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智慧教育信息化優選九篇

時間:2023-09-27 16:09:42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智慧教育信息化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智慧教育信息化

第1篇

>> 智慧實驗:教育信息化的新陣地 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 幼兒教育信息化新典范:成長的智慧樹 鄭州:建立全國智慧教育實驗區 信息化托起智慧“教育夢” 智慧教育新范式驅動“十三五”教育信息化深入發展 “錯誤實驗”――啟迪智慧的鑰匙 用實驗點燃智慧的火花 智慧校園:智慧校園助力教育信息化 一項富于教育智慧的教改實驗 智慧的物理教育:從學生自主實驗入手 信息化智慧拼圖 教育信息化多元理解.智慧行動.突破藩籬 智慧校園建設,助力教育信息化 高校智慧實驗教學中心的研究 智慧實驗室管理系統的設計 基于教師實踐性智慧發展的智慧課堂實驗室設計研究 試論會計實驗的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智慧校園的關鍵技術應用 “智慧學習”提升黨員教育的科學性與信息化水平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4] [7] [8] [9] 祝智庭,賀斌. 智慧教育: 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 電化教育研究,2012,(12):5~13.

[5] 黃榮懷,胡永斌,楊俊鋒. 智慧教室的概念及特征[J]. 開放教育研究,2012,18(2):22~27.

[6] 余勝泉. 推進技術與教育的雙向融合[J]. 中國電化教育,2012,(5):5~9.

[10] 鐘義信. 高等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理論的新階段[J]. 計算機教育,2012,(18):6~11.

[11] Dey A K. Providing Architectural Support for Building Context-Aware Applications[D].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0.

[12] Dey A K,Abowd G D,Salber D.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A Toolkit for Supporting the Rapid Prototyping of Context-Aware Applications[J].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2001,16(2):97~ 166.

[13] 陳凱泉,張凱. 融合學習科學與普適計算:構建大學生泛在學習環境的路徑選擇[J]. 遠程教育雜志,2011,(5):50~57.

[14] [15] [16] [17] 賀斌,祝智庭. 學習環境給養設計研究透視[J]. 電化教育研究,2012,(11):30~38.

[18] [19] [20] 賀斌,薛耀鋒. 網絡學習空間的建構――教育信息化思維與實踐的變革[J]. 開放教育研究,2013,19(4):84~95.

[21] 王覓,賀斌,祝智庭. 微視頻課程:演變,定位與應用領域[J]. 中國電化教育,2013,(4):88~94.

[22] [25] Millan-Almaraz J R,Torres-Pacheco I,Duarte-Galvan C,et al. FPGA-Based Wireless Smart Sensor for Real-Time Photosynthesis Monitoring[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13,(95):58~69.

[23] [26] Gorghiu L M,Gorghiu G,Dumitrescu C. Implementing Virtual Experiments in Sciences Education-Challenges and Experiences Achieved in the Frame of VccSSe Comenius 2.1. Project[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0,2(2):2952~2956.

[24] [27] Gorghiu G,Gorghiu L M,B?zoi M. Setting up of A Web Educational Video-Clips Exhibition Relat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Virtual Experiments in Sciences Education[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0,2(2):2906~2910.

[28] [33] Sládek P,Válek L P J. Remote Laboratory――New Possibility for School Experiments[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1,(12):164~167.

[29] [34] Stefanovic M. The Objectives,Architectures and Effects of Distance Learning Laboratories for Industrial Engineering Education[J]. Computers & Education,2013,(69):250~262.

[30] [35] Wojciechowski R,Cellary W. Evaluation of Learners’Attitude toward Learning in ARIES Augmented Reality Environments[J]. Computers & Education,2013,68(10):570~585.

[31] [36] Hwang G J,Yang T C,Tsai C C. A Context-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Conducting Complex Science Experiments[J]. Computers & Education,2009,53(2):402~413.

第2篇

教育信息化經過近年來的不斷發展與演變,衍生并積累了許多新情況與新問題,外部環境的發展與演進越發活躍,一些新理念和新技術也隨之涌現出來。當前的教育信息化在發展過程中已將社交化、個性化、開放化、智能化等特點較為清晰的呈現出來。數字校園為智慧校園所替代也成為當前教育信息化發展的主要趨勢。

1智慧校園及其特征

智慧校園這一概念的產生晚于智慧城市與數字校園,物聯網、云計算、社交網絡與移動技術等新興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為智慧校園的產生創造了較多的實現手段與良好的外部環境。智慧校園的建設理念是“以服務為核心,以管理為支撐”,能夠完成科學決策、管路邏輯、信息交換、資源組織、智能感知等工作。其終極目標就是通過與高校校園活動進行“深度融合”,為用戶提供良好的服務。從根本上來看,智慧校園應用于校園信息化建設更受到校園管理部門的青睞,就目前的實際需求情況來看,有效建設智慧校園不應只對物聯網技術進行應用,而應該對更多的新技術加以應用與融合,從而對應用與服務進行有效的突出。從高效的信息化建設目標來看,智慧校園在實質上是對“以人為本”的理念的繼承與發展創新。

智慧校園的內涵形象化、具體化的實現形成了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能夠較為靈敏的對現實環境中的人或事物進行感知,然后依據建立好的模型,較為準確地預測出服務對象的一般規律和發展趨勢。

(2)通過對高速多業務的網絡體系加以應用,來實現及時傳遞各類數據與消息的目的,最大程度的消除時空的限制。

(3)最大程度的對信息化平臺進行有效整合與集約化利用,從而充分體現出信息資源的優化存儲與良好組織。

(4)以“大數據”理念為依據,實現信息資源的推薦與挖掘,并由此實現智能化的決策與管理。

(5)真正意義上建設起開放的、多維度的學習空間與科研空間,并將進一步建立具備有利于多模式的學習環境與科研環境作為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

2智慧校園的關鍵技術

2.1環境感知與物聯網

目前傳遞物聯網信息的主要平臺依舊是網絡,但物聯網為網絡終端增加了一些信息感知與處理功能。感知技術一般包括激光掃描、紅外感應與視頻監控。與傳統意義上的人到終端的網絡所不同的是,物聯網可以有效實現人與人、物與物之間的定位、結合識別、管理、監控功能為一體,充分提現智慧校園特有的“智能化”優勢。

