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开心网,五月天激情社区,国产a级域名,婷婷激情综合,深爱五月激情网,第四色网址

衛生法制論文優選九篇

時間:2022-02-03 04:59:34

引言:易發表網憑借豐富的文秘實踐,為您精心挑選了九篇衛生法制論文范例。如需獲取更多原創內容,可隨時聯系我們的客服老師。

衛生法制論文

第1篇

論文的參考文獻撰寫是有科學繼承性的,論文的撰寫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之上的,那么衛生法論文帶參考文獻寫作標準格式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學術參考網的小編整理的關于衛生法論文帶參考文獻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衛生法論文帶參考文獻:

[1]吳崇其.中國衛生法學(第三版)[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1.

[2]沃中東.衛生法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3]宋文質.衛生法學(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8.

[4]王為農.社會法的基本問題:概念與特征[J].財經問題研究,2002(11).

[5]沈宗靈.現代西方法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6]董保華,鄭少華.社會法——對第三法域的探索[J].華東政法學院學報,1999(1).

[7]龔向和.社會權的概念[J].河北法學,2007(9).

衛生法論文帶參考文獻:

[1]張世誠,張濤.精神衛生法的立法過程和主要內容[J].中國衛生法制,2013,(01):4;姜景芳,金紅艷.《精神衛生法》:讓精神障礙患者更有尊嚴地活著[EB/OL].http://jhwcw.zjol.com.cn/wcnews/system,2013-05-24.

[2]梁國棟.精神衛生:步入法治時代[J].中國人大,2012,(21):22.

[3]林來梵,張卓明.論法律原則的司法適用——從規范性法學方法論角度的一個分析[J].中國法學,2006,(02):125-128.

[4]周佑勇.行政法基本原則研究[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129.

[5]金德初.精神衛生與心理衛生語義析[J].中國醫院管理,1988,(05):49.

[6]郭敬波.讓精神疾病的診斷有法可依[J].檢察風云,2012,(23):37.

[7]陳杰人.從人權高度重視制定《精神衛生法》[N].南方日報,2011-04-29(02).

[8]NormanSartorius.二十一世紀的精神衛生對策及方案[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87,(01):24.

[9]李步云.法的人本主義[J].法學家,2010,(01):2.

[10]焦洪昌.“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分析[J].中國法學,2004,(03):44.

[11]林來梵.從憲法規范到規范憲法——規范憲法學的一種前言[M].法律出版社,2001.89-93.

[12]劉作翔.權利沖突的幾個理論問題[J].中國法學,2002,(02):58.

[13]張慶福.憲法學基本理論(下)[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598.

[14]鄧聯繁:基本權利學理分類的意義與方法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4):528.

[15]劉協和.論“被精神病”事件的防止與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管理體制改革[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2,(02):82.

[16]彭少慧.論精神衛生法的基本范疇[J].武漢公安干部學院學報,2010,(04):17.

[17]張維.權利的救濟和獲得救濟的權利——救濟權的法理闡釋[J].法律科學,2008,(03):20.

[18]馮林林.論《精神衛生法》的“自愿治療”原則[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3,(02):21.

[19]馬鈺朋,李秋萌.精神衛生法,在爭議中前行[J].浙江人大,2011,(08):62.

[20]王蕾,彭玉凌.精神病患者的人權保障機制探析[J].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05):15.

[21]胡亦眉.完善我國《精神衛生法(征求意見稿)》的思考[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10,(05):60.

[22]王桂源.論法國行政法中的均衡原則[J].法學研究,1994,(03):36.

[23]謝斌.我國精神衛生工作的挑戰及主要立法對策探討[J].上海精神醫學,2010,(04):193.

衛生法論文帶參考文獻:

[1]黨的十報告.

[2]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

[3]潘欣.大學生危機干預及預警系統[J].中國臨床康復,2006,10(22):137-139.

[4]吳雄熊.當代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2(2):14-15.

[5]茹宇飛.淺談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J].教育教學論壇,2012(19):54-55.

第2篇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對外貿易銀行風險債務危機貨幣危機

由于預期人民幣升值,自2002年底以來外資尤其是美元持續流入我國。當前更是由于美國匯率貶值以及人民幣利率提高,誘使大量國外投機資本通過各種途徑流入我國。這部分資金有相當一部分是賭人民幣升值。人們對人民幣的高估,將受到格雷欣法則的懲罰:如果市場上有兩種貨幣——良幣和劣幣,只要二者所起的流通作用等同,因劣幣成本低,人們在使用中往往會選擇劣幣,儲存良幣,久而久之良幣會退出市場,這就是所謂的“劣幣驅逐良幣”原理。

對于我國現在面對的升值壓力我們必須分析我國的人民幣是否真正的被低估;我國的經濟實力是否能夠支持人民幣的升值,也就是說人民幣是不是真正的“良幣”。如果我國放開匯率浮動空間,人民幣肯定會升值,這就給大量的國際投機游資提供了可乘之機,沖擊我國貨幣,我國人民幣在被高估情況下將很快就會面對貶值風險,引發大量資本外流。當時東南亞金融危機發生之前很多國家經濟狀況也很良好,就是因為對本幣價值的認識不足,高估本國貨幣,放開資本帳戶,頂住美元。結果在巨大投機資金的沖擊下發生貨幣危機。

我國經濟基本面分析:

一)經濟增長

我國GDP的增長這幾年保持在8%左右,但是從表一可以看到經濟增長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投資拉動。數據顯示我國近3年來投資占GDP的比重平均為37.91%,而發達國家這個比例平均為15%。投資大小容易受國家政策和世界經濟形勢的影響,波動性很大,投資占GDP的比例大說明我國的經濟增長的持續性和穩定性方面具有很大的波動,這種經濟增長結構很難支持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而消費具有粘性,能夠使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保持穩定。產出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增加居民消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果不注意提高消費水平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必定很快會陷入產品供過于求,經濟產生萎縮,工人失業,工廠倒閉,通過金融系統又會引起銀行壞賬增加。

二)我國外債

短期外債與全部外債之比主要用于說明一國外債期限結構是否合理。國際公認的警戒線25%以下。超過這一指標,說明當前還債壓力較大。該指標迅速上升,往往被認為是債務危機的先兆。從表三中亞洲金融危機中的三國看,泰國和韓國遠遠超過這一警戒線。表二顯示從2001年開始,中國短期外債余額占比超過了國際公認的警戒線,近兩年這一指標更加惡化。

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之比可以更準確地反映一國現實的對外支付能力。該指標國際警戒區間為70%-100%,一旦超這警戒線,表明該國存在極大的償債風險。從表三中可以看出,1996年,印尼和泰國分別達到了176.6%和99.69%,而韓國更是高達195.6%,盡管韓國前三個指標都在安全線之內,但由于外匯儲備相對較少,不足以應付國際炒家的沖擊。從表二中看我國2003年這一指標為19.1%,說明我國外匯儲備對付短期外債有一定的清償能力,但是我們不能調以輕心,如果我國發生資本大量流出,這一指標會迅速惡化。

