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1:10:25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一篇臨床護理信息系統滿意度調查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臨床護理信息系統(clinicalnursinginformationsystem,CNIS)建設以提高護士工作效率、提升護理服務質量、簡化工作流程、減少不良事件及控制醫療費用成本為主要目的[1]。CNIS根據護士的工作特點以及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發明了移動護理信息系統及移動手持電腦設備(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同時CNIS內涵不斷加深,從只輔助護士進行護理記錄到預警決策支持系統的建立,促使護士在床旁完成病人信息采集、床旁照護及風險識別等工作[2-3]。CNIS使用滿意度至今仍為臨床管理者關注的重點,但對滿意度的調查往往局限于臨床護理信息系統、PDA或系統預警決策支持設計方面,缺乏關于CNIS整體評價模型的構建。2018年1月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從臺灣國泰醫院引入CNIS并對其進行本土化調試后正式上線使用。該系統嵌入Gorden健康功能型態評估、護理診斷、護理結局、護理措施標準化護理術語,并具有臨床預警功能,與PDA連接,可實現數據的自動導入,無論在軟硬件配置還是功能模塊等方面建設都具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為了解護士對CNIS使用滿意度,本研究基于技術接受模型(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TAM)和信息系統成功模型(informationsystemssuccessmodel,ISSM),并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研究組成員編制了臨床護理信息系統滿意度量表,并對其信效度進行驗證。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量表構建
1.1.1構建量表條目池
本研究以TAM和ISSM模型為基礎,并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構建量表條目。TAM是國外評價電子系統最常采用的模型,主要用來預測和解釋用戶對新系統的接受程度[4],通過用戶對使用系統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外部變量、態度、行為意圖和實際使用行為來評價其情感反應[5]。感知易用性(系統是否簡單易學)和感知有用性(系統是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是評價系統的核心內容[6]。然而TAM在用戶交互等特征方面存在一定缺陷[7],為完善TAM在電子系統方面的評估,有學者采用其他模型作為補充[8-9]或者對TAM進行擴展[10]。ISSM從信息質量、系統質量、服務質量、使用意圖、用戶滿意度和凈收益6個方面綜合描述成功系統的結構[11],其中信息質量、系統質量和服務質量較為全面地對TAM的外部變量進行了補充[12]。研究團隊基于ATM和ISSM模型,決定從系統質量和信息質量兩方面評估系統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通過文獻查閱[13],采用操作有效性、速率快捷性、界面易用性描述系統質量,通過數據準確性、系統安全性、內容適用性評價信息質量,構建模型見圖1。但該模型缺乏維度內詳細的評價指標,研究團隊經查閱文獻[14-16],在每個維度內構建2~5個條目,初步形成包含23個條目6個維度的專家函詢量表。圖1基于TAM和ISSM的模型圖
1.1.2專家函詢
采用德爾菲專家咨詢法[17],邀請參與CNIS優化和設計的專家對量表條目的重要性進行評定。專家納入標準:①本科及以上學歷,取得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②醫療信息工程師和/或本院從事臨床護理工作5年及以上;③參與CNIS2.0優化和設計方案擬定;④積極性高,保證能完成每輪函詢并及時反饋;⑤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1.2量表信效度檢驗
1.2.1調查對象
根據樣本量為調查量表條目數的5~10倍[18],本次調研需要85~170個樣本量。護士納入標準:本院從事護理工作≥1年,使用本信息系統≥3個月;排除標準:實習及進修護士;導管室、手術室、重癥監護室(ICU)護士。本次研究初期發放120份問卷,包括一般資料和系統滿意度評價量表條目,剔除答案一致、填寫不全的問卷19份,回收有效問卷101份,有效回收率90.18%。101名護士中,男6人,女95人;年齡(32.29±5.32)歲;本院工作年限(8.23±6.74)年。
1.2.2項目區分度分析
將調查量表得分從高到低排序,分別取前后27%的量表作為高分組和低分組,對高、低分組各條目得分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刪除P>0.05的條目。
