記硬背,這些知識可能過不了多久就忘了,但是學生通過實踐做出了實物,就可以真真切切地看到、摸到,并進行對比,用自己的方式來記憶,這樣記憶的時間比死記硬背更為長久。
6.運用多媒體教學法
如今,在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下,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多媒體在現代化教學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集文字、圖像、影像、音頻、視頻等于一體,形象且直觀地將書本中枯燥乏味的知識靈活化、具體化、生動化了,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了,不僅教學效果形象、豐富、直觀,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免去了教師寫板書的繁瑣,極大地節約了教學時間,并且大大擴充了教學信息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教師可以在互聯網上下載關于服裝材料學的視頻資料,播放給學生觀看。如,蠶絲的生產過程,關于彩棉的介紹,竹纖維與棉纖維的對比試驗,如何辨別真假羊絨,對扎染和蠟染的介紹,新型纖維如牛奶纖維、大豆纖維、珍珠纖維、超細纖維等的介紹,還有一些關于面料性能測試如穩定性測試、抗水性測試、色牢度測試、纖維含量測試、燃燒性能測試等。另外,教師可以隨時登錄互聯網查找最新的專業知識,更新書本中相對滯后的教學內容。
7.組織市場調研
市場調研是學生從課堂走入市場,從學校走入社會,從理論到實踐的一次檢驗。教師組織學生到面料市場進行調研,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使他們的理論知識在實際的調研過程中得以驗證,使學生對面料的鑒別能力和運用能力大大提高。教師可以讓學生將收集好的面料制作成小樣并加以整理,制成面料樣本,分析每種面料的原材料、織物組織結構、織物加工工藝、服用性能等,寫出調研報告并分組討論、相互啟發,讓大家在相互探討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同時,教師還應組織學生去大型商場進行服裝材料的調研,了解不同品牌對服裝材料的選擇,不同風格服裝(光澤感的、柔軟型的、挺括型的、平整型的等)對服裝材料的選擇,不同類型服裝(正裝、禮服、休閑裝、家居裝、內衣等)對服裝材料的選擇,不同性別、年齡的消費者對服裝材料的選擇,不同季節的服裝對材料的選擇,以及當下最新型服裝材料的發展,等等。學生以此內容寫出調研報告,并針對調研結果預測下一季服裝材料的流行趨勢。
8.結語
關鍵詞:飯店服務;現狀;教學改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游業迅速發展,由此旅游教育也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并形成了一個初具規模的旅游教育體系。但面對迅速發展、競爭激烈的旅游業,我們中等職業學校飯店服務專業教學已經明顯滯后,培養出來的學生存在脫離實際、技能不過硬、沒有創新精神等問題。因此,我們要吸取教訓,進行教學改革,把培養業務精通和掌握飯店服務知識的應用型復合人才作為我們培養目標,以適應飯店企業的需要。
一、飯店服務專業教學現狀
中等職業學校飯店服務專業學生普遍存在動手能力不強、應變能力不夠、創新能力差、交際能力差等問題。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生源問題。由于國家不斷擴大高校辦學規模和招生人數,這就使得多數初中畢業生和家長選擇進入普通高中學習,職業中專的初中生源不斷減少;同時,由于高中升入大學的比例逐年提高,也使得職業中專的高中畢業生生源不斷減少。這樣進入中等職業學校飯店專業學習的學生,不少是文化知識不扎實、綜合素質差的學生,飯店專業學生的總體質量下降;另外,中等職業學校生源中獨生子女的比重不斷增加,優越的生活環境使得他們缺乏吃苦精神,且自理自制能力較差,而這些都加大了飯店服務專業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難度。
第二,現行教育體制下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現行的我國教育體制下,中等職業學校飯店服務專業盡管在教學課程設置上大多兼顧了基礎理論課、專業課、專業技能課,但各學校還是更重視基礎課程,專業課程所占比重偏小,學生的技能課程時間安排嚴重不足,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綜合能力不高,畢業時不能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
第三,教學內容和方法落后,實踐環節少。目前飯店服務專業的教學存在只是老化、方法落后、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等現象。在教學內容上教師沒有將飯店行業的最新發展和變化結合進去;在教學方法上教師大多采用課堂講授的方法,師生互動很少甚至沒有,學生不能主動學習,只能被動接受。
二、飯店服務專業教學改革的措施
第一,重視案例教學。在飯店服務專業教學內容改革上,必須圍繞培養學生的全面、綜合職業能力素質,科學地設計教學內容,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案例。教師針對每次課選用的教學案例都要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實用性和前沿性特點。通過對這些案例的學習,對學生能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學習效果。
第二,重視實踐課,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教學可以讓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并轉化為綜合素質,它是教學的關鍵環節。通過實踐教學,不但深化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增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同時還培養了學生觀察問題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并且還能暴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為教師改進理論教學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依據。飯店服務行業是操作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行業,它要求服務員不僅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還要有實際操作能力。但目前中等職業學校飯店服務專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情況,學生缺乏的正是實踐操作。因此,在加強飯店服務專業理論知識教學的同時,還須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使學生真正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從學生到職業人的零時間適應。
第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給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并把創新思維逐步融入到學生的知識結構之中,為學生培養創新精神和探索新事物習慣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礎。因為飯店業有許多具體工作往往沒有一個定規,這就要求飯店員工能夠具有創見性地完成各項具體工作,因此,在專業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如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對一些沒有固定、標準答案的問題,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創新,突破已有的理論束縛,從而培養學生勤學善思的創新意識,并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
第四,課程設置要滿足飯店企業需要。中等職業學校飯店服務專業有許多飯店業的合作企業,他們同樣承擔著對學生的教育任務。學校要根據合作飯店的需要對學生安排好課程安排,這樣就做到了學生培養與飯店發展的同步性,同時學生除了能掌握飯店行業所需的基本知識外,還能接觸到行業的最新動態,真正實現在校學生與行業的接軌。在培養模式上,學校應以飯店員工的職業能力為基礎,通過分析飯店各崗位員工所需的能力要求來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在對飯店服務專業的教學改革和建設中,學校可以成立專門的旅游專業指導委員會,聘請旅游飯店管理人員和業界專家讓他們直接參與專業課程的設計和專業教學的改革。
第五,適應教學需要,編寫校本教材。飯店服務專業的課程主要有公共課、專業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實踐課等,這些課程對于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體格素質和專業素質的形成與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加以整合,使飯店服務專業的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用,形成專業能力和素質是作為旅
游專業教師的我們所必須考慮的。由于飯店專業課程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系,所以當前國內飯店專業課教材里存在著內容重復的現象。對此,中等職業學校可以根據各自地區、學校、師生、教材的差異,組織行業專家和學者與經驗豐富的本校專業教師共同參與開發適合本校實際的具有地方和學校特色的校本教材,以此對相同的部分加以整合,從而避免了重復教學的情況出現,提高了授課效率。三、結束語
中等職業學校飯店專業教學要依據飯店企業的需求和學生自身的特點,對專業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校本教材等方面著手進行改革,以此來提高教學質量,為飯店業培養出高素質、專業技能過硬的應用型復合人才。
參考文獻:
1、申秀英,陽琴.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思路[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4).