2.2 云平臺對教育資源的組織與整合

通過將教育教學資源與云平臺進行有機整合,更有利于實現教育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從而實現教育資源分布不均、更新速度慢、共享難度大等問題的有效解決,更好的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化發展。以往的數字校園的主要任務是實現教育資源的初步整合與靜態組織,往往會受到平臺限制作用的影響,資源整合更多的表現為物理儲存,但資源本身對邏輯上的關聯性的體現較為缺乏。

2.3 移動互聯與應用

移動互聯技術從本質上來說主要包括自組織網、4G、Wifi等接入技術,而移動互聯可以有效突破高校校園中網絡接入時受到的有線網絡的限制,充分體現了智慧校園的“開放化”特征。同時,無線網絡支撐下的智慧校園移動互聯環境具有自身的優勢,其特點主要擴展、融合、高速、規模。與傳統網絡所不同的是,移動網絡的接入終端還具有多樣化的特征。

2.4 學習協作及社交網絡

我們通常將社交網絡定義為社會化或具有社會性的一種網絡服務,是一種方便人際交往的網絡服務手段,具有虛擬化的特征。當前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潮流之一就是社交網絡,它已經成為了促進互聯網發展的一個關鍵性因素。與此同時,社交網絡還具有成本低廉、開放性強的優勢,是高校大學生們展現個性、對社會實體關系進行維系、表達利益訴求的首選方式之一。

從應用涵蓋面上來看,智慧校園將數字校園的所有應用都包含在內的同時,還通過新技術的增加與融合實現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的目的,例如,學生可以通過智慧校園完成作業下載、網絡選課等基本操作,學校可以依據課表對學生的上網時間與訪問內容進行限制。還可以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分析,與其他同學的相關學習數據相比較,按照教育學的基本原理,為學生創建有效的學習方案,并將具有針對性與系統性的學習方案推送給學生。

從整體規劃上來看,智慧校園主要包括智能化設計學校活動、個性化推送資源、決策輔助、展現決策的各項數據、移動使用各類業務系統、建立數字校園基礎平臺、融合學校各種數據等主要內容。

從架構上來看,其架構與物聯網基本相似,但其決策層與數據層是物聯網所沒有的,具體可以分為決策層、應用層、數據層、通信層、感知層。

3 云計算與物聯網在智慧校園建設中的應用前景

3.1 云計算在智慧校園建設中的應用前景

云計算平臺在智慧校園當中的應用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平臺、應用三個層次。其中,基礎設施層又包括服務器、存儲系統及網絡系統等重要硬件部分。平臺能夠為用戶提供服務器租用與虛擬硬件資源等服務,其中包括數據管理、用戶認證與授權等。開發平臺及中間件、數據庫共同構成其平臺服務系統。智慧校園的中心是軟件服務層,其所有的教育信息均存在于該層次。在未來的智慧校園建設過程中,云計算將會發揮不可小覷的作用,以學生實驗為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實驗對于提高學生的自主操作能力、發現新領域、獲取新知識有著重要作用。但學校實驗室不會每天開放,更無法為每個學生提供隨時做實驗的機會,學生無法擁有屬于自己的實驗室。針對這個問題,云計算平臺能夠利用資源共享與遠程桌面的方法,為學校師生提供訪問云平臺的客戶端系統,使其體驗到高速運行與海量存儲的便利,從而為每位師生提供一個屬于自己虛擬實驗室。在建設虛擬實驗室的環節中,需要首先建設好實驗室的環境,搭建出一個完整的虛擬化資源池,以自動化的方式對資源申請、監控與回收進行操作,學校師生可以隨時利用虛擬桌面遠程訪問虛擬實驗室。

3.2 物聯網在智慧校園建設中的應用前景

智能感應是物聯網最主要的特征及優勢,智慧校園通過應用物聯網技術能夠對學生安全、教學活動、教學資源、校園生活等進行有效管理,有利于創建和諧、智能、便捷、高校的校園環境。而物聯網在智慧校園當中的應用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校園生活、教學管理與安全防衛。其中,物聯網在發揮教學管理的作用時,管理內容主要包括智慧圖書館、自動考勤管理、智慧課程等;在校園生活方面,其作用機制主要包括智能浴室管理、智能宿舍管理、智能食堂管理;而在安全防衛方面,物聯網發揮的作用則更為重要,它能夠為校園的安全防衛提供技術支持,彌補了當前校園中安全防衛不足的弊端,通過傳感設備對學校情況進行全方位的掌控,當發現安全問題時,設備能夠自動報警,有利于學校安保人員對安全隱患進行及時處理。

4 結束語

第3篇

信息化雖早已深入運用在各行業,但國內的教育信息化卻仍處于初級階段。我國的教育如何在全球智慧化進程中掌控教育信息化的未來;學校如何使用到可靠的信息化解決方案和設備;智慧教育領域企業如何快速在教育信息化中占得商機……這些問題需要一個平臺去助推、去引領,中國國際智慧教育展覽會便在這個契機下應運而生。

2014年12月1日~3日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中國國際智慧教育展覽會,由教育部直屬單位中國教育學會、國內知名展覽機構雅森國際傾力打造。作為中國首個專注教育信息化的專業展會,SmartShow將致力于推進中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用展會平臺開啟教育與技術融合創新的時代之匙。

屆時,SmartShow將協同全國優秀應用方案集成商、內容提供商、IT技術服務及軟件提供商、教育信息化設備商為全國30萬所各級院校提供和展示國內最尖端的教育信息化設備及解決方案,引領國內教育信息化發展趨勢,為推進中國教育信息化產業變革之路搭建專業的溝通、貿易、交流平臺。

中國國際智慧教育展會力求將最具購買力和決策權的需方帶給智慧教育企業,為滿足企業不同訴求打造全方位的參展解決方案。SmartShow還將為參展企業帶來迫切想要了解和投入智慧教學的需方買家,滿足企業拓展市場的訴求,引領智慧教育領域市場的供需對等,促成供方與需方的信息互通和采購透明,打造改變教育行業展覽模式的SmartShow。

(任玉琴)