三)金融機構情況

我國現在的金融機構狀況和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前的那些國家的狀況非常相似。我國的銀行主要以國有銀行為主,民營銀行極少。因為是國有銀行,有政府在背后提供隱含擔保,那么道德風險在我國銀行領域蔓延,我國的國有銀行風險控制能力薄弱,有些企業更是通過黑箱操作套取銀行大量貸款。我國的銀行壞賬一直局高不下,中國國有銀行的壞賬與GDP比差不多在26%-27%。

援引羅納德·麥金農的說法,中國既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銀行,也缺乏能較為準確地反映真實供求的外匯市場,此之謂中國金融的“原罪”,這種原罪一日不能有效解脫,那么采取更有彈性的人民幣匯率安排就會缺乏基石,目前的穩定匯率可以理解為國內金融改革換取寶貴時空。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在今年3月初也曾指出,中國如果允許人民幣自由浮動,可能會削弱中國的銀行系統,對世界經濟造成威脅。

四)對外貿易

從表四數據來看我們的貿易順差大部分來自美國,一直在37%的高位徘徊,而對其他國家我國很多是逆差。這說明我國的出口對美國的依賴性非常大,貿易狀況和美國相關性顯著,如果貿然升值那么我國將會發生進口增加出口減少,順差狀況很快消失,有跌入持續貿易逆差的危險。

我國的出口以加工貿易為主,如表五加工貿易占出口額平均為55%,加工是附加值很低的產業,受諸如勞動力成本,匯率影響很大。很多跨國企業來我國投資建廠就是考慮到我國的勞動了成本低,如果匯率升值將會影響這些外資企業的成本。如果升值幅度過大,這些外資企業可能發生虧損,就會發生資金撤走的后果。我國國內企業產品的出口也主要是加工品,附加值很低,價格彈性很大,低價是我國產品在國外的競爭優勢。匯率升值將會直接降低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減少我國產品的出口。這樣會引起外向型企業投資減少,由于擴散效應也會引起其他企業投資減少。

通過上面對我國人民幣支撐因素的分析可以得出我國的經濟狀況不足以支持人民幣的升值,如果升值將引起大量投機資金套利成功,迅速流出。更由于貿易條件的惡化和將引起的投資的減少,使原本的一些生產性資本也發生流出,人民幣在升值之后將很快面對急劇貶值壓力。

貨幣危機發生因素分析:

一)房地產泡沫引發經濟泡沫

由于我國的資本市場發展不充分,很多投機資金是投資于房地產等高風險項目,除了外資對房地產進行炒作外,很多國內資金由于投資渠道狹窄也投資于房地產進行炒作。如有名的溫州炒房團,他們炒作房地產一般是通過銀行購房信貸,這樣就將幾倍于炒作資金的銀行資金拖入這個炒作黑洞,由于炒作使房價升高,產生錯誤的價格信號,這時房地產投資就會增加,這些投資又會拉入大量銀行貸款于是產生了房地產泡沫。雖然我國政府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但是我國的房地產泡沫已經形成。而且銀行的貸款很多都是短期貸款,確被用來長期投資,蘊含了很大的償債風險。

而房地產業對經濟有“放大反饋”的作用,當經濟增長時,房地產價格和對房地產的投資增長速度都超出了實際經濟增長率,并通過財富效應使人們產生了經濟高速增長的幻覺,于是和房地產行業相關的產業產品價格上漲,引起其他行業投資增加,這種投資熱潮就會迅速蔓延,即產生了“泡沫經濟”。我國今年年初的通貨膨脹的一個主要引發因素就是因為我國房地產投資增加。我國現在的情況和當時的東南亞國家金融危機爆發前的狀況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上次危機爆發的東南亞國家在20世紀90年代初也出現了房地產投資熱潮,將大量的銀行資本拖入房地產泡沫。

二)銀行道德風險

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理論界提出道德風險論。道德風險論認為危機發展首先由金融機構引起,金融機構由于存在政府的隱含擔保,進行大量的高風險和扭曲的投資決策,引起“金融泡沫”,融資成本提高,然后投資者從國際市場進行融資,將風險擴散到國際市場。如果國家還維持者固定利率制,局高不下的利率會使外資大量的向國內流入。高風險的投資項目出現漏洞,泡沫開始破裂,金融機構經營陷入危機,外資大量撤出,金融恐慌產生,銀行擠兌,金融體系崩潰。

我國的金融狀況和這些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前的狀況非常相似,我國的銀行主要以國有銀行為主,民營銀行極少。因為是國有銀行,有政府在背后提供隱含擔保,那么道德風險在我國銀行領域蔓延,我國的國有銀行風險控制能力薄弱,有些企業更是[

通過黑箱操作套取銀行大量貸款。由于前面提到的房地產投資和投資的“放大反饋”效應。從2003年底到2004年上半年我國投資出現過熱使銀行投資于大量增加,國家采取了相應的政策才使投資得以降低,由于很多工程臨時停下,致使很多壞賬立即產生。而一旦經濟泡沫破裂,將會有更多的壞賬產生,銀行就會面臨危機。

因為數據的問題,我們很難看到銀行壞賬的數據,我們可以用一個方法推論?,F在,中國非國有企業創造全國將近70%的GDP,卻只能獲得大概不到30%的貸款。而國有企業目前創造全國30%的產值,卻獲得70%的金融資源。兩者之間存在的差額是什么?粗略地說正是那40%的壞賬。這種不合理的資源分配體制,導致金融資源分配出現扭曲和無效率。

第3篇

[關鍵詞]權責發生制行政事業單位政府會計

一、行政事業單位的內涵

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是指受國家行政機關領導,國家撥付經費,不實行經濟核算、提供非物質生產和勞務服務的社會組織。行政事業單位是不具有社會生產職能和國家管理職能,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主要以精神產品和各種勞務的形式,以實現社會效益為宗旨,向社會提供生產性或生活性以及其他各種服務的單位。

二、權責發生制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的運用存在的問題

1.權責發生制易導致部門進行非規范性擴張

在權責發生制預算下,上下級財政以及各部門之間的往來款項,作為相應的債權債務加以記錄,也容易誘發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核算中自由裁量權的非規范性擴張。如在現行收付實現制下,預算安排的支出在年終需要如期撥付給用款單位(特殊情況除外),以應其支出之需,否則就構成了年度財政收支審計的癥結所在。有些部門和單位希望通過權責發生制計量基礎的改革,來規避審計部門對此類事項的審查監督。因為在權責發生制下,只要確認了對相關單位的“預算授權”,就確認了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至于在未來哪一個具體時點上發生資金撥付的實際行為,僅僅是往來賬目的調整,審計部門也就難以對于這種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加以及時的監督。

2.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復雜性與多元性,約束了權責發生制的全面施行

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無論是在內涵還是外延上,與市場經濟國家通常意義上的非政府組織或民間非營利組織,都存在著較大的區別。對于某些自收自支、實行企業化管理的行政事業單位,由于在具體性質上與企業已無太大區別,在財務核算上實行權責發生制原則,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對于更多的全額和差額行政事業單位,其業務性質千差萬別、資金來源渠道迥異,總體改革方向也在逐漸的摸索之中。