2、陳才.對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基點思考[j].旅游學刊,(11).
論文關鍵詞:信息技術,會計項目案例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體現了國家主權和國家權力。我國的流轉稅主要有: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非正常損失貨物的進項稅額應及時轉出”選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何珍芳、吳利群主編的《稅收基礎》書中的“增值稅”一節,本節課以信息技術作為載體,采用項目教學法,將學習領域的全部課程具體化。
二、教學理念
1、教學方法多元化:本節課的內容以工作任務為導向,圍繞工作崗位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開展項目化案例教學,整個工作任務(圖1)分為創設情境――角色分配――任務分割――分組討論――實施――驗證――總結和評價七個步驟,學生能夠在教學訓練中,完成由專業的認知到職業角色的轉變。此外,本課還結合了任務驅動法、情境教學法、案例分析法、角色體驗法及討論式教學法等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圖1會計項目教學工作任務七步法圖2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
2、將信息技術全面應用到會計項目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去,改革教學模式,整合教學資源,讓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得到應用。如果2所示。
三、教學目標確立
1、知識目標:掌握增值稅的概念、特點、征收范圍、稅率;熟練掌握增值稅的計算。
2、能力目標:資料檢索、信息收集、案例閱讀分析討論、口頭表達及撰寫報告的能力;自主性、探究性及嘗試性學習能力;小組成員間具有相互討論、評價、合作及團隊協作能力;通過引導學生討論企業生產銷售等活動中有關增值稅的計算,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細心、認真、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及嚴謹、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樹立起正確的納稅觀,樹立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觀念。
四、教學過程設計
1. 創設仿真的職業情境,設置會計模擬實訓場景
師:通過網絡教學軟件向學生展示案例,創設仿真職業情境,引發學習探索的興趣。
首先明確主體單位是一家服裝生產企業,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09年7月某市國稅稽查局在對該企業2008年度的稅收繳納情況進行檢查時發現,該企業在2008年10月份的一次火災中教育教學論文教育學論文,剛剛采購不久的一批原材料被全部燒毀。企業對此的賬務處理為: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1,200,000
貸:原材料1,200,000
借:營業外支出1,200,000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1,200,000
經進一步核查發現,該批原材料購進時的進項稅額174,358.97元已全部申報抵扣。某市稽查局認定該企業在發生非正常損失貨物時,該貨物所含增值稅進項稅額不予轉出的行為構成偷稅。
師:任務1:該服裝生產企業的做法是否正確?為什么?請說明你的理由。
任務2:市國稅稽查局認定該企業這種行為是構成偷稅,你同意嗎?為什么?請列舉出相關的法律依據。
任務3:該服裝生產企業應該如何正確處理這樣的問題?
任務4:該服裝生產企業將受到什么樣的處理?
2.分組討論、分析案例
分小組討論。學生通過自己個人的分析、探究,獲得了個人關于案例問題的見解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四人為一個小組,每個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認識、見解,組長負責協調關系、記錄討論內容。討論中要求小組每個成員發表自己的看法,供大家討論、批評、切磋、補充,具體的做法不拘一格論文開題報告范文。為使討論充滿活力,更好激發小組成員的創造性思維,可以允許意見、見解有沖突、紛爭,無須達成共識不可。最終形成小組的案例分析報告。
3. 各小組提交案例分析報告
各小組代表就問題一、二公布各自的結論,并提出依據,結論較為一致。對問題三,學生存在爭議,教師不急于評判,讓各小組發表他們的看法,尊重和肯定他們的討論成果。
學生代表:歸納總結兩種不同看法,一方認為該服裝生產企業及時改正,補交稅款就行了;另一方認為該服裝生產企業應該完善各項制度,從企業領導到基層員工,特別是財務部門的員工要加強法制教育,增強職業操守。雙方均認為該服裝企業應該受到相應的處罰,但是卻沒有找到相關的法律依據。
4. 師生研究討論
老師與學生進行自由討論,之后老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對社會一些企業的偷稅、漏稅及抗稅等現象的思考,讓其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
5.總結及評價
(1)案情分析
增值稅相關法律規定了進項稅不予抵扣的多種情形,如果企業錯誤的,在此種情形下將增值稅進項稅予以了抵扣,則依法應當作進項稅額的轉出。該企業原依法可以申報抵扣,并已實際申報抵扣的所購原材料進項稅額,應當在發生火災燒毀后,即予以轉出該部分貨物的進項稅額,但該企業卻沒有依法及時轉出,在發現當期申報增值稅時也沒有將該轉出在納稅申報表上予以反映,并據以補繳稅款,從而造成了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結果教育教學論文教育學論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條之規定,該企業的行為屬于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的偷稅行為。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總結性評價
評價分為三個部分,學生自評,小組評價,教師總結評價。表揚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思維靈活,有獨特的見解。在案例分析討論中,學生能準確應用與增值稅相關的概念,科學地發表自己看法,可見學生對其中相關的知識有獨到的理解。同時,也要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如:對違規企業處罰的相關法律條文、規定引用不夠準確等。
6.教學反思
(1)本節中案例教學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認為“重要的不是你受到了多少訓練,學到了多少知識,重要的是你怎樣接受訓練,也就是你思維、行動訓練的方式和過程”。而這種思維方式正是一個會計人員所必需的。
(2)通過項目及任務的分析,學生學會了如何合作交流、撰寫報告,培養了學生團隊協作等綜合能力。教學過程中每個小組按要求完成了項目任務,體驗了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感受到通過合理利用信息資源欣賞美創造美的快樂。
參考文獻:
[1]烏美娜.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宣勝瑾.對高職高專《成本會計》課程改革的幾點思考[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1):108~110.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是一所教育部批準成立、由重慶市教委主管的公辦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學校始建于1954年,有南山、學府大道兩個校區。美術系位于學府大道校區,軌道交通、公交干道匯集于此,航空、水路、公運、鐵路等多種交通出行方式可供選擇。美術系現有教師45人,其中高級職稱25人、碩士及以上學歷學位24人,有重慶市名師1人、市優秀女園丁1人、市優秀教育管理工作者1人;同時,在四川美術學院、美國馬里蘭州大學以及法國、韓國等聘有客座教授。現開設有美術學、美術學(中國畫與數字藝術)、美術學(插畫與三維動畫)、公共藝術、視覺傳達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空間藝術)、視覺傳達設計(時尚藝術)、美術學(應用美術)、藝術設計等專業及方向,現有在校學生1472人(其中,先后赴韓國交換學習學生22人,赴中國臺灣交換學習學生4人)。