美國教師最常用的十款教育技術工具

1. LittleBits:LittleBits提供了各種電路元件,讓孩子們真正動手來創造。運用這些彩色的可愛電路小元件,孩子們可以制作自己的電動小車或是音樂播放器。

2. Drawp:Drawp是為孩子們準備的畫圖App。學生們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作品,老師們也可以將孩子們的作品傳給家長。

3. Edmodo:中小學的Facebook,教師和學生們可以分享視頻、創建投票、設置討論。Edmodo將學校學習和社交網絡結合起來。

4. Easel.ly:通過提供各種模板和工具,做個信息圖也很容易。老師們可以自己制作信息圖,作為課堂材料;也可以布置作業,讓學生們自己制作信息圖,融會貫通學到的知識。

5. Plickers:老師們想要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出個小測試題檢查一下,每位學生用一張卡片,只需一部手機或平板電腦,就能立刻統計出學生的答案情況。

6. Lynda.com:近三千個網絡課程,教你如何制作音效、設計網頁等。

7. EDpuzzle:翻轉課堂的理念很棒,但是怎么做出吸引學生的視頻呢?老師們,如果這是你擔心的問題,那么EDpuzzle就是專門為你打造的。老師們可以運用EDpuzzle制作視頻內容,插入音頻、小測試、視頻材料等。

8. 谷歌教室(Google Classroom):這一應用可以讓老師更好地管理課堂,用谷歌硬盤整合作業流程。教師可以在線創建和管理作業、提供反饋以及與學生實時交流。

9. Brightloop:Brightloop 幫助老師追蹤每一位學習者的表現、進步以及互動。老師們通過它可以搜集學生數據,更加了解學生的學習曲線,還能創建學生報告與家長交流。

第4篇

重慶市技裝中心自成立以來,結合工作職能職責要求及重慶市教育信息技術與裝備事業發展需要,科學地設置了綜合部、信息技術部、資源建設部、條件裝備部、教研培訓部、遠程教育部、電教制作部、大學城信息中心。目前,技裝中心已擁有業務熟練、素質過硬的工作人員82名,為重慶市教育信息技術及裝備建設工作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智慧與汗水。為此我刊專訪了技裝中心書記兼副主任余躍同志。

問:余書記,重慶作為中國西南部發展的龍頭城市,近年來得到了長足發展,但是,不可否認,重慶尚是一個年輕的城市,特殊的地理環境、歷史積淀和文化氛圍賦予重慶了不同于其他城市的顯著特點,您能結合重慶的發展,給我們介紹一下重慶普教系統教育技術裝備的發展現狀么?

答:重慶是一個有著特殊地理環境、歷史積淀和文化氛圍的城市。近年來,隨著西部開發的不斷深入,重慶各方面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新農村的建設及“五個重慶”建設的開展,為我市的教育信息技術與裝備工作的深入提供了良好的契機。自2008年9月技裝中心成立以來,部門及人員得到了優化,經過部門同事的共同努力,教育信息技術、教育裝備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2009年,市教委賦予市技裝中心“六大職能”與“六大任務”,明確了技裝中心的教育信息系統化建設與管理,教育信息資源建設,教育技術裝備建設,教育信息技術教研、科研和培訓,指導、推進全市教育系統信息技術及教育裝備工作,大學城資源共享網絡平臺的管理、運營、維護和后期建設發展等工作職能。突出了探索建立以教育信息化推動城鄉教育一體化機制,加大教育信息化硬件、遠程教育、教育資源三大平臺建設,加強教育城域網、校園網、校園數字化建設,推進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促進城鄉教育資源共享,加大全市中小學教育裝備標準化建設,把重慶建設成西部地區教育信息化示范區和全國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應用試驗區的目標等六大工作重點。結合重慶市相關工作的具體情況,市技裝中心迅速確立了“中心一盤棋,服務為宗旨,工作求效益,創新求發展,構建和諧中心”的工作思路。并明確了“2255”目標,即“兩區、兩庫、五大平臺、五大體系”。通過資源庫、教育數據庫建設,借助網絡、資源、數據、管理、服務五大平臺,利用網絡互通、資源共享、應用服務、運行保障、人才支撐五大體系,將重慶建成為西部地區教育信息化示范區、全國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應用實驗區。在具體工作中,以“管理一流、服務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教研一流、貢獻一流”為要求,全面開展具體工作。

目前,在教育網絡平臺建設方面,通過先后投資2000余萬元,購置了硬軟件設施設備,開通了100M互為備份的互聯網出口,初步建成了具有教育中心和數據中心的市級機房。全市33個區縣已建成教育城域網,占全市總數的61%。全市有2848所普通中小學建成校園網或校園局域網,覆蓋率達到32%;全市生機比達到18:1,958所中小學,15444個班實現了“班班通”。覆蓋率達到15%;建成中小學計算機網絡教室5630間,多媒體教室4830間。2009年通過市縣兩級財政補助為義務教育階段專任教師配備筆記本電腦2萬臺。

在教育資源平臺建設上,通過建設重慶市教育信息技術與裝備網、重慶市教育資源網、重慶教師研修網、重慶職業教育網、大學城資源共享平臺和重慶教育網絡電視臺,基本奠定了教育系統各類教育資源共享平臺。

在教育數據平臺上,建設了全市遠程教育基礎數據庫、中小學設施設備基礎數據庫、校園信息化數據庫、重慶市中小學學生學籍檔案管理信息化系統,為教育管理、決策、公共服務提供了數據支持。

教育管理平臺已構筑了OA辦公平臺、教育教學管理平臺、遠程教育應用監測與管理平臺,基本實現了管理的網絡化、及時化。

近年來,我市教育裝備工作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截至2009年12月,我市累計建設實驗室與音、體、美、衛等多功能室33312間;建設藏書室6235間,電子閱覽室1069間,藏書5552萬冊,生均為小學7.5冊、初中10.3冊、高中12.5冊;中小學各科教學儀器設備配齊率分別達到90%和94%。

在以往的工作中,我市實施的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意義非常重大。農遠工程的建成,克服了重慶地區的地理條件限制,實現了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的共享與教育的互動。截至2009年底,國家和地方共計投入建設資金3.04億,建設了教學光盤播放點4822個,衛星教學收視點6137個,計算機教室1551間,直接使全市350余萬師生受益。呈現出“一機三用”“資源互動”“光盤普及”“資源整合”“服務三農”等創新應用模式和研究機制。得到了教育部領導及中央電教館領導的肯定。國家總督學顧問、教育部原副部長張天保視察我市農遠工程后,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問:隨著“五個重慶”的深入建設,技裝中心將怎樣借助這一契機,推進普教教育技術裝備的發展?