3.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缺乏必要的人力資源支撐體系

在權衡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預算會計計量基礎的時候,操作簡化構成了收付實現制的重要優點。在收付實現制下,其核算成本通常要低于其他會計計量基礎,對于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與操作技能要求也不很高。通常公共部門財務決算報告的編制人員不需要經過復雜的系統培訓,就可以較為熟練的掌握核算與編制方法。而權責發生制計量基礎,則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企業理財與管理會計的理念,突出了預算管理中的政府受托責任與透明度,相應地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會計素質與業務技能,提出了較高要求。因此作為政府會計改革的配套措施與保障,需要建立對從業人員的長期培訓機制,開展后續教育,提高政府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與素質。

三、權責發生制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的運用策略

1.資產類中固定資產的權責發生制核算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權責發生制改革應從固定資產的權責發生制核算開始進行。固定資產不同于其它現金類資產,它具有價值耗費的特性,因此對于固定資產權益的確認和計量十分重要,應對行政事業單位及其部門運轉過程中所耗費的固定資產成本通過分期計提折舊的方法予以確認和計量。當然對于一些比較難以確認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如軍事資產等可以暫時不納入核算范圍。具體做法可增設“累計折舊”、“固定資產凈值”科目,每年按應計提折舊額貸記“累計折舊”核算,“固定資產猙值”反映固定資產原值在扣除累計折舊后的余值。對固定資產修理費等費用支出可采用持攤或預提的辦法進行處理。

2.負債類中隱性負債的權責發生制核算

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中常見的隱性負債通常表現在到期應付而尚未支付的職工工資,應付未付的社會保障費用繳款,購入物資暫欠貨款的應付賬款等等。從目前的財政總預算會計所反映的財政負債信息看,中國防范負債風險的關鍵并不在于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報告能夠反映的顯性負債規模的大小,而在于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如何對隱性負債或有負債的確認、計量和報告做出科學合理的規定,使隱性負債和或有負債信息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報告中得以真實、充分、完整地反映??梢姰斍皯搹娬{提供行政財務風險的信息,用權責發生制來解釋和披露隱性負債和或有負債就是一個重要的方面。為了如實反映已形成的現時義務和實際支出,防范財政風險,本文建議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中應付未付的款項和相應的支出(即隱形負債),應按權責發生制基礎納入預算會計的核算范圍。這樣可以使隱性債務顯性化,增加財務核算透明度,有利于加強預算政策的前瞻性,合理地安排預算支出。

3.先支出后收入

權責發生制基礎既用以確認與計量收入,也同時用于確認和計量支出。然而,從國外政府會計改革的經驗來看,相對于支出方面而言,采用權責發生制基礎計量和確認收入的難度更大,適應性則稍差(部分原因在于收入的不確定性高于支出的不確定性)。因此,權責發生制基礎應先應用于確認和計量支出,隨后才應用于確認和計量收入。另外,采用權責發生制基礎確認不同的收入類別時,也應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首先在那些納稅義務的不確定性最低的稅收和非稅收入項目,然后再擴展到其他項目。另外,可能某些特定類別的收入項目不適應用于采用權責發生制基礎確認和計量。

4.預算可以仍保留收付實現制

預算和財務報告的信息各有側重,預算是事先編制的財務計劃,而財務報告中的會計信息是已經發生的實際交易或事件為基礎的,反映的是事實結果。權責發生制基礎的財務報告,特別是資產負債表可以提供關于以往決策的現時財務結果,和當前決策的未來財務結果的有價值信息。將預算和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財務報告聯系起來可以相互補充,全面反映單位的運行狀況和績效,驗證預算的合理性,為規定下年度預算決策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唐振達.對事業單位引入權責發生制問題的探討.中國管理信息化,2008,(01).

[2]高冬秀.論權責,發生制在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的應用.會計之友(中旬刊),2008,(02).

第4篇

論文摘要:目前,微生物揮發性物質的研究已成為一個研究的熱點。對微生物揮發性物質的研究進展進行了闡述,以期為新型農藥的使用和開發提供思路。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揮發性物質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植物方面[1,2]。由于大多數這類物質具有抗菌和殺蟲生物活性,其可直接應用于病蟲害的生物防治,而這些物質被稱為植物源農藥[3]。由此推斷,本身具有生防作用的微生物其所分泌的揮發性物質可能也具有植物揮發性物質的這些特性。

1植物揮發性物質的研究現狀

昆蟲取食、機械損傷、化學因子、病原菌侵染均能造成植物某些揮發性組分的大量釋放[4,5],它們可能是一種直接阻止病原擴展和昆蟲取食的化學防御因子,也可能作為報警信號(warningsigna1)參與植物通訊,或作為捕食者的引導信號(guidingcue),還可以作為植食性昆蟲或病原菌的拒食素(deterrent)。植物揮發性物質(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s)包括:碳氫化合物(如烴、萜烯)及其含氧化合物(如醇、醛、酮、酸、酯、內酯、醚、酚等)。大致分為脂肪酸衍生物、芳香族化合物、單萜和倍半萜類,也包含一些含氮(吲哚)及含硫(大蒜素)的化合物。

2微生物揮發性物質的研究現狀

2.1國內研究進展

隨著收集方法、檢測手段、生物活性檢測體系的完善和分析手段的提高,對微生物揮發性物質的深入研究成為可能。目前,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國內外尚不多。國內也只是最近2~3年內有個別淺顯的報道,只是簡單研究了揮發性物質對某一種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成分的簡單分析,但都未對其生物活性和成分作進一步的深入研究。陳華等[6](2008)對枯草芽孢桿菌JA研究中發現,該菌產生的揮發性物質對灰霉病菌孢子和菌絲生長有抑制作用,吳艷等[7](2007)報道了1株組合Bacillussp.CL-8產生的揮發性物質對立枯絲核菌的抑制作用,揭示了菌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揮發性抑菌物質與抑菌粗蛋白協同抗病的機制,同時說明了揮發性抑菌物質也是參與其在田間發揮抗病作用的重要成分。但他們都未對其有效成分和結構做進一步研究。郭華等[8](2005)采用蒸餾-萃取裝置提取環棱褐孔菌的揮發性物質,并采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GC/MS)對其成分進行了分離鑒定。劉高強等[9](2007)利用頂空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對靈芝發酵物中的揮發性物質的組分進行了研究。