美術系專業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充裕,師資力量雄厚。有專業教學場地面積15400平方米、實驗實訓室近2000平方米;有專業圖書、畫冊、期刊、光盤和軟件共計4000余冊(件);有校外實訓、實習、就業基地30余個;現有市(校)級教學團隊共5個、精品課程共6門,承擔了教改項目共25項,獲教學成果獎共11項;有學術研究、科研創新團隊共2個,承擔了市(校)級科研項目共近50項;教師的作品和論文參加市級以上展覽和公開發表近700幅(篇),獲省(部)級及以上獎勵近100項,教學論文等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20余項;教師申請國家專利10余項,主編(著)教材、作品專著60本(部),其中《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叢書》被全國20余所高校選用,共出版10萬余冊。
美術系學生作品在眾多省(部)級及以上專業競賽活動中屢獲佳績。學生參加教育部“全國大學生藝術作品展演”、“優秀畢業設計作品展”、“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中國環境藝術設計學年獎”、“中國美協‘未來之星’大獎賽”、“重慶•長江杯國際工業設計大賽”、“重慶•中國西部工業設計明日之星作品大賽”等賽事,獲獎共近60項、省(部)級獎200余項;同時,美術系每年都要舉辦“學生作品年度展”、“畢業作品展”、“學生社團作品展”等專業賽事,并組織學生參加重慶市高校服裝專業優秀畢業作品聯合展演活動,中央二臺、人民網、中國教育網、搜狐網、新浪網、鳳凰網、重慶電視臺、《重慶日報》等幾十家主流媒體先后進行了報道。
美術系學生工作以“抓常規、濃學風、重規范、強素質、促就業、創品牌”為主線開展工作。一方面,積極圍繞專業教學,著力培養學生專業思想和藝術素養,提升學生專業水平,夯實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正確引導學生爭做有孝道、有理想、有理論、有理念、有理智的美術學子,促進學生情商培養和提升,拓展學生綜合素質,打造學生就業綜合競爭力。相當部分畢業生已成為廣告公司、室內裝飾公司的設計總監、項目經理和業務骨干,有的成為了基礎教育行業專家并多次在全國和市級美術教學競賽中獲獎。近幾年來,先后有數十名學生考取中國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高校的碩士研究生。
二、2016年擬招生專業介紹
公共藝術 [本科 非師范]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藝術設計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公共藝術設計的基本方法和實踐技能,能對室內外空間進行裝飾藝術設計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干課程:造型基礎、設計色彩、構成基礎、建筑基礎、數碼圖形處理(3dsmax、cad、photoshop)建筑制圖與測繪、手繪效果圖技法表現、工程概預算、工程材料與工藝、公共空間藝術設計、公共設施設計、餐飲空間設計、陳設設計、展示空間設計、住宅空間設計、公共景觀設計、辦公空間設計、裝飾雕塑、3d場景漫游、設計概論等。
就業崗位:畢業生可到建筑和規劃部門、各類設計院所、專業設計機構等從事公共空間、商業空間、住宅空間以及園林景觀等設計工作,也能從事相關領域的施工管理工作。
美術學[本科 非師范]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美術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藝術創作和美術教育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干課程:中國美術史、外國美術史、藝術概論、透視與解剖學、素描人物、色彩人物、色彩風景、雕塑、傳統油畫語言、油畫風景、素描人體、油畫人體、具象寫實繪畫語言、表現主義繪畫語言、超現實主義繪畫語言、照相寫實繪畫語言、綜合材料、綜合創意、當代藝術思潮、工筆花鳥、工筆人物、寫意花鳥、寫意山水、中國古代造型藝術考察等。選修教師教育方向課程:中小學美術教學論、課堂教學技能、美術教師公招應試技巧等。
就業崗位:畢業生能夠從事美術創作、美術教育、美術編輯、藝術機構管理,以及美術宣傳和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的開發等工作。
視覺傳達設計[本科 非師范]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視覺傳達設計的基本方法和實踐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干課程:造型基礎、設計色彩、設計構成、電腦輔助設計、圖形創意、版式設計、商業攝影、插畫設計、網頁與界面設計、標志設計、VI設計、包裝設計、平面廣告設計、影視動態廣告設計、型錄設計、書籍設計、文化海報設計、設計概論、世界平面設計史等。
就業崗位:畢業生能夠從事廣告策劃與設計、印刷品設計、包裝設計、企業形象設計、商場商品陳列設計、網頁及新媒體設計、商業攝影及設計管理等工作。
視覺傳達設計(時尚藝術)[本科 非師范]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視覺傳達設計(時尚藝術設計方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服裝與服飾設計的基本方法和實踐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干課程:造型基礎、設計色彩、設計構成、計算機輔助設計、服裝工藝、服裝效果圖表現技法、服裝設計思維訓練、成衣設計、立體裁剪、服裝材料與面料再造、創意服裝設計、時尚攝影、針織裝設計、化妝造型、服裝展示設計、平面紙樣結構、服飾配件設計與制作、服裝設計概論等。
就業崗位:畢業生具備設計造型能力、市場分析能力、組織與協調能力,能夠適應服裝服飾藝術設計行業發展的需要,從事服裝、服飾品的設計、制作和營銷等工作,也能在相關時尚設計領域從事設計、制作與管理等工作。
三、2016年錄取規則
1.考生體檢必須符合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規定。
2.重慶市考生認可重慶市統考成績,其它省(自治區)考生認可我校組織的美術專業校考成績。
3.按綜合成績(綜合成績=文化成績÷文化成績總分×30+專業成績÷專業成績總分×70)排序,德智體美全面衡量,擇優錄取。
四、2016年招生計劃(暫定)
專業名稱
重慶
三校生
美術本科(非師范)招生計劃
備注
重慶
江西
山東
陜西
山西
福建
廣西
美術學
37
8-10
大一下期末可申請轉專業;重慶三校生限招服裝設計與工藝類專業。
視覺傳達設計
80
10-15
15-20
7-10
15-20
8-10
公共藝術
81
10-15
15-20
15-20
7-10
7-10
視覺傳達設計
(時尚藝術)
10
27
8-10
Fashion is familiar to the students and they like to talk about this topic. The dialogue between Eddie and Hobo can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inspire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what we should wear on different occasions. The welcome part helps students get some basic knowledge about clothes and encourages students to talk about what they are going to wear for the fashion show.