答:圍繞“五個重慶”建設,我市開展了“五個校園”建設工作。要將我市校園建設成“平安校園”“健康校園”“綠色校園”“數字校園”及“人文校園”。技裝中心圍繞“數字校園”建設,開展了系列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建設“五個校園”的意見》和市教委、市經信委、市科委組織制定的《重慶“數字校園”建設實施方案》要求,技裝中心分別制定了針對小學、中學、大學的“數字校園”建設模式和技術實現方案,加強建設推進過程中的技術業務指導。2010年,我市提出基礎教育“數字校園”建設目標是主城9區的市級重點中學和30%的中小學,其他區縣10%的中小學建成“數字校園”。最近,市教委正式印發了《重慶市義務教育學校教學設備基本配備標準》,從2010年開始,到2015年,用6年時間全面推進我市義務教育學校的標準化建設。

問:重慶部分地區地理環境惡劣,經濟條件落后,譬如秀山、巫溪、城口等區縣,針對這些偏遠山區的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技裝中心有哪些具體的工作方案?

答:偏遠山區經濟落后是暫時現象。但是,教育落后會使山區永遠落后!為改善農村教育條件及加速農村教育發展,技裝中心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出臺了經費保障機制文件,推進區縣教育信息技術與裝備持續建設。重慶自直轄以來,經費嚴重制約著全市教育信息化與裝備現代化建設。技裝中心經過多方努力,2009年我市以市教委、市財政局聯合下發了教育信息技術與裝備經費保障機制文件。文件中明確要求各區縣、市教委直屬中小學要根據學校設施設備和信息技術裝備建設的專業性、技術性和特殊性,將教學設施設備和信息技術裝備購置、更新、維護、運行和人員培訓所需資金納入義務教育保障經費預算。這樣以來,教育經費來源明確,得到支持重大。目前,已經有20多個區縣按照文件精神,從“義保經費”中按一定比例預留經費,統籌安排,集中使用。據預算,每年將統籌近2億資金用于教育信息技術與裝備建設,尤其是農村教育信息化與裝備現代化建設中,保障了教育信息化與裝備現代化建設的正常、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是開拓創新,加強應用、研究和培訓。建設是基礎,應用是核心。應用引領發展!通過“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示范學校”和“重慶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應用研究試驗區(校)”等創建活動,創建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25所、市級信息技術教育示范學校88所、遠程教育應用研究實驗區15個、遠程教育應用研究市級實驗學校100所、區縣級實驗學校400所。加強了全市尤其是區縣的教育信息技術和遠程教育的應用。

為充分發揮好教育信息技術與裝備的運用效益,技裝中心加強了對教師隊伍的培訓。先后組織教師參加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國家西部教師遠程培訓、微軟(中國)攜手助學項目培訓、網絡工程師雙認證培訓、信息技術與科學課程整合培訓、遠程教育項目培訓等500多次,培訓教師50萬余次,校長2萬人次,支教20多個區縣。保證區縣、農村教師對現代教育手段的應用,實現城市、區縣、鄉鎮教育同水平、共發展。

三是“三借、三聯”,服務教學。技裝中心按照整合資源、聯合開發、互惠互利、共謀發展的思路。在整合農遠工程衛星教學資源、教育部基礎教育資源中心資源、市與區縣地方教育資源、地方教材教學資源、名校名師資源到市基礎教育資源中心的基礎上,通過借力、借智、借牌,聯合高校、聯合區縣、聯合有關公司,優化資源配置,加速服務教學。在過去幾年里,我們通過與西南大學合作,開發了390G,143萬張光盤,內容廣泛涉及西南師范大學版新課標教材小學語文、數學遠程教學光盤、主題資源和小學信息技術和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材。至2009年底,各種整合資源已經達到5000G。以滿足市、區縣、農村的教師教學需要。

總體而言,在現代教學設施設備建設的基礎上、在教師教育信息技術能力水平的提高情況下,在社會各界的協助下,重慶市農村教師的教育能力得到廣泛提升,城鄉教育差距再進一步縮小。

問:為促進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深入開展,技裝中心舉辦了一系列的活動。您能簡單介紹一下組織開展活動的情況嗎?

答:活動不是目的,只是一個手段。借助活動,技裝中心會較全面的了解教師對教育信息技術和現代裝備的掌握程度及使用水平,也利于技裝中心工作的科學開展。同時,通過一系列類活動的開展,也能夠更好地激發廣大教師積極提升自我能力。今年我們除了組織師生參加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電腦制作競賽活動、多媒體教育軟件大賽、自制幼兒優秀教玩具評選、校園電視節目評選等活動外,還將由市教委發文組織全市教育技術科研成果評選活動和教育技術征文活動。一系列活動進行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目前,全市有近1000篇教研論文、教學案例在國家、省(市)級電教、信息技術等報刊雜志上發表,并獲得全國一等獎348個,二等獎611個,三等獎790個,獲省(市)級一等獎3037個、二等獎5607個、三等獎6179個。

問:請您介紹一下技裝中心2010年的工作重點。

答:2010年,技裝中心將繼續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領導下,以“數字校園”建設為中心,以實施義務教育學校設備配備標準化建設為契機,著力建設重慶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技裝中心將堅持以服務為宗旨,重點開展“數字校園”建設與教學設備配備標準化建設。創新“數字校園”建設模式、遠程教育“班班通”建設模式與“信息技術促進課程改革”模式,做好加強教育網絡建設工作,搭建重慶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工作,教育信息化示范區和遠程教育應用實驗區建設工作,大學城網絡平臺建設工作,重慶“校安工程”信息系統平臺搭建工作,學籍管理系統工作,做好重慶職業教育信息平臺搭建工作,重慶教育宣傳工作,區縣技裝自身建設指導工作以及做好市技裝中心自身建設工作。概括起來,也就是堅持一個“宗旨”,突出“兩個重點”,創新“三個模式”,做好“十項工作”。

問:請您和讀者分享一下您的工作經驗與心得體會。

第5篇

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已成為當前教育行業新熱點,國務院在20__年頒布了《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決定》中明確提出,到20__年,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達到800萬人,與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一半以上。《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要求:加強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要實現教育現代化,就要有教育信息技術現代化。除了教育的思想觀念更新外,教育手段特別是教育信息化尤為重要。