2.2國外研究進展

國外對微生物揮發性物質的研究比較早,Schlleretal.[10](2002)采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分析了26種放線菌產生的揮發性物質,53種化合物歸為萜類化合物,其中18種被鑒定。其中包括烷烴、烯烴、乙醇、酯類、丙酮、丁醇、乙酸、六化物和土味素等。先前,在溫室和大田條件下,植物促生菌可誘發植物抗細菌、真菌和病毒病原菌的系統抗性的報道,但對微生物揮發性物質調節植物生長發育和誘導植物對植物病害的系統抗性的報道相對很少[11]。Ryuetal.[12](2003)報道了細菌產生的揮發性物質2,3-丁二醇和乙酰甲基原醇能促進擬南芥的生長,表明揮發性物質可作為參與調節植物與微生物互作的信號分子。Ryuetal.[13](2005)首次報道了枯草芽孢桿菌和解淀粉芽孢桿菌產生的揮發性物質誘導擬南芥產生對番茄軟腐病的抗性,試驗中用2,3-丁二醇缺陷突變菌株證明了揮發性物質的誘導抗病性作用,并且明確了揮發性物質所誘發的抗性的傳導途徑是依賴于乙烯的,而非依賴于水楊酸和茉莉酸途徑。Faragetal.[14](2006)采用頂空固相微萃取并結合交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研究了芽孢桿菌株GB03和IN937a的揮發性物質2,3-丁二醇和乙酰甲基原醇對擬南芥的促生長作用,揭示了支鏈乙醇可以作為2,3-丁二醇的替代物,成為一種新型的有前景的誘導植物的系統抗性的誘導劑或激發子。

Bhaskaretal.(2005)報道了1株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subtilis)的揮發性物質,在平板對峙培養中對6種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能引起菌絲和孢子結構方面的畸形,而且揮發性物質的拮抗作用比擴散性物質的作用要大。Fernandoetal.[15](2005)首次對細菌的揮發性物質的鑒定和生防作用進行了報道,從芥花和大豆中分離到1株細菌,體外和土壤試驗發現,其產生的揮發性物質能抑制菌核和囊孢子的萌發及核盤菌菌絲的生長,其中對囊孢子的抑制率達到54%~90%。隨后對揮發性物質進行了分離鑒定,結果表明揮發性物質包括醛類、醇類、酮類和硫化物。在分離的23種物質中有6種抑制菌絲生長和菌核的生成,這6類物質為苯丙噻唑、環己醇、癸醛、二甲基三硫化物、2-乙基-1-己醇和壬醛。Kaietal.[16](2007)采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GC/MS)對不同細菌的揮發性物質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不同細菌能產生1~30種揮發性化合物,而且大多數化合物是特有的。

3結語

綜合上述國內外學者對微生物揮發性物質的研究,研究的對象包括細菌、放線菌和真菌。其中對細菌的報道占大多數,包括芽孢桿菌、解淀粉芽孢桿菌、假單胞桿菌等,這些細菌分離自土壤、植物體表以及灌木叢,而分離自植物體內的內生菌,目前國內外還沒有相關的報道。內生菌由于與其宿主植物長期共同生活,獲得了某些相關基因的直接傳遞,因而具備了相同次級代謝產物的生物合成途徑,能夠產生宿主植物所產生的某些殺蟲、抗菌以及促進植物生長活性成分,而這些有效成分可來自于內生菌所產生的揮發性物質。這樣,植物源農藥的有效成分就可望利用它們的某些內生菌來工業化生產,從而有效解決植物源農藥生產原料問題、規?;a問題及制劑現代化等問題,為我國植物源農藥的廣泛使用和農業生產的無公害化做出實質性貢獻。

4參考文獻

[1]張薇,程政紅,劉云國,等.植物揮發性物質成分分析及抑菌作用研究[J].生態環境,2007,l6(3):1455-1459.

[2]GEIRKK,MARIEB,SVERREK,etal.DiscrepancyinlaboratoryandfieldattractionofapplefruitmothArgyresthiaconjugellatohostplantvolatiles[J].PhysiologicalEntomology,2008,33(1):1-6.

[3]何培青,柳春燕,郝林華,等.植物揮發性物質與植物抗病防御反應[J].植物生理學通訊,2005,41(1):105-110.

[4]DEMORAESCM,LEWISWJP,PAREW,eta1.Herbivore-infestedplantsselectivelyattactparasitoids[J].Nature,1998(393):570-573.

[5]OBARAN,HASEGAWAM,KODAMAO.Inducedvolatilesinelicitor-treatedandriceblastfungus-inoculatedriceleaves[J].BiosciBiotechnolBiochem,2002,66(12):2549-2559.

[6]陳華,鄭之明,余增亮.枯草芽孢桿菌JA脂肽類及揮發性物質抑菌效應的研究[J].微生物學通報,2008,35(1):11-14.

[7]吳艷,閆豫君,趙思峰.組合芽孢桿菌抑菌物質特性及其抑菌效果研究[J].西北農學報,2007,16(5):266-270.

[8]郭華,侯冬巖,回瑞華,等.環棱褐孔菌揮發性化學成分的分析[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7(6):49-51.

[9]劉高強,王曉玲.頂空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分析靈芝發酵物中的揮發性物質[J].菌物學報,2007,26(3):389-395.

[10]BHASKARC,ANITAP.LOKMS.DiffusibleandvolatilecompoundsproducedbyanantagonisticBacillussubtilisstraincausestructuraldeformationsinpathogenicfungiinvitro[J].MycologicalResearch,2005(160):75-78.

[11]ZEHNDERGW,YAOC,MURPHYJF,etal.Inductionofresistanceintomatoagainstcucumbermosaicvirusbyplantgrowth-promotingrhizobacteria[J].BiolControl,2002(45):127-137.

[12]RYUCM,FARAGMA,HUCH.etal.BacterialvolatilespromotegrowthinArabidopsis[J].ProcNatlAcadSciUSA,2003,100(14):4927-4932.

[13]RYUCM,FARAGMA,HUCH.etal.Bacterialvolatilesinducesyste-micresistanceinArabidopsis[J].PlantPhysiol,2005(134):1017-1026.

[14]FARAGMA,RYUCM,SUMNERLW.etal.GC-MSSPMEprofi-lingofrhizobacterialvolatilesrevealsprospectiveinducersofgrowthpromotionandinducedsystemicresistanceinplants[J].Phytochemistry,2006,67(20):2262-2268.

第5篇

隨著市場經濟和醫療改革的深入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面臨的社會矛盾越來越復雜,一部分醫療工作者面對經濟利益的誘惑和日益增大的工作壓力,出現了醫療失誤、索取紅包、變相收費、過度醫療等異化行為,成為了與醫療衛生行業“救死扶傷”的根本宗旨不協調的群體。因此,醫療衛生事業一定要走向法制化道路,做到衛生事業管理法制化、醫務人員執業規范法制化、醫患關系處理法制化。對于醫學院校來說,只有不斷開展醫學生法制教育,培養懂法、守法、用法的綜合型醫學人才,才能符合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的內在需求。香港大學法學系陳弘毅教授說過:“法治概念的最高層次是一種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礎,應該是對于人的價值的尊重。”從醫學倫理學的層面來看,“依法治醫觀”是醫生職業道德觀的重要內容之一,要求醫療工作者要正確處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種關系,對自己負責、對患者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使工作關系契約化和合法化,維護社會經濟秩序正常發展。要做到這一點,不僅要使醫療人員對依法治醫有正確的認識,同時也要對醫生職業抱有正確的價值觀和生命觀,尊重患者的權利。使自己對職業規范的要求從法律制度的“他律”走向道德內省的“自律”。

