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2 08:58:48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淺談鄉村振興的必要性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關鍵詞]新建本科院校 社會服務 特色發展
[作者簡介]于鳳麗(1978- ),女,黑龍江林甸人,黑河學院科研處,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生物技術和高等教育。(黑龍江 黑河 16430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1年度黑龍江省教育廳規劃課題“黑龍江省新建本科院校社會服務現狀及對策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BC1211089)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32-0039-02
一、黑龍江省新建本科院校社會服務特色發展的必要性
為社會提供特色服務是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條件,也是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推進地方城市化進程的需要。因此,黑龍江省的新建本科院校在發展過程中形成自身的發展特色的意義不容忽視,其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保證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和發展。黑龍江省新建本科院校是政府基于地方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播以及滿足地方民眾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而創建的,其設立的目的就是為地方發展提供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文化傳播等社會服務,因此,黑龍江省新建本科院校為社會提供服務是其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條件。如果新建本科院校不能為社會發展提供具有一定特色的社會服務,那么,其存在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地方政府就不會在財政和政策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對于新建的本科院校來說,資金缺乏將會成為其生存和發展的瓶頸問題。而且,新建本科院校如果辦學特色明顯,在招生方面也會具有一定的優勢,并通過學費獲得可觀的收入,進而為其發展提供財力保障。
2.推動地方經濟發展。高等學院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為地方的經濟發展提供服務。一方面,在人才強國、人才強省的戰略下,新建本科院校根據地方的實際情況,通過明確的市場定位,進行特色辦學,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知識型人才,直接投入到地方的經濟建設當中去,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直接的動力;另一方面,黑龍江省面臨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任務,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黑龍江省的國有企業和一些中小企業都面臨著技術創新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難題。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通過技術開發或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將大學的科技成果轉化為企業的生產力,進而推動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
3.推動地方城市化進程。據國家統計局2012年8月報告顯示,2011年城鎮化率已達51.27%。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是一個系統的發展過程,必須注重大中小城市的均衡發展,不能只重視某些城市的發展而忽略其他城市的發展。新建本科院校一般情況下是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建立的,屬于地方城市的文化中心,是地方文化建設的主要引領者和傳播者,通過培養具有先進文化和現代觀念的學生,對偏遠地區的生活方式、文化觀念進行正面的影響和科學的引導,并通過各種方式對鄉村文化進行更新和創新,推動鄉村文化的健康發展,逐漸形成具有本土氣息,又符合時展需要的地方文化,進而加速城市化進程的推進。
二、黑龍江省新建本科院校社會服務特色發展存在的問題
為社會提供特色服務是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和先決條件,但從黑龍江省新建本科院校的發展現狀來看,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社會服務特色不明顯的問題,該問題的存在也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問題。問題主要表現如下:
1.辦學理念無明確的定位,缺乏符合時代精神的大學文化。新建本科院校在成立之初,由于校區合并、教師隊伍重新組合以及職能拓展等一系列變化,導致價值觀念的沖突和變化,加之新建本科院校基于生存和發展的壓力,將工作重點放在了學校的硬件設施建設、開設新專業以及擴充教師隊伍方面,而對于深層次的、對學校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的辦學理念的定位和大學文化精神的培養則呈現出一種忽視甚至是輕視的態度,而辦學理念的模糊性則導致新建本科院校發展方向的不確定性,也就無法積淀成符合時展需要的大學文化,而作為新建本科院校發展根基的大學文化理念和現代大學精神的缺失則會成為影響新建本科院校發展的軟件要素。
2.規章制度體系缺乏合理性和系統性,特色辦學目標不凸顯。完善的規章制度是新建本科院校健康發展的基礎,也決定了新建本科院校的發展走向和各種辦學要素的有效組合和整體績效。有些新建本科院校為了保證學校的各種教學科研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一般情況下會在短期內制定大量的規章制度,但由于學校建立之初,大學文化和辦學理念還不明確,各種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實施缺乏內在的統一和權威性,各個部門往往從自身情況出發,各種制度的實施缺乏協調性和銜接性,導致學校的權力分配、資源分配和利益格局的混亂和扭曲,學校的辦學目標呈現斷點式和短期性,特色辦學目標無法凸顯,并嚴重影響人才的培養質量。