職中歷來重視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多次向省、市、縣財政積極爭取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專項資金,用于學校課程課件的采集、制作,實現課程音像資源共享,推進現代教育技術在職業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現在學校在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方面裝配有高標準實驗室13個(包括語音室2個、財會模擬室1個、物理實驗室2個、化學實驗室2個、生物實驗室2個、建成擁有65臺的計算機室2個)和多功能廳2個及圖書室、閱覽室、健身房、繪畫教室、音樂訓練室。多媒體系統裝備精良,設施先進,配200座。同時還建有衛星數字傳輸教育網絡(衛星接受器2臺)、遠程教育寬帶網、高保真聽力系統和價值70多萬元的全縣一流的校園網,電教設備總價值達2180270元(包括校園網),校園網采用星型以太網拓撲結構,網絡交換具有三層交換功能,實現了1000兆主干,100兆交換到桌面,共有219臺計算機,信息點安裝達到150個點,每點安裝2個模塊。同時還購置了用于教學的電視機4臺,VCD和CD7臺,各班都配備了升降式投影儀(50多臺)。

二、主要經驗和成功之處。

1、初步實現了信息技術與學科課堂教學的整合。

學校已經開始實施信息技術與學科課堂教學的整合,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注意根據職業學校學生基礎較差、學習習慣不好、學習的興趣不濃厚等特點,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創設生動的知識情境,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有效地縮短了學生原有知識與新知識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學校還根據自身情況,在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中積極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或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并將學生信息素養的形成納入到課程改革的具體規劃當中。

2、初步實現了課堂教學和學校管理的網絡化。

我校通過多種渠道加大投資力度,積極推進校園網建設,為教室、辦公室配備了計算機、投影儀、打印機等相關的設備,并武裝了3個多媒體機房。學校將國際互聯網引入到校園中,使學校師生可以通過校園網和互聯網獲取知識,有效地擴展了課堂教學的空間和知識含量。校園網的建成為學校的網絡辦公提供了施展空間,初步實現了學校管理的網絡化。同時,網上的互動還使學校的教育教學變得快捷、便利和豐富多彩。

3、信息技術資源庫的建設已經初見成效。

信息和教育資源建設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資源共享是信息技術教學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建立豐富的資源庫,為教師備課、上課及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條件尤為重要。目前學校已著手開展這方面工作,準備率先從建立健全中考題庫開始,以便能真正發揮校園網絡優勢,將大量可用資源放入校園網的資源庫中,通過信息技術資源庫使教師和學生充分利用免費資源,從而大大方便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

4、加強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已在全校內達成共識。

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教學和教育管理中廣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實現教育現代化服務,為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大批創造性人才的過程。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最為鮮明的時代特征,也是當代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和條件。職中上至校長,下到學生都已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那就是現代教育就是信息化教育。現在我校的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普遍較高,能夠將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管理和研究的許多環節。

三、面臨的問題。

1、重點是資金投入問題。

現代化教育、信息化教育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這是發展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非常敏感的話題,我校建成校園網歷時6年,幾經周折,共投入資金70多萬元,到目前應付給施工部門的資金還有欠債。20__年6月,職中拿出了《中等職業教育發展規劃(20__—20__年)》,內容主要是建立職教實訓基地,將學校后面47.5畝土地征取過來擴建校園、修建職業教育實訓綜合大樓,投資預計500萬元,如此大的數額將是制約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最大的“瓶頸”問題。

2、一少部分教師對教育信息化認識不夠。

不少教師仍沉湎于傳統的教育教學手段,即使有了一些信息技術方面的設備設施也不用,使之束之高閣,成為擺設。教師對教育信息化認識不夠,不敢大膽嘗試,過分依賴傳統的教學方法,對先進的教學理論認識不足,給信息技術的推動帶來了一定的阻力。即便有了先進的設施也只發揮出極少的功能如打字,游戲等。

3、教師最基本的信息技術能力還不夠非常普及。

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核心是應用,信息技術應用的關鍵是教師。如果教師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意識不強,應用能力不高,職業學校的信息化就很難推進。教師最基本的信息技術能力,包括計算機的使用能力、網絡的使用能力、網絡環境下資源的檢索、技術和信息資源與課程的整合能力等,這方面的培訓需要進一步加強。

4、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存在“重建設,輕應用”的現象。

近幾年來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設相對比較完備,但也普遍存在著“重建設,輕應用”的現象。不能充分發揮現有信息技術裝備的功能,浪費了較多的信息技術資源。對教師的培訓、內部的資源配置及建設、應用平臺的建設等不夠重視,對設備的利用率不是太高,只有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用,其他專業的學生和教師接觸比較少。與此同時,真正意義上的校園網尚未建成,目前只是僅僅接入了“英特網”而已。

5、掌握信息技術教育工作的教師相對的些缺乏。

進行信息技術教育工作的教師缺乏是影響職業學校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職業學校的教師除從事計算機教學的教師外,其他教師也應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知識和與本專業有關的計算機知識,這樣才能有效的發揮學校現有的信息技術設備的相關作用,才能將信息技術引入專業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的規劃與設想。

1、轉變全體師生的觀念是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務。

教育現代化首先是教育觀念的現代化,任何體制的創新,制度的創新都有取決于觀念的更新。因此轉變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觀念是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務。學校領導要轉變觀念,不能認為教育信息化是可有可無,可早可晚。教育信息化也不趕時髦,要有急迫感。學校領導要積極引導,為教育信息化創造必要的條件,加強教師培訓,鼓勵教師利用現有設施,充分應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和科研工作。

2、必須要把師資培訓作為教育信息化的當務之急。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因此師資培訓就成為教育信息化的當務之急。教育信息化首先要以計算機的普及教育和計算機輔助教學作為重點,著力于培養教師和學生應用計算機等信息技術的能力,以提高教育的質量和效益。在實施信息化的過程,要把師資培訓作為重點,放在重要位置。同時要注意糾正重硬件、輕軟件和輕人才培養的傾向。師資隊伍的培訓是職業學校實施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是否擁有大批掌握并能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師是推動教育信息化的關鍵。因此,首先要對學校教師、技術與管理及行政人員的不同層次的全員培訓,注重提高教師使用計算機的實際操作水平,培養教師自己設計制作課件及網上操作能力。在校園網建設中形成一支能使校園網充分發揮使用效益的隊伍,保證校園網在教育信息化中發揮具大作用。培訓首先要對教師進行教育觀念及心理疏導方面的培訓,使他們真正認識到教育信息化對職業學校的積極意義,消除他們對計算機的畏懼心理。培訓要對全體教師進行計算機操作能力的全員培訓,使每位教師都能進行單機教學和網絡教學。把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作為現代合格教師的標準。