當前醫學生法制教育存在的困境

醫學教育專業性強,專業課程課時多、難度大,專業知識和技術是否過硬直接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和性命安危。因此,醫學院校在開展醫學生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重視醫學專業教育、輕視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教育的現象。一是法制教育還是以大學一年級第二學期36課時的《法律基礎》為主,課時少,針對性不強。二是《衛生法學》和《醫療糾紛的概述與處理》等衛生法學都是選修課,不參與獎學金的評定,對就業沒有太大影響。三是醫學生專業學習課程多、內容多、壓力大,客觀上造成學生無暇顧及選修學科,對衛生法律等人文課程只能簡單應付,無法深入理解。四是法律課程的教學還是以理論灌輸為主,缺乏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案例分析,教材也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不能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醫學院校的法律師資薄弱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方面是法律課程的授課老師教學水平有待提高,由于醫學院校的大部分法律課程不是必修課,在學校整體教育系統中不是主要地位,所以學校在引進法律教學人才方面明顯力度不夠,法律課程的教師在醫學領域的實踐知識不足,不能在課堂中聯系實際,使法律課程失去了對培養醫學生專業精神和職業道德教育的良好作用。

一方面是臨床帶教老師自身法律意識淡薄,許多臨床帶教老師側重于對學生進行醫學知識和臨床技能方面的教學,對執業醫師在工作中會遇到的醫患矛盾和法律問題認識不足,在臨床帶教時不能有效地指導實習生。另一方面是法制教育的硬件建設短缺,沒有與新時期醫學生法制教育相適應的教材素材和實踐基地,使醫學生法制教育始終停留在課堂上和校園內,學生們不能直觀地認識和學習衛生法律知識。法律基礎和衛生法學的重要性,法制知識與醫學專業的聯系,如何加強自己的人文法制素養,如何運用法律知識在醫療工作中幫助和保護自己,這些問題都是醫學生應該充分認識和不斷探索的。但是,近年來對醫學生的調查研究中顯示,超過半數的醫學生不能充分認識上述問題,造成了他們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成效不理想的現象。例如,許多學生不能認識到現代醫患關系是一種契約關系,醫生與患者是服務者和被服務者的關系,在醫療工作中應該把尊重和維護患者享有的權益放在首位,還保持著“以醫務人員為中心”和“自己是權威”的傳統觀念。還有些學生不懂得規范執業和依法行醫的重要性,沒有意識到醫生是一項具有高度責任性和風險性的職業,應該用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否則他們在實習和行醫時就會因為工作疏忽或非規范化操作導致醫患關系緊張,在醫療糾紛中處于被動局面。

加強醫學生法制教育的對策

加強醫學生法制教育,就是為了讓醫學生在未來的醫療實踐中自覺運用法律知識,規范行醫、依法行醫,盡可能地避免醫療糾紛,維護醫患關系和諧健康發展。在教學內容上體現一個“通”字一是法學課程與醫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思想政治教育等人文課程的內容融會貫通,全面審視法律與道德、心理、社會等多個學科的關聯,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綜合素養。二是法學課程與醫學專業知識、醫學實踐內容交叉,根據衛生行業的實踐經驗來決定醫學生法制教育的內容,重點開展舉證責任倒置、醫療糾紛處理、醫療文書的書寫與管理、醫療事故的處理等案例的分析,增強法學教學的現實性和全面性,使教學內容更加符合醫學生的專業特點。例如把法學、醫學倫理學和醫學結合在一起,提高學生對安樂死、克隆人、試管嬰兒等問題的價值判斷能力,充分理解從法律層面制約這些行為的重要意義,把醫生這一職業與社會責任、職業道德等緊密聯系在一起,達到“德法兼修”的良好效果。在教學方法上體現一個“活”字改變以往說教式和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采用案例分析、PBL(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模式)和情景教學法等,通過案例的再現和重組,激發醫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醫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例如把“佛山棄嬰”作為PBL教學案例,以“棄嬰”案涉及哪些違反醫療衛生法律、法規的行為作為引發學生思考的問題。在教學理念上要體現一個“新”字一是要善于吸取國外醫學人文法律素質教育的先進經驗,科學設置國內醫學生人文法律教育體系。二是要善于關注倫理學界和醫療界的理論發展和社會焦點,把新鮮內容及時加入教學內容。三是要善于培養“雙軌”衛生法律教師,在醫學院校開設醫學法學專業,培養跨醫學法學學科專業人才,彌補我國這方面人才的空缺,選拔既精通法律又有醫學教育背景的優秀人才擔任醫學院校的法學課程教師,增強教師對醫學生法律教育的駕馭能力。

第6篇

【關鍵詞】中職教育 衛生職業教育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0-0005-02

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背景下,中等衛生職業教育卻開始面臨越來越多的發展問題,生源質量下降、教學內容單一、人才培養質量不高、學生就業困難等問題,已經嚴重職業中等衛生職業教育的長遠發展。對于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而言,需要對傳統的教學課程體系進行健全和完善,進一步加強理論教學與崗位實習之間的銜接,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和職業技能,以提高在校學生的人才培養質量。

一、中職衛生專業的實踐教學狀況

1.教學理念相對滯后

目前,有很多中職院校的衛生職業教育仍舊沿用傳統教學形式,人才培養形式要么停留在以前,要么照搬照抄一些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所以教學內容常常停留在“上好課,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的層面上,還沒有實現與市場需求的充分適應。同時,中等衛生職業教育的教學仍舊是以理論課程為主,實踐性課程所占比重比較小,加上衛生職業教育的基礎教育設施相對滯后,教學手段與教學形式不夠先進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等衛生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

2.實習指導教師配置不到位

中等衛生職業教育的目標,主要體現在為社會培養一批實踐能力較強的應用型衛生護理人才,但是受制于現有教師人才隊伍結構的限制,中等衛生職業院校的教師主要是理論型為主,實踐教學經驗相對不足。而在學生的實習環節,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專業素質的實踐指導教師。但是,學校在組建教師隊伍時,其精力都集中在了專職教師的引進與培養上,比較看重學歷、資質和理論知識水平,然而這些教師常常缺乏衛生崗位的一線工作經驗,所以在實踐教學指導方面的能力相對有限。同時,很多院校對專職教師、“雙師型”教師的引進與培養工作是相對滯后的,而且兼職教師的待遇比較低,致使中等衛生職業教育的實踐指導教師配置不到位,嚴重影響了后期實踐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3.教學組織與管理水平相對較低

在當前中等衛生職業教育的開展實踐中,很多院校主要是依賴傳統工作經驗,沒有針對市場對衛生護理類人才的需求加強教學組織管理與規劃,很難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和市場對人才培養的最新需求。同時,在一些選修課程和基礎課程的教學上,由于學校和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加上缺乏科學組織與規劃,所以在教學上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很多課程教學常常是流于形式或疏于管理,無法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系統教育和培養。

二、當前我國中等衛生職業教育的有效發展對策

1.轉變傳統教育觀念

為了更好的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衛生職業人才,中等衛生職業教育必須首先實現教學觀念和人才培養思路上的轉變,樹立“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原則,逐漸由重視理論的學習性向倡導實踐的綜合性轉變。衛生職業教育是一項對實踐能力要求較高的專業,它不僅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知識,還需要學生具備很強的實踐操作技能以及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中等衛生職業教育必須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在授課時間、授課地點等環節有所側重,保持一定的彈性空間,促進學生個性化素質的有效培養。