Analysis on learners:
Most students are interested in this topic. They have already learnt some words and expressions about clothes in primary school, so it’s not difficult for them to talk about clothes. In this clas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learn more about clothes for a fashion show.
While learning, they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develop good habits and practise their oral English. In the class, students should learn to use complete sentences to express.
Teaching objectives(includ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By the end of the lesson,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Knowledge objective
1) know the names of some clothes;
2) use the names of six clothes and shoes correctly;
3) know how to borrow things from others.
Ability objective
1) develop skills of predicting and practising strategy;
2) develop creative thinking;
3) talk about clothes with some basic expressions.
Moral objective
develop correct views towards life: Ge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fashion so as to
have a sense of fashion and beauty.
Teaching emphasis and difficulties:
1.To learn some basic expressions to talk about clothes;
2.To lay enough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introducing of the clothes.
Teaching strategies:
1.Situational teaching approach
( Make a vivid background in class and then lead in the topic and make the tasks.)
2.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
( Make the students pay attention to the activities by giving them some tasks.)
3.Co-operative teaching approach
( Let students work in groups and finish the task together.)
4.Scaffolding teaching approach
( This is the basic teaching strategy in the class. a. talk about the Browns in the beginning to introduce clothes; b. present the clothes; c. work in pairs and talk about how to borrow things from others; d. work in groups and finish a poster; e. evaluation.)
Teaching aids: a multi-media computer; a blackboard
To talk about the fashion for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Rapid response: Review the phrases of this lesson.
Group work: Make a poster of the clothes, then introduce to the class.
( Purpose: 1. To help students review and understand this lesson better. 2. To develop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of learning English.)
Step 6 Homework
Recite the new words and the dialogues.
2. Prepare for the fashion show.
( Purpose: To review the words and the dialogues.)
總評:
非常有幸在新沂舉行的江蘇省第十二屆“藍天杯”初中英語教師課堂大賽和“藍天杯”優課送培活動中兩次欣賞到張艷老師的課堂風采,她親切、活潑、睿智的教學風格給觀課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從教師的基本素養、教學內容的處理、組織形式的設計、教學目標的達成和教學特色的展示幾個方法談一談我對這節課的印象。
一、教師的基本素養
語言基本功方面,張老師在課堂英語的準確性、得體性、流利性方面都體現了扎實的專業基本功。此外,她課堂駕馭能力強,形體語言恰到好處,教態自然,有親和力和感染力。這些都有利于課堂上師生之間愉快、高效的雙向交流。
二、教學內容的處理
教材Comic strip & Welcome to the unit板塊提供的語言學習素材并不豐富,除Comic strip的對話外,只有6個服裝名稱的單詞和為參加時裝展借服裝的簡單對話。但是作為本單元的熱身板塊,張老師準確定位了本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重難點:重點訓練關于Fashion這個話題的聽說技能,激發對本單元話題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激活學生已有的相關知識,為后面所學的其他板塊做好鋪墊。例如,盡管教材A部分只要求學生能寫出6個服飾名稱的單詞,但張老師通過What is he/she wearing來引導學生描述布朗一家人的服飾,不僅訓練了服飾的名稱,還拓展了顏色等描述性詞匯,同時復習了小學學習的相關詞匯,為Reading板塊談論時裝演出中的服飾、Grammar板塊學習現在進行時、Integrated skills板塊中談論什么場合穿什么服飾、Task板塊對時裝設計的描述做好語言的準備。
由此可見,張老師對教材內容進行了優化組合,根據學生的語言基礎和興趣點,對教材進行了有效的拓展和延伸,充分體現了她對教材的靈活處理能力。
三、組織形式的設計
張老師通過情景教學法創設了生動的語境,通過任務型教學方法設置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學生提供大量操練和運用語言的機會,讓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討論、交流、合作與探究的方式,學習和運用英語,真正達到“學以致用”。本節課以布朗一家人要參加七(1)班的時裝展為主線,從看圖談論一家四口身著的服飾,到為他們搭配參加時裝展的服飾,到編對話學會如何向他人借參加時裝展的服飾。清晰的教學主線將一個個課堂活動有機地串聯起來,使課堂結構緊湊、連貫,過渡自然。
課堂活動形式多樣,例如在描述布朗一家四口的服飾時,不同的人采用的是不同的活動形式:通過描述Mr.Brown的服飾教授生詞;通過師生問答的形式描述Mrs. Brown的服;通過遮蓋部分服飾、猜測所穿服飾的方式描述Bill的服飾,培養學生猜測的能力,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通過用所給首字母或音標完成短文填空的方式描述Ann的服飾。
教學最后的環節是小組合作制作關于Fashion的海報。該活動既有利于學生對整節課學習內容的總結,又能培養學生合作能力、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
可見,本課通過生動的學習情境、活潑的課堂氣氛、積極的師生交流、多樣的互動方式,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往、學會合作、學會思考,培養終生發展能力,從而生成智慧的課堂,達到attractive, effective, productive, instructive的標準。
四、教學目標的達成
本課既實現了語言知識的目標――能正確地說出服飾的名稱、描述所穿服飾,掌握向他人借物品的句型,又實現了語言技能目標――能談論服飾和時尚,通過各種聽說活動培養猜測能力和思維能力,還實現了情感態度、文化意識目標――理解“時尚”的內涵,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因此,本節課很好地體現了英語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體現了英語學科的素養之一――審美情趣。例如,在為Bill和Ann搭配服飾的時候,讓學生自己根據色彩、性別等來確定穿什么服裝得體;在總結提升環節,張老師通過What is fashion for a middle school student?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審美觀,從而自然而然地實現了情感的提升:Fashion passes, style remains. It’s best only when it fits you.