3、要注重信息技術與各學科課堂教學相結合。

開展信息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也就是培養學生迅速地篩選和獲取信息、準確地辨別信息的真偽、和創造性地加工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實現信息技術與各學科課堂教學的整合,首先要學校必須開設信息技術課程或開展信息技術課外活動。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讓學生初步了解計算機和網絡的基礎知識,學會常用的計算機軟件操作技術和網絡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在現代信息環境下良好的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律意識,進而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其次,要鼓勵教師在所教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同時,要將信息技術融合在學生的學習活動當中。

4、加快信息技術資源的建設,最大限度地避免資源浪費。

在信息技術資源的建設中,必須科學規劃,結合本校信息技術設備的實際情況,與金昌、相關的職業教育機構緊密聯系,使學校教學資源庫建設、網絡技術開發、教學軟件開發等方面實現較大發展,并使其周圍兄弟職業學校也能獲益,加速實現職業學校之間的資源共享,從而使有限的資金投入發揮最大的效益。

5、下大決心,盡早建成職教實訓基地。

沒有空間上的發展和突破,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就難以有大的進展,職中在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最大障礙就是缺乏職教實訓基地,這既是學校的當務之急,也是今后工作的宏偉目標。在此基礎上分三個層次推進職教信息化建設:一是以計算機多媒體為核心的教育技術在學校的普及與運用;二是組織學校上網,利用網上教育資源;三是開展遠程教育,提供廣泛的學習資源,不斷滿足社會終身教育的需求。

6、進一步加強硬件設施建設。

在近5年內逐步給教師配備筆記本電腦,使教師人手一臺電腦,學生每10人一臺電腦,同時給所有教學班級裝備網絡教室,實現真正的現代信息化教學,從“量”的積累達到“質”的飛越。

7、建設教學素材庫。

教學素村庫建設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核心與重要建設目標,是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職教教學素材從信息載體來看,包括文字、圖片、音視頻、軟件等多種媒體,從其反映的學科內容或知識點來看,應涵蓋職業教育的主要專業課程和基礎課程。

8、注重人才隊伍建設。

在近期3—5年內分期分批,采取“派出去、請進來”及“全員化培訓”的形式,培養一批能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師隊伍;培養一批掌握信息資源開發原則和方法的教師隊伍;培養一批掌握信息化基礎設施的管理和維護的教師隊伍。

9、成立信息化中心。

通過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學校“信息化中心”,建立學生電子圖書檔案館,同時利用校園網、“英特網”各種信息。尤其要制作好本校的網站,以便讓教師學生通過本校網站獲取大量信息和知識。

第6篇

關鍵詞 消防 信息化教育 網絡教學 遠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運用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信息技術,促進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適應信息化社會對教育發展的新要求。近年來,消防部隊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復雜,不只是以前單純的滅火部隊,而是擔負著處置交通事故救援,自然災害搶險,以及各種突發事件處置的重要任務,作為部隊工作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消防指揮院校教育直接影響著部隊的發展。因此,如何通過教育教學來保證學員在校期間完成學業、改善他們的知識結構、優化及合理進行知識資源的配置以及保證學員素質的提高同部隊實際需要相符合都是現代消防指揮院校面臨的重要課題。

1 消防現代化教育所面臨的問題

由于消防部隊擔負任務的復雜性、基層指揮員應當具備的素質要求以及全國各地經濟地域等因素的差異,造成了消防現代化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存在很大的區別。因此,在消防教育問題上不能一味地沿用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方式,這就決定了消防教育必須摸索符合自身特點的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目前,消防院校教育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學員知識文化水平基礎差,對基礎知識難以理解,在教學中難以使其接受并理解所學內容,影響實際教學效果。

(2)學員畢業以后都要擔負基層消防部隊指揮員工作,責任重大,要求學員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并且能夠靈活運用。

(3)基層部隊實際情況變化迅速,教學資源更新具有明顯滯后性,造成學員畢業以后不能盡快投入實際工作,還需要進行二次學習的尷尬局面。

2 消防現代化教育問題分析

(1)學員入學之前都是來自基層部隊普通士兵,絕大部分學員在入伍之前都是高中、中專等學歷,而且在地方學習時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不夠牢固,沒有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也沒有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而且入伍時間在兩年至七年之間,在入伍這段時間基本沒有進行文化知識的學習,因此在接受高等教育時對知識的理解吸收具有相當大的難度。

(2)畢業后,消防指揮院校學員基本都是擔任基層中隊戰斗指揮員的角色,這就要求干部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包括危險化學物質特性、消防供水計算、戰斗現場部署等,這樣才能對出警現場做出正確的評估。其次,由于滅火戰斗、搶險救援現場環境復雜,突發狀況較多,在掌握了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求學員能夠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臨機處置,不能呆板地套用所學的知識,才能確保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保證戰斗人員車輛的安全。因此,學到理論知識之后能否再進行深入理解決定了在遇到突發事件之時學員對現場情況的判斷能力,直接影響到消防部隊的戰斗力。

(3)我國經濟迅速發展,消防部隊也不斷地更新基礎設施及消防裝備,同時,院校教育資源更新較慢,造成了消防教育與部隊實際情況脫節,學員在院校學習的知識明顯滯后,對于現代化消防戰斗及救援現場不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使得消防教育不能滿足基層部隊的需求。因為缺少相應的教育資源,使得學員畢業后回到部隊需要重新學習各種新型的滅火戰斗部署方案以及新型的消防裝備,不能及時投入實際工作。

3 通過信息化教育手段解決問題

(1)由于學員基礎差,而且脫離學校教育多年,因此,引入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各教室建成由電腦、投影機、設備中控等設備組成的多媒體教學終端,通過文字、圖片、視頻及講解相結合的方式能夠使得學員更加容易接受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同時加深了學員的記憶,幫助其對知識進行理解和消化,特別在進行物理、化學、計算機等基礎知識教育時使用多媒體系統能夠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直觀更容易讓人接受和理解的圖片、動畫以達到教學的目的。

(2)消防信息化教育建立教學資源服務器,存放各種經典滅火救援戰斗戰例及現場處置方案,各個教室通過教學終端鏈接到服務器,教師講解各戰斗現場情況通過視頻給學員以直觀的印象,使其在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了解所學知識在現實中的應用,提高學員在戰斗現場的臨機處置能力,將所學知識真正轉化為戰斗力,從而安全地完成各項戰斗任務。