2.科學配置實習指導教師

由于中職學生的自我實踐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相對較弱,所以中等衛生職業教育活動的開展,需要結合實踐教學的需要配置專門化的實習指導教師,更好的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的有機結合,加強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互動,在實習指導教師的引領下,讓校內實驗、校外實習、畢業實習和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的教學更加規范,增強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的認知能力和應用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職業素質的協調發展。

3.加強教學組織與管理

中等衛生職業教育的良性發展、可持續發展,必須相應的提高教學組織與管理水平。一方面,中職院校的教學組織和管理,要盡快實現從知識型人才培養向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轉變,提高衛生職業教育和人才培養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另一方面,中職院校必須加快教學方法與教學形式的創新,積極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用圖片、模型、多媒體技術等,讓專業知識教學變得更加形象、生動和有效。

4.創新教學評價機制

很多院校在開展衛生職業教育時,仍舊沿用過去的教學評價機制,采取期末考核這一終結性評價的教學形式,并且以理論知識的考核為主,而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則是相對忽視,也還沒有及時建立相應的實踐教學評價機制。為了有效減少學生在平時缺課、逃課的現象,促進學生衛生職業素質的系統培養,中職院校需要創新傳統教學評價機制,盡快建立起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的教學評價機制,尤其是在實踐教學的評價上,需要進一步細化教學評價制度,增加實踐教學考核與評價的比重,這樣才能促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方向,不斷完善職業素質。

三、結語

總之,針對當前中等衛生職業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中職衛生學校需要轉變傳統教育觀念,堅持與時俱進,結合衛生類人才的市場需求,制定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案和人才培養方案。尤其是要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積極構建基于學生專業技能素質培養的課程新體系,做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重視教學組織管理與評價工作,最終實現衛生類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陳玉德.中等衛生職業學校發展前景與發展機遇淺談[J]. 衛生職業教育,2011(24):54.

[2] 曲永松,于全勇,代令軍.中等衛生職業學校藥學專業校企合作的探討[J]. 衛生職業教育,2014(10):95-97.

第7篇

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 優化乙肝治療方案真實評價治療效果劉士敬,朱倩

最佳療效的保證楊曉帆,宮劍濱,江時森,陳銳華

應用Markov模型進行臨床決策分析的思考孫曉花,劉愛忠

2型糖尿病醫療后果評價指標體系的系統論楊土保,孫振球

婦科內分泌疾病診療的從優選擇王林,辛曉燕,郭照江

關于腫瘤??圃\療最優化與過度醫療李剛,梁紅娟,郭照江,閔婕,張,蘇勤

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研究倫理”培訓班現在開始報名

食管癌內鏡技術最優化原則的思考李健,易會興,王立東

“向癌癥宣戰”計劃的經驗教訓李吉學,李燕杰,王立東

結核病的再燃和控制新策略王爽,郭曉明,邱淑文,劉鳳芝

現代醫學人文回歸的學術性與現實性趙美娟

論護理學是醫學中人文精神的主要承載者馬翠云

醫院門診計算機就醫流程中的人文思考谷穎成

現代醫學科學和人文精神的統一與臨床醫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李宏宇,梁斌,李榮祝

心、腦科學與醫學人道主義價值觀蘭禮吉

循證醫學對醫學不確定性的影響曹曉曼,劉秦

循證醫學發展對臨床醫學科研人員的啟示謝峻,陳大軍,王琳

關于一稿兩投問題的聲明

正確理解和應用循證醫學的思維方法段登志,段呈玉,滕毅山,張瓊

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與醫學適宜技術的推廣羅海彥,胡長林

“零缺陷”與醫療糾紛的防范朱少銘,周娟

納米細菌與冠心病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 尹倪,陳勝喜

β受體阻滯劑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思考王新華,劉恒,龔曉會

慢性心力衰竭與β受體阻滯劑任延平,呂卓人

視網膜手術的發展與思考楊詠梅,吳欣怡

近視眼治療史的回顧與思考王華,劉雙珍

胰腎聯合移植的倫理透視陳新華,鄭樹森,施衛星

生殖細胞基因增強技術的倫理爭議與對策姜力駿

膚紋學研究的倫理問題張海國

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中的哲學思考肖毅,張東華,劉文勵

現代移植醫學與再生醫學的差異和互補高昱,高銘仁

法制環境下的現代醫學——一個必須面對的新問題王瓊書,李靈杰,宋華

新的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對醫療行業的影響及醫療行業的對策溫宇英,丁乾

社會實踐在衛生法教學中的應用翁開源

中醫要有自己的金標準彭堅,吳興旺

中醫藥研究的“復雜性”辨析——兼談證候研究的思路程偉

中醫學的傳統優勢與現展的思考丁建中,張六通

試析弗蘭克爾的意義治療理論賈林祥

從對人性的關注看心理療法的整合趨勢楊文輝,姚樹橋,賀達仁

新形勢下的危機干預:2001年“9.11”事件后的新澤西MaureenM.Underwood,JohnKalafat,辛晶

也談手術速度劉泉開

模棱兩可的“準生命”——一把并不好使的剃刀樊嘉祿,劉燕

數字化醫院下的科研管理劉樹雷;

提高醫藥倫理審查質量、促進生物醫藥科技發展許嘉齊;

實質正義與程序正義——倫理委員會SOP解讀沈銘賢;胡慶澧;丘祥興;

臨床研究中的受試者權益保障面臨的挑戰茅益民;

臨床試驗的科學性和倫理問題金丕煥;

北京地區機構倫理審查委員會現狀的調查分析吳曉瑞;李義庭;趙學志;羅艷俠;

倫理委員會繼續培訓項目和質量管理伍蓉;劉海濤;鄒和建;

農村地區PLWHA心理支持項目研究江啟成;方桂霞;李佳;李珅;

農村艾滋病人心理支持典型案例分析方桂霞;江啟成;楊善發;

HIV母嬰傳播防治中的現存問題和對策高艷納;王紅紅;

河南省農村地區艾滋病衛生服務系統反應性分析魏俊濤;朱偉;吳昊;趙曉媛;張傳排;

醫學人文精神缺失的認識根源李振良;李肖峰;

論醫療行為中的職業冷漠與人文關懷許小鳳;惠礽華;

論新戒毒模式的人文內涵羅濤;郝偉;鄧奇堅;

我國公立醫院治理機制改革模式及效果研究趙明;馬進;

我國公立醫院產權改革探析王小麗;

我國醫院公益性淡化的表現及其成因分析孔祥金;李貞玉;

各國醫療鑒定制度及對我國的啟示邱實;鄧世雄;

論對患者自主決策權的限制蔡昱;

略論禪與心理治療相關的幾個主題朱浩;朱蕾;

禪宗牧牛圖對現代心理治療技術的啟示程志立;張其成;

基于正念禪修的心理療法述評余青云;張海鐘;