五、教學特色的展示
1.準: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情把握準確,能體現教學的重難點。
2.實:扎實、踏實、務實、實效,當堂學習、當堂實踐、當堂鞏固、當堂完成。如操練鞏固環節的“Rapid response”活動,卓有成效地評價了學生對本課語言點的掌握程度。
3. 細:課堂導入、各環節之間的過渡、伏筆都處理得很精細。如通過欣賞另類的寵物狗的時裝展的圖片,引導學生思考Do you think dogs need to wear clothes?從而自然、巧妙地過渡到Comic strip的學習。
4.趣:課堂充分利用圖片、視頻、趣味活動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符合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如課堂導入環節中,在介紹Ann這個人物時,讓學生觀看的生動的video,并提問:What is Ann doing?有效地引入了本單元的話題――Fashion.
5.思:英語是一門開啟心智的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思維品德的培養。著名物理學家勞厄談教育時說:重要的不是獲得知識,而是發展思維能力。張老師努力把思維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設計的課堂提問多體現思維含量:如Can Millie wear it? why? Who can wear it? Why? Do you think dogs need to wear clothes? What is fashion for a middle school student?相信觀課者也能從課堂中有所見、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學、有所收獲!
非常感謝“藍天杯”給了教師促進專業成長的平臺,感謝授課教師給我們帶來了這么精彩的課堂。這節課給我們帶來了思維的碰撞、知識的遷移、視覺的沖擊、聽覺的感染、心靈的洗滌和情感的陶冶。它展示了教師的教學思想和理念、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符合英語學科的特點、符合學生的發展,發揮了教師自身的優勢,體現了富有個性的教學風格,對參加活動的老師真正起到了示范、引領和導向的作用。
作者簡介:
一、強化師資培訓,教師隊伍質量穩步提高
教育的興衰與成敗,人才是關鍵的因素,建立一支政治思想過硬、業務素質高的教師隊伍是學校發展的根本。我們十分重視教師的培訓工作,一是選拔80余名優秀老師參加了省中職教師培訓;二是組織了全市中職教師大培訓。8月26日在市職教中心精心組織了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新大綱、新教材的培訓。全市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數學、英語、計算機、德育5科專任教師,職業學校主管教學副校長和教務主任,共1210人參加培訓。幫助一線老師學習領會中職教學改革的新精神、新舉措,盡快熟悉、掌握新教材,把握課本知識和技能結構,能夠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本學科本專業的基本題目,做好教學工作,提高教育質量。此次培訓由國家新大綱、新教材主要編審人員直接授課,培訓層次和規模為我市歷年之最。8月27日的《邯鄲日報》和8月28日的都做了專題報導,廣大教師交口稱贊。三是以學校為主體由參加省市培訓的骨干教師組織了全員培訓,通過培訓全體專任教師領會了中職教學改革的新精神、新舉措,盡快熟悉、掌握了新教材,新大綱,為更好的教育教學打下了基礎。
二、落實教學常規,對口升學再創佳績
常規教學管理的好壞,是衡量一個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志,也是職業學校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各職業學校深入貫徹《職業學校教學常規》,規范、完善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學校每學期檢查各學科的教學計劃是否切合學生實際,教學方法和措施是否得力。要求每位教師超周備課,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具等。教務處和學科專業教研室定期檢查和隨時抽查教師的備課情況。我們職業教育研究室不定期聽推門課,定期舉辦有關學科示范課。組織語、數、外等學科模擬考試,全市實行統一命題,統一評分標準,統一印制試卷,由各職業學校統一組織考試,從而大大地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以對口升學為例,二00九年全市職業學校參考人數為4775人,比去年增加1015人,上線人數達到3367人,占全省人數的15%,比去年增加779人。本科上線人數542人,占全省對口升學本科人數的29%,比去年增加238人。對口升學萬人口上線率前三名的學校分別為武安市職教中心、磁縣職教中心、曲周職教中心,特別武安職教中心上線人數達到1556人,占全省計劃的7%,本科上線人數達到385人,占全省本科人數的20%,不僅在我市,在全省也是獨樹一幟。
三、組織開展教師教科研評比活動
為促進我市廣大中等職業教育教學工作者深入開展理論與實踐研究,推動我市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并辦出特色,提高職業技術教育理論水平,舉辦了邯鄲市中等職業教育優秀教學論文的評選表彰活動,經各單位層層篩選,共有百余篇論文參評,評定一等獎10篇、二等獎20篇、三等獎40篇。
9月份,鼓勵廣大中青年教師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促進專業教師業務素質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教學工作委員會聯合高等教育出版社舉辦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說課比賽,通過精心選拔,我市有8名教師代表我省參加書法、服裝、英語、動漫、旅游5個專業的比賽。
四、中心教研組活動深入扎實,教研再上新臺階
我市共有11個中心教研組,分布在9所職業學校,它們在全市的教學研究工作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年初指導各中心教研組制定活動計劃,確定活動的內容,審核計劃的可行性。開展活動中督促各中心教研組嚴格按計劃進行。每個中心教研組今年活動次數都在2次以上,規范處理每個活動階段的中心工作和急需解決的問題。組織豐富的教研活動,聽課、評課、請人做示范課,到外地參觀學習,學習外地的先進研究理念和教學方法等。4月份,做好各學科對口升學的備考工作,考試前精心組織各中心教研組出3~5套模擬試題。
五、校本課程及校本教材建設,全面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
進一步加強中等職業教育課程建設,培育精品課程和地方特色教材,組織開展了中等職業教育優秀校本教材評選活動,經過層層評選我市第二職業中學和曲周職教中心兩所學校去參加全省的比賽。邯鄲市第二職業中學的校本教材《基礎禮儀與語文素養》和《辦公自動化實訓》均榮獲省二等獎。
雖然2011年我市職業教育教研管理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
【關鍵詞】瑤族學生;教學民主;樹起自信心;教師自身素質;教學效率;“多層次”的競爭;不斷品嘗到成功的體驗
我縣是一個瑤族自治縣,地處大石山區,土地貧瘠,農業生產離不開人力耕作,水電路大部分地區還是解放初期的原狀,信息閉塞,文化底蘊欠缺。瑤族學生學習基礎差,接受能力也差,缺乏自信,本族語音濃厚,普通話水平極低,情緒脆弱,性格孤僻、保守,與其他同學不易合群,適應集體能力不強。但突出的表現是民族自尊心強,勤奮努力,吃苦耐勞。提高瑤族學生的語文素質是我縣語文教學不可忽視的問題。
一、通過語文教師自身的人格素質影響語文教學效率
美國教育家林格倫在《課堂教育心理學》中說:“當他的老師對待所教的學科馬虎了事,毫無熱情并且沒有生氣,那么他的學生也很少和很不會積極熱情學習這門學科。”我國古代有“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之說,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