1.2.3信效度檢驗
效度分析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內容效度指數(CVI)進行衡量,信度采用內部一致性信度、重測信度衡量。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4.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
2結果
2.1函詢專家基本情況
本研究最終納入的11名專家成員為某三級專科醫院護士長、專科護士、教學組長和信息工程師;年齡(37.72±4.41)歲;工作年限(15.36±6.92)年;主管護師4人,副主任護師6人,CNIS開發工程師(項目經理,中級職稱)1人;本科8人,碩士3人。根據專家權威系數=專家學術水平權值(0.81)+專家對指標的熟悉程度(0.89)+專家對指標的判斷依據(0.94)/3計算2輪函詢專家權威系數為0.88。
2.2函詢結果
2次函詢問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為100%,專家積極性高。2輪函詢中一級指標專家意見協調系數分別為0.73和0.83,二級指標專家意見協調系數分別為0.25和0.29,第2輪調查指標均大于第1輪,表示專家意見協調程度提高。通過數據分析和專家背對背討論,系統滿意度量表共增加2條二級指標;刪除6條二級指標;修改1條一級指標、2條二級指標;將4條二級指標合為2條二級指標,最終形成17個條目、6個維度的調查量表(見表1)。
2.3項目區分度分析
本次預調查有效問卷101份,分別取問卷得分總分前、后27%的高分組和低分組樣本各27份,對各條目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各條目均具有良好的鑒別度(t=23.456,P<0.001)。
2.4效度分析
2.4.1內容效度
11名專家對量表進行評價,量表總CVI為0.882,各條目CVI為0.727~1.000。
2.4.2結構效度
對量表進行KMO和Bartlett's球形檢驗,KMO為0.806,Bartlett's球形檢驗近似卡方值(χ2值)為773.881,自由度(df)=136,P<0.01,表明該量表適合做因子分析。根據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6個解釋因子,其累計貢獻率達74.13%。各條目旋轉后成分矩陣結果顯示(見表2),數據準確性中“系統提供的信息完整”和操作有效性中“系統簽名方便”的最大載荷值未和同維度條目歸于一列,但此2個條目在相應維度中其余條目最大載荷值相應列中載荷值大于0.3[19],同時專家認為系統提供信息的完整性有利于護士了解并綜合分析病情,以提供個性化照護;《病歷書寫規范》《護士條例》等標準也指出及時有效簽名是作為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20],故決定予以保留
2.5信度分析
系統滿意度量表的總Cronbach'sα系數為0.850,各分維度Cronbach'sα系數分別為界面易用性0.770、系統安全性0.839、數據準確性0.710、內容適用性0.818、速率快捷性0.781、操作有效性0.677,表明各維度信度較好。2周后再次對101名護士發放問卷,計算總問卷重測信度為0.820,6個維度的重測信度分別為0.778,0.805,0.612,0.779,0.768,0.721,表明該量表具有較好的跨時間穩定性,可用于臨床調研。
3討論
3.1量表編制過程科學合理
本研究采用德爾菲法和界值法對初步構建的量表條目進行篩選。問卷回收率為100%,函詢專家權威系數0.88,2輪函詢中一級指標協調系數分別為0.73和0.83,二級指標專家意見協調系數分別為0.25和0.29,專家積極性、權威性和意見協調程度高。對預調查結果進行項目區分度分析、探索因子分析和內容效度分析來驗證量表效度。對條目高分組和低分組各27份樣本進行t檢驗,結果顯示二者分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條目有良好的鑒別度。通過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正交旋轉法提取6個解釋因子,6個因子的累計貢獻率達74.13%,說明量表有較好的結構效度。總量表的CVI為0.882,量表各條目的CVI為0.727~1.000。量表內部一致性檢測中,量表總的Cronbach'sα系數為0.850,各分維度Cronbach'sα系數為0.677~0.839;量表重測信度為0.820,各分維度重測信度為0.612~0.805。表明量表信度較好且具有穩定性。對量表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信度檢測時,雖然二者都提示數據準確性中“系統提供的信息完整”和操作有效性中“系統簽名方便”對量表結構效度和信度有一定影響,但二者載荷因子均大于0.3且對量表信度影響不明顯,經與專家背對背討論后決定予以保留。量表構建過程中,研究者使用保持嚴謹態度,以保證量表條目的構建科學合理。可用于評價護士對系統使用滿意度。