第7篇

一、信息化社會的定義

信息化是人類社會進步發展到一定階段所產生的一個新階段。信息化是建立在計算機技術、數字化技術和生物工程技術等先進技術基礎上產生的。信息化使人類以更快更便捷的方式獲得并傳遞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信息化是人類社會從工業化階段發展到一個以信息為標志的新階段。

信息化是從有形的物質產品創造價值的社會向無形的信息創造價值的新階段的轉化,也就是以物質生產和物質消費為主,向以精神生產和精神消費為主的階段的轉變。有人把信息化歸納為"四化"和"四性"。

1.信息化的“四化”

表1 信息化的“四化”說明

種類 定義

智能化 知識的生產成為主要的生產形式,知識成了創造財富的主要資源。這種資源可以共享;可以倍增;可以“無限制的”創造。

電子化 光電和網絡代替工業時代的機械化生產,人類創造財富的方式不再是工廠化的機器作業。有人稱之為“柔性生產”。

全球化 信息技術正在取消時間和距離的概念,信息技術及發展大大加速了全球化的進程。隨著因特網的發展和全球通信衛星網的建立,各網絡之間可以不考慮地理上的聯系而組合在一起。

非群體化 在信息時代,信息和信息交換遍及各個地方,人們的活動更加個性化。

2.信息化的“四性”

表2 信息化的“四性”說明

性質 定義

綜合性 信息化在技術層面上指的是多種技術綜合的產物。它整合了半導體技術、信息傳輸技術、多媒體技術、數據庫技術和數據壓縮技術等。

競爭性 信息化與工業化的進程不同的一個突出特點是,信息化是通過市場和競爭推動的。政府引導、企業投資、市場競爭是信息化發展的基本路徑。

滲透性 信息化使社會各個領域發生全面而深刻的變革,它同時深刻影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牽引力。信息化使經濟和文化的相互交流與滲透日益廣泛和加強。

開放性 創新是高新技術產業的靈魂,是企業競爭取勝的法寶。參與競爭,在競爭中創新,在創新中取勝。開放不僅是指社會開放,更重要的是心靈的開放。

二、對高校圖書館員進行信息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1.高校圖書館工作對館員的要求。高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給圖書館工作注入了新的內涵,使它更具有挑戰性。首先文獻信息的載體形態從紙質逐漸向電子介質過渡,許多有價值的信息不一定以正式出版的形式出現,而是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存在于人們的日常交流中。其次,大學生的信息消費更趨智能化、個性化、多樣化,高校圖書館員在進行信息服務過程中,要更多關注學生的需求特點,采取不同的服務方式。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的中心地,新時代的高校圖書館員要正面圖書館工作給個體帶來的要求,加強信息素質教育,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服務,創造美好的學習環境[1]。

2.現代社會信息化的要求。信息技術迅速發展,人類生活、工作和休閑的方式、市場都烙上了信息化的印記。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虛擬化成了最摩登的詞匯。信息素質越來越成為了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和主導因素,它要求人類具有獲取并征服它的能力和意識。作為專業從事信息資源管理的圖書館員,只有具備良好的信息素質,才能較好地為用戶開展信息導航、信息組織、信息開發服務。

三、高校圖書館員信息素質教育的內容

信息素質教育的內容應包括信息意識、信息道德、信息能力、信息覺悟、信息觀念、信息心理等。本文主要討論前三個內容。

表3 高校圖書館員信息素質教育的討論內容

討論類型 基本內容

信息意識教育 高校圖書館員是信息的傳播者和教育者,他先要有敏銳的信息意識,才會有利用信息的內在動力,對發現和傳遞信息才有一種積極的應對態度,是為用戶提供卓越的信息服務的核心。

信息道德教育 信息道德是指個體在整個信息活動中具有的道德。信息道德是調節信息創造者、信息服務者、信息使用者之間相互關系的規范的總和。

信息能力教育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圖書館都在向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發展,高校圖書館員的工作應該延展至包括從各種服務和媒體中存取、評價、使用和傳播信息。

四、高校圖書館員信息素質教育的途徑

第8篇

[論文關鍵詞]信息道德教育;信息素質;信息意識教育

一、信息素質的定義

信息素質是信息產業發展和社會信息化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名詞。一個人具備信息素質,就必須能認識到何時需要信息和具備查尋、評估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而且這種素質是終身學習的結果。信息素質可以理解為在信息化社會中個體所具有的各種信息品質,包括信息能力(信息知識和技能)、信息道德、信息意識、信息覺悟、信息觀念、信息潛能、信息心理等。信息素質是個綜合意義的概念,它不僅蘊涵著個體具備的,帶有客觀性、發掘和利用社會信息源的基本技能,還包括了個體最基本的更具有主觀性的認識和判斷信息的基本品質。

二、加強圖書館員信息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1.現代社會信息化的需求

信息素質日益成為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和主導因素,它要求人類具有獲取并征服它的能力和意識。作為專業從事信息資源管理的圖書館員,只有具備良好的信息素質,才能較好地開展工作,有效提供信息導航、信息組織、信息開發服務。

2.現代圖書館工作對管理人員的要求

首先文獻信息的載體形態從紙質逐漸向電子介質過渡,許多有價值的信息不一定以正式出版的形式出現,而是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存在于人們的日常交流中。圖書館員要進行文獻信息的收集,就要深入到不同形態的信息中去判斷其價值,決定其取舍。其次,用戶的信息消費更趨智能化、個性化、多樣化,圖書館員在進行信息服務過程中,要更多關注用戶的需求特點,根據不同用戶的不同心理、習慣、能力采取不同的服務方式。圖書館作為信息的集聚地,不僅是文獻的匯集、信息的集散而且是信息的加工、創新思維的孕育。這就要求圖書館員加強信息素質教育,熟練掌握在復雜的信息中獲取有用資料,為不同用戶的信息消費者提有效服務的能力。

3.圖書館員終身學習的要求

現代圖書管理人員必須掌握對信息的獲取、理解、轉化并生成新信息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確的獲取信息、創造信息的方法,才能提高獲取與創造知識的能力,才能使學習不再受時空的限制,自由地進行知識的整序、分析、研究和利用。通過信息素質教育獲得敏銳的信息意識和較強的信息能力,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和途徑,進行終身的學習和自我完善。