(1)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技能技巧,構建創造型語文教師的藝術人格和道德境界中的人格,用人格力量影響學生從而影響語文教學效率提高。
(2)教師要提升文化品位,優化專業理論和專業知識的結構。擺脫“匠人”的呆氣,向學生說心里話,與學生交流思想,當學生發現了教師的實事求是的精神,體會到老師的思想活力,教師的點撥彌補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識的缺陷時,他就會不由自主地迷戀教師的講課,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3)語文教師不僅是一個專家還應成為一個“雜”家。語文教師在教好課的同時,還必須寫好文,不僅要寫教學論文,同時雜感,或者詩歌、小說等,尤其是下水作文。從國際國內重大新聞到科技最新成就,從流行歌曲到流行服裝,都與語文教學息息相關。只有更多的引入時代的活水,才能激活課文中蘊含的藝術生命力,從而影響語文教學效率提高。
二、創設“多層次”的競爭機制,讓瑤族學生不斷品嘗到成功的體驗
(1)教師要更新教育思想,瑤族學生學習基礎差,接受能力也差,初中階段的知識沒學會,高中知識更不好學,他們與其它學生公平競爭有很大的困難。要解決瑤族學生的學習困難狀況,必須讓他們得到比其他學生更多的課外輔導。因此,利用課外輔導,耐心細致地幫助他們系統的復習前面學過的內容,查漏補缺,幫助他們預習明天上的新課內容,以達到“笨鳥先飛”的效應。這樣,接受新課內容也就容易多了。例如:我在教學高中語文《荷塘月色》新課時,讓學生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平常所見寫荷花的詩文或濃麗明艷,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或品高質潔,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而本文所寫之景卻素淡朦朧,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別呢?結合課文談談自己對文學作品中景物描寫的認識。通過老師課外點撥:“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無不同,而懷抱各異,故筆下之物色都染上了胸中之情意。而后他們可以達到自己對文學作品中景物描寫的認識的目標。
(2)抓住瑤族學生一個小小的閃光點,讓他們揚起自信的風帆。抓住一點小小的突破,讓他們體會到了做人的尊嚴;給他們一個可以達到的目標,誘導他們“跳一跳,能摘到桃”。例如在高中語文《荷塘月色》課外輔導中:讓寫字好的同學抄寫作者所寫的具體景物特征的語句,老師有意幫他們找出一兩個詞語概括景物特點。讓會講瑤話的同學用瑤話描述作者所寫的具體景物特征。讓愛好繪畫的同學用速寫方式畫出作者所寫的具體景物。讓愛好手工的同學做手工并把同學的速寫畫貼上。讓會唱瑤族山歌的同學用瑤族山歌方式將具體景物唱出來。還讓喜歡講故事的同學以故事方式描述朱自清筆下的比喻。只要他們獲得了一點成功都要鼓勵,不再讓他們產生“生來不如人,學好不可能”的自卑心理。能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學習中的快樂,成功的喜悅,得到同學們的贊揚,促使他們去爭取新的成功。
(3)在布置作業上,凸現進步因素獎勵分,即“不公平”形式。給他們布置“有針對性”的作業,使它們可以與其他學生一樣按時完成,例如: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題目。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那?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茍無歲,何有民?茍無民,何有君?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戰國策·齊策》
1.解釋下面兩句中四個加點“使”字的意義。(B、D組完成)(15分)(A、C組完成附加5分)
(1)齊王使①使②者問趙威后(2)臣奉使③使④威后
使①:__________使②:__________使③:__________使④__________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B、D組完成)(15分)(A、C組完成附加5分)
(1)使者不說(2)威后曰:“不然”(3)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
說:__________然:__________本:__________末:__________
3.“歲亦無恙耶”一句中加點詞解釋都正確的一項是:()(B、D組完成)(15分)(A、C組完成附加5分)
A.歲:年成,收成恙:生病B.歲:年恙:災禍,憂患
C.歲:年成,收成恙:災禍,憂患D.歲:年恙:生病
4.對下列四句中“而”“于”的用法與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B、D組完成)(15分)(A、C組完成附加5分)
①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②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
③趙氏求救于齊④甚于婦人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5.下列加點的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B、D組完成)(15分)(A、C組完成附加5分)
A.書未發:發出。B.使者不說:說話。
C.臣奉使使威后:使者。D.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以……為先,意動用法。
6.將這段文字翻譯成現代漢語。(B、D組完成)(25分)
(說明:A、C組是瑤族學生或學困學生,B、D組是非瑤族學生、非學困學生。)
(4)隨著他們的不斷進步,學習能力不斷增強,再把他們的作業量逐步恢復到與其它學生同等水平。在評價瑤族學生學習成績時,如果他進步了,除了得到應有的分數外,還可得到額外獎勵的“進步分”——附加分。使他們知道通過努力同樣能獲得好成績,調動瑤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自信心,從而更好學習。當然讓瑤族學生取得這樣的“好成績”并不是最終目的,也不是瑤族學生在傾斜政策下的高分就消滅了瑤族學生的學習困難。不過用這樣的方法對瑤族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
(5)激活其樂學點,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主要就是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唯有好學、樂學者,才能不斷上進,才會徹底甩掉落后的“帽子”。總之,要想方設法激起瑤族學生學習的興趣,努力提高他們的語文水平。
參考文獻
[1]《初中語文教學改革探索》,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版。
[2]北大哲學系美學教研室編:《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下),中華書局1981年版。
【關鍵詞】瑤族學生;教學民主;樹起自信心;教師自身素質;教學效率;“多層次”的競爭;不斷品嘗到成功的體驗
我縣是一個瑤族自治縣,地處大石山區,土地貧瘠,農業生產離不開人力耕作,水電路大部分地區還是解放初期的原狀,信息閉塞,文化底蘊欠缺。瑤族學生學習基礎差,接受能力也差,缺乏自信,本族語音濃厚,普通話水平極低,情緒脆弱,性格孤僻、保守,與其他同學不易合群,適應集體能力不強。但突出的表現是民族自尊心強,勤奮努力,吃苦耐勞。提高瑤族學生的語文素質是我縣語文教學不可忽視的問題。
一、通過語文教師自身的人格素質影響語文教學效率