3.辦學資源匱乏,社會服務特色發展資金支撐能力較弱。我國的教育體制決定了政府在教育投資方面的重要性和支配地位,教育主管部門在教育經費、人事編制、專業設置以及招生計劃、考生錄取等方面具有審批的權力,并決定學校辦學經費的額度,各個高校獲取教育資源的能力取決于其在高校系統中的地位,這就決定了各個大學獲取教學資源的能力存在巨大差異。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在當地高等院校當中處于弱勢地位,其社會影響力、學術話語權都無法與已經發展比較成熟的高校相比,因此獲得教育資源的能力較弱。在地方政府資金投入較低的情況下,新建本科院校的發展面臨巨大困境,甚至被邊緣化,為社會提供特色的服務也由于資金緊張而無法順利開展。
4.人才培養模式特色不明顯,學生就業能力不足。人才培養模式是在符合時展需要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導引下,將理論課程體系、實踐教學方法以及人才培養制度、教學評價等有機結合,并經過長期的探索與實踐而逐漸形成的教學方式、方法的科學模式。人才培養是新建本科院校提供社會服務的主要方式之一,人才培養模式的特色決定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市場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但通過對黑龍江省的新建本科院校的調研發現,黑龍江省的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學模式上大都還秉承傳統的教學模式,側重理論教學,與各個企業和行業缺乏有效的長期合作機制,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缺乏特色,或是簡單地效仿其他院校,與自身的實際發展條件不符,學生畢業后的就業能力較弱,為社會提供有競爭力的應用型本科人才的貢獻力不足。
三、黑龍江省新建本科院校社會服務特色發展的具體路徑
黑龍江省新建本科院校社會服務特色的發展必須在辦學理念的定位、制度完善、教學資源獲取以及人才培養模式方面進行深入探索,尋求特色發展路徑,以提高其社會影響力和在高校系統中的優勢地位。
1.形成特色辦學理念,積淀符合時代精神的大學文化。新建本科院校在建立之初就應該在學校領導層的倡導下,與全體教職人員共同商議、探討,結合本校的發展條件和發展優勢,并與地方的經濟發展緊密結合,以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為目標,明確辦學理念,形成自身的發展特色。在辦學過程中,學校應從戰略高度重視大學文化的積淀,建立起符合時代精神的大學文化培育的長效機制。首先,學校領導者和管理者應該在大學文化的培養過程中發揮導向作用,通過先進的管理理念,奠定大學文化發展的根基;其次,大學教師必須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并通過知識的傳授將大學文化傳播到學生群體和社會中去;再次,應激發學生在大學文化積淀和傳播中的主體作用,通過制度制約、獎懲機制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和人文精神,進而提升大學文化在社會中的影響力。
2.完善制度建設,推進特色辦學目標的實現。新建本科院校為社會提供特色服務必須有完善的規章制度作為保障條件。在明確辦學理念的前提下,新建本科院校應該以辦學理念為基本原則進行規章制度的建設,并注重規章制度的人本性和可實施性,注重規章制度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機制中的保障和規制作用,既要發揮規章制度在創新思維培育和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的激勵作用,同時,還要保證規章制度在教師責任心確立和學生自我約束能力的培養方面的規制作用。通過完善合理的規章制度的運行,推進學校特色辦學目標的實現,并通過為社會提供特色服務,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3.多途徑獲取辦學資源,為特色社會服務提供資金支撐。政府、學術界和市場都是大學獲取教育資源的有效途徑。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在高校系統中的弱勢地位,導致高校在教育資源的獲取方面明顯處于不利地位。所以,新建本科院校不能完全依賴教育主管部門的資金支持,而應該通過多種途徑獲取辦學資源。在眾多獲取資源的途徑中,新建本科院校應該將獲取教育資源的重點放到市場這一重要途徑上來,通過市場獲取人才資源、物力資源,或者與大型企業建立長期的校企共建機制,獲取企業的捐贈,通過人才的聯合培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實踐能力,并進一步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的社會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4.探索特色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存和發展取決于其特色人才培養模式,如果新建本科院校還效仿傳統的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或者延續高職高專的人才培養方案,那么,其發展的短期性則無法避免。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必須探索出一個特色人才培養模式,將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作為突破口,發揮新建本科院校與地方企業深度合作的優勢,拓展學生的實踐基地,實現學校與企業的互惠互利,共同參與人才培養過程。這樣,既保證了地方企業在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方面的便捷性,又提高了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會使學生就業能力明顯增強,并為新建本科院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陳碧妹.新建本科院校特色校園文化培育探析[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6).
[2]羅清戀.依托學科、突出特色、服務地方――關于新建本科院校學報發展的思考[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
[3]鮑鋒.新建本科院校專業建設特色化理論的思考[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1(9).
[4]王建勛,閻華榮.研究型大學辦學理念對新建本科院校的啟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