中藥藥性理論的哲學詮析王磊;彭勁松;楊云松;

關于耳穴的認識過程邊慧;周文琪;

淺淡《周易》與《黃帝內經》中的象數思維高立珍;孟彪;

《黃帝內經》養生思想探析何穎;

創新、奉獻精神與醫學本科生導師制的實踐黃正接;羅琪;張亞強;胡詠暉;

現代醫學發展對中西醫結合教學的影響王煒;張艷萍;朱虹;

臨床醫學科研人才培養的實踐范式研究王彬;郭啟勇;周文穎;

助產士與中國近代的分娩衛生趙婧;

論日本漢方醫學古方派的崛起楊晶鑫;

人是目的——《醫學與哲學》雜志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醫學人文的合作與實踐蘭禮吉;李琰;

《醫學與哲學》引領我們開展教學和研究工作王洪奇;

追尋心理問題的社會根源——評《社會角色與心理健康》胡志海;

倫理委員會的建設與運作——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問題國際研討會綜述劉閔;

第九次亞洲生命倫理學大會論文摘要選譯(Ⅲ)王延光;馮超;

醫學整合:增進國民健康的必由之路——在首屆醫學發展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尹力;

以人為本全面推進醫學整合——在醫學發展高峰論壇上的講話吳啟迪;

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 醫學發展高峰論壇北京共識

“醫學發展高峰論壇”新聞稿

中國人口健康轉型與醫學整合饒克勤;

中國醫改進程中的慢性病預防控制楊功煥;

醫學整合:我國醫改目標實現的關鍵李立明;

醫學整合的境界、胸懷和志氣陸廣莘;

論醫療實踐中的人文關懷凌鋒;

論醫學的人本體及其文化內核耿拔群;范群;

語義結構理論與臨床推理鄧云龍;袁道瑞;楊帆;潘辰;田勇泉;

抗原概念的內涵與外延胡濤;劉希偉;付強;張海霞;

論醫患溝通中醫生的語言溝通技能謝保群;

基于語料庫的醫生第一人稱復數指示語研究楊石喬;

社會學視角下的“醫學邁向社會”周業勤;

和諧醫患關系中醫生的言語禮貌策略分析宋振芹;

一項創新性微創手術的倫理爭議黃瑾;

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中的倫理學思考周曉軍;李雪梅;

肺結核患者的知情同意權楊??;劉穎;宋文質;

性病診治中醫療告知的倫理學因素探討蔣明華;

抑郁癥:一種進化心理學的視角劉歌;趙山明;

抑郁自我圖式研究范式進展陳聰;

進食障礙亞臨床狀態的概念及診斷陸曉花;張寧;

辯證行為療法的回顧與前瞻舒姝;劉將;

臨床醫師成才規律的調查與分析袁蕙蕓;李享;周瑩;程華豐;范關榮;

判例教學法對我國衛生法教學改革的重塑與推進峗怡;賀加;

人體形態學教學中的哲學思維——以組織胚胎學為例胡軍;宮琳琳;王效軍;宋陽;楊佩滿;

通向斯德哥爾摩的“七彩拼圖”——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的成功法則田文澤;

RNA酶的發現與啟示翁屹;劉銳;

衛生法學論文狀況研究報告——《醫學與哲學》對衛生法學學科發展的獨特貢獻姜柏生;任元鵬;

《醫學與哲學》載我學海泛舟三十年高也陶;

摯友師長同行事業命運與共——情寄《醫學與哲學》30年慶徐維廉;

第九次亞洲生命倫理學大會論文摘要選譯(Ⅰ)馮超;

眾多媒體關注首屆醫學發展高峰論壇高度評價會議豐碩成果楊陽;

抓住機遇,銳意進取,期盼更多的學術大師在紀念《醫學與哲學》雜志創刊30周年暨廣州醫學辯證法講習會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馮長根;

聚焦醫學理念關注現實為繁榮醫學與人文貢獻力量在紀念《醫學與哲學》雜志創刊30周年暨廣州醫學辯證法講習會30周年大會上的報告杜治政;

在東西方交流與合作中促進醫學創新在紀念《醫學與哲學》雜志創刊30周年暨廣州醫學辯證法講習會3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彭瑞聰;

為病人提供適度和可及的技術服務在紀念《醫學與哲學》雜志創刊30周年暨廣州醫學辯證法講習會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胡大一;

一定給予《醫學與哲學》更多的支持在紀念《醫學與哲學》雜志創刊30周年暨廣州醫學辯證法講習會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唐建武;

中國醫學哲學30年劉虹;

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 醫學整合與倫理重構——祝賀《醫學與哲學》創刊三十周年范瑞平;

三十而立,走向成熟——一本雜志倡導著與醫學有關的另一種生活程偉;

寫在《醫學與哲學》辦刊30周年之際李中琳;

干細胞研究與應用中倫理問題的再調查:結果與建議丘祥興;胡慶澧;沈銘賢;田一飛;王一飛;

2010年建構中國生命倫理學研討會及中美生命倫理學暑期研討班通知

中國臨床遺傳學檢測的倫理問題陳瑛;錢吉;李紅;

論家系遺傳學研究中的倫理問題王利紅;陳曉陽;楊同衛;

“柔性支架”——社會工作方法介入醫患危機曲玉波;

“關系就醫”現象的調查與分析屈英和;田毅鵬;周同梅;

醫療團隊視角下新型醫護關系的構建于紅典;夏保京;謝鵬;

第8篇

關鍵詞:醫學院校 法律社團 對策

當前,醫學教育模式的轉變促使醫學生的綜合素質亟待加強。法律素養是綜合素質中的重要一環,越來越多的醫學生意識到法律對其學習、生活、成長的重要性,他們開始基于對法律的興趣而自發地嘗試組建法律社團。高職高專醫學院校的法律社團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有效地彌補了醫學院校重醫學專業技能,輕人文精神陶冶與法律修為的不足。然而,高職高專醫學院校的校園特點及“法律社團”的宗旨屬性卻造成法律社團在建設發展中呈現出一系列的困境。據此,有針對性地改變困境,摸索出適合法律社團實效發展的途徑,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一、高職高專醫學院校的特點、法律社團的基本屬性

高職高專醫學院校相對綜合院校專業設置較為單一,有著較強的醫學專業氛圍與環境。醫學生課業壓力大,知識學習強度高,課堂之外活動參與興趣不高。法律社團屬于專業知識性社團,法律社團的成員不僅需要對法律感興趣,也應具備一定的法律專業知識。

二、高職高專醫學院校法律社團的特點及現狀分析

1.法律社團功能發揮上,狀態不理想

高職高專的醫學生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識,但這種法律意識是基礎的甚至是淺薄的。在實際社團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遇到需要運用的法律專業知識,其成員往往是被動地等待指導老師的告知,不能有效自主地完成。例如,法律社團成員對開展模擬法庭活動表露出極大的興趣,活動策劃書做得很是完善,但具體到模擬法庭的案例選取上,參與角色的任務承擔上,及整個模擬法庭的前期準備、庭審程序等則無所適從,完全依賴于指導老師對模擬法庭活動每一個步驟中的法律知識的分析講解,完成的是一種機械單一的復制過程。