美國教育家林格倫在《課堂教育心理學》中說:“當他的老師對待所教的學科馬虎了事,毫無熱情并且沒有生氣,那么他的學生也很少和很不會積極熱情學習這門學科。”我國古代有“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之說,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
(1)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技能技巧,構建創造型語文教師的藝術人格和道德境界中的人格,用人格力量影響學生從而影響語文教學效率提高。
(2)教師要提升文化品位,優化專業理論和專業知識的結構。擺脫“匠人”的呆氣,向學生說心里話,與學生交流思想,當學生發現了教師的實事求是的精神,體會到老師的思想活力,教師的點撥彌補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識的缺陷時,他就會不由自主地迷戀教師的講課,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3)語文教師不僅是一個專家還應成為一個“雜”家。語文教師在教好課的同時,還必須寫好文,不僅要寫教學論文,同時雜感,或者詩歌、小說等,尤其是下水作文。從國際國內重大新聞到科技最新成就,從流行歌曲到流行服裝,都與語文教學息息相關。只有更多的引入時代的活水,才能激活課文中蘊含的藝術生命力,從而影響語文教學效率提高。
二、創設“多層次”的競爭機制,讓瑤族學生不斷品嘗到成功的體驗
(1)教師要更新教育思想,瑤族學生學習基礎差,接受能力也差,初中階段的知識沒學會,高中知識更不好學,他們與其它學生公平競爭有很大的困難。要解決瑤族學生的學習困難狀況,必須讓他們得到比其他學生更多的課外輔導。因此,利用課外輔導,耐心細致地幫助他們系統的復習前面學過的內容,查漏補缺,幫助他們預習明天上的新課內容,以達到“笨鳥先飛”的效應。這樣,接受新課內容也就容易多了。例如:我在教學高中語文《荷塘月色》新課時,讓學生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平常所見寫荷花的詩文或濃麗明艷,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或品高質潔,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而本文所寫之景卻素淡朦朧,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別呢?結合課文談談自己對文學作品中景物描寫的認識。通過老師課外點撥:“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無不同,而懷抱各異,故筆下之物色都染上了胸中之情意。而后他們可以達到自己對文學作品中景物描寫的認識的目標。
(2)抓住瑤族學生一個小小的閃光點,讓他們揚起自信的風帆。抓住一點小小的突破,讓他們體會到了做人的尊嚴;給他們一個可以達到的目標,誘導他們“跳一跳,能摘到桃”。例如在高中語文《荷塘月色》課外輔導中:讓寫字好的同學抄寫作者所寫的具體景物特征的語句,老師有意幫他們找出一兩個詞語概括景物特點。讓會講瑤話的同學用瑤話描述作者所寫的具體景物特征。讓愛好繪畫的同學用速寫方式畫出作者所寫的具體景物。讓愛好手工的同學做手工并把同學的速寫畫貼上。讓會唱瑤族山歌的同學用瑤族山歌方式將具體景物唱出來。還讓喜歡講故事的同學以故事方式描述朱自清筆下的比喻。只要他們獲得了一點成功都要鼓勵,不再讓他們產生“生來不如人,學好不可能”的自卑心理。能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學習中的快樂,成功的喜悅,得到同學們的贊揚,促使他們去爭取新的成功。
(3)在布置作業上,凸現進步因素獎勵分,即“不公平”形式。給他們布置“有針對性”的作業,使它們可以與其他學生一樣按時完成,例如: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題目。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那?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茍無歲,何有民?茍無民,何有君?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戰國策·齊策》
1.解釋下面兩句中四個加點“使”字的意義。(B、D組完成)(15分)(A、C組完成附加5分)
(1)齊王使①使②者問趙威后
(2)臣奉使③使④威后
使①:__________ 使②:__________ 使③:__________ 使④__________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B、D組完成)(15分)(A、C組完成附加5分)
(1)使者不說
(2)威后曰:“不然”
(3)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
說:__________ 然:__________ 本:__________ 末:__________
3.“歲亦無恙耶”一句中加點詞解釋都正確的一項是:(
)(B、D組完成)(15分)(A、C組完成附加5分)
A.歲:年成,收成
恙:生病
B.歲:年
恙:災禍,憂患
C.歲:年成,收成
恙:災禍,憂患
D.歲:年
恙:生病
4.對下列四句中“而”“于”的用法與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B、D組完成)(15分)(A、C組完成附加5分)
①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 ②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
③趙氏求救于齊
④甚于婦人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5.下列加點的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B、D組完成)(15分)(A、C組完成附加5分)
A.書未發:發出。
B.使者不說:說話。
C.臣奉使使威后:使者。 D.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以……為先,意動用法。
6.將這段文字翻譯成現代漢語。(B、D組完成)(25分)
(說明:A、C組是瑤族學生或學困學生,B、D組是非瑤族學生、非學困學生。)
(4)隨著他們的不斷進步,學習能力不斷增強,再把他們的作業量逐步恢復到與其它學生同等水平。在評價瑤族學生學習成績時,如果他進步了,除了得到應有的分數外,還可得到額外獎勵的“進步分”——附加分。使他們知道通過努力同樣能獲得好成績,調動瑤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自信心,從而更好學習。當然讓瑤族學生取得這樣的“好成績”并不是最終目的,也不是瑤族學生在傾斜政策下的高分就消滅了瑤族學生的學習困難。不過用這樣的方法對瑤族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
(5)激活其樂學點,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主要就是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唯有好學、樂學者,才能不斷上進,才會徹底甩掉落后的“帽子”。總之,要想方設法激起瑤族學生學習的興趣,努力提高他們的語文水平。
參考文獻
[1]《初中語文教學改革探索》,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版。
[2]北大哲學系美學教研室編:《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下),中華書局1981年版。
[3]張戒:《歲寒堂詩話》,《中國歷代文論選》(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關鍵詞】瑤族學生;教學民主;樹起自信心;教師自身素質;教學效率;“多層次”的競爭;不斷品嘗到成功的體驗
我縣是一個瑤族自治縣,地處大石山區,土地貧瘠,農業生產離不開人力耕作,水電路大部分地區還是解放初期的原狀,信息閉塞,文化底蘊欠缺。瑤族學生學習基礎差,接受能力也差,缺乏自信,本族語音濃厚,普通話水平極低,情緒脆弱,性格孤僻、保守,與其他同學不易合群,適應集體能力不強。但突出的表現是民族自尊心強,勤奮努力,吃苦耐勞。提高瑤族學生的語文素質是我縣語文教學不可忽視的問題。