3.2量表條目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CNIS的建設是以人為中心的建設,既要便于護士工作,又要使病人受益。為不斷實現護理質量持續優化的需求,近年來CNIS在原有信息系統基礎上,通過系統的交互作用,數據資源利用最大化,實現規范化、系統化、多角度、閉環的一體化系統建設[21]。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2018年數據統計,參與調查的417所醫院,三級醫院CNIS使用率為82.75%[22]。目前我國對CNIS評價指標有限,本研究以TAM和ISSM模型為研究基礎,從系統質量和信息質量兩方面進行延伸,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構建了一份有效的CNIS滿意度量表條目池,編制過程中對量表條目進行嚴謹的篩選,產生了體現用戶期望層面的調查量表,且該量表條目簡單、易于數據收集,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3.3量表實用性和局限性
該量表可幫助分析系統存在的功能及性能缺陷,有助于開發人員和信息護士全方位、多角度對系統進行調試,更好實現系統的人機交互,提高系統服務質量,提升護理人員使用感受和期望。本研究量表在修訂過程中,對量表結構效度檢驗方法有限,同時采用方便抽樣法,樣本僅限于本院護士,可能對部分條目的選擇造成偏倚,需擴大樣本量和應用范圍以進一步驗證量表內容的可推廣性。
4小結
本研究在文獻查閱的基礎上,以TAM和ISSM理論模型為框架,經過系統、嚴謹的修訂過程,構建臨床護理信息系統滿意度量表,具有較好信效度,可用于臨床護士對系統使用的滿意度評價。
參考文獻:
[1]王玉坦,陳燕茹,蘇文麗,等.我國醫院護理信息系統相關研究的文獻計量學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22,19(1):64-70.
[2]馮麗萍,王玉玲,王文銳,等.移動護理信息系統滿意度評價研究[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9,26(4):75-78.
[3]孫玉嬌,史婷奇,張寧,等.低血糖護理決策支持系統的設計及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20,55(7):1028-1032
[4]朱麗娟,李曉微,吳艷,等.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介入治療集束化循證護理方案的構建與實施[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7,34(21):1-6.
[5]崔天嬌,屈清榮,高婭鑫,等.腸造口患者重返工作適應性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22,39(3):5-8.
[6]郭慶科.心理測驗的原理與應用[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82-89.
[7]帥冰星,李志超,張曉蓉,等.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規范日間手術病歷書寫的探索與實踐[J].華西醫學,2019,34(2):145-149.
[8]周祖宏,申煒,廖敏.一體化護理信息系統建設實踐[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5):145-146.
[9]吳志軍,叢培瓏,楊磊,等.護士視角下的醫院護理信息系統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1):11-15.
[10]魏莎.基于技術接受模型研究護士接受移動護理信息系統的影響因素[D].重慶:重慶醫科大學,2016.
[11]計虹,郭巖.以用戶滿意度模型理論構建信息系統評測工具[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0,26(5):361-364.
[12]代意玲,顧東曉,陸文星,等.醫院信息系統持續使用意愿研究———基于技術接受模型和期望確認理論[J].計算機科學,
[13]張奕,陳香萍,高卿卿,等.護理信息系統有效性評價及相關理論模型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21,56(11):1736-1740.
作者:方弘 聶偉琳 劉化俠
在這種狀況下,越來越多的醫療工作者開始對ICU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的護理方案進行研究。我院在臨床工作中發...
1引言 近年來,我國加快各地區基礎建設,建筑、道路、水利水電、城市現代化規劃等諸多行業得以快速發展,...
臨床護理論文:談外科急腹癥的臨床觀察與護理 [摘要]胃的探討對外科急腹癥患者的觀察與護理。方法回顧性分...
臨床帶教階段是將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是護生獲得專業技能的重要途徑,是培養護生...
據統計在中國每年5歲以下的兒童因肺部感染和炎癥死亡人數可達到3萬左右,無論是發病率還是死亡率在兒科疾...
目的分析發展性照顧在早產兒中的臨床護理應用效果。方法選出本科室86例早產兒,按照不同護理方法將其分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