三、信息素質教育的內容

1.信息意識教育

信息意識是指人們對信息的思想觀點和人的信息嗅覺程度,是人們對社會產生的各種理論、觀點、實物、現象從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評價能力。信息意識表現為個體對信息的敏銳度,捕捉、分析、判斷和吸收信息的自覺程度。信息意識強的人可以自覺產生信息需求,可以在眾多的信息中捕捉到有用信息。圖書館員是信息的傳播者和教育者,他首先要有敏銳的信息意識,才會有自覺利用信息的內在動力,對發現和傳遞信息才有一種積極的應對態度,是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的核心。

2.信息道德教育

信息道德是指個體在整個信息活動中具有的道德。在信息活動中要堅持公正、公平原則;尊重他人知識產權;正確處理信息創造、信息傳播和信息使用三者之間的關系;恰當使用和合理發展信息技術,不非法攝取他人的秘密,不制造和傳播偽劣信息等。對圖書館員進行信息道德教育,要學習、了解信息社會應遵循的法律法規,自覺抵制違法信息行為,隨時以道德準則來規范自身的信息行為與行動,預防在信息收集、加工、傳播過程中發生信息泄密、信息犯罪等問題。

3.信息能力教育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員要學會對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去偽存真,去粗取精;要建立和掌握信息源,掌握信息檢索的技術、方法、途徑;能指導用戶使用各種信息源和信息技術找到必要的信息;了解信息分析研究及成果評價的程序、方法,使之成為具有科學價值的新信息并傳遞、交流。

四、開展信息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1.有針對性的進行崗位培訓

對從事技術管理與應用者,開辦計算機軟、硬件技術應用與網絡維護等培訓班,使他們真正能肩負起圖書館的技術管理重任;對中級業務骨干,要對他們開展一些啟發式培訓,為他們創造參加各類學術研討會的機會,不斷優化其知識結構,提高信息利用能力。

2.舉辦多種形式的文獻檢索專題講座

開展文獻檢索專題系列講座,使圖書館員掌握信息檢索的基本方法、步驟;學習現代信息檢索技術的新發展、新動向,使圖書館員既能通過傳統工具書為用戶提供信息,也可通過信息網絡和計算機系統獲取信息。

3.邊實踐,邊研究,不斷探索圖書管理有效辦法,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圖書館員要充分利用每一次信息服務的工作實踐,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其中,提高對信息服務的理解度和操作能力。培養獲取信息的敏銳性和洞察力,強化信息收集、加工、傳遞能力。培養信息意識、改善信息道德、提高信息能力、完善信息素質。

第9篇

班會目的:

1、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充分意識到好習慣對成長的重要作用,提高自覺性。

2、讓學生能辨識好的學習習慣和不良學習習慣,發現并改正不良習慣,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班會形式:敘述、談話、討論、問答等形式。

班會過程:

教師講話:同學們,你們在座的每一位上學的時間都有好多年了,通過這些年的學習,你們掌握了很多知識,豐富、提高了自己,使自己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學習,對于你們是非常熟悉的一件事了,但學習習慣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一個好的、科學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能使我們學得輕松自在,又有效率,還有利于我們身心健康發展。今天,我們班會的主題就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通過四個方面來進行學習。

1、課前,我們應該怎樣做?讓學生討論、發言。

(1)課前要預習,首先要熟讀課文,學會帶著問題學習;

(2)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

下面我們看看這些同學做得好不好?(指名學生敘述事例,讓學生辨別正誤。)

(1)上課前,老師正要走進教室,只看見教室內幾名同學追逐打鬧,其他同學加油助威。

(2)上課鈴響了,某同學還在校園里慢悠悠地走,而且經常遲到。

(3)上課前,某同學把學習用品準備好,在認真地預習課文;她的同桌桌面上干干凈凈,還在玩弄電子手表。

同學們想一想,以上同學的表現,你們有沒有?你認為自己在課前學習習慣方面做得怎么樣?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了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2、課堂上,我們應該怎樣做?讓學生討論、發言。

(1)上課認真聽講,不亂說亂動,勇于提問,積極回答,積極思考;回答問題要起立,聲音響亮;要發言,先舉手。

(2)上課座姿要端正,讀寫姿勢要正確,努力做到“三個一”。讓學生說出哪“三個一”(眼睛離書一尺遠,手握筆的地方離筆尖一寸遠,身體離桌一拳遠。) ?當場示范寫字,看姿勢要點是否掌握。

(3)作業要字體端正、規范,書寫格式正確,紙面清潔,不邊做邊玩。

下面我們再看看這些同學做得好不好?(指名學生敘述事例,讓學生辨別正誤。)

(1)課堂上,老師在上面講課,下面的同學有的小聲說話,有的在做小動作,有的在東張西望,有的在偷偷吃東西,有的趴在桌子上睡大覺。

(2)課堂上,老師在提問問題,A同學積極舉手,回答問題聲音響亮;B同學低下頭,老師叫到時,慢騰騰地站起來,回答問題聲音特別小。

(3)課堂上,A同學認真寫字,紙面清潔;B同學邊寫邊玩,用手轉書。

同學們想一想,以上同學的表現,你們有沒有?你認為自己在課堂上做得怎么樣?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3、課后,我們又該怎樣做?讓學生討論、發言。

(1)先復習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然后再做作業。

(2)按時、獨立、認真地完成作業。

下面我們再看看這些同學做得好不好?(指名學生敘述事例,讓學生辨別正誤,問同學們有沒有這種情?)

某同學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后,再出去玩;某同學晚上玩得很開心,第二天到學校抄作業;休息日兩天,小剛玩得開心極了。明天就要上學了,今晚急急忙忙把作業做完;老師布置的課后作業,小玲從來都不完成。

4、考試的時候,我們該怎樣做?讓學生討論發言。

仔細審題,認真答卷;自己做自己的,不看書,不交頭接耳,不東張西望。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 | 日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欧美自拍区 | 四虎www成人影院观看 | 欧美一区网站 | 久久性综合亚洲精品电影网 |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 午夜国产福利在线 | 播播激情网 | 久久精品综合电影 | 色婷婷在线视频观看 | 好吊色青青青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 嫩草影院黄 | 日本免费不卡视频 | 99热网站| 九七影院不用播放器下载 | 五月月色开心婷婷久久合 | 久久婷婷激情综合色综合也去 | 国产啪精品 | a级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www.国产成人| 久久精品亚洲一级毛片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综合网另类 | 免费特黄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一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 色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热久久最新地址 | 国产精品视频在这里有精品 | 日韩a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免费久久 | 欧美影视一区二区三区 |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 奇米第一色 |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 五月丁六月停停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99草在线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 久久综合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