一、通過語文教師自身的人格素質影響語文教學效率
美國教育家林格倫在《課堂教育心理學》中說:“當他的老師對待所教的學科馬虎了事,毫無熱情并且沒有生氣,那么他的學生也很少和很不會積極熱情學習這門學科。”我國古代有“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之說,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
(1)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技能技巧,構建創造型語文教師的藝術人格和道德境界中的人格,用人格力量影響學生從而影響語文教學效率提高。
(2)教師要提升文化品位,優化專業理論和專業知識的結構。擺脫“匠人”的呆氣,向學生說心里話,與學生交流思想,當學生發現了教師的實事求是的精神,體會到老師的思想活力,教師的點撥彌補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識的缺陷時,他就會不由自主地迷戀教師的講課,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3)語文教師不僅是一個專家還應成為一個“雜”家。語文教師在教好課的同時,還必須寫好文,不僅要寫教學論文,同時雜感,或者詩歌、小說等,尤其是下水作文。從國際國內重大新聞到科技最新成就,從流行歌曲到流行服裝,都與語文教學息息相關。只有更多的引入時代的活水,才能激活課文中蘊含的藝術生命力,從而影響語文教學效率提高。
二、創設“多層次”的競爭機制,讓瑤族學生不斷品嘗到成功的體驗
(1)教師要更新教育思想,瑤族學生學習基礎差,接受能力也差,初中階段的知識沒學會,高中知識更不好學,他們與其它學生公平競爭有很大的困難。要解決瑤族學生的學習困難狀況,必須讓他們得到比其他學生更多的課外輔導。因此,利用課外輔導,耐心細致地幫助他們系統的復習前面學過的內容,查漏補缺,幫助他們預習明天上的新課內容,以達到“笨鳥先飛”的效應。這樣,接受新課內容也就容易多了。例如:我在教學高中語文《荷塘月色》新課時,讓學生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平常所見寫荷花的詩文或濃麗明艷,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或品高質潔,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而本文所寫之景卻素淡朦朧,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別呢?結合課文談談自己對文學作品中景物描寫的認識。通過老師課外點撥:“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無不同,而懷抱各異,故筆下之物色都染上了胸中之情意。而后他們可以達到自己對文學作品中景物描寫的認識的目標。
(2)抓住瑤族學生一個小小的閃光點,讓他們揚起自信的風帆。抓住一點小小的突破,讓他們體會到了做人的尊嚴;給他們一個可以達到的目標,誘導他們“跳一跳,能摘到桃”。例如在高中語文《荷塘月色》課外輔導中:讓寫字好的同學抄寫作者所寫的具體景物特征的語句,老師有意幫他們找出一兩個詞語概括景物特點。讓會講瑤話的同學用瑤話描述作者所寫的具體景物特征。讓愛好繪畫的同學用速寫方式畫出作者所寫的具體景物。讓愛好手工的同學做手工并把同學的速寫畫貼上。讓會唱瑤族山歌的同學用瑤族山歌方式將具體景物唱出來。還讓喜歡講故事的同學以故事方式描述朱自清筆下的比喻。只要他們獲得了一點成功都要鼓勵,不再讓他們產生“生來不如人,學好不可能”的自卑心理。能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學習中的快樂,成功的喜悅,得到同學們的贊揚,促使他們去爭取新的成功。
(3)在布置作業上,凸現進步因素獎勵分,即“不公平”形式。給他們布置“有針對性”的作業,使它們可以與其他學生一樣按時完成,例如: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題目。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那?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茍無歲,何有民?茍無民,何有君?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戰國策·齊策》
1.解釋下面兩句中四個加點“使”字的意義。(b、d組完成)(15分)(a、c組完成附加5分)
(1)齊王使①使②者問趙威后 (2)臣奉使③使④威后
使①:__________ 使②:__________ 使③:__________ 使④__________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b、d組完成)(15分)(a、c組完成附加5分)
(1)使者不說 (2)威后曰:“不然” (3)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
說:__________ 然:__________ 本:__________ 末:__________
3.“歲亦無恙耶”一句中加點詞解釋都正確的一項是:( )(b、d組完成)(15分)(a、c組完成附加5分)
a.歲:年成,收成 恙:生病 b.歲:年 恙:災禍,憂患
c.歲:年成,收成 恙:災禍,憂患 d.歲:年 恙:生病
4.對下列四句中“而”“于”的用法與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b、d組完成)(15分)(a、c組完成附加5分)
①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 ②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
③趙氏求救于齊 ④甚于婦人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nbs
p;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5.下列加點的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b、d組完成)(15分)(a、c組完成附加5分)
a.書未發:發出。 b.使者不說:說話。
c.臣奉使使威后:使者。 d.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以……為先,意動用法。
6.將這段文字翻譯成現代漢語。(b、d組完成)(25分)
(說明:a、c組是瑤族學生或學困學生,b、d組是非瑤族學生、非學困學生。)
(4)隨著他們的不斷進步,學習能力不斷增強,再把他們的作業量逐步恢復到與其它學生同等水平。在評價瑤族學生學習成績時,如果他進步了,除了得到應有的分數外,還可得到額外獎勵的“進步分”——附加分。使他們知道通過努力同樣能獲得好成績,調動瑤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自信心,從而更好學習。當然讓瑤族學生取得這樣的“好成績”并不是最終目的,也不是瑤族學生在傾斜政策下的高分就消滅了瑤族學生的學習困難。不過用這樣的方法對瑤族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
(5)激活其樂學點,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主要就是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唯有好學、樂學者,才能不斷上進,才會徹底甩掉落后的“帽子”。總之,要想方設法激起瑤族學生學習的興趣,努力提高他們的語文水平。
參考文獻
[1]《初中語文教學改革探索》,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版。
[2]北大哲學系美學教研室編:《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下),中華書局198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