2.機構設置流于形式,空效低能運轉

高職高專法律社團在成立時,通常因為借鑒的是其他學生社團的機構設置模式,缺乏基于自身運行特點的機構設置,開展活動時,內部機構在組織協調時常產生沖突,效率低下的情況時有發生。再者,社團成員多為大一新生,參與活動有熱情沒實力,組織開展社團活動的能力不足。

3.法律社團成員流動性大,組織不穩定

高職高專的醫學院校學制一般為三年。法律社團吸收招納新成員時,幾乎全部是大一新生,而就是這批構成社團成員主體的大一學生卻又在加入社團后,不久紛紛離開。這是由于醫學院校專業學習壓力大,其它年級的同學忙于見習、實習,學習生活圈子不在校園。大一新生則在認識到醫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課程設置滿而全,考試多,實訓多等負擔重的實際情況下,雖有一腔熱情但奈何無力分身,加之法律社團不比一些文藝體育類,可以調節學習壓力,豐富業余生活,迎合醫學生課堂之外求輕松的心理。在這樣的情況下,社團組織松散,缺乏穩定性,培養社團骨干成員更是難上加難。

4.社團活動單一,層次較低,運行缺乏內在活力

由于學生社團是學生自發組織的團體,符合一定的標準在校團委備案即可組建。高職高專醫學院校法律社團在成立時,有很大的隨意性,有時可能是發起人為了鍛煉自身的組織協調能力而“標新立異”的結果。一旦社團成立,面臨種種問題,發起人普遍采取逃避態度。在社團建設的過程中,定位比較模糊,目標低,組織規模小,開展活動少,是真實的現狀。缺乏對法律的了解,欠缺對法律知識的運用,法律社團徒有虛名。

三、對策

高職高專醫學院校該不該有法律社團。答案毋庸置疑。隨著社會的發展,醫學模式的轉變使得醫學與法律知識密切相關。法律社團應該是醫學生鍛煉提高素質的一個平臺,是一個傳播法律知識,培養能力,發揮潛能,塑造自我的“第二課堂”。高職高專醫學院校的法律社團應結合醫學教育特點和自身工作現狀,使社團逐步規范化,同時注重汲取其他社團建設經驗,錘煉自身,辦出水平,做出特色,構筑校園里一道亮麗風景線。

1.明確自身定位,理清發展方向

從實踐中來看,高職高專醫學院校的法律社團具有復合型社團特點:興趣愛好,理論學習,倡導社會公益在整個社團建設中交叉存在。同時,成員沒有接觸過系統的法律學習,無法把法律社團打造成一個運用專業法律知識服務校園的組織。但是“法律”二字是社團建設的核心與優勢,社團要通過“法律”的魅力,不僅吸收對法律感興趣的成員,而且要逐步培養成員的法律素養,建立以自我學法為基礎,宣傳普及法律為途徑,動態反饋校園師生所需法律信息的運行模式。從這個角度說,法律社團自身定位應明確為校園師生進行法制服務的基礎性社團,是構筑法制校園的一個重要活動載體。

2.創新社團內部工作模式,提升工作效率

法律社團在成立之初過多地參照、復制了一般社團的內部工作模式及流程,與自身情況嚴重不符。據此,在法律社團建設中,應圍繞法律社團的工作性質,工作途徑,工作目的對內部機構及工作方式進行創新,從而提升法律社團工作的高效。

3.立足醫學教育,創建特色社團

在醫學校園里蘊育誕生的法律社團,社團成員又都是清一色的醫學生,他們對醫學事業感情深厚?;顒邮巧鐖F的生命線,法律社團的活動開展中,要打造符合自身特點的品牌活動,例如組織開展衛生法規知識講座,開展以“醫療事件”為內容的模擬法庭等。社團在開展各項活動時,完全可以把醫學知識和法律知識糅合在一起,在開展活動時,突顯衛生法律相關知識,發揮自身特色及優勢的同時贏得校園師生歡迎,社團自身永葆活力。

四、小結

總之,法律社團的建設是高職高專醫學院校在構建法制校園進程中的一個重要課題。認清法律社團發展的意義,明確其發展方向,合理定位、創新思路、科學引導,加強學生法律意識培養,深化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與法律案例的銜接,從學生自身的經歷中選取典型案例,提高社團成員乃至全體學生的法律學習熱情,營造一種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切實將高職高專醫學院校的法律社團建設成為校園法制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

參考文獻:

第9篇

他說:多年來,我省堅持用工業化思維謀劃農業,逐步走出一條“依托優勢資源辦工業、辦好工業促農業,強農興工、良性互動、協調發展”之路,玉米產業經濟取得長足發展,為吉林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歷史性貢獻。在玉米產業開發建設方面,吉林省初步形成了“三大優勢”:成熟配套的玉米新品種新技術研發推廣優勢;實力雄厚的玉米加工轉化的產業化經營優勢;國家糧食安全的綜合生產能力保障優勢。吉林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已達到2500萬噸階段水平,正常年景玉米年產量穩定在2000萬噸以上。多年來,我省為國家提供了大量優質糧食,每年提供了占全國1/10的商品糧,1/5的專儲糧,1/2的玉米出口量。吉林省玉米豐欠直接影響全國糧食供求和市場變化。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吉林省將根據市場需求變化,按照玉米經濟屬性,把玉米作為可再生生物資源,在種植、營銷和加工轉化全面創新的基礎上,用工業化思維謀劃玉米產業,加快發展玉米經濟,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今后吉林省仍然要加快發展玉米,但主要不是讓人們去直接食用玉米,而是按照相關產業的要求,為加工企業和畜牧業提供充足的原料來源;仍然要繼續發揮玉米優勢,但關鍵是按照玉米經濟功能和屬性,通過加工轉化提高產品附加值的方式來消費玉米;仍然要以玉米為主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但主要不是儲存玉米原糧,而是在食品加工和飼料消費的動態中保持玉米的生產能力。

多年實踐使我們充分認識到,發展玉米經濟,是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乃至全省宏觀經濟結構調整的長遠、系統戰略,是從根本上解決吉林糧食問題的關鍵舉措。在今后一個時期內,玉米經濟發展得越快,振興吉林經濟的后勁就越足,農民受益就越多??梢哉f,吉林發展玉米經濟意義十分重大。

相關文章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精 | 婷婷丁香花麻豆 | 免费二区| 伊人成人在线观看 | 男人的天堂日本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www | 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福利 | 激情网站免费 | 日本福利片 |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经典 | 无限资源免费观看高清在线播放 | a久久|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 开心色xxxx | 国产免费观看网站 | 久久久穴 | 国产精品第八页 |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 | 久久精品视频国产 | 好姑娘中文在线播放 | 男人的天堂网页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蜜臀网站 | 人成电影网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久久网站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 |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99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 | 国产精品九九 |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乱网站| 亚洲成人国产精品 | 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 欧美日韩在线免费 | 国产成人综合高清在线观看 | 开心色五香五月婷婷 | 欧美日本片 | 国产精品四虎在线观看免